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第28課《古文二則》導(dǎo)學(xué)案。
第28課《古文二則》導(dǎo)學(xué)案
教學(xué)目標:
1、借助注釋,讀懂古文,并能復(fù)述兩個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詞的意義、用法。
3、在閱讀中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并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xué)重點:
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詞的意義、用法。
難點:
在閱讀中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并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正確理解課文主旨。
第一課時
一、學(xué)習(xí)目標
1.理解《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詞的意義、用法。
2.在閱讀中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并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學(xué)習(xí)過程
【感知課文】
1、記一記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選自《》,作者,字仲可,近代人,浙江杭州人。清朝光緒十五年舉人,曾任內(nèi)閣中書。是南社重要詩人。晚年曾任商務(wù)印書館編輯,參加過《辭源》和《中國人名大辭典》的編輯工作。其人好學(xué)不倦,勤于筆記,著述甚多。文中表現(xiàn)了蔡勉旃“”的高尚品質(zhì)。
2、讀一讀
①學(xué)生讀課文,不會讀的生字詞劃上記號。
②組內(nèi)相互討論,查閱工具書和結(jié)合下面注釋解決字詞的讀音。
③嘗試練習(xí)讀準下列生字詞的字音。
旃()璘()諾()敦()
券()亡何()其人亡()愕()
語()卒()輦()
④學(xué)生再讀課文,注意文中的停頓。
⑤請2-3名學(xué)生朗讀課文,其他學(xué)生仔細聽后指出他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⑥開展小組朗讀比賽。
3、譯一譯
①以組為單位,借助書下注釋,工具書,把文章口頭翻譯一遍,遇到疑難問題先與小組討論,如果不能解決就舉手與全班同學(xué)和老師一起商討解決。
②指名學(xué)生口頭翻譯。
③嘗試練習(xí)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重諾責(zé)(諾責(zé):)敦風(fēng)義(敦:風(fēng)義:)
不立券(券:)且父未嘗語我也(嘗:語:)
歸之(歸:)而翁知我(而:翁:)
卒輦而致之(卒:輦:致:)
亡何()愕然()以千金寄之(寄:)
④翻譯下列句子
(1)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
(2)券在心,不在紙。
(3)卒輦而致之。
(4)重諾責(zé),敦風(fēng)義。
4、講一講
請一個朗讀能力較好的同學(xué)閱讀課文。在他讀的時候,請同學(xué)們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探究課文】
1、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蔡勉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本文是如何體現(xiàn)蔡勉旃“重諾責(zé),敦風(fēng)義”的呢?
3、文章題目《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文中哪里體現(xiàn)了“堅”?蔡勉旃在本文中是怎樣來證明自己的“堅的?請學(xué)生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4、怎樣理解“券在心,不在紙”這句話?
5、《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文章篇幅短小,但作者通過寥寥數(shù)語即把人物當(dāng)時的表情、心理刻畫了出來。請你分析一下,下面幾句話分別反應(yīng)了人物什么樣的心理活動。⑴愕然不受。()
⑵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
⑶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
6.文章從哪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友人對蔡勉旃的絕對信任?
【拓展提高】
1、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事例?談?wù)勀銓@些事例的看法。
2、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的今天,我們還需不需要“誠信”?請你結(jié)合實際談?wù)劜堂沆沟男袨橛惺裁船F(xiàn)實意義。
3、在現(xiàn)實社會你贊不贊成“不立券”這種做法?說說理由。(同學(xué)們各抒己見,教師加以引導(dǎo)。)
4、課下你能搜集一些有關(guān)金錢、誠信的故事、成語、名言警句嗎?
【課堂總結(jié)】
“誠信乃做人之本”,是本文的主題,我們同學(xué)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第二課時
一、學(xué)習(xí)目標:
1、學(xué)習(xí)《戴震難師》,積累文言詞匯,學(xué)習(xí)閱讀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了解文章主旨,能順暢朗讀文言文,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
2、培養(yǎng)質(zhì)疑精神和探究思考的能力。
二、學(xué)習(xí)過程:
【感知課文】
1、記一記
《戴震難師》選自《》,作者,字若膺,號懋堂,朝語言文字學(xué)家、經(jīng)學(xué)家,江蘇金壇人。他是戴震的學(xué)生。戴震,字東原,清朝的思想家、語言文字學(xué)家,清朝乾隆時候舉人,做過四庫館的纂修,賜同進士出身。戴震是清朝的大學(xué)者,他在聲韻方面、歷算方面、地理方面、經(jīng)學(xué)方面,他都有淵博的論述,給中國的考證學(xué),樹立了登峰造極的境界。文章寫了戴震讀私塾時難住老師的故事,表現(xiàn)了少年戴震的精神。
2、讀一讀
①學(xué)生讀課文,不會讀的生字詞劃上記號。
②組內(nèi)相互討論,查閱工具書和結(jié)合下面注釋解決字詞的讀音。
③嘗試練習(xí)讀準下列生字詞的字音。
蘊蓄()就傅()塾師()師應(yīng)之()幾二千年()朱熹()
④學(xué)生再讀課文,注意文中的停頓。
⑤請2-3名學(xué)生朗讀課文,其他學(xué)生仔細聽后指出他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⑥開展小組朗讀比賽。
3、譯一譯
①以組為單位,借助書下注釋,工具書,把文章口頭翻譯一遍,遇到疑難問題先與小組討論,如果不能解決就舉手與全班同學(xué)和老師一起商討解決。
②指名學(xué)生口頭翻譯。
③嘗試練習(xí)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是年()乃能言(乃:言:)何以()述之()
應(yīng)之曰()相去幾何(去:幾何:)此非常兒也()
無以()就傅讀書(就:傅:)
日數(shù)千言不肯休()幾二千年矣()
蘊蓄()然則()
④翻譯下列句子
(1)就傅讀書,過目成誦,日數(shù)千言不肯休。
(2)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
(3)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
(4)師無以應(yīng),曰:“此非常兒也?!?p>【探究課文】
1、《戴震難師》寫了戴震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你認為這些對于戴震日后成為大學(xué)問家有什么作用?你認為這幾方面的內(nèi)容,哪些方面最重要?
2、戴震的老師為什么說他是“非常兒”?
【情景深化】
每小組推薦兩人,一人扮演先生,一人扮演戴震,要求如下:①語氣語調(diào)要盡量模仿逼真,盡量做到形神兼?zhèn)?。②要準確表達疑問句之間的區(qū)別。③由老師和學(xué)生評委進行評選,選出最佳表演獎。
【拓展提高】
1、孟子曾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边@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對此有何看法?
2、你能把下面兩句關(guān)于讀書善于質(zhì)疑的文言文句的大意講出來嗎?
(1)“學(xué)者先要會疑”——程頤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xué);學(xué)則須疑?!薄獜堓d
【文言知識總結(jié)】
1、通假字義亡何(通,)
2、詞類活用
(1)重諾責(zé)(重:,)
(2)且父未嘗語我(語:,)
(3)卒輦而致之(輦:,)
(4)乃能言(言:,)
(5)日數(shù)千言不肯休(日,,)
3、古今異義。
(1)是年(是,古義:今義:)
(2)蓋聰明蘊蓄者久矣(蓋,古義:今義:)
(3)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去,古義:今義:)
(4)此非常兒也(非常,古義:今義:)
(5)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幾何,古義:今義:)
總結(jié)反思
我的收獲與體會:
擴展閱讀
初一語文28古文二則教案
28.古文二則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疑難解析】
戴震難師
“學(xué)問學(xué)問,既學(xué)又問;只學(xué)不問,并非學(xué)問?!比绻髮W(xué)只一味相信書本,相信老師,缺乏懷疑精神,那么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知識。一個成功的學(xué)者決不墨守前人的舊說,而是有所懷疑,有所創(chuàng)造。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蔽覀冊趯W(xué)習(xí)的過程中是不是該學(xué)一學(xué)戴震的懷疑精神呢?
【重點品析】
1.蔡勉旃為人“重諾責(zé),敦風(fēng)義”,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他這一品質(zhì)的?
蔡勉旃為人“重諾責(zé),敦風(fēng)義”,課文是用他堅持把亡友寄放在他這里的一千兩白銀還給亡友之子的事例表現(xiàn)出來的。寄放而不索憑證,說明了亡友生前對蔡勉旃的信任,堅持把一千兩白銀還給亡友之子,說明了蔡勉旃的“重諾責(zé)、敦風(fēng)義。”亡友之子“愕然不受”,認為“寄千金而無券”是不可想像的,更突出了蔡勉旃品質(zhì)高尚。
2.《戴震難師》表現(xiàn)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
《戴震難師》一文表現(xiàn)了少年戴震善于質(zhì)疑和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
3.《蔡勉旃堅還亡友財》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紙”是什么意思?你贊成不贊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這種做法?說說理由。
甲生:“券在心,不在紙”是說信守諾言重在內(nèi)心和行動,而不在口頭上或紙上。誠心守諾言就會表現(xiàn)在行為上,不誠心就是寫在紙上捏在手里也無用。
乙生:我贊成這種做法。作為真正的知己當(dāng)然應(yīng)以信任為基礎(chǔ),多少人對朋友以性命相托。何況只是“寄人千金”,試想,如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忌,這樣的朋友還是朋友嗎?
丙生:我不贊成這種做法。我們對朋友應(yīng)予以信任,但這種信任應(yīng)有一個度。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奔词故巧老嘟坏呐笥?,時過境遷,也難免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金錢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例還少嗎?
丁生:我贊成丙的觀點。在當(dāng)代法制社會,還是“立券”為好,以免產(chǎn)生糾紛,憑據(jù)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產(chǎn)生?!疚难灾R】
(1)通假字義
亡何(通“無”,沒有)
(2)詞類活用
①重責(zé)諾(形容詞作動詞,重視。)
②且父未嘗語我(名詞用作動詞,告訴。)
③卒輦而致之(名詞作動詞,用車子裝運。)
⑤乃能言(名詞作動詞,說話。)
【課外知識補充】
關(guān)于誠信
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論語學(xué)而》
有誠故信,無私故威?!ㄋ危堓d
至誠則金石開?!獝链?br>
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招兄?br>
信用如鏡,一有裂痕,難以復(fù)原?!ㄈ鹗浚﹣喢缆?br>
仁慈和誠實,不僅提高了人的品格,也升高了國家的國格?!溃┤A盛頓
【同步達綱練習(xí)】
一、據(jù)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敦風(fēng)義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
(3)且父未嘗語我______________(4)卒輦而致之______________
(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6)就傅讀書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重責(zé)諾,敦風(fēng)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傅讀書,過目成誦,日數(shù)千言不肯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曾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边@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對此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不少于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再讀《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完成5~8題。
5.文章從哪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友人對蔡勉旃的絕對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蔡勉旃如果貪了友人銀子,友人的兒子會不會知道?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題目是“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哪里體現(xiàn)了“堅”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蔡勉旃召友人之子,準備將銀子還給他時,友人之子“愕然不受”。這表現(xiàn)了友人之子什么樣的心理?這對表現(xiàn)蔡勉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訓(xùn)練
子罕辭玉
宋人或(有人)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9.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獻諸子罕__________________(2)爾以玉為寶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譯下列句子。
(1)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罕弗受玉,獻玉者做了解釋,他解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文中褒揚的是誰?褒揚了他怎樣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9課《列子》二則導(dǎo)學(xué)案
第29課《列子》二則導(dǎo)學(xué)案
【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寓言及基特點;
2、讀懂原文,會概括寓意,正確認識客觀事物
【學(xué)習(xí)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課文中蘊含的深刻含義
【學(xué)習(xí)難點】文言詞句的分析理解
【學(xué)習(xí)方法】朗讀品析討論交流
【學(xué)習(xí)過程】
一、走近《列子》《列子》相傳為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御寇,其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致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zhí)政子陽資助列子,以搏個好士之名,于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致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現(xiàn)在我卻常常挨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著對妻子說:子陽并不真的了解我,聽了別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后也可能聽別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鄭國發(fā)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御寇得以安然無恙。
二、字詞積累
1、字音杞墜寢星宿舍然緇衣跐蹈
2、詞義廢寢者舍然寄:四虛曉:奈何奈地壞何緇衣向者天雨
3、自己翻譯文章
4、多義字
(1)因往曉之曉行夜宿家喻戶曉
(2)因往曉之因循守舊因勢利導(dǎo)
(3)其人舍然大喜學(xué)校宿舍
(4)子亦猶是也是他做的好事
(5)身無所寄,子無撲矣
(6)若屈伸呼吸:介詞,若躇步跐蹈代詞
(7)奈何憂崩墜乎古義:今義:
三、詞類活用,
因往曉之:使動用法,使……明白天雨: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衣素衣而出:名詞用作動詞,穿衣。
四、梳理結(jié)構(gòu)
1、這兩側(cè)寓言各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杞人憂天》這則寓言先寫杞國有一個人因擔(dān)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而寢食不安;接著寫有人對杞人對種狀況很擔(dān)憂,前去開導(dǎo)、說服,給他講了一番城地?zé)o所不地,人無時無處不在,天地之中的道理;后來擔(dān)憂的人被說服了,說服擔(dān)憂者的人也不再為之擔(dān)憂了;最后兩個都“含然大喜”。由此可知,這則寓言,雖然比較短小,但故事的發(fā)展卻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寫得有起有伏。(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杞人憂天》中,杞人憂天的理由是什么?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么?
2、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3、“楊布打狗”中楊布家的狗為什么向著楊布叫?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4、這兩則寓言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六、拓展延伸
先弄懂《鄭人買履》的大意,再說說其寓意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之曰:“吾忘其度!”遂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而自信也?!?br>
(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記帶量好的尺碼。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庇谑欠祷厝ト〕叽a。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問:“你為什么不用腳試試呢?” 他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保?br>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xiàn)今河南省的新鄭縣。者:......的人。(定語后置)先:首先。度(duó):量長短。而:然后。置:放,擱在。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其:他的。坐:通假字:同“座”;座位。至:到。之:到......去。操:拿,攜帶。已:已經(jīng)。得:得到;拿到。履:鞋。乃:才。持:拿。度(dù):量好的尺碼。反:通假字:同“返”;返回。市:集市,市場。罷:散,結(jié)束,停止。遂:于是。曰:對......說。寧(nìng):寧可。無:不。自信:相信自己。
通假字:1、“置之其坐”中的“坐”同“座”,指座位。2、“反歸取之。及反”中的“反”同“返”,指返回。
注意字詞:【讀音】履:lǚ邊音,第三聲【讀音】度:duó多音字,第二聲【讀音】寧:nìng鼻音,第四聲
寓意:
諷刺了那種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
主題: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注重事實,不能太墨守成規(guī)。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七,探究:1.這兩則寓言的中心主旨各是什么?(寓意)
2.《杞人憂天》中,“曉知者”開導(dǎo)杞人的話是否科學(xué)?你對這個“曉之者”有何評價?
八,作業(yè),A解釋詞語:
崩墜:奈何:只使墜:躇步:無撲矣:
B翻譯句子: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
C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兩次)。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
九,反思
《古文二則》教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古文二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古文二則》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體會《后漢書》思想的深刻含義及現(xiàn)實意義,2、領(lǐng)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3、結(jié)合文中注釋,4、通過查閱有關(guān)工具書加以翻譯,5、培養(yǎng)和提高閱讀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xué)重難點:教學(xué)重點為正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掌握重點字詞。教學(xué)難點為文章的寫法。
教學(xué)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xué)過程和內(nèi)容:
1、導(dǎo)入:以目前的社會現(xiàn)狀為楔子,2、列舉貪官污吏的種種行徑加以導(dǎo)入
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職務(wù):原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觸犯罪名:受賄罪,刑罰:2000年9月14日被執(zhí)行死刑。(成克杰通過批項目、要貸款、提職級等多種方式,伙同李平或單獨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萬余元。)
3、作者、作品簡介:范曄(398-445)字蔚宗,4、小字搏。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人。南朝宋著名5、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官場多磨,6、后因事被殺。《宋書》本傳稱他:“博涉經(jīng)史,7、善為文章,8、能隸書,9、曉音律?!比涡翘貢r,10、曾博采魏晉以來各家關(guān)于東漢史實的著作,11、刪繁補略,12、撰成《后漢書》紀傳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13、為我國史學(xué)名14、著。名15、篇有《班超傳》、《張衡傳》等。
《后漢書》,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東漢一代的歷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紀、列傳部分為范曄撰,志未作完,范被殺。南朝梁劉昭取司馬彪《續(xù)漢書》中的“八志”與之配合,北宋時將兩書合刻為一書。文章風(fēng)格趨向駢體,寫人敘事,簡明周詳,生動感人。且收錄了大量的東漢的散文、辭賦、詩歌。學(xué)者們譽為兼有一代文章總集的性質(zhì)。
16、講解《四知》
1、楊震2、簡介:楊震3、(?一124),4、東漢大臣,5、弘農(nóng)華陰(屬今陜西)人,6、字伯起。少好學(xué),7、博覽群經(jīng),8、當(dāng)世譽“關(guān)西孔子”。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職。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豐等貪侈驕橫,9、他多次上疏勸諫,10、樊豐誣之罷官,11、自殺。
12、題目解說:“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題目是編者加的。
13、文章注釋: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14、德才兼?zhèn)?5、就征召他,16、舉薦他為“茂才”。經(jīng)過四次的升遷,17、做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18、當(dāng)他去東萊上任的時候,19、路過昌20、邑,21、原來由楊震22、所推薦為茂才的王密現(xiàn)任昌23、邑縣的縣令,24、(為了感謝楊震25、的知遇之恩)前來拜見,26、深夜帶著十斤黃金用來贈送給楊震27、。楊震28、說:“老朋友我了解你是怎么樣的人,29、你不30、了解老朋友我,31、為什么呢?”王密說:“深夜,32、不33、會有知道的人,34、(您就放心收下吧)?!睏钫?5、(嚴肅地)說:“天知,36、地知,37、我知,38、子知。怎么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走了。后來調(diào)動為涿州太守。品性公正廉潔,39、不40、接受私下的拜見。子孫常常只食用蔬食,41、出行步行,42、以前的長輩有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產(chǎn)業(yè),43、楊震44、不45、肯,46、說:“使后世的人稱他們?yōu)榍灏坠倮舻淖訉O,47、把這個節(jié)操留給他們,48、不49、是很寶貴的財富嗎!”
50、結(jié)構(gòu)分析:本文分成兩層,51、一、楊震52、拒金二、楊震53、的清廉及對子孫的教育
54、寫法全解:課文以楊、王二人的對白勾勒人物形象,55、寥寥數(shù)語,56、卻將人物描寫的有血有肉。并以對比和襯托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楊震57、的公正廉潔,58、自律慎獨的清官形象。為后人所敬仰。
17、講解《私心》
1、第五倫簡介:第五倫,2、字伯魚,3、京兆長陵人。他的祖先是戰(zhàn)國時齊國的田氏。田氏在西漢初遷徙至皇帝陵園的很多,4、所以以遷徙的次序作為姓氏。
5、課文注釋:第五倫一心奉公,6、盡守節(jié)操,7、上書論說政事從不8、阿附違心。他的兒子們經(jīng)常勸他不9、要這樣,10、他就予以訓(xùn)斥并趕走他們,11、吏員們的上奏及對國家有利的上奏之事,12、也一并封好上報,13、第五倫就是這樣公正無私。他天性質(zhì)樸誠實,14、沒有文采雕飾,15、任職以貞潔清白著稱,16、當(dāng)時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貢禹。然而17、他對人對事不18、太寬容,19、缺少威嚴儀表,20、也因為這樣而21、受人輕視。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馬,22、我雖未接受,23、每次三公選拔舉薦官員時,24、我心里都無法忘記此事,25、但始終沒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26、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27、回來后就安然入睡;我的兒子生病,28、雖然沒去看望,29、卻整夜難眠。像這樣,30、怎么可以說沒有私心呢?”
31、結(jié)構(gòu)分析:全文分成兩層,32、一、(自“倫奉公盡節(jié)……亦以此見輕”)寫第五倫一心奉公,33、清潔廉明。二、(自“或問倫曰……豈可以謂無私乎?”)寫第五倫向別人解釋“私心”。
34、主題分析:通過第五倫一心奉公,35、盡守節(jié)操,36、公正無私,37、來贊揚其高尚的無私的品質(zhì),38、進而39、以其私心反襯第五倫的情操。
40、寫法分析:語言簡潔,41、樸素?zé)o華。以人物對白來表現(xiàn)性格。第五倫的“私心”是人天生具有的,42、屬人之常情,43、人皆有之。
18、拓展遷移
附:《后漢書》之傳世名篇
樂羊子妻【題解】《樂羊子妻》出自《后漢書列女傳》?!读信畟鳌窞榉稌闲聞?chuàng)體例,主要記載歷史上杰出女子的生平事跡。本文主要頌揚樂羊子妻品行高潔、具有毅力和遠見的事跡。
【原文】河南樂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于野,而遠尋師學(xué)。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逼弈艘囤厵C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
附:楊震故事《毀屋留名》
官至京都司徒的楊震從蒲州巡視完畢,順路渡過黃河,準備到故土楊家村看看。為了避免州縣官吏的前呼后擁、設(shè)宴接風(fēng),他不穿官服,不帶隨從,一個人風(fēng)塵仆仆地來到湖縣境內(nèi)。已是正午時分,路邊的田地里空蕩蕩的,不見一個人影。前邊不遠處,一位老人趕著一頭老黃牛,慢悠悠地朝這邊走來。楊震頓感親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禮:“這位老哥請留步,請問楊家村距此還有多遠?”老人仔細打量他一番,驚喜地握住他的手說:“這不是大名鼎鼎的‘關(guān)西夫子楊伯起’嗎?”楊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村東頭的楊貴楊老漢嘛。多年不見,您老還是那么精神!”誰知他這么一說,楊老漢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瞧我這記性,都忘了您已經(jīng)在京城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當(dāng)年的楊伯起嘍。”楊震心頭一顫,不解地問道:“老哥,此話怎講?”老漢脖子一梗,說“你裝什么糊涂,你們家前不久才蓋了一所大宅子,足有十幾畝地,上百間房,氣派著呢。”楊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話當(dāng)真?”楊老漢拍拍胸口:“我還會騙你不成?你若不信,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咱們眼見為實?!睏罾蠞h領(lǐng)著楊震來到村中他們家的舊址前,楊震呆住了。他們原來的那兩間破房子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雕梁畫棟,氣勢非凡的大宅院。楊震惱怒地把門拍得震天響,應(yīng)聲出來一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楊震劈手揪住他的衣襟,問道:“我乃楊震,這是怎么回事?”管家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大人息怒,小人只知道這宅子是大人的幾位朋友出資蓋的,說是給您子孫后代留下的一份基業(yè)?!睏钫饛膽阎刑统鲇癍h(huán),嘆道:“想我楊震一生清白,有如此環(huán)。此環(huán)留與子孫足矣,豈容這宅院污我清白!”說完抓起墻角的鐵錘,發(fā)瘋似得朝墻上砸去。在楊震的堅持下,幾天之后,這座宅院化為烏有。而楊震清正廉潔的名聲卻在鄉(xiāng)親們中間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