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小狗包弟》教案15。
小狗包弟
巴金
教學目的
1、把握散文的情節(jié)結構,掌握通過文眼窺見文“神”——主旨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的方法。
3、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重點
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第一課時【WWW.WEi508.coM 實用文書網】
一、導語
上課前先以戲說的話氣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馮冀才的《100個人的10年》中,它講的是一個很受學生尊敬的語文老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河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這么一件事。
設問:同學相信嗎?
可是這是真的,我也不愿相信,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巴金的《小狗包弟》,感受一下那個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特殊進期。
二、找同學讀課文
1概述課文的大意
2寫作時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
板書: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悲傷)—開端(包弟的來歷)(歡快)—發(fā)展(在家七年的相處)(歡快)結局(別包弟)(憂慮)—尾聲(自責)(輕松—沉重—歉疚)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情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巴金
三、作者簡介
巴金,四川成都人,(略)
看課文第一段回答:
1、作者為何要用一個引子開頭,它對全文有什么作用?
A從思路上來講,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著鋪墊、啟發(fā)的作用。
B從思想內容來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并非一二,而是常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C從寫作效果來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于心靈,是一種“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提示,第一段中動詞的用法體會樸實而準確、平白而深刻的語句,
看課文第2—6段回答問題
1小狗有哪些優(yōu)點?
A干干凈凈,而且有一種討人喜歡的本領,
B、不咬人,且能引客人發(fā)笑,日本朋友對它更感興趣,
C忠誠地等我們歸來,
2、作者為什么要突出它的這些優(yōu)點?
惟其親密、伶俐可愛,后慘遭厄運才顯得不合情理,此為蓄勢,
作業(yè)
1小狗可寫的地方很多,但文章對它的描寫并不太多,只是寫了它的干干凈凈作揖、與人的親熱等細碎的情節(jié),為什么?
2課后練習第一題
相關閱讀
《小狗包弟》教案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學目標】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拧∧軌蛘_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⑵ 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方法】
了解文革,導入新課。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借助材料,展開討論,進行價值觀教學。從而讓學生鑄造一顆敢于反省懺悔的坦誠求真的心。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的毛主席在瀏陽遇險,被迫在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終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2、關于文革: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文革發(fā)生在1966年到1976年10年,被稱為我們國家的“十年浩劫”。這是由毛澤東發(fā)動的,被四人幫,林彪反革命集團利用的一場殘酷癲狂的是非顛倒的政治運動。老師剛才講的那個故事就是由馮驥才采訪或者說傾聽文革經歷者后所編寫的《100個人的十年》之中的一個真實故事,這本書記錄了文革中種種的荒誕荒唐辛酸之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
二、作家介紹
1、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歲。100年時一個世紀,真正的可以說是世紀老人,也被人譽為“20世紀中國人的良心”。2003年,巴金百年誕辰,巴金被評選為“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請同學們看下課后,第35頁,二題第一標題下的內容,這就是巴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歷。
3、巴金是文革的受害者,然而在文革結束后他卻站出來懺悔,并不是指責,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思想隨筆《隨想錄》是一部五卷本的懺悔錄,發(fā)表后在80年代后期的文壇引發(fā)了一場歷史回顧與反思的熱潮,“說真話”成了全社會呼吁的人格品質本文就是選自《隨想錄》,隨想錄“著重回憶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無情的解剖自己,也剖析當時的社會”。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
二、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jié)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jié)
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現在,請大家再次閱讀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為幾部分,哪些內容是開端,哪些內容又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
楔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包弟來歷
發(fā)展(3—6自然段)——七年相處
結局(7-9自然段)——一朝離別
尾聲(10-13自然段)——真心懺悔
(二)情感把握
1、巴金對小狗包弟感情的變化是我們這篇課文學習的關鍵,這種波瀾起伏的感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2、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教師復述情節(jié),總結后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探究文旨
1、教師引導:“抒情寫意是散文的當行本色,甚至可以說是散文的核心和靈魂”,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提示: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郁達夫《故都的秋》有“北國的秋特別地來得早,來得清,來得靜,來得凄涼”,試問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學生瀏覽課文
明確:文末“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br>
3、教師提問:文章哪些言語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學生瀏覽課文后回答:
參考內容(多媒體顯示)
“在我吞了兩片眠爾通……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
“自己也終于變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場大夢?!?br>
“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箭熬。”
“這樣的煎熬是不會有終結的”
第二課時
填充以下有關小狗包弟的資料卡
姓名包弟種族日本
起名
緣由瑞典舊主人起名“斯包弟”,為了簡化,稱“包弟”;
“弟”是帶有血緣關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當作是自己家人來看待。
性格特點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何時被巴金收養(yǎng)1959年何時
被害文革期間(1966年8月下旬)
巴金對其的感情變化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內容分析
1.閱讀“開端、發(fā)展、結局”部分,回憶包弟特點(聰明、可愛、通人性、有情義)。
思考:
①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也采用了這種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明確: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fā)笑”
側面描寫第3自然段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②(重點)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可愛與聰明,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重點)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明確:a、日本種的小狗。b、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yǎng)一只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系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里通外國”是個反革命),再聯系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無暇他顧的社會現實,同時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在于殘忍的社會。
2.請同學們朗讀一下“尾聲”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輕松沉重自責),這期間作家的思想斗爭是劇烈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①作家為什么會輕松?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衛(wèi)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zhàn)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輕松了。
②他為什么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話最能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3.文章寫到這里,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有什么作用?
對照這兩個故事,可以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jié)進行一下對比,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相同點: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說明了作家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從思路章法說,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著鋪墊、啟發(fā)的作用;
從思想內容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并非一二,而是遍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從寫作效果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于心靈,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或“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可以借鑒的,在考試中現代文閱讀理解也有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四、寫法探究
結合課后第二題的5、6小段,來談談對于巴金的《小狗包弟》這篇文章,你覺得它在寫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小結:
對比手法的應用。(兩只狗的經歷對比;狗與人的對比;真與偽的對比)
拓展:
表達真情。
以小見大,從細小事物中發(fā)現和展示社會變遷、大眾命運的痕跡。
合理安排材料的詳略。
關心社會現實,重視文章的現實意義。
五、情感評價
1、你的評價
(1)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待?
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學,他們的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而后一種同學,他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們沒有親歷“文革”,對“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斷當中,我們仍能夠看到社會的動亂,所以我們對于生存在那樣的社會當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2、巴金的自我評價
請同學們看課后第二題的2、3、4標題,
我從《懺悔錄》的作者這里得到安慰,學到了說真話。(巴金《再訪巴黎》)要講話就得講老實話,講自己的話,哪怕是講講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壯語”》)
3、社會的評價
巴金先生,年屆八旬,地位顯赫,又是一個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處一種全民族的控訴氛圍中——在這氛圍里,幾乎人人都說自己是一個冤屈者受難者——他卻出來拷問靈魂,反省自己,這不僅表現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體現了他對那場浩劫認知的深度。
——陳建功(中國作協副主席)
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巴金,影像鏈接
頒獎辭: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4、設問(小狗包弟悲慘命運錯在哪里?)提供方向(分別小狗、社會、作者三方面來探究),注意(從文中去找,扣住文中的詞和句子去概括。)
Ppt展示:
小狗包弟
人性和獸性的拷問:
小狗的命運(悲慘)?錯在哪里
小狗?(日本種的小狗瑞典的舊主人)
社會?(破四舊人人自危)
作者?(怯懦和怕事自私)
↓
認錯(一生追求光明崇尚激情正直勇敢)
↓
良心的譴責良知的堅守→真
社會的責任人類的要求→愛
對社會的反思→善
六、主題歸納
真善美,是每個社會需要的,也是每個人應該要求自己的。這篇文章通過敘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反映出在文革那個動亂的年代,連狗都難以幸免,任何生靈都可能遭受不測。從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惡,作者呼喚人性,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同時具有可貴的嚴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七、“認識你自己”
巴金先生在談到自己的文學見解時說:“人為什么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在文革中,很多很多人的心靈都產生了大量的垃圾,或是被垃圾所掩埋。著名作家馮冀才說:“懺悔可以使人擺脫魔鬼”雖然我們沒有文革時期紅衛(wèi)兵的狂熱,但年少輕狂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曾經對動物或他人做過令你遺憾、自責、悔恨的事,今天,讓我們向巴金先生學習,真誠地來寫一寫。
八、拓展:狗與“傷痕文學”
巴金此文開篇就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然后寫自己與狗,不光此篇寫狗,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寫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傷痕文學”都經常寫到狗,你如何看待這一文學現象?
(一)映射大眾命運,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
(二)用狗對主人的忠誠與情義,反襯出特定年代特定社會中人性的懦弱和人性的扭曲;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懺悔罪過銘記歷史;倡導理想的平等、自由、博愛、惟科學知識是尊的人際關系與生活,呼喚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
高建國《深情中吟出的懺悔》
附摘錄部分:“……也許因為狗是情義之獸,能與主人同生死,共患難,因此,常常出現在作家筆下。特別是動亂年月,人情殆盡、親友疏遠時,狗的出現,就更襯托出人世間的冷酷與凄涼了。所以我們看到,在大量的描寫“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們特殊的對主人的忠誠與情義,反照出社會中人的無情的萬般世相……”
板書設計:
情節(jié)情感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悲傷
↓
開端(包弟來歷)——歡快
↓
發(fā)展(在家七年,相處很好)→憂慮
↓
結局(別包弟)——輕松→沉重→歉意
《小狗包弟》學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狗包弟》學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小狗包弟》學案
學習目標:
㈠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況
2、理清全文的思路
㈡過程與方法:
⒈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⒉閱讀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
⒊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
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⒈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⒉領會作者懺悔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學習重點: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學習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學習思路與方法:了解文革,導入新課。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拓寬眼界,展開討論,進行價值觀教學。
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一、作家作品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fā)表后引起強烈反響。后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fā)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
二、整體感知:
⒈學生自讀課文,通過工具書解決字詞
⒉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請大家品讀全文,用自己的話概述文章內容。
情節(jié)情感
引子
↓
開端
發(fā)展
↓
結局
↓
尾聲
三、情感把握
1.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四、探究文旨、品味語言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
5、“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
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比绾卫斫??
課堂總結:
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小狗包弟》教案14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狗包弟》教案14”,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②把握散文的情節(jié)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②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二、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三、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文革的“圖片”、文字材料制作成文本材料。
六、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在作家馮冀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中描述著這樣一個荒唐的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結果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
對于這樣一個故事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相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那就是“文革”。
2、請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們所搜集到的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材料,大家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3、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
(二)、瀏覽課文,整體把握
1、情節(jié)把握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故事情節(jié)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學生瀏覽課文歸納情節(jié)然后復述,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包弟來歷)
發(fā)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結局(痛別包弟)
尾聲(真誠懺悔)
2、情感把握
本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學生品文體驗作者情感,然后各抒已見,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分析課文,探究文旨。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包弟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大“包袱”)
2、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多一份理解與寬容)
3、我們說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撫平了作者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了嗎?作者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么?(時間并不能撫平作者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4、縱觀全文,文中作者一共寫了幾個故事?有何異同?第一個故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兩個故事,都是寫狗,一個是關于狗的仗義,一個是關于人的背棄。第一個故事既引出了第二個故事,同時也起到了對照襯托的作用。)
5、作者寫小狗有何意義?(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以小見大。)
(學生各抒已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fā)表看法、明確總結)
(四)、課堂總結
1、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對社會的傷害之深。
2、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他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巴金其它作品。
2、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的過錯,并在本周周記中談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
七、板書設計:
8、小狗包弟
巴金
情節(jié)————情感
引子(藝術家與狗)傷感
開端(包弟來歷)愉快
發(fā)展(七年相處)快樂
結局(痛別包弟)憂慮輕松沉重
尾聲(真誠懺悔)歉意
以小見大————反映社會變遷
《小狗包弟》教案2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高中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狗包弟》教案2”,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學目的與要求:
指導學生探究閱讀,使學生認識特定歷史時期人性扭曲的狀況,感受作者的勇氣與度量,感悟人格、人性與道德,學會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學習借鑒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本文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借鑒。
教學過程:
一、布置學生周日訪問調查。
1.訪問身邊2-3名70歲左右的文革中的走資派,了解文革動亂中的人際關系情況,并做好訪談錄。
2、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閱整理并積累關于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二、課堂操作
1.小組快速檢查交流訪問和積累的情況。(3分鐘)
①文革動亂時人們的心態(tài)及人際關系;②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2.教師導入學生自主探究(7分鐘)
同學們,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的,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就有特定的思維方式、處世方法?!缎」钒堋穼懙木褪前徒鹪谑陝觼y那樣一個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事件。通過訪問,你們對本文的時代背景已經有所了解,那么請你們帶著訪問后的感受去自主探索。請快速閱讀(訓練速讀能力),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訓練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把下列問題在文中找出來:
①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將語段或語句劃出并認真體味);②找出作者過渡的語句并體會其妙處(圈點勾畫,簡要點評);③找出描寫的小狗(尤其是包弟)討人喜愛(令人感動)的地方和令人悲傷的地方,并仔細體味;④找出寫作者對包弟的感情變化的地方并體會其心理變化過程;⑤找出作者悲傷自責的語句并認真思考。
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巡回指導并記錄掌握。
3.小組合作探究(10分鐘)
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讀了巴金反映文革動亂時人們心態(tài)的《小狗包弟》,大家的感受和發(fā)現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各有認識深刻的地方和發(fā)現的問題?,F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首先探究你們自己發(fā)現的問題,然后探究老師提供的問題。
①你對特定環(huán)境里的狗性和人性是怎樣認識的?(主要結合第一段討論)②從包弟的討人喜愛到它被送上解剖桌,你是怎樣認識的?(要做客觀的、全面的、設身處地的分析)③巴金送走包弟先感到輕松,隨后又感到沉重,這個心理變化說明了什么?④你對巴金所受的熬煎是怎樣的認識的?
思考領悟:本文寫作的基調是什么?為什么作者如此確定?
品味鑒賞:本文的思想價值和藝術特色。
4.班級交流(20分鐘)
①整體把握能力、提煉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
A找1-2名學生用盡量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及本文主題思想,教師指導其怎樣抓關鍵問題、怎樣口頭語言表述。
B教師點撥指導閱讀表達技巧。
②現在請同學們交流合作探究的結果,每組一名代表,選一個認為本組探究得最有深度的問題交流。其它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的表述有哪些值得借鑒,哪些值得商榷,然后發(fā)表不同意見。要求語言盡量簡潔,邏輯盡量嚴密。前面小組代表談過的討論過的問題,后面小組代表不再重復,實在有問題放在課后。(舉手搶答確定小組代表發(fā)言順序或按題序由各小組舉手搶答)
各組代表交流;學生插話后,教師對學生的見解以討論插話的形式給以點撥明確,重點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教師點撥要點如下:
※關于特定環(huán)境的狗性和人性問題。
A狗在普通動物中最講情義,這種動物的本性是忠誠于主人,護主,俗語有忠實走狗;它不見利忘義,也不明哲保身。它的反面典型是什么?(狼)白眼狼,寓言故事《東郭先生和狼》即可為證。
B人,高級動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過分自我保護的本能甚至說自私的本性就表現出來了,特別是文革中到處是非顛倒,人情殆盡,世態(tài)炎涼。(當然也有不畏強暴、舍己為人、情義為重的)寫文革,狗與人兩相對照,以狗襯人,明寫狗之重情守義,暗寫人性之弱點,人性之缺失,實質寫文革之罪惡!
※關于寫包弟的討人喜歡與被送上解剖桌的問題。
包弟討人喜愛,人和動物本該和睦相處下去,是誰打破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局面?(動亂的社會現實)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動亂?巴金及其家人親戚想保敢保嗎?敢保能保得住嗎?他沒保且送出去了,說明什么?(人性弱點)該不該送?(策略)狗都活不下去說明什么問題?(襯托社會現實的黑暗)
※關于巴金的輕松與沉重。
輕松:在那個社會環(huán)境把麻煩送出去,輕松是正常人的感覺。
沉重:良心的自我發(fā)現,對自己出賣背叛包弟、對自己懦弱的羞恥感。
這個心理變化表現了作者的心靈歷程,首先說明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然后說明所處的時代缺少溫情,缺少人性,充斥著殘暴、淫威。自己甩掉了包弟的輕松與良心的沉重這一對矛盾,表現了對社會的擔憂。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會。
※關于巴金為什么受熬煎。
失去的永遠失去了,而對黑暗,作者不能奮筆揭露痛擊,自己還要承受無辜的良心譴責,社會缺少人性,自己人格受辱,作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怎么能不感到是受熬煎呢?因為作者所受的是漫長的精神傷害。
※思考與領悟:本文的寫作基調。
作者在文革中作為主人失去了包弟,作為丈夫失去了妻子,作為本應備受全社會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作者要控訴那個時代,怎樣控拆?作者沒有選擇痛斥、揭露、聲討、批判、鞭撻等等,而是選擇了寫對一條小狗的歉疚,對自己迫不得已的行為的懺悔。這一基調的確立,這種自我解剖比其他方式更有震憾心靈的力量,是自我反省,呼喚良知,呼喚人性的最深刻的范例。
※感受與鑒賞:
A思想價值:
a、呼喚民主,反對專制;b、呼喚人性,鞭撻邪惡;c、呼喚文明,揭露愚昧。
B藝術手法:
①角度獨特用自責懺悔解剖自己,去揭露鞭撻文革。②寫法新穎用寫小狗的命運反襯人的命運,用狗性反襯人性,以小事件反襯大社會。
③結構自然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④語言質樸娓娓道來,不事雕飾。
⑤感情真摯以人格動人,以真情動人。
5.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文的收獲,4分鐘)
①認識了一個畸形時代,人性被扭曲、精神受傷害的情況。②明白了作者呼喚人性、謳歌人性的時代意義。
6.感受了作者勇于自我解剖、自我反省的勇氣與度量。
7.借鑒了本文語言藝術與構思技巧。
8、借鑒與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的心靈都受到了震憾。你們訪問過祖輩過去的事情,你們也目睹過今天發(fā)生的事情,你肯定或感動過、或氣憤過、或思考過,那么從中你發(fā)現過什么深刻的東西?借鑒本文,把你的感受,你的發(fā)現在課后寫出來吧。
※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要求
一個小組合作若選擇同一材料同一話題時必須做到:都要變換角度觀察、分析問題,力求新的發(fā)現,選擇最佳角度表現;盡量不用同一種文體去表達;各小組材料、話題盡量避免重復,力求開辟新領域。
注:安排組內、組間交流,選出優(yōu)秀作品班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