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集體備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初二上冊數學第13章軸對稱復習集體備課教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冊數學第13章軸對稱復習集體備課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雙井中學八年級(數學)備課組
集體備課教案
主備:輔備:
上課時間年月日(星期)本周第()課時總()課時
上課教師班級八年級()班
課題:《第13章軸對稱復習教案》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掌握軸對稱的性質
2.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及應用
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能夠簡單應用
4.理解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并能夠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初步體會從對稱的角度欣賞設計簡單的軸對稱圖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數形結合的思想及方程的思想都應引起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
教學難點:軸對稱圖形以及關于某條直線成軸對稱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應用
教學方法與手段: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知識梳理形成系統(tǒng)
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軸對稱做軸對稱圖形
用坐標表示軸對稱
等腰三角形
性質和判定
等邊三角形
二.知識鞏固變式訓練
1、以下圖形有兩條對稱軸的是()
A、正六邊形B、矩形C、等腰三角形D、圓
2、如圖1,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則∠A為()
3、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cm,7cm,則它的周長為cm
4、如圖2,在△ABC中,DE是邊AC的垂直平分線,若BC=8cm,AB=10cm,則△EBC的周長為cm(學生可以合作討論,互幫互學)
5、將一張長方形紙按如圖3的方式折疊,BC,BD為折痕,則∠CBD為()
A、50°B、90°C、100°D、110°
6.如圖4,、、是三個村莊,現要修建一個自來水廠,使得自來水廠到三個村莊的距離相等,請你作出自來水廠的位置
7.如圖5,在直線上求作一點,點使點到點和點的距離相等.
8.如圖6,∠AOB內有兩點P﹑Q,求作一點H,使到∠AOB兩邊的距離相等,且到點P和點Q的距離相等
9、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PAD是等邊三角形,求的度數。
教師小結:
1、關于軸對稱的點,線段,圖形的性質與做法。
2、角平分線的性質。
3、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4、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應用。
5、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與應用。
板書設計:
第13章軸對稱復習
1、關于軸對稱的點,線段,圖形的性質與做法。
2、角平分線的性質。
3、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4、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應用。
5、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與應用。修訂、增減
延伸閱讀
初二上冊數學積的乘方集體備課教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初二上冊數學積的乘方集體備課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雙井中學八年級(數學)備課組
集體備課教案
主備:輔備:
上課時間年月日(星期)本周第()課時總()課時
上課教師班級八年級()班
課題:《14.1.3積的乘方》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學習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積的乘方運算法則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冪的運算法則的靈活運用
教學方法與手段:自學─引導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師]還是就上節(jié)課開課提出的問題:若已知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為1.1×103cm,你能計算出它的體積是多少嗎?
[生]它的體積應是V=(1.1×103)3cm3.
[師]這個結果是冪的乘方形式嗎?
[生]不是,底數是1.1和103的乘積,雖然103是冪,但總體來看,我認為應是積的乘方才有道理.
[師]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積的乘方如何運算呢?能不能找到一個運算法則?有前兩節(jié)課的探究經驗,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探索,發(fā)現其中的奧秒.
二.導入新課
老師列出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嘗試、歸納.
出示投影片
學生探究的經過:
1.(1)(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義;第②步是用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同樣的方法可以算出(2)、(3)題.
(2)(ab)3=(ab)(ab)(ab)=(aaa)(bbb)=a3b3;
(3)(ab)n===anbn
2.積的乘方的結果是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也就是說積的乘方等于冪的乘積.
用符號語言敘述便是:
(ab)n=anbn(n是正整數)
通過上述探究,我們可以發(fā)現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
(ab)n=anbn(n為正整數)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3.積的乘方法則可以進行逆運算.即:
anbn=(ab)n(n為正整數)
分析這個等式:左邊是冪的乘積,而且冪指數相同,右邊是積的乘方,且指數與左邊指數相等,那么可以總結為:
同指數冪相乘,底數相乘,指數不變.
看來這也是降級運算了,即將冪的乘積轉化為底數的乘法運算.
對于anbn=(ab)n(n為正整數)的證明如下:
anbn=──冪的意義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ab)n──乘方的意義
4.[例3]計算
(1)(2a)3=23a3=8a3.
(2)(-5b)3=(-5)3b3=-125b3.
(3)(xy2)2=x2(y2)2=x2y2×2=x2y4=x2y4.
(4)(-2x3)4=(-2)4(x3)4=16x3×4=16x12.
三.隨堂練習
課本98練習
教師小結:
1.積的乘方法則:積的乘方等于每一個因式乘方的積.即(ab)n=anbn(n為正整數).
2.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因式的積的乘方也具有這一性質.如(abc)n=anbncn(n為正整數).
3.積的乘方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anbncn=(abc)n,(n為正整數).
板書設計:
14.1.3積的乘方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例題講解修訂、增減
初二上冊數學第十三章軸對稱全章導學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有多少經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二上冊數學第十三章軸對稱全章導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3.4最短路徑問題(綜合案)
學習目標:
體會利用作圖解決最短路徑問題
學習重點:體會利用作圖解決最短路徑問題
學習難點:體會利用作圖解決最短路徑問題
學法指導:1、溫習前面所學的知識完成知識鏈接;2、讀課本85~87
頁了解內容;3、再讀課文問題1,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畫法
4.再讀課文問題2,區(qū)分與問題1的區(qū)別,如何作圖。
一、知識鏈接:
1、如圖所示,從A地到B地有三條路可供選擇,你會選走哪條路最
近?你的理由是什么?
2、兩點在一條直線異側:已知:如圖,A,B在直線L的兩側,在
L上求一點P,使得PA+PB最小。
預習檢查組長簽字: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
1、問題:如圖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個奶站,向居民區(qū)A、B提供
牛奶,奶站應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從A、B到它的距離之和最短.
作法:
跟蹤訓練:1、要在河邊修建一個水泵站,分別向張村、李莊送水(如圖)。修在河邊什么地方,可使所用水管最短?試在圖中確定水泵站的位置,并說明你的理由。
2、某班舉行晚會,桌子擺成兩直條(如圖中的AO,BO),AO桌面上擺滿了桔子,OB桌面上擺滿了糖果,坐在C處的學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糖果,然后回到D處座位上,,請你幫助他設計一條行走路線,使其所走的總路程最短?
第十三章軸對稱復習練習題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為420,則它的底角度數_______.
2.下列10個漢字:林上下目王田天王顯呂,其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_______;有一條對稱軸的是________;有兩條對稱軸的是_______;有四條對稱軸的是________.
3.如圖,鏡子中號碼的實際號碼是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和,則其周長為______.
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2,1)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點P(-2,1)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是.
6.如圖,AB=AC,,AB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那么。
7、如圖,的周長為32,且于,的周長為24,那么的長為.
8.如圖,∠A=15°,AB=BC=CD=DE=EF,則∠FEM的度數為________.
9.如圖,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線BD將這個等腰三角形周長分成15和6兩部分,則這個三角形的腰長及底邊長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
1.到三角形三條邊的距離都相等的點是這個三角形的()
A.三條中線的交點B.三條高的交點
C.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D.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
2.下列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3.如圖3,已知△ABC中,AC+BC=24,AO、BO分別是角平分線,且MN∥BA,分別交AC于N、BC于M,則△CMN的周長為()
A.12B.24C.36D.不確定
4.如圖4所示,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線DE交BC于D,交AB于點E.當∠B=30°時,圖中不一定相等的線段有()
A.AC=AE=BEB.AD=BDC.CD=DED.AC=BD
5.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則∠A等于()A.30oB.40oC.45oD.36o
6.如圖,等腰△ABC的周長為21,底邊BC=5,AB的垂直平分線DE交AB于點D,交
AC于點E,則△BEC的周長為()
A.13B.14C.15D.16
7.如圖,AB=AC,BD=BC,若∠A=40°,則∠ABD的度數是()
A.B.C.D.
8、如圖,在中,,是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交于點.已知,則的度數為()
A.B.C.D.
三、解答題
1.如圖所示,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畫出四邊形OABC關于y軸對稱的四邊形OA1B1C1,并寫出點B1的坐標是.
2.如圖,在方格紙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線段AB的兩個端點都在格點上,直線MN經過坐標原點。
(1)寫出點A的坐標,B的坐標.
(2)利用尺規(guī)作出線段AB關于直線MN的對稱圖形(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3.如圖,A、B兩村在一條小河的的同一側,要在河邊建一水廠向兩村供水.
(1)若要使自來水廠到兩村的距離相等,廠址應選在哪個位置?
(2)若要使自來水廠到兩村的輸水管用料最省,廠址應選在哪個位置?
請將上述兩種情況下的自來水廠廠址標出,并保留作圖痕跡.
4.如圖,在等邊中,點分別在邊上,且,與交
于點.(1)求證:;(2)求的度數.
5.如圖所示,∠BAC=∠ABD,AC=BD,點O是AD、BC的交點,點E是AB的中點.試判斷OE和AB的位置關系,并給出證明.
6.如圖所示,Rt△ABC中,∠C=90°,∠A=30°,AB=8,CD是斜邊AB上的高,CE是中線,求DE長。
7、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BC,BF是∠ABC的平分線,AF∥DC,連接AC、CF,求證:CA是∠DCF的平分線。
8.已知:如圖所示,在和中,,,,且點在一條直線上,連接分別為的中點.
求證:①;②是等腰三角形.
9、如圖,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線交于點O,過O點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BE=5cm,CF=3cm,求EF的長.
10、已知:如圖,在Rt△ABC和Rt△BAD中,AB為斜邊,AC=BD,BC,AD相交于點E.
(1)求證:AE=BE;
(2)若∠AEC=45°,AC=1,求CE的長.
圖
11、已知:如圖,AF平分∠BAC,BC⊥AF,垂足為E,點D與點A關于點E對稱,PB分別與線段CF,AF相交于P,M.(1)求證:AB=CD;
(2)若∠BAC=2∠MPC,請你判斷∠F與∠MCD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初二上冊數學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初二上冊數學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13.2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備課時間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學習時間201()年()月()日星期()
學習目標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探索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規(guī)律.
2、利用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規(guī)律,能作出關于x軸、y軸對稱的圖形.
3、在同一坐標系中,感受圖形上點的坐標的變化與圖形的軸對稱變換之間的關系.
4、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
學習重點利用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規(guī)律,能作出關于x軸、y軸對稱的圖形.
學習難點用坐標表示軸對稱.
學具使用多媒體課件、小黑板、彩粉筆、三角板等
學習內容
學習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獨立思考(課前20分鐘)
1、閱讀課本P68~70頁,思考下列問題:
(1)課本P69頁思考西直門坐標為
(2)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規(guī)律是什么?
2、獨立思考后我還有以下疑惑:
$13.2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學習活動設計意圖
二、答疑解惑我最棒(約8分鐘)
甲:
乙:
丙:
?。和榛ブ鹨山饣?br>
三、合作學習探索新知(約15分鐘)
1、小組合作分析問題
2、小組合作答疑解惑
3、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1】如圖:(1)觀察上圖中兩個圓臉有什么關系?
(2)已知右邊圖臉右眼的坐標為(4,3),左眼的坐標為
(2,3),嘴角兩個端點,右端點的坐標為(4,1),左端點的坐標為(2,1).
你能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寫出左邊圓臉上左眼,右眼及嘴角兩端點的坐標嗎?
【2】已知△ABC,求作△A’B’C’,使它與△ABC關于直
$13.2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學習活動設計意圖
線L成軸對稱
【3】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特點
◆課本P69頁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畫出下列已知點以及對稱點,并把坐標填在表格中,你能發(fā)現坐標間有什么規(guī)律?
四、歸納總結鞏固新知(約15分鐘)
1、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點(x,y)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作標是;
點(x,y)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作標是;
2、運用新知解決問題:(重點例習題的強化訓練)
【1】例1:如圖,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
A(-5,1),B(-2,1),C(-2,5),D(-5,4),分別作出四邊形ABCD關于y軸和x軸對稱的圖形.
解:(1)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關于Y軸對稱點的坐標為:
(2)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關于X軸對稱點的坐標為:
$13.2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學習活動設計意圖
【2】課本P70-71頁練習共三道題(寫到書上)
【3】課本P71-72頁習題第2、3、5、6、7題(寫到書上)
五、課堂小測(約5分鐘)
六、獨立作業(yè)我能行
1、獨立完成13.3.1等腰三角形(一)工具單
2、課本P71-72頁習題第4題(作業(yè)本)
七、課后反思:
1、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反思:
2、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情況反思:
$13.2畫軸對稱圖形(二)導學案
學習活動設計意圖
3、錯題記錄及原因分析:
自我評價
課上1、本節(jié)課我對自己最滿意的一件事是:
2、本節(jié)課我對自己最不滿意的一件事是:
作業(yè)獨立完成()求助后獨立完成()
未及時完成()未完成()
五、課堂小測(約5分鐘)
◆如圖,利用關于坐標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點,分別作出與△ABC關于x軸和y軸對稱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