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的分類》教案。
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的分類》教案
教學內容:課本63頁至64頁例5;課本64頁“做一做,課本65頁5、6、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2、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3、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能夠按三角形的內角不同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和相互的關系。
教具準備: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引入: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
二、探究新知
2、小組活動:
(1)出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學生根據自己發(fā)現三角形的特點將三角形進行分類。
3、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
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A、B,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C、D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qū)分.圖C、D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E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只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只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
問:你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4、按邊分的情況:
(1)我發(fā)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3)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4)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fā)現?
(5)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課堂練習
1、填空。
(1)由三條線段()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條()和()個角。
(3)()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4)有一個角是()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5)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
2、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
(1)銳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度。()
(2)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有兩個角是相等的。()
(5)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6)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懂得了……學會了……www.lvshijia.net
擴展閱讀
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案
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的認識》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認識各部分名稱以及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活動、概括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的高。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師:生活中哪兒有三角形?(隨著學生說出示)
3.引入
教師:真會觀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三角形的含義。
(1)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現在請你畫一個三角形。
(2)訂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出的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先畫一條線段,從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出發(fā),再畫一條線段,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起來)
預設:學生會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說畫法的過程中體會“圍成”。
(3)課件出示:
教師:大家看,這兩個是三角形嗎?為什么?(有兩條線段的端點沒有連上)
課件演示:畫三角形的過程。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必須相連,這樣相連的三條線段就是“圍成”。
(4)教師總結: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1)教師:你畫的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標在圖上。
(2)匯報:
教師:大家畫的三角形樣子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3個頂點、3條邊和3個角。
(3)教師:如果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分別寫上三個不同的大寫字母,如:A、B、C,那么這個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稱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師:再說說,三角形ABC的3條邊、3個角、3個頂點分別是什么?
3條邊:AB、AC、BC;
3個頂點:A、B、C;
3個角:∠A、∠B、∠C。
【設計意圖】在說、指、寫三角形各部分名稱的活動中,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師:三角形除了有3個頂點、3個角和3條邊以外,它和平行四邊形、梯形一樣,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請打開教材閱讀第60頁上的內容。
教師指定學生,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畫三角形的高。
教師:在剛才畫的三角形內,畫出一條高,比一比,看誰畫得最規(guī)范。
訂正:畫好了嗎?老師這里有幾位同學畫的。(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這樣畫對不對?
教師:正確的高怎樣畫呢?誰愿意畫出黑板上這個三角形的高?邊畫邊說怎么畫。
學生:以BC邊為底畫一條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BC邊重合,另一條直角邊通過A點,然后從A點向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線,用虛線表示,標出直角符號,頂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寫上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寫上底。
教師:仔細觀察你畫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們的位置有什么特點?(互相垂直)
教師: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組互相垂直的線段。畫三角形的高實際上就是我們學過的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段。
教師:還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畫出其他的高嗎?還能通過哪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畫高?試一試。
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三角形的高。
教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畫出了幾條高?
預設:銳角三角形有3條高,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有1條高。
教師: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還有高嗎?
預設1: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課件演示),所以,直角三角形還有兩條高在三角形邊上。
預設2:鈍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在三角形內,還有兩條高的垂足落在鈍角兩邊的延長線上(課件演示),所以,鈍角三角形還有兩條高在三角形外面。
教師:三角形有幾條高?
總結:任意一個三角形都有3條高。
【設計意圖】通過自已閱讀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識,在動手操作嘗試畫高、辨析交流、學生演示和再嘗試的過程中,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學會畫三角形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1)由三條()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一個三角形有()條邊,()個角,()個頂點。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任意一個三角形都有()條高。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
2.教材第60頁做一做。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能否畫出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年級數學《三角形分類》知識點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四年級數學《三角形分類》知識點》,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三角形分類》知識點
知識點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并說明分類依據。
(1)按角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①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②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2)按邊分: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①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通過分類發(fā)現: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練習題
一.判斷題。
(1)等邊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2)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3)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1個鈍角,最多有1個直角,最多有3個銳角。()
二.選擇。
(1)等邊三角形,又是()
①銳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鈍角三角形
(2)在直角三角形中有()個銳角。
①1②2③3
(3)在鈍角三角形中有()個鈍角。
①1②2③3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等邊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2)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3)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1個鈍角,最多有1個直角,最多有3個銳角。(√)
二.選擇。
(1)等邊三角形,又是(①)
①銳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鈍角三角形
(2)在直角三角形中有(②)個銳角。
①1②2③3
(3)在鈍角三角形中有(①)個鈍角。
①1②2③3
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教學設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的特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義。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能在三角形內畫出對應邊上的高。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畫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了幾張照片,請同學們欣賞欣賞!
(出示一組含有三角形的圖片)
師:從這些圖片中,有哪些圖形?(三角形等)
師:在這些圖片中,你們都發(fā)現了三角形(課件演示抽象出的三角形)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有三角形,你能找一找、說一說嗎?
(學生回答)
師:由此可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三角形。(揭示課題:認識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
(一)認識三角形的定義
1.畫三角
師:先請同學們在作業(yè)紙上畫一個你喜歡的三角形,同時想一想,為什么它叫做三角形呢?
(學生操作,畫三角形)
師:老師也想畫一個三角形,誰來教教我?(指一位學生一遍說畫法,一邊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
預設(1)學生先畫三個點,在把3個點連起來,教師可以先畫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讓學生發(fā)現同一條直線上的3個點不能畫出三角形;
(2)學生先畫一條線段,再緊接著畫兩條,圍成三角形。
師:謝謝同學們的幫忙。那么,誰來說說,為什么叫三角形?(根據回答:板書三個角)
這三個角在哪里?(請學生上前指一指)
師:是不是三角形里的三只與角有關呢?
預設(1)三條邊,指出三條邊,提問這三條邊是怎么連接的呢?根據學生回答,指出三條邊首尾相接。所以三角形還可以叫做三邊形;
(2)三個頂點,學生指出三個頂點;
師:我們又畫又說,究竟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學生交流討論)
總結:像這樣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判三角
師:這些圖形中哪些不是三角形,為什么?(課件出示幾個圖形)
3.試一試
師:我們知道一個三角形要有三個頂點,如果我給你4個點,你能選擇3個畫出一個三角形嗎?(請學生到講臺展示自己選了是那三個點,再指一指三個角、三條邊)
師:有沒有人選擇這三個點(同一格線上的3點)為什么?
所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不能在同一直線上。
(二)認識底和高
1.認識底邊和高
師:小矮人喊你來蓋樓啦!(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人字梁)
師:這是兩個人字梁,比一比,誰更高?你們比的是那條線段,為什么要選擇這條線段進行比較?
師:所以人字梁的高就是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
現在變成了什么圖形?(課件演示)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師:剛才同學們都覺得右邊的圖形要高一點,我們來用尺測量一下吧!
2.畫高
師:我們認識了三角形的高,你們想知道怎么畫出三角形的高嗎?
你覺得我們要用什么工具來畫高呢?
師:我來教你們一種方法吧!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和底邊重合,再沿著底邊平移,當另一條邊到達頂點位置時,就從頂點向底邊畫垂線段。這個垂線段就是這條底邊高。(板書:高和垂直符號)
師:你能自己嘗試畫出這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嗎?(學生完成練習)
提問:猜猜看,一個三角形一共有幾條高?(學生可能答1或3)
師:剛剛我們以這條邊畫高,換一條邊,能不能?再換一條呢?(總結: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一條底邊對應一條高)
3.試一試
畫出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展示部分學生的練習)
4.拓展
已知底是5CM,高是3CM,你能畫出一個三角形嗎?(展示學生練習)
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你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
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包含三角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秘密讓人們普遍使用它,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教學反思
三角形是學生們平日里接觸較多的一種圖形,在低年級就已經直觀認識過,因而本課的重點就放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定義和分類上。所學重難點都是由學生在操作中獲得的,不是由老師講出來,硬塞給學生。這樣做,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學習,落到實處,效果也好。在整個課堂里,老師只是充當一個參與者、引導者。課堂總結也是通過老師的引導,由學生做出歸納,這樣效果要比由老師包辦好。從這節(jié)課可以看出:
一、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感受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改變數學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歷過程。
學習不僅是追求一個完美的結論,它更是一種經歷,要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認識和學習。三角形的分類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因而更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去操作,去感知,去思考、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維,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三、及時進行科學評價,激勵學生全面發(fā)展。
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而,在評價過程中,我注意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與鼓勵,讓學生樹立自我認同感,明確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