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11-21高二歷史教案: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導入:
師:剛剛結束的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相信同對于遙遠古老的希臘文明或許很多人并不陌生,作為眾神家園的希臘,它的神話傳說中的許多人物如雅典娜、宙斯、海神波賽東、人類的救星普洛米休斯等常常出現(xiàn)在我們文字與言語里面。
師:著名的特洛伊戰(zhàn)爭就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傳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王后海倫,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發(fā)動了歷時十年的特洛伊戰(zhàn)爭。歷史的真實卻是邁錫尼為掠奪特洛伊的財富并進而據(jù)有此地,以控制愛琴海航運。結果兩敗俱傷,特洛伊毀滅,邁錫尼進一步走向衰亡。
師:希臘文明在人類歷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之于歐洲更是如此,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而愛琴文明則是希臘文明的開端。史家有說: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領略希臘的光榮歷程。
點擊下載://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39[趣祝福 wWw.ZFW152.COm]
相關推薦
高二歷史教案:《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愛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們有何表現(xiàn)?古希臘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內涵,表現(xiàn)發(fā)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體制分類及主要特點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希臘文明屬于與內陸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臘的地理版圖破碎,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古希臘的多元政治的形成與此有關。
過程與方法:
問題探究,通過問題層層展開,學生合作參與課堂討論,分析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希臘城邦的影響;利用表格,學生閱讀材料,歸納、比較五種政體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古代希臘羅馬的輝煌文化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遺產,認識到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為人類文明的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各有利弊。
教學重點:
古希臘文明的組成,地理環(huán)境與城邦形成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希臘城邦不同政體的差異及對公民政治的分析。
導入新課:
在古時候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有位美艷的公主,芳名叫歐羅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邊摘取水仙花、紫羅蘭。突然,天神宙斯從奧林匹斯山俯瞰大地,發(fā)現(xiàn)了歐羅芭。宙斯不由自主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搖身一變,成為一頭靚麗的公牛,來到了她身前。歐羅芭上前撫抱它,并騎上了牛背。公牛踏著愛琴海的浪花把歐羅芭帶到了克里特島,并與歐羅芭結了婚,于是把克里特島命名為“歐羅芭”。根據(jù)這個神話,歐洲人認為“歐洲”(Europe)最早是指愛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島。然而這則神話傳奇在虛虛實實的情節(jié)中卻反映出這一段歷史的真相:愛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紀)是長達800年的青銅文化,是地中海東端的希臘文明的開端。它包括克里特、邁錫尼與小亞細亞的特洛伊文明,而希臘文明則是西方文明的源頭。
講授新課:
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它早已經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那么我們今天所了解的愛琴文明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呢?它主要是通過考古發(fā)掘被發(fā)現(xiàn),要說愛琴文明的發(fā)現(xiàn)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物,那就是阿爾圖·伊文思和亨利·謝里曼。
伊文思(1851-1941)英國人,牛津大學教授,發(fā)掘了克里特島,取得了驚人的收獲,使邁錫尼文化的的前驅克里特文明大白于世。經過數(shù)十年發(fā)掘研究,伊文思對米諾斯文明的分期和發(fā)展情況作了充分論述。
那么,克里特文明(又稱米諾斯文明)的標志是什么?
(學生答)王宮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現(xiàn)。
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在米諾斯王宮里,馴養(yǎng)著一頭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斯牛,雅典每年要向米諾斯王進貢7對童男童女給這頭怪物吃。后來,雅典英雄王子提修斯決定渡海到克里特去殺死這頭給雅典帶來痛苦的怪物米諾斯牛,他相信能夠成功完成任務,并答應他的父親雅典國王埃勾斯要是能平安歸來,就在船上用白帆來代替服喪的黑帆船回雅典。到達克里特島后,提修斯在米諾斯公主阿莉阿德妮的幫助下進入了迷宮殺死了米諾斯牛,并順利逃出了克里特,但是對美麗的公主的懷念使王子竟忘記了把船上的黑帆換上表示凱旋的白帆。這時年老的雅典國王已經好多天遙望著海洋,等待獨子的歸來??墒谴瑨熘诜诤叫?,埃勾斯國王也悲傷投海自盡。為了紀念埃勾斯,給這個海取名為埃勾海(通譯為愛琴海)。
愛琴海(Aegean Sea)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在今希臘和土耳其之間,面積約21.4萬平方千米,平均深約570米,沿海港口和島嶼星羅棋布。
亨利·謝里曼(1822-1890),美籍德國人,解開希臘神話之謎,謝里曼幼年時就迷戀《荷馬史詩》,尤其對特洛伊木馬的故事深感興趣,并且堅信《荷馬史詩》描寫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成年后的他雖然從事著商業(yè)和投機買賣,但從未忘卻童年的理想。經商致富使他有可能自費進行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1870年,謝里曼開始發(fā)掘特洛伊土丘,并于當年找到了戰(zhàn)火焚燒的痕跡和與史詩所述相符的大量金銀飾物,收獲頗豐。1876年他又發(fā)掘了希臘半島的邁錫尼,在城邦內的王族墓葬中獲得豐富的金銀制品,證實了《荷馬史詩》有關“邁錫尼富于黃金”之說,并使人們注意到,在希臘古典文明之前還有燦爛的青銅文明,促使考古學界和史學界對希臘各地進行調查發(fā)掘并對希臘古史有了全新的認識。謝里曼對特洛伊古城的發(fā)現(xiàn)宣告了邁錫尼文明的發(fā)現(xiàn)。他將歐洲歷史的序幕提早了1000年或更早。
那么,邁錫尼文明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答)一系列新的君主國興起,伴之出現(xiàn)的是王宮、衛(wèi)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眾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書。
通過上述分析和歸納,我們大體了解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的發(fā)現(xiàn)個各自的特點,為了使同學們更好地掌握兩種文明的有關內容,一起完成下列表格,注意兩種文明的時間。
愛琴文明
時間
標志(特點)
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2000年-前1400年
王宮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邁錫尼文明
公元前1400年-前12世紀
一系列君主國興起,具有尚武氣息的王宮、衛(wèi)城、王室陵墓
在公元前13世紀后期(約公元前1250年或1230年),以邁錫尼為首的希臘各邦,對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城進行歷時10的侵略戰(zhàn)爭。邁錫尼等希臘各邦雖然獲勝,但它們的力量也被嚴重削弱。不久,希臘語人的一支——多利亞人從半島北部侵入,滅了邁錫尼諸城邦,但多利亞人并未建立自己的國家,希臘的文明傳統(tǒng)斷絕了300年,從公元前1100年到前800年間,希臘各地又退回到原始社會時代,這是一個相對落后的“黑暗時代”,反映它的歷史情況的主要文獻是《荷馬史詩》,所以又稱為“荷馬時代”。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卓越的長篇敘事詩,相傳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所作,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兩部著作?!兑晾麃喬亍分饕獢⑹龅氖翘芈逡翍?zhàn)爭第十年年初51天的故事,希臘聯(lián)軍第一勇將阿基里斯,因聯(lián)軍統(tǒng)帥阿伽米農奪取了他的女戰(zhàn)俘悲憤而退出戰(zhàn)場,此后希臘聯(lián)軍屢戰(zhàn)屢敗。阿基里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羅斯,借阿基里斯的盔甲和盾牌出戰(zhàn),結果被特洛伊城第一勇將赫克托耳殺死。阿基里斯因戰(zhàn)友之死非常悲傷懊悔,于是拋棄私憤,重返戰(zhàn)場。阿基里斯在同特洛伊人的大戰(zhàn)中,最終殺死赫克托耳。整個故事以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贖回其子赫克托耳的尸體,并舉行隆重的葬禮而結束。
《奧德賽》重要敘述的是希臘英雄、伊大卡島國王愛德修斯,在特洛伊戰(zhàn)后回國途中海上歷險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其間,伊大卡島的許多貴族青年集聚在他的家中,揮霍他的財產,并爭著向他的妻子珀涅羅珀求婚;在海上漂流第十年的奧德修斯,來到斯刻里亞島,在島上的王宮里講述了十年海上漂流歷險的故事;奧德修斯從斯刻里亞島回到伊大卡島,打殺求婚者,全家團聚。
過渡:希臘歷史從愛琴文明開端,那它又將走向何方呢?與古代東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古希臘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上演了怎樣的一段文明呢?在經歷了荷馬時代的黑暗后希臘走上了城邦復興之路。
那么,什么是城邦呢?
(學生答)城邦是指古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tài),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其周邊的村社構成。 城邦一詞可追溯至古希臘文“波利斯”,原有城堡、國家、公民集體、城市之意,中文意譯名“城邦”。
城邦是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tài),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達和雅典。為什么在希臘會形成數(shù)以百計的城邦林立局面,而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集權王朝呢?這還要從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說起。結合地圖和文字歸納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特點。
(學生答)地小山多,土地貧瘠,海岸曲折,島嶼密布為其地理環(huán)境的特色。
根據(jù)所分析的希臘的地形特征,你認為哪種生存方式才最有利于古希臘人?
(學生答)發(fā)展海外貿易、航海業(yè)、同時進行海外殖民擴張。殖民運動最初起因是本邦的條件無法滿足生存需要而被迫移民,后來則是為了掠奪財富和奴隸。殖民擴張促進了古希臘城邦的發(fā)展,形成了多中心的希臘世界。
這種海外殖民擴張給希臘的歷史發(fā)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答)擴大了地域,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為創(chuàng)造自己獨特的文明奠定了基礎。
過渡:不一樣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不一樣的文明,那么古希臘除了留給我們那么多的文化遺產外,還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個問題——古希臘城邦政體。
(政體就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是統(tǒng)治階級根據(jù)自身需要對國家政權結構的設計,是最高政權機關內部權力分配的形式。以目前中國為例,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美國則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獨特的國家形態(tài)——城邦,那么古希臘的城邦具有怎樣的特點呢?
(學生答)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城邦的自治權利或多或少屬于各邦公民。
什么是城邦公民呢?
(學生答)城邦公民并非指全體成年國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男性成員。
針對城邦的特點,古希臘采取了怎樣的相對應的政體形式?各個政體形式的特點是什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政體類型
權力分配
民主制
權力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
貴族制
權力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貴族權力受公民大會制約
僭主制
權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但是其權力是通過非法手段奪取的
寡頭制
權力掌握在少數(shù)貴族手中,公民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處于次要地位
君主制
權力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一般是世襲,公民大會僅保留一種形式
在古希臘城邦多元化的政體中,公民的權力和地位處處可見,這就是公民政治。那么,這樣的公民政治對當時的城邦公民有什么意義?對后世又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答)古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希臘的公民政治實質是公民集體聯(lián)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雖然對公民身份的限制使希臘的公民政治帶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古希臘出現(xiàn)了近現(xiàn)代幾乎所有的政體形式,對后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希臘文明的起源和古希臘的城邦政治。本時期的希臘歷史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愛琴文明——黑暗時代——城邦政治。愛琴文明主要包含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兩大文明階段。我們要學會通過分析古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認識古希臘的政治、文化和對外關系的特點,其中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在歷史發(fā)展中最為典型、影響深遠。
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的“自我測評”。
板書設計:
一、克里特文明與邁錫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
時間:公元前2000年-前1400年
標志:王宮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2. 邁錫尼文明
時間:公元前1400年-前12世紀
特點:一系列君主國興起,具有尚武氣息的王宮、衛(wèi)城、王室陵墓
二、古希臘城邦
1.時間:前8世紀-前6世紀
2.含義:城邦是指古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tài),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其周邊的村社構成。
3.自然地理環(huán)境:地小山多,三面環(huán)水,港灣眾多。
4.影響:促進發(fā)展,開拓眼界,為創(chuàng)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三、古希臘城邦政體
1.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2.政體類型:民主制、貴族制、僭主制、寡頭制、君主制
3.影響: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第5課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教案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高中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第5課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5課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教案學習目標:
1.愛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們有何表現(xiàn)?
2.古希臘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內涵,表現(xiàn)發(fā)展如何?
3.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體制分類及主要特點
認識: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希臘文明屬于與內陸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
3.古希臘的地理版圖破碎,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古希臘的多元政治的形成與此有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文明產生的標志是國家組織、城市、金屬工具和文字的出現(xiàn)。中華文明產生的源頭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其后是“黑暗時代”,隨后是古典文明時期。那么古希臘早期的愛琴文明怎樣,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這種制度與希臘文明又有何關系?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這些內容
講授新課:
一.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居民
1.自然地理環(huán)境
A范圍:以愛琴海為中心,包括希臘半島、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帶,
構成“愛琴海世界”
B特征:希臘半島——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貧瘠,發(fā)展農業(yè)條件較差。內陸因山脈阻隔,交通不便;東部沿海地帶----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發(fā)展航海貿易事業(yè)。小亞細亞沿海地帶——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島嶼眾多,自然條件極為優(yōu)越愛琴諸島——特別是克里特島,處于西亞、北非和南歐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橋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亞細亞移民與希臘半島、克里特島和其他島嶼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亞人、勒勒吉人,他們創(chuàng)造了愛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
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亞人從多瑙河流域遷入
C前12世紀前后,大批操希臘語的印歐人遷入定居,有愛奧尼亞人、伊奧利亞人、多利亞人
二.愛琴文明
1.愛琴文明
A古希臘文明的開端
B內涵:是愛琴海地區(qū)早期奴隸制城邦文明(即青銅文明)
C代表: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愛琴文明前期)
早期:A時間:前2000年——前1700年B特征:產生了君主制國家
出現(xiàn)王宮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時期:
A時間:前1700年——前1400年
B特征:犁耕出現(xiàn);手工業(yè)分工精細,青銅器、陶器、金銀器制造技術進步,造船業(yè)和航海業(yè)發(fā)達;出現(xiàn)先行文字B;米諾斯王宮
毀滅:前1400年,被麥錫尼人占領
2.邁錫尼文明(愛琴文明后期)
內涵:指南希臘的邁錫尼、太林斯、派羅斯等早期奴隸制城邦文明,因以邁錫尼為代表,故稱“邁錫尼文明”
發(fā)展階段:
A形成:前16世紀上半葉,阿卡亞人創(chuàng)造的,宮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國興起,出現(xiàn)王宮、衛(wèi)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線形文字的泥版文書(實物:邁錫尼獅子門)
C滅亡:前12世紀,多利亞人入侵(特洛伊戰(zhàn)爭)三.古希臘城邦
1.城邦
A含義城邦(city-state),希臘語“polis”。原指公民集體、城池,引申為城市、國家、城邦
B概況城邦林立,大的城邦有雅典(面積2500km(2),人口20~30萬)、斯巴達(面積8400km(2),人口40萬)
2.形成:前8—前6世紀,
特點:(1)奴隸制國家產生(2)海外殖民運動A范圍:地中海地區(qū)和黑海沿岸B原因:生產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糧食短缺;尋找新的土地,商品銷售市場和工業(yè)原料;政治斗爭中失勢的集團尋求托身之地C殖民城邦與宗主國之間關系:基本獨立,僅保持經濟文化上一些聯(lián)系D作用:促進希臘各地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發(fā)展;開闊了希臘人的眼界,從東方文明吸收先進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獨特文明的基礎
3.城邦政體
A政體含義: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B主要特征: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
C類型:貴族制、民主制為主,君主制,寡頭制,僭主制
D實質:公民集體聯(lián)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E作用、地位:實行公民政治,保證了公民享有政治權力;促進拉經濟發(fā)展;鞏固了城邦;為后世提供寶貴的借鑒經驗
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愛琴文明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以及早期的政治制度——城邦制度。那么其后來又有何發(fā)展變化呢,我們以后將會學
高二歷史教案:《古希臘城邦與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學設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歷史教案:《古希臘城邦與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學設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課標要求】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知識延伸】
1、《必修三》智者學派出現(xiàn)的背景之一:“希臘民主政治高度發(fā)展”
2、《選修》梭倫改革的背景、內容、影響。
【課前自學案】
一、古希臘城邦
1.城邦含義:
2.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點及對古希臘發(fā)展的影響
(1)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
(2)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發(fā)展的影響:
3.城邦特征:
4.城邦公民含義:
5.城邦政體類型及劃分依據(jù):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發(fā)展歷程:請列舉出3個政治家,并分別概括其對雅典民主制的主要貢獻。
2.基本特點:
3.雅典民主政治的權力機構
機構
參加資格
地位與職權
民主運作方式
公民大會
所有合法
公民
五百人
議事會
30歲以上公民;抽簽選舉產生
民眾法庭
分管軍事、財務、宗教、工商等具體事務
4.評價——雅典民主制的意義與局限
【預習自測】
1、伯利克里說:“在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和寬恕的。但在公家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精神深使我們信服?!边@段話表明古希臘
A.保護希臘人合法權利 B.尊重希臘公民個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則 D.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2、有學者認為:希臘諸邦,雖則有他們共同的文化,卻從沒有他們共同的政治組織。“沒有他們共同的政治組織”反映了希臘
A.獨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國寡民的城邦特征
C.人民主權的政治特點 D.輪番而治的政治特點
3、海倫·瓊斯在《建筑與民主》中說:“……每九天舉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參加的雅典公民大會,期間,雅典警衛(wèi)在街道上巡邏,并用沾了紅色粉末的繩子將公民們從市鎮(zhèn)廣場的最北端護送到集會場所,一旦在集會場所外發(fā)現(xiàn)某個公民沾有紅色印記,該公民就會受到懲罰?!鄙鲜霈F(xiàn)象從側面反映了
A.高頻政治活動導致公民逃離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與客觀
C.雅典公民必須履行參政義務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4、在雅典城邦,公民個人雖然可以在民眾大會上提出修改或廢除以往的法俸或提出新的議案,但若這種提議得不到通過的話,則將被起訴為不法行為,提議人要受到罰金處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這表明
A.公民大會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視法律的穩(wěn)定和權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嚴肅縝密 D.雅典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課內探究案】
5、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 中國古代中央權力結構示意圖
(1)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古代中國和雅典在國家管理機構職能的設置上有什么相似之處。具體管理人員的構成和產生辦法又有怎樣的明顯不同? (8分)
(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政體的各自特點。(6分)
(3)談談你對兩種不同政體的認識。(12分)
【當堂檢測】B層
6、(2011·山東文綜·T14)“想?yún)⒓优銓張F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進入,直到既定的人數(shù)到齊為止……開庭審理前,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他們了解整個案情、進行判決的唯一依據(jù)是訴訟人的演說陳述?!惫叛诺涞倪@一制度
A.體現(xiàn)了其民主的運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證了案件判決的公平公正 D.為后世提供了完備的司法程序
7、(2013·江蘇單科·T13)下側為古代雅典居民結構的比例圖,觀察圖示信息,對于雅典民主與居民的政治聯(lián)系,下列敘述準確的是
A.雅典超半數(shù)的居民擁有公民權 B.雅典民主的社會基礎為自由民
C.少數(shù)奴隸主貴族獨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廣泛的民主
8、(2013·安徽文綜·T19)伯利克里時代,雅典通過的一項法律規(guī)定:“對一切不相信現(xiàn)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見解者,立即治罪?!备鶕?jù)這項規(guī)定,有些人遭到陪審法庭的審判。這表明 A.雅典公民權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論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見解者”
9、(2013·廣東文綜·T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規(guī)定,每年召開特別的公民大會,投票決定將那些嚴重威脅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據(jù)此,下列行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權
C.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 D.拒絕參加城邦舉行的戲劇表演
10、(2013·新課標全國文綜Ⅰ·T26)有學者說,在古代雅典,“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語”。這一現(xiàn)象是雅典
A.政治體制的產物 B.社會矛盾緩和的反映 C.頻繁改革的結果 D.思想文化繁榮的體現(xiàn)
11、(2013·重慶文綜·T10)公元前5世紀的一天,全體雅典公民集會于衛(wèi)城。人們對泰米斯托克利議論紛紛,說這位民主派領袖、反波斯英雄正變得專橫跋扈,并將他的名字劃在碎陶片或貝殼上,最終他得票過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見,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專有的民主 C.代議制民主 D.大多數(shù)居民的民主
12、(2014·山東文綜·T21)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犧牲的戰(zhàn)士,城邦為他們樹立墓碑,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寫明他們的家世。這旨在強調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軍事對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緣對城邦維系的作用
13、(2014·課標全國文綜Ⅰ卷·T32)古代雅典法律規(guī)定:如果公民試圖自殺,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以獲得批準;未經允許的自殺被視為犯罪行為。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體系已達到完備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價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D.自殺有違崇尚自然法則的理性精神
14、(2014·福建文綜·T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職人員,無論地位多高,皆不能離開公民大會而擅自決定政務大事。他們都處于公民大會和五百人會議的經常督察監(jiān)視之下,若公民大會認為他有失職守,皆依法懲處。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權力機關由直接選舉產生 B.公民大會負責審理大部分案件
C.各權力機構之間相互制約平衡 D.從制度上防止專制以維護民主
【課后拓展案】C層(研學班)
15、(2011年高考安徽文綜36題)(26分)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聞名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盧商)早孤,家窶(jù,貧寒)困 ,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由校書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遷,至大理卿?!袝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zhí)政官是主要執(zhí)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fā)展。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yè)的農民聯(lián)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
——摘自【加】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
(1 )材料一反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對當時社會政治有何影響?(8分)
(2)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并分析其進步作用。(8分)
(3)比較上述兩種政治制度變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導向的社會觀念的差異。(10分)
第5、6課 參考答案
【預習自測】
1. 【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在公家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可以看出古代雅典有遵循法律的特點;而“因為這種精神深使我們信服”說明法律至上的原則在雅典社會生活中得到體現(xiàn),A、B、D項都在材料中無從體現(xiàn),A項不對,享有權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而非全體雅典人;B項不對,材料強調的是遵守法律;D項本身表述正確,但與題干無關。
2. 【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中“卻從沒有他們共同的政治組織?!闭f明希臘各個城邦之間沒有整體性,各自為戰(zhàn)。說明希臘城邦獨立自主的特點。故本題選擇A項。B不是材料反映的內涵。C和D屬于民主政治,不符合題意。
3. 【答案】D解析:題干中的“一旦在集會場所外發(fā)現(xiàn)某個公民沾有紅色印記,該公民就會受到懲罰”說明公民參加公民大會和民主政治是一種強制行為,雅典民主政治已經走到了極端不民主的地步,
4?!敬鸢浮緽解析: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門檻很高,說明雅典人非常重視法律的穩(wěn)定和權威,并非說明雅典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限制,B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訂,與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無關,A、C兩項均錯誤。
【課內探究案】
5、(1)相似:都設有最高權力機關或掌權者;都設置不同機構分掌不同權力。(4分)不同:中國古代由少數(shù)官僚具體管理國家,皇帝世襲,官員由皇帝任命;雅典國家的管理者主要由普通公民構成,由選舉產生。 (4分)
(2)特點:材料一反映的是君主專制政體,專制集權、皇權至上、家天下;(3分)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體,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3分)
(3)①兩種政體只是體制不同,沒有優(yōu)劣之別。(2分)②兩種不同政體,都創(chuàng)造了管理國家的政治形式,都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偉大成果,創(chuàng)造了人類政治文明的多元結構,對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6分)
③不同政體的產生,是由不同的國情決定的。(2分)
④不同的政體,決定了國家政治發(fā)展方向,對人類的政治文明影響深遠。 (2分)
【當堂檢測】
6、選A。從題干材料的前半句可以看出,古雅典的陪審制度體現(xiàn)了民主的運作方式,公民享有平等和民主的權利,因此B錯誤;從題干的后半句可以看出,這一制度不可能保證案件判決的公平公正,C錯誤;后世的司法程序是不斷完備的,D說法錯誤。
7、選B。具體分析如下: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選項
具體分析
結論
A
雅典自由民占雅典人口不到一半
錯誤
B
雅典自由民中的公民是民主的主體
正確
C
雅典民主是公民大會組織下的集體民主
錯誤
D
外邦人不是雅典公民,在雅典沒有民主權利
錯誤
8、選C。A與材料中強調信仰的統(tǒng)一和政治主張要保持一致無關;B不準確,當時仍然存在不同信仰者;D沒有明確伯利克里時代和伯利克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9、選C。不利于民主的行為才有可能被流放,“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是獲取個人政治資本,對民主是不利的,故選C。A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D拒絕參加城邦舉行的戲劇表演是普遍存在的。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權,維護本邦的公民權利,是民主的行為。
10、選A。依據(jù)所學可知在雅典民主制之下,當選執(zhí)政官的人需要在公民大會上進行演說和競選,才有可能當選;即使普通的公民也需要培養(yǎng)一項重要能力就是演說,故雅典的每一個政治領袖也是出色的演說家。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含義在其他選項中都無法體現(xiàn),故B、C、D錯。
11、選A。B表述不準確,古代雅典民主是公民的直接民主;C是近代西方的間接民主形式;D錯在居民,古代雅典民主是大多數(shù)公民的民主。
12、選A。在古希臘城邦雅典,公民按照財產多少劃分等級,每個等級的權利與義務是不同的。但題干中為犧牲的戰(zhàn)士樹立墓碑而不寫明他們的家世,說明對生命平等的尊重,超出了公民等級的范疇,A正確。
13、選C。古代雅典留給人類文明最大的成果是其民主政治,古代羅馬的法律體系達到完備的程度,故A錯誤。雅典城邦不禁止自殺,而是自殺行為須得到城邦的允許,故B錯誤。公民試圖自殺是個人行為,但這一個人行為必須得到允許,這說明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故C正確。D與題干材料無關。
14、選D。材料信息顯示,古代雅典所有公職人員都要受到民主機構的嚴格監(jiān)督,違法者被懲處,這里強調了民主機構運作和法律制度存在的意義。據(jù)此,可以判斷只有D最符合史實和題意。故選D。
【課后拓展案】
15.(1)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擴大了封建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2)開始以財產取代血緣關系作為權利分配的標準。擴大了民主權利的范圍;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工商業(yè)發(fā)展。
(3)前者是封建政權人才選撥制度的進步;后者擴大了奴隸主任用官員的范圍。前者打擊了世家大族勢力;后者消弱了貴族世襲特權。前者依據(jù)才學選撥官員;后者根據(jù)財產授予權利。前者未改變封建專制政體;后者促使舊氏族貴族專制走向奴隸制民主政治。
中國人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財富的觀念。中國人崇尚“學而優(yōu)則仕”,文化知識主要用于維護皇權統(tǒng)治;西方人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重視個性的發(fā)展。
高二歷史教案:《古希臘的先哲教案》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我校屬于二級達標學校。進入高二下學期,文科班的歷史課時增加,目標更加明確:一切為了高考。但是從整體上看,文科班學生的素質并不理想:課前預習情況很不樂觀;課堂上大部分同學倒是會做筆記,但課后是否會根據(jù)筆記復習梳理知識點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部分同學課堂紀律堪憂;學習普遍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不愿意開動腦筋多想多問;作業(yè)完成情況喜憂參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對高考教學,經驗不足,因此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巨大。如何在講清知識點的同時讓同學們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愿意付出努力學好歷史,是一個艱巨的挑戰(zhàn)。
教學思路:
歷史課程標準:簡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跡,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認識其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學習要求:知道柏拉圖《理想國》的主要內容,知道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思想的師承和突破,體會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認識其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重點:柏拉圖理想國的設想;亞里士多德理性主義的思想;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
難點:理解并評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觀點與政治主張;歸納并分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希臘古典文化繁榮的表現(xiàn),并分析出現(xiàn)繁榮的原因。
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跡,感受他們在認識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與創(chuàng)新精神。
認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觀點及其深遠影響,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來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利用課文內容,搜集文獻資料,結合西方思想文化的歷史發(fā)展,初步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并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如文藝復興運動與希臘古典文化的關系和異同等,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予以及時而恰當?shù)脑u價。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動,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批判精神。
通過分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張,使學生認識社會意識與時代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體驗哲學家理性主義的思想,樹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教學流程】
問:在必修I中,我們了解了古希臘歷史上的一位“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同學們還記得他是誰嗎?
答:蘇格拉底。
在必修III中,我們再次接觸了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同學們還記得是什么嗎?
答:……
投影:
⒈“認識你自己”(哲學意義上的“自我”)
⒉倡導“美德即知識”
今天我們先來認識蘇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圖。
投影: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師徒關系
柏拉圖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齊那島,他家世顯赫,但其青少年時期卻是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與戰(zhàn)爭間頻繁更迭的政體中度過的。
柏拉圖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開始趨于穩(wěn)定,重新出現(xiàn)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們開始出席各種社交活動,柏拉圖與蘇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賽詩會上相識的。當時,柏拉圖帶著自己的作品前去參加比賽,在舉行比賽的劇場前,正好遇到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柏拉圖也擠進了聆聽對話的人群,聽完蘇格拉底的話,柏拉圖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一瞬間豁然開朗,他當即拜蘇格拉底為師,是年,蘇格拉底61歲,柏拉圖20歲。
蘇格拉底對柏拉圖一生影響最大,這種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柏拉圖的政治哲學思想深受蘇格拉底的影響,以至于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絕大部分對話,都是以蘇格拉底為主要發(fā)言人。
另一方面,蘇格拉底因不能見容于雅典的民主政體而被判處死刑,這一事件改變了柏拉圖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態(tài)度,他開始尋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國。
投影:
柏拉圖思想產生的背景:
⒈①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雅典同盟戰(zhàn)敗
② 蘇格拉底被處死刑
——以上兩者暴露民主政體弊端。柏拉圖對雅典民主政治不滿;
⒉受蘇格拉底的影響;
⒊游歷四方,考察各地,產生新思想。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38~39頁,歸納《理想國》的主要內容。
答:①《理想國》主要探討了“一個國家如何才能達到正義?”這一重大問題。②一個理想國應由統(tǒng)治者、武士、勞動者三個等級的公民構成,如果這三個等級各自恪盡職守,這個國家就是一個正義的國家。③在這個理想國里,應該讓哲學家做國王,或者統(tǒng)治者應接受哲學訓練。
柏拉圖在教育方面也有重大貢獻,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雅典學園。
投影:
阿卡德米(Academy),在這個風光明媚的學園里,柏拉圖用詩意的教育感化著未來哲學王的心靈,用遙遠的生命之光照亮著追索者的眼睛。在這個門上曾刻有“不諳幾何者不得入內”的學園里,柏拉圖用音樂和體育充實下一代的心靈,用數(shù)學、天文學、幾何學、哲學訓練未來的哲學王。在這里,公平與正義成為人類大廈永恒的支柱,恒久地照耀著人類歷史的過去、現(xiàn)在還有未來!
投影:
雅典學園在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在朋友的婚禮上安然辭世,但學園卻在他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的經營下,一直存續(xù)到529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處于宗教目的下令關閉為止,前后長達900多年。
學園對西方教育及思想發(fā)展的影響:
首先,雅典學園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標上既體現(xiàn)社會功用性、又體現(xiàn)人文特性的教育機構,因此它常常被人們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或者至少是大學的萌芽,現(xiàn)代大學中的學院、研究院有時還被稱為Academy,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為柏拉圖思想的傳播基地,由柏拉圖倡導的“學以致用”、“學術自由”等傳統(tǒng)直到今天還被繼承,因此在歷史上,雅典學園的地位比同類其它學園顯得更為重要。
最后,學園聚集了當時希臘世界大批最有才華的青年來此從事科學研究和學術討論,為后來西方各個門類的學科發(fā)展提供了許多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同時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如亞里斯多德等,雅典學園成為希臘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庫和人才庫。
投影:
柏拉圖著作的影響(不論好歹)是無法估計的。人們可以說,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在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柏拉圖的。
——KR波普
問:這段文字說明什么問題?
答:哲學家柏拉圖對西方哲學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古希臘還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后人對他的評價很高。
投影:
“古代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古希臘人的科學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時代最博學的人?!?/p>
——馬克思和恩格斯
黑格爾:“人類的導師”
羅素:“第一個像教授一樣地著書立說的人”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亞里士多德。
投影:
投影:
著名學者海德格爾用了三句話評述亞里士多德的生平:
“亞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這句話表明并得到公認,那就是: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亞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