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25中考數(shù)學(xué)總復(fù)習(xí)全等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湘教版)。
第19課全等三角形
【知識梳理】
1、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性質(zhì):兩個全等的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和對應(yīng)角分別相等
3、邊角邊(SAS)角邊角(ASA)推論角角邊(AAS)邊邊邊(SSS)“HL”
【例題精講】
1.如圖,,,,,則等于()
A.B.C.D.
2.如圖,在Rt△ABC中,,D、E是斜邊BC上兩點,且∠DAE=45°,將△繞點順時針旋轉(zhuǎn)90后,得到△,連接,下列結(jié)論:①△≌△;②△∽△;
③;④
其中正確的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3.如圖,在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ABC中,AD是BC邊上的高,點E、F是AD上的兩點,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A.4B.3C.2D.
4.如圖,點在的平分線上,若使,則需添加的一個條件是(只寫一個即可,不添加輔助線):
5.如圖,點C、E、B、F在同一直線上,AC∥DF,AC=DF,BC=EF,△ABC與△DEF全等嗎?證明你的結(jié)論.
6.兩個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圖1所示放置,圖2是由它抽象出的幾何圖形,B、C、E在同一條直線上,連結(jié)DC.
(1)請找出圖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給予證明(說明:結(jié)論中不得含有未標識的字母);
(2)證明:.
7.已知: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BC=DC,CF平分∠BCD,DF∥AB,BF的延長線交DC于點E.
求證:(1)△BFC≌△DFC;(2)AD=DE
8.如圖,矩形ABCD中,點E是BC上一點,AE=AD,DF⊥AE于F,連結(jié)DE,求證:DF=DC.
延伸閱讀
中考數(shù)學(xué)總復(fù)習(xí)等腰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湘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細心籌備教案課件中。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數(shù)學(xué)總復(fù)習(xí)等腰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湘教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第20課等腰三角形
【知識梳理】
1.等腰三角形的定義;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
3.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
【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分類討論
【例題精講】
例1.某等腰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為3cm和6cm,則它的周長為()
A.9cmB.12cmC.15cmD.12cm或15cm
例2.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個角等于,則它的頂角的度數(shù)為()
A.B.C.或D.或
例3.如圖,在△ABC中,AB=AC=5,BC=6,點M為BC中點,MN⊥AC于點N,
則MN等于()
A.B.
C.D.
例4.如圖,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頂點在相互平行的三條直線l1,l2,l3上,且l1,l2之間的距離為2,l2,l3之間的距離為3,則AC的長是()
A.B.C.D.7
例5.△ABC中,AB=AC,D是BC邊上中點,DE⊥AB,DF⊥AC,垂足為E、F.
求證:DE=DF.
例6.如圖,□ABCD中,的平分線交邊于,的平分線交于,交于.求證:.
【當(dāng)堂檢測】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為,則它的底角為__________.
2.如圖,等邊△ABC的邊長為3,P為BC上一點,
且BP=1,D為AC上一點,若∠APD=60°,則
CD的長為()
A.B.C.D.
3.如圖,一個等邊三角形木框,甲蟲P在邊框AC上爬行(A、C端點除外),設(shè)甲蟲P到另外兩邊的距離之和為d,等邊三角形的高為h,則d和h大小關(guān)系是()
A.d>hB.
C.d<hD.無法確定
4.已知a、b、c為三個正整數(shù),如果a+b+c=12,那么以a、b、c為邊能組成的三角形是:①等腰三角形;②等邊三角形;③直角三角形;④鈍角三角形.以上符合條件的正確結(jié)論是.(只填序號)
5.如圖,有一底角為35°的等腰三角形紙片,現(xiàn)過底
邊上一點,沿與底邊垂直的方向?qū)⑵浼糸_分成三角形和
四邊形兩部分,則四邊形中最大角的度數(shù)是.
6.已知等腰的周長為10,若設(shè)腰長為,則的取值范圍是.
7.已知:如圖,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C(0,4),與
x軸交于點A、B,點A的坐標為(4,0).
(1)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Q是線段AB上的動點,過點Q作QE∥AC,交BC于點E,連接CQ.
當(dāng)△CQE的面積最大時,求點Q的坐標;
(3)若平行于x軸的動直線與該拋物線交于點P,與直線AC交于點F,點D
的坐標為(2,0).問:是否存在這樣的直線,使得△ODF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中考數(shù)學(xué)總復(fù)習(xí)三角形基礎(chǔ)知識導(dǎo)學(xué)案(湘教版)
第18課三角形基礎(chǔ)知識
【知識梳理】
1、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三角形的分類
2、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
3、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
4、三角形中位線的定義及性質(zhì)
【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分類討論等
【例題精講】
例1.如圖,在△ABC中,D是BC邊上一點,∠1=∠2,∠3=∠4,∠BAC=63°.求∠DAC的度數(shù).
例2.如圖,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線,∠B=70°,∠ACB=50°,
求∠EDC和∠BDC的度數(shù).
例3.現(xiàn)有2cm、4cm、8cm長的四根木棒,任意選取三根組成一個三角形,那么可以組成三角形的個數(shù)為().
A.1個B.2個C.3個D.4個
例4.(2009年紹興市)如圖,分別為的,邊的中點,將此三角形沿折疊,使點落在邊上的點處.若,則等于()
A.B.C.D.
例5(2009年衡陽市)如圖2所示,A、B、C分別表示三個村莊,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中,為了豐富群眾生活,擬建一個文化活動中心,要求這三個村莊到活動中心的距離相等,則活動中心P的位置應(yīng)在()
A.AB中點B.BC中點
C.AC中點D.∠C的平分線與AB的交點
【當(dāng)堂檢測】
1.如圖,在△ABC中,∠A=70°,∠B=60°,點D在
BC的延長線上,則∠ACD=度.
2.中,分別是的
中點,當(dāng)時,cm.第1題圖
3.如圖在△ABC中,AD是高線,AE是角平分線,AF中線.
(1)∠ADC==90°;(2)∠CAE==0.5;
(3)CF==0.5;(4)S△ABC=.
第3題圖第4題圖
4.如圖,⊿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則∠CDF=度.
5.(2009年十堰市)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A.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B.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C.三角形的一條中線能將三角形面積分成相等的兩部分
D.等邊三角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
6.(2009年重慶)觀察下列圖形,則第個圖形中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
A.B.C.D.
7.(2008佳木斯)如圖,將沿折疊,使點與邊的中點重合,下列結(jié)論中:①且;②;③S四邊形ADFE=0.5AFDE;④,正確的個數(shù)是()
A.1B.2C.3D.4
8.△ABC中,AD是高,AE、BF是角角平分線相交于點O,∠BAC=50°,∠C=70°.
求∠DAC,∠BOA的度數(shù).
中考數(shù)學(xué)總復(fù)習(xí)銳角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湘教版)
第23課銳角三角函數(shù)
【知識梳理】
【思想方法】
1.常用解題方法——設(shè)k法
2.常用基本圖形——雙直角
【例題精講】
例題1.在△ABC中,∠C=90°.
(1)若cosA=,則tanB=______;(2)若cosA=,則tanB=______.
例題2.(1)已知:cosα=,則銳角α的取值范圍是()
A.0°α30°B.45°α60°
C.30°α45°D.60°α90°
(2)當(dāng)45°θ90°時,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A.tanθcosθsinθB.sinθcosθtanθ
C.tanθsinθcosθD.sinθtanθcosθ
例題3.(1)如圖,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線,∠CAB=60°,CD=,BD=2,求AC,AB的長.
例題4.“曙光中學(xué)”有一塊三角形狀的花園ABC,有人已經(jīng)測出∠A=30°,AC=40米,BC=25米,你能求出這塊花園的面積嗎?
例題5.某片綠地形狀如圖所示,其中AB⊥BC,CD⊥AD,∠A=60°,AB=200m,CD=100m,求AD、BC的長.
【當(dāng)堂檢測】
1.若∠A是銳角,且cosA=sinA,則∠A的度數(shù)是()
A.300B.450C.600D.不能確定
2.如圖,梯形ABCD中,AD∥BC,∠B=450,∠C=1200,AB=8,則CD的長為()
A.B.C.D.
3.在Rt△ABC中,∠C=900,AB=2AC,在BC上取一點D,使AC=CD,則CD:BD=()
A.B.C.D.不能確定
4.在Rt△ABC中,∠C=900,∠A=300,b=,則a=,c=;
5.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上底CD=4,下底AB=10,非直角腰BC=,
則底角∠B=;
6.若∠A是銳角,且cosA=,則cos(900-A)=;
7.在Rt△ABC中,∠C=900,AC=1,sinA=,求tanA,BC.
8.在△ABC中,AD⊥BC,垂足為D,AB=,AC=BC=,求AD的長.
9.去年某省將地處A、B兩地的兩所大學(xué)合并成一所綜合性大學(xué),為了方便兩地師生交往,學(xué)校準備在相距2km的A、B兩地之間修一條筆直的公路,經(jīng)測量在A地北偏東600方向,B地北偏西450方向的C處有一個半徑為0.7km的公園,問計劃修筑的這條公路會不會穿過公園?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