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光的折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18光的色散。
第二章光現(xiàn)象
五光的色散教學設計
一、內(nèi)容及其解析
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光的色散指的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色光的混合,其核心光的色散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學生已經(jīng)學過光的折射,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光的色散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fā)展起來的。由于它還是光學部分的基礎知識,所以在本學科有基礎性的地位,是本學科的一般內(nèi)容。教學的重點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利用三棱鏡做光的色散實驗。
二、目標及其解析
1、目標定位:
通過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用實驗讓學生體驗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2、目標解析:通過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用實驗讓學生體驗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就是指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資料收集和分析、交流,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課外探索知識的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對白光是復色光的理解,產(chǎn)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學生認為白光是一種光,誤認為是單色光。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通過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在本節(jié)課光的色散的教學中,準備使用色散實驗。因為使用色散實驗,有利于學生理解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五、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1
設計意圖:
例1
變式練習
師生活動:(1)
(2)
問題2
設計意圖:
例1
變式練習
師生活動:(1)
(2)
例2
六、本課小結
相關知識
第5節(jié)《光的色散》教案設計
第五節(jié)光的色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現(xiàn)象,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可見光譜,以及紅外線與紫外線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光的色散實驗,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2.探究光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通過收集、交流關于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獲得處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分解太陽光,進行色光混合的實驗中,產(chǎn)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識的欲望與興趣,并解決問題的喜悅心情。
2.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初步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養(yǎng)成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
2、紅外線、紫外線的應用。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光的色散現(xiàn)象;色光的混合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用:三個硬紙圓盤(分別涂滿紅、綠、藍三種顏色)、陀螺、放大鏡、電視機、多媒體課件。
學生用:水槽、平面鏡、白紙、三棱鏡、白屏、課前搜集有關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主要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學
二、光的色散
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三、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
四、看不見的光
光譜
(一)紅外線及其利用
(二)紫外線及其利用
【視頻】如圖所示,在“五岳”之首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xiàn)“佛光”奇景。據(jù)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光環(huán),與常見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光產(chǎn)生的奇妙現(xiàn)象讓學生感知光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設疑】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顯靈而產(chǎn)生的嗎?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學道理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4-5光的色散
【創(chuàng)設情境】雨過天晴,天空有時會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橋”懸掛在半空中,同學們想不想現(xiàn)在就親眼目睹美麗的彩虹呢?
【過渡】想不想親自動手再現(xiàn)一次“彩虹橋”呢?我們也可以讓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然后照到白屏上來試試看。
【學生分組實驗】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從三棱鏡折射出的光照射到白屏上,仔細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設計意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動手操作的欲望)
【成果展示】通過以上現(xiàn)象能夠說明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增強信心)
【歸納總結】
太陽光是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各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板書)
17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光是最單純的色光,現(xiàn)在我們知道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最早做出這個實驗的是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從而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剛才我們大家做的就是牛頓所做的實驗,可見,大家有當物理學家的潛質(zhì)喲。
【設疑】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我們把任意幾種色光混合會得到什么顏色的光呢?例如:紅光和綠光混合會得到什么色光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動手探究一下。
【演示實驗】色光的三原色。
1、用三色彩紙課前做好彩色陀螺,裝在小電動機上,讓它旋轉起來,觀察陀螺的顏色,改變陀螺表面的紅、綠、藍三色的面積大小,再使其旋轉,觀察到不同顏色。
【探究實驗】色光的三原色。
【實驗指導】先后打開紅光、綠光和藍光的按鈕,觀察兩種色光混合部分的顏色。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增強實驗效果,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播放課件】紅光、綠光、藍光按照1:1:1的比例得到的是白光,那么紅光、綠光、藍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會得到其它色光。在窗口右下角的新增中的“顏色”,就是按照左下紅綠藍的混合得到的。
【歸納總結】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產(chǎn)生各種顏色的光,因此把紅、綠、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看課件,以及實驗,總結出色光的三原色。)
【想想做做】電視、電腦、手機上的畫面里的顏色五顏六色,那么它們的顏色是由什么色光混合而成的呢?現(xiàn)在讓我們用放大鏡近距離觀察彩色電視機、電腦畫面吧。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從生活走向物理)
【自主學習】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形成太陽的可見光譜。
【自學指導】請大家自學課本86--87頁看不見的光2、3、4、5自然段,回答以下問題。
(1)在紅光之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什么?它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2)紅外線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
紅外線“熱譜圖”紅外線攝像頭
紅外線夜視儀紅外線烤箱
(3)在光譜中的紫光之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什么?它有沒有危害呢?
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
紫外線能驗鈔紫外線消毒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分析歸納的能力。讓學生了解科技創(chuàng)新,感受科技帶來的神奇,從物理走向生活,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
觀看“佛光”圖片:
感受神奇并思考產(chǎn)生的原因。
充滿期待和疑惑:
又不是雨過天晴,怎么能出現(xiàn)與彩虹一樣的呢?
練習使用三棱鏡:
學生動手探究實驗
驚奇地發(fā)觀:
在白屏上也出現(xiàn)了彩色的光帶
各小組積極展示
1、太陽光是白色的,它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2、這個實驗同時也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總結:
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練一練】
1、我國唐朝的張志在《玄貞子》中記載了有名的人工彩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霓虹之狀”,形成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
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D.平面鏡成像
答案:B
猜想:
1、紅光和綠光混合得到黃光;
2、紅光、綠光和藍光混合得到白光;
小組合作、動手實驗:
觀察現(xiàn)象:
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電視機(或電腦、手機)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成的。
【練一練】
2、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
B.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光
C.色光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D.色光三原色混合后為白色
答案:C
了解光譜中各色光的分布位置
討論交流:
1、在紅光之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紅外線;
2、用紅外膠片拍攝“熱譜圖”;電視機、空調(diào)的遙控器;監(jiān)控器的攝像頭;紅外線夜視儀……
3、一個物體當它的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增強;
4、紅外線有比較強的熱效應
討論交流:
1、在光譜中的紫光之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紫外線;
2、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3、紫外線能使鈔票、商標里的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進行防偽;
4、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在醫(yī)院里用紫外線燈進行滅菌消毒;
5、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輕者使皮膚粗糙,重者致癌;
【練一練】
3、下列事例中,屬于紫外線應用的是
A.夜視儀
B.遙控器
C.驗鈔機
D.全自動感應水龍頭
答案:C
五、課堂小結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網(wǎng)絡【見附件1】梳理知識點,明確重難點
六、當堂檢測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出示答案,生生互批,教師點評【見附件2】完成檢測題
七、布置作業(yè)動手動腦學物理1-3課后完成
學生課下
探究實驗學生課下分組完成【見附件3】課下完成
【板書設計】
§4-5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太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二、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三、看不見的光
1、紅光之外看不見的光是紅外線;
2、紫光之外是看不見的光紫外線
【教學反思】
一、教案中的“亮點”
1、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體驗,如“三棱鏡分光實驗”,“水槽平面鏡分光實驗”,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長,同時給予必要的點撥,如光的色散的形成原因用光路分析圖片的形式及時展示。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尤其在后面“看不見的光”部分教學時,展示了大量紅外線和紫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圖片,豐富學生的表象知識,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3、在教學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自學等方式,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力,讓學生體驗到不同的學習方式,積極構建動態(tài)課堂、高效課堂。
二、教學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學生實驗時易出現(xiàn)問題,如分工不明確,小組成員協(xié)作不好,你做我看,操作不夠規(guī)范,以及實驗完畢實驗器材整理的不好,需要教師在實驗前做好相關要求,學生實驗時給予及時輔導與監(jiān)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附件1知識結構網(wǎng)絡
附件2當堂達標
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如果用一個白屏承接,顏色依次是紅、__、黃、__、藍、、紫,這是光的____現(xiàn)象。
2.色光的三原色分別是__,等比例混合后為白色光。
3.下列有關紅外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紅外線拍出的“熱譜圖”,有助于對疾病做出診斷
B、在步槍的瞄準器上安裝夜視儀,在夜間能捕捉到敵人
C、在醫(yī)院的手術室、病房里,長可以看到用紅外燈來滅菌
D、紅外線可以用來對儀器設備進行遙控
4.冬天,在商店購買的紅外線烤火爐,看起來它發(fā)出淡紅色的光,這是因為()
A、戶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
B、烤火爐的電熱絲的溫度超過標準,因此在發(fā)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fā)出少量紅色的光,紅外線本身是看不見的,看見的淡紅色的光并不是紅外線
C、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紅色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5.醫(yī)院里殺菌用的紫外線燈看起來發(fā)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A、其實那盞燈并不是紫外線燈,因為紫外線本身是看不見的
B、燈管在發(fā)紫外線的同時,還發(fā)出少量的藍光和紫光
C、該燈管發(fā)出的紫外線與太陽發(fā)出的紫外線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見的
D、上述說法都不對
6.鈔票的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zhì)印上了標記,在紫外線下識別這些標記,是一種有效的防偽措施.某同學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實驗
(1)如圖甲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面值為100元的鈔票,看到“100”字樣發(fā)光.這表明紫外線能使發(fā)光。
(2)如圖乙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塊透明玻璃,調(diào)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鈔票上的“100”字樣再次發(fā)光.這表明紫外線能被透明玻璃。
(3)如圖丙所示,他把這塊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線燈和鈔票之間,讓紫外線燈正對玻璃照射,在另一側無論怎樣移動鈔票,“100”字樣都不發(fā)光.他做這次實驗是為了探究。
答案:
1.橙、綠、靛、色散2.紅、綠、藍3.C4.B5.B
6.(1)熒光物質(zhì)(2)反射(3)紫外線能否透過玻璃
附件3學生課下探究實驗
將全班學生分成10個小組,分別在太陽光下進行以下實驗:在水槽中盛一些水,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平面鏡的下部浸入水中。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水中的平面鏡上,再反射到白屏上,觀察白屏上的變化。(實驗裝置如圖A)。
圖A圖B
【分析原因】
彩色光帶是由太陽光經(jīng)兩次折射后出現(xiàn)的:太陽光先由空氣折射到水中時,已經(jīng)分解出了彩色光帶,但光帶比較窄,不明顯。然后經(jīng)過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又折射到空氣中時出現(xiàn)了較寬的彩色光帶。光的傳播路徑(如圖B)。
八年級上《光的色散》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光的色散》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道色散現(xiàn)象,初步了解太陽光的光譜。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知道紅外線、紫外線的作用及其應用
學習重點:
光的色散、紅外線與紫外線
學習難點:
色光的三原色
教具學具:有關紅外線、紫外線的掛圖
導學方法:閱讀法、查找資料法、問答法.
學習過程:
一、快樂自學、合作探究
(一)認識光的色散:
1.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現(xiàn)象。
2.用三棱鏡分解太陽光:
太陽光是光,其實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的混合
1、實驗觀察:把紅色、藍色、綠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陽光下,各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將任意兩片透明塑料片疊在一起,透過的是什么顏色的光?
(邊進行實驗,邊完成圖的填充,直接填在圖中的數(shù)字處)
色光的三原色是、、。
(三)看不見的光學習紅外線
閱讀課本內(nèi)容,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1.紅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它的效應,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fā)射外線。
2.紅外線有哪些應用?
(1)物體在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大大。人體生病時,局部皮膚的溫度異常,如果在照相機里裝上對紅外線敏感的膠片.給皮膚拍照并與健康人的照片對比,有助于對疾病做出判斷。
(2)夜間人的體溫比野外草木、巖石的溫度高,人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人們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了紅外線儀。
(3)紅外線還可用來進行.如電視機遙控器的前端有一個發(fā)光二極管.按下不同的鍵時,可以發(fā)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xiàn)電視機的遙控.
(4)利用紅外線技術可以在飛機或衛(wèi)星上勘測地熱.尋找水源、估計農(nóng)作物的長勢和收成等.
(5)利用紅外線的作用,可以加熱物體、烘干油漆和谷物、進行醫(yī)療等.如市場上烤制雞鴨等肉類食品的“遠紅外烤箱”.
(三)認識紫外線及其應用
3.在光譜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線.紫外線能使物質(zhì)發(fā)光;紫外線能滅。
三、自我小結:
本節(jié)課我的收獲是
1.光的色散:太陽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2.光的三原色:
3.看不見的光
(1)紅外線
紅外線的效應強.利用紅外線物體;還可以用來遙控。
(2)紫外線在醫(yī)學上可以;還可以鑒別鈔票真?zhèn)巍?br>
我還有的疑惑是
四、當堂訓練:
必做題
1.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陽光經(jīng)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
B.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電視畫面的顏色
C.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紅、藍、黃三色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2.冬天,在商店中購買的紅外線烤火爐,看起來它發(fā)出淡紅色的光,這是因為()
A.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
B.火爐的電阻絲的溫度超過標準,因此在發(fā)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fā)出少量紅色的光
C.紅外線本身是看不見的,看見的淡紅色光不是紅外線
D.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看得見的那部分是淡紅色。
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紅外線的是()
A.驗鈔機鑒別鈔票的真?zhèn)蜝.自行車的紅色尾燈提示后面有車輛
C.光纜傳遞信息D.用電視機遙控器遙控電視
4.如圖甲所示,讓一束太陽光通過棱鏡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條彩色光帶,其顏色自上而下依次
是不同顏色的光。
選做題
5.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陽周圍出現(xiàn)—個七彩“光環(huán)”,如圖所示,這就是“日暈”。這種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陽光通過無數(shù)小冰晶后發(fā)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紅、橙、黃、、藍、靛、紫的順序依次排列,說明了陽光是(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6.電視機的遙控器是利用線實現(xiàn)遙控的;醫(yī)院里用線殺死微生物,達到滅菌的目的。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P15動手動腦學物理1--4題
五、我的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復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復習教案
復習目標
1.能說出光的折射規(guī)律及現(xiàn)象;
2.會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
3.能說出光的三原色,白光的組成;
復習過程
一、組織教學,出示復習目標
二、知識梳理,基礎鞏固
1.自學指導:認真閱讀八上教材P81—P87內(nèi)容后,完成《中考新突破》10頁“考點解讀”考點4、考點5的題目。(10分鐘)
2.學生自學。
3.教師精講與點撥:(5分鐘)
三、考點例析,自學展示(5分鐘)
1.考點一:光的折射
例1、下面四種光的折射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變式練習:
(1)如圖所示,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已知折射角是450。請完成或回答下列問題:a.在圖中標出折射角,并大致畫出入射光線。
b.若保持光的入射點位置不變,而使入射光向水面靠近一些,
則折射光線的折射角將()。
A.保持450B.小于450C.大于450
c.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后,其速度將()。
A.不變B.變小C.變大
(2)在碗里放一枚硬幣,當碗里盛滿水時,看上去硬幣要比實際的深度些,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3)天氣晴朗,河水清澈平靜,我們看到河水里有游魚,也有白云。所看到的云實際上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云的;所看到的魚實際上是由于光而形成的魚的。
考點二:光的折射作圖
例2、如圖,束光線垂直射向玻璃棱鏡,請在圖中畫出光通過三棱鏡的大致路徑.
四、當堂訓練:(25分鐘)
《中考新突破》12頁“能力訓練”:8、13、14題;
《中考新突破》14頁“中考經(jīng)典檢測”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