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4-02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
3.1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
班級姓名小組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并能舉例說明自然美的主要審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現(xiàn)類型,能舉例說明建筑、園林等的主要審美特征。
3.樹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諧統(tǒng)一的正確審美觀。
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
難點: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
學習過程:
一、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
1.什么是自然美?
1).什么是形象美?
2).自然景觀的構景基礎是什么?
3).我國人民將自然景觀的形象美分為哪幾類?形成了哪些習慣說法?
2.什么是色彩美?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什么變化?
3.動態(tài)美有哪些?
4.哪些景觀能呈現(xiàn)出朦朧美?
二、人工美
1.什么是人工美?
2.古典園林的組成?
3.古建筑的各類?
4.自然景觀中的人造景物有哪些?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關自然景觀色彩美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春翡、夏翠、秋金、冬銀的景致以我國最南方的海南島最為典型
B.色彩美主要是指的山的顏色和生物的綠色的強烈對比
C.生物所呈現(xiàn)的不同顏色及其隨不同季節(jié)而呈現(xiàn)出的變化更加劇了山色之美
D.不同的景觀色彩美感不同,但是相同的景觀一般具有相同的色彩美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古典園林造園的理念是強調(diào)人工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水乳交融,人工美與自然美合為一體
B.風景區(qū)中流傳的名人軼事和民間傳說,與審美特征無關
C.古典園林主要由山、水、樓閣、橋四種基本要素組合而成
D.在自然景觀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壞了自然景觀的自然美
鞏固練習:
1.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反映了自然景觀的美感類型是()
A.形象美B.動態(tài)美C.色彩美D.蒙朧美
2.下列有關旅游資源的價值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景觀美的核心是色彩美B.桂林山水有美學價值,但缺少科學價值
C.文物古跡有助于歷史研究D.山水風景區(qū)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边@首詩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②動態(tài)美③聽覺美④形象美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中國的古典園林有“凝固的詩,立體的畫”之稱,是世界園林藝術的瑰寶。下圖為揚州瘦西湖公園一處著名景區(qū)—吹臺一景。回答4~5題。
4.圖中景區(qū)主要的構景手法是()
A.以有限空間造無限風景,用障景法豐富景觀層次
B.用隔景法將園景與塔隔成不同的景區(qū)
C.用圓形門框作為取景的畫框,把秀麗風光限在框中,稱為框景手法
D.借園外的景物來襯托本園的景色,以擴大園境,這屬于借景手法
5.該園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為主色調(diào),體現(xiàn)了()
A.主人追求閑適寧靜的心理需要B.自然景觀的形象美、色彩美
C.當?shù)氐拿褡屣L情D.豪華高貴的皇家風范
二、綜合題
6.下圖中某城市位于河流兩岸,該河上游水流湍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為工業(yè)區(qū),當?shù)厥⑿袞|南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城市擬建一個大型森林公園,A、B、C三處中最合適的是,理由是。
(2)圖中工業(yè)布局是否合理:,理由是。
(3)根據(jù)當?shù)氐淖匀粭l件,你認為在園林的布局上用什么構景手法能充分利用自然的優(yōu)勢?
(4)若大型園林由若干個景區(qū)組成,且有小路相通,它的構景手法屬于。
(5)建森林公園時,臨河修建一些亭、臺、榭等的目的是。(www.722331.COM 教師資源網(wǎng))
精選閱讀
4.3旅游景觀的欣賞(一)
4.3旅游景觀的欣賞(一)
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的:運用典型事例,說明在旅游景觀的欣賞過程中怎樣選擇觀賞位置、如何把握觀賞時期以及抓住景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審美價值觀,增強愛國主義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旅游景觀欣賞與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有關掛圖、風景圖片等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法、圖示法、講述法教學過程:一、選擇觀賞位置
距離、角度、俯仰的變化造成了透視關系、縱深層次、視野范圍的差別,產(chǎn)生不同的美感。
觀察對象最佳位置舉例千峰萬壑(峰巒)遠距離俯視武陵源群峰(圖4.9)江河的曲線、湖海的礦景遠距離俯視岳陽樓與洞庭湖(圖4.11)、黃鶴樓與長江、滕王閣與贛江、大觀樓與滇池峽谷、洞、一線天近距離觀看科羅拉多、長江三峽、桂林蘆笛巖等小的湖、沼、池塘近距離觀看略瀑布適當距離仰視黃果樹瀑布(圖4.10)尼亞加拉瀑布山水組合乘船長江三峽、桂林漓江(圖4.12)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的觀賞點黃山石猴觀海、路南石林阿詩瑪、廣東肇慶七星巖
二、把握觀賞時期時間、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1.季節(jié)的選擇北方地區(qū)的一些山水風景最宜夏季觀賞,越往南,觀賞季節(jié)越長,華南地區(qū)四季皆宜。問題:我國南方地區(qū)一些千米以上的高山(如黃山、廬山等)什么季節(jié)觀賞最適宜?為什么?答:夏季。原因是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霧,景色豐富并具有變化(教材87頁圖4.13);②還有避暑的效果。2.天氣的選擇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為什么?答:日出日落,一方面使自然景觀帶有朦朧美,另一方面霞光豐富了景觀的色彩美。例如泰山日出、黃山日落等陰天很難看到。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不僅能觀賞到云海,還能觀賞到日出日落。3.許多景象要在特定的時間出現(xiàn),要求旅游者確切把握時機。例如:錢塘江大潮——宜選擇農(nóng)歷初一、十五青海湖的候鳥——(教材87頁圖4.14)每年4月,大量候鳥飛到青海湖,5月產(chǎn)卵孵化,6月下旬開始飛走。因此這里觀鳥的最佳時機是5月份。另有海市蜃樓、峨眉山佛光、大理的“蝴蝶會”(4月15)、傣族潑水節(jié)(3月3)等。三、抓住景觀特點
不同的景觀有不同的特點,所蘊藏的內(nèi)涵和給予人們的觀感也不同。例如:自然景觀中——山景有山景的特點,游覽泰山、黃山、華山、峨眉山、青城山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分別是雄、奇、險、秀、幽。人文景觀——欣賞園林景觀要抓住園林建筑的特點,才能體會出造園者的匠心和園林的意境。園林景觀常見的構景手法有:1.主配。園林都需確立主景和配景。主景——應鮮明突出,這是園林整體效果成敗的關鍵。主景區(qū)是全園景觀中的精華所在,也是園林游覽過程中的高潮。配景——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2.層次。障景法、隔景法等都可達到豐富景觀層次的效果。障景法隔景法(分實隔和虛隔)在園林中的位置園林的入口處或園林中相對獨立景區(qū)的入口處園林內(nèi)部分隔障礙物假山、屏風、竹林等墻、廊、樹籬、殿堂等目的運用欲露先藏、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以達到山重水復的效果實隔與障景相似。虛隔造成隱約顯現(xiàn)而難窺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豐富景觀層次3.框景。障礙物:門框、窗框、洞框作為取景的畫框目的:把景象框限在框中所看到的范圍,有意識有目的地優(yōu)化組合審美對象,達到純真、精煉、集中的景觀美。(教材88頁圖4.15)4.借景。借園外的風景來襯托本園的景色,以擴大園景。例如杭州西湖,妙在借三面云山一面城。問題一、指出“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構景手法答:借景法。借園外的景色,來襯托滿園的春色和一支紅杏。問題二、(教材89頁圖4.16)活動第2題大觀園入園設計答:大觀園入園設計采用的構景手法是障景法。用意:避免一入園就對整個園景一覽無余,運用欲露先藏、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以達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意境。豐富了景觀的層次。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1.關于把握觀賞自然美景良機的正確敘述是()A.到黃山、廬山旅游,秋季的觀賞效果最佳B.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C.觀賞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適宜選擇農(nóng)歷初八、初九等日子D.反映哈爾濱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夏季的觀賞效果最佳2.下列關于選擇觀賞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觀賞點才能獲得某種形象B.山中的峽谷、洞、一線天等景觀,要俯視方知其妙C.觀賞江河回環(huán)曲線、湖海曠景應在位置較高的亭臺樓閣之上D.瀑布景觀應在遠距離平視3.園林中框景的設計,是為了()①使相鄰隔絕的空間彼此貫通與滲透②突出主景③有目的地優(yōu)化組合審美對象,達到純真、精練、集中的審美觀④從多角度欣賞園林美景的精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蘇東坡觀廬山寫下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給旅游者的審美提供的啟示有什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B2.AC3.C二、(1)許多自然景觀在不同的觀賞位置,由于距離、角度、俯仰的變化造成了透視關系、縱深層次、視野范圍的差別,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美感。(2)觀賞自然美,需要選擇合適的觀賞距離,最佳的觀賞角度。
旅游景觀的欣賞教案(一)
4.3旅游景觀的欣賞(一)
教材內(nèi)容:人教社高二年級地理第四單元
教材分析:此節(jié)課引導學生進入旅游境界,體會旅游欣賞的奧妙
學情分析:學生對旅游景點不熟悉,加大常識灌輸
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學習產(chǎn)生透視關系,理解縱深層次含義及視野范圍的差別關系,并對景觀產(chǎn)生不同的美感。
2.掌握構景手法、理解構景內(nèi)涵、增強審美意識。
教學理念:1.。怎樣選擇觀賞時機,場合
2.抓住景觀的特點,如欣賞園林,了解園林常用的構景手法。
3.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重難點:
1.掌握景觀欣賞方法:選擇觀賞位置、把握觀賞時機、抓住景觀特點。
2.抓住景觀特點,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優(yōu)美和諧。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62749
旅游景觀的欣賞教案(二)
4.4旅游景觀的欣賞(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的:運用典型事例,說明在旅游景觀的欣賞過程中怎樣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情觀景以及景觀觀賞的其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審美價值觀,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情觀景以及景觀觀賞的其他要求等旅游景觀欣賞與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有關掛圖、風景圖片等
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法、圖示法、講述法
教學過程:
一、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我國風景美學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人文景觀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都生動地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文和諧統(tǒng)一的自然觀。
1、我國自然風景區(qū)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①寺、廟、亭、閣、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布局、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因勢、得體,使人文景觀起到與自然協(xié)調(diào),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廟與塔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62747
第四節(jié)旅游景觀的欣賞(二)教案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高中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四節(jié)旅游景觀的欣賞(二)教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四節(jié)旅游景觀的欣賞(二)
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的:運用典型事例,說明在旅游景觀的欣賞過程中怎樣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情觀景以及景觀觀賞的其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審美價值觀,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情觀景以及景觀觀賞的其他要求等旅游景觀欣賞與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有關掛圖、風景圖片等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法、圖示法、講述法教學過程:一、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我國風景美學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人文景觀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都生動地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文和諧統(tǒng)一的自然觀。1.我國自然風景區(qū)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①寺、廟、亭、閣、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布局、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因勢、得體,使人文景觀起到與自然協(xié)調(diào),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事例:寺廟與塔寺廟塔地理位置位于山麓、山谷、山間小盆地的茂林中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區(qū),小山崗的脊線上或山麓湖邊人文含義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與佛教中宣揚的超脫于紅塵之外的思想一致。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緩的曲線,從而使塔成為景觀中的重要構景。例五臺山寺廟(教材圖4.17)大理三塔(教材圖4.18)
②詩詞楹聯(lián)、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文學藝術形式來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巧妙而和諧地聯(lián)系起來。2.其他人文景觀的建設上表現(xiàn)出的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在我國古代園林建設:要求再現(xiàn)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例如——我國北方園林與南方園林的對比(教材圖4.19和圖4.20)北方皇家園林南方私家園林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建筑色彩濃重,以紅黃為主色調(diào)規(guī)模較小。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為主色調(diào)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顯示出皇權的尊榮富貴,又與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云的氣候特點相輝映迎合園主追求閑適寧靜的心理需要,又與水鄉(xiāng)風光、濕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 ③風俗民情——一定地區(qū)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是旅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西雙版納的熱帶風光和傣族風情內(nèi)蒙古草原風光與蒙古族風情等二、以情觀景只有以情觀景,才能深刻感悟自然的美。(一)中國的山水畫、山水詩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教材圖4.21)西方傳統(tǒng)的風景畫追求真實表現(xiàn)自然。中國的山水畫把大自然作為生命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母體,以表現(xiàn)自然作為抒發(fā)自身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的途徑,追求意境的表達,不拘泥于逼真的描繪。(二)以情觀景的具體要求1.綜合感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自然景觀有形象美、色彩美、動態(tài)美、聽覺美等美感類型,這些需要綜合感受。如黃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試體會游人應如何綜合感受?游人呼吸清新空氣,渴飲甘泉,扶石倚松等,從不同的側面體會自然美;游山回來,于溫泉中沐浴解乏,才會有“五岳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的感慨。2.發(fā)揮想象——泰山、黃山、華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點分別是雄、奇、險、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過想象才能感知。3.移情與景,情景交融——欣賞自然景觀的同時,神思游于自然之間,心隨景化,情景交融,以至陶醉于自然美的王國之中。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4.登山涉水,求質(zhì)求真——登山涉水可以鍛煉意志、凈化心靈、高尚品格、理解天人和諧。在登山涉水中可體會自然的美和自然的真(教材圖4.23)。欣賞自然的美還可追求精神上的升華(教材圖4.22)。三、景觀觀賞的其他要求
1.觀賞前,查看有關資料(例如景觀介紹、導游圖),對景觀加以全面了解。如主要景點及其分布、確定旅游路線、景觀形成原理、美學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等。例如:河北趙縣趙州橋(又名安濟橋)特點、原理——為單孔石拱橋。石拱跨度大而弧型平。大石拱上兩端建兩小拱,既減輕了大拱及地腳的載重,又起泄洪功能。橋身巨大空靈,穩(wěn)固堅輕,寓秀美于雄偉之中,巧奪天工。歷史文化價值——建于隨代,其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橋,是世界橋梁史上的首創(chuàng)。2.觀賞過程中,觀賞項目、活動方式、觀賞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節(jié)奏,將觀賞與思考結合起來。其原因是:①適應建筑、園林以及一些風景區(qū)的結構布局的節(jié)奏韻律。②滿足感官的需要,又能適應心理上的需要。有助于在整個觀賞過程中保持飽滿的情緒。
課后練習一、選擇題1.五臺山的寺廟和云南大理三塔表現(xiàn)的共同點有()A.都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B.都與佛教宣揚的超脫于紅塵之外的思想相一致C.用寺廟或塔的形象突破地貌平緩的曲線D.常建在地形的山谷或山間小盆地地區(qū)2.北方的皇家園林建筑規(guī)模宏大,以紅黃為主色調(diào);對其解釋不能成立的是()A.顯示出皇權的尊榮富貴B.與北方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云的氣候相映襯C.強調(diào)人對自然的征服和主宰,以及皇權的高高在上D.體現(xiàn)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3.中國的山水畫與西方傳統(tǒng)的風景畫相比較()A.都是追求真實地表現(xiàn)自然的風格B.都把大自然作為創(chuàng)作母體,并不拘泥于逼真的描繪,而是追求意境的表達C.中國的山水畫不拘泥于逼真的描繪,而是追求意境的表達;西方傳統(tǒng)的風景畫則追求真實地表現(xiàn)自然的風格D.中國的山水畫追求真實地表現(xiàn)自然的風格;西方傳統(tǒng)的風景畫則不拘泥于逼真的描繪,而是追求意境的表達二、海濱的旅游建筑墻壁常用白色,頂部常用紅色和綠色,為什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A2.C3.C二、海濱地區(qū)的旅游建筑頂部常用紅色和綠色等鮮亮的色彩,可與碧海、藍天、白云等背景顏色相映襯,且在陽光照射下既不顯得暗淡也不太刺目;墻壁用白色既與環(huán)境背景相協(xié)調(diào),又使頂部的鮮亮色彩有了根基;從而使整個建筑物與環(huán)境融合為統(tǒng)一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