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30《長恨歌》第二課時教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恨歌》第二課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長恨歌》第二課時教案www.lvshijia.net
教學目標:
1、了解長恨歌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
2、品味作者的語言,掌握詩歌抒情所用的表達技巧教學重點:
品味作者的語言,掌握詩歌抒情所用的表達技巧一、導入
常言道幾曾見帝王天子有真情,至高無上的權利與純真無暇的愛情往往不能兩全,可又誰知真有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奇跡呢?唐玄宗、楊貴妃的愛情可以說是愛情經(jīng)典長廊里的一個奇跡。上一節(jié)課主要從整體賞析了《長恨歌》的思想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長恨歌》,感受這篇千古絕唱的藝術魅力。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
詩人是從哪些方面,怎樣表現(xiàn)長恨的主題?
(1)請閱讀詩歌第二部分,找出表現(xiàn)唐玄宗之長恨的句子,并細細品味。
(2)分析這些句子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運用什么表達技巧來表現(xiàn)楊貴妃死后,唐玄宗的長恨。
2、學生展示,教師補充點撥:唐玄宗之長恨:(1)賜死貴妃時
——欲救不得,眼流淚心流血,矛盾痛苦(2)入蜀道上的思念:
奔蜀途中秋景凄涼,以凄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對青山綠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現(xiàn)了玄宗內(nèi)心的痛苦——樂景寫哀情在行宮,以富有特征的事物月色和鈴聲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借景抒情(3)還京路上的思念:舊地重經(jīng),玉顏不見,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敘事見情
(4)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玄宗返回長安后,景物依舊,人卻不在,睹物思人,觸景生情。黃昏黎明,春風秋雨,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戀,表現(xiàn)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徹夜相思。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jiān)青娥”都已白發(fā)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是麗人的影子。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不知何處去?!|景生情
總結: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歸來,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景生情,時時睹物思人,詩歌從各個角度反復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F(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就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huán)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三、自主學習: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寫道士幫助玄宗尋找楊妃,兩人在仙界重逢,詩歌是怎樣表現(xiàn)楊貴妃的長恨的?
學生展示:教師總結補充:楊貴妃之長恨: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币浴皵堃?br>
1
推枕起徘徊”三個連貫而為的動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來使者后的震驚、激動和惶惑。——以行寫情,敘事見情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顯示出她的焦急與迫切——以行寫情,敘事見情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眰鲗С鏊齼?nèi)心的悲哀、凄傷、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觸。比較比喻的運用,充分描寫楊的外在形態(tài),借以展現(xiàn)其內(nèi)心情感?!孕螌懬?,描寫見情
“含情凝睇謝君王??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玉環(huán)送釵,天人永隔。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疤扉L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
四、藝術技巧總結
教師在學生分析基礎上總結:在《木蘭詩》、《孔雀東南飛》之后,作為一首膾炙人口的敘事詩,《長恨歌》藝術成就很高,達到了八面玲瓏的地步,古往今來的人都肯定其特殊的藝術魅力。它以什么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除了精巧的構思,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纏綿悱惻的感情,恐怕還有高超的藝術技巧。
本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1、敘事、寫景、抒情結合。全詩始終貫穿著敘事、抒情、寫景熔于一爐的特色,又富有變化,時而敘事、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三者相互結合、變換靈活自由,轉接自然和諧。充分發(fā)揮敘事、抒情、寫景三者的長處,共同為表現(xiàn)主旨、刻畫人物而服務。
(注:表現(xiàn)手法、抒情手法、景情關系是高考古詩鑒賞的高頻考點)
2、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富于浪漫氣息和傳奇色彩也是它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原因。寫道士招魂、死而成仙的奇跡,提出天上人間會相見的愛情預約,帶有戲劇和神話色彩,對明清傳奇影響很大?,F(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風格,給我們一點點慰藉,讓我們在為他們的愛情扼腕嘆息的同時,也相信愛情的珍貴和美麗。五、拓展延伸——高考鏈接
宋朝詩人賀鑄的《鷓鴣天》是歷代悼亡詩之最,它和蘇軾的《江城子》并稱為“悼亡詞雙壁”。請分析賀鑄的《鷓鴣天》是如何表達情感的?
《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賀鑄的《鷓鴣天》詞內(nèi)隱、惜墨如金、潛沉曲致。賀詞于平靜的筆端之下飽含對妻子的深情。詞作由物及人,緣物生情,由“閶門”之存想到愛妻之失,這個昔日夫妻恩愛生活的見證物,而今成了引發(fā)詞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巴瑏砗问虏煌瑲w?”看似平靜出之,實則是詞人感情的強烈迸發(fā),是血與淚的吶喊。讀到它,我們仿佛看見詞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蒼天吶喊“還我妻子”。這聲音,喊出了失妻的萬般凄楚?!拔嗤┌胨狼逅?,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目睹梧桐,眼看鴛鴦,心中涌起“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翱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真切地刻劃出詞人翻江倒海的內(nèi)心:南窗雨讓人飽嘗淋雨之苦與孤寂凄涼,南窗雨讓人悵然于挑燈補衣恩愛體貼之一去不返,極曲致地傳達出對妻子的摯愛.六、課后作業(yè)
總結歸納《長恨歌》在寫人、抒情、表現(xiàn)主題時還用到了其它哪些表達技巧,并簡單賞析。
2
七、板書設計(一)教學目標(二)合作探究(三)學生展示1、唐玄宗之長恨
行程情感表達技巧
(1)賜死貴妃時欲救不得,矛盾痛苦(動作)細節(jié)描寫(2)入蜀道上的思念
奔蜀途中悲思烘托
在蜀地在行宮(3)還京路上的思念(4)回京后的思念之苦2、楊貴妃之長恨
以行寫情,敘事見情以形寫情,描寫見情
朝夕不能忘情,痛苦傷心斷腸舊地重經(jīng),玉顏不見,勾起傷心回憶.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苦苦思戀3
樂景寫哀情借景抒情敘事見情觸景生情
延伸閱讀
長恨歌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第1課 長恨歌
一、整體把握
這首敘事詩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四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段
起 止
段 意
第一部分
開頭至“盡日君王看不足”。
寫楊貴妃進宮并得到唐玄宗的專寵。
第二部分
“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
寫安史之亂給李、楊的愛情造成悲劇的結局。
第三部分
“黃埃散漫風蕭索”至“魂魄不曾來入夢”。
寫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刻骨銘心的思念。
第四部分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束。
寫楊貴妃化仙后托道士將信物、密誓歸報皇上,表達她綿綿無盡的相思。二、細部探微
1.這首詩的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 “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起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
2.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長恨”的?
答案 (1)馬嵬坡楊貴妃之死,詩人刻畫得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nèi)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梢哉f“死別”是長恨的起點。
(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后,內(nèi)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jīng),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后,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經(jīng)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
(3)詩的尾聲,詩人借助想像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通過成仙之后的楊太真對唐玄宗的思念、對“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追求、對“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的信念,表現(xiàn)了她對人間愛情的堅貞和延續(xù),把悲劇故事的情節(jié)推向高潮,“長恨”情感迸發(fā)到頂點。
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在全詩中有何藝術效果?
答案 詩人采用浪漫主義寫法,讓仙境中的楊貴妃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
一、中心主旨
《長恨歌》是一首代表白居易最高藝術成就的長篇敘事詩?!伴L恨”是詩歌的主題,作者的本意是“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所以從寫楊貴妃入宮到安史之亂,都對君主的耽色誤國和對貴妃的專寵有所諷刺。但是,這一意圖并沒有貫穿到底。白居易在描述楊、李愛情悲劇本身時,又抱有同情的態(tài)度,用了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和語言把這場悲劇寫得纏綿悱惻,這樣就出現(xiàn)了雙重主題彼此糾纏的現(xiàn)象。這首詩留給讀者的,主要不是“懲尤物”式的道德教訓,而是對刻骨銘心的愛情的深深的感動。
二、寫作特色
1.藝術構思巧妙曲折。
詩人開篇便極寫唐玄宗和楊貴妃二人間如膠似漆的甜蜜愛情與楊氏全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榮耀,從而為寫愛情的悲劇作了有力的反襯。接著反復描繪唐玄宗因失去愛妃而淚流銷魂、五內(nèi)俱摧的痛苦心情,最后寫楊貴妃置身仙境的寂寞憔悴與一往情深。情節(jié)起落有致,一波三折。
2.刻畫人物形象細膩傳神。
全詩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不僅生動地描述了他們的行為舉止,而且將筆觸深入其內(nèi)心,細膩地刻畫了他們的心理活動,或借助動作表現(xiàn),或通過景物烘托,或直接描寫,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huán)往復,使人物形象刻畫得更豐滿。
3.融敘事、抒情、描寫于一體。
本詩是一首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時,采用了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抒情成分濃厚,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三、文白對照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傾國(qīnɡ)回眸(móu)霓裳(ní)
B.鼙鼓(pí)千乘(shènɡ)縈紆(yú)
C.馭氣(yù)仙袂(mèi)凝睇(dì)
D.人寰(huán)參差(cī)臨邛(qiónɡ)
答案 B
解析 紆yū。
2.下列字形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閑暇姊妹渺茫
B.躊躇峨嵋旌旗
C.輾轉闌干迤邐
D.城闋卓約連理枝
答案 D
解析 闋—闕,卓—綽。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A.3月28日美聯(lián)儲宣布近期加息,這次加息聲明態(tài)度更加模棱兩可,后續(xù)方向莫衷一是。
B.美國眾議院6月11日經(jīng)投票同意將一份有關彈劾總統(tǒng)布什的議案提交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審議,美彈劾總統(tǒng)案被傳得紛紛揚揚。
C.5月24日上午,溫家寶總理慰問戰(zhàn)斗在汶川工程現(xiàn)場的水利部專家、公司和施工、設備抗震搶險單位的職工。他殷切地希望大家總結經(jīng)驗,為將來建壩積累寶貴財富。
D.作為一位具有國際性影響的中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代表性詩人,同時作為青海省主管文化的副省長吉狄馬加,在繁忙的重大活動的閑暇,寫就《獻給汶川的挽歌》。
答案 B
解析 紛紛揚揚:多形容落葉和雪花等輕飄的東西。應用“沸沸揚揚”。沸沸揚揚:形容人聲鼎沸,議論紛紛。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綿綿的春雨,灼人的夏日,蕭瑟的秋風,漫天的冬雪,歷來都是文人筆下常見的題材。
B.我們車間的檢驗工作,一連三個月被評為全廠的優(yōu)勝單位。
C.母親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隨著光陰流傳而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了。
D.許多學者也認為,那些水平優(yōu)越、譯文精美的譯作本身也成了我國文苑中的珍寶。
答案 A
解析 B.去掉“的檢驗工作”;C.主謂不搭配;D.“優(yōu)越”改為“高超”。
二、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5~7題。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5.解釋下列詞語。
(1)云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縈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耿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入云霄的棧道 (2)曲折環(huán)繞 (3)青春的美好容顏 (4)天色微明的樣子
6.試分析畫線語句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作用。
答案 畫線的語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
7.詩歌是從哪些方面來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之情的?
答案 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之情。
三、課堂延伸
8.請比較李白的三首《清平調(diào)》在對李、楊的描寫上和白居易有什么不同。
清平調(diào)
李 白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答案 《清平調(diào)》:天上那多姿的彩云,猶如貴妃翩翩的霓裳,而眼前嬌艷無比的牡丹,恰似貴妃的花容月貌,盛開的牡丹和美艷的妃子,正所謂是“國色天香”。所有這一切意思,包括對貴妃美貌的驚嘆,對唐玄宗功德的稱頌,以及對自己身逢盛世的慶幸,在詩文中絕對沒有一個字從正面提及,卻無一遺漏地、恰到好處地表達得淋漓盡致,而這只在短短四句二十八個字中,除了從容鎮(zhèn)靜,大氣包舉的天上謫仙,地上詩仙李太白,誰能有這樣的本事?誰會有如此的手筆?名花、美眷、賢君、詩仙,這一次興慶宮中沉香亭畔可真稱得上是“天下四絕”,當然,當時在場的還有歷史上最著名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和他的那班梨園弟子,不過在這四美并集的場合,他們注定只能是扮演陪襯的角色了。而《長恨歌》則是用了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手法,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描繪楊貴妃的美貌,批判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從而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四、語言運用
9.下面是一首《祖國頌》的長詩節(jié)選。讀后仿照相應的句子,把空缺的句子補齊,要求想像合理,比喻恰當,整體結構一致。
如果我是一只小鳥,①____________________,為你唱起一千支一萬支歌;如果我是一粒種子,也要播撒在你溫暖的土地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融進你廣袤的胸懷,去催動繁榮富強的浩海瀚波。我深深地戀著你呵,我親愛的祖國,偉大的祖國。
答案 ①也要飛翔在你明亮的天空?、跒槟闩醭鲆皇恋榈榈幕ü、廴绻沂且欢湫⌒〉睦嘶?p>10.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jù)文意,在后面的橫線處寫上一句結論性的話。(不超過20個字)
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作為猶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發(fā)展指數(shù)(將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實際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標合成一個復合指數(shù))居全世界第21位,在中東地區(qū)是最高的??釔圩x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亡國兩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復國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復國之后,能迅速建成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流離失所中誕生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和門德爾松等無數(shù)杰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不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歷屆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驚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酷愛讀書使猶太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颉胺彩浅缟凶x書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颉盁釔圩x書的國家,必定是不斷向上的國度”。(意思對即可)
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
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白居易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品味詩歌語言,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過程與方法:以讀促思,以品帶讀,以賞提高誦讀能力;
通過“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詩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把握《長恨歌》的主題,對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的批判,對李楊愛情的同情,同時提高學生對于復雜歷史的辨別能力,激發(fā)對經(jīng)典詩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主題,品味作者的語言,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學習難點
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主題,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學習方法
音讀、情讀、研讀、品讀;討論,探究;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誦讀全詩,讀準字音。
2.課前導學案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xiàn)你對《長恨歌》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段抒情文字,一幅圖畫,一次聲情并茂的朗讀等等。上課前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或投影上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要完成這個題,得先看詩,讀詩,品詩。看詩,讀詩,品詩,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整體感知的過程。把學生直接引導到作品的面前,用他們的心靈與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我相信他們一定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也一定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精彩品讀。
二、導入
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李忱以詩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這說明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這兩首詩流傳甚廣。一千多年后,它們依然是珠玉璀璨,散發(fā)著動人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一個“情”字。
“一篇長恨別有情!”這部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不僅凝聚著詩人們的理念,也層層積淀著歷代讀者對真情的向往和追求。也許,唯有這綿綿“長恨”,才是真正的永遠。
三、朗讀感悟。
1.聽多媒體錄音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跟讀詩歌。
四、整體感知
1.我們要求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展現(xiàn)對詩歌的理解,現(xiàn)在就請大家秀秀自己的風采。
有同學展示了自己的詩歌,有同學展現(xiàn)了他自創(chuàng)的畫作,有同學來了一段聲情并茂的朗讀,還有同學自編自唱了一首歌。要求創(chuàng)作作品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立意,請其他小組同學自由賞析、評價。(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反響很好。)
五、細節(jié)探討
1.我們說《長恨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它敘了什么事呢?
明確: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2.我總記得席慕容的一句詩,在開滿了鮮花的河岸上,總會有人走我們走過的路,寫我們沒有寫完的故事,甚至互相呼喚的都是彼此曾經(jīng)呼喚過的名字。我想縱使光陰流轉,滄海桑田,有些東西總是永恒的,因為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在我們讀詩的時候,在我們寫詩的時候,我們都感受到玄宗與貴妃之間的愛情。那我們從什么細節(jié)可以看出玄宗與貴妃的愛呢?從詩歌中找尋依據(jù)回答。
要求:將詩歌分成四個層次,給每個層次取個標題。
五分鐘后,自由展示。
設計意圖:知識問題化,引領學生深入探究文本,進一步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明確:第一部分:三千寵愛在一身——極度的恩寵(樂)
第二部分:宛轉蛾眉馬前死——萬般的無奈(悲)
第三部分:圣主朝朝暮暮情——刻骨的相思(思)
第四部分:兩處茫茫皆不見——天人永隔的長恨(恨)
賞析總結:每一處細節(jié)都蘊含愛之深,思念之切,長恨之痛。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風來了,雨過了……
六、討論探究
既然詩歌處處有愛,為什么不為“長愛歌”,題為“長恨歌”呢?那是誰恨?恨什么?為什么恨?作者又是如何寫“恨”的?(討論,展現(xiàn)觀點。)
明確:“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義可以根據(jù)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附板書設計:
誰之恨為何恨? 如何寫“恨”的?
唐玄宗之恨恨君王不能保紅顏,
恨晚年孤苦無知己敘事見情,觸景生情
楊貴妃之恨恨天生麗質(zhì)終被棄,
恨天人相隔兩渺茫以形寫情,描寫見情
白居易之恨恨大唐江山好色誤,
恨有情人難成眷屬諷喻悲嘆,敘中含情
首先是李、楊在恨,他們真心相愛,但是卻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兩茫茫。還有詩人的恨、讀者的恨,為李、楊的愛情悲劇而遺憾、惋惜。詩人、讀者不僅為愛情悲劇而恨,還對愛情悲劇引發(fā)的政治悲劇而遺憾。
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作者白居易是怎樣的一位詩人,他對玄宗與貴妃這段感情是贊美,是批判,或兼而有之?(查閱資料,討論,展現(xiàn)觀點。)
補充資料: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德宗貞元年間(800)中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他關心朝政,屢次上書言事,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蘇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終刑部尚書,世稱白香山。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肯定詩歌的教育意義和政治作用。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新樂府運動”,揭露時弊。他的詩分為三類:諷喻詩、感傷詩、閑適詩。其諷喻詩如《新樂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時政弊端與民生疾苦。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其詩善于敘述,語言淺顯,流傳廣泛。
白居易與湘靈的長恨歌
長恨歌導學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長恨歌導學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賞析指導
一、單元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
(2)培養(yǎng)“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培養(yǎng)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在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情操
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閱讀能力二.學法指導
1.閱讀策略:誦讀法
2.思考策略:背景解讀法
三、知識鏈接
介紹“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
“以意逆志”——這是兩千多年前由孟子提出的欣賞詩歌的一個基本方法“以意逆志”,這個方法的意思是用讀者自己的想法去揣度、推測詩歌作者的本意和思想情感。
“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探究他們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客觀地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
賞析示例《長恨歌》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會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詩歌主題。
2、熟讀成誦,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3、感受其凝練、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及作者對李楊二人贊頌又諷喻的復雜態(tài)度。
[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陜西渭南。唐德宗貞元年間(800)中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官終刑部尚書,又稱白香山。
他關心朝政,屢次上書言事,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蘇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肯定詩歌的教育意義和政治作用。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新樂府運動”,揭露時弊。
他出身于一個小官僚家庭,世敦儒業(yè),祖、父皆以明經(jīng)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時代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貧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這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差不多一開始就走上現(xiàn)實主義的道路有著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帶有濃厚的儒、釋、道三家雜糅的色彩,但主導思想則是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體上可分為前后兩期,而以四十四歲貶江州司馬為分界線。前期:主要是“兼濟天下”。在創(chuàng)作上,創(chuàng)作了大量針砭時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詩作,如《秦中吟》、《新樂府》大都作于此時。后期:主要是“獨善其身”。這一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閑適詩。
2、寫作背景:
楊玉環(huán)是蜀州司戶楊玄瑛的女兒,隨叔父楊玄琰入長安,及笄,嫁與玄宗第十四個兒子壽王李瑤為妃。后為李隆基看中。李欲將楊占為已有,又礙于名分,于是,讓她出宮做女道士,而后再迎歸宮中,掩耳盜鈴。李隆基早先勵精圖治,晚年逐漸松弛。得楊玉環(huán)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廢朝政。楊玉環(huán)則不僅自己得寵專房,身封貴妃,“聲焰震天下”,而且滿門親族也跟著沾光,堂兄楊國忠位居宰相,楊銛官鴻臚卿,楊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如《長恨歌》所說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碧鞂毢笃?,朝廷內(nèi)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對楊家的偏幸,更促進了矛盾的激化。天寶十四載(755),手握重兵的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打著討伐楊氏、以清君側的幌子,發(fā)動了叛亂,兵臨長安。李隆基偕楊玉環(huán)等倉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陜西馬嵬驛,扈從禁軍發(fā)難,求誅楊氏兄妹以謝天下。迫于情勢,李隆基只得如請,“命高力士縊貴妃于佛堂前梨樹下”。(李肇《國史補》)“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議下,白居易寫下了此詩,而陳鴻則寫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
3、賞析指導: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
知人論世:孟子原文:“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薄吧小蓖吧稀?。尚友就是與古人為友。
[分析賞讀課文]
1、詩中那些句子表現(xiàn)了楊玉環(huán)的美貌?
2、白居易是在楊玉環(huán)死后大約50年以后寫的《長恨歌》,他當然沒有見過楊玉環(huán),不過,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是見過楊玉環(huán)的,并且也寫了描寫貴妃美貌的詩歌,他就是李白,字的七言絕句《清平調(diào)》三首記述了楊玉環(huán)的美麗。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檻桿。
問:李白和白居易寫楊貴妃的美貌有沒有共同點?
3、詩中那些地方表現(xiàn)了唐玄宗對楊玉環(huán)的寵愛?
4、找出詩中描寫唐玄宗在楊玉環(huán)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它們用到了一些什么樣的藝術手法?
《長恨歌》導學單
《長恨歌》導學單
學習目標
1,了解長恨歌的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
2,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主題.
3,品味作者的語言,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熟練誦讀文本
2.整體感知文本。
二、自主學習
誦讀文本,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回眸()粉黛()驪宮()霓裳()()臨邛()鼙鼓()仙袂()衣鈿()千乘()釵擘()馬嵬)闌干()綽約()
三、合作探究
1、解題:長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誰恨恨什么
(1):這首詩歌的題目是《長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長恨歌應作何解釋
(2)師問:這首詩歌是誰在恨,他們長恨的是什么呢
2.理清情節(jié)結構
(1)原來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這么曲折,但是最終他們是以悲劇收場,詩人的題目就定為長恨,那么詩歌是不是一開始就在寫長恨呢?
(2)除了描寫貴妃之美和李楊的蜜月生活,詩歌還寫到什么?
(3)按照剛才的說法試著給這首詩歌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自開頭至,敘述
第二部分:自至,敘述
第三部分:自至,寫
第四部分:自至結束寫
,
3,通過分析長恨,討論詩歌的主題
4,《長恨歌》的藝術特點:
這首詩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技巧使你感動
四、展示交流
學生把導學單上的相關積累題做好并展示交流
五、點評釋疑
學生糾錯、教師評價
六、鞏固與練習
學生朗誦詩歌,互相提問感受比較深的詩句,并略作分析。
七、當堂檢測
填空
,六宮粉黛無顏色。
上窮碧落下黃泉,。
在天愿作比翼鳥,
,此恨綿綿無絕期。
八、課后作業(yè)
熟讀課文,爭取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