小學六年級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01九年級上冊《熱和能》復習學案2。
九年級上冊《熱和能》復習學案2
復習過程(一、知識梳理二、典型例題三)
四、強化訓練
1.干木柴的熱值是1.2×107J/kg,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出3.6×107J的熱量,需要完全燃燒______kg干木柴.?
2.汽車緊急剎車時,車輪停止轉動,但由于______,汽車還要向前運動,致使車輪在地面上摩擦,輪胎表面溫度升高產(chǎn)生冒煙現(xiàn)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跡,上述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_能向______能的轉化.?
3.在水力發(fā)電站,高處的水流下來,使水輪機轉動,然后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這是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電輸送到工廠,使電動機轉動,這是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使電爐發(fā)熱,是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
4.“八月桂花遍地開”,很遠就能聞到桂花的芳香,這是一種______現(xiàn)象,它說明_________;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這是由于分子間存在著______.兩滴水銀相接觸時可以結合成一大滴水銀,這是由于分子間存在著______的緣故.
5.“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將破鏡合起來時鏡子斷裂處的絕大多數(shù)分子間距離較______,分子間幾乎沒有______的作用.?
6.熱機是把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的機器.內燃機的壓縮沖程中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在做功沖程中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
7.甲、乙兩個實心鐵球,甲的體積是乙的體積的3倍,它們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后,甲升高的溫度是乙的___倍,若升高相同的溫度,則甲吸收的熱量是乙的___倍.
8.汽油機的工作過程由四個沖程組成,其中正確的是?()
A.吸氣沖程,進氣門開,排氣門關,活塞向上運動?
B.壓縮沖程,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做功沖程,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下運動,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排氣沖程,進氣門、排氣門都打開,活塞向上運動?
9.關于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一物體,溫度越高,它的內能就越大?
B.物體的機械能增大,它的內能一定增加?
C.物體的內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物體的內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
10.下列現(xiàn)象中,說明分子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A.箱子里放幾粒樟腦丸,過幾天整個箱子都充滿樟腦的氣味?
B.曬衣服時,衣服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落?
C.早晨打掃教室衛(wèi)生,看到室內陽光下塵土飛揚?()
D.泥沙放入水中,水變渾濁了?
11.我國的“神舟”三號飛船在環(huán)繞地球108圈,行程540余萬km后,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地區(qū),當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外表發(fā)熱,此時它具有的能量變化情況是?()
A.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內能不變?B.機械能減小,內能增加?
C.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內能增加?D.動能、重力勢能和內能都減小
五、達標檢測
1.能量轉化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洗衣機甩干衣服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B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爐灶中煤燃燒時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D用電熱水器燒水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
2.沿海地區(qū)同沙漠地區(qū)相比,冬暖夏涼,晝夜溫差?。@是因為()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熱容大于沙石的比熱容
C.水的熱量大于沙石的熱量D.水傳熱本領比沙石的傳熱本領差
3.2009年4月15日零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二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采用液態(tài)氫做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tài)氫具有()
A.較大的比熱容B.較低的沸點C.較大的熱值D.較高的凝固點
4.關于熱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熱機性能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熱機效率
B在壓縮沖程中內燃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在四沖程內燃機中,減少廢氣帶走的大量熱量可以大大提高熱機效率
D.柴油機的效率比汽油機的高,這是因為柴油的熱值比汽油的大
5.下列過程中,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汽油機的壓縮沖程B.水蒸氣頂起水壺蓋的過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過程D.流星在大氣層中穿行的過程
6.長期運行在盤山公路的汽車要在底部添加一個附加水箱,不斷向剎車片澆水降溫.下列解釋中不合理的是()
A.剎車片溫度升高,是車輪轂(gu)的熱傳遞造成的
B.剎車片溫度升高,是剎車片與車輪毅摩擦造成的
C.向剎車片澆水,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點
D.向剎車片澆水,利用了水蒸發(fā)吸收熱量的特點
7.早晨小威的媽媽用豆?jié){機打豆?jié){,從開始加熱到豆?jié){煮熟的過程中豆?jié){的內能__,煮好的豆?jié){香氣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_________。小威在邊吃早餐邊聽天氣預報時發(fā)現(xiàn)北京比大連的晝夜溫差大,是因為水的_________。
8.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物質
次數(shù)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t/℃
加熱時間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①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_____有關.
②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炎熱夏天,小麗將裝有0.6kg水的塑料瓶放入電冰箱冷藏室,待水降溫后飲用。水由35℃降至5℃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多少?[c水=4.2×103J/(kg·℃)]
擴展閱讀
九年級物理《熱和能》復習提綱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年級物理《熱和能》復習提綱”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九年級物理《熱和能》復習提綱
第十六章《熱和能》復習提綱
一、分子熱運動: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②擴散現(xiàn)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③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④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qū)分開:擴散、蒸發(fā)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r,引力=斥力。
②d<r時,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當d>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合在一起。
二、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既然物體內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那么內能是無條件的存在著。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的冰塊。
3、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①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tài)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②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tài)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③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tài)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狀態(tài):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tài)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4、內能與機械能不同:
機械能是宏觀的,物體運動所具有的機械能的大小與機械運動有關。
內能是微觀的,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能的總和。內能大小與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快慢及分子作用有關。這種無規(guī)則運動是分子在物體內的運動,而不是物體的整體運動。
5、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越大。
三、內能的改變:1、內能改變的外部表現(xiàn):
物體溫度升高(降低)——物體內能增大(減?。?。
物體存在狀態(tài)改變(熔化、汽化、升華)——內能改變。
反過來,不能說內能改變必然導致溫度變化。(因為內能的變化有多種因素決定)
2、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A、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②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③解釋事例:鉆木取火:使木頭相互摩擦,人對木頭做功,使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燃點而燃燒。圖15.2-5乙看到當塞子跳起來時,容器中出現(xiàn)了霧,是因為瓶內空氣推動瓶塞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凝成小水滴。
B、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的現(xiàn)象。
②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傳遞方式是: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遞傳遞的是內能(熱量),而不是溫度。
③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放熱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④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熱和能
第十六章熱和能
第一節(jié)《分子熱運動》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能識別擴散現(xiàn)象,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
3)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5)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從宏觀現(xiàn)象推論分子特征,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用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可以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教學重點】
分子的熱運動
【教學難點】
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⒈宇宙是由組成的,物質是由組成的,分子是由組成的,原子是由
和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和組成的。
2.分子是保持____的微小粒子,直徑大約為____米.這么小的分子,不僅用肉眼不能看到,而且一般顯微鏡也不能看到。電子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分子。(參考課本P5)
3.納米是一個____單位,1納米=____米,頭發(fā)絲的直徑大約是________微米.
3、多數(shù)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時體積(選填“變大”、“變小”、“不變”,下同),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時體積,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4.我們打開桌子上放的香水瓶或打開酒瓶,有什么感覺?
二、進行新課
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物質,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的體積很小,我們用肉眼看不到。那我們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運動?(學生討論,老師點評)
我們打開桌子上放的香水瓶或打開酒瓶,有什么感覺?(學生回答)
為什么能聞到香水的香味或酒味?(學生回答,點評)
這個現(xiàn)象說明分子是。
(一)擴散現(xiàn)象
下面我們再來通過實驗證實分子是運動的。
往盛有水的燒杯中,滴入紅墨水,過一會兒,觀察到現(xiàn)象。
我們上面做的實驗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即不同的物質在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擴散現(xiàn)象很常見。請舉出幾個例子,看誰觀察得細致。(參考課本P124演示)
通過所舉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擴散能發(fā)生在體和體之間、體和體之間。
科學家們把磨得很光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切開,可以看到它們互相滲入約1mm深。這說明擴散也可以在體和體之間發(fā)生。
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涼水。用滴管分別在兩個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較兩杯中墨水的擴散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P125)想想議議:
1)
2)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由于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guī)則的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
(二)分子間的作用力
這是一個鉛塊,我們知道它是由組成的,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那么為什么鉛塊沒有飛散開?是什么原因使它們聚合在一起呢?(學生討論)
是分子間的引力作用使鉛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演示實驗]
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如圖(a)兩塊鉛就會結合起來,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分開。這個實驗表明。
分子間的引力使得固體和液體能保持一定的體積,那么,我想把粉筆壓縮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因為分子之間還存在另一種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經(jīng)離得很近的固體和液體很難進一步被壓縮。
請看課本圖16.1-6
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這就好像被彈簧連著的小球。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課堂收獲:(學生回答)(板書)
1、擴散現(xiàn)象
(1)概念:不同的物質在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2)原因: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所導致的
(3)熱運動: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由于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
2、分子間的作用力
(1)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
(3)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
(4)當分子間的距離很遠時,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忽略。
(四)講堂練習:P126動手動腦學物理2、3、4
(五)作業(yè)布置:
一、自我檢測
1.(2010山東臨沂模擬)有些房間是用一種含有甲醛的板材裝飾的,甲醛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進入這種房間就會聞到甲醛的氣味,這說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___的。所以人們不選用環(huán)保材料裝飾房間。
1.(2010廣東梅州模擬)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物質是由____________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____________力。
2.(2010江蘇鹽城模擬)炒菜時,香氣四處飄逸,這表明____________;鐵絲很難被拉斷,表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_力。
3.如圖16-1-1所示,在盛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玻璃杯中,同時分別小心地滴入兩滴墨水,不要攪動杯子中的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現(xiàn)象表明:溫度越高,____________過程越快。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溫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越劇烈造成的。
圖16-1-1
4.(2010浙江臺州模擬)小明學習了科學以后,對抽煙的爸爸說:“吸煙有害健康。我和媽媽都在被動吸煙?!毙∶鬟@樣說的科學依據(jù)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斷運動
C.分子之間有間隙D.分子之間有作用力
5.(2010山東泰安模擬)如圖16-1-2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后()
圖16-1-2
A.二氧化氮向上方擴散,空氣不會向下方擴散
B.空氣向下方擴散,二氧化氮不會向上方擴散
C.空氣和二氧化氮將同時向對方擴散
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就不會向上或向下運動了
1.分子的熱運動是指()
A.少數(shù)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B.一個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C.溫度較高的分子運動D.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2.(2010江蘇無錫模擬)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分子熱運動知識來解釋的是()
A.春天,柳絮飛揚B.夏天,槐花飄香
C.秋天,落葉飄零D.冬天,雪花飄飄
3.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其原因是()
A.分子間存在著斥力B.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D.分子間無間隙
4.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攪拌,它們的體積小于兩升,對于這種現(xiàn)象解釋比較合理的是()
A.水和酒精發(fā)生了化學反應B.分子之間存在間隙,一種分子滲入另一種分子中間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D.擴散現(xiàn)象
5.我們通常吃的咸鴨蛋,其實是用鴨蛋腌制而成的。有的地方是將食鹽和黃泥以適當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裹在鴨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鴨蛋就變咸了。下面分析正確的()
A.只有蛋殼有裂縫的蛋才變咸B.加黃土的目的是將蛋殼腐蝕,使蛋殼變得十分薄
C.此實例說明固體分子間也可發(fā)生擴散D.此方法不能腌制鴨蛋
6.打碎的玻璃對在一起不能“破鏡重圓”,其原因是()
A.分子間的作用力因玻璃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分子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D.玻璃碎片間的距離太大,大于分子間發(fā)生相互吸引的距離
7.分子間的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是同時存在的,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力,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力。我們常說鐵絲很難被拉斷是因為分子間有____________力,同時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還有____________力。通常固體、液體分子間的作用力比氣體間的作用力要____________。
8.氣體容易被壓縮,是由于氣體分子間的____________;但氣體也不能無限制地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_的緣故。
9.(2010山東臨沂模擬)煤氣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燃料,它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為了安全,在煤氣中添加了一種有特殊氣味的氣體,一旦發(fā)生煤氣泄漏,人很快就能聞到這種氣味,及時排除危險。這一事例說明氣體分子____________。
10.煮茶蛋時,蛋殼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涼茶中卻不會那么快染上茶色。這一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分子運動越____________。
11.“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边@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的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__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____________。
12.如圖16-1-3甲,將兩個干凈、平整的鉛塊緊緊擠壓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個重物。如圖16-1-3乙,用彈簧測力計將玻璃拉離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有明顯變化。以上兩種現(xiàn)象共同表明:____________。
圖16-1-3
14.燒菜時,老遠就能聞到菜的香味;當菜涼了以后,香味漸漸減小,這是為什么?
15.雞蛋“散黃”是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夏天的雞蛋比冬天的雞蛋容易“散黃”?
(二)預習內容:第二節(jié)內能
1.______________叫做動能,運動物體的_____越大,______越大,動能就越大。一切______________的物體都具有動能。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的運動。綜合以上知識,你猜想:分子應該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沒有”)動能。
2.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勢能,______________叫做彈性勢能。分子之間既有_____力又有____力,這就好像被彈簧連著的小球(P126圖16.1-6),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力;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力。從能量的角度分析: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具有_______能,類似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由于運動會經(jīng)常偏離其平衡位置,你猜想:分子應該_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沒有”)勢能。
3.物體內部所有分子_________的動能與________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同一個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_______,內能就越_____。
4)為什么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會減少?
5、南極洲的冰川內能(選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鉆木取火是通過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
6、許多同學喜歡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過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內能的,但科學表明,經(jīng)常吃燒烤食品有害健康。
教后反思:
第二節(jié)內能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2)知道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3)知道熱傳遞過程中,所傳遞內能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或減少的一些事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觀察、實驗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
2)通過演示實驗說明做功與物體內能的變化關系。
3)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的“溫室效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做功和內能變化的關系。
3)通過分析、類比、學會用類比的方法研究問題。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勇攀科學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教學重點】
內能概念的建立;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內能與溫度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
1.物質是由______組成的;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跟_______有關,所以這種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_______._______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_______.
2.生活中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時要往菜中加鹽和味精,腌菜時也要加入鹽和味精,鹽和味精在_________時候溶化地快,這是因為炒菜時的溫度比腌菜時的溫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緣故.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_;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_;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_______.兩滴水銀相互接觸時能自動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銀,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
4.把磨得很光的兩塊不同金屬緊壓在一起,經(jīng)很長時間后,可以看到它們相互滲入對方,這是由于固體分子在_______的緣故.液體很難被壓縮,這是由于分子間存在_______.
二、進行新課:
引入新課:
P126想想議議:裝著開水的暖水瓶有時會把瓶蓋彈起來,推動瓶蓋的能量來自哪里?
(一)內能(學生討論)(類比法)
1)______________叫做動能,運動物體的_____越大,______越大,動能就越大。一切______________的物體都具有動能。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的運動。綜合以上知識,你猜想:分子應該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沒有”)動能。
2)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勢能,______________叫做彈性勢能。分子之間既有_____力又有____力,這就好像被彈簧連著的小球(P126圖16.1-6),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__力;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____力。從能量的角度分析: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具有_______能,類似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由于運動會經(jīng)常偏離其平衡位置,你猜想:分子應該_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沒有”)勢能。
3)物體內部所有分子_________的動能與________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同一個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_______,內能就越_____。
4)為什么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會減少?
5)內能和機械能的區(qū)別(老師點拔)
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物體內部的每一個分子都在運動,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單個分子的動能和勢能,不是物體的內能。內能是指物體所有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內能也不同于機械能。物體的動能跟物體的速度有關,物體的重力勢能跟物體被舉起的高度有關。一個鋼球是否運動,是否被舉高,這只能影響鋼球的機械能,并不是能改變鋼球內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那么物體的內能跟什么有關呢?
實驗演示:取三只燒杯,分別倒入冷水、溫水和熱水,然后分別向三只杯內緩慢地滴入幾滴墨汁,觀察比較三只杯內墨擴散的快慢。
實驗結果表明:溫度越高,擴散過程越快。擴散得快,說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大,即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激烈。
因此: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溫度升高時,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降低時,物體的內能減小。正是由于內能跟溫度有關,人們常常把物體的內能叫做熱能,把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6)解釋:一切物體,不論濕度高低,都具有內能。這是因為物體內的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guī)則運動著。熾熱的鐵水,溫度很高,分子運動激烈,它具有內能。冰冷的冰塊,溫度雖低,其內部分子仍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它也具有內能。
學生討論P126想想議議(過渡)
(二)物體內能的改變
1)P126想想做做(學生回答)
2)討論:熱傳遞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什么是熱量?發(fā)生熱傳遞的兩個物體的內能是如何變化的?
3)演示:P129圖16.2-5,討論: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怎樣;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怎樣?
4)改變內能的方法:A、熱傳遞B、做功
(三)學生閱讀:地球的溫室效應
1)什么是溫室效應?
2)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原因是什么?
(四)、課堂收獲:(學生回答)(板書)
1、內能
1)概念: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內能與濕度的關系:一切物體,不論濕度高低,都具有內能。
2、物體內能的改變
改變內能的方法:A、熱傳遞B、做功
3、地球的溫室效應
1)什么是溫室效應?
2)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原因是什么?
(五)、講堂練習:P13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4
(六)、作業(yè)布置:
一自我檢測
1.熱水和冷水混合時,______水放出熱量,一直到熱水與冷水的________相同時為止。
2.物體的溫度升高,表明物體的內能_____,物體內大量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______(填“變”“增大”或“減小”)
3.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___________的總和,叫做物體的______能
4.“八月桂花遍地開”時很遠就能聞到桂花的芳香,這是一種______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
5.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但其實質不同,__________是物體之間內能的轉移,而___________是實現(xiàn)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變。
6.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點燃,前者是用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燒,后者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燒。
7.(2010江蘇無錫模擬)冬天在室外用雙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對著手呵氣均可使手發(fā)熱,前者是通過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后者是通過___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
8.在物理學中,“熱”有熱量、內能、溫度等含義,請寫出下面幾種情形中“熱”字的含義:
(1)這盆水很熱:____________________(2)物體吸熱升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熱:______________(4)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可以發(fā)生熱傳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杯水熱得燙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寫出以下物理量的國際單位:
功:______________動能:______________內能:______________熱量:_____________
10.高空中飛行的飛機具___有能、______能、還具有______能;飛機停在機場上時,仍然具有_______能。
11.如圖16-2-2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壓下,可使棉花______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的______________,使棉花燃燒。若將活塞緩慢壓下去,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現(xiàn)象。
圖16-2-2
12.關于能量轉化說法正確的是()
A.砂輪磨刀有內能轉化為動能B.隕石進入大氣層成為流星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壺中水沸騰時壺蓋跳動是水的動能轉化為壺的動能D.給自行車打氣氣筒發(fā)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13.關于物體內能的改變,下列正確的是()
A.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減少B.物體吸收熱量物體內能一定減小
C.對物體做功時,物體內能一定減少D.物體放熱時,物體內能一定增加
14.下面現(xiàn)象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現(xiàn)象是()
A、兩決塊相互摩擦,冰塊熔化B、水蒸汽推動活塞做功
C、壓縮氣體,溫度升高D、用太陽灶燒水
15.若一個物體放出熱量,那么它的溫度將()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可能不變D.一定不變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吸收熱量,溫度也可以升高B.物體內能增大時,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D.物體的內能減少,一定是物體對外做功
17.(2010山西太原模擬)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艙外大氣壓比艙內氣壓低。要使艙內獲得新鮮空氣,必須使用壓縮機把空氣從艙外壓進艙內。在這個過程中,壓縮機對空氣做功,空氣的()
A.溫度升高,內能增加B.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C.溫度升高,內能減少D.溫度降低,內能增加
18.如圖16-2-1所示的四幅圖中,不是利用做功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圖16-2-1
19.在下列過程中,屬于通過熱傳遞使物體內能減少的是()
A.用天然氣燒水,水溫不斷升高B.用打氣筒打氣,氣筒壁發(fā)熱
C.裝入暖水瓶內的開水過一段時間會變涼D.用鋸條鋸木頭時,鋸條發(fā)熱
20.(2010廣東廣州模擬)下列現(xiàn)象中哪一個是通過做功讓物體的內能增加的()
A.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B.用煤氣爐給水加熱
C.用灌了熱水的熱水袋取暖D.冬天太陽下的人會覺得溫暖
21.關于溫度、熱量、內能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一定比溫度低的物體熱量多B.物體的內能減少,一定放出熱量
C.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大D.物體的溫度升高,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22.找一段金屬絲,把它弄彎再弄直,這樣反復幾次后,用手摸一下彎折的地方,你會感到被彎折的地方的溫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解釋這一現(xiàn)象。
23.小明學習內能的知識后認為:“物體內部的分子由于運動而具有分子動能,由于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具有分子勢能。動能和勢能又統(tǒng)稱為機械能,所以物體內部分子具有的能量,實際上就是機械能。內能只是機械能的一種。”你認為他的這種觀點對嗎?請發(fā)表你的看法。
24.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輛小車以200J的動能開始運動,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動能變?yōu)榱?,試問這200J的動能是否消失了?
二、預習內容
1.在熱傳遞過程中,______叫做熱量,物體吸收熱量,內能會_________,熱量的單位是______________。
2.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燒開一壺水比燒開半壺水所需要的熱量要____________,把一壺水燒開比燒成溫水所需要的熱量要___________,可見,對水來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關。
3.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猜想: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七)教后反思
第三節(jié)比熱容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知道水的比熱容較大,知道這一特點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
3)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使學生從實驗中領悟比熱容是如何影響物體溫度的變化的,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設計、進行實驗,讓學生體會控制變量法在科學探究中的應用。
3)通過閱讀“氣候與熱污染”,了解利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問題,認識什么是“熱島效應”,并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并產(chǎn)生與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比熱容的探究學習,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心,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規(guī)律,逐步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實驗得出比熱容的概念并聯(lián)系社會生活應用其分析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比熱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
1.熱水和冷水混合時,______水放出熱量,一直到熱水與冷水的________相同時為止。
2.物體的溫度升高,表明物體的內能_____,物體內大量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______(填“變”“增大”或“減小”)
3.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___________的總和,叫做物體的______能
4.火柴可以點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的方法使火柴燃燒起來,后者是用的方法使火柴燃燒起來,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來改變物體的。用熱傳遞的方法來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際上是從一個物體到另一個物體的過程,熱量表示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內能的。
二、進行新課:
引入新課:
炎熱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小胖子在海邊游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甲主張劃船到海中去,乙則認為在岸上散步更涼爽,你認為誰的意見對?(學生討論)
同學們有這么多猜想,到底誰的想法正確呢?學習本節(jié)知識后你自然會明白。
(一)物質的吸熱的能力
問題1:同學們在生活中一定燒過水,一壺水容易燒開還是半壺水容易燒開?將一壺水燒開與燒熱,哪個需要時間長?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猜想一下。
討論結果:
結論:
問題2:對于不同的物質,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溫度升高的度數(shù)也一樣,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二)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1.說明:吸收熱量多少、或溫度變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質吸熱能力的大小。怎樣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讓學生口頭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
①用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時間,比較它們溫度升高的多少。溫度升高越小,說明吸熱能力越強。
②用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溫度升高相同時,比較它們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間越長,說明吸熱能力越強。
2.學生參考P131探究內容,邊討論邊合作設計實驗方案。
水和食用油到底誰的吸熱能力更強呢?
實驗方案:取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裝在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加熱板上用酒精燈加熱,如圖所示。加熱相同的時間(提供給它們相同的熱量),比較升高的溫度。
設置問題:1.怎樣獲得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怎樣測出它們的溫度?
3.怎樣確定它們吸收了相同的熱量
把觀察到現(xiàn)象記錄到表格中:
水食用油
升高的溫度℃
①等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相同的熱量)
結論:
問題:如果讓水也升高和食用油同樣的溫度,如何做?
把實驗數(shù)據(jù)記在下面的表格里。
水食用油
加熱的時(min)
②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
結論:
可見,物體吸收熱量得多少,不僅與物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種類有關。為描述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物理上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叫做比熱容。
(三)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來描述物質吸收熱量的能力叫做比熱容。
2.符號:C
3.單位:J/(kg.℃)
4.意義:描述1千克物質升高1℃吸收熱的多少。描述物質的一種吸熱能力,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因為1kg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放出的熱量和它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相等,因此比熱容也可描述物質的放熱能力
5、觀察比熱容表,總結特點
①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同一種物質的比熱容不隨質量、形狀、溫度而改變。
②同一物質的比熱容與狀態(tài)有關,如水和冰
③水的比熱最大,說明水的吸熱能力和放熱能力最強
④大多數(shù)液體的比熱容比固體的比熱容大
6、解釋現(xiàn)象
問題:1.P132想想議議(學生回答)
2.為什么司機用水冷卻汽車發(fā)動機?
3.為什么夏天到海濱去避暑?
(四)熱量的計算
1、P133想想議議(學生完成)
2、強調公式
(五)氣候與熱污染
1、海邊與沙漠的氣候有什么區(qū)別?
2、什么是熱島效應?
3控制熱污染的措施是什么?
(六)、課堂收獲:(學生回答)(板書)
1、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來描述物質吸收熱量的能力叫做比熱容。
2)符號:C
3)單位:J/(kg.℃)
4)意義:描述1千克物質升高1℃吸收熱的多少。描述物質的一種吸熱能力,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5)觀察比熱容表,總結特點
①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同一種物質的比熱容不隨質量、形狀、溫度而改變。
②同一物質的比熱容與狀態(tài)有關,如水和冰
③水的比熱最大,說明水的吸熱能力和放熱能力最強
④大多數(shù)液體的比熱容比固體的比熱容大
3、熱量的計算
4、氣候與熱污染
1)海邊與沙漠的氣候有什么區(qū)別?
2)什么是熱島效應?
3)控制熱污染的措施是什么?
(七)、講堂練習:P134動手動腦學物理1、2、3、4
(八)、作業(yè)布置:
一自我檢測
1.比熱容是指單位質量的物質______吸收的熱量,比熱容是物質的_____之一,它的單位符號是:____,它的國際單位是______。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從比熱容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的比熱容最大,其比熱容值是___________,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______;降低1℃,放出的熱量是______。
3.散熱設備中常常用水來做冷卻劑,是因為______。
4.某同學用如圖16-3-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研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他分別在兩個杯子里盛_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其目的是為了使水和煤油每秒鐘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通電時間越長,________就越多。用溫度計測量兩種液體的溫度變化,使水和煤油的溫度升高;比較所用的加熱時間,即比較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溫度升高的度數(shù)相同時,水和煤油_________是否相同。
圖16-3-1
5.物體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物體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分析這兩個公式可知: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有關。
二、選擇題
6.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很大的原因是[]
A.沙子的比熱容比較大B.沙子的比熱容比較小C.沙子是熱的良導體D.沙子是冷的不良導體
7.將一塊鐵切去一半,沒有變化的物理量是[]
A.體積B.質量C.比熱容D.重力
8.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比熱不會隨物體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B.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相等
C.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同種物質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相等
D.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不同物質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不可能相等
9.物理學中引入比熱容的概念,是為了比較()
A.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不同
B.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吸收不同的熱量,升高溫度不同
C.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不同
D.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溫度不同
10.將質量、初溫分別相等的鐵塊和鋁塊(c鐵﹤c鋁)放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則()
A.鐵塊吸收的熱量多B.鋁塊吸收的熱量多C.鐵塊、鋁塊吸收的熱量一樣多D.無法判定
11.(2010湖北武漢模擬)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吸收的熱量越多,比熱容越大B.物體的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C.物質的比熱容與它的質量、溫度的變化、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多少無關
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內陸地區(qū)在一天之內氣溫的變化比沿海地區(qū)小
12.(2010江蘇無錫模擬,29)小明閱讀了比熱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水4.2×103J/(kg℃)干泥土0.84×103J/(kg℃)
冰2.1×103J/(kg℃)銅0.39×103J/(kg℃)
煤油2.1×103J/(kg℃)鉛0.13×103J/(kg℃)
水銀0.14×103J/(kg℃)砂石0.92×103J/(kg℃)
A.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qū)小B.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tài)下,其比熱容不同
C.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銅塊吸熱多D.液體的比熱容都比固體大
13.質量相同、溫度相同的鐵塊和銅塊(c鐵>c銅),放出相同的熱量后,將它們互相接觸,則()
A.熱量將由鐵塊傳給銅塊B.溫度將由鐵塊傳給銅塊
C.熱量將由銅塊傳給鐵塊D.由于放出相同熱量,所以它們之間不會發(fā)生熱傳遞
14.(2010北京西城模擬)銅的比熱容是鉛的比熱容的3倍。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若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為1∶2,則它們吸熱之比為()
A.2∶3B.3∶2C.6∶1D.1∶6
15.質量是100g,溫度是10℃的鐵塊,溫度升高30℃,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熱量?
16.(2010北京順義模擬,50)一個溫度是40℃的鐵球,吸收2.3×103J的熱量后,溫度上升到90℃,求鐵球的質量?!茶F的比熱容是0.46×103J/(kg℃)〕
17.(2010遼寧大連模擬)小明在烈日當空的海邊玩耍,發(fā)現(xiàn)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同樣的太陽光照射,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熱升溫快慢不同呢?于是他從海邊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帶回家進行探究。
小明在兩個相同玻璃杯中分別裝上了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海水,用一個100W白熾燈照射它們,并用溫度計測出它們不同時刻的溫度值,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照射時間/min024681012
溫度/℃海水31.031.632.132.532.833.033.1
沙子31.032.533.834.835.836.0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問題是什么?
(2)小明根據(jù)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畫出了海水的溫度變化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16-3-2所示,請你在同一方格紙上畫出沙子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圖16-3-2
(3)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或根據(jù)數(shù)據(jù)畫出的兩個圖象,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結論?
(4)小明發(fā)現(xiàn)“夏天海邊的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請你用簡略的語言從日常生活或自然中舉出一個類似的現(xiàn)象。
二、預習內容
1.一個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小,原因可能是它對外進行熱傳遞,也可能是它對外_____。如果是后者,則能量間的轉化情況為:物體________的能轉化為_________能。
2.如圖16-4-1所示,在大玻璃瓶內有一些水,往瓶內不斷打氣,過一會你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6-4-1
3、熱機是將能轉化為能的機械.內燃機的四個沖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kg某種燃料_____________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的單位是_____________。對氣體燃料來說,熱值是指1m3的某種燃料_____________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它的單位是_____________。
5、與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總是。
(九)教學反思:
第四節(jié)熱機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
3)了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4)通過能量的轉化和轉移,認識熱機效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
2)利用動畫、圖片或模型講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3)通過閱讀“科學世界”了解現(xiàn)代汽車的一些常識.
4)通過學生討論了解燃料的熱值和熱機效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汽油機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轉化過程,燃料的熱值.
【教學難點】
熱機中的能量轉化及損失,了解熱機效率。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
1.比熱容是指單位質量的物質______吸收的熱量,比熱容是物質的_____之一,它的單位符號是:____,它的國際單位是______。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從比熱容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的比熱容最大,其比熱容值是___________,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______;降低1℃,放出的熱量是______。
3.散熱設備中常常用水來做冷卻劑,是因為______。
4.物體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物體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分析這兩個公式可知: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有關。
5.(2010北京順義模擬,50)一個溫度是40℃的鐵球,吸收2.3×103J的熱量后,溫度上升到90℃,求鐵球的質量。〔鐵的比熱容是0.46×103J/(kg℃)〕
二、進行新課:
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從老師的實驗得到什么啟示,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燒開后,產(chǎn)生大量高溫的水蒸氣在試管內膨脹對塞子,從而將壺蓋頂起,實現(xiàn)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
(一)汽油機
1、結合自學,學生回答如下內容
①構造有哪些?
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氣缸,活塞,連桿,曲軸。(介紹名稱的同時,介紹各部分的功能)
什么叫沖程?
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做一個沖程
②工作原理。
觀看汽油機的模型,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學生討論共同完成下列填空
內燃機的工作過程以一個循環(huán)為一個單元,一個循環(huán)又分為四個沖程。開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氣缸上端,進、排氣門均關閉。工作時,活塞,打開,仍關閉。由于缸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混合氣體被吸入氣缸。這是第一個沖程沖程?;钊\動到最下端,就開始轉為向上運動。這時都關閉,混合氣體被強行壓縮,使氣體的溫度升高,壓強增大。這是第二個沖程。該沖程結束時雖然溫度較高,但未能達到燃料的燃點。在該結束的瞬間,火花塞產(chǎn)生電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燒,產(chǎn)生高溫高壓氣體,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由上向下運動,通過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實現(xiàn)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這是第三個沖程。該沖程結束,活塞繼續(xù)運動,關閉,打開,燃燒后的廢氣被活塞推出缸外。這是最后一個沖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運動,從此進入下一輪循環(huán)。
③討論分析,每一個沖程的能的轉化情況。
吸氣:
壓縮:
做功:
排氣:
2、達標練習
①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是排氣,吸氣,壓縮,_______這四個沖程組成的,其中能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沖程是_________沖程。
②汽油機吸入氣缸的物質是:()
A.汽油B.空氣C.汽油與空氣混合物D.柴油
③克服摩擦力做功,或壓縮氣體做功而使物體的內能增加,這時是將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能。氣體膨脹對外做功使物體的內能減少,這時是將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能。
④判斷這是沖程。
(二)燃料的熱值
結合自學,學生回答如下內容
1、什么叫燃料的熱值?
2、熱值的單位是什么?
(三)熱機的效率
結合自學,學生回答如下內容
1、什么叫熱機的效率?
2、如何提高熱機的效率?
達標練習
1)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焦炭的熱值是3×107焦/千克,它的物理意義是()。
2)關于熱值的正確說法是()
A、一車焦炭的燃燒值比一塊焦炭的熱值大;B、1克汽油的燃燒值比1車柴草的熱值大;
C、熱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多;D、以上說法都正確。
3)酒精的熱值為3.0×107焦/千克,完全燃燒10克酒精放出的熱量為()焦;要想得到9.9×106焦的熱量,約需要完全燃燒()克的酒精(不計熱量損失)。
4)用太陽灶給200千克的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了40oC,這些水共吸收()焦的熱量。若這些熱量全部由干木柴(熱值約為1.2×107焦/千克)完全燃燒供給而且爐灶的效率為30%,那么共需()千克的木柴。
(四)、課堂收獲:(學生回答)(板書)
1、汽油機
①構造
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氣缸,活塞,連桿,曲軸。(介紹名稱的同時,介紹各部分的功能)
沖程: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做一個沖程
②工作原理。
2、燃料的熱值
1)定義:
2)單位:
3)意義:
3、熱機的效率
1)定義:
2)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
(五)、講堂練習:P141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六)、作業(yè)布置:
一自我檢測
1、.如圖16-4-3,在一個大試管里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加熱水至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出,這時,水蒸氣膨脹對_____________做功,水蒸氣的部分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塞子的_____________能。
圖16-4-3
2、內燃機是將內能轉化成_____________能的機器;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_____________個沖程組成,其中如圖16-4-4所示是熱機的_____________沖程。
圖16-4-4
3、關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燃燒情況無關B.容易燃燒的燃料熱值一定大
C.使用熱值高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
D.煤的熱值大于干木材的熱值,燃燒煤放出的熱量比燃燒干木材放出的熱量一定多
4、如圖16-4-2所示是內燃機的能流圖,則內燃機的效率可以表示為()
圖16-4-2
A.η=[(E1+E2+E3+E4)/E]×100%B.η=(E2/E)×100%
C.η=[(E1-E3+E4)/E]×100%D.η=(E1/E)×100%
5、(2010江蘇連云港模擬)關于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有以下幾種說法:①在做功沖程中,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②在做功沖程中,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③只有做功沖程是燃氣對外做功;④汽油機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只有一個沖程發(fā)生能量變化。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
6、(2010河北石家莊模擬,18)關于“熱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B.改進技術,可以使熱機的效率達到100%
C.用水循環(huán)來降低熱機的溫度,主要是利用水蒸發(fā)時吸熱的特性
D.冬天晚上要把熱機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氣溫降低時水凝固脹壞水箱
7、(2010重慶模擬)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隑.它的比熱容變?yōu)樵瓉淼囊话?br>
C.它的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隓.它的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br>
8、已知甲種燃料的熱值大于乙種燃料的熱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種燃料含有的熱量比乙種燃料多
B.完全燃燒一定質量的甲種燃料,剛好燒開一壺水,那么用同樣質量的乙種燃料就不能燒開這壺水
C.燃燒相同質量的兩種燃料,甲種放出的熱量多
D.只要通風條件好,供氧充足,乙的熱值可能大于甲的熱值
9、某摩托車的效率為34%,某汽車的效率為29%,這說明了()
A.摩托車比汽車的功率大B.摩托車比汽車做的有用功多
C.使用摩托車比使用汽車做功多D.燃燒相同的燃料,摩托車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比汽車多
10、(2010河北模擬)下列關于熱機和環(huán)境保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機的大量使用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B.所有的熱機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汽車排出的尾氣都是有毒氣體D.熱機所產(chǎn)生的噪聲,可以被熱機上的消聲器完全消除
11、試分析汽油機在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12、(2010遼寧模擬,2)小麗家去年冬天的供暖比往年好很多,這是因為熱網(wǎng)改造后,由原來的小鍋爐房供暖變?yōu)椤吧蚝!睙犭娬居酂峁┡?,從能源利用的角度來看“沈?!睙犭娬?,這種既供電又供熱的熱電站與一般的火力發(fā)電站相比,提高了_____________,能較好地控制污染。
13、垃圾是城市生活的“副產(chǎn)品”。據(jù)統(tǒng)計,2000年我國城市垃圾總量約1.5億噸,并且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長。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F(xiàn)在,人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集中填埋;另一種是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質進行燃燒發(fā)電,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平均熱值為6.27×106J/kg。利用垃圾作為燃料建立發(fā)電廠,每燃燒1噸生活垃圾可以發(fā)電8.64×108J。安徽省某人大代表提議,在合肥市郊區(qū)興建一座規(guī)模為2臺1.2×104kW發(fā)電機的垃圾處理發(fā)電廠。問:
(1)1t垃圾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焦?
(2)燃燒垃圾發(fā)電的效率是多少?
(3)請你從環(huán)保、節(jié)能、經(jīng)濟等角度簡述興建垃圾發(fā)電廠的意義。
14、小明學習了熱學的有關知識后,知道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燒水做飯需要的熱量。于是小明仔細記錄了他家每天燒水、煮飯、炒菜需要的時間,并把它折算成燒水時間,相當于每天將30kg20℃的水燒開。
(1)小明家每天燒水做飯需要多少熱量?
(2)如果普通煤的熱值為3×107J/kg,從理論上講小明家每天燒水做飯需要多少千克普通煤?
(3)小明家實際平均每天需要燒4塊蜂窩煤,按每塊蜂窩煤含煤0.5kg算,他家每天實際用煤2kg,由此小明計算出他家煤爐的效率只有16.5%。你認為小明家煤爐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從大的方面講,家用煤除了熱效率低、浪費能源的缺點外,另一個主要缺點是什么?
二、預習內容
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說能量守恒定律是一個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
(七)教后反思:
五、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各種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2)知道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
3)用能量守恒的觀點分析物理現(xiàn)象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己做小實驗,發(fā)現(xiàn)各種現(xiàn)象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各種形式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2)通過討論體會能量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自己做小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物理規(guī)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通過學生討論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
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對具體的自然現(xiàn)象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
1.熱機是利用燃料獲得的_____能轉化為_____能的機器。
2.柴油機在壓縮沖程中,汽缸中的氣體溫度會升高,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來增加氣體的內能的。
3.柴油機工作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_____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_____沖程,_____,_____,_____沖程是靠飛輪的慣性完成的。每個工作循環(huán)活塞往復_____次,曲軸轉動_____周。
4.一臺四沖程的汽油機每分鐘完成300個沖程,則1min完成_____個工作循環(huán),活塞來回_____次,做_____次功。
二、進行新課:
引入新課:
自然界中的各種現(xiàn)象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可以從能量的角度反映這種聯(lián)系嗎?
(一)能的轉化
1、學生完成P142想想做做
2、學生根據(jù)圖16.5-1舉一些各種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的例子。
(二)能量守恒定律
1、通過學生完成P143想想議議引出能量守恒定律
2、解釋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
(三)、課堂收獲:(學生回答)(板書)
1、能的轉化
2、能量守恒定律
(四)、講堂練習:P145動手動腦學物理1、2
(五)、作業(yè)布置:
一、自我檢測
1.說出下述過程能量之間的轉化關系.
(1)石塊從空中落下是由______.(2)水力發(fā)電是由______.
(3)電動機工作是由______.(4)用電爐燒水是由______.
(5)電燈發(fā)光是由______.(6)火力發(fā)電是由______.
(7)乒乓球從臺板上跳起來是由______.(8)內燃機壓縮沖程是由______.
(9)內燃機做功沖程是由______.(10)電爐取暖是由______.
(11)煤燃燒是由______.(12)熾熱燈燈絲發(fā)光是由______.
2.如圖15-14所示,在試管內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出.在水蒸氣沖出軟木塞的過程中,_________的內能減少而軟木塞的________能增加.
3.下面事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用錘子敲打釘子時,釘子發(fā)熱B.古代人們的鉆木取火
C.水沸騰時,水蒸氣將壺蓋頂起D.用通電的電爐加熱水.水溫升高
4.一物體在沿粗糙的斜面勻速下滑的過程中()
A.物體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B.物體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C.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D.物體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下列過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寒冷天氣快速搓手,手會感到暖和B.水輪機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C.燒紅的鐵塊放入水中,冷水變熱D.壺中的水沸騰時,壺蓋不斷地在跳動
6、在某密閉隔熱的房間內有一電冰箱,現(xiàn)接通電源使電冰箱開始工作,并打開電冰箱的門,則過段時間后室內的溫度將()
A.降低B.不變C.升高D.無法判斷
7、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只適用于物體內能的變化B.只要有能的轉化和轉移,就一定遵從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人們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種形式的能在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中,消耗多少某種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
8、在一定的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它們互相轉化的過程中,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能一定守恒B.各種形式的能都守恒C.各種形式的能量的總和一定守恒D.內能一定守恒
9、電動機通電后電動機帶動其他機器運轉,一段時間后,電動機的外殼就會變得燙手,則下列關于能的轉化和守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總的能量守恒
B.電能一部分轉化為機械能,另一部分轉化為內能,總的能量守恒
C.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內能守恒D.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和內能,機械能守恒
10.汽車的誕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事實上,人類很早就在探尋著更好的代步工具,法國人居紐于176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的三輪車?,F(xiàn)在你看到的這幅漫畫(圖15-15),據(jù)說是牛頓所設計的蒸汽汽車原理圖,試就該原理圖回答下列問題:
(1)找出原理圖中運用了哪些物理知識?(至少說出3點)
(2)該原理圖中涉及到哪幾種形式的能量?請簡述對應的能量轉化過程。
(3)使汽車向前運動的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誰?
(六)教后反思:
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復習提綱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大家在細心籌備教案課件中。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復習提綱”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復習提綱
第十六章《熱和能》復習提綱
一、分子熱運動: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m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②擴散現(xiàn)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③課本中的裝置下面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果。實驗現(xiàn)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④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qū)分開:擴散、蒸發(fā)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r,引力=斥力。
②d
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當d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合在一起。
二、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既然物體內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那么內能是無條件的存在著。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的冰塊。
3、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①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tài)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②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tài)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③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tài)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狀態(tài):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tài)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4、內能與機械能不同:
機械能是宏觀的,是物體作為一個整體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與機械運動有關
內能是微觀的,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能的總和。內能大小與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快慢及分子作用有關。這種無規(guī)則運動是分子在物體內的運動,而不是物體的整體運動。
5、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越大。
三、內能的改變:
1、內能改變的外部表現(xiàn):
物體溫度升高(降低)--物體內能增大(減小)。
物體存在狀態(tài)改變(熔化、汽化、升華)--內能改變。
反過來,不能說內能改變必然導致溫度變化。(因為內能的變化有多種因素決定)
2、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A、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②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③如果僅通過做功改變內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內能的改變大小。(W=△E)
④解釋事例:圖15。2-5甲看到棉花燃燒起來了,這是因為活塞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燃點使棉花燃燒。鉆木取火:使木頭相互摩擦,人對木頭做功,使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燃點而燃燒。圖15。2-5乙看到當塞子跳起來時,容器中出現(xiàn)了霧,這是因為瓶內空氣推動瓶塞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凝成小水滴。
B、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的現(xiàn)象。
②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傳遞方式是: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遞傳遞的是內能(熱量),而不是溫度。
③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放熱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④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C、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區(qū)別:由于它們改變內能上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說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不同,前者能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后者能的形式不變。
D、溫度、熱量、內能區(qū)別: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熱量:是一個過程。
吸收熱量——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內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熱量全都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
△內能:是一個狀態(tài)量
內能增加——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詞中“熱”的含義:
熱傳遞中的“熱”是指:熱量熱現(xiàn)象中的“熱”是指:溫度
熱膨脹中的“熱”是指:溫度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內能(熱能)
四、熱量:
1、比熱容:⑴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⑵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的本領的物理量。
⑶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tài)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⑷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⑸水常調節(jié)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2、計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熱平衡方程:不計熱損失Q吸=Q放
五、內能的利用、熱機
(一)、內能的獲得--燃料的燃燒
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二)、熱值
1、定義: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2、單位:J/kg
3、關于熱值的理解:
①對于熱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個關鍵詞“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1kg是針對燃料的質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質量不是1kg,那么該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就不是熱值。某種燃料:說明熱值與燃料的種類有關。完全燃燒:表明要完全燒盡,否則1kg燃料化學能轉變成內能就不是該熱值所確定的值。
②熱值反映的是某種物質的一種燃燒特性,同時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的本領大小,也就是說,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tài)、質量、體積等均無關。
3、公式:Q=mq(q為熱值)。
實際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聯(lián)合解題。
4、酒精的熱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0×107J。
煤氣的熱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態(tài)氫做燃料,是因為:液態(tài)氫的熱值大,體積小便于儲存和運輸
6、爐子的效率:
①定義:爐子有效利用的熱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Q總=cm(t-t0)/qm′
(三)、內能的利用
1、內能的利用方式:
⑴利用內能來加熱;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的轉移過程。
⑵利用內能來做功;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熱機:定義:利用燃料的燃燒來做功的裝置。
能的轉化: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蒸氣機--內燃機--噴氣式發(fā)動機
3、內燃機:將燃料燃燒移至機器內部燃燒,轉化為內能且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機器叫內燃機。它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
4、內燃機大概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huán)分為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在這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中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Q總=W有用/qm
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使燃料充分燃燒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機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
6、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比較:
汽油機、柴油機
不
同
點
構造:
頂部有一個火花塞。
頂部有一個噴油嘴。
吸氣沖程:吸入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吸入空氣
點燃方式:點燃式、壓燃式
效率:低、高
應用小型汽車、摩托車
載重汽車、大型拖拉機
相同點:沖程:活塞在往復運動中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
一個工作循環(huán)活塞往復運動2次,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經(jīng)歷四個沖程,做功1次。
六、能量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著多種形式的能量。盡管各種能量我們還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所了解,如跟電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的電能,跟光現(xiàn)象有關的光能,跟原子核的變化有關的核能,跟化學反應有關的化學能等。
2、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和轉移(列舉學生所熟悉的事例,說明各種形式的能的轉化和轉移)。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轉移到低溫物體。運動的甲鋼球碰擊靜止的乙鋼球,甲球的機械能轉移到乙球。在這種轉移的過程中能量形式?jīng)]有變。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轉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氣體膨脹做功的現(xiàn)象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水力發(fā)電中,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在火力發(fā)電廠,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在核電站,核能轉化為電能;電流通過電熱器時,電能轉化為內能;電流通過電動機,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