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7高二生物下冊《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復習。
高二生物下冊《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復習
名詞:
1、遺傳病是指因遺傳物質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2、單基因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河啥鄬Φ任换蚩刂?。常表現(xiàn)出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且比較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
4、染色體異常遺傳?。豪邕z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5、優(yōu)生學: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讓每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親”指由父母子女關系形成的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7、“旁系血親”指由兄弟姐妹關系形成的親屬。
8、“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有共同父母的親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語句:
1、單基因遺傳?。?/p>
a、常染色體隱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癥。
b、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白眼、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
c、常染色體顯性:多指、并指、短指、多指、軟骨發(fā)育不全、
d、伴X顯性遺傳:抗VD性佝僂病、
2、多基因遺傳?。呵嗌倌晷吞悄虿?、原發(fā)性高血壓、唇裂、無腦兒。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a、常染色體?。?1三體綜合征(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
b、性染色體遺傳病。
4、優(yōu)生及優(yōu)生措施:
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b、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預防遺傳病發(fā)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適年齡為24到29歲。d、產(chǎn)前診斷。
5、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jù)是:使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幾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先天性心臟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練習題:
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xiàn)1全部表現(xiàn)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jù)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子
B.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C.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種類比紅花植株的多
答案 D
解析 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即紅花∶白花=1∶3,符合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雜合子測交子代比例1∶1∶1∶1的變式,由此可推知該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設為A、a和B、b),故C錯誤;F1的基因型為AaBb,F(xiàn)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故A錯誤;F2中紅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種,故B錯誤;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種,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故D正確。
相關知識
《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整理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整理”,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名詞》知識點整理
第五節(jié)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名詞:
1、遺傳病是指因遺傳物質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2、單基因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河啥鄬Φ任换蚩刂啤31憩F(xiàn)出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且比較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
4、染色體異常遺傳?。豪邕z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5、優(yōu)生學: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讓每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親”指由父母子女關系形成的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7、“旁系血親”指由兄弟姐妹關系形成的親屬。
8、“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有共同父母的親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語句:1、單基因遺傳?。篴、常染色體隱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癥。b、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白眼、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c、常染色體顯性:多指、并指、短指、多指、軟骨發(fā)育不全、d、伴X顯性遺傳:抗VD性佝僂病、
2、多基因遺傳?。呵嗌倌晷吞悄虿?、原發(fā)性高血壓、唇裂、無腦兒。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a、常染色體病:21三體綜合征(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b、性染色體遺傳病。
4、優(yōu)生及優(yōu)生措施: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眀、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預防遺傳病發(fā)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
最適年齡為24到29歲。d、產(chǎn)前診斷。
5、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jù)是:使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幾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先天性心臟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高二生物教案:《人類遺傳病》教學設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高二生物教案:《人類遺傳病》教學設計”,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遺傳病的危害,說出遺傳病監(jiān)測和預防的主要方法。
2.通過搜集資料,了解遺傳病的危害及預防知識,鍛煉資料搜集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
3.正確認識遺傳病的危害性及遺傳病預防的必要性,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對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遺傳病監(jiān)測及預防的方法。
難點:遺傳病監(jiān)測及預防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遺傳病”相關視頻資料)教師提問觀看后的感受。(我國大約有20%~25%的人患有各種遺傳病。遺傳病不僅給患者個人帶來痛苦,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遺傳病治療的難度很大,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人類對遺傳病認識的深入,我們對遺傳病可以進行適當?shù)谋O(jiān)測和預防。引入課題。
(二)新課講授
1.禁止近親結婚
給出案例,達爾文與其表妹結婚,所生的6名子女中,3人中途夭亡,另外3人終生不育。遺傳學家摩爾根與其表妹結婚所生的子女,不是過早夭折就是智力有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因為他們近親結婚)。追問:為什么近親結婚后代易患遺傳病?(因為近親帶有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除了禁止近親結婚外,還可以通過遺傳咨詢和產(chǎn)前診斷等手段,對遺傳病進行一定程度的監(jiān)測和預防。
2.遺傳咨詢
遺傳咨詢是指醫(yī)生向咨詢對象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家族病史,對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做出診斷,推算出后代的再發(fā)風險率,從而向咨詢對象提出如終止妊娠,進行產(chǎn)前診斷等建議。
給出案例:一對青年男女準備走進婚姻的殿堂,這時,男方提出應該去做個婚檢,女方認為兩人都很健康,做婚檢太麻煩,認為沒必要。你支持誰的想法,表明原因。(大部分同學支持男方的想法,認為這是對家庭負責,對子女負責。)使學生意識到遺傳咨詢的必要性。
在男方的堅持下,兩人來到醫(yī)院做了身體檢查,通過咨詢發(fā)現(xiàn)女方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男方是白化病基因的攜帶者。根據(jù)以上結果你會向兩人提出什么建議?(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女方不攜帶白化病基因,所以兩人的后代不論男女,都不會患白化病;色盲癥是伴X隱性遺傳病,若以后兩人的孩子是女性,則不會患色盲癥,若是男性則有50%的可能會患色盲癥。建議:生女孩則不會患以上兩種遺傳病,若是男孩則需要進行進一步診斷。)引出產(chǎn)前診斷。
3.產(chǎn)前診斷
產(chǎn)前診斷是在胎兒出生前,醫(yī)生用專門的檢測手段,如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以及基因診斷等手段,確定胎兒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
(三)鞏固提升
基因診斷技術可以很好地監(jiān)測和預防遺傳病,但是也會帶來一些不好的社會問題,如人們擔心由于缺陷基因的檢出,在就業(yè)、買保險等方面會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你認為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呢?(加大對基因診斷技術的監(jiān)控力度,合理的利用基因診斷技術,注意對診斷結果的保護。)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遺傳病監(jiān)測和預防的方法。
作業(yè):調查人群中常見的遺傳病。
四、板書設計
專題八生物的變異與人類遺傳病
專題八生物的變異與人類遺傳病
一、考點解讀
1、考點盤點
內容說明
(1)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2)染色體變異
(3)人類遺傳病
(4)低溫誘導染色體變異
(5)人類常見的遺傳病三種變異的實質,遺傳圖譜的判斷,實驗
2、考點解讀
本單元內容考查的知識點主要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的原因以及在育種工作中的應用。本部分內容在育種上市高考考查的重點,特別是與太空育種,雜交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組織培養(yǎng)等育種方案結合在一起,可以出一些大型的信息綜合題目。
在高考中,選擇題的考察主要內容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等概念的理解及判斷。在非選擇題方面,通常以育種為背景,綜合考查幾種育種方案。
人類的遺傳病和伴性遺傳是歷年高考考查的熱點,出題方向主要以推理和判斷遺傳病的方式為重點考察。
在一輪復習中,要掌握幾種變異的產(chǎn)生原因以及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學會判斷推理遺傳病的方法。并搜集生產(chǎn)生活中的社會熱點,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二、知識網(wǎng)絡
三、本單元分課時復習方案
第一節(jié)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原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導致的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
實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DNA控制的血紅蛋白的CTT變?yōu)镃AT
意義:是新基因產(chǎn)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普遍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基因突變隨機性:隨機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各時期
低頻性: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頻率很低,動物在10-5~10-8
特點不定向性:可以向不同方向突變.產(chǎn)生了復等位基因
多害少利性:突變性狀對生物大多有害,少數(shù)有利
可逆性:例大腸桿菌中,野生型(his+)可以突變?yōu)榻M氨酸依賴型(his- ),而組氨酸依賴型也可以突變?yōu)橐吧?/p>
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細胞體細胞當代表現(xiàn)變異
生殖細胞當代不表現(xiàn)變異,子代有可能表現(xiàn)變異
基因突變特點剖析:
1.基因突變“隨機性”①時間上的隨機:它可發(fā)生于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甚至在趨于衰老的個體中也很容易發(fā)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膚癌等。②位置上的隨機:基因突變既可發(fā)生于體細胞中.也可發(fā)生于生殖細胞中,若為前者,一般不傳遞給后代,若為后者,則產(chǎn)生基因突變的生殖細胞,可通過生殖傳向子代。
2.基因突變的結果:基因的突變產(chǎn)生了該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也是改變了基因的表現(xiàn)形式,如:由A→a或a→A,但并未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shù)量,因而基因突變引起基因“質”的改變,未引起“量”的改變。
3.基因突變的有害性: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無論在形態(tài)、結構還是生理上都已形成了自身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蛲蛔兇蚱屏嗽羞z傳基礎的均衡性,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有害后果,表現(xiàn)出生活力和可育性的降低、壽命縮短、甚至死亡。但并非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是有害的,有些突變也會產(chǎn)生有利的或既無利也無害的變異。
4.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引起性狀改變
當控制某性狀的基因發(fā)生突變時,其性狀未必改變.其原因如下:
①若突變發(fā)生于真核生物基因結構的內含子內,此基因轉錄的mRNA仍未改變(但前體RNA改變),因而合成的蛋白質也不發(fā)生改變.此時性狀不改變。
②若突變發(fā)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碼子改變,但由于一種氨基酸可對應多個密碼子,若該改變了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仍對應同一種氨基酸,此時突變基因控制的性狀也不改變。
③若基因突變?yōu)殡[性突變,如AA中其中一個A→→a,此時性狀也不改變。
5.突變的不定向性(多方向性)
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fā)生突變,產(chǎn)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Ay)可突變成黃色基因(AY),也可突變成黑色基因(a)。
基因突變的概念、原因
DNA——————————————→DNA
↓
↓差錯——→
↓
脫氧核苷酸種類、數(shù)量、排列順序改變
↓
堿基對替換、增添、缺失
↓
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
↓
遺傳信息改變
↓
產(chǎn)生等位基因(A=a1a2….)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項目基因突變基因重組
區(qū)別本質基因分子結構發(fā)生改變.產(chǎn)生了新基因.出現(xiàn)了新性狀原有基因的重新組合,產(chǎn)生了新的基因型,使性狀重新組合
原因一定的外界或內部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基因復制時堿基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使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或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
時間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區(qū)別條件外界條件劇變和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個體之間的雜交,有性生殖過程中的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意義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也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誘變育種培育新品種是生物產(chǎn)生變異的重要因素;通過雜交育種,使性狀重組,可培育優(yōu)良品種
可能性可能性很小非常普遍
聯(lián)系使生物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通過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基因,為基因重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變是基因重組的基礎。
1.(09重慶卷31)(16分)小鼠基因敲除技術獲得2007年諾貝爾獎,該技術采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雜交等手段使小鼠體內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個體發(fā)育和病理過程中的作用。例如現(xiàn)有基因型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體外合成的突變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細胞改變?yōu)锽b細胞,最終培育成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過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可利用重組質粒上的檢測。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則可能導致細胞內的被激活,使小鼠細胞發(fā)生癌變。
(2)通過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假設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齒基因B和黃齒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現(xiàn)要得到白毛黃齒新類型小鼠,用來與AABb小鼠雜交的純合親本的基因型是,雜交子代的基因型是。讓F1代中雙雜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帶有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不帶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慮齒色這對性狀,假設這對性狀的遺傳屬X染色體伴性遺傳,則表現(xiàn)黃齒個體的性別是,這一代中具有這種性別的個體基因是。
答案:
(1)標記基因;原癌基因
(2)aaBB;AaBb;12/16(3/4);4/16(1/4)
(3)雄性(♂);XBY、XbY
解析:
(1)作為質粒的一個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標記基因,以檢測外源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
癌變的產(chǎn)生就是原癌基因由抑制態(tài)變激活態(tài)。
(2)根據(jù)題意AABb基因敲除小鼠的表現(xiàn)型是棕毛褐齒,現(xiàn)要得到白毛黃齒新類型小鼠(aabb),應選取用與AABb小鼠雜交的純合親本的基因型是,用圖解表示:
親本:AABbX ―――
子代:aabb
則此親本必含有a基因,而又是純合的基因型只能為aabb或aaBB,而aabb是要培育的新品種不可能有,所以只用選用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
親本:AABbX aaBB
子一代:1/2AaBb 1/2AaBB
F1代中雙雜合基因型AaBb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即自交,由于是常染色體遺傳,即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BB、2/4Bb、1/4bb,帶有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3/4,不帶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1/4。(只考慮B和b這一對基因的計算,用基因分離定律)
也可兩對同時計算用自由組合定律,AaBb自交得1/4AAX1/4BB、1/4AAX2/4Bb、1/4AAX1/4bb、2/4AaX1/4BB、2/4AaX2/4Bb、24AaX1/4bb、1/4aaX1/4BB、1/4aaX2/4Bb、1/4aaX1/4bb、可得帶有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12/16,不帶B基因個體的概率是4/16。
(3)假設齒色性狀的遺傳屬X染色體伴性遺傳,則親本都為褐齒,基因型為XBXb 和 XBY,則F1代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其中XbY為黃齒是雄性個體,雄性個體基因還有XBY。
此題考查學生對兩大遺傳定律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及基因工程的有關知識。
2.(09江蘇卷18)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xiàn)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③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④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遺傳病的特點。所謂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的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發(fā)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疫病,通常具有垂直傳遞的特征。若是一種隱性遺傳病,則①中一個家族中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遺傳病,③中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可能不患此病。而②中一個家族幾代中都出現(xiàn)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遺傳病,如由環(huán)境引起的。遺傳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體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體綜合癥,21號染色體上多了一條,而不攜帶致病基因而患遺傳病。
3.(09全國卷Ⅱ,33)(10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chǎn)糖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現(xiàn)在野生菌株對淀粉的轉化效率低,某同學嘗試對其進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實驗步驟:
①配置(固體、半固體、液體)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的碳源應為。
②將接入已滅菌的培養(yǎng)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適當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觀察菌落周圍培養(yǎng)基的顏色變化和變化范圍的大小。周圍出現(xiàn)現(xiàn)象的菌落即為初選菌落。經(jīng)分離、純化后即可達到實驗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變異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轉化率較高。經(jīng)測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體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經(jīng)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突變發(fā)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編碼區(qū)或非編碼區(qū),可推測出菌株Ⅰ的突變發(fā)生在區(qū),菌株Ⅱ的突變發(fā)生在區(qū)。
答案:
(1)①固體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
④淺色范圍大
(2)編碼非編碼
解析:
(1)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chǎn)糖漿,首先一步應是配制固體培養(yǎng)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將野生菌株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用紫外線照射的目的是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處理;加碘液是為了檢驗淀粉有沒有被分解,如果顏色變淺,說明淀粉被分解了,這種菌落即為初選菌落。
(2)依題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說明該突變發(fā)生在編碼區(qū),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說明該突變發(fā)生在非編碼區(qū)。
四、單元測試
1.(09安徽卷5)已知人的紅綠色盲屬X染色體隱性遺傳,先天性耳聾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D對d完全顯性)。下圖中Ⅱ2為色覺正常的耳聾患者,Ⅱ5為聽覺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攜帶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患耳聾、色盲。既耳聾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別是
A.0、、0B.0、、
C.0、、0D.、、
2.(09廣東卷8)右圖所示的紅綠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體只有一條X染色體,其他成員性染色體組成正常。Ⅲ-9的紅綠色盲致病基因來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3(09山東卷7)人類常色體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顯性突變(A),又有隱性突變(a),突變均可導致地中海貧血。一對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個正常的孩子,這對夫妻可能
A.都是純合子(體)B.都是雜合子(體)
C.都不攜帶顯性突變基因D.都攜帶隱性突變基因
4(09廣東理基46)多基因遺傳病是一類在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的遺傳病。以下疾病屬于多基因遺傳病的是①哮喘?、?1三體綜合征③抗維生素D佝僂?、芮嗌倌晷吞悄虿?/p>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09廣東理基48)圖10是一種伴性遺傳病的家系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病是顯性遺傳病,Ⅱ—4是雜合體
B.Ⅲ—7與正常男性結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與正常女性結婚,兒子都不患病
D.該病在男性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6(09廣東文基75)圖12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對于該病而言,有關該家系成員基因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I一1是純合體
B.I一2是雜合體
C.Ⅱ一3是雜合體
D.Ⅱ一4是雜合體的概率是1/3
7(09廣東卷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為19%,一對夫婦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們所生的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8(09江蘇卷18)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xiàn)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③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④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09福建卷3)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都可能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10(09北京卷3)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shù)分裂和隨機受精使后代
A.增加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性狀
C.從雙親各獲得一半的DNA
D.產(chǎn)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11(09江蘇卷16)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xiàn)了甲、乙2種變異,甲圖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圖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增加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
②乙圖中出現(xiàn)的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
③甲、乙兩圖中的變化只會出現(xiàn)在有絲分裂中
④甲、乙兩圖中的變異類型都可以用顯微鏡觀察檢驗
A.①③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09上海卷22)右圖中①和②表示發(fā)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A.重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組D.重組和重組
13(陜西省寶雞中學2009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受精卵發(fā)育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屬于二倍體
B.由卵細胞發(fā)育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屬于二倍體
C.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二倍體
D.體細胞含有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的個體一定是二倍體
14.(09皖西四校第一次聯(lián)考)有一對夫婦,女方色覺正常,男方為色盲。婚后所生的男孩性染色體組成為XXY,但色覺正常。下列關于導致此男孩性染色體異常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哪一方以及發(fā)生時期的推測錯誤的是
A.父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B.母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C.父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D.母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15.(09天津海濱新區(qū)五校聯(lián)考)人褐眼(A)對藍眼(a)為顯性,有一對褐眼正常色覺的夫婦,生了一個藍眼色盲兒子,那么這對夫婦的基因是
A.AAXbXb和AaXBYB.AaXBXb和AaXBY
C.AaXBXb和AAXBYD.AaXbXb和AaXBY
16.(08浙江五校聯(lián)考)下列有關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型性染色體決定雌性個體的現(xiàn)象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
B.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Y染色體都比X染色體短小
C.含X染色體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種生物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可分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
17.(08江西師大附中、臨川一中聯(lián)考)對某成年男性色盲患者睪丸內一正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內有23條染色體,其中22條常染色體,1條性染色體,可能沒有色盲基因
B.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Y染色體,有一個色盲基因
C.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X染色體,有2個色盲基因
D.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1條Y染色體,有1個色盲基因
18.(08浙江五校聯(lián)考)下列有關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型性染色體決定雌性個體的現(xiàn)象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
B.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Y染色體都比X染色體短小
C.含X染色體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種生物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可分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
19.(08浙江五校聯(lián)考)如果一個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個核苷酸對,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沒有翻譯產(chǎn)物多肽的生成
B.翻譯為蛋白質時在缺失位置終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質減少多個氨基酸
D.翻譯的蛋白質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變化
20.(08江西師大附中、臨川一中聯(lián)考)同一番茄地里有兩株異常番茄,甲株所結果實均為果形異常,連續(xù)種植幾代后仍保持異常果形;乙株上只結了一個果形異常的果實,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甲發(fā)生變異的時間可能比乙早
C.甲株變異一定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時期D.乙株變異一定發(fā)生于有絲分裂時期
21.(08廣東三校期末聯(lián)考)分析下表可知,正常血紅蛋白(HbA)變成異常血紅蛋白(HbW),是由于對應的基因片段中堿基對發(fā)生了
mRNA
密碼順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
正常血紅蛋白
(HbA)ACC
蘇氨酸UCC
絲氨酸AAA
賴氨酸UAC
酪氨酸CGU
精氨酸UAA
終止
異常血紅蛋白
(HbW)ACC
蘇氨酸UCA
絲氨酸AAU
天冬酰胺ACC
蘇氨酸GUU
纈氨酸AAG
賴氨酸CUG
亮氨酸GAG
谷氨酸CCU
脯氨酸CGG
精氨酸UAG
終止
A.增添B.缺失C.改變D.重組
22.(08湖北五市聯(lián)考)中國科學院院士、遺傳學家李振聲于2007年2月27日被授予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運用小麥與偃麥草(一種野生牧草)遠緣雜交和誘導染色體結構變異等技術,成功地培育出多個優(yōu)良小麥新品種,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材料
B.染色體結構變異,大多數(shù)對生物體不利,但在育種上仍有一定的價值
C.上述多個優(yōu)良小麥新品種培育成功,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
D.上述研究獲得成功,運用了誘導基因重組技術和染色體結構變異技術,未運用誘導基因突變技術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技術
23.(07蘇、錫、常、鎮(zhèn)四市聯(lián)考)右圖是從一種二倍體生物體內獲得的某個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細胞可能取自哺乳動物的睪丸或卵巢
B.圖示細胞的分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基因重組
C.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染色體、紡錘體及赤道板
D.此時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4個雙鏈DNA分子
24.(07廣西三校聯(lián)考)下圖是某二倍體植株一個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的基因型必為AaBB
B.該植株的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
C.該植株肯定不能產(chǎn)生Ab型的配子
D.該細胞發(fā)生過基因突變
25.(07廣州市聯(lián)考)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未經(jīng)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
B.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C.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D.含有奇數(shù)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26.(作者原創(chuàng))某患者得了一種遺傳病---軟骨發(fā)育不全癥,其父母均為軟骨發(fā)育不全癥。該病為常染體顯性遺傳病,且顯性純合致死。其父母再生一個患病孩子中為雜合子的概率為多少?
A.1/4B.1/8C.1D.1/6
27.(作者原創(chuàng))下列有關遺傳和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的變異都是由基因引起的。
B.所有的變異,都能夠遺傳下去。
C.基因突變發(fā)生會產(chǎn)生新的基因,出現(xiàn)等位基因。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期在分裂的間期。
D.三倍體無籽西瓜的性狀的出現(xiàn)是染色體變異的結果,這種性狀不會遺傳下去。
28.(作者原創(chuàng))下列有關幾幅圖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一次有絲分裂和一次減數(shù)分裂,該過程不會發(fā)生基因突變。
B.乙圖中若其中一個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A,則另一極對應的染色體上一定是A。
C.上述三個圖中所示的過程中,只會發(fā)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D.丙圖中,若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該變異應屬于基因重組。
29.(作者原創(chuàng))下列表示的是一段基因的堿基順序,若從第二個堿基對后面開始分別插入1、2、3、4個堿基對,哪一個引起的變異最?。?/p>
A.插入一個堿基對
B.插入兩個堿基對
C.插入三個堿基對
D.插入四個堿基對
30.(陜西省西安鐵一中2009屆高三最后一模,31)
Ⅰ下圖為人β—珠蛋白基因與其mRNA雜交的示意圖,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區(qū)。據(jù)圖回答:
(1)上述分子雜交的原理是;細胞中β—珠蛋白基因編碼區(qū)不能翻譯的序列是(填寫圖中序號)。
(2)細胞中β—珠蛋白基因開始轉錄時,能識別和結合①中調控序列的酶是。
(3)若一個卵原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β—珠蛋白基因的編碼區(qū)中一個A替換成T,則由該卵原細胞產(chǎn)生的卵細胞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
(4)上述突變基因的兩個攜帶者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
Ⅱ雕鸮(鷹類)的下列性狀分別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對基因(設為A、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已知綠色條紋雕鸮與黃色無紋雕鸮交配,F(xiàn)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1︰1。當F1的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時,其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請據(jù)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雕鸮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為。
(2)寫出親代到F1代的遺傳圖解。
(3)F1的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占其后代的比例為。
31.人類的囊性纖維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大多數(shù)的患者是由于CFTR基因缺陷引起的。其病因圖解如圖16,請據(jù)圖分析后回答:
(1)從變異的種類上看,CFTR蛋白結構異常的根本原因是;從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方式上看,CFTR基因是通過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除此之外,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另一種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2)CFTR蛋白結構的異常,影響了肺部細胞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的跨膜這輸,這種跨膜運輸方式屬于。
(3)圖17是囊性纖維?。ɑ驗锳、a)和血友?。ɑ驗镠、h)的家系圖,請據(jù)圖回答:
②2與Ⅱ3結婚,生育一個男孩兩病兼患的幾率為(用分數(shù)表示)。
②請寫出一號家庭關于囊性纖維病的遺傳圖解
32(09廣東卷37)雄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鳥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某種鳥羽毛的顏色由常染色體基因(A、a)和伴染色體基因(ZB、Zb)共同決定,其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基因組合A不存在,不管B存在與否(aaZ—Z—或aaZ—W)A存在,B不存在
(AZbZb或AZbW)A和B同時存在
(AZBZ—或AZBW
羽毛顏色白色灰色黑色
(1)黑鳥的基因型有種,灰鳥的基因型有種。
(2)基因型純合的灰雄鳥與雜合的黑雌鳥交配,子代中雄鳥的羽色是,此鳥的羽色是。
(3)兩只黑鳥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則母體的基因型為,父本的基因型為。
(4)一只黑雄鳥與一只灰雌鳥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則母本的基因型為,父本的基因型為,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論分離比為。
33(09全國卷Ⅱ,34)(1)人類遺傳一般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和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的發(fā)病除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與②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xiàn)典型的③分離比例。
(2)系譜法是進行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分析的傳統(tǒng)方法。通常系譜圖中必須給出的信息包括:性別、性狀表現(xiàn)、④、⑤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⑥之分,還有位于⑦上之分。
(3)在系譜圖記錄無誤的情況下,應用系譜法對某些系譜圖進行分析時,有時得不到確切結論,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xiàn)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而且這些系譜圖記錄的家系中
⑧少和⑨少。因此,為了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需要得到⑩,并進行合并分析。
34(09山東卷,27)人類遺傳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相關遺傳學研究備受關注。根據(jù)以下信息回答問題:
(1)上圖為兩種遺傳病系譜圖,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無致病基因。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乙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如果Ⅲ-2與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__。
(2)人類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復序列??茖W家對CGG重復次數(shù)、F基因表達和某遺傳病癥狀表現(xiàn)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查研究,統(tǒng)計結果如下:
CGG重復次數(shù)(n)n50n≈150n≈260n≈500
F基因的mRNA(分子數(shù)/細胞)50505050
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分子數(shù)/細胞)10004001200
癥狀表現(xiàn)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
此項研究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測:CGG重復次數(shù)可能影響mRNA與____________的結合。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類遺傳病的模式動物。請?zhí)畛溆^察小鼠細胞減少分裂的實驗步驟:
供選材料及試劑:小鼠的腎臟、睪丸、肝臟,蘇丹Ⅲ染液、醋酸洋紅染液、詹納斯綠B(健那綠)染液,解離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實驗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組織低滲處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時間后輕輕漂洗。
②將漂洗后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時間后加蓋玻片,____________。
觀察:①用顯微鏡觀察時,發(fā)現(xiàn)幾種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細胞。若它們正常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圖是觀察到的同源染色體進入(A1和A2)的配對情況若A1正常,A2發(fā)生的改變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9江蘇卷,33)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種單基因(用A、a表示)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1/10000,該遺傳病在中老年階段顯現(xiàn)。1個調查小組對某一家族的這種遺傳病所作的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遺傳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2)該種遺傳病最可能是遺傳病。如果這種推理成立,推測Ⅳ一5的女兒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數(shù)表示)。
(3)若Ⅳ一3表現(xiàn)正常,那么該遺傳病最可能是,則Ⅳ-5的女兒的基因型為。
36(09上海卷,40)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的問題。
(1)圖1是人類性染色體的差別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圖。有一種遺傳病,僅有父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兒,該致病基因位于圖中的部分。
(2)圖2是某家族系譜圖。
1)甲病屬于遺傳病。
2)從理論上講,Ⅱ-2和Ⅱ-3的女兒都患乙病,兒子患乙病的幾率是1/2。由此可見,乙病屬于遺傳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同時患兩種病的幾率是。
4)該家系所在地區(qū)的人群中,每50個正常人中有1個甲病基因攜帶者,Ⅱ-4與該地區(qū)一個表現(xiàn)正常的女孩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個患甲病男孩的幾率是。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僅由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IA、IB、i基因決定,還與位于第19號染色體上的H、h基因有關。在人體內,前體物質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質,而hh的人不能把前體物質轉變成H的物質。H物質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質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轉變H物質。其原理如圖3所示。
1)根據(jù)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應具有基因和基因。
2)某家系的系譜圖和如圖4所示。Ⅱ-2的基因型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3)一對基因型為HhIAi的夫婦,生血型為O型血的孩子的幾率是。
37.(09江蘇卷,26)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鳥嘌呤(G)的N位置上帶有乙基而成為7-乙基鳥嘌呤,這種鳥嘌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從而使DNA序列中G—C對轉換成A—T對。育種專家為獲得更多的變異水稻親本類型,常先將水稻種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種植,通??色@得株高、穗形、葉色等性狀變異的多種植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經(jīng)過處理后發(fā)現(xiàn)一株某種性狀變異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說明這種變異為突變。
(2)用EMS浸泡種子是為了提高,某一性狀出現(xiàn)多種變異類型,說明變異具有。
(3)EMS誘導水稻細胞的DNA發(fā)生變化,而染色體的不變。
(4)經(jīng)EMS誘變處理后表現(xiàn)型優(yōu)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攜帶有害基因,為了確定是否攜帶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5)誘變選育出的變異水稻植株還可通過PCR方法進行檢測,通常該植株根、莖和葉都可作為檢測材料,這是因為。
38(福建省福州市2009年高三綜合練習,27)金魚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金魚有多對相對性狀如眼型有正常眼、龍跟等,尾鰭有單尾鰭、雙尾鰭等,體色有灰色、紫色等。
(1)某科學家分析,一條純種雌性金魚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fā)生了突變,由正常眼突變成為龍眼,用該金魚與正常眼雄魚雜交,F(xiàn)I雌雄金魚中均有正常眼,也有龍眼。則在龍眼和正常眼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
(2)(1)中雜交實驗的結果能否確定控制跟型的基因在x染色體或常染色體上?
。
(3)如果已經(jīng)證實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某養(yǎng)殖場出于生產(chǎn)的需要.需要通
過雜交育種培養(yǎng)出一批在金魚,在魚苗期就能識別出雌雄的魚苗,請你設計一個簡單實用的雜交方案。(提供的成魚有龍眼的雌雄魚,正常跟的雌雄魚.要求用遺傳圖解表示雜交方案,眼型的基因用F、f表示。)
(4)中國動物遺傳學家陳楨證明金魚體色的遺傳是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紫色是由四對隱性基因(aabbccdd)控制的性狀.這四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而四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存在時,就使個體表現(xiàn)為灰色。觀察發(fā)現(xiàn)灰色魚的體色深淺程度隨顯性基因的數(shù)目增多而加深,則灰色最深的金魚其基因型應該是,用灰色最深的灰色魚與紫色魚雜交得到足夠數(shù)量的F1,讓F1雌雄魚雜交,得到F2個體,若R個體的各表現(xiàn)型成活率相同,則F2中灰色個體和紫色個體的比例理論上應該為。
(5)雙尾鰭和單尾鰭是一對相對性狀,某養(yǎng)殖場出于觀賞的需要,逐步淘汰單尾鰭金魚,請問:2年后,該養(yǎng)殖場金魚種群發(fā)生進化了嗎?請依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ABBBDBADBDCAACB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ACAACBDADBCDCCDC
30.
Ⅰ(1)堿基互補配對原則③和⑤
(2)RNA聚合酶
(3)1/4(4)1/4
Ⅱ(1)綠色、無紋
(2)P(綠色條紋)Aabb×aaBB(黃色無紋)
配子AbabaB
F1AaBb(綠色無紋)aaBb(黃色無紋)
(3)AABB、AABb、AAbb1/4
31
(1)基因突變控制蛋白質的結構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2)主動運輸
(3)④1/24
②(4分)
32
(1)64
(2)黑色灰色
(3)AaZBWAaZBZB
(4)AaZbWAaZBZb3:3:2
33.
(1)染色體異常環(huán)境因素孟德爾
(2)親子關系世代數(shù)顯性和隱性,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
(3)世代數(shù)后代個體數(shù)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
34
(1)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伴X隱性遺傳病AaXbYaaXBXb7/32
(2)CGG重復次數(shù)不影響F基因的轉錄,但影響翻譯(蛋白質的合成),并與該遺傳病是否發(fā)病及癥狀表現(xiàn)(發(fā)病程度)有關核糖體
(3)(小鼠)睪丸解離固定液醋酸洋紅染液壓片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精原細胞缺失
35
(1)Y染色體遺傳和x染色體隱性遺傳
(2)X染色體顯性1/40000、10002/40000、29997/40000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A、Aa、aa
36.
(1)Y的差別
(2)1)常染色體隱性
2)X連鎖顯性(伴X染色體顯性)
3)1/4
4)1/200
(3)1)H2)Hh3)7/16
37
(1)顯性
(2)基因突變頻率不定向性
(3)結構和數(shù)目
(4)自交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秋水仙素誘導加倍形成二倍體
(5)該水稻植株體細胞基因型相同
38.
(1)龍眼
(2)不能
(3)P♂XFY×♀XfXf
(龍眼)↓(正常眼)
FlXfYXFXF
(正常眼雄性)(龍眼雌性)
(4)AABBCCDD(2分)255:1
(5)發(fā)生了進化。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囚頻率的定向改變,該種群單尾鰭基因頻率減小,雙尾鰭基因頻率增大。
第五節(jié)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
第五節(jié)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
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
2.了解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
3.了解優(yōu)生概念和開展優(yōu)生工作應該采取的措施。
(二)能力目標:
1.通過介紹遺傳病的類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
2.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溫故知新、注重知識內在聯(lián)系、知識
遷移的學習方法。
3.通過閱讀討論,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德盲目標:
1.通過介紹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對學生進行人口素質教育、優(yōu)生教育。
2.通過介紹遺傳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意識教育。
3.通過課上討論,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的主人翁意識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作
風。
教學難點
近親結婚的含義及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教學重點
1.人類遺傳病類型。
2.優(yōu)生的概念及開展優(yōu)生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教學用具
1.人類遺傳病的圖片。
2.遺傳病對人類危害的資料。
3.顯示近親關系的電腦軟件。
4.實物投影儀。
教學方法
學生觀察、分析、討論與教師講授相結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言:
總體設想:從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全球性危機導入新課。
具體過程:
1.教師提問:
(1)影響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全球性五大問題是什么?
(2)其中環(huán)境污染直接威脅我們的健康,最可怕的是不僅危害當代,而且還要貽
害下一代的是什么???
(3)目前遺傳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如何?
(4)這些遺傳病是如何產(chǎn)生的?
(5)怎樣利用遺傳病原理避免遺傳病的發(fā)生,使每一個家庭都生育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2.根據(jù)學生回答,師生一起導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
新課:
第一部分:人類遺傳病的概念和類型
總體設想:
通過列舉已經(jīng)學過的遺傳病及產(chǎn)生原因,總結出人類遺傳病的概念和類型。
具體過程:
1.請同學回憶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人類遺傳病。
2.請同學回憶白化病和貓叫綜合征是如何產(chǎn)生的。
3.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師生一起總結出遺傳病的概念。即:“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
引起的人類疾病。”
4.請同學回憶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它的主要載體又是什么。(基因)(染 色體)
5.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出遺傳病的類型。即: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
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6.同學看書,將遺傳病概念和類型劃在書上。
第二部分:人類遺傳病的具體類型
總體設想:
重點介紹人類遺傳病的類型。通過讓同學觀察圖片、閱讀資料、分析原因,總結出
各種遺傳病,并填在提前設計好的表格中。
具體過程:
I.單基因遺傳病
(一)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遺傳病
1.教師出示軟骨發(fā)育不全患兒的照片,請同學觀察其體態(tài)。
2.學生回答觀察結果。
3.請同學回憶正常人能長高的道理,從而聯(lián)想此患兒長不高的原因。
4.教師出示骨干及軟骨層的示意圖,幫助學生回想起長骨長長的道理,并誘導學生 聯(lián)想如果常染色體顯性基因引起軟骨細胞的形成出現(xiàn)障礙,必然引起軟骨發(fā)育不全。
5.師生一起小結軟骨發(fā)育不全病的產(chǎn)生原因。
6.請同學回憶以前學過哪類遺傳病也屬于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的。(多指、并 指)
(二)常染色體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1.復習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的轉氨基代謝途徑。
2.教師提示: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且父母均正常時,孩子也可能患病。
3.請同學分析致病基因是顯性還是隱性。(隱性)
4.師生小結出苯丙酮尿癥的產(chǎn)生原因,并填表。
5.請同學回憶以前學過哪類遺傳病也屬于常染色體隱性基因控制。(白化病)
(三)調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1.教師出示抗維生素D佝僂病患兒的照片。請同學觀察。
2.學生回答觀察結果。
3.教師提出:只要父親患此病,不論母親是否患此病,他們的女兒一定是此病患 者。
4.請同學判斷致病基因在何染色體上,顯性還是隱性遺傳。(X—顯性)
5.師生小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產(chǎn)生原因并填入表格正確位置。
(四)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1.教師出示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患兒的圖片,請同學觀察。
2.學生回答觀察結果。
3.教師提示該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只要母親患此病,不論父親是否患此病,他們的
兒子全部患此病。
4.請同學判斷此病為何種類型遺傳病。(伴X隱性)
5.師生小結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產(chǎn)生的原因并填表。
6.回憶以前還學過哪類遺傳病也屬于伴調隱性遺傳?(色盲、血友?。?br>
7.小結:以上四種遺傳病均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屬于單基因遺傳病。(投影)
8.同學小結單基因遺傳病特點,并填入表中。
II.多基因遺傳病
1.教師提出:閱讀書P59,找出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
2.學生回答多基因遺傳病特點并填表。
3.教師提供實例:青少年型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
4.教師出示唇裂、無腦兒圖片,請同學觀察,加深印象。
5.師生小結多基因遺傳病產(chǎn)生原因并填入表中。
III.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一)常染色體病
1.教師提示:如果遺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2.教師出示21三體綜合征患兒照片,請同學觀察。
3.學生回答觀察結果。
4.教師分析原因及發(fā)病率,加深同學對此病的認識。
5.回憶貓叫綜合癥的產(chǎn)生原因。(5號染色體短臂丟失)
6.師生小結常染色體遺傳病產(chǎn)生原因并填表。
(二)性染色體遺傳病
1.教師出示性腺發(fā)育不良患者照片,請同學觀察患者特點。
2.學生回答觀察結果。
3.教師分析病因。
4.師生小結染色體遺傳病的特點及種類并填入表內。
第三部分:遺傳病的危害
總體設想:
通過資料列出遺傳病的危害并組織學生討論。
具體過程:
1.教師利用投影儀出示以下資料:
(1)新生兒中:1.3%有先天缺陷,其中70%~80%由遺傳因素所致。
(2)15歲以下死亡兒童中:40%由于遺傳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產(chǎn)兒中:50%由于染色體異常引起。
(4)21三體綜合征:總數(shù)100萬,2萬/每年。
2.組織學生討論:
(1)作為健康人應如何生活?對學生進行珍惜生命教育。
(2)由于環(huán)境污染導致遺傳病發(fā)病率升高。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第四部分:優(yōu)生及優(yōu)生措施
總體設想:
通過學生自學,歸納出優(yōu)生措施。
具體過程:
1.學生閱讀書P60,了解什么是優(yōu)生。
2.學生閱讀書P60—61,總結出優(yōu)生的具體措施。(板書)
3.教師利用電腦軟件介紹近親關系,突破難點。
4.教師出示四川省五個民族近親婚配率,由此對學生進行優(yōu)生教育和人口素質教育
第五部分:小結本節(jié)內容及重點
第六部分:反饋強化
1.連線題:
請同學到前面進行連線,指出下列遺傳病各屬于何種類型?
(1)苯丙酮尿癥A.常顯
(2)21三體綜合征 B.常隱
(3)抗維生素D佝僂病C.調顯
(4)軟骨發(fā)育不全 D.X隱
(5)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 E.多基因遺傳病
(6)青少年型糖尿病F.常染色體病
(7)性腺發(fā)育不良 G.性染色體病
2.我國開展優(yōu)生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和產(chǎn)前診斷。
3.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jù)是(?。?。
A.違反社會倫理道德
B.后代患遺傳病幾率增大
C.后代必然患遺傳病
D.人類遺傳病都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
4.討論題:
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你對進一步提高我國人口素質有何具體建議?
八.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 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
一、人類遺傳病
?。ㄒ唬└拍睿?br>
?。ǘ╊愋停?br>
?。ㄈ┪:Γ?br>
二、優(yōu)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