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25高一數(shù)學二次函數(shù)教學設(shè)計24。
2.5函數(shù)、方程與不等式
第一課時二次函數(shù)、二次方程與二次不等式
教學進程
一、問題情景
1.初中代數(shù)問題:二次函數(shù)圖象與x軸的位置關(guān)系。
畫出下列函數(shù)的圖象,并觀察所畫的圖象與x軸有幾個公共點?
(1)y=x2-2x-3
(2)y=x2-2x+1
(3)y=x2-2x+3
2.問題1。在函數(shù)y=x2-2x-3的圖象上任取一點P(x,y),觀察當點P在拋物線上移動時,隨著點P的橫坐標的變化,P的縱坐標有什么變化?
問題2.(1)y=0時,x的取值集合是
(2)y0時,x的取值集合是
(3)y0時,x的取值集合是
二、學生活動
(1)要求學生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象回答問題.
三、數(shù)學理論
1.問題3.
一般地,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與相應(yīng)的二次方程與二次不等式有下列關(guān)系:
=b2-4ac0=00
y=ax2+bx+C
(a0)的圖象
ax2+bx+C=0
(a0)的根
ax2+bx+C0
(a0)的解集
ax2+bx+C0
(a0)的解集
2.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的零點.
三、數(shù)學應(yīng)用
1.例題
例題1.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3x2+5x0
(2)4x2-4x+10
(3)–x2+2x-30www.lvshijia.net
2.練習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3x-100
(2)–3x2+5x-40
(3)x(1-x)x(2x-3)+1
3.例題2如圖是一個二次函數(shù)y=f(x)的圖象.
(1)寫出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零點.
(2)寫出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3)確定f(-4)f(-1)、f(0)f(2)的符號.
四、建構(gòu)數(shù)學
問題5
由例題2的圖象可以發(fā)現(xiàn)零點附近的函數(shù)值有什么特點?
(1)(非二重根)
(2)
問題6
若x0是二次函數(shù)y=ax2+bx+C的零點,且mx0n,那么f(m)f(n)0一定成立嗎?
五、回顧反思
(1)三個二次的關(guān)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函數(shù)f(x)=0的零點概念及其特點.
(4)思考題:若方程x2+2mx+3=0的兩根都小于1,試求m的取值范圍。
六、課外作業(yè)
P76、P81.1,2,
精選閱讀
高一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整理:二次函數(shù)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關(guān)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整理:二次函數(shù)》,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高一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整理:二次函數(shù)
I.定義與定義表達式
一般地,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存在如下關(guān)系:
y=ax^2+bx+c
(a,b,c為常數(shù),a≠0,且a決定函數(shù)的開口方向,a0時,開口方向向上,a0時,開口方向向下,IaI還可以決定開口大小,IaI越大開口就越小,IaI越小開口就越大.)
則稱y為x的二次函數(shù)。
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的右邊通常為二次三項式。
II.二次函數(shù)的三種表達式
一般式:y=ax^2+bx+c(a,b,c為常數(shù),a≠0)
頂點式:y=a(x-h)^2+k[拋物線的頂點P(h,k)]
交點式:y=a(x-x?)(x-x?)[僅限于與x軸有交點A(x?,0)和B(x?,0)的拋物線]
注:在3種形式的互相轉(zhuǎn)化中,有如下關(guān)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
IV.拋物線的性質(zhì)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唯一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shù)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shù)b和二次項系數(shù)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shù)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shù)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shù)(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shù),乘上虛數(shù)i,整個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
特別地,二次函數(shù)(以下稱函數(shù))y=ax^2+bx+c,
當y=0時,二次函數(shù)為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
即ax^2+bx+c=0
此時,函數(shù)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shù)根。
函數(shù)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數(shù)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圖象形狀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們的頂點坐標及對稱軸如下表:
解析式
頂點坐標
對稱軸
y=ax^2
(0,0)
x=0
y=a(x-h)^2
(h,0)
x=h
y=a(x-h)^2+k
(h,k)
x=h
y=ax^2+bx+c
(-b/2a,[4ac-b^2]/4a)
x=-b/2a
當h0時,y=a(x-h)^2的圖象可由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時,則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就可以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因此,研究拋物線y=ax^2+bx+c(a≠0)的圖象,通過配方,將一般式化為y=a(x-h)^2+k的形式,可確定其頂點坐標、對稱軸,拋物線的大體位置就很清楚了.這給畫圖象提供了方便.
2.拋物線y=ax^2+bx+c(a≠0)的圖象:當a0時,開口向上,當a0時開口向下,對稱軸是直線x=-b/2a,頂點坐標是(-b/2a,[4ac-b^2]/4a).
3.拋物線y=ax^2+bx+c(a≠0),若a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若a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br>
4.拋物線y=ax^2+bx+c的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
(1)圖象與y軸一定相交,交點坐標為(0,c);
(2)當△=b^2-4ac0,圖象與x軸交于兩點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兩根.這兩點間的距離AB=|x?-x?|
當△=0.圖象與x軸只有一個交點;
當△0.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上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下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
5.拋物線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則當x=-b/2a時,y最小(大)值=(4ac-b^2)/4a.
頂點的橫坐標,是取得最值時的自變量值,頂點的縱坐標,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1)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經(jīng)過三個已知點或已知x、y的三對對應(yīng)值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的頂點坐標或?qū)ΨQ軸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頂點式:y=a(x-h)^2+k(a≠0).
(3)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兩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數(shù)知識很容易與其它知識綜合應(yīng)用,而形成較為復雜的綜合題目。因此,以二次函數(shù)知識為主的綜合性題目是中考的熱點考題,往往以大題形式出現(xiàn).
高一數(shù)學必修一第一輪復習知識點:二次函數(shù)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shù)學必修一第一輪復習知識點:二次函數(shù)”,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高一數(shù)學必修一第一輪復習知識點:二次函數(shù)
I.定義與定義表達式
一般地,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存在如下關(guān)系:
y=ax^2+bx+c
(a,b,c為常數(shù),a≠0,且a決定函數(shù)的開口方向,a0時,開口方向向上,a0時,開口方向向下,IaI還可以決定開口大小,IaI越大開口就越小,IaI越小開口就越大.)
則稱y為x的二次函數(shù)。
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的右邊通常為二次三項式。
II.二次函數(shù)的三種表達式
一般式:y=ax^2+bx+c(a,b,c為常數(shù),a≠0)
頂點式:y=a(x-h)^2+k[拋物線的頂點P(h,k)]
交點式:y=a(x-x?)(x-x?)[僅限于與x軸有交點A(x?,0)和B(x?,0)的拋物線]
注:在3種形式的互相轉(zhuǎn)化中,有如下關(guān)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
IV.拋物線的性質(zhì)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唯一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shù)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shù)b和二次項系數(shù)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shù)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shù)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shù)(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shù),乘上虛數(shù)i,整個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
特別地,二次函數(shù)(以下稱函數(shù))y=ax^2+bx+c,
當y=0時,二次函數(shù)為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
即ax^2+bx+c=0
此時,函數(shù)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shù)根。
函數(shù)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數(shù)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圖象形狀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們的頂點坐標及對稱軸如下表:
解析式
頂點坐標
對稱軸
y=ax^2
(0,0)
x=0
y=a(x-h)^2
(h,0)
x=h
y=a(x-h)^2+k
(h,k)
x=h
y=ax^2+bx+c
(-b/2a,[4ac-b^2]/4a)
x=-b/2a
當h0時,y=a(x-h)^2的圖象可由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時,則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就可以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因此,研究拋物線y=ax^2+bx+c(a≠0)的圖象,通過配方,將一般式化為y=a(x-h)^2+k的形式,可確定其頂點坐標、對稱軸,拋物線的大體位置就很清楚了.這給畫圖象提供了方便.
2.拋物線y=ax^2+bx+c(a≠0)的圖象:當a0時,開口向上,當a0時開口向下,對稱軸是直線x=-b/2a,頂點坐標是(-b/2a,[4ac-b^2]/4a).
3.拋物線y=ax^2+bx+c(a≠0),若a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若a0,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b/2a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拋物線y=ax^2+bx+c的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
(1)圖象與y軸一定相交,交點坐標為(0,c);
(2)當△=b^2-4ac0,圖象與x軸交于兩點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兩根.這兩點間的距離AB=|x?-x?|
當△=0.圖象與x軸只有一個交點;
當△0.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上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當a0時,圖象落在x軸的下方,x為任何實數(shù)時,都有y0.
5.拋物線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則當x=-b/2a時,y最小(大)值=(4ac-b^2)/4a.
頂點的橫坐標,是取得最值時的自變量值,頂點的縱坐標,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1)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經(jīng)過三個已知點或已知x、y的三對對應(yīng)值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的頂點坐標或?qū)ΨQ軸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頂點式:y=a(x-h)^2+k(a≠0).
(3)當題給條件為已知圖象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時,可設(shè)解析式為兩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數(shù)知識很容易與其它知識綜合應(yīng)用,而形成較為復雜的綜合題目。因此,以二次函數(shù)知識為主的綜合性題目是中考的熱點考題,往往以大題形式出現(xiàn).
高一數(shù)學教案:《函數(shù)》教學設(shè)計
高一數(shù)學教案:《函數(shù)》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函數(shù)的概念,了解函數(shù)的三種表示法,會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
(1)了解函數(shù)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數(shù)集A到非空數(shù)集B的映射.能理解函數(shù)是由定義域,值域,對應(yīng)法則三要素構(gòu)成的整體.
(2)能正確認識和使用函數(shù)的三種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圖象法.了解每種方法的優(yōu)點.
(3)能正確使用“區(qū)間”及相關(guān)符號,能正確求解各類函數(shù)的定義域.
2.通過函數(shù)概念的學習,使學生在符號表示,運算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學過什么函數(shù)?
(要求學生盡量用自己的話描述初中函數(shù)的定義,并試舉出各類學過的函數(shù)例子)
學生舉出如 等,待學生說完定義后教師打出投影片,給出定義之后教師也舉一個例子,問學生.
提問1. 是函數(shù)嗎?
(由學生討論, 發(fā)表各自的意見,有的認為它不是函數(shù),理由是沒有兩個變量,也有的認為是函數(shù),理由是可以可做 .)
教師由此指出我們爭論的焦點,其實就是函數(shù)定義的不完善的地方,這也正是我們今天研究函數(shù)定義的必要性,新的定義將在與原定義不相違背的基礎(chǔ)上從更高的觀點,將它完善與深化.
二、新課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50 頁,從這開始閱讀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再回答我的問題.(約2-3分鐘或開始提問)
提問2.新的函數(shù)的定義是什么?能否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概括一下.
學生的回答往往是把書上的定義念一遍,教師可以板書的形式寫出定義,但還要引導形式發(fā)現(xiàn)定義的本質(zhì).
(板書)2.2函數(shù)
一、函數(shù)的概念
高一數(shù)學教案:《函數(shù)與方程》教學設(shè)計(二)
高一數(shù)學教案:《函數(shù)與方程》教學設(shè)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適用條件,并能夠根據(jù)這樣的過程進行實際求解.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從中體會函數(shù)與方程之間的聯(lián)系及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yīng)用.
2.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在現(xiàn)實世界中,等是相對的,而不等是絕對的,這樣可以加深對數(shù)學的理解.
教學重點: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學難點:
二分法原理的理解.
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合作交流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情境:(1)復習函數(shù)零點的定義以及函數(shù)零點存在的條件;
(2)給出函數(shù)f (x)=lgx+x-3存在零點的區(qū)間;
2.問題:如何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
二、學生活動
用二分法探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1=0區(qū)間(2,3)上的根的近似值.
三、建構(gòu)數(shù)學
1. 對于區(qū)間[a,b]上連續(xù)不斷,且f(a) f(b)<0的函數(shù)y=f(x),通過不斷地
把函數(shù)f(x)的零點所在區(qū)間一分為二,使區(qū)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給定精確度,用二分法求函數(shù)f(x)零點近似值的步驟:
(1)確定f(a) f(b)<0,從而確定零點存在的區(qū)間(a,b);
(2)求區(qū)間(a,b)的中點x1,并計算f(x1);
(3)判斷零點范圍:若f(x1)=0,則x1就是函數(shù)f(x)的零點;若f(a) f(x1)<0,則零點x1(a,x1),令b=x1,否則令a=x1;
(4)判斷精確度:若區(qū)間兩個端點的近似值相同(符合精確度要求),這個近似值即為所求,否則重復(2)~(4).
四、數(shù)學運用
例1 求方程x2-2x-1=0在區(qū)間(-1,0)上的近似解(精確到0.1).
例2 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精確到0.1)
變式訓練:利用計算器求方程2x+x=4的近似解(精確到0.1).
練習
1.確定下列函數(shù)f (x)的零點與方程的根存在的區(qū)間(k,k+1)(kZ):
(1)函數(shù)f (x)=x3-3x-3有零點的區(qū)間是 .
(2)方程5x2-7x-1=0正根所在的區(qū)間是 .
(3)方程5x2-7x-1=0負根所在的區(qū)間是 .
(4)函數(shù)f (x)=lgx+x-3有零點的區(qū)間是 .
2.用二分法求方程x3-2x-5=0在區(qū)間[2,3]內(nèi)的實根,取區(qū)間中點x0=2.5,那么下一個有根區(qū)間是 .
3.已知方程x3-3x-3=0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有且只有一個根,用二分法求根的近似解(精確到0.1).
五、要點歸納與方法小結(jié)
1.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適用條件,并能夠根據(jù)這樣的過程進行實際求解.
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六、作業(yè)
P96練習第1,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