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4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教案(浙教版)。
§1.3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
教案
教學目標:1,會進行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
2,會應用整式的運算法則進行二次根式的運算
3,體驗和掌握遷移、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
重點、難點: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是重點;整式的乘法公式和法則遷移到二次根式的運算是難點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教學內(nèi)容設計意圖學生活動
回顧1、二次根式
有哪些性質
①進一步梳理和鞏固已生成的知識
②縱覽公式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自由口答
默寫
2、已學過的整式的乘法公式和法則有哪些
同上同上
3、怎樣化簡二次根式10、化簡下列二次根式:
,,,,
體驗性質與公式的準確運用自愿上來板演
其他自己做
教師書寫新課標題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師活動教學內(nèi)容設計意圖學生活動
新課
講解例34、引導、幫助學生審題(屏幕顯示題目)11:先化簡,再求近似值(精確到0.01)
領悟先化簡再象合并同類項那樣進行運算來計算這一題觀察與思考
5、本題共有哪幾項組成?它們是二次根式嗎?
6、各項能否化簡12、解:
規(guī)范書寫
知道運算程序領悟與練習
課堂練習7、學生完成解題后出示答案13、課本14頁課內(nèi)練習第1題領悟方法,會正遷移一位學生板演,其余自己做
新課講解例48、屏幕顯示題目14、計算:
整式的運算法則在二次根式計算時的應用觀察與思考
9、問:
對于(1)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第(2)(3)又該怎樣呢15、對于第一題先乘除后加減,在后合并
16、第2題先去括號,再計算較方便
17、第3題先把除法轉化為乘法,后去括較方便對具體的計算題會先設計計算程序,自由回答問題,練習,自愿上黑板計算
教師活動教學內(nèi)容設計意圖學生活動
課堂練習10、學生完成后出示答案并糾正錯誤18、課本14頁,課內(nèi)練習2會正遷移,領悟方法與步驟學生先做,后挑選部分屏幕展示
新課講解例511、屏幕顯示題目19、例5:計算
會用乘法公式和法則進行二次根式的計算
12、教師問:
對于(1)相當于哪一個乘法公式的形式;對于(2)相當于整式乘法中哪一種運算形式20、
(1)用平方差公式
(2)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還有別的解法嗎體驗運算法則的互通觀察思考,形成悱、憤狀態(tài)
13、分組交流,合作完成21、教師巡視,幫助學生完成培養(yǎng)合作意識討論,練習,
部分屏幕展示
課堂練習14、學生完成后,出示答案22、課本14頁,課內(nèi)練習3,4理解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練習,自由到黑板上解題
課堂小結15、問:這一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23、二次根式的四則混合運算中
①能化簡的先化簡
②當化簡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時可象合并同類項那樣合并
③在二次根式的運算中要注意運用乘法公式和乘法法則,使運算簡便學生自由回答
布置作業(yè)完成課本作業(yè)(做在書上)和作業(yè)本(1)
天天伴我學記錄
教學反思
針對教案上的不足之處,可以在給出一系列的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的例題,通過利用完全平方,分母有理化,整式乘法規(guī)律等來求解的這一過程中增加一組利用通過分母進行計算的方法,并將其與利用分母有理化的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通過觀察計算式的特點,選取最優(yōu)的方法,降低計算的錯誤率。
相關推薦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shù)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分數(shù)四則混合式題.
2.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檢驗的學習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一)口算
(二)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69-72×235-〔2.34×(7.2-5)〕
1.教師提問: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1)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一個算式里,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第二級運算,再算第一級運算.
(3)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教師談話引入: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課件演示:分數(shù)混合運算例1)
1.教師提問:這個算式里含有幾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嘗試解答.
3.集體訂正.
(二)教學例2
例2.(課件演示:分數(shù)混合運算例2)
1.請學生分組說一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計算時,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邊的.
2.學生獨立解答
=
=
=3
(三)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
2.
(四)總結歸納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我們可能覺得不難,但卻很容易算錯,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好的計算習慣:要審清運算符號,確定好運算順序,不丟數(shù)、不抄錯數(shù),認真計算每一步
三、鞏固練習
(一)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
2.
3.
(二)按照下圖指出的順序進行計算,然后列出綜合算式(課件演示:分數(shù)混合運算1)
(三)判斷.(課件演示:分數(shù)混合運算2)
1.
=
=
=2
2.
=
=
四、課堂小結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應注意什么?
五、課后作業(yè)
1.2.
3.4.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該教學設計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練習層次清楚,有坡度,啟發(fā)學生選擇合理的解題方法,在計算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使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發(fā)明性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探究活動
巧連四個“”
活動目的
1.鞏固學生對四則運算順序的理解.
2.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活動題目
在四個“”中間加上+、-、×、÷、()等符號,使之組成分別等于0、1、2、3、4五個等式.
1.
2.
3.
4.
5.
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填寫.
2.小組匯報答案.答案正確且方法多的小組為優(yōu)勝組.
參考答案
1.
2.
3.
4.
5.
二次根式的運算
第七講二次根式的運算
式子(≥0)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運算是以下列運算法則為基礎.
(1)(≥0);
(2)();
(3)();
(4)(0).
同類二次根式,有理化是二次根式中重要概念,它們貫穿于二次根式運算的始終,因為二次根式的加減實質就是合并同類二次根式,二次根式除法、混合運算常用到有理化概念.
二次根式的運算是在有理式(整式、分式)運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常常用到有理式運算的方法與技巧,如換元、字母化、拆項相消、分解相約等.
例題求解
【例1】已知,則=.
(重慶市競賽題)
思路點撥因一個等式中含兩個未知量,初看似乎條件不足,不妨從二次根式的定義入手.
注:二次根式有如下重要性質:
(1),說明了與、一樣都是非負數(shù);
(2)(0),解二次根式問題的途徑——通過平方,去掉根號有理化;
(3),揭示了與絕對值的內(nèi)在一致性.
著名數(shù)學教育家玻利亞曾說,“回到定義中去”,當我們面對條件較少的問題時,記住玻利亞的忠告,充分運用概念解題.
【例2】化簡,所得的結果為()
A.B.C.D.
(武漢市選拔賽試題)
思路點拔待選項不再含根號,從而可預見被開方數(shù)通過配方運算后必為完全平方式形式.
注特殊與一般是能相互轉化的,而一般化是數(shù)學創(chuàng)造的基本形式,數(shù)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揭示更為普遍、更為深刻的事實和規(guī)律.
【例3】計算:
(1);
(2);
(3);
.
思路點撥若一開始就把分母有理化,則使計算復雜化,觀察每題中分子與分母的數(shù)字特點,通過分拆、分解、一般化、配方等方法尋找它們的聯(lián)系,以此為解題的突破口.
【例4】(1)化簡;(北京市競賽題)
(2)計算(“希望杯”邀請賽試題)
(3)計算.(湖北省孝感市“英才杯”競賽題)
思路點撥(1)把4+2萬與4—2分別化成一個平方數(shù)化簡,此外,由于4+2與4—2是互為有理化因式,因此原式平方后是一個正整數(shù),我們還可以運用這一特點求解;(3)通過配方,可以簡化一重根號,解題的關鍵是就a的取值情況討論,解決含根號、絕對值符號的綜合問題.
【例5】已知,求的值.
(山東省競賽題)
思路點撥已知條件是一個含三個未知量的等式,三個未知量,一個等式怎樣才能確定未知量的值呢?考慮從配方的角度試一試.
學歷訓練
1.如果,那么=.
(四川省競賽題)
2.已知,那么的值為.(成都市中考題)
3.計算=.(天津市選拔賽試題)
4.若ab≠0,則等式飛成立的條件是.(淄博市中考題)
5.如果式子化簡的結果為,則x的取值范圍是()
A.x≤1B.x≥2C.1≤x≤2D.x0(徐州市中考題)
6.如果式子根號外的因式移入根號內(nèi),化簡的結果為()
A.B.C.D.
7.已知,則的值為()
A.B.C.D.
8.已知,那么的值等于()
A.B.C.D.3
9.計算:
(1);
(2);(北京市數(shù)學競賽題)
(3);
(4)
(“希望杯”邀請賽試題)
10.(1)已知與的小數(shù)部分分別是a和b,求ab-3a+4b+8的值;
(2)設,,n為自然數(shù),如果成立,求n.
11.如圖,某貨船以20海里/時的速度將一批重要物資由A處運往正西方向的B處,經(jīng)16小時的航行到達,到達后必須立即卸貨.此時,接到氣象部門通知,一臺風中心正以40海里/時的速度由A向北偏西60°方向移動,距臺風中心200海里的圓形區(qū)域(包括邊界)均會受到影響.
(1)問:B處是否會受到臺風的影響?請說明理由;
(2)為避免受到臺風的影響,該船應在多少小時內(nèi)卸完貨物?
(供選用數(shù)據(jù):,)(貴陽市中考題)
12.已知,,那么=.(T1杯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賽題)
13.若有理數(shù)x、y、z滿足,則=.
(北京市競賽題)
14.設,其中a為正整數(shù),b在0,1之間,則=.
15.正數(shù)m、n滿足,則=.
(北京市競賽題)
16.化簡等于()
A.5—4B.4一1C.5D.-1(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賽題)
17.若,則等于()
AB.C.1D.-1
(2004年武漢市選拔賽試題)
18.若都是有理數(shù),那么和面()
A.都是有理數(shù)B.一個是有理數(shù),另一個是無理數(shù)
C.都是無理數(shù)D.有理數(shù)還是無理數(shù)不能確定
(第13屆“希望杯”邀請賽試題)
19.下列三個命題:
①若α,β是互不相等的無理數(shù),則αβ+α-β是無理數(shù);
②若α,β是互不相等的無理數(shù),則是無理數(shù);
③若α,β是互不相等的無理數(shù),則是無理數(shù).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是()
A.0B.1C.2D.3(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賽試題)
20.計算:
(1);(“希望杯”競賽題)
(2);(山東省競賽題)
(3);(四川省選拔賽題)
(4);
(5).(新加坡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題)
21.(1)求證;
(2)計算.(“祖沖之杯”邀請賽試題)
22.(1)定義,求的值;
(2)設x、y都是正整數(shù),且使,求y的最大值.
(上海市競賽題)
23.試將實數(shù)改寫成三個正整數(shù)的算術根之和.
(2001年第2屆全澳門校際初中數(shù)學競賽題)
24.求比大的最小整數(shù).(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入學試題)
二次根式復習教案(浙教版)
第一章二次根式
復習目標
1、能夠比較熟練應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化簡.
2、能過比較熟練進行二次根式的運算.
3、會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及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二次根式的性質的應用,二次根式的運算,二次根式的應用.
復習引入
本章知識梳理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形如的代數(shù)式叫做二次根式.(即一個的算術平方根叫做二次根式)
強調(diào):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不小于0
2.二次根式的性質:
(a≥0),
=
(a≥0,b≥0)
(a≥0,b>0)
3.二次根式的運算:
二次根式乘法法則
(a≥0,b≥0)
二次根式除法法則
(a≥0,b>0)
二次根式的加減:類似于合并同類項,把相同二次根式的項合并.
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原來學習的運算律(結合律、交換律、分配律)仍然適用,原來所學的乘法公式(如)仍然適用.
內(nèi)容組織
例1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1);(2);
說明: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不小于0,所以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常轉化為不等式(組)
練習: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1);(2)
例2化簡:
(1);(2)
說明:應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化簡
例3、計算:
(1);(2)
(3)
例4解方程:
處理:提示——這是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是二次根式,由學生敘述,教師板書.
例5在直角坐標系中,點P(1,)到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__
例6一個臺階如圖,階梯每一層高15cm,寬25cm,長60cm.一只螞蟻從A點爬到B點最短路程是多少
說明:轉化到同一平面中去(鋪平——平面展開圖),應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鋪平后樓梯的平面展開圖是什么圖形?就可根據(jù)什么求出AB的長?
課堂小結
1.(參考:D)
A.2xB.0或2xC.-2x或2xD.-2x
2.則x的取值范圍是.(參考:x≤0)
3.成立的條件是()(參考:D)
說明: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條件.
提示:估計根號10約是幾點幾?(即根號10在3~4之間)整數(shù)部分是3,那小數(shù)部分是多少呢?(準確地說根號10減去3)然后由學生去算.
5.請計算的值
將根號內(nèi)的3換成其他正數(shù),結果怎樣?你能從計算中發(fā)現(xiàn)什么運算規(guī)律?(請用文字描述或用字母標示出來)
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八(8)班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數(shù)學方面的積極性并不差,遇到困難有畏難情緒、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學習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要求明顯缺乏。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