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4八年級數(shù)學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性質(zhì)教案9。
16.2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性質(zhì)
16.2.1矩形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質(zhì)。
2.學會識別矩形。
3.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矩形特殊特征與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
難點:學生數(shù)學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矩形紙張、剪刀、矩形紙板、四段木條做成的平行四邊形的活動木框。
教學過程
一、提問。
1.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對邊(),對角(),對角線()。
2.如圖,在平等四邊形ABCD中,AE垂直于BC,E是垂足。如果AB=55°,那么∠AD與∠DAE分別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與識別。)
二、引導觀察。
如圖,用四段木條做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活動木框,將其直立在地面上輕輕地推動點D,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可以發(fā)現(xiàn),角的大小改變了,但不管如何,它仍然保持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問題:我們?nèi)舾淖兤叫兴倪呅蔚膬?nèi)角,使其一個內(nèi)角恰好為直角,就能得到一個怎樣的平行四邊形?
(教師移動D點,使∠=90°,讓學生觀察。)
從而導人課題:矩形。
三、探索特征。
1.探索。
請你作矩形紙板的對角線,探索矩形有哪些特征,并填空。
(從邊、角、對角線入手。)
(1)邊:對邊相等;(2)角:四個角都相等;(3)對角線:相等。
(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猜想,完全可以得到矩形的特征,這對學生來說是富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2.請你折一折,觀察并填空。
(1)矩形是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
(2)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幾條?()。
四、應用舉例。
1.例1如圖,矩形ABCD被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小三角形,如果四個小三角形的周長的和是86厘米,對角線長是13厘米,那么矩形的周長是多少?
(矩形的簡單的計算問題必須要求學生掌握。此題教師板演,讓學生說出理論依據(jù)。)
2.請你思考。識別一個四邊形是不是矩形的方法。
(學生的回答不一定很完整,可以多讓幾個學生相互補充,逐步完善,最后教師適當?shù)慕o以點拔。)
五、鞏固練習。
1.如圖,在矩形ABCD中,找出相等的線段與相等的角。
2.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交于點O,且∠AOD=120°,你能說明AC=2AB嗎?
六、拓展延伸。
1.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D=120°,AB=5厘米,求矩形對角線的長。
2.工人師傅在做門框或矩形零件時,常常測量它們的兩條對角線是否相等來檢查直角的精度,為什么?
七、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16.2.2菱形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質(zhì)。
2.學會識別菱形。
3.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菱形特殊特征與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
難點:學生數(shù)學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矩形紙張、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矩形的性質(zhì)是什么?
2.識別矩形的方法有哪些?
3.導入課題。
二、引導觀察。
1.將一張矩形的紙對折再對折,然后沿著圖中的虛線剪下,打開,你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同桌互相幫助。)
2.探索。
請你作該菱形的對角線,探索菱形有哪些特征,并填空。
(從邊、對角線入手。)
(1)邊:都相等;(2)對角線:互相垂直。
(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猜想,完全可以得出菱形的特征,這對學生來說是富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問題:你怎樣發(fā)現(xiàn)的?又是怎樣驗證的?
(可以指名學生到講臺上講解一下他的結(jié)果。)
3.概括。
菱形特征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特征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剖析矩形與菱形的區(qū)別。
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對邊平行,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它的一組對角。
4.請你折—折,觀察并填空。(引導學生歸納。)
(1)菱形是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_______。
(2)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幾條?_______。
5.請你思考。
識別一個四邊形是不是菱形的方法
(學生的回答不一定很完整,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補充,逐步完善,最后教師適當?shù)慕o以點撥。)
菱形的識別方法。
(1)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2)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三、應用舉例。
例1如圖,在菱形ABCD中,∠BAD=2∠B,試說明△ABC是等邊三角形。
此題要求學生嘗試說出每一步的根據(jù)是什么,用以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說理能力。
四、鞏固練習。
在菱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已知AB=5,OA=4,OB=3,求這個菱形的周長與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寫出解答過程。)
(組內(nèi)互相檢查,指出存在問題。)
五、拓展延伸。
用你認為最簡潔的方法畫一個菱形。(簡要敘述一下步驟。)
六、課堂小結(jié)。
請你寫一寫今天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寫完后互相檢查、補充。)
16.2.3正方形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質(zhì)。
2.學會識別正方形。
3.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方形特殊特征與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
難點:數(shù)學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正方形紙張、剪刀。
教學過程
一、提問。
觀察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邊_________角__________對角線_________。
進而導入課題:正方形。
二、探索,概括。
1.探索。
觀察正方形是否軸對稱圖形?是否中心對稱圖形?
正方形可以看作為_______的菱形;
正方形可以看作為_______的矩形。
(讓學生探索、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意識,也可以指名學生講講他的發(fā)現(xiàn)。)
2.概括。
正方形是中心對稱圖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正方形可以看作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
正方形可以看作為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
三、應用舉例。
例3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求∠ABD、∠DAC、∠DOC的度數(shù)。
(此題要求學生嘗試說出每一步的根據(jù)是什么,用以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說理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如果要用給定長度的籬笆圍成一個最大面積的四邊形區(qū)域,那么應當把這區(qū)域圍成怎樣的四邊形?
2.在下列圖中,有多少個正方形?有多少個矩形?
五、看誰做的又快又正確?
1.用紙剪出一個正方形,與你的同伴比一比,看誰又快又正確?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相關(guān)知識
《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并會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證明一個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2.了解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的意義,并會求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3.會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并逐步學會分析與綜合的思考方法.
4.經(jīng)歷矩形的三種判定方法的引導建模和自主建模過程。
【重、難點】
建模研究課六(市級公開課):范波矩形判定教案2017.3.7(同題異構(gòu))重點:會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證明一個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難點:綜合運用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與判定定理進行計算與證明.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1、模型準備:一天,小麗和吳娟到一個商店準備給今天要過生日的肖華買生日禮物,選了半天,她們倆最后決定買相框送給她,在里面擺放她們?nèi)齻€好朋友的相片,為了保證相框擺放的美觀性,她們選擇了矩形的相框,那么她們是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她們拿的就是矩形相框呢?
2、模型構(gòu)成與求解分析:度量角
抽象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反過來,四個角(或三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嗎?如果是,請給出證明.
已知:在四邊形ABCD中,∠A=∠B=∠C=90°
求證:四邊形ABCD是矩形。
證明:∵∠A=∠B=90°
∴∠A+∠B=180°
∴AD∥BC
同理可證:AB∥CD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又∵∠A=90°
∴四邊形ABCD是矩形
3、歸納總結(jié):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追問:兩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建模成數(shù)學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思考、歸納,形成結(jié)論,再用結(jié)論解決實際問題。
二、活動2
1、學生自主建模:
除度量角度之外,她們需要度量什么也能知道做好的相框是矩形呢?
猜測(1)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嗎?
猜測(2)當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扭動成矩形時,它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反過來,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嗎?如果是,請給出證明.
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AC=BD。
求證:四邊形ABCD是矩形。
證明:∵AB=CD,BC=BC,AC=BD
∴△ABC≌△DCB(SSS)
∴∠ABC=∠DCB
∵AB//CD
∴∠ABC+∠DCB=180°
∴∠ABC=∠DCB=90°
又∵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ABCD是矩形
2、判斷:(1)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嗎?
3、歸納總結(jié):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設計意圖:再次從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從另一角度建模成數(shù)學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思考、歸納,形成結(jié)論,再用結(jié)論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生活經(jīng)驗找出平行四邊形與矩形對角線的區(qū)別。深化學生對“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的這一基本模型的理解。
三、模型驗證與應用
(一)在四邊形ABCD中,AB=DC,AD=BC.請再添加一個條件,使四邊形ABCD是矩形.你添
加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二).判斷題
1、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4、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5、四個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6、對角線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7、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矩形。
設計意圖:找區(qū)別,深化知識。提高學生辨別能力。提高判斷能力,能用“說理”來得結(jié)論。提高學生“說”的能力。
(三).說一說、練一練:
例1.如圖,直線l1∥l2,A、C是直線l1上任意兩點,AB⊥l2,CD⊥l2,垂足分別為B、D.線段AB、CD相等嗎?為什么?
解:由AB⊥l2,CD⊥l2,
可知AB∥CD.
又因為l1∥l2,
所以四邊形ABCD是矩形,
AB=CD.
定義、性質(zhì):
兩條平行線中,一條直線上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叫做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練習:
在直線l1上任意取兩點E、F,連接EB、ED、FB、FD。問:△EBD與△FBD的面積有何關(guān)系?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后,理解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的定義和性質(zhì),同時能進行簡單的應用,進一步理解“同底等高”的內(nèi)涵。
例2如圖,在△ABC中,點D在AB上,且AD=CD=BD,DE、DF分別是∠BDC、
∠ADC的平分線。
問題1:這里有幾個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殊性質(zhì)?
問題2:由DE、DF分別是∠BDC、∠ADC的平分線,你能想到什么?
建模研究課六(市級公開課):范波矩形判定教案2017.3.7(同題異構(gòu))問題3:四邊形FDEC是矩形嗎?為什么?
練習.
已知:如圖,在△ABC中,∠ACB=90°,點D是AB的中點,DE、DF分別是△BDC
△ADC的角平分線。求證:四邊形DECF是矩形。
設計意圖:“新知”與“舊知”的結(jié)合,題1做鋪墊,為題2學生自主書寫做
好準備。
a2431163
例3已知:如圖.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且E、F、G、H分別是AO、BO、CO、DO的中點,求證四邊形EFGH是矩形.
變式:
已知:如圖,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E、F、G、H分別是AO、BO、CO、DO上的一點,且AE=BF=CG=DH.求證:四邊形EFGH是矩形
建模研究課六(市級公開課):范波矩形判定教案2017.3.7(同題異構(gòu))
設計意圖:在前一題的鋪墊下,通過“變式”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新知的能力。
四、小結(jié)收獲:
矩形判定口訣:任意一個四邊形,三角直角定矩形。對于平行四邊形,一個直角即可定;對線相等也矩形。
五、反饋練習:
1.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B.有兩條對角線相等四邊形是矩形;
C.有一組對邊平行,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D.有兩組對角分別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120°,矩形的寬為3,則矩形的面積為__________.
3.如圖所示,矩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則下面的結(jié)論:①△ODC是等邊三角形;②BC=2AB;③∠AOE=135°;④S△AOE=S△COE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有()A.1個B.2個
C.3個D.4個
中考數(shù)學復習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
章節(jié)第五章課題
課型復習課教法講練結(jié)合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育)1.掌握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掌握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和常用的判別方法.
3.進一步掌握綜合法的證明方法,能夠證明與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關(guān)的性質(zhì)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夠證明其他相關(guān)的結(jié)論.
4.體會在證明過程中,所運用的歸納、轉(zhuǎn)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及其性質(zhì)
教學難點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體會及其運用。
教學媒體學案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一):【知識梳理】
1.性質(zhì):
(1)矩形:①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對角線相等.③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zhì).
(2)菱形:①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②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③具有平行四邊形所有性質(zhì).
(3)正方形:①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②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2.判定:
(1)矩形:①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②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菱形:①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②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③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①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柳是正方形.②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④對角線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3.面積計算:
(1)矩形:S=長×寬;(2)菱形:(是對角線)
(3)正方形:S=邊長2
4.平行四邊形與特殊平行四邊形的關(guān)系
(二):【課前練習】
1.下列四個命題中,假命題是()
A.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B.菱形的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C.順次連結(jié)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D.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2.將矩形ABCD沿AE折疊,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形,已知∠=60°,則∠AED的大小是()
A.60°.B.50°.C.75°.D.55°
3.正方形的對角線長為a,則它的對角線的交點到各邊的距離為()
A、22aB、24aC、a2D、22a
4.如圖,是根據(jù)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制作的邊長均為15㎝的可活動菱
形衣架.若墻上釘子間的距離AB=BC=15㎝,則∠1=_____度
5.師傅做鋁合金窗框,分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如圖,先裁出兩對符合規(guī)格的鋁合金
窗料(如圖①),使AB=CD,EF=GH;
(2)擺放成如圖②的四邊形,則這時窗框
的形狀是,根據(jù)的數(shù)學道理是____.
(3)將直角尺靠緊窗框的一個角(如圖③)調(diào)整窗框的邊框,當直角尺的兩條直角邊與窗框無縫隙時(如圖④)說明窗框合格,這時窗框是_________,根據(jù)的數(shù)學道理是______________
二:【經(jīng)典考題剖析】
1.下列四邊形中,兩條對角線一定不相等的是()
A.正方形B.矩形C.等腰梯形D.直角梯形
2.周長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個全等的矩形,則矩形ABCD的面積為()
A.98B.96C.280D.284
3.如圖,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線EF交
對角線AC于點F、E為垂足,連結(jié)DF,則∠CDF等于()
A.80°B.70°C.65°D.60°
4.如圖,小明想把平面鏡MN掛在墻上,要使小明能從鏡子里看
見自己的腳?問平面鏡至多離地面多高?(已知小明身高1.60米)
5.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邊AB、BC、CD、
DA的中點,請?zhí)砑右粋€條件,使四邊形EFGH為菱形,并說明理由,
添加的條件__________,理由:
三:【課后訓練】
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質(zhì)是()
A.四個角都是直角;B.對角線相等;C.對角線互相平分;D.對角線互相垂直
2.如圖,一張矩形紙片,要折疊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小明把矩形
的一個角沿折痕AE翻折上去,使AB和AD邊上的AF重合,則四
邊形ABEF就是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他的判斷方法是________-
3.如圖,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點O,且CA:BD=l:3,若AB=2,求菱形ABCD的面積.
5.在一次數(shù)學興趣小組活動中,組長將兩條等寬的長紙條傾斜地重疊著,并問同學,重疊部分是一個什么樣的四邊形?同學說: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乙同學說:這是一個菱形.請問:你同意誰的看法要解決此題,需建構(gòu)數(shù)學模型,將實際問題轉(zhuǎn)化成數(shù)學問題來解決,即已知:如圖,四邊形ABCD中,AB∥CD,AD∥BC,邊CD與邊BC上的高相等,試判斷四邊形ABCD的形狀.
6.如圖,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點P沿AB邊從點A開始向點B以2cm/秒的速度移動;點Q沿DA邊從點D開始向點A以1cm/秒的速度移動,如果P對同時出發(fā),用t(秒)表示移動的時間(0<t<6),那么:
(1)當t為何值時,△QA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四邊形QAPC的面積,提出一個與計算結(jié)果有關(guān)的結(jié)論
四:【課后小結(jié)】
矩形、菱形、正方形導學案
課題9.4矩形、菱形、正方形(第1課時)自主空間
學習
目標探索矩形的概念與性質(zhì),知道解決矩形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化為三角形問題來解決,體會數(shù)學轉(zhuǎn)化思想
學習
重難點理解矩形的概念和性質(zhì),并能應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質(zhì)解決問題
教學流程
預習導航操作:已知Rt△ABC中,BO是斜邊AC上的中線。請大家以點O為對稱中心,作出此圖關(guān)于點O的中心對稱圖形。(點B的對稱點為D)
思考、交流:
(1)所得四邊形ABCD是不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說明理由嗎?
(2)四邊形ABCD除了具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外,還有什么其他的特點嗎?我們在小學學過這樣的圖形嗎?
合作探究一、概念探究: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矩形。(矩形通常也叫長方形)
1.矩形與平行四邊形比較:(小組合作、交流)
相同點:
不同點:
2.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證明矩形的對角線相等嗎?
3.小結(jié):矩形的特殊性質(zhì)
(1)
(2)
二、例題分析:
例1如圖,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B=4cm,
∠AOB=60°。求對角線AC的長。
問題1:在矩形ABCD中,OA與OB有什么關(guān)系?
問題2:證明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方法有哪些?
變式1:
若把條件∠AOB=60°變?yōu)椤螦OD=120°,你還能求AC的長嗎?
變式2:
若把條件AB=4cm變?yōu)锳C=4cm,其它條件不變,你能求AB的長嗎?
三、展示交流:
1.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邊形不具有的特點是()
A.對角線相等B.對邊相等C.對角相等D.對角線互相平分
2.矩形的兩條對角線所成的鈍角為120°,若一條對角線的長是2,那么它的周長是()
A.6B.C.2(1+)D.1+、
3.如圖,將矩形ABCD沿著對角線BD折疊,使點C落在C′,BC′交AD于E,下列結(jié)論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C,B.∠EBD=∠EDB
C.△ABE≌△CBDD.△ABE≌△C′DE
4.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交于點O,且∠AOD=120°,你能說明AC=2AB嗎?
(1)△BEC是否為等腰三角形?為什么?
(2)若AB=1,∠ABE=45°,求BC的長
四、提煉總結(jié):
1.在矩形ABCD中,若AC與BD相交于點O。則
(1)OA===
(2)∠DAB====90°
當堂達標1.矩形是具有而平行四邊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填代號)
①對邊平行且相等;②對角線互相平分;③對角相等
④對角線相等;⑤4個角都是90°;⑥軸對稱圖形
2.矩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_____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___矩形兩對角線把矩形分成___個等腰三角形
3.矩形的一條邊長為3cm,另一邊長為4cm,則它的對角線為
,它的面積為
4.矩形的一條對角線長為10,則另一條對角線長為,如果一邊長為8,則矩形的面積為
5.矩形ABCD的面積為48,一條邊AB的長為6,求矩形的對角線BD的長。
6.如圖,矩形ABCD中,AB=4,AD=9,點M在BC上,且BM:MC=1:2,DE⊥AM于點E,求DE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