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足球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4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教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說出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文學、雕塑、建筑、哲學、法學、歷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學會從課本圖片,觀察地圖,材料閱讀中,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學習從歷史文獻中發(fā)現(xiàn)歷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豐富多彩,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之一,增強對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難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合作、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希臘、羅馬文化豐富多彩,“成功在于希臘,輝煌在于羅馬”,羅馬文化是在希臘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希臘、羅馬文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又有哪些特點?本課講學習這些內容:
一、文學與塑像
1.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希臘神話有什么特點?
人物:“大地女神”——該亞,“地獄深淵神”——塔耳塔洛斯,“混沌之神”——卡俄斯,“黑暗神”——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特點:“神人同形同性”。
2、《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寫成,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被稱為“希臘的圣經(jīng)”,是歐洲文學的老祖宗,具有很高的文學、史學和藝術價值。
史詩包括兩部,分別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3.希臘人物雕刻藝術
《擲鐵餅者》維納斯宙斯像
二、 建筑藝術
1、希臘、羅馬建筑風格有何不同,各有哪些著名建筑。
風格: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huán)繞,柱身有粗有細;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chuàng)新,如石拱門、穹頂?shù)龋葓怨探Y實,又華麗宏偉。著名建筑:希臘的雅典帕特農(nóng)神廟;羅馬的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等。
雅典衛(wèi)城帕特農(nóng)神廟羅馬萬神殿
頂部三角形、長方形主體建筑、前面有圓柱
羅馬建筑有哪些特點:
多使用柱子和拱形結構,莊嚴、厚重
三、 哲學和法學
1、德謨克里
德謨克利特(希臘文:Δημκριτο,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的商業(yè)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論(萬物由原子構成))。
2、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語: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3、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jīng)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tǒng),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4、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羅馬頒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四、公歷的緣起
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是古代羅馬人創(chuàng)設的。羅馬歷法來源于古代埃及人的太陽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成為:“儒略歷”,為了糾正每年將近6個小時的誤差,每4年加一天的辦法進行調整,即每逢4年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加1天。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
儒略歷(Julian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愷撒(即蓋烏斯尤里烏斯凱撒)采納數(shù)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zhí)行的取代舊羅馬歷法的一種歷法。儒略歷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366日為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實際使用過程中累積的誤差隨著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推行了以儒略歷為基礎改善而來的格里歷,即沿用至今的公歷。
(三)、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我認識到古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文學、雕塑、建筑、哲學、法學、歷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這些都是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物質財富,我們要好好的加以保護。
(四)、課堂練習:
1.我們想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狀況,我們可以查閱()
A.《十二銅表法》B.《荷馬史詩》C.《若亞方舟》D.《一千零一夜》
2.下列屬于希臘建筑藝術的是()
A.凱旋門B.圓形競技場C.萬神廟D.帕特農(nóng)神廟
3.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是由古代()人創(chuàng)設的。
A.希臘B.羅馬C.印度D.埃及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教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教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閱讀教材,能準確說出古羅馬地理位置、文明發(fā)源地、羅馬共和國的建立,羅馬帝國的建立、發(fā)展、分裂和衰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學會從課本圖片,觀察地圖,材料閱讀中,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學習從歷史文獻中發(fā)現(xiàn)歷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羅馬文明是希臘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他們都屬于海洋文明。分析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羅馬的輝煌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羅馬帝國的危機實質是奴隸制危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羅馬由建立到滅亡的發(fā)展歷程,《十二銅表法》、
難點:羅馬進入帝國的原因、羅馬分裂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合作、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羅馬原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tǒng)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tǒng)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羅馬的興起有哪些原因?本課將學習這些內容
(二)、講授新課:
一、羅馬城邦
1、地理位置:
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臨海,海岸線很長,亞平寧山脈貫穿半島,山地多,有利于畜牧業(yè)的發(fā)展,西部地區(qū),河流縱橫,土地肥沃,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
公元前1000年,眾多民族遷移這里,形成許多城邦。
羅馬的傳說
關于羅馬城的起源有一段傳說。相傳羅馬城創(chuàng)建人是孿生兄弟羅慕路斯和勒穆斯。他們的母親是一位國王的女兒。她的叔叔篡奪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這對孿生兄弟投入臺伯河。兩個孩子被沖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們。后來,一對牧羊夫婦收養(yǎng)了他們。兄弟二人長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殺死篡位者,恢復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來,新城被命名為“羅馬”。
2、羅馬共和國的建立
時間:公元前509年
國家管理:國家統(tǒng)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zhí)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平民同貴族進行了長期斗爭,爭取了許多政治權利。羅馬設立了平民自己選出的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zhí)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
3、《十二銅表法》
頒布的時間:公元前450----公元前449
內容: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意義:《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jù),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
4、羅馬的擴展、發(fā)展線索示意圖。
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509年) 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開始(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分裂(4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
5、斯巴達克起義
時間:公元前73年;結果:被血腥鎮(zhèn)壓;
斯巴達克起義(TheWarofSpartacus;前73—前71年),是在斯巴達克斯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fā)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最大的一次起義,也是古代社會大規(guī)模奴隸反抗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元老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tài),最后選任大奴隸主克拉蘇統(tǒng)率大軍,鎮(zhèn)壓起義軍。公元前72年秋,斯巴達克的軍隊在意大利布魯提亞半島(今卡拉布里亞)集結,預計乘基利基海盜船渡過墨西拿海峽。但海盜不守信用,沒有提供船只,在羅馬軍隊的瘋狂圍攻下,6萬名起義者戰(zhàn)死,斯巴達克也壯烈犧牲。
意義:斯巴達克起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起義的本身,它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統(tǒng)治階級,加劇了羅馬奴隸制的經(jīng)濟危機,加速了羅馬政權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過渡。
二、羅馬帝國
1、背景:羅馬帝國統(tǒng)治者爭斗混戰(zhàn)不斷,人民起義此起彼伏,農(nóng)業(yè)萎縮,工商業(yè)衰落,財政危機,民生凋敝。實質:奴隸制危機。
2、愷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年)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政治家,出身貴族,年輕時熱衷政治,表現(xiàn)出很強的野心。公元前49年,他打敗龐培奪取了政權,并強迫元老院授予他“終身獨裁官”的職位,擁有帝王一般的權力。愷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卻觸動元老們的利益,引起元老貴族的不滿。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傲然昂首漫步進入元老院。當他走到大廳前的龐培雕像旁邊時,幾名身藏短劍的刺客一擁而上,被連捅了23刀后,56歲的愷撒橫尸廳前,成為古代恐怖主義最有代表性的犧牲品之一。
屋大維
3、渥大維:古羅馬杰出的政治家、古羅馬帝國的創(chuàng)始者。元首政治開始于公元前27年。元老院覺得屋大維有能力鎮(zhèn)壓奴隸和保衛(wèi)奴隸主的利益,就贈給他“奧古斯都”的稱號,意為神圣、莊嚴、偉大。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實際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維本人是元首、統(tǒng)帥、終身執(zhí)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長,獨攬軍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權,實際上是皇帝。所以,屋大維創(chuàng)立的元首制實質上是一種隱蔽的君主制,屋大維統(tǒng)治羅馬是羅馬帝國的開始。
元首制:元首集大權于一身,元老院受元首控制,實質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專制。
4、羅馬帝國的疆域
三、羅馬帝國的衰亡:
原因:統(tǒng)治者爭斗混戰(zhàn)不斷,人民起義,農(nóng)業(yè)萎縮,工商業(yè)衰落,財政危機,民生凋敝。
375年,日耳曼族開始大舉入侵,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三)、本課小結:
(四)、課堂練習:
1,希臘位于歐洲的()A.西南部B.東南部C.西部D.北部
2,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A.古埃及B.古希臘C.古羅馬D.古印度
3,對于古代希臘地理范圍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小亞細亞B.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小亞細亞西部
C.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一帶D.包括希臘半島東南部、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一帶
4.下列哪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由全體男性公民參加的公民大會選舉產(chǎn)生的()
A.斯巴達B雅典C羅馬共和國D羅馬帝國
5.公元476年,哪個國家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了()
A.東羅馬帝國B西羅馬帝國C羅馬帝國D羅馬共和國
(五)、板書設計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一、羅馬城邦
1、地理位置:
2、羅馬共和國的建立
時間:公元前509年
3、《十二銅表法》
4、羅馬的擴展、發(fā)展線索示意圖。
5、斯巴達克起義
二、羅馬帝國
1、背景:
2、愷撒
3、渥大維:
4、羅馬帝國的疆域
三、羅馬帝國的衰亡:
原因:
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六)、教學反思:
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8課西歐莊園教案
第8課西歐莊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中世紀的概念;莊園;莊園土地分類;莊園法庭等基本概念,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知道西歐中世紀鄉(xiāng)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知道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莊園法庭相關的知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西歐莊園里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以及莊園的管理,分析西歐莊園的特點。
通過本課學習分析,莊園法庭的作用、實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莊園形成;領主和佃戶的關系;
難點:西歐莊園的特點,莊園法庭,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合作、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西歐中世紀圖片
“中世紀”,指西歐封建社會歷史階段。封建時代的歐洲鄉(xiāng)村是如何管理的呢?當時農(nóng)民的生活狀況如何呢?本課講學習這些內容。
(二)、講授新課:
一 、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時間: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自那時起,歐洲絕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莊園里。
2、西歐莊園里主要生活著哪些
領主、佃戶(包括自由的農(nóng)民和缺少自由的農(nóng)奴)。
領主:封建社會中受封領地或采邑的封建主。領主在自己的領地內是最高統(tǒng)治者,享有行政司法權力及其他特權,大領主除設置官吏、法庭、監(jiān)獄外,還設關卡、收賦稅、鑄貨幣。領主對農(nóng)奴或農(nóng)民實行經(jīng)濟剝削和政治壓迫。領主是國主或上級領主的附庸,要履行服兵役、納貢賦及其他義務。歐洲中世紀占有領地的僧侶貴族、農(nóng)奴主、莊園主也稱為封建領主。這三大領主占有大部分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產(chǎn)資料,并在很大程度上占有農(nóng)奴的人身。
佃戶: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經(jīng)濟下租種地主土地的農(nóng)民。在中國,不同時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莊戶、佃戶等稱謂。西歐封建領主制經(jīng)濟下承租份地的農(nóng)民也稱佃農(nóng)。
(2)在莊園里土地分類
莊園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jīng)營,稱為“直領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按照規(guī)定共同使用。
佃戶每周要在領主土地上勞動3天,剩下時間才屬于自己。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
(3)、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佃戶有義務為領主勞動,領主也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
自由農(nóng)民是獨立的小生產(chǎn)者,有份地保有權,領主不能隨意沒收他們的土地。
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和政治單位:
莊園的主要工作是農(nóng)業(yè),同時也有手工業(yè),有木匠、鐵匠,莊園自己釀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師,總之,莊園生產(chǎn)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產(chǎn)品。
二 、莊園法庭
1、成員:領主或他的管家
2、處罰哪些行為:佃戶在勞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勞役、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到莊園以外磨面粉、侵犯全體村民權益的行為等。
3、處罰方式: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戶的義務,沒有經(jīng)過領主允許而無故缺席,也會被罰款。
4、法律依據(jù):習慣法或村法。
5、作用:佃戶之間關于土地、借貸和婚姻的糾紛,違反莊園規(guī)則的行為也可以通過莊園法庭審理。
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6、莊園法庭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開庭的時間、地點不固定。一般是每隔一段時期為了解決一批問題而開庭一次。有時候在領主宅地的廳堂,有時候在教堂,有時候在莊園的大樹下。
(三)、本課小結:
莊園是歐洲中世紀經(jīng)濟的基礎。由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開始計算,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53年)之后,資本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莊園內部的關系是領主壓迫、剝削依附農(nóng)民或農(nóng)奴的關系。這一時期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莊園法庭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四)、課堂練習:
1、莊園遍布歐洲各地時間大約在()
A.9世紀B.10世紀C.8世紀D.11世紀
2、西歐莊園的佃戶主要包括()
A.自由的農(nóng)民和缺少自由的農(nóng)奴B.無地的農(nóng)民C.缺少自由的農(nóng)奴D.流浪過來的人
3、下列關于西歐莊園領主與佃戶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A.佃戶每周一般要為領主勞動3天
B.領主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
C.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系
D.佃戶主要以實物地租的形式為領主服務
4、下列關于西歐莊園法庭的特點表述正確的有()
①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
②法庭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
③懲罰違法行為的主要手段是罰金
④法庭只維護領主的利益,對佃戶而言,沒任何好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五)、板書設計:
第9課西歐莊園
一 、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時間:
2、莊園里成員
3、莊園里土地分類
4、領主與佃戶之間
二 、莊園法庭
1、成員組成
2、處罰哪些行為
3、處罰方式
4、處罰依據(jù)
5、莊園法庭的作用
(六)、教學反思
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課古代埃及教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2018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課古代埃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1課古代埃及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意義;
2.結合圖片和相關資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理解尼羅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分析自然環(huán)境影響文明產(chǎn)生,進一步認識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產(chǎn)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了解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深刻體會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有多個源頭,是各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結果。
2.通過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展示豐富資料,吸引學生興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課堂接近學生,學生融入課堂。
3.采用獨立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難題時互相討論,取長補短,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三、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PPT,古代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示意圖,人類早期文明最先誕生于亞非地區(qū)的大河流域。自西向東,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今天我們學習古埃及文明。
(二)講授新課:
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尼羅河,出示:贊美尼羅河詩歌、尼羅河圖片。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薄?/p>
教學預設:尼羅河是唯一水源,為人類生存提供條件。
設問:解釋歌詞“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p>
教學預設:定期泛濫,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
小結:尼羅河為人們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定期泛濫促進了古埃及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為古代埃及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2、國家的發(fā)展歷程:
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xiàn)國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統(tǒng)一
公元前15世紀地跨亞非
滅亡: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強盛時期: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III),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古埃及的31個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續(xù)時間最長,版圖最大,國力最鼎盛的一個朝代,而圖特摩斯三世則是這個王朝的集大成者。他在位期間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戰(zhàn)爭,征服了地中海東岸的迦南和敘利亞地區(qū)。通常認為,是圖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從一個地域性王國向洲際大帝國的質變。圖特摩斯三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被稱為“古代世界之拿破侖”。
古代埃及的衰落: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埃及,古代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沒有延續(xù)下去。
3、古代及文明成就:
A、太陽歷
歷法:太陽歷
①制定依據(jù):按照尼羅河的漲落和農(nóng)作物的生長規(guī)律。
②基本內容:一年分3個季節(jié),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歲末加上5天宗教節(jié)日,一年365天。
③地位: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
④影響:羅馬歷法、今天的公歷,都源于此。
B、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它是一種與事物形狀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讀音。
法國語言學家商博良
設問:象形文字有怎樣的特點?
與事物形狀相似。
補充:象形文字一般書寫在紙草上,而紙草是生長于尼羅河河邊的一種植物。
小結: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就。
C、醫(yī)學成就:木乃伊
出示:木乃伊制作過程的圖片以及希羅多德關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方法的介紹。
設問1: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哪些醫(yī)學方面的知識?
解剖、心臟、消毒、防腐、縫合技術等等。
設問2:古埃及人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靈魂不死”……
小結:古埃及人民深信“靈魂不死”,熱衷于制作木乃伊,因此在不斷的實踐摸索中,埃及的醫(yī)學也在不斷的進步。
二、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寢。
設問1: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想象如何搬運、建造金字塔的?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根據(jù)傳聞寫道:“他(胡夫)強迫所有的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都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據(jù)研究,胡夫金字塔,四邊底線誤差不出20厘米,與230米的總長度比較,誤差在l/1000之內;基底四個直角誤差最大不過3分2秒,四邊方位同準確的東西南北方位誤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間。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
反映了古代埃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較高的水平,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設問2:金字塔主要是由誰來建造的?你從中能夠悟出什么道理?
教學預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小結: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跡,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結了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歷史是由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
三、法老的統(tǒng)治
1、背景:統(tǒng)一的國家、復雜的社會矛盾和大規(guī)模的水利工程,都要求強化國家統(tǒng)治機構和國王權力。
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多方面的挑戰(zhàn)。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三)、課堂小結
古代埃及:建國:公元前3500年,統(tǒng)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滅亡:公元前525年,科學文化成就:天文學(太陽歷)、數(shù)學、醫(yī)學、象形文字、金字塔。這些是古代埃及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所謂文明,指的是埃及在世界范圍內最早進入奴隸社會。
(四)、板書設計
(五)、課堂練習:
1.下列文明成果中,屬于古埃及人民創(chuàng)造的是()
A.楔形文字
B.漢謨拉比法典
C.種姓制度
D.金字塔
2、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這句話的意思是()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羅河
B.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埃及人十分愛護尼羅河
D.尼羅河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3、成為古代埃及文明標志是()
①金字塔②空中花園
③獅身人面像④漢謨拉比法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4、給我們留下了宏偉的金字塔、神秘的獅身人面像”的先民是()
A.古印度人
B.古羅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希臘人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