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教案小學
發(fā)表時間:2021-04-02初二物理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知識總結與檢測題。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知識總結與檢測
■知識提要
1.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做機械運動,通常簡稱運動。
2.判定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以及物體怎樣運動,關鍵在于參照物的選擇;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對物體運動的狀況描述也就不同。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但要根據(jù)問題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來選取,不能選取被研究物體本身為參照物,通常情況下選取地面為參照物。
3.運動的分類——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直線運動: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經(jīng)過的路線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4.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的計算公式:
6.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主單位是:
7.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變,那么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8.我們常見的運動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做變速運動。平均速度用來描述變速運動物體的運動快慢。它表示的是運動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快慢程度。
9.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
10.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11.測量原理:
12.測量物理量及測量工具:路程(刻度尺)、時間(鐘表)
■實驗回顧
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們?yōu)榱搜芯课伵5倪\動情況,將蝸牛放在刻度尺上讓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記錄蝸牛的位置,拼成如圖3-9所示的圖片.
同學們依據(jù)此圖片獲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照片序號123456
時間t/s01020304050
路程s/mm012.022.248.761.2
(1)請你根據(jù)圖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2)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蝸牛做運動,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m/s.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單元檢測
一.選擇題(共30分)
1.一個石英鐘的分針轉1圈,則它的秒針轉()?
A.5圈?B.60圈?C.100圈?D.3600圈?
2.在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里,常常有孫悟空“騰云駕霧”的鏡頭,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攝法”:讓“孫悟空”站在平臺上,做著飛行的動作,在他的背后展現(xiàn)出藍天和急速飄動的白云,同時加上煙霧的效果;攝影師把人物動作和飄動的白云及下面的煙霧等一起攝入鏡頭。放映時,觀眾就感覺到孫悟空在騰云駕霧。這里,觀眾所選的參照物是()
A.孫悟空B.平臺C.飄動的白云D.煙霧
3.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之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A.水B.橋C.人D.地面
4.機械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參照物的選擇無關,對任何參照物而言結果都是相同的
B.所說的參照物就是假定靜止不動的物體,僅是以它作為研究其它物體運動的標準
C.自然界無所謂運動和靜止D.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往往以地球為參照物,因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
5.如圖3-17所示,在下面運動中,可以看作直線運動的是()
A.沿筆直鐵軌行駛的磁懸浮列車B.踢到空中的足球C.人造地球衛(wèi)星D.過山車
圖3-17
6.下列各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約等于4.5m/s的是()
A.正常成人行走B.正常騎自行車
C.天空中飛行的飛機D.正常運行的列車
7.甲、乙兩物體的速度之比是3︰1,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4︰3,則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時間之比是()
A.4︰9B.4︰1
C.1︰4D.9︰4
8.在測物體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果測出物體的運動時間比實際值偏大,則測量出的物體的平均速度()
A.跟實際值相同B.比實際值偏大C.比實際值偏小D.不能確定
9.如圖3-18所示,是我國主要城市間的里程表(單位:km)。由圖可知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北京與天津相距146kmB.南京與上海相距370km
C.北京與南京相距1417kmD.天津與上海相距1787km
10.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可以用圖像表示,在圖3-19所示的各個圖像中,可以表示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二.填空題(共22分)
1.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這里所說的另一個物體,即事先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做。
2.“神舟六號”飛船升空時,以固定在飛船外的攝像頭為參照物,飛船是;以地球為參照物,飛船是。
3.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加油,如圖3-20所示,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_____的(填“靜止”或“運動”)如果戰(zhàn)斗機在3s內飛行了0.6km,則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4.觀察圖3-21甲可知汽車做直線運動;觀察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圖3-21乙),可知蘋果做直線運動。
5.在“中學生運動會”上,百米賽跑正在緊張地進行著,誰是冠軍,眾人注目。觀眾認定,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而裁判員則認定,到達終點計時少的人運動得快。應注意的是,觀眾與裁判員判斷運動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觀眾看誰跑在前面,是用在運動時間_________情況下,比較運動員運動的路程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員看誰先到達終點,是用運動員跑的路程_________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_________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能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6.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的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劉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創(chuàng)造的12秒91的世界紀錄,他比賽時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____m/s。合km/h。
7.雙休日自駕車外出郊游,在行駛的過程中,善于觀察的小唐同學看到汽車上有一個顯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3-22甲所示,則汽車此時行駛的速度為;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后,表盤示數(shù)變?yōu)閳D3-22乙所示,那么這段時間為h.
8.如圖3-23是一個騎車者和一個跑步者的路程與時間的變化圖線,從圖中可以獲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請寫出其中的三條。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9.自古長江三峽雄奇險秀,滔滔江水奔騰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在其膾炙人口的《三峽》名篇中寫道:“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寫船的平均速度約為km/h。
10.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傳播的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約為m/s;通過“信息高速公路”,上海接收到北京發(fā)出的信息,大約需要5×10-3s,則上海到北京的距離約為km。
三、實驗題(14分)
1.某校探究學習小組,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還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們用一條蚯蚓在相同條件的外界下,分別讓它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為了比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須算出蚯蚓爬行的。為了準確測出蚯蚓爬行的路程,在確定蚯蚓的爬行起點和終點時,他們應該選擇蚯蚓的(填頭部或尾部)作為觀察對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程是彎曲的,為了測出它的爬行的路程,除了使用棉線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
2.如圖3-24所示為某輛賽車啟動過程的頻閃照片,該賽車從賽道的起點處(車頭所對的零刻度線位置)由靜止開始出發(fā),同時,照相機開始拍照(如圖3-24甲所示),以后賽車沿直線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圖3-24乙所示).仔細觀察頻閃照片,如果賽車照此規(guī)律從起點運動1.0s到達E處.請你認真思考后完成:
(1)填寫表格中所缺的三個數(shù)據(jù)(不需要估讀)
位置起點ABCDE
時間/s00.20.40.60.81.0
路程/m014
(2)分析在這段時間內賽車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可知路程和成正比.
四.說理題(共16分)
1.某段公路規(guī)定,在此段公路上行駛的汽車速度不得超過50km/h.一名在此公路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攔住一輛超速行駛的汽車,交警敬禮后對司機說:“車速超過了50千米每小時的限制!”還未等司機回答,一名乘車的小朋友搶著說道:“我們開車只有10min,只跑了15km,既不夠1h,又不到50km.”假如你當時在場,你將怎樣向這位小朋友解釋呢?
2.如圖3-25所示,“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用物理知識來說明其中的道理。
五.探究創(chuàng)新題(共18分)
1.如圖3-26所示,一列長為12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3000m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00s,求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
2.心電圖是現(xiàn)代醫(yī)療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醫(yī)生在心電圖上測出相鄰兩波峰的時間間隔,即心動周期,也就是心臟跳動一次所需時間.由此可算出1分鐘內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即心率).現(xiàn)在有甲、乙兩人在同一臺心電圖機上做出的心電圖分別如圖3-27甲、乙所示.醫(yī)生通過測量后記下了甲的心率是60次/分.?
(1)該心電圖機圖紙的移動速度為多大?(2)乙的心動周期和心率是多少?
第三章《物質性質的初步認識》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B2.C3.A4.B5.A6.B7.A8.C9.C10.B
二.填空題
1.位置、參照物;2.靜止、運動;3.靜止、200;4.勻速、變速;5.相等、遠近、相等、長短;6.8.54、30.7;7.80km/h、0.5;8.騎車者和步行者的速度分別為4m/s和3.3m/s;步行者比騎車者先出發(fā)10s;騎車者用20s的時間追上了步行者。9.50;10.
10.3×108、1.5×103;
三、實驗題
1.速度、頭部、刻度尺
2.(1)9、16、25;(2)時間的平方。
四、說理題
1~2.略
五、探究創(chuàng)新題
1.31.2m/s。
2.(1)由甲的心率為60次/min,可知甲的心動周期T甲=1s,?即心電圖的圖紙移動25mm需時1s.由此可得其移動速度v=25mm/s.
(2)由乙的心電圖可知,圖紙移動20mm需時20/25s=0.8s,?即乙的心動周期T乙=0.8s.
乙1分鐘內心臟跳動次數(shù)為60s/0.8s=75次.
相關推薦
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知識匯編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知識匯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匯編第一節(jié)溫度
一、溫度計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專用儀器。常見的溫度計有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和寒暑表等三種。
3、根據(jù)溫度計中使用的工作物質的不同,分為液體溫度計和固體溫度計。液體溫度計又分為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家庭生活和實驗室常用液體溫度計,它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二、攝氏溫度
1、攝氏溫度是溫度的一種表示方法,攝氏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來表示。
2、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把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某一溫度為a℃,讀作“a攝氏度”;若某一溫度為-b℃,讀作“負b攝氏度”或“零下b攝氏度”。
三、使用溫度計的注意事項
1、選:先估計待測物體的大致溫度,再根據(jù)測量要求精度選擇適合量程和分度值的溫度計;
2、放:測溫度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待: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后要稍等會兒,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4、讀: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到被測液體中,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四、體溫計
1、體溫計是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
2、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
3、液體體溫計的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個縮口,在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液柱不會自動退回玻璃泡,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因此,每次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使玻璃管中的液體回到玻璃泡中,以保證測量的準確;
4、除液體體溫計外,還有電子體溫計、膜狀液晶體溫計、非接觸紅外線體溫計等。
第二節(jié)熔化和凝固
一、物態(tài)變化
1、自然界里的物質一般存在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種狀態(tài);
2、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這種變化過程叫做物態(tài)變化。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
2、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它是熔化的逆過程。
三、熔點和凝固點
1、有些固態(tài)在熔化過程中盡管不斷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態(tài)叫做晶體,如海波、冰、各種金屬等。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
2、有些固態(tài)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吸熱,溫度就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態(tài)叫做非晶體,如蠟、松香、玻璃、瀝青等。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3、液態(tài)在凝固成晶體時的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凝固點。
四、熔化和凝固的條件及特點
1、晶體熔化的條件是溫度達到熔點并要繼續(xù)吸熱,凝固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凝固點并繼續(xù)放熱;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圖像中的水平部分表示溫度不變)。
2、非晶體熔化的條件是不斷吸熱,凝固的條件是不斷放熱;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是不斷變化的(圖像中無水平部分)。
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1、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物質汽化過程要吸熱,液化過程要放熱。
3、物質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4、使氣態(tài)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溫度下,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如液化石油氣。
二、沸騰
1、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2、沸騰過程吸收熱量,但液體溫度保持不變。在沸騰過程中有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達水面時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氣。
3、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
三、蒸發(fā)
1、蒸發(fā)是指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
2、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1)不同的物質蒸發(fā)快慢不同;
(2)同種物質的蒸發(fā)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高低有關,液體溫度也高,蒸發(fā)得越快。
(3)同種物質的蒸發(fā)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有關,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fā)得越快。
(4)同種物質的蒸發(fā)快慢與液體表面氣流快慢有關,液表氣流越快,蒸發(fā)得越快。
3、液體在蒸發(fā)時要吸熱,致使液體本身和和周圍物體降溫,所以說蒸發(fā)有制冷作用。
4、蒸發(fā)制冷的利用:
(?。╇婏L扇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蒸發(fā),達到制冷的目的;
(2)電冰箱利用制冷劑的蒸發(fā)和液化來把熱量搬到箱外。
第四節(jié)升華和凝華
一、升華
1、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升華過程中,物質存在的狀態(tài)只有固態(tài)和氣態(tài),不經(jīng)歷液態(tài)。
2、常見的升華現(xiàn)象:
(1)樟腦片變小,最后消失;(2)北方冬天戶外的冰凍衣服也會干;(3)用久了的燈絲變細;(4)給碘加熱,生成紫色的霧;(5)背陰處的雪不見熔化,也會變少等。
3、物質升華過程要吸熱。
二、凝華
1、凝華是指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凝華是升華的逆過程。
2、常見的凝華現(xiàn)象:
(1)霜的形成;(2)北方冬天玻璃窗上出現(xiàn)冰花;(3)北方冬天樹枝上出現(xiàn)的“霧凇”;(4)雪的形成;(5)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冷凍食品上附著的“白粉”,實質是霜等。
3、物質凝華過程要放熱。
三、升華的應用
利用干冰升華時要吸熱而致冷降溫來冷凍食品、制造舞臺“煙霧”、人工降雨等;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識點總結(蘇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識點總結(蘇科版)
第三章光現(xiàn)象知識歸納
1.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fā)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1.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y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初二物理上冊第三章光和眼睛教案學案及訓練題
光世界巡行
一、判斷題:
1、太陽光射不到物體的影子里,是因為光在空氣里的傳播路徑是直的.()
2、光在水里傳播的速度大約是空氣里的3/4.()
3、影子的形成,說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4、燃燒的蠟燭、點亮的電燈、螢火蟲、夜空中的月亮都是光源.()
5、能使各種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白色的.()
二、單選題:
6、雷雨來臨時,人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
A.人眼反應快,人耳反應慢
B.電光速度快,雷聲速度慢
C.打雷時先發(fā)出閃電,后發(fā)出雷聲
D.自然存在的現(xiàn)象,無法解釋
7、光的色散就是()
A.單色光合成復色光的現(xiàn)象
B.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xiàn)象
C.紅光和紫光變成白色光的現(xiàn)象
D.白光變成紅光和紫光的現(xiàn)象
8、綠色植物葉子里的葉綠素是綠色的,所以()
A.綠色光對植物生長最有利
B.綠色光對植物生長最不利
C.一切色光對植物生長的作用相同
D.綠色光適合某些綠色植物
9、如圖所示,給定月球的影區(qū)分布,當人隨地球一道運動時要看到日環(huán)食,只有地球運行到()
A.甲區(qū)域B.乙區(qū)域C.丙區(qū)域D.丁區(qū)域
10、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C.放大的像D.縮小的像
三、填空題:
11、我們在研究光的直線傳播問題時,運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2、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是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的,則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秒.
13、立竿見影,就是把竹竿豎在陽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它的影子.如果將竹竿移動,影子也隨之移動,這說明:由于光的________使竹竿形成影子.
14、________叫光源,在太陽、月亮、點燃的蠟燭以及正在工作的探照燈中,不屬于光源的是________。
15、光在________中的傳播速度最大,這個速度是________米/秒.
16、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m/s,10s內傳播的距離為________m.
四、作圖題:
17、如圖所示,ab和cd是兩條從同一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線,用作圖法確定發(fā)光點S的位置.
18、如圖所示,S為一點光源,作出物體AB在地面上的影子.
19、如圖所示,S為一點光源,作出人在墻的右側通過窗口看到S的范圍.
20、如圖所示,AB為窗的一邊,CD為窗外一物體(1)請在甲圖中作出在室內能看見物體C端的范圍(2)在乙圖中作出在室內能看到CD整個物體的范圍.
21、如圖所示,、為兩點光源,M為屏,作出光照射在屏上最亮的區(qū)域.
五、實驗探究題:
22、如圖所示,在一張不透明的硬紙上用針扎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發(fā)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白紙上可以看到一個清晰________狀的光斑,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這是由于________產(chǎn)生的,向上移動小孔,像的大小變________.
23、探究研究物體的顏色
找?guī)讖堫伾煌募垼喊椎?、黑的、紅的、綠的、藍的,再找?guī)讖堫伾c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紙(或包裝用塑料袋)和一個發(fā)光比較強的手電筒.把幾張色紙排列在墻上,在屋子里,先用手電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張色紙,記下它們的顏色;再用各張色紙蒙住手電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張色紙,把觀察到的各張色紙的顏色填入下頁表中.
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六、閱讀材料題:
24、很早的時候,我們祖先就注意觀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如圖所示.近年,我國科學家根據(jù)古書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的記載,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兩次,即發(fā)生在早晨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國境內發(fā)生了20世紀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發(fā)生時,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際.這次日全食的觀察,證實了我國科學家對“天再旦”的猜想,為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經(jīng)過推算,我國科學家得出周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日全食現(xiàn)象可以用________來解釋.科學家們在這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種科學方法,請你任意寫出兩種:________.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B
7、B
8、D
9、D
10、A提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它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縮小的.
11、理想化
12、200000
13、直線傳播
14、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月亮
15、真空,3×
16、直線,3×108,3×109
17、
18、
19、
20、如圖所示.
畫圖時應注意,范圍為室內能看到的部分,光線應帶箭頭,看到的部分應畫成陰影.
21、
22、燈絲,小孔成像,光沿直線傳播,大
23、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白色光決定的,有色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同學們能總結出部分內容也可以,例:用任何色光照黑紙都呈現(xiàn)黑色;用色光照射白紙呈現(xiàn)與色光相同的顏色等等,只要正確均可,不必求全.
24、光的直線傳播,猜想(測)、觀測推算、驗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