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美術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03九年級化學上冊《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教案。
九年級化學上冊《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元素的概念,記住幾種常見元素在自然界里的排序;
記住并會書寫常見元素的符號,理解元素符號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建立元素的概念,探究元素符號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元素符號的由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對元素概念的建立,加強學生對“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觀念的認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元素概念的建立;
元素符號的意義及其書寫。
(2)教學難點
元素符號的書寫及其含義;
三、教學環(huán)境準備
(1)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具有投影儀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設備。
(2)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復習回顧:
圖片展示水、氧氣、二氧化碳氣體
提問:這些物質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觀察、回答
運用先行組織者策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新課學習
元
素
的
概
念
元
素
的
概
念
多媒體展示:
水分子、氧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模型
提問:
這些分子具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
追問:這些氧原子相同嗎?為什么?
多媒體展示元素的概念:
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只有種類,沒有個數(shù)
多媒體展示化學式,提問:
(1)C2H5OH、H2、H2O、Ca(OH)2,這些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____原子,都是____元素的原子。
(2)C、CO2、CO、CaCO3,這些物質的微粒中都含有____原子,都是____元素的原子。
提問:
(1)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2)水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3)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題1:
觀察
回答:分子中都有氧原子
回答: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
理解、記憶
回答:
(1)這些分子都含有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
(2)這些分子都含有碳原子,都是碳元素的原子
交流與討論,小結元素與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思考、回答
運用概念形成策略,幫助學生突破元素概念學習的難點。
運用問題支架,進一步強化元素的概念
通過小組活動,區(qū)分新概念和原有概念
自
然
界
中
的
元
素
提問:
(1)地殼中排前五位的元素是什么?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別是什么?
(3)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自主閱讀57頁,回答教師提問
構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元
素
符
號
過渡:展示元素的中文名稱,從漢字表示的元素符號中,你觀察到什么規(guī)律?
提問:元素的中文名稱具有通用性嗎?外國人可以看懂嗎?
提問:什么是元素符號:
多媒體展示古希臘的元素符號和到道爾頓的元素符號,講解元素符號的發(fā)展史
講解:
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多媒體展示練習題:
改正下列元素符號:
鎂:MG氯:cL
汞:HG鐵:F
指導學生排除不認識的元素名稱
運用示意圖展示“H”的含義
提問:指出下列元素符號表示的含義:
O、Na、C、S
追問:4Na表示什么呢?
強調:元素符號前加數(shù)字后只有微觀含義,沒有宏觀含義
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2
回答:可以看出元素是金屬元素還
是非金屬元素
回答:沒有通用性
小結:用來表示元素的符號叫元素符號
聆聽感悟
理解、傾聽
改正錯誤:
MgCl
HgFe
小組活動:
四人小組識記課本59頁元素符號
小結元素符號的含義
思考、回答
理解、回答
完成課堂練習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了解元素符號的分類和存在的必要性
運用化學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課堂練習規(guī)范元素符號的寫法
通過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和熱情
通過示意圖,清楚展示出元素符號的含義
通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元
素
周
期
表
多媒體展示:
元素周期表
提問:
元素周期表有幾個橫行?幾個豎行?
講解:
元素周期表的橫行叫周期,豎行叫族
追問:
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個小格展示出那些信息?
閱讀課本知識視窗,了解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回答:
元素周期有7個橫行,18個豎行。
翻閱課本162頁元素周期表,回答
了解化學史,學習門捷列夫的鉆研探索精神
了解元素周期表,拓寬學生視野
課
堂
總
結
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學生1:知道了元素符號的來源。
學生2:會寫更多的元素符號了。
學生3:知道了元素符號所代表的含義。
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作
業(yè)
布
置
課本62頁習題2.4
課后完成練習題
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內容
五、板書設計
§2.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1.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地殼中排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3.元素符號:用來表示元素的符號。
4.元素符號的含義:
表示一種元素;
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元素符號前加系數(shù)表示原子的數(shù)目。
延伸閱讀
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3.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學案
一、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二、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養(yǎng)閨女貼給哪家美)
三、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的表示
1.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號
a.國際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當幾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如:H,He;C,Cl
b.元素符號的書寫: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如果有的話)。如:
c.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
1、該表共有種元素?
2、元素的原子序號與該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數(shù)相同。
3、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位置
4、非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位置
2.元素是如何分類的
a.金屬元素:“钅”字旁
b.非金屬元素
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石”字旁)
液態(tài)非金屬元素(“氵”字旁)
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氣”字頭)
四、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②當元素符號前有系數(shù)時,此時的符號不再具有宏觀意義,只代表該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
2H表示2個氫原子
【隨堂練習】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鐵B.鋁C.硅D.氧
2.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河水屬于
A.化合物B.氧化物C.單質D.混合物
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A.相對原子量B.電子數(shù)C.中子數(shù)D.核電荷數(shù)
4.下列物質屬于單質的是(),屬于化合物的是()
A.糖水B.液態(tài)氧C.稀硫酸D.生石灰
5.運用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成果,可依據(jù)生物發(fā)光現(xiàn)象檢測超微量鈣的存在。這里的“鈣”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單質
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B.碳元素C.氮元素D.硅元素
7.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圖中,能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ABCD
8.下列微粒符號表示2個氧分子的是
A.2OB.2O2C.O2D.O2-
9.下列各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A.空氣B.雙氧水C.水D.二氧化碳
10.下列制取氧氣的方法中有一種與其它三種本質不同,它是()
A.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B.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C.氯酸鉀制氧氣D.高錳酸鉀制氧氣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對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硬水經過過濾可以轉化為軟水
C.水是由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農業(yè)上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造成水污染
12.根據(jù)以下粒子結構示意圖,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們表示的是同一種元素
B.它們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
C.它們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
D.它們依次表示原子、離子、離子
13.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shù)目一定不變
C.物質不可能由離子構成
D.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4.選用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④化學性質,填寫下列空白(用序號)
(1)煤氣燃燒;(2)水沸騰變成水蒸氣;
(3)酒精易揮發(fā);(4)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15、現(xiàn)有下圖示儀器和裝置,請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儀器的名稱:A是,B是,E是,F(xiàn)是。
(2)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是,(填字母,下同)
使用E時,應注意的事項(寫出一條即可)。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導管中出現(xiàn)紫紅色,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
(4)在(3)中你所選用氧氣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將一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能燃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驗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細觀察下列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①加持木炭的儀器是;
②在K中倒入的液體物質是,
此實驗的目的是。
九年級上冊化學《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知識點歸納粵教版
九年級上冊化學《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知識點歸納粵教版
1、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為元素。
決定元素種類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
注意:#金屬、稀有氣體和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物質。
#元素符號前的系數(shù)表示原子個數(shù),如:3H表示三個氫原子。
#地殼中元素按質量分數(shù)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鋁Fe鐵。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化學的“語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構成”*“某物質”由“某元素組成”“某物質”由“某某分子或原子或離子構成”(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常溫下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由某原子直接構成)
例: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由水分子構成。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元素、物質都是宏觀概念,只表示種類,不表示個數(shù)。不能說“水是由二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原子、分子、離子都是微觀粒子,即要講種類,又要講個數(shù)。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
2、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從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元素的種類。
3、物質、元素、分子、原子的關系
4、掌握化合價與化學式的關系和化合價的應用。
(1)常見元素化合價規(guī)律:
①在化合物中氫元素為+1價,氯元素為-2價
②金屬元素為正,非金屬元素一般為負
③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④在單質分子里,元素化合價為零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
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2.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表格教案
2.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教學背景]
本節(jié)的要點-----元素及其符號、單質和化合物。介紹給學生,一是加深了學生對前面章節(jié)中出現(xiàn)的有關化學符號的理解,二是拓展了物質類別,三是分散了難點。元素及其符號是化學的靈魂,讓學生記住常見的元素符號是學好化學的入門,同時讓學生了解元素概念、理解與元素相關的單質和化合物概念。對學生進一步理解物質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用元素符號表達化學知識的抽象思維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依據(jù)課程標準,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
1.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記住并會正確書寫常見了元素符號。
2.了解元素的涵義及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3.會應用元素的概念區(qū)別單質和化合物。
4.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
5.培養(yǎng)學生歸納比較能力。
6.進行從微觀到宏觀認識方法的教育。
與舊教材相比增加了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案例設計]
設計思路
1.初學元素的概念,不少學生難以理解,通過了解學生具體情況,我選擇了與學生認知方式相適應的教學程序和方法,有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我就創(chuàng)設情景給予啟發(fā),從日常生活中已經熟悉的“補鈣”、“補鐵”、“補鋅”以及“加碘”引伸出包括人體在內的自然萬物無非是由鈣、鐵、鋅、碘等稱為元素的物質組成,從而得出萬物是由元素組成的。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我就引導他們從前面所學的知識中歸納得到概念。形成元素慨念后,還要從反面加深理解,是否屬于同一種元素的依據(jù)是什么:只要質子數(shù)相同,不論中子數(shù)或電子數(shù)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屬于同一種元素。
2.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對枯燥無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教學過程中可組織一些有趣味的探究活動:①欣賞相聲《化學漢字考》、②以鄰座的同學為一小組,從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數(shù)為2、3、7、8、12的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數(shù)和相對原子量。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正確掌握這一用語,對學好化學有重要的作用。和西方國家不同,他們很多元索符號和名稱是相對應的,當然比較好記。我國元素的漢字名稱與元素符號幾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只有部分譯音的元素名稱如鈉:Na,氟:F,錳:Mn,鋇:Ba,鎢:W等還有些關聯(lián))。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記憶元素符號、更多的時間應放在課外。在課外制作元素符號卡片,一面寫元素名稱,另一面寫元素符號,同學間用此卡片互相提問,并互相校正。
3.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區(qū)分元素與原子,化合物與混合物以及氧化物與含氧化合物的區(qū)別,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比較能力;通過練習,如指出下列各種物質的組成元素(氧氣、氮氣、碳、硫、鐵、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鉀、氯酸鉀),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物質的分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能力。
教學過程
[提問]世界是物質的,目前人們所知道的上千萬種物質是否由少數(shù)的基本物質所組成的呢?
[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1.電視廣告中已經熟悉的“補鈣”、“補鐵”、“補鋅”以及“加碘”
2.從生物學或科普書刊中查找?guī)追N食品的元素組成
3.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
4.生物賴以生存的元素
引伸出包括人體在內的自然萬物無非是由碳、氫、氧、鈣、鐵、鋅、碘等稱為元素的物質組成,從而得出萬物由元素組成的。
[板書]
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一、什么是元素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了水是由許多水分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又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那么許多的氫原子的歸類,許多氧原子的歸類又是什么呢?
[媒體顯示]
水
微觀:許多水分子構成
宏觀: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媒體顯示]
[講述]H具有相同的結構:核電數(shù)相等(質子數(shù)相等),均為1,氫元素
[板書]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只要質子數(shù)相同,不論中子數(shù)或電子數(shù)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屬于同一種元素。
2.元素和原子的比較
[媒體顯示]
[板書]
二、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
地殼主要是由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等元素組成的
三、元素的名稱、符號及其意義
[探究活動]
1.欣賞相聲《化學漢字考》
2.以鄰座的同學為一小組,從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數(shù)為2、3、7、8、12的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數(shù)和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
1.元素符號的書寫規(guī)則:第一個字母須大寫,第二個字母須小寫(例:C、Co、Mg等)
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板書]
四、單質和化合物
[探究活動]
寫出下列各種物質的元素組成:
氧氣、氮氣、碳、硫、鐵、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鉀、氯酸鉀
[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概念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板書]
(1)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如氧氣、氮氣、碳、硫、鐵等。
(2)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鉀、氯酸鉀等。
(3)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
①含氧化合物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含氧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酸鉀等。
②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則稱為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等。
[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物質的分類,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區(qū)別
[媒體顯示]
1.物質類別的從屬關系
2.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各成分都保持各自原來的化學性質,可以分離?;衔锸怯刹煌亟M成的純凈物,具有固定的化學性質和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