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1《蜀鄙二僧》課堂實錄。
《蜀鄙二僧》課堂實錄
師:全班響亮齊讀“我的課堂我主宰,人人參與展風采”(幻燈片展示)。
(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師:本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蜀鄙二僧》,誰幫老師將課題寫到黑板上。
(學生紛紛舉手,師請一位同學板書課題)
師:讓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我們一般怎樣學習?
生:誦讀、譯讀、品讀、說讀。
師:這幾種方法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呢?
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增、刪、留、換、調;讀懂文本,讀出語氣;讀出自己,思考感悟。
1、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譯讀(增、刪、留、換、調)
3、品讀(讀懂文本,讀出語氣)
4、說讀(讀出自己,思考感悟)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br>
師:本節(jié)課我們有由五個活動構成,請同學們先進行第一個活動,請看大屏幕。
活動一:誦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讀后評一評。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br>
師:請同學們先將文章齊讀一遍,請注意老師的要求。
(生齊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對照要求自己評一評。
生:有同學字讀錯了,“貧者語于富者”“語”應該讀四聲,不是三聲,有同學將“子何恃而往”讀成了“子何持而往”。
師:這里為什么“語”應該讀四聲呢?什么時候讀三聲呢?
生:這里“語”是告訴的意思,是動詞,如作“語言”講時就讀三聲。
生:我覺得本文讀得太快,節(jié)奏沒有讀出來。
師:你能不能示范一遍呢?
生:可以
(生讀,節(jié)奏感很強)
師:那我們再讀一遍,這一次我們變變方式,男生讀一句,女生讀一句,中間要稍稍停頓一下,且段與段之間停頓稍長一點。
(生讀)
(以上是第一個活動,同學們參與的很好,下面我們進行第二個活動,請看大屏幕)
活動二:譯句接龍
請同學們按順序一人譯一句,譯后稍停頓,其他同學隨時糾正、補充。
譯句方法:增、刪、留、換、調
直譯為主,字字落實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br>
師:在這活動之前,老師還想問一下,同學們在預習時,在翻譯方面有沒有疑問,請有疑問的先提出來。
生1:“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有的參考書認為是“邊境上”,有的解釋為“邊遠的地方”,請問究竟哪種解釋更合理?
生2“其一貧”“其”如何理解?
生3:“吾一瓶一缽足矣”“足”字怎樣理解?
(生解答)
師:下面我們開始“譯句接龍”,從這一個同學開始向后(師指一個同學),一人一句。注意譯后稍停頓,其他同學隨時糾正、補充。
生1: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一個貧窮,其中的一個富有。
生2: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如何?”
生(糾正):這里“何如”不僅僅要調順序,還要換詞語,因為“如何”用白話文來說是“怎么樣”的意思。
生(補充):這里還要加些話,因為沒有主語,我認為應譯為“你認為怎么樣?”
師:很好!接著來。
生3:富和尚說:“您靠什么去呢?”
生4:窮和尚說:“我靠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br>
生5:富和尚說:“我?guī)啄陙硐牍痛樈?,還沒有能夠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師問:你怎么知道“買舟”是“雇船”,“而下”是“順江而下”而不是“沿河而下”呢?
生答:“買舟”下面有注釋。(師插話:你很聰明,知道看注釋。)這里南海是普陀山,而從四川到普陀山,長江是唯一的一條水路。(師插話:你很了不起,知道從文意來推斷。)
生6: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貋砹?,告訴富和尚。
生(補充):是將去南海的經歷告訴了富和尚。
生7:富和尚顯出了慚愧神色。
生8: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
師:你怎么知道“去”是“距離”的意思。
生:(齊答)學過,(師插話:哪里學過,把原話背出來。)在《兩小兒辯日》中“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師:很好,學過的能學以致用,能聯(lián)想以前的知識。但文中的“焉”好像沒譯呀?
生:這是語氣詞,不譯。(師插話:這就是譯句中“刪”的原則)
生9: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生10: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師總結:第二個活動也很順利,老師在上節(jié)課跟同學們講的譯句的原則上,再補充釋詞的原則。
釋詞方法:查看法;聯(lián)想法;推斷法。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br>
下面我們進行第三步。
活動三:走進心靈
本文有四句對話,請同學們在四句對話中的每個“曰”字前,加一個表情態(tài)的詞,并讀讀“曰”的內容。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一人演窮和尚
師:請以小組為單位,先討論三分鐘。
師:下面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讀一讀。先說第一句。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不卑不亢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彬彬有禮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謙虛的語氣來讀。(生讀)
師:剛才幾位同學都讀的不錯,都講“何如?”的征詢意見的語氣讀出來了?,F(xiàn)在老師想將“何如”改為“汝信乎?”你們認為怎么樣?
生:不行,這樣說有點狂妄,這不符合窮和尚的性格。
師:我贊同同學們的意見,那第二句怎樣讀呢?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不相信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輕蔑的語氣來讀。(生讀)
師:同學們都將重音放在“何恃”上,強調了富和尚瞧不起窮和尚。品味的很到位,現(xiàn)在全班讀一讀。(全班齊讀)
師:那下一句呢?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自信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堅定的語氣來讀。(生讀)
師:你為什么要強調“足”字呢?
生:窮和尚雖然沒錢,但人窮志堅。
師:最后一句誰來?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狂妄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嘲笑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這一句用傲慢的語氣來讀。(生讀)
師:這一句前半句語氣和后半句一樣嗎?
生:我認為這一句前半句用傲慢的語氣來讀,后半句用嘲笑的語氣來讀。(生讀)
生:我認為他的分析是對的,但沒讀出來,前半句重音應放在“猶”字上,后后半句重音應放在“子”字上,強調我都去不成,你就別談了。(生讀,但沒讀好。)
師:你再讀一遍。(但還是沒讀好)。
師:誰來示范一下。(一生示范,讀的很好)。
師:請全班學生將這一句齊讀一遍。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本文編為課本劇演一遍,小組內要分工,一人演窮和尚,一人演富和尚,一人當旁白,一人評價。請同學們準備3分鐘。
活動四:角色扮演
以小組為單位,將本文編為課本劇。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一遍?!?br>
(一小組展示課本?。?br>
師:請同學們評一評。
生:演時語氣還不錯,但表情還不夠豐富。如瞧不起窮和尚時,可以白窮和尚一眼,眉毛向上揚一揚,表現(xiàn)傲慢時,要搖頭晃腦。
生:演時還可以根據情形補充一些內容。
師:下面我們全班來演一演。我當旁白,男生演窮和尚,女生演富和尚。
(師生共同演課本?。?br>
師:現(xiàn)在同學們在理解上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質疑):本文應將窮和尚去南海的經歷寫一寫,這樣文章更真實。
生(回答):其實窮和尚將經歷肯定詳細的講了一遍,不然,富和尚肯定不會相信他,更不會有慚色,只是本文不需要寫出來。
師:為什么不需要寫出來呢?
生:因為本文不是講故事,而是在講道理。
師:很好!本文是在講道理。講的是人要立志的道理(教師邊講邊板書)
板書設計
客觀條件結果道理
貧一瓶一缽至
二僧}人要立志
富欲買舟而下不能至
師: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要感謝文中的貧者、富者還有作者。假如他們穿越時空隧道,站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有什么對他們說的嗎?
活動五:思想碰撞
請同學們用“——,我想對你說……”的句式,對文中的貧者、富者或作者說一兩句感悟的話。
【幻燈片展示】
生:我想對富和尚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師要有志向,當然我承認你有志向,但還要有行動。”
(師插話:對!心動不如行動)
生:我想對富和尚說:“你不能總是準備,要有闖勁?!保◣熢u:說的多好?。∪跽呖傇诘却龣C會,而強者總在創(chuàng)造機會。)
生:我想對窮和尚說:“感謝你,你讓我明白了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長路漫漫,路就在自己的腳下。”
生:我想對作者說:“你讓我明白一個人成功,要有志向,還要有行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br>
┉┉
師:老師也想說說:
老師對同學們說:
今由蜀鄙之僧觀之天下事本無難易之分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人之為學亦無難易之分學之則難者亦易不學則易者亦難人之立志萬事可成如使吾輩之人皆為有志之人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前途未可量也誠如此乃吾輩之幸國家之幸
【幻燈片展示】
師:請同學們準備一下,將老師的話讀一遍。
生:(齊讀,讀的像拗口令)
師:請同學們再讀。(再次用幻燈片展示,但將剛才的話劃分了一下節(jié)奏)
師:語言講究語感,從剛才讀的情況來看,同學們課后還是要多讀文言文,積淀語感。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相關推薦
《蜀鄙二僧》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蜀鄙二僧》”,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蜀鄙二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詞語,了解“鄙、語、之、子、買、去、顧”的不同的用法。
2、過程和方法:背誦全文,疏通文意,增強文言語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學生要“立長志”,懂得事在人為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學會朗讀文言文。
2、理解積累文言詞匯。
3、理解句義、文義。
教學難點: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義以及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啟迪。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全文,把握大意。
1、學生自由讀文,糾正字音。(強調正確、流利)。(板書課題:蜀鄙二僧)
2、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知道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們就要聯(lián)系注釋來好好地讀讀課文。
讓學生聯(lián)系注釋了解文章大意,兩人一組,討論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準備現(xiàn)場質疑。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不懂的詞句。
4、搶答:你們都明白了嗎?那我來考考你們。
5、每生一句,依次譯出全文。教師先示范譯第一句。要求學生力求直譯,注意“信、達、雅”三原則。
直譯的要求:
(1)原文字在譯文中有著落;譯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據;譯文原文句式風格力求一致。
(2)信:準確。達:通暢。雅:優(yōu)美。
師相機強調重點詞語:鄙、語、之、子、買、去、顧
6、現(xiàn)在你們一定會比剛才讀得更好,試試看!學生自由讀。(強調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因為本文要背誦,所以讀時要做到“眼睛看,嘴里念,耳朵聽,想畫面”。)
7、分角色朗讀。
(1)對待同一件事,僧富者和僧貧者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他們說話的語氣也大不相同,請同桌2人分別來扮演富者和貧者,看看誰能讀出他們當時的神情和語氣。
(2)指名2人讀。指導點評二人讀的情況。強調兩個“子何恃而往”讀的語氣應不同。
三、細讀全文,明白道理。
1、蜀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二人皆欲往南海,終貧者至,而富者未至,這是為什么?趕緊讀讀課文。(板書:二僧、貧、富、結果、至、不能至)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2、指名學生說。
出示句子:“吾一瓶一缽足矣。”(板書:一瓶一缽)
(1)仔細讀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讀)
(2)你知道他要去的地方有多遠嗎?
出示句子:“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br>
(1)指名讀,從西蜀到南海有多遠?指導朗讀
(2)讀到這兒,你想到什么?指導朗讀
(3)可貧者卻說“吾一瓶一缽足矣”
(4)你再讀貧者的話,有什么想說得嗎?指導朗讀
(5)是啊,從四川到南海要經歷5省,這其中既有海拔4000多米,空氣稀薄的高原,也有杳無人跡的原始森林,更有一望無垠的大海,貧者一人只身前往,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韶氄咭廊徽f……(齊讀貧者的話。)
(6)面對同樣的路途,富者的態(tài)度如何呢?
出示句子:“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br>
(1)為什么富者認為貧者去不了南海呢?
(2)貧者僅靠“一瓶一缽”,而富者呢?指名讀(板書:欲買舟而下)
(3)這句話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富者為去南海做了精心的準備?指導朗讀
(4)可結果呢?
(5)將貧者的話和富者的話對比起來讀讀,你有什么想說得?(板書:對比)
小結:貧者不依賴客觀條件,他能克服困難,努力把自己的目標落實在行動中,所以能“至”;富者也有志向,但他一味依賴客觀條件,缺乏的是為此志向而努力的行動,所以“不能至”。(板書:客觀條件)
《為學一首示子侄》一文中,為學是求學,做學問的意思。作者寫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其子侄:在求學的過程中要立志,更要有行動。(板書:要立志更要行動)
四、當堂成誦。
1、學生自由誦讀。
2、請同學嘗試背誦。
五、總結教法學法:相機強調:直譯和意譯
信、達、雅
眼睛看、嘴里念、耳朵聽、想畫面
一粗二細三精四記
一抄二畫三注四通
六、鞏固練習:完成課后習題
板書蜀鄙二僧
客觀條件結果道理
貧一瓶一缽至
二僧要立志更要行動
富欲買舟而下不能至
“質量”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2.知道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tài)、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3.了解常見的測量質量的工具,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4.對常見物體的質量形成較為具體的量級觀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動手、比較,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2.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使用測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托盤天平的調節(jié)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介紹桿秤等測量質量的工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過了解質量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質量的概念。
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教學用具】
托盤天平和砝碼多套,橡皮、小刀等學習用具。
【教學理念】
1.講解與示范結合,自學與討論結合,合作與交流結合。
2.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讓學生進一步感知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
3.夯實基礎,活學活用。
【評價內容】
1.關于質量概念方面的內容的掌握情況。
2.關于托盤天平的維護、調節(jié)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
3.學生積極參與認知過程的表現(xiàn)情況。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2分鐘)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但組成物體的物質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說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誰能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說明。
學生:組成講臺和課桌的物質的多少不同。
學生:桌子和椅子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
學生:大鐵錘和小鐵釘所含鐵的多少不同。
教師:同學們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10—2質量)
二、學習新知(35分鐘)
教師:關于質量,同學們知道多少?
學生: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教師:(板書:一、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學生:質量的單位是千克、測量質量的儀器有桿秤、天平等。
教師:剛才,大家基本上說出了關于質量的主要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質量的測量等有關知識。下面請各學習小組按著學習提綱進行自學,然后請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自學提綱內容如下:
1.質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質量的單位有那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怎樣?
3.當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它的質量是否變化。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利用什么儀器測量物體的質量。
5.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有哪些?
6.為了保持天平的精確度,我們應做到哪些要求?
7.如何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學生:(看書自學,在書中找到有關答案,然后小組討論。)
教師:(參與到學生之中,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教師:下面請各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首先回答第一、第二題。
學生:用小寫字母m表示質量。
學生: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比它大的單位有噸(t)。比千克小的單位有克(g)、毫克(mg)、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g=10-3kg1mg=10-3g=10-6kg1t=103kg。
教師:你們答的非常好,下面請大家閱讀教材中的小資料和科學世界兩部分內容,進一步了解質量的應用和常見物體的質量大小,從而充分理解質量單位千克的大小。
學生:(自學)
教師:(板書:1.質量單位:千克(kg)、噸(t)、克(g)、毫克(mg)1g=10-3kg1mg=10-3g=10-6kg1t=103kg)。
教師:好,我們繼續(xù)往下學習,誰來回答第三題。
學生:當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質量可能不變吧!
學生:當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質量不變。
學生:當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質量好象變了。
教師:從同學們的答題來看,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還不是很肯定,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下面進一步展開討論,各小組在討論時,最好舉例說明。
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好,就討論到這,誰能舉例說明這物體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時,質量如何變化?
學生:我們在超市里買的商品從工廠到商店,雖然位置變了,但它們所含物質的多少沒變,所以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的變化而改變。
教師:這位同學說的很好,當物體的位置變化時,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沒變,所以質量不變。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地球的巖石,雖然位置變了,但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所以質量不變。
教師:誰還能繼續(xù)舉例說明?
學生:用鋸把一段長木鋸成兩根短木,這兩根短木的質量就小于長木的質量,所以物體的形狀變了,質量要改變。
教師:就這個問題,誰還發(fā)表意見。
學生:雖然兩根短木的質量就小于長木的質量,但是不能說明物體的形狀變了,質量也改變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質量的多少還是沒有變。
教師:這為同學說得非常好,比如我們把一塊鐵砸成鐵板,雖然形狀變了,但它含鐵的多少沒有變,質量就不變。(此時,教師還可以問一下學生,鐵的體積是否變化。)
教師:物體的質量隨狀態(tài)變化嗎?
學生:不變化。一鐵塊熔化成鐵水,所含物質的多少沒變,所以質量不變。
教師:說得好,水結冰,冰化成水,狀態(tài)變了,質量不變。
教師:同學們的討論分析非常好,質量不隨物體位置、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它實際上反映出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板書:2.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不隨物體位置、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
教師:下面誰回答第四個問題。
學生:日常生活中稱物體的質量的儀器有桿秤、案秤、電子秤、臺秤、彈簧秤、天平等。
教師:從第四個問題的回答來看,同學們還是很關心生活的,熱愛生活的,知道這么多測量儀器,剛才大家所舉的例子,有的同學對彈簧秤這個儀器有異議,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面較寬。的確,彈簧秤不是測質量的儀器,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習到。
教師:桿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已經應用了許多年了,希望同學們今后能發(fā)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確的測量質量的儀器。
教師:雖然測量質量的儀器較多,但我們學校實驗室中使用天平測質量,常見的天平有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我們初中階段需要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板書:二、托盤天平)
教師:誰能到前邊來,拿著托盤天平給大家介紹一下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
學生:(請一個同學到前邊來)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有:橫梁、標尺、游碼、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等。
教師:我再給補充一下(教師拿起托盤天平),這個是底座、這兩個是托盤,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標準的砝碼。
教師: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盤天平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儀器,所以為了保持天平的精確度,我們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記幾條要求。誰來說一下。
學生:1.每個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稱的最大質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稱量。2.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3.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教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保持天平精確度的幾點要求,下面請各組開展討論,如果不按這些要求做,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學生:(開展討論)
教師:(板書:(一)保持天平精確度的具體要求:1.每個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稱的最大質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稱量。2.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3.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教師:請各組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如果被測物體的質量超過了天平的稱量,測不出結果,還可能把天平損壞。
學生:用手接觸砝碼,把砝碼弄濕、弄臟,在盤中放潮濕的物品和化學藥品,容易使砝碼生銹和腐蝕天平、砝碼,會造成測量結果不準確。
教師:大家分析的很好。下面各小組準備好天平和砝碼、被稱物體。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老師的操作,仔細琢磨老師講解,然后進行規(guī)范操作。
學生:(準備實驗儀器)
教師:(板書:(二)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1.把天平水平放置。2.調節(jié)天平的橫梁平衡:首先把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其次,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盤的中線處。
學生:(學生調節(jié)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剛才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的天平的橫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組能發(fā)表一下意見,你們是如何調節(jié)的,使天平平衡的?
學生:左端高時,平衡螺母向左移動;右端高時,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教師:大家從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非常好,至于為什么,學完了杠桿的知識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師:現(xiàn)在有的組的天平的橫梁還在動,有的已經靜止,如果都等到靜止后再判斷橫梁是否平衡,太浪費時間,我們還可以依據什么來判斷呢?
學生:指針以分度中央為準,左右偏轉的幅度相等。
教師:很好,我們繼續(xù)。3.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現(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還是先加質量小的砝碼?
學生:先加大的,便于測量。
教師:好,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測的物體的質量大約多大,然后操作。
學生:(實驗操作)
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剛才發(fā)現(xiàn),有的組沒有合適的小砝碼,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這時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哪個發(fā)表意見。
學生:可以適當?shù)匾苿佑未a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橫梁平衡。
教師:使用游碼能分辨出更小的質量,游碼相當于一個“秤砣”,它在標尺上每移動一個格,就等于在右盤中增加一個更小的砝碼?,F(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1.在你的天平標尺上,一個小格相當于多大質量的砝碼。2.讀數(shù)時,是以游碼左邊還是右邊所對應的刻度線為準呢?3.讀數(shù)時,是先讀大砝碼還是小砝碼?4.物體的質量如何計算呢?
學生:(討論學習)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標尺上每個小格代表0.2g或0.25g或0.5g。
學生:讀數(shù)時,以游碼左邊對的刻度線為準。
學生:先讀大的砝碼后讀小的砝碼。
學生: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之和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請同學們整理器材。注意:怎樣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學生:用鑷子夾取。(學生整理器材)
教師:(找四個學生到黑板板書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每個同學書寫一條。)
教師:請大家評價一下這四位同學的板書。(教師和學生們一起評價,把錯誤的地方糾正過來,形成正確的內容)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2.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3.把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可以適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復平衡。4.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三)總結提煉(2分鐘)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在各個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獲,誰能談一下。
學生:我們學習了質量的概念,單位及其換算關系,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學生:我們的自學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學生:物理就在我們身邊,要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教師:大家談的非常精彩,希望你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一是能掌握所學知識、二是能學以致用。
(四)知識拓展(1分鐘)
教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測量物體質量的基本方法,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如何稱粉末狀的物體和液體的質量?2.如何稱質量較小的物體的質量?如大頭針等。由于時間關系,這些問題作為課后作業(yè)。另外,請同學們完成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問題和做好復習,下節(jié)課我們到實驗室完成教材11頁“想想做做”中的實驗和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課例評析】
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質量的初步概念、單位及其換算和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教者在完成知識與技能目標上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來進行的,通過講解、設疑、自學、小組討論,使同學們認識質量的概論和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而改變,以及常見的測質量的儀器。通過觀察、講解、示范操作,學生親自操作,讓學生認識天平的結構,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這種--基礎夯實有力,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本節(jié)課在完成過程與方法目標上,關注學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現(xiàn)象為切入點,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主要的課程,讓生活走進物理,讓物理走向社會。通過實踐操作和交流與討論,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主動的學習方式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體會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樂,這有利于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本節(jié)課在完成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上,通過介紹桿秤等日常生活中的測質量儀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對天平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愛護儀器和科學求實的實踐精神;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增進同學們間的合作精神,增進友誼。
【拓展探究】
這節(jié)課關于學習托盤天平使用方法的--,還可以變換一種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將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說明書”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經過閱讀、討論、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學習,更能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自學、合作、探究等形式,學習掌握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方法。
“磁場”課堂實錄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磁場”課堂實錄”,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設計理念】
構建“人文·物理·社會”三維課堂,在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同時,滲透以人為本的培養(yǎng)理念。讓“研究性學習”走進課堂,走入學科教學,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民主性、生成性。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井以“隨堂探究卷”為橋,架師生互動平臺,提供一種切實可行的質性評價手段。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我國古代的磁文明,激發(fā)學習熱情;
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磁體特性、感知磁場;
3.知道磁感線,初建模型思想;
4.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
【教學器材】
磁體、鐵屑、立體磁感線模型、透明薄玻璃板、多媒體課件、探究卷等。
【教學過程】
導語:傳承文明,才能發(fā)揚文明。
子課題一:“磁”文明(6分鐘)
課題內容:追古撫今,以“羅盤的輝煌”映射我國近代“磁文明的衰落”。
(師語)南宋文天祥在抗元失敗后,曾道“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死不休!”赤子之心溢于言表,除此之外詩中還蘊涵何意?
(生)發(fā)表見解,并在教師指導下,閱讀第46頁第一自然段,了解我國的磁文明。
(播放課件)內容一:戰(zhàn)國時期的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
內容二:鑒真東渡(動畫),畫面最終定格“鑒真”手中羅盤;
內容三:“鴨片戰(zhàn)爭”電影片段。
(低沉的話外音)中國的磁文明源遠流長,但眾所周知,在近代,“磁”文明與華廈文明一起走向了衰落,西方人利用“羅盤”漂洋過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們的國門,華夏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同學們,“文明的衰落”是殘酷的,今天的我們應該……
(生)表決心。(師語)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開始有關“磁”的研究。
(用發(fā)“民族情”引“探究激情”,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子課題二:“磁”現(xiàn)象(7分鐘)
課題內容:探究有關的磁現(xiàn)象,并思考產生這些磁現(xiàn)象的本質原因。
所用器材:
(學生)條形磁體兩只、蹄形磁體一只、鐵屑、小磁針、細線、銅片。
(教師)環(huán)形磁體、圓柱形磁體、鎳幣、相同的小車兩輛。
(師語)磁體的形狀有很多,如條形、蹄形、針形等,但不同形狀的磁體有著許許多多的共性。請利用你手邊的器材,結合課本第47頁的有關內容探究磁體特性。當然,你還可以就你感興趣的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究。
(生)探究并歸納。(師)補充探究:磁體對鎳幣的吸引;將條形磁體置于小車上,再探磁體間相互作用。
(小結)磁體可以吸引鐵、鎳;磁體兩極磁性最強;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引思)磁體間能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生)猜想。
(生生、師生合作開展科學探究。經歷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及猜想意識。)
子課題三:“磁”本質(12分鐘)
課題內容:感知磁場及磁場特性。
(生)鑒于元認知的缺陷,真正認識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顯有困難。
(師語)既然問題太難,那我們就將它暫時放一放,讓我們先做一組小游戲。
游戲一:讓小磁針動起來。
(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撥、用嘴吹、用磁體去靠近小磁針。
(引思)用手撥──是(看得見的)手使小磁針動,且手與小磁針接觸。
用嘴吹──是(可感知的)空氣使小磁針動,且空氣與小磁針接觸。
(小結)1.要有物質(物體)直接接觸小磁針并產生作用時,小磁針才會動起來;
2.磁體靠近小磁針時,能使小磁針動,說明磁體與磁針間存在著某種物質。
(師語)這種物質叫“磁場”,它是由磁體產生。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利用實驗去感知它,包括感知它的某些特性。
游戲二:讓小磁針排隊。
1.讓幾只小磁針在“條形磁體”周圍“排隊”。感知磁體周圍的磁場具有方向性(磁場方向的規(guī)定讓學生自己從書中尋找)。
2.讓很多的小磁針在條形磁體周圍排隊(投影)。讓學生用曲線畫出小磁針排隊路線。
(師語)同學們,你們在無意之中已經找到了一種形象化地描述磁場的方法,你所畫的曲線在物理學中叫做“磁感線”。不過,老師要提醒你:磁感線只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
3.利用立體磁感線模型板上的小磁針在磁體周圍空間排隊,讓學生了解磁場空間性。
(師)補充探究:將透明薄玻璃板置于條形、蹄形磁體之上,在板上均勻撒上鐵屑,輕輕敲擊玻璃板,直至鐵屑形成條紋狀。讓學生再次整體感知磁場特性。
(用游戲打開學生主動探究心向,在探究中領悟磁的本質,并尋找到一種描述磁場的方式,此步很好地體現(xiàn)了本課的設計理念“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化難為易,突破本課重難點。)
子課題四:“磁”模型(9分鐘)
課題內容:再認“磁感線”這一重要的物理模型價值。
(閱讀探究)指導學生閱讀、分析第49頁圖8.1-7,找出磁感線的分布規(guī)律。領悟磁感線可形象具體地描述磁場分布特征。
(實驗探究)指導學生利用實驗確定圖8.l-8中同名、異名磁極間磁感線的方向,了解磁感線應從磁體N極出發(fā),回到S極。
(模型探究)課件:地磁場模型(將第49頁圖8.1-9設計成立體動畫)。
(生)利用磁感線分析地磁場的特征,再認“磁感線”模型的價值。
(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生方式多樣化,滲透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體會物理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價值。)
子課題五:“磁”應用(6分鐘)
1.探究如何磁化鋼針;2.思考磁體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從知識走向應用,從物理走向社會。)
【小結與延展】(5分鐘)
(生)反思探究中的收獲和缺陷,提出自己的感悟并作評估、交流。
(師生)共同構建多維度課堂小結,并為下一步探究方向作出設想,如地磁產生原因;除磁體外,有無其他方式產生磁場等。
(反思是督查、檢測、調整的重要舉措,感悟是實現(xiàn)知識遷移、能力內化必由之路,通過師生交流設置“課堂留味”,以收“課雖停而思未止之效”。)
結語:沈括遺風應猶在,敢教華夏換新顏!
(導語、結語遙相呼應,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之愛國理念,再激探究激情。)
【板書設計】
(構筑立體知識樹,融“認知、探究、方法”于一體,便于學生進行信息的再加工)
附:探究卷主要欄目及內容簡介
一、磁場
(一)從歷史到今天,內容見子課題一。
(二)從現(xiàn)象到“本質”。內容見子課題二、三。
(三)從抽象到“具體”,內容見子課題四。
(四)從知識到應用,內容見子課題五。
在課后………
1.完善你的探究卷,繼續(xù)“動手動腦”學物理。2.寫一點:“老師,我想對你說……”
評價欄:含“自評”“他評”“師評”。
探究卷編制注意點:注重過程,用語貼近學生,知識體系明朗,輔以適當?shù)募钫Z。
(探究卷的作用:課堂上架師生互動平臺,課后提供一種有效的信息再處理方式,并給教師提供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的質性評價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