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美術(shù)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27七年級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學案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學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qū)別,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shù)語;識別常見的天氣符號,能看懂較簡單的天氣形勢圖;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和保護大氣的重要性。
2、知道氣溫的含義及測定方法,理解平均氣溫的含義;初步學會計算日、月、年平均溫度及年較差的方法。
3、學生能夠利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根據(jù)氣溫曲線圖說明某地氣溫日變化、月變化與年變化的規(guī)律。
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5、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地圖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加強與他人合作、共同研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建議
關(guān)于“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的總體教材分析
氣溫是天氣和氣候的主要組成要素,涉及面廣、理論性強,所以應采用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學生的親身體驗的方法,利用對比法、多媒體手段進行學習。
氣溫的測定,主要講解氣溫的表示符號及讀法,氣溫的觀測和計算方法
氣溫的變化,教材從三個方面闡述:氣溫的日變化;氣溫的年變化,主要從兩個側(cè)面說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的時間,而是熱、溫、寒三帶四季氣溫變化的特征不同;氣溫的年際變化。
氣溫的世界分布,首先講解了等溫線知識,它是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圖的關(guān)鍵。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將世界氣溫水平分布的規(guī)律與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緯度、海陸、地勢、洋流等結(jié)合,使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結(jié)合。又為后面分析氣候的影響因素和氣候特征打下基礎。
關(guān)于“世界氣溫的分布”的教法建議
對于氣溫的“空間變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地圖,學會從“整體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從圖上直接得出結(jié)論,將分布規(guī)律與影響因素聯(lián)系起來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氣溫曲線變化規(guī)律---緯度位置(太陽)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陸影響
3、陸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勢影響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響
5、極值---局部最冷最熱的地方
6、人類對氣溫的影響,可以簡單的講解。
為了避免單純的灌輸,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分析,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切忌教師不要直接給結(jié)論。
對于“氣溫的測定”的教法建議
對于“氣溫的測定”的學習,應該適當?shù)匮a充氣象觀測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參觀氣象園中的百葉箱,實際讀一讀溫度計,或利用投影等多媒體使學生對氣溫的測量方法(溫度計安放的位置、觀測時間的設定)、數(shù)值的采集與處理等有所了解,并進一步了解我們所說的溫度是指一個時期內(nèi)的平均溫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步步的觀察,但是不要只告訴結(jié)論。
關(guān)于“氣溫的變化”的教法建議
關(guān)于“氣溫的變化”,主要講解氣溫的時間變化,建議步驟如下:
1、從學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熱,一年中有冷熱,為什么?(因為熱量主要來于太陽照射)
2、是否太陽一照射溫度就會立刻升高呢?太陽一落山溫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動畫,使學生明確大氣溫度的直接來源是地面,太陽的熱量先傳到地面然后到大氣,有一個過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溫不是12時而是14時,最低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同樣道理,一年中溫度最高值并不出現(xiàn)在太陽直射或接近直射時,而是稍有滯后,最低值也不出現(xiàn)在太陽最斜射的時候。如北半球最高溫出現(xiàn)在7月,最低溫出現(xiàn)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才能將氣溫連續(xù)變化的過程更直觀地表示呢?(用氣溫曲線圖,氣溫指平均氣溫)
5、如何利用月氣溫曲線說明一個地方、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特點呢?(熱帶、溫帶、寒帶氣溫特征的描述)
關(guān)于“天氣和氣候”的教材分析
氣候是本章的關(guān)鍵性知識,也是學習區(qū)域地理知識的基礎知識。氣候是多年天氣狀況的綜合,所以要掌握氣候知識必須從天氣入手。教材以天氣預報為例,引出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與區(qū)別。這種處理形式,比較貼近社會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氣與氣候的共性與差異,即天氣是對大氣狀況的定量描述,而氣候是對大氣狀況的定性描述;天氣是多變的,氣候是相對穩(wěn)定的。對于天氣部分,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所以重點應放在使學生能夠明確天氣預報中各符號和數(shù)字的含義,能夠從地理角度理解“天氣預報”中各項內(nèi)容的含義。
這部分教材緊密結(jié)合實際,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關(guān)于“天氣和氣候”的教法建議
建議將討論法、學習指導法和講授法等結(jié)合起來進行授課。
對于“天氣”的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實例或多種媒體資料,引導學生讀天氣形勢圖、聽天氣預報,考慮天氣預報中包括的主要項目是什么?狀況如何?教師在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的基礎上,給予指導訂正。并及時反饋,使學生明確天氣預報中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的含義,真正從地理角度理解天氣預報各項內(nèi)容的含義。
關(guān)于“氣候”內(nèi)容較為抽象,在授課時教師可以采取下列步驟:
1、根據(jù)學生實際生活,列舉本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溫多雨”
2、引導學生思考“氣候特征是如何得出來的?它與每一天的天氣什么關(guān)系?”(是由多年的天氣特征綜合出來的)
3、氣候特征是否像天氣一樣經(jīng)常會變呢?(不會,氣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較穩(wěn)定)
4、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將天氣與氣候的關(guān)系填表,以增加學生的印象。
5、為了及時鞏固,應給出一些天氣與氣候的實際內(nèi)容讓學生判斷,以徹底區(qū)分這兩個概念。
關(guān)于“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的教學設計示例
氣溫曲線圖、等溫線圖的繪制與分析
錄像:天氣觀測過程
動畫:大氣的受熱過程
投影片:(1)氣溫觀測數(shù)據(jù);(2)日(周、月、年)均溫的計算公式;(3)日氣溫曲線圖;(4)三帶氣溫曲線圖;(5)等溫線的畫法;(6)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提問引入)天氣與氣候中主要的組成要素有哪些?(氣溫、降水)
(講解)我們先來學習有關(guān)氣溫的內(nèi)容。氣溫是如何測量的?
(板書)一、氣溫的測定
(天氣觀測的錄像)包括百葉箱、溫度計、觀測時間和數(shù)據(jù)采集等
(投影片1、2)一組觀測數(shù)據(jù),怎樣計算出日均溫?(生思考回答)。出示計算公式,驗證學生回答及計算結(jié)果
(提問)為什么一天中有冷熱,一年中有冷熱?(因為熱量主要來于太陽照射)
是否太陽一照射大氣溫度就會立刻升高呢?太陽一落山溫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動畫并講解)使學生明確大氣溫度的直接來源是地面,太陽的熱量先傳到地面然后到大氣,有一個過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溫不是12時而是14時,最低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同樣道理,一年中溫度最高值并不出現(xiàn)在太陽直射或接近直射時,而是稍有滯后,最低值也不出現(xiàn)在太陽最斜射的時候。如北半球最高溫出現(xiàn)在7月,最低溫出現(xiàn)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才能將氣溫連續(xù)變化的過程更直觀地表示呢?(用氣溫曲線圖,氣溫指平均氣溫)請將你的設想畫出來(學生活動)
(投影片3)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日均溫,將二者的交點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就是氣溫曲線。你能畫出一個地方一年的氣溫曲線圖嗎?(縱坐標用月平均溫,橫坐標從1月---12月)
(提問)如何利用氣溫曲線說明一個地方、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特點呢?
(投影片4)課本P40圖4.6,三地氣溫曲線圖
(學生討論)圖中的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么?三個溫度帶的氣溫變化特征是什么?在語言敘述上有什么規(guī)律?
(說明:因為溫帶的范圍較廣,所以接近熱帶或寒帶地區(qū)的語言敘述冷熱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轉(zhuǎn))前面所學是氣溫的時間變化,而對于全球來說,同一時間各地氣溫也是不同的。
(板書)三、世界氣溫的分布
(投影片5)圖中各點表示年平均溫度,請在這張圖上畫出13℃、15℃溫度曲線(用平滑曲線連接氣溫值相等的點)
(投影片6)此圖表是世界不同地區(qū)多年的平均溫度,圖中氣溫相等的點連接的線就是等溫線。我們借助等溫線來研究氣溫的空間分布。
(教師指導讀圖方法)分析等溫線圖,可以采用從“整體到局部,從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請大家討論世界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并分析形成此規(guī)律的主要影響因素(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板書)教師講解時可以舉一些實例或參照課本的插圖
1、全球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緯度位置(太陽)
2、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海陸面積及性質(zhì)影響
3、陸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勢影響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響
5、極值---最冷最熱的地方
6、人類活動對氣溫的影響---溫室效應
(反饋練習)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準備什么衣物?(棉衣,地勢高寒冷)
如果溫度再升高,預測你所在的地區(qū)氣候會有什么變化?
赤道是全球溫度最熱的地方嗎?
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呢?
(總結(jié))通過以上學習可知,氣溫是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變化的。大氣溫度主要來于太陽,所以影響溫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緯度位置,然后是海陸位置,再就是地勢和洋流。在分析具體問題時必須注意分清主次。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規(guī)律的一種方法。
根據(jù)本節(jié)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本節(jié)課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氣溫的測定,主要使學生明確氣溫觀測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參觀,或建立簡易的氣象園進行實際的測量,沒條件的可以看錄像或圖片。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分析氣溫的時間變化,時間變化的長短不同,有日、月、年變化,通過實際的計算,使學生明確三者計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圖中的氣溫是平均值的連線。對于時間變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是使學生明確太陽是氣溫的來源,但地面是氣溫的直接來源。為了讓學生明白這一個過程,設計動畫輔助理解。明白這一點,對后面所學“地勢越高,離太陽越近了,為何溫度反而越低?”很有幫助。對于熱溫寒三帶氣溫特征的描述,使學生認識到從低緯到高緯,由熱到冷,各種氣溫特點的描述有規(guī)律及差異,為后面學習世界不同地區(qū)氣候特征的內(nèi)容打基礎。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分析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首先是解決等溫線的概念。因為學生已經(jīng)學過等高線,所以并不難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原因的探討。為了使紛亂的內(nèi)容條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給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讀圖方法。同時利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利于學生思維的互相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考察學生的理解情況,設計相關(guān)的反饋題。
總之,在這一節(jié)課中注意了學生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注意分析問題的方法的指導。每一部分繪圖、讀圖、用圖都是學生活動在先,教師指導在后,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
關(guān)于“天氣和氣候”的教學設計示例
天氣預報圖的使用、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
錄像:天氣預報
計算機課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2)天氣形勢圖;(3)各種常用的天氣符號圖;(4)風向示意圖;(5)氣象觀測儀器----百葉箱、溫度計;(6)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圖。
(引課出示投影片1)你能夠從投影片中讀出哪些內(nèi)容?
中央氣象臺城市天氣預報:2002年05月28日20時至05月29日20時
城市
天氣現(xiàn)象
溫度(0C)
風向風力
夜間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間
白天
東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陣雨
雷陣雨
31
24
3
3
卡拉奇
晴
晴
34
27
3
3
開羅
晴
晴
32
19
3
3
開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晴
晴
20
7
3
3
倫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舊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紐約
雷陣雨
雷陣雨
25
16
3
3
悉尼
陰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溫度、降水與云、風力風向,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天氣狀況不同等)
(模仿練習)請你仿照投影片內(nèi)容作本地區(qū)的天氣預報,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是否有問題并進行適當?shù)难a充(學生活動)(注意天氣預報用語及與當時天氣狀況的基本吻合)
(教師講解)為了更好了解一個地區(qū)的天氣狀況,人們制作了天氣圖,在圖中用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表示天氣狀況,你了解它們的含義嗎?
(天氣云圖投影片)(學生活動,說出圖中任一城市天氣預報)
(常見天氣符號與風向示意圖投影片)在天氣圖中,為了更直觀便捷地顯示不同的天氣狀況,人們設計了一些符號(學生辨認,提醒學生注意:風向是指風來的方向,天氣預報中風力較小時一般不在圖中表示)
(承轉(zhuǎn))有一個廣州人說他長這么大還沒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訴他何時到何地能看到雪嗎?(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為什么不看天氣預報,你也能很快地告訴他呢?(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地方的氣候是穩(wěn)定的,是多年天氣狀況綜合出來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氣預報也可以推測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嗎?(引導學生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說明)這種氣候特征在幾年、幾十年內(nèi)會有很大的變化嗎?它與我們前面所說的天氣有何不同呢?請你完成下面表格
(總結(jié)板書)引言天氣與氣候
天氣
氣候
定義
區(qū)別
聯(lián)系
實例
(教師總結(jié))通過以上討論、分析可以看出,天氣與氣候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
(投影片板書)
(反饋練習)課本想一想P38
根據(jù)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天氣預報為例,使學生了解天氣預報中包含的主要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氣為例,主要是使學生有全世界的觀念,而且潛在的可以看出氣溫的分布是時間、空間的分布都有不同的。為后面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進行模仿聯(lián)系和天氣預報圖的讀法訓練,以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天氣預報圖,形成一種從地理角度解釋天氣現(xiàn)象的意識。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從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入手,引入氣候的概念及與天氣的關(guān)系,因為后面才學到具體的氣候知識,所以不要更多的講解氣候的內(nèi)容,重點應放在明確天氣與氣候的關(guān)系,能夠正確的辨別這兩個概念即可。
上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重視日常生活體驗,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但是因為內(nèi)容繁雜,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加強,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本章內(nèi)容的興趣。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
引言天氣與氣候
探究活動
1.參觀當?shù)氐臍庀笈_、站或大氣觀測站。有條件的學??梢越庀髨@地,使用常用的氣象儀器進行氣溫、降水和風向等觀測;或?qū)⒚刻鞆膹V播、電視節(jié)目中記錄的天氣資料繪制成圖表;請去過外地的同學描述對不同地區(qū)的天氣的感受。
2.上網(wǎng)查找與天氣和氣候相關(guān)的資料、圖片等內(nèi)容,寫一些關(guān)于天氣與氣候的小論文
3.分成小組,比賽看看那個小組會說、會解釋的諺語、成語、詩句等多。
測定一日(周)的氣溫
分組觀察:3—4人一組,每6小時記錄一次,分別在每天的02、08、14、20是進行,將觀測結(jié)果記錄下來。按實際情況可以減少,但最好有14點。
方法:
(1)將溫度計立在室外太陽光不能直接曬到的地方(無條件的時候可以放在室內(nèi)),高度與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進行三次觀測。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點(下午2點)時觀測。將自己觀測的結(jié)果與氣象臺的預報相比較。
(2)求日均溫和周平均溫
日均溫=各時觀測之和/觀測次數(shù)
周均溫=一周各日平均溫度之和/一周天數(shù)
(3)做日(周)氣溫變化曲線圖
注意事項:記錄溫度數(shù)值要盡量準確,先讀整數(shù)后讀小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水銀柱頂端處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將頭、手或光源接近溫度表的感應部分。(Www.yJs21.CoM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擴展閱讀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導學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導學案
教學目標
l.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現(xiàn)實體驗出發(fā),舉例說出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關(guān)系。
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并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3.學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并能讀出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及簡單的繪圖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圖及氣溫分布圖。
教學難點:理解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及分布規(guī)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教師可在上本節(jié)課前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讓學生注意收聽連續(xù)三天的天氣情況,每個小組分別關(guān)注一天的天氣情況,每組代表作好記錄并填在以下表格當中。
天起狀況
時間
陰晴狀況
風力大小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一天都會關(guān)注當天的天氣情況,那么,每天的天氣狀況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呢?
(學生回答)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自己記錄的天氣狀況表格,然后看看,在這個季節(jié)里,你們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項?是風力,陰天、晴天,還是氣溫?
(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應當鼓勵與引導,還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
現(xiàn)在天氣逐漸轉(zhuǎn)涼了,變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時候氣溫降到很低了,就可能會下雪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氣溫的有關(guān)知識。
教學新課:
一、氣溫與生活
提出問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氣現(xiàn)象是與氣溫有關(guān)的?
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討論,然后每組派一位或幾位代表站起來發(fā)言。
(教師可在下面邊巡視,邊引導學生從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幾方面來思考)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說一說
學生回答完后,讓學生閱讀書上的活動部分的五則生活實例,再引導學生自己總結(jié)出每則例子分別說明了氣溫與穿衣、飲食、住房、農(nóng)作物、交通等的關(guān)系。如果同學思維較活躍的話,還可引導學生說出氣溫與其他的人類生活、生產(chǎn)方面的關(guān)系。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剛才的這個表格,最后兩欄是什么?那么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是怎么測出來的?再看到書上的表3.1,請讀出一天中,8時、14時、20時、2時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從這個圖表中,你能觀察出氣溫與時間的關(guān)系嗎?你會用數(shù)學方法來計算該地的日平均氣溫嗎?
大屏幕投影:看一看算一算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既然一天當中,會有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那么我們在不同的時刻測出來的氣溫是不是一樣的呢?下面,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在橫線上填出幾個字,來概括一下氣溫狀況。
大屏幕投影:午晨,冬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們這里的氣溫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我國的南方與北方,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氣溫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師生共同得出結(jié)論,氣溫是變化的。從而過渡到第二個問題的學習。
二、氣溫的變化
提出問題:同學們請看課本上的圖3.12和圖3.13(或者把這兩幅圖投影到大屏幕上),你們能從這兩幅圖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間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學生可以相互討論、比較,老師也可適當?shù)匾龑?、提示?br>
大屏幕投影:讀一讀想一想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討論、比較,然后經(jīng)過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圖的縱坐標都是表示氣溫,橫坐標都是表示時間。(教師正好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分析出如果橫坐標表示的是時刻,那么這幅圖就是反映了氣溫的日變化,如果橫坐標表示的是月份,那么這幅圖就是反映了氣溫的年變化情況)
2.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數(shù)值約為31℃,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大概4時左右,數(shù)值約為24.5℃。
3.一年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約為24℃,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約為-6℃。
4.圖中的曲線形狀都是中間向上隆起,呈波峰式。(當學生得出這個結(jié)論時,可趁勢引導他們得出南半球的氣溫曲線呈波谷式,這是判讀氣溫曲線圖的要領之一)
5.可以間接得出的結(jié)論是:通過計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就是日較差,約為6.5℃;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年較差,約30℃。
(學生在經(jīng)過這樣的自己分析讀圖,討論整理之后,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
教師小結(jié):由此可見,這種用曲線的彎曲變化來反映一個地方的氣溫變化情況的圖就是氣溫曲線圖,它能更直觀地反映出氣溫在一天或一年中的變化規(guī)律。
好的,下面我想問問大家,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些什么知識?
學生經(jīng)過回憶,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氣溫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
2.知道了氣溫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會計算氣溫的平均值
4.學會了怎么讀氣溫變化曲線圖
下面,我就想來考考大家,看同學們掌握得怎么樣了,我們自己動手來繪制一幅氣溫曲線圖。(根據(jù)書上表3.1中的氣溫數(shù)據(jù),按有關(guān)提示的步驟,畫一幅氣溫曲線圖)
大屏幕投影:畫一畫比一比
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可相互討論,商量,教師可在下面進行適當?shù)匾龑?、指點,然后繪圖,最后,各小組選出一到兩幅畫得比較好的圖放到屏幕上投影,讓大家進行點評,這樣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引入新課:(把下面的“三城市氣溫比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
4月(℃)
7月(℃)
10月(℃)
北京
4.3
10.2
22.7
10.4
倫敦
3.0
5.0
17.0
10.0
開普敦
24.6
12.9
9.8
16.2
請同學們將這三個城市的氣溫數(shù)據(jù)變成氣溫曲線圖,并且在同一幅坐標圖中反映出來,也就是說,在同一幅圖中,用三根氣溫曲線來反映出三個城市的氣溫年變化情況。
(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既復習了舊課,又增加了一點難度。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繪圖,教師注意在下面引導和提示,然后把畫的比較好的圖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來)
大屏幕投影:練一練
畫好之后,提出問題:這三根曲線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在經(jīng)過思考討論之后,可以回答出有兩根是波峰狀,一根是波谷狀,分別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氣溫分布情況。考察了學生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過渡:所以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一下同一時間,不同地方的氣溫的分布情況。
教學新課:
三、氣溫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教師引導讀圖并提問,這是一張什么圖?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夠回答出來。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問:世界的氣溫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規(guī)律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要先學會讀等溫線圖。
引導學生讀書上圖3.15,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等溫線?它與我們以前所學的等高線有什么不同?
2.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是否相等?
3.相鄰兩條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4.等溫線的稀疏與氣溫差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5.在等溫線閉合處,如何判斷是高溫中心還是低溫中心?
等學生答出這些問題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等溫線,并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等溫線分布有什么特點?與緯線有什么關(guān)系?
(經(jīng)過小組討論思考,學生可以答出: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并且,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在圖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溫線,看看它的分布怎樣?在經(jīng)過陸地與海洋時,等溫線是不是平直的?這說明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有什么?還有什么因素也會影響氣溫分布?
(不平直,等溫線會發(fā)生彎曲,這說明除了緯度會影響世界氣溫的分布外,還有海陸的分布也會影響氣溫的分布)
3.在炎熱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終年不化的積雪,為什么?
學生對這個問題,可能還不太熟悉,教師先引導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氣溫受海拔的影響,比如,我們爬山的時候,會感覺爬到山頂就很涼爽;夏天,人們愿意去城市郊區(qū)附近的山地乘涼,然后再引導學生看看書上的圖3.16,并根據(jù)有關(guān)的提示,計算出該座山頂?shù)臍鉁貞撌?4℃。所以說,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氣溫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夠高,山頂也可能終年白雪皚皚。
歸納小結(ji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上氣溫的分布,會受到緯度、海陸分布、地勢等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氣溫的分布變得很復雜了。
做一做:
最后,讓學生做一做書上53頁的“活動”題,并進行講解,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該教案對教材的處理合理,既考慮了教材的重點、難點、又考慮了學生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填鴨式為啟發(fā)式,由我要學轉(zhuǎn)變?yōu)槲視W,極大地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繪制氣溫曲線圖,計算山頂?shù)臍鉁貋磉_到學習目標,使學生學會了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的計算,利用氣溫遞減率計算山上的氣溫,關(guān)心身邊的科學,利用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關(guān)系,闡明學習科學知識,可以為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服務的道理。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氣溫的觀測方法,了解日均溫、月均溫、年均溫、日較差、年較差的概念。
2.舉例說出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關(guān)系。
3.學會使用資料,繪畫和分析氣溫變化曲線圖。
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
能力目標
1.通過繪畫氣溫變化曲線圖,提高學生的繪圖、讀圖分析能力。
2.通過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關(guān)系的例子,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關(guān)注生活的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繪畫、分析氣溫變化曲線圖
2.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準備
PPT課件、溫度計、網(wǎng)絡資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詢問:今天的天氣怎樣?
查詢:中國氣象在線,查詢廣州天氣。
討論:氣溫變化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觀測:現(xiàn)在的氣溫有多少攝氏度?
過渡:接下來的氣溫將會怎樣變化?
講授新課
讀圖:課本P51圖3.12氣溫變化曲線圖,說出一天中最熱和最冷出現(xiàn)的時間。
演示:氣溫日變化曲線圖的繪制。
講解:氣溫日變化、日較差、日最高溫和日最低溫、日均溫。
練習:判讀氣溫日變化曲線圖,比較A、B兩地氣溫日變化大小。(附卷第一題)
演示:A、B兩地各月平均氣溫資料。
講解:月均溫、年均溫。
活動:繪畫A、B兩地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教師指導)
交流:選取部分繪圖成果投影,進行分析。
演示:A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
講解:(用繪圖筆在畫面上圈畫)最高月均溫、最低月均溫、年較差和年變化。
練習:判讀A地最高月均溫、最低月均溫
比較:A、B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的差異,分析原因。
讀圖:課本P51圖3.13氣溫年變化曲線圖。
歸納: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
小結(jié):據(jù)板書小結(jié):重點要掌握氣溫年變化曲線的判讀。
板書
一、氣溫與生活、生產(chǎn)
二、氣溫變化和氣溫變化曲線圖
1.氣溫日變化、日平均氣溫
日較差=日最高溫-日最低溫
2.氣溫年變化、月平均氣溫
年較差=最高月均溫-最低月均溫
3.曲線越彎曲,氣溫的變化越大
教學反思
課件設計方面原設計根據(jù)收聽的天氣預報情況繪畫天氣符號引入新課,現(xiàn)改為鏈接中國氣象在線網(wǎng)上可以馬上查詢到廣州當天的天氣預報,使學生知道如何搜集網(wǎng)絡信息,同時引入新課。
選取部分學生的繪圖成果進行投影分析,如先投影一份繪畫準確的曲線,可使學生在心中形成一個基本評價標準,利于正確評價他人的作品,并應對繪畫得較好的加以表揚進行激勵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學案晉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學案晉教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學案晉教版
從赤道到兩極,氣溫變化有何規(guī)律?同緯度,陸地和海洋氣溫是否相同?青藏高原的氣溫和同緯度地區(qū)相比有何不同?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20°C-10°C-10°CA和B緯度位置相同,年平均氣溫一樣高嗎?哪里氣溫高?為什么?AB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山腳下的海拔是720米,氣溫是28.8℃。山頂?shù)暮0问?520米,氣溫應該是多少?1520-720=800(m)800/100×0.6=4.828.8-4.8=2428.8-(1520-720)/100×0.6=24氣溫分布規(guī)律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緯度氣溫()。同緯度,夏季陸地氣溫(),海洋氣溫()。2.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高低高低降低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赤道及其附近地區(qū)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年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于-10℃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以內(nèi)。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1.陸地每天最高氣溫值一般出現(xiàn)在左右,最低氣溫值出現(xiàn)在前后。2.北京某日最高氣溫為32℃,最低氣溫為18℃,則氣溫日較差為℃。3.北京某年7月平均氣溫為28℃,一月是﹣4.7℃,氣溫年較差是℃。午后2點日出1432.7情景感知探究新知學以致用目標導航學習目標1.知道氣溫的定義以及怎樣測量氣溫。2.知道氣溫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3.會閱讀氣溫變化曲線圖。4.通過閱讀世界平均氣溫的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為什么我國南北方的景觀相差如此之大?氣溫氣溫的時間變化氣溫的空間分布氣溫海灘:炎熱夏季的好去所沙漠中的房屋冬季流行的飲食:火鍋閩北受凍的蕃木瓜非洲民居的墻為什么這么厚?你感受到氣溫與我們生活的關(guān)系了嗎?氣溫:指大氣的冷暖程度,常用攝氏度(℃)表示。氣溫的差異是造成自然景觀和環(huán)境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氣溫與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密切相關(guān)。思考氣溫的測量儀器是什么?它的放置有何要求?作用是什么?如何讀數(shù)?氣溫的測量測量氣溫的溫度計,通常放在百葉箱內(nèi),距地面約1.5米。測量溫度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的水銀面保持水平。8時14時20時2時15℃7℃4℃(7+15+12+4)/4=9.512℃8時14時20時2時3020100℃日平均氣溫0102030℃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又是怎樣計算的?日平均氣溫的計算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一晝夜4次觀測記錄的氣溫平均值。一月中各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一年中各月平均氣溫的平均值。氣溫的時間變化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日變化。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說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氣溫的日變化北半球某地氣溫的日變化14時左右日出前后2325時3133246810121416182022212729氣溫℃24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最高氣溫值與最低氣溫值的差??匆豢矗罡?、最低氣溫分別在什么時間出現(xiàn)?氣溫的日變化根椐生活經(jīng)驗,說說一年當中最高月平均氣溫和最低月平均氣溫各出現(xiàn)在什么月份?氣溫的年變化7月氣溫最高1月氣溫最低4530156001530123456789101112氣溫月份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北半球某陸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時間0246810121416182022氣溫℃97439131721181312101.找點,在各時間的上方找到對應的數(shù)值,表示該時刻的氣溫值。2.連線,用平滑的曲線把各點連接起來。一天之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xiàn)在什么時間?最高氣溫:午后2點最低氣溫:日出前后氣溫/℃月份17410102030某地氣溫年變化圖月份123456氣溫(℃)10.210.713.418.222.125.578910111228.828.226.021.717.513.11.月平均氣溫最高值為、出現(xiàn)在___月。2.月平均氣溫最低值為、出現(xiàn)在___月。3.該地氣溫年較差為。28.8℃1020月份17410某地氣溫年變化圖氣溫/℃7128.8-10.2=18.6℃18.6℃10.2℃301.甲地最熱月是月;最冷月是月。2.乙地最熱月是月;最冷月是月。3.甲、乙兩地,地是在北半球;地是在南半球。7171乙甲氣溫/℃月份17410102030乙地甲地氣溫/℃月份17410102030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氣溫日(年)較差氣溫日變化氣溫年變化北半球南半球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日出前后14時左右1月7月1月7月上面這句諺語說明了氣溫是有規(guī)律變化的,我們常用哪些指標描述氣溫的這些變化?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氣溫日較差=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氣溫的空間分布定義:在地圖上將氣溫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思考如何定義等溫線?等溫線的繪制等溫線圖低溫中心:中間氣溫低于四周,是閉合中心,通常是因為這里是山地而形成的。分布密集差異,分布稀疏差異小。氣溫的分布A、B的氣溫各是多少?ABC、D處的溫差有何不同?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