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4第六課邪惡的軸心。
第六課邪惡的軸心
課程標準(內容標準)
了解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暴行,認識什么叫邪惡的軸心。
導學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及制造“國會縱火案”鎮(zhèn)壓共產黨,迫害猶太人的情況;了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原因;西方大國對意大利入侵埃的態(tài)度;了解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zhàn)給西班牙人民帶來的災難;了解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的暴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埃塞俄比亞、西班牙反法西斯斗爭失敗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內因、外因的相互關系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總結30年代西方大國推行的綏靖政策及其影響,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注意世界歷史的前后聯(lián)系及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縱向和橫向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埃塞俄比亞、中國、朝鮮和西班牙等國的反法西斯斗爭,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國家的斗爭體現(xiàn)了它們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的精神,這些斗爭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英、法、美等國對德、意、日侵略推行的綏靖政策,使學生認識:這一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導學重難點
重點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難點綏靖政策。
導學設計意圖
1、由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導入新課的學習。
2、學生初讀課文,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3、結合法西斯的暴行看大國的綏靖政策。
4、指導學生分析綏靖政策可能會引發(fā)的后果。
教具準備
法西斯暴行的圖片和相關的文字資料。
導學設計過程教師
導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有經濟大危機和羅斯福新政引出新課的學習。
二、布置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導學新課
(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1、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2、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時間、標志和影響。
3、德國法西斯專政實行了哪些內外政策?
(二)非洲之角的戰(zhàn)火
1、這是意大利第二次侵略埃塞俄比亞,意大利為何總和埃塞俄比亞過不去?
2、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失敗的原因何在?
3、究竟什么是“綏靖政策”?主要推行者是誰?如何推行的?產生了什么樣的后果呢?(三)憤怒的“格爾尼卡”
1、西班牙內戰(zhàn)是怎樣發(fā)生的?結果怎樣?
2、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進行武裝干涉的原因是什么?
3、當?shù)?、意法西斯侵入西班牙后,西班牙?zhàn)爭的性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在對待德、意法西斯人侵西班牙的問題上,英、法等西方大國吃怎樣的態(tài)度?
5、《格爾尼卡》是怎樣的一部作品?
(四)“死亡工廠”
1、指導學生回憶日本的侵華暴行。
2、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提示:1936年和1937年;兩個協(xié)定:德意協(xié)定和《**產國際協(xié)定》,德、意、日三國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回顧美國是通過什么辦法來擺脫經濟危機的,進入新課的學習。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焖匍喿x教材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看圖,結合老師的點撥,認識埃塞俄比亞在地理上的重要。分組討論這一問題,然后得出結論。閱讀教材注釋和小字部分了解回答。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討論,得出結論閱讀小字、插圖,感受德意法西斯造成的痛苦和災難,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操回憶看過的影片、圖書,控訴日本侵華過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談談感想完成作業(yè)
延伸閱讀
第六課西周的分封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此時就可以對教案課件的工作做個簡單的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六課西周的分封”,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六課西周的分封[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制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制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三、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tǒng)治者的殘暴統(tǒng)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tǒng)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fā)現(xiàn)圖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扒懊鎸W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br>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xiàn)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
4、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zhàn),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亂,發(fā)生了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3、課堂小結:多媒體顯示歷史坐標圖,對本節(jié)課內容作一個概括總結。
4、開發(fā)思維
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夏桀、商紂的殘暴統(tǒng)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tǒng)治,人民的反抗?!痹诮處煹囊龑拢瑢W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制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xiàn)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5、自我測驗
利用選擇題和材料題兩種題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一個了解。所以,選擇題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再現(xiàn),材料題是一個知識拓展題。向學生提供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處境,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這部分采用搶答的方式,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主動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附:板書設計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6、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
3、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zhàn),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亂,發(fā)生了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第六課戊戌變法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第六課戊戌變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六課戊戌變法
基礎知識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知識
掌握1895~1898年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重大事件名稱和順序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搜集整理資料從課文和插圖中搜集歷史證據(jù),探索“公車上書”的時代背景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比較分析理性說明社會各界對于戊戌變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舊勢力關系緊張的具體表現(xiàn),理解變法失敗的原因
討論探索變法法令內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經濟、文化、思想方面的進步作用(由此理解變法性質屬于資產階級改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愛國情感譚嗣同等人不惜犧牲生命,希望通過變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符合當時的歷史發(fā)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懷念
思想意識充分理解維新變法人士的進步立場,陶冶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強新時代青年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的性質及其歷史意義
1.布置學生預習
根據(jù)《學案》讓學生分組完成,小組可以討論進行。
2.教師進一步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輔導學生重點問題、難點問題。
3.學生展示《學案》,教師適當進行補充,表揚學生,對各組展示的情況進行評價。
一.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
1.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的序幕
(1)背景:1895年春,《_____》的簽訂。
(2)經過:_____、梁啟超聯(lián)合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反對議和,請求變法。
(3)影響: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yōu)閻蹏韧稣芜\動的標志。
2.創(chuàng)辦報刊:創(chuàng)辦《_____》(后改名為《中外紀聞》),宣傳維新變法。
3.組織團體:聯(lián)合朝廷中具有維新思想的官員,建立強學會。
二.“百日維新”
1.背景:1897年,德國派軍艦強占膠州灣,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2.時間:1898年6月1日~9月21日。
3.標志:光緒帝頒布《_____》。
4.內容:(1)政治:廣開言路,裁撤冗官,精簡機構。
(2)經濟:提倡____,獎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革財政。
(3)文化:改革____,開辦新式學堂,設立譯書局。
(4)軍事:訓練和裝備新式陸軍、海軍等。
5.結果: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慈溪太后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____等六人,史稱“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
6.影響:(1)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改良運動(性質),加快了中國____的進程;(2)這次變法廣泛傳播________和自然科學知識,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7.啟示: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資本主義的改良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不通??涤袨榈热擞掠谙蛳冗M的國家學習,敢于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變革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值得我們學習。
一、填空題
1.______年6月11日到9月21日,_________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變法從開始到失敗僅103天,因此又稱“___________”。
2.6月11日,光緒帝頒布《______________》,實行變法。因為這一年是舊歷年,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______________”。
3.光緒帝任命康有力為總理衙門章京行走,還讓維新派人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參與變法。
二、單項選擇題
1.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創(chuàng)辦的呼吁救國、宣傳變法的組織是()
A.強學會 B.粵學會 C.保國會D.南學會
2.戊戌變法中曾因支持變法被免職的戶部尚書為()
A.榮祿B.翁同龢 C.袁世凱D.陳寶箴
3.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掀起戊戌變法運動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B.發(fā)動人民群眾C.建立共和國D.挽救民族危亡
4.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探索過程中,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凱的出賣B.脫離群眾和資產階級本身的軟弱
C.頑固派的強大D.所依靠的光緒帝沒有實權
5.“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此話出自
A.康有為B.梁啟超C.譚嗣同D.宋教仁
6.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A.公車上書 B.《萬國公報》的創(chuàng)辦
C.強學會的成立 D.光緒帝發(fā)布了一系列變法法令
7.維新變法運動的主要階級力量是()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C.地主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三、材料解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
康有為主張:“我朝變法,但采鑒日本,一切足矣?!?/p>
請回答:(1)康有為主張中國的變法當學習哪國的經驗?為什么?
(2)康有為是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下提出變法主張的?
(3)在朝廷中,變法運動得到誰的支持?又受到誰的反對?
第六課、蒲柳人家(節(jié)選)
第六課、蒲柳人家(節(jié)選)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3.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
1.誦讀法2.研討探究法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jié)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步驟]
1、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2、誦讀,整體感知文意.(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搟(gǎn)剜(wān)腌贊(āzā)到氣(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墜榮膺(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隱匿(nì)隱藏、躲起來。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如坐針氈(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拔乙簧皇乐幐枭茵B(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