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詩兩首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8外國詩兩首。
外國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特點
2、寫景詩的特點
3、分析寫景詩的意境
4、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yǎng)生活的情趣
重點難點:如何欣賞寫景的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和欣賞第一首詩《蟈蟈與蛐蛐》
作者簡介:濟慈,美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兒,自幼喜愛文學,他的一生寫了不少的著名詩篇,如《夜鶯頌》等,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三、讀熟詩歌,注意體會所表達的感情
四、整體把握;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他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五、問題研究:
這首施在構思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yōu)美。)
六、課后練習一:
詩人這樣寫,借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簡介:
葉塞寧,俄羅斯詩人,他的詩感情真摯,格調清新,并擅長描繪大自然景色。
二、賞析,歸納這首詩的內(nèi)容,并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美
第一節(jié):寫夜的靜謐
第二節(jié):寫溪水的歌唱
第三節(jié):寫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
第四節(jié):再次寫到美麗的月色
三、結合課后練習二訓練:
1、用自己的話,描繪所寫的夜景
2、這首詩傳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四、反復朗誦這首詩,體會詩中所描繪的美景
五、布置作業(yè)
相關知識
《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外國詩兩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了解萊蒙托夫、休斯的經(jīng)歷及其創(chuàng)作。
⑵領略詩歌深厚的文化底蘊。
2、過程與方法:
品味詩歌語言,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感受詩人的愛國思鄉(xiāng)情懷。
【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及詩人由此抒發(fā)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準確地把握詩人的意念和情緒并深入詩中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研討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愛國主義是詩歌的永恒主題,是民眾。更是詩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國詩歌長河中是這樣,在外國優(yōu)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外國詩兩首》,去聆聽俄羅斯詩人萊蒙托夫和美國詩人休斯的吟唱。(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密哈依爾萊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紀俄國繼普希金之后的偉大詩人。十四歲開始寫詩,1837年他為普希金因決斗而死寫的《詩人之死》一詩名震文壇。由于反抗專制統(tǒng)治,因此屢遭流放和入獄,最后死于預謀的決斗,年僅二十七歲。
《祖國》發(fā)表于1841年4月號的《祖國紀事》雜志。1839年俄國斯拉夫派詩人霍米亞柯夫發(fā)表一首《祖國》,認為俄羅斯的偉大在于人民的溫順和對東正教的虔信,沙皇統(tǒng)治集團的御用文人也借愛國主義來炫耀他們的文治武功,萊蒙托夫針鋒相對地提出了自己對祖國的“奇異的愛情”,把祖國美好的大地和勤勞的人民視為祖國概念的真正內(nèi)涵,表現(xiàn)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與共的強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國黑人詩人、小說家,美國黑人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者,被譽為“黑人桂冠詩人”。
休斯寫過小說、劇本、自傳和新聞速寫,以詩歌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創(chuàng)作了十多部詩集,比較重要的有《哈萊姆的莎士比亞》《單程票》《延遲的夢之蒙太奇》等。
三、研讀《祖國》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詩句“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是解讀詩意的關鍵。詩人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統(tǒng)攝全詩。
2、學生自由誦讀,認真領會詩句、詩段所表達的意思,思考:從詩歌內(nèi)容看,詩人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指什么?
明確:詩人沒有用豪言壯語去盛贊祖國的光榮歷史、英雄業(yè)績,也沒有去歌頌名山大川,無盡寶藏,而是以平實的筆調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平實中見真情,奇異的“愛情”表現(xiàn)在詩人把自己對祖國的愛和對俄羅斯大自然、對普通百姓的愛糅合,化為一體;即對俄羅斯山河景物和淳樸樂觀的人民的熱愛。
3、思考:《祖國》一詩充分顯示了詩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詩中構置了哪些充滿濃郁詩意的畫畫?
明確:詩人對俄羅斯山河風景和人民生活熱烈謳歌。冷漠沉靜的草原,隨風晃動的森林,奔騰的激流,村間的小路,蒼黃的田野,閃光的白樺,蒼茫的夜色,顫抖的燈光,遠近相映、聲色兼?zhèn)?,把俄羅斯山河的雄壯之美和秀麗之美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絢麗變幻而朦朧流動的畫面。打谷場丘堆滿豐收的谷物,農(nóng)家茅舍覆蓋著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節(jié)日夜晚,農(nóng)人醉酒笑談、盡情舞蹈的場面,恰似一幅絕妙的民俗圖,洋溢著俄羅斯的生活氣息。
4、合作研討:詩人所抒發(fā)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來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詩歌在對原野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的描述中,隱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真摯感情,即“真實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比勃羅留波夫語),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5、改寫詩句,歌唱祖國:
⑴詩歌的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以分號為限,可分為五小節(jié),任選一節(jié)改寫成散文,必須用進下列詞語:溫馨寧靜質樸簡單美不勝收刻骨銘心
⑵教師出示自己的范文,如第四小節(jié),可以改寫為:
我喜歡這樣的溫馨寧靜的時刻: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滿谷物的打谷場,從那里飄來陣陣豐收的馨香;再回頭望望那覆蓋著稻草的農(nóng)家茅房,在暮色中靜默無言,是那樣和藹可親;在那鑲嵌著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鄉(xiāng)親們質樸簡單的日子……這樣平常而普通的鄉(xiāng)村風景,在我眼里美不勝收,因為,我刻骨銘心地愛著這片土地!
⑶學生活動,交流。
四、指導自讀《黑人談河流》
1、學生自由誦讀全詩,整體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這首詩在語言結構上。長句、短句互相交錯,參差跌宕;四個排比句,上半句結構相似,下半句發(fā)生變化。均不相同。這樣的變化既有濤行結構整齊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滯化一;既有詩行形式上的跳躍,又不失節(jié)奏上的宮商之聲。
2、學生合作研討:
⑴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在《黑人淡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⑵“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xiàn)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于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沉淀。這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fā)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tǒng)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jié)和第五節(jié)兩次出現(xiàn),形成結構上的前后呼應。
⑶全詩的藝術構思是跳躍的,但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請歸結詩歌內(nèi)在的思維邏輯。
明確:我認識河流──它亙古如斯。比人類久遠──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發(fā)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見證──因此我認識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靈魂和河流一樣深沉。
3、學生有感情誦讀,體會詩歌深邃中顯自豪又略帶悲傷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愛國,是一面飄揚在世界各國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幟。無論是平實中見真情的萊蒙托夫的《祖國》,還是深邃中顯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談河流》,他們的心聲是相通的。那種深沉的歷史感與強烈的時代感,都是令人蕩氣回腸的。掩卷遐思,倍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偉人毛澤東吟唱的“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痹肝覀兡軖旆珴?,譜寫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磅礴詩章。
六、拓展、作業(yè)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什么是牽掛?牽掛是一種思念,牽掛是一種情懷。牽掛有如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線繩,牽掛有如皿豆的藤蔓纏繞著籬笆。
請以“牽掛”為話題寫一篇抒懷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題目自擬。
【板書設計】
祖國
萊蒙托夫
俄羅斯原野景色:草原森林河流白樺
對祖國的“愛情”{
農(nóng)家生活:打谷場農(nóng)家茅房小窗飲酒笑談舞蹈(平實中見真情)
黑人談河流
休斯
核心詞“河流”(歷史的象征)
中心詩句:“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tǒng)的種族)
幼發(fā)拉底河沐浴
黑色剛果河畔蓋茅舍
河流尼羅河畔建金字塔
密西西比河聽歌聲
外國詩兩首教學案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國詩兩首教學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教案
課題
外國詩兩首
授課時間
2
學習目標1:了解萊蒙托夫、休斯的經(jīng)歷及其創(chuàng)作,領略詩歌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習目標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或平實中見真情,或深邃中顯自豪的特點。
學習目標3: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學習重難點:
重點:了解詩歌的深厚文化背景并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及詩人由此抒發(fā)的思想情感。
難點: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準確地把握詩人的意念和情緒并深入詩中的意境。
學習過程設計(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學案: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
一.了解文章來源。
⑴、萊蒙托夫是文學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別林斯基譽為“”。除此之外,還有先與他、被果戈理和別林斯基尊為“民族詩人”的普希金,以及后與他、被高爾基譽為“民族詩人”的葉賽寧。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后面兩位詩人的作品分別是:和。萊蒙托夫的《》哀悼了普希金這輪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隕落,這首詩宣告了反對暴政的偉大詩人——
萊蒙托夫的誕生。萊蒙托夫在詩歌、小說和戲劇等文學領域都有獨特的建樹。
⑵、蘭斯頓·休斯,是國著名的黑人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和政論家。他是20世紀20年代哈萊姆文藝復興的杰出代表,被譽為“”。
二.基礎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虔()信顫()抖鑲嵌()深邃()
晨曦()河畔()瞰()望黝()黑
2、選詞填空。
虔信虔誠
⑴、破除迷信,()科學。
⑵、許多人都()地相信佛教。
惦記惦念
⑴、老人()孩子。
⑵、老師總是()著班級。
混濁污濁
小河里的水十分()。
排污管內(nèi)排出()的城市廢水。
3、請從我國古代詩歌中,摘出兩句抒發(fā)愛國情懷的詩句,并注明作者。
(1)
(2)
三.課文理解:
1、閱讀《祖國》,思考:
詩人所抒發(fā)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來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閱讀《黑人談河流》,思考:
(1)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xiàn)有什么表達效果?
(3)全詩的藝術構思是跳躍的,但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請歸結詩歌內(nèi)在的思維邏輯。
3、課外練習:
閱讀席慕容《成熟》,回答問題。
成熟
童年的夢幻褪色了
不再是只愿做一只
長了翅膀的小精靈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漸呈修長的雙手
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
在古長春藤的陰里
有螢火在游
不再寫流水帳似的日記了
換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跡
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
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
1、作者說“童年的夢幻褪色了”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2、詩歌中“修長的雙手”代指什么?
3、“流水帳似的日記”是否代表童年的時光?
4、你認為“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這兩句詩應該怎樣理解?
四、我存在的疑問: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
完成學案。
第二課時:展示課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愛國主義是詩歌的永恒主題,是民眾。更是詩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國詩歌長河中是這樣,在外國優(yōu)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外國詩兩首》,去聆聽俄羅斯詩人萊蒙托夫和美國詩人休斯的吟唱。
二、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虔()信顫()抖鑲嵌()深邃()
晨曦()河畔()瞰()望黝()黑
2、選詞填空。
虔信虔誠
⑴、破除迷信,()科學。
⑵、許多人都()地相信佛教。
惦記惦念
⑴、老人()孩子。
⑵、老師總是()著班級。
混濁污濁
小河里的水十分()。
排污管內(nèi)排出()的城市廢水。
3、請從我國古代詩歌中,摘出兩句抒發(fā)愛國情懷的詩句,并注明作者。
(1)
(2)
4、文學常識
⑴、萊蒙托夫是文學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別林斯基譽為“”。除此之外,還有先與他、被果戈理和別林斯基尊為“民族詩人”的普希金,以及后與他、被高爾基譽為“民族詩人”的葉賽寧。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后面兩位詩人的作品分別是:和。萊蒙托夫的《》哀悼了普希金這輪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隕落,這首詩宣告了反對暴政的偉大詩人——
萊蒙托夫的誕生。萊蒙托夫在詩歌、小說和戲劇等文學領域都有獨特的建樹。
⑵、蘭斯頓·休斯,是國著名的黑人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和政論家。他是20世紀20年代哈萊姆文藝復興的杰出代表,被譽為“”。
二、質疑點撥
1閱讀《祖國》,思考:
(1)、從詩歌內(nèi)容看,詩人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指什么?
詩人沒有用豪言壯語去盛贊祖國的光榮歷史、英雄業(yè)績,也沒有去歌頌名山大川,無盡寶藏,而是以平實的筆調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平實中見真情,奇異的“愛情”表現(xiàn)在詩人把自己對祖國的愛和對俄羅斯大自然、對普通百姓的愛糅合,化為一體;即對俄羅斯山河景物和淳樸樂觀的人民的熱愛。
(2)、《祖國》一詩充分顯示了詩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詩中構置了哪些充滿濃郁詩意的畫畫?
詩人對俄羅斯山河風景和人民生活熱烈謳歌。冷漠沉靜的草原,隨風晃動的森林,奔騰的激流,村間的小路,蒼黃的田野,閃光的白樺,蒼茫的夜色,顫抖的燈光,遠近相映、聲色兼?zhèn)?,把俄羅斯山河的雄壯之美和秀麗之美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絢麗變幻而朦朧流動的畫面。打谷場丘堆滿豐收的谷物,農(nóng)家茅舍覆蓋著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節(jié)日夜晚,農(nóng)人醉酒笑談、盡情舞蹈的場面,恰似一幅絕妙的民俗圖,洋溢著俄羅斯的生活氣息。
(3)、詩人所抒發(fā)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來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詩歌在對原野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的描述中,隱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真摯感情,即“真實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比勃羅留波夫語),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2、朗讀《黑人談河流》,思考:
(1)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在《黑人淡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2)“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xiàn)有什么表達效果?
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于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沉淀。這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fā)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tǒng)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jié)和第五節(jié)兩次出現(xiàn),形成結構上的前后呼應。
(3)全詩的藝術構思是跳躍的,但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請歸結詩歌內(nèi)在的思維邏輯。
我認識河流——它亙古如斯。比人類久遠——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發(fā)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見證——因此我認識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靈魂和河流一樣深沉。
三、當堂訓練:自主檢測
(一)、閱讀席慕容《成熟》,回答問題。
成熟
童年的夢幻褪色了
不再是只愿做一只
長了翅膀的小精靈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漸呈修長的雙手
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
在古長春藤的陰里
有螢火在游
不再寫流水帳似的日記了
換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跡
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
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
2、作者說“童年的夢幻褪色了”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2、詩歌中“修長的雙手”代指什么?
3、“流水帳似的日記”是否代表童年的時光?
4、你認為“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這兩句詩應該怎樣理解?
五、一課一得
談談你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
我的成功之處:
外國詩兩首,對于學生而言有些難度,而且也不是特別能理解其中的情感,所以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借助一些資料,幫助學生自學得更加透徹。
4外國詩兩首學案
4外國詩兩首
(一)
書寫讀音
1.給帶點的字注音:
虔信()慰藉()鑲嵌()
2.把下列句子認真抄寫一遍,要求書寫正確、規(guī)范、美觀:
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
理解積累
3.《祖國》一詩的作者是_____國詩人________,本詩選自____________。
4.把古詩補充完整:
⑴寧為百夫長,__________。⑵__________,對影成三人。
⑶驅雞上樹木,__________。
分析鞏固
閱讀下面詩歌并回答問題:
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
連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勝。
無論是鮮血換來的光榮,
無論是充滿了高傲的虔信的寧靜,
無論是那遠古時代的神圣的傳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夢。
但我愛——我不知道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靜,
它那隨風晃動的無盡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的洶涌的河水的奔騰;
我愛乘著馬車奔上村落間的小路,
用緩慢的目光透過那蒼茫的夜色,
惦念著自己夜間的宿地,迎接著
道路旁荒村中那點點顫抖的燈光;
我愛那野火冒起的輕煙,
草原上過夜的大隊車馬,
蒼黃的田野中小山頭上
那兩棵閃著微光的白樺。
我懷著人所不知的快樂,
望著堆滿谷物的打谷場,
覆蓋著稻草的農(nóng)家茅房,
鑲嵌著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節(jié)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農(nóng)人笑談中,
觀看那伴著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5.《祖國》一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統(tǒng)攝全詩,詩人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___________”。
6.從《祖國》一詩的內(nèi)容看,詩人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指什么?
7.詩中“無論……無論……無論……”引領的三個詩句的含義是什么?
8.萊蒙托夫所抒發(fā)的愛國之情,主要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表現(xiàn)出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應用遷移
閱讀俄國萊蒙托夫1932年寫的一首詩《帆》,完成下列問題。
在大海的深藍色的濃霧里
一片孤孤的帆兒閃著白光。——
它在尋求甚么,在這遙遠的異地?
它拋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鄉(xiāng)?
波濤在洶涌著,海風在呼嘯著,
桅桿弓起腰來發(fā)出軋軋的聲動,
唉,——它不是在尋求幸福,
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它上面是黃金色的陽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著風暴,
仿佛是在風暴中才有安祥!
9.本詩中詩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詩中“濃霧”、“波濤”、“海風”、
“桅桿”、“水流”、“陽光”、“風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10.詩中的“幸?!敝傅氖裁矗?br> 11.這首詩抒發(fā)出來的強烈情感是什么?
(二)
書寫讀音
1.給帶點的字注音
深邃()晨曦()河畔()
潺潺()瞰望()黝黑()
理解積累
2.《黑人談河流》的作者___是國詩人______,黑人文藝復興的領袖,被稱
為________。
3.解釋下列詞語。
⑴晨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慰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瞰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鞏固
閱讀下面詩歌并回答問題: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
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發(fā)拉底河沐浴。
在剛果河畔我蓋了一間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羅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當林肯去新奧爾良時,
我聽到密西西比河的歌聲,
我瞧見它那渾濁的胸膛,
在夕陽下閃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達。
4.詩中的“河流”該怎樣理解?“黝黑的河流”指什么?
5.第一節(jié)詩兩次提到“我了解河流”,兩次描寫河流的古老,有何深意?
6.第三節(jié)詩主要寫了什么?請你評點一下這節(jié)詩在寫作上的好處。
7.第二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詩句子完全相同,它們在整首詩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8.詩人想通過談河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應用遷移
閱讀下面這首詩郭沫若的《爐中煤》,完成問題。
①啊,我年青的女神③啊,我年青的女叫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燃到了這般模樣。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②啊,我年青的女郎,④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生,我自從重見天光,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xiāng)。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燃到了這般模樣!
9.“年青的女郎”的形象應是怎樣的?詩人為什么用“年青的女郎”來比喻
自己的祖國?這一比喻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爐中煤”是怎樣的形象?詩人把自己比作“爐中煤”有什么深刻含義?
11.“你的殷勤”、“我的思量”各指什么?
12.怎樣理解“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13.本詩采用第二人稱“你”來寫年青的女郎,這種表現(xiàn)形式對抒發(fā)思想感
情有何好處?
13.本詩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每一小節(jié)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開頭,
有何表達效果?
外國詩兩首(一)
1.qiánjíqiàn
2.略
3.俄萊蒙托夫《萊蒙托夫詩選》
4.⑴勝作一書生⑵舉杯邀明月⑶始聞叩柴荊
5.“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愛情”
6.詩人沒有用豪青壯語去盛贊祖國的光榮歷史、英雄業(yè)績,也沒有去歌頌名山大川,無盡寶藏,而是以平實的筆調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奇異的“愛情”表現(xiàn)在詩人把自己對祖國的愛和對俄羅斯大自然、對普通百姓的愛糅合,化為一體;即對俄羅斯山河景物和淳樸樂觀的人民的熱愛。(意對亦可)
7.強調他對祖國的這種“愛情”是無以替代的。(意對亦可)
8.詩歌在對原野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的描述中,隱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真摯感情,即“真實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比勃羅留波夫語)。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意對亦可)
9.帆(可從標題中得到啟示);塑造“帆”的形象(詩中其他形象起襯托作用)。
10.指個人的幸福。
11.渴望自由,呼喚斗爭。
(二)
1.suìxī pànchánkànyǒu
2.美蘭斯頓休斯“哈萊姆的桂冠詩人”
3.⑴晨光⑵安慰⑶深⑷從高處往下看;俯視
4.詩中“河流”是一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镑詈诘暮恿鳌敝负谌说臍v史。
5.前者是為了反復強調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兩次描寫河流的古老,是為了說明黑人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種族。
6.這節(jié)詩,是對黑人的歷史的回顧。詩人以夸張的手法展開對歷史的回顧,“我”的身影掠過亞、非、美三大洲,從古代到現(xiàn)代,用一幅幅的歷史畫面,把我們的思想帶到了人類的洪荒時代,讓我們感受到了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黑人民族的偉大作用。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于形象的詩句之中。(意對亦可)
7.第二節(jié)詩的作用是承上啟下,表明“我”已經(jīng)深入地用“靈魂”去感受河流,由此引出下一節(jié)對歷史的回顧。最后一節(jié)重復第二節(jié),意在強化突出主題:黑人種族見證了人類的發(fā)展歷史,黑人的“靈魂”里容納著人類的文明,歷史的積淀,因而顯得“深邃”。(意對亦可)
8.詩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歷史的尋根。從中顯示了黑人對自己種族的自豪感。(意對亦可)
9.“年青的女郎”應該是美麗、朝氣蓬勃、富有青春的勉力,叫人想念。這一形象的比喻,既是對祖國的熱情贊美,又邁出了自己對祖國的深深眷念之情。(意對亦可)
10.“爐中煤”的形象是渾身都在燃燒,十分熾熱。詩人把自己比作“爐中煤”,形象地表明詩人思念祖國的情緒是何等熾熱、何等強烈。
11.“你的殷勤”指祖國的生養(yǎng)之恩和熱情關懷,“我的思量”則指“我”對祖國人民每時每刻的思念。(意對亦可)
12.煤雖是黑的,但經(jīng)燃燒能生成火,其他再漂亮的石頭卻不能。詩句的寓意是;別嫌我外表難看,其實只有我這一類人對你才有無限的忠誠和熱愛。(意對亦可)
13.采用面對面地贊美、傾訴的形式,顯得直接,親切,也更感人。
14.反復詠唱,一唱三嘆,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