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貓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貓(第1課時)導學案。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6課貓(第1課時)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二、學習重點:體驗、探究小說主題的多義性。
三、學習難點:品味細節(jié)描寫。
四、預學部分【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給下列字注音。
污澀()悵然()蜷伏()
虐待()一縷()懶惰()
乞丐()慫恿()紅綾()
2、解釋下列詞語。
(1)慫恿:
(2)蜷伏:
(3)悵然:
(4)懲戒:
(5)畏罪潛逃:
(6)妄下斷言:
五、導學模塊【合作探究】
1、標記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的語句,理解作品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貓第二只貓
第三只貓
來歷
外形
性情
地位
結局
2、第三只貓為什么不招人喜歡?如果是養(yǎng)第一或第二只貓時芙蓉鳥被咬死了,我可能會怎么樣?
3、貓的悲劇僅僅是因為性格嗎?作者對這三只不同的貓的亡失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為什么“我”對于第三貓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難過之情?【wWW.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4、第二只貓丟失后,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钡谌回埶篮?,作者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試體會這兩句話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六、固學提高【課堂檢測】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nüè( )待yuān(?。┩鲬衐uò( ) 鳥1óng(?。?br>
biàn( )訴 sǒng(?。┯痢“瞲iáng( )乞gài(?。?br>
zhòu(?。┝R chàng(?。┤弧《hǔ(?。uán( )伏
2、給句中畫線的詞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
(1)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
(2)它若是()不高興,無論誰說多少好話……
(3)它們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
七、課后反思
精選閱讀
狼(第1課時)導學案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30課狼(第1課時)導學案
第30課《狼》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掌握重要實詞虛詞(“之”“其”“以”)的用法和意義。
二、學習重點:積累文言詞匯。
三、學習難點:認識狼的另一面,讓學生意識到看待事物應該全面。
四、預學部分【自主學習】
1、文學常識
作者蒲松齡,字,號,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xiāng)設館教書,創(chuàng)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xiàn)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評價道:“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生活的貧寒,仕途的凄涼,使蒲松齡有機會廣泛接觸下層群眾,深入社會生活,看到種種不平之事,激起了忿忿不平之感,同時積累了素材,為他的小說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字詞積累
(1)讀準字音。
綴() 窘() 苫() 弛() 眈()
黠() 瞑() 暇() 隧()
尻()寐()倚()少時()
(2)通假字:
止有剩骨 “”通“”
五、導學模塊【合作探究】
1、解釋下列粗體字
綴行甚遠綴:_______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故: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奔倚:_________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頃刻:_________
意將遂入以攻其后意:________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幾何:_________
徑去:_____________犬坐____________
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驅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詞多義:
(1)其:恐前后受其敵()場主積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
屠自后斷其股()其一犬坐于前()
(2)之:復投之()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久之?。ǎ?br>
兩狼之并驅如故() 又數(shù)刀斃之()
(3)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4)意:意暇甚()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5)敵:恐前后受其敵()蓋以誘敵()
(6)前:恐前后受其敵()狼不敢前()
3、詞性活用
一狼洞其()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
4、特殊句式
投以骨?。ǎ?br>
六、固學提高【課堂檢測】
1、作者,字,又字 ,號,世稱,(朝代)人,郭沫若稱贊他的寫作是。
2、本文按照 、 和 、殺狼的順序,第三部分屬于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第四部分屬于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 。敘述了兩狼與屠戶之間的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最后作者點明故事的主題:
(用原文回答)
3、你知道有關狼的成語嗎?(寫出4個)
七、課后反思
口技(第1課時)導學案
七年級語文學科導學稿
學習目標:揣摩語言,熟記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詞句。
一、學習重點: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難懂句。
二、學習難點: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高超的技藝。
三、預學部分【自主學習】
1、文學知識:
口技是雜技的一種,是很早就在我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最早就在我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最早見于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明清時期很盛行,不少文人為之作記,本文即時其一。
2、文學常識:
(1)《口技》節(jié)選自代人編寫的《》。作家,字,福建晉江人,清代順治年間進士,著有《》《嶺南紀略》等。
3、給加點字注音:
少頃()犬吠()絮絮()中間()
曳屋()囈語()齁聲()叱責()
許許()幾欲先走()
4、解釋句中通假字:
滿坐寂然:
5、解釋古今異義:
(1)但古義:
今義:
(2)聞古義:
今義:
(3)股古義:
今義:
(4)走古義:
今義:
(5)雖古義:
今義:
四、導學模塊【合作探究】
1、翻譯下列句子。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2、閱讀文段填空:
(1)第2段口技表演著模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吠聲驚醒的過程,這段中描寫賓客的神態(tài)惟妙惟肖,“伸頸”“側目”寫賓客,唯恐;
“微笑”表示;“默嘆”寫賓客為表演者的技藝所,
但又的神態(tài),總之其作用是。
(2)第3段寫的一家的經(jīng)過和賓客的。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之后的,有時深夜失火救火的。
(3)第4段開頭用一個“”字,連用三個“”,表現(xiàn)了火著得。緊接著連用三個“”,寫出聲音的。
又用“中間……百千齊作”寫,用“又夾……潑水聲”寫大火中的人們的。“”總寫失火時聲音逼真。
3、第1段中列數(shù)口技人的道具,對表現(xiàn)全文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五、固學提高【課堂檢測】
1、解釋句中詞語活用現(xiàn)象并將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會賓客大宴
2、特殊句式句子翻譯。
倒裝句:會賓客大宴
六、課后反思
馬(第1課時)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29課馬(第1課時)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反復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二、學習重點: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了解對比描寫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三、學習難點: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預學部分【自主學習】
1、你知道嗎?
(1)哪種動物可以參加人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2)中國旅游局將哪一件藝術作品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3)國際標準的鐵路軌距是1.435米,你知道這個數(shù)字從何而來?
2、字詞積累
(1)借助工具書,查生字和生詞。
駕馭()羈絆()觀瞻()
妒忌()鬃毛()獷野()
畸形()庇蔭()遒勁()
鞍轡()闊綽()剽悍()
窺伺()項鬣()相覷()瘡痍()
(2)形近字組詞:
辨()辯()辮()
伺()飼()祠()
剽()縹()膘()
(3)解釋詞語:
羈絆:剽悍:
枉然:窺伺:
瘡痍:遒勁:
闊綽:觀瞻:
慷慨以赴: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五、導學模塊【合作探究】
1、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
2、被征服之后的馬具有怎樣的品格。
3、馬原本(天然野生的馬)是什么樣的動物呢?
4、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xiàn)在哪些段落?
六、固學提高【課堂檢測】
1、下列書寫錯誤的一項是()
A、慷慨鞍轡畸形
B、馴養(yǎng)搏斗充沛
C、妒忌羈絆駕馭
D、迎和顎骨枉然
2、找出運用關聯(lián)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力氣在大多數(shù)動物之上,它們從來不攻擊其他動物;它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并不屑于和對方搏斗,僅只把它們趕開或者把它們踏死。
A、雖然卻如果B、因為所以如果
C、由于于是但是D、雖然但是如果
七、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