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09七年級上冊《余角、補角、對頂角》導學設計蘇教版。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級上冊《余角、補角、對頂角》導學設計蘇教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七年級上冊《余角、補角、對頂角》導學設計蘇教版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互余、互補的概念,熟練掌握余角、補角的性質(zhì)。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學會簡單的邏輯推理,并能對問題的結(jié)論進行合理的猜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體會觀察、歸納、推理對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作用,體會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相互轉(zhuǎn)化。
【教學重點、難點】1、余角、補角的性質(zhì);2、余角、補角的性質(zhì)的應用。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看圖解答:
(1)圖中以OA為一邊的角有幾個?請表示出來。
(2)你能寫出哪些有關角的和與差的關系式?
2.已知3組角:
[教師范文大全 www.jK251.cOm]
A組B組C組
(1)對A組中的每一個角,在B組中找出它的補角,并用線連接;
(2)B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C組中?分別找出這些角,并用線連接。
二、課堂學習
(一)情境創(chuàng)設:
觀察與思考(三角板演示):
找出∠α,∠β之間的關系。(學生可動手操作)
(二)師生重點、難點研討
1.概念:
如果兩個角的和是__________,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簡稱互余。其中的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余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是__________,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簡稱互補。其中一個角叫做另一個角的補角。
2.填表:
∠α的度數(shù)
50°
n°(00n900)
∠α的余角
45°
∠α的補角
120°
思考:
1、為什么要強調(diào)00<n<900?
2、若∠A的補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你能求出∠A的度數(shù)嗎?
3.同一個銳角的補角與它的余角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索余角補角的性質(zhì)
1.例:如果∠1與∠2互余,∠1與∠3互余,那么∠2與∠3相等嗎?為什么?
得出結(jié)論:同角的余角____________.
變式:∠1和∠2互余,∠3和∠4互余,若∠1=∠3,那么∠2與∠4相等嗎?為什么?
得出結(jié)論:等角的余角____________.
2.猜想:同角的補角____________.等角的補角____________.
推理過程:
(1)如果∠1與∠2互補,∠1與∠3互補,那么∠2與∠3相等嗎?說明你的理由。
得出結(jié)論:同角的補角____________.
(2)∠1和∠2互補,∠3和∠4互補,若∠1=∠3,那么∠2與∠4相等嗎?說明你的理由。
得出結(jié)論:等角的補角____________.
(四)嘗試運用
3.如圖,O是直線AB上的一點,OC平分∠AOB,∠DOE=90o,
則(1)∠2=∠(),∠1=∠()
(2)圖中,互為余角的角共有哪幾對?
(3)圖中,∠DOB的補角是。
(4)反向延長0E到F,∠COF與∠BOD的大小關系怎樣?
三、課堂檢測
1.如圖,∠A+∠B=90,∠BCD+∠B=90,∠A與∠BCD的大小關系是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1+∠2=180,∠1+∠3=180,∠2與∠3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題第2題
3.已知∠B是它補角的3倍,求∠B的度數(shù)。
4.如圖,直線CD經(jīng)過點O,且OC平分∠AOB?!螦OD與∠BOD有怎樣的大小關系?說明你的理由。
四、課后作業(yè)
1.判斷下列語句是否正確:
A、兩個互補的角中必有一個是鈍角()
B、一個角的補角一定比這個角大()
C、互補的兩個角中至少有一個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兩個互余的角都是銳角()
2.填空:
(1)一個角是36°,則它的余角是_______,它的補角是_______。
(2),則它的余角等于________;的補角是,則=_______。
3.一個角的補角的余角等于這個角的,求這個角的度數(shù)。
4.如圖,∠AOC=900,∠BOD=900,則∠1與∠3的
關系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圖,∠1+∠2=180°,∠3+∠4=180°,若∠1=∠3,
則∠2與∠4的關系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推薦
余角與補角導學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余角與補角導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二章平行線與相交線
2.1余角與補角學習札記
學習目標:
1、了解余角、補角、對頂角的概念,知道它們的性質(zhì)。
2、會用余角、補角、對頂角的性質(zhì)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進一步體驗學習的快樂。
學習重點:余角、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和性質(zhì)。
學習難點:余角、補角、對頂角的性質(zhì)的應用。
導學部分:
1、什么是角?角的種類有哪些?
2、畫圖說明一個角有幾種表示方法?
3、你了解物理學中光的反射現(xiàn)象嗎?閱讀課本59頁內(nèi)容,了解相關信息。
探究部分:
探究(一):余角與補角的概念
如圖,(ON⊥DE,∠1=∠2。)
問題1、上圖中各角與∠3有什么關系?
問題2、互余與互補研究的是幾個角之間的關系?與它們的位置有關系嗎?
歸納總結(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余角與補角的性質(zhì):
問題1、在上面的圖中,哪些角互為余角?哪些角互為補角?
問題2、在上面的圖中,∠3與∠4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問題3、∠AOE與∠BOD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歸納總結(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對頂角及其性質(zhì):
同學們都用過剪子剪東西吧!用剪子剪東西時,哪對角同時變大或變???如果把下面左圖中的剪子簡單地表示為右面的數(shù)學圖形:
問題1、∠1與∠2是怎樣形成的?從角的組成元素(邊和頂點)上分析它們有什么特征?
問題2、∠1與∠2的大小有什么關系?請嘗試著說明你的理由。
歸納總結(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四):知識綜合應用
1、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CB=90。,則圖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__;
若CD⊥AB于D,則圖中互余的角有___對,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所示,有一個破損的扇形零件,利用圖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這個零件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你能說出所量角是多少度嗎?你的根據(jù)是什么?
拓展提升:
如圖:已知∠AOB,用盡可能多的方法畫一個角,使它等于∠AOB,并說出畫法的根據(jù)。
當堂檢測:
1、32°的余角是_______°,32°的補角是_________°;x°的余角是____________°,x°的補角是_______________°.
2、如圖,直線a、b相交于點O,若∠1=30°,則∠2=_______°
3、一個角的補角是它的余角4倍,求這個角的度數(shù)。
我的收獲:
訓練案
1.如圖,CD⊥EF于D,AD是一條射線,那么∠1的余角是,補角是.
2、互為補角的兩個角可以都是銳角嗎?可以都是直角嗎?可以都是鈍角嗎?
3、當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這就是折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圖中∠1與∠2是對頂角嗎?
4、4、如圖,在長方形的臺球桌面上,∠1+∠3=90°,∠2=∠3。如果∠2=58°,那么∠1=多少度?試著與同伴交流你的理由。
5、如圖,一棵樹生長在30°的山坡上,樹與山坡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余角補角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余角補角”,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沭陽廣宇學校初一年級數(shù)學導學案
課題:6.3余角、補角(1)課型:新授課
班級學號姓名
學習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余角、補角,知道余角、補角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2.學習有條理的表達數(shù)學問題;
3.會運用互為余角、互為補角的性質(zhì)來解決問題.
學習難點
1.學習有條理的表達數(shù)學問題;
2.會運用互為余角、互為補角的性質(zhì)來解決問題.
一、知識梳理:
在一幅三角板中,每一塊都有一個角是90°,且另外兩角為30°,60°或45°,45°,那么它們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呢?
1.互為余角的概念:
如果,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簡稱互余.其中一個角叫做另一個角的余角.
2.互為補角的概念:
如果,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簡稱互補.其中一個角叫做另一個角的補角.
3.若一個角為α,則它的余角為。(用α表示)
若一個角為α,則它的補角為。(用α表示)
4.若∠1與∠2互補,則∠1+∠2=。
若∠1=180°-∠2,則∠1與∠2的關系為___________。
二、例題精講。
例1.∠1與∠2互余,∠1與∠3互余,則∠2與∠3相等嗎?為什么?
例2.∠1與∠2互補,∠3與∠4互補,∠1=∠3,那么∠2與∠4相等嗎?為什么?
歸納:余角性質(zhì):。
補角性質(zhì):。
三、嘗試練習:
1.123°16′角的補角是°.
2.若,則的余角為度,的補角為度.
3.下列圖形中,和互為余角的是()
A.B.C.D.
4.對于互補的下列說法中:
①∠A+∠B+∠C=90°,則∠A、∠B、∠C互補;②若∠1是∠2的補角,則∠2是∠1的補角;③同一個銳角的補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④互補的兩個角中,一定是一個鈍角與一個銳角.其中,正確的有()
A.1個B.2個C.3個D.4個
5.看圖回答:
(1)圖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與___________。
(2)圖中互補的角是與;與。
(3)圖中相等的角是與
6.如圖,∠AOB=∠COD=90°,則∠BOC與∠AOD有怎樣的大小關系?為什么?
7.如圖,∠AOC和∠BOD都是直角,∠DOC=28,求∠AOB的度數(shù)。
DC
A
B
8.一個角的補角的余角等于這個角的,求這個角的度數(shù)。
七年級上冊《線段、射線、直線》導學設計蘇教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線段、射線、直線》導學設計蘇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七年級上冊《線段、射線、直線》導學設計蘇教版
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正確區(qū)分“線段、射線、直線”,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運用相關性質(zhì)、公理。2、了解線段中點的概念,能借助刻度尺、圓規(guī)等畫圖工具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3、引領學生在感受美妙多變的圖形世界中,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分析、比較、探究等能力。
重點與難點:了解線段中點的概念,能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發(fā)展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并能正確地表述。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導學
1、如圖,點A、B、C、D在直線AB上,則圖中能用字母表示的共有條線段,有條射線,有條直線。
2、從A到B地有①、②、③三條路可以走,每條路長分別為:,則第條路最短,另兩條路的長短關系是。
第1題
第2題
3、如圖,若是中點,是中點,
(1)若,,_________;
(2)若,,_________。
二、課堂學習1、議一議:
(1)、在平面內(nèi)畫一個點,過這個點畫直線,能畫多少條?
(2)、要在墻上釘牢一根木條,至少要用幾個釘子?為什么?
(3)、如果平面內(nèi)有兩個點,過這兩個點畫直線,又能畫多少條?
總結(jié):“過兩點有______,并且____”
思考:過平面上三點中的每兩點畫直線,可畫多少條?
2、做一做:已知兩點A、B
(1)畫線段AB(連接AB)
(2)延長線段AB到點C,使BC=AB
注意:我們把上圖中的點B叫做線段AC的。
3、想一想:(1)如果點B是線段AC的中點,那么線段AB、BC、AC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與同學交流。
(2)如何用符號語言表述中點的概念?
總結(jié):如果點B是線段AC的中點,那么;
如果,那么B是線段AC的中點。
4、知識運用:
例1、如圖,線段AB=8cm,C是AB的中點,點D在CB上,DB=1.5cm.求線段CD的長度。
練習:1、如圖AB=8cm,點C是AB的中點,
點D是CB的中點,則AD=____cm
2、如圖,下列說法,不能判斷點C是線段AB的中點的是()
A、AC=CBB、AB=2ACC、AC+CB=ABD、CB=0.5AB
3、已知線段AB=8cm,點C是線段AB上任意一點,點M,N分別是線段AC與線段BC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三、課堂檢測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射線OA和射線AO表示同一條射線;B.延長直線AB;
C.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D.如果AC=BC,那么點C是線段AB的中點.
2.如果要在墻上固定一根木條,你認為至少要釘子()
A.1根B.2根C.3根D.4根
3.如圖,若是中點,是中點,
(1)若,,_________;(2)若,_________。
4.如圖在平面內(nèi)有A、B、C、D四點,按要求畫圖。
(1)畫直線AB、射線BC、線段BD
(2)連結(jié)AC交BD于點O
(3)畫射線CD并反向延長射線CD,
(4)連結(jié)AD并延長至點E,使AD=DE。
四、課后作業(yè)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連結(jié)兩點的線段叫做兩點之間的距離B、直線沒有端點,射線至少有一個端點
C、經(jīng)過平面內(nèi)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D、運動場上的300m賽跑,表示起點和終點之間的距離是300米
2、如圖,B是線段AD上一點,C是線段BD的中點,AD=10,BC=3,求線段CD、AB的長度
3、如圖,線段AD=8,AB=CD=3,E、F分別是AB、CD的中點,求線段EF的長。
4、已知線段MN=7,點P在直線MN上,且MP=3,則NP=。
5、一條直線上有A,B,C三點,其中AB=4cm,BC=3cm,若O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OB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