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25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導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導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能夠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知道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關鍵所在
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方程是刻畫客觀世界的有效模式,培養(yǎng)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動態(tài)”問題.
【學習難點】:理解“動態(tài)”中的變化過程,尋找正確的等量關系
一、課前預習
問題1、一根長4m的繩子。
(1)能否圍成面積是1m2的矩形?
分析:如果設這根繩子圍成的矩形的長是xm,那么矩形的寬是__________。
根據相等關系:
矩形的長×矩形的寬=矩形的面積,
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解:
(2)能否圍成面積是1.2m2的矩形?
(3)這根鐵絲圍成的矩形中,面積最大的是多少?
二、典型例題
1、學校生物課外活動小組要在兔舍外面開辟一個面積為20平方米的長方形活動場地.它的一邊靠墻,其余三邊利用長13m的舊圍欄.已知兔舍墻面寬6m,問圍成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2、如圖,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點P從點A沿邊AB向點B以1cm/s的速度移動;同時,點Q從點B沿邊BC向點C以2cm/s的速度移動,問幾秒后△PBQ的面積等于8cm2?
三、反思與小結
四、課堂檢測
1、用長為100cm的金屬絲制作一個矩形框子。框子各邊多長時,框子的面積是600cm2?能制成面積是800cm2的矩形框子嗎?
2、如圖,A、B、C、D為矩形的四個頂點,AB=16cm,BC=6cm,動點P、Q分別從點A、C出發(fā),點P以3cm/s的速度向點B移動,一直到達B為止;點Q以2cm/s的速度向點D移動。經過多長時間P、Q兩點之間的距離是10cm?
3、如圖,在Rt△ABC中,AB=BC=12cm,點D從點A開始沿邊AB以2cm/s的速度向點B移動,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DE∥BC,DF∥AC,問點D出發(fā)幾秒后四邊形DFCE的面積為20cm2?
五、課后作業(yè)
1、一根長22cm的鐵絲。
(1)能否圍成面積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圍成面積是32cm2的矩形?并說明理由。
(3)這根鐵絲圍成的矩形中,面積最大的是多少?
2、如圖所示,人民海關緝私巡邏艇在東海海域執(zhí)行巡邏任務時,發(fā)現在其所處的位置O點的正北方向10海里外的A點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4海里/時的速度向正東方向航行,為迅速實施檢查,巡邏艇調整好航向,以26海里/時的速度追趕。在涉嫌船只不改變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問需要幾小時才能追上(點B為追上時的位置)?
3、如圖,有長為24米的籬笆,一面利用墻(墻的最大可用長度為a為15米),圍成中間隔有一道籬笆的長方形花圃。
(1)如果要圍成面積為45平方米的花圃,AB的長是多少米?
(2)能圍成面積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嗎?如果能,請求出最大面積,并說明圍法;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4、如圖所示,在△ABC中,∠B=90°,AB=6cm,BC=8cm,點P從點A開始沿邊AB向點B以1cms的速度移動,點Q從點B開始沿邊BC向點C以2cms的速度移動.
(1)如果P、Q分別從點A、B同時出發(fā),經過多長時間,△PBQ面積等于8
(2)如果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并且P到B后又繼續(xù)在邊BC上前進,Q到C后又繼續(xù)在邊CA上前進,經過多長時間,△PCQ面積等于12.6cm2
5、如圖,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點P沿邊AB從點A開始向點B以2cm/s的速度移動,點Q沿邊DA從點D開始向點A以1cm/s的速度移動。如果P、Q同時出發(fā),用t(s)表示移動的時間(0≤t≤3)。那么,當t為何值時,△QAP的面積等于2cm2?
解:
相關知識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19.5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3)
教學目標
1.掌握建立數學模型以解決如何全面地比較幾個對象的變化狀況的問題.
2.復習一種對象變化狀況的解題過程,引入兩種或兩種以上對象的變化狀況的解題方法.
重難點關鍵
1.重點:如何全面地比較幾個對象的變化狀況.
2.難點與關鍵:某些量的變化狀況,不能衡量另外一些量的變化狀況.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練習:一條長為20CM的鐵絲剪成2段,每段鐵絲長度為周長做成正方形
(1)要使這兩個正方形的面積之和等于17平方CM。那么這段鐵絲剪成2段后的長度分別是多少?
(2)2個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可能等于12平方CM嗎?若能。求出2段鐵絲的長度。若不能。說出理由。
分析:用代數由題意列出方程,有解則可能圍成,無解則不能
解:(1)設一段長為x,則另一段長為20-x,
則有(x/4)2+[(20-x}/4]2=17,
解方程得x=4或者x=16,
則20-x=16或者4
(2)假設可以,則(x/4)2+[(20-x}/4]2=12
化簡得X2-20x+104=0,
△=202-4*1*1040,故方程無實數解。
二、探索新知
問題1:(課本P57例3)如圖,在△ABC中,∠B=90°,AB=6cm,BC=3cm.點P從點A開始沿AB邊向點B以1cm/s的速度移動,點Q從點B開始沿BC邊向點C以2cm/s的速度移動,如果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幾秒鐘后P、Q間的距離等于4倍根2cm?
分析:若t秒鐘后P、Q間的距離等于tcm,點P運動距離為tcm,BP=(6-t)cm,
BQ=2tcm,△ABC為直角三角形,則有PB2+BQ2=PQ2
解:設t秒鐘后P、Q間的距離等于4倍根2cm,點P運動距離為tcm,
BP=(6-t)cm,BQ=2tcm,由勾股定理得PB2+BQ2=PQ2
∴(6-t)2+(2t)2=(4倍根2cm)2,∴5t2-12t+4=0
解得t1=2,t2=0.4,當t=2時,2t=22=43
∴t1=2不合題意,舍去
故運動開始0.4s后P、Q間的距離等于4倍根2cmcm
練習:
如圖(a)、(b)所示,在△ABC中∠B=90°,AB=6cm,BC=8cm,點P從點A開始沿AB邊向點B以1cm/s的速度運動,點Q從點B開始沿BC邊向點C以2cm/s的速度運動.如果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經過幾秒鐘,使S△PBQ=8cm2.
分析:(1)設經過x秒鐘,使S△PBQ=8cm2,那么AP=x,PB=6-x,QB=2x,由面積公式便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
(2)設經過y秒鐘,這里的y6使△PCQ的面積等于12.6cm2.因為AB=6,BC=8,由勾股定理得:AC=10,又由于PA=y,CP=(14-y),CQ=(2y-8),又由友情提示,便可得到DQ,那么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建模.
解:(1)設x秒,點P在AB上,點Q在BC上,且使△PBQ的面積為8cm2.
則:(6-x)2x=8
整理,得:x2-6x+8=0
解得:x1=2,x2=4
∴經過2秒,點P到離A點1×2=2cm處,點Q離B點2×2=4cm處,經過4秒,點P到離A點1×4=4cm處,點Q離B點2×4=8cm處,所以它們都符合要求.
問題2:聯華超市將進貨單價為40元的商品按50元出售時,就能賣出500個,已知這種商品每個漲價一元,其銷售量就減少10個,且盡量減少庫存,問為了賺得800元利潤,售價應定為多少?
分析:市場營銷問題中的數量關系②商品總利潤=(商品售價-商品進價)×商品的數量③商品利潤率=①商品利潤=商品售價-商品進價。
解:設售價應定為x元,由題意得:
(x-40)[500-10(x-50)]=8000
x2-140x+4800=0
x=80或x=60
當x=80時,件數=500-10×(80-50)=200;
當x=60時,件數=500-10×(60-50)=400.
∵盡量減少庫存,∴售價定為60元時應進貨400件。
練習:
某商場銷售一批名牌襯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盈利,盡快減少庫存,商場決定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經調查發(fā)現,如果每件襯衫每降價1(或5)元,商場平均每天多售出2件.如果商場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襯衫應降價多少元
一元二次方程導學案
第1課時一元二次方程
一、學習目標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會把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
3.會判斷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二、知識回顧1.多項式3x2y-2x-1是三次二項式,其中最高次項是3x2y,二次項系數為0,一次項系數為-2,常數項是-1.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我們學過的方程類型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
三、新知講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等號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概念解讀:(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2)只含有一個未知數;(3)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個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過整理,都能化成ax2+bx+c=0(a≠0)的形式,這種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
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c是常數項.
概念解讀:(1)“a≠0”是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明確了ax+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就隱含了a≠0這個條件;
(2)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義的,各項的系數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使一元二次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概念解讀:(1)一元二次方程可能無解,但是有解就一定有兩個解;(2)可用代入法檢驗一個數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四、典例探究
1.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1】(2015浠水縣校級模擬)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2+2x﹣y=3B.C.(3x2﹣1)2﹣3=0D.x2﹣8=x
總結:一元二次方程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是整式方程;
含有一個未知數;
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
二次項系數不為0.
練1(2015科左中旗校級一模)關于x的方程:(a﹣1)+x+a2﹣1=0,求當a=時,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當a=時,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寫出其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例2】(2014秋忠縣校級期末)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它的二次項系數是,一次項系數是,常數項是.
總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
(1)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
(2)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練2將方程x(x-1)=5(x-2)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
練3(2014東西湖區(qū)校級模擬)將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成一般式后,如果二次項系數是4,則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分別是()
A.5,81B.5,﹣81C.﹣5,81D.5x,﹣81
3.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參數
【例3】(2015臨淄區(qū)校級模擬)若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一根,則m的值為()
A.1B.0C.1或2D.2
總結:
使一元二次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可能無解,但是有解就一定有兩個解.
可用代入法檢驗一個數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解,將這個解直接代入原方程,原方程仍然成立,由此可求解原方程中的字母參數.
若二次項系數含有字母參數,求出的字母參數值要保證二次項系數不為0.這一步容易被忽略,謹記.
練4(2014綿陽模擬)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4x+a2﹣1=0的一根是0,則a=.
練5(2015綿陽)關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nm2﹣n2m﹣2=0的一個根為2,則n2+n﹣2=.
五、課后小測一、選擇題
1.(2015春莒縣期中)下列關于x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為()
A.ax2+bx+c=0B.x+y=2C.x2+3y﹣5=0D.x2﹣1=0
2.(2014泗縣校級模擬)方程x2﹣2x﹣5=0,x3=x,y2﹣3x=2,x2=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個數是()
A.1個B.2個C.3個D.4個
3.(2014秋沈丘縣校級期末)要使方程(a﹣3)x2+(b+1)x+c=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則()
A.a≠0B.a≠3
C.a≠1且b≠﹣1D.a≠3且b≠﹣1且c≠0
4.(2015石河子校級模擬)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則a、b、c的值分別是()
A.1,﹣3,10B.1,7,﹣10C.1,﹣5,12D.1,3,2
5.(2015石河子校級模擬)關于x的方程(3m2+1)x2+2mx﹣1=0的一個根是1,則m的值是()
A.0B.﹣C.D.0或,
6.(2014祁陽縣校級模擬)已知x=3是關于方程3x2+2ax﹣3a=0的一個根,則關于y的方程y2﹣12=a的解是()
A.B.﹣
C.±D.以上答案都不對
7.(2014秋南昌期末)關于x的方程(k+2)x2﹣kx﹣2=0必有一個根為()
A.x=1B.x=﹣1C.x=2D.x=﹣2
二、填空題
8.(2015東西湖區(qū)校級模擬)已知(m﹣2)x2﹣3x+1=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則m的取值范圍是.
9.(2014秋西昌市校級期中)方程2x2﹣1=的二次項系數是,一次項系數是,常數項是.
10.(2015廈門校級質檢)若m是方程x2﹣2x=2的一個根,則2m2﹣4m+2010的值是.
三、解答題
11.把方程先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寫出它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1)5x2=3x;
(2)(﹣1)x+x2﹣3=0;
(3)(7x﹣1)2﹣3=0;
(4)(﹣1)(+1)=0;
(5)(6m﹣5)(2m+1)=m2.
12.(2015春亳州校級期中)已知關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數項為0,
(1)求m的值;
(2)求方程的解.
13.(2015春嵊州市校級月考)已知,下列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x2﹣1=0(2)x2+x﹣2=0(3)x2+2x﹣3=0…(n)x2+(n﹣1)x﹣n=0
(1)求出方程(1)、方程(2)、方程(3)的根,并猜測方程(n)的根.
(2)請指出上述幾個方程的根有什么共同特點,寫出一條即可.
14.關于y的方程my2﹣ny﹣p=0(m≠0)中的二次項的系數,一次項的系數與常數項的和為多少.
典例探究答案:
【例1】【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必須滿足四個條件:(1)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2)二次項系數不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個未知數.
由這四個條件對四個選項進行驗證,滿足這四個條件者為正確答案.
解:A、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故選項錯誤;
B、不是整式方程,故選項錯誤;
C、含未知數的項的最高次數是4,故選項錯誤;
D、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斷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簡后是否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
練1.【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進行解答.
解:依題意得,a2+1=2且a﹣1≠0,
解得a=﹣1.
即當a=﹣1時,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當a2+1=0或a﹣1=0即a=1時,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答案是:﹣1;1.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只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最高次數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
【例2】【解析】將方程整理為一般形式,找出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以及常數項即可.
解: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5x2+8x﹣2=0;它的二次項系數是5,一次項系數是8,常數項是﹣2.
故答案為:5x2+8x﹣2=0,5,8,﹣2
點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地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練2.【解析】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主要包括幾個步驟: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
去括號,得x2-x=5x-10.
移項、合并同類項,
得x2-6x+10=0.
其中二次項系數是1,一次項系數為-6,常數項為10.
練3.【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可得答案.
解: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成一般式為4x2+5x﹣81=0,
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分別為4,5,﹣81,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例3】【解析】把方程的一個根0直接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解:∵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一根,
∴(m﹣1)×0+5×0+m2﹣3m+2=0,即m2﹣3m+2=0,
解方程得:m1=1(舍去),m2=2,
∴m=2,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題的關鍵是直接把方程的一根代入方程,此題比較簡單,易于掌握.
練4.【解析】將一根0代入方程,再依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不為零,問題可求.
解:∵一根是0,∴(a+1)×(0)2+4×0+a2﹣1=0
∴a2﹣1=0,即a=±1;
∵a+1≠0,∴a≠﹣1;
∴a=1.
練5.【解析】先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義得到4n﹣2n2﹣2=0,兩邊除以2n得n+=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變形得到原式=(n+)2﹣2,然后利用整體代入的方法計算.
解:把m=2代入nm2﹣n2m﹣2=0得4n﹣2n2﹣2=0,
所以n+=2,
所以原式=(n+)2﹣2
=(2)2﹣2
=26.
故答案為:26.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義: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也叫做這個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考查了代數式的變形能力.
課后小測答案:
一、選擇題
1.【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進行判斷.
解:A、當a=0時,該方程不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選項錯誤;
B、該方程中含有2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它屬于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選項錯誤;
C、該方程中含有2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它屬于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選項錯誤;
D、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最高次數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
2.【解析】直接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可得到在所給的方程中x2﹣2x﹣5=0,x2=0是一元二次方程.
解:方程x2﹣2x﹣5=0,x3=x,y2﹣3x=2,x2=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是x2﹣2x﹣5=0,x2=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3.【解析】本題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
(2)二次項系數不為0.
解: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中二次項系數不為0得,a﹣3≠0,a≠3.故選:B.
點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當a=0時,上面的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當b=0或c=0時,上面的方程在a≠0的條件下,仍是一元二次方程,只不過是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
4.【解析】a、b、c分別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中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解:由方程x(x+2)=5(x﹣2),得
x2﹣3x+10=0,
∴a、b、c的值分別是1、﹣3、10;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5.【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即用這個數代替未知數所得式子仍然成立.
解:把1代入方程得3m2+1+2m﹣1=0,解得m=0或,
故選:D.
點評:本題的關鍵是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得到一個關于待定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6.【解析】由于x=3是關于x的方程3x2+2ax﹣3a=0的一個根,根據方程解的含義,把x=3代入原方程,即可解出a的值,然后再解出關于y的方程的解.
解:∵x=3是關于x的方程3x2+2ax﹣3a=0的一個根,
∴3×32+2a×3﹣3a=0,
解得:a=﹣9,
則關于y的方程是y2﹣12=﹣9,
解得y=.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義,解題的關鍵是確定方程中待定系數的值.
7.【解析】分別把x=1、﹣2、﹣2代入(k+2)x2﹣kx﹣2=0中,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當k為任意值時,則對應的x的值一定為方程的解.
解:A、當x=1時,k+2﹣k﹣2=0,所以方程(k+2)x2﹣kx﹣2=0必有一個根為1,所以A選項正確;
B、當x=﹣1時,k+2+k﹣2=0,所以當k=0時,方程(k+2)x2﹣kx﹣2=0有一個根為﹣1,所以B選項錯誤;
C、當x=2時,4k+8﹣2k﹣2=0,所以當k=﹣3時,方程(k+2)x2﹣kx﹣2=0有一個根為2,所以C選項錯誤;
D、當x=﹣2時,4k+8+2k﹣2=0,所以當k=﹣1時,方程(k+2)x2﹣kx﹣2=0有一個根為﹣2,所以D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也叫做這個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二、填空題
8.【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得到m﹣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根據題意得m﹣2≠0,
所以m≠2.
故答案為:m≠2.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9.【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解:方程2x2﹣1=化成一般形式是2x2﹣﹣1=0,
二次項系數是2,一次項系數是﹣,常數項是﹣1.
點評:要確定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首先要把法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注意在說明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時,一定要帶上前面的符號
10.【解析】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義得到m2﹣2m=2,再變形2m2﹣4m+2010得到2(m2﹣m)+2010,然后利用整體代入的方法計算.
解:根據題意得m2﹣2m=2,
所以2m2﹣4m+2010=2(m2﹣m)+2010=2×2+2010=2014.
故答案為2014.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也叫做這個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三、解答題
11.【解析】各項方程整理后,找出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以及常數項即可.
解:(1)方程整理得:5x2﹣3x=0,
二次項系數為5,一次項系數為﹣3,常數項為0;
(2)x2+(﹣1)x﹣3=0,
二次項系數為1,一次項系數為﹣1,常數項為﹣3;
(3)方程整理得:49x2﹣14x﹣2=0,
二次項系數為49,一次項為﹣14,常數項為﹣2;
(4)方程整理得:x2﹣1=0,
二次項系數為,一次項系數為0,常數項為﹣1;
(5)方程整理得:11m2﹣4m﹣5=0,
二次項系數為11,一次項系數為﹣4,常數項為﹣5.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12.【解析】(1)首先利用關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數項為0得出m2﹣3m+2=0,進而得出即可;
(2)分別將m的值代入原式求出即可.
解:(1)∵關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數項為0,
∴m2﹣3m+2=0,
解得:m1=1,m2=2,
∴m的值為1或2;
(2)當m=2時,代入(m﹣1)x2+5x+m2﹣3m+2=0得出:
x2+5x=0
x(x+5)=0,
解得:x1=0,x2=﹣5.
當m=1時,5x=0,
解得x=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正確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題關鍵.
13.【解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分別求出方程(1)、方程(2)、方程(3)的根,根據以上3個方程的根,可猜測方程(n)的根;
(2)觀察即可得出上述幾個方程都有一個公共根是1.
解:(1)(1)x2﹣1=0,
(x+1)(x﹣1)=0,
x+1=0,或x﹣1=0,
解得x1=﹣1,x2=1;
(2)x2+x﹣2=0,
(x+2)(x﹣1)=0,
x+2=0,或x﹣1=0,
解得x1=﹣2,x2=1;
(3)x2+2x﹣3=0,
(x+3)(x﹣1)=0,
x+3=0,或x﹣1=0,
解得x1=﹣3,x2=1;
…
猜測方程(n)x2+(n﹣1)x﹣n=0的根為x1=﹣n,x2=1;
(2)上述幾個方程都有一個公共根是1.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義: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也叫做這個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4.【解析】令y=1,即可確定出方程的二次項的系數,一次項的系數與常數項的和.
解:令y=1,得到m﹣n﹣p=0,
則方程my2﹣ny﹣p=0(m≠0)中的二次項的系數,一次項的系數與常數項的和為0.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數且a≠0)特別要注意a≠0的條件.這是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項,bx叫一次項,c是常數項.其中a,b,c分別叫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復習教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復習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復習教案
教學
目標
知識與能力: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3.同學們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推理論證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和數學的簡潔美;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精神。
重、難點
重點:根的判別式和根與系數的關系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難點: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
二、自學提綱:
一.主要讓學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1.判別式在什么情況下有兩個不同的實數根?
2.判別式在什么情況下有兩個相同的實數根?
3.判別式在什么情況下無實數根?
二.ax2+bx+c=o(a≠0)的兩個根為x1.x2那么
X1+x2=-x1x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根據不同的類型的問題.列出不同類型的方程.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例1已知關于x的方程x2+2x=k-1沒有實數根.試判別關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況。
鞏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長是關于x的方程x2-10x+m=0的兩個實數根.求的周長
例題2:
.已知:x1.x2是關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兩個實數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鞏固提高:
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證:不論m為任何實數.方程總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2)若方程兩根為x1.x2.且滿足
求m的值。。
例3某電腦銷售商試銷一品牌電腦(出廠為3000元/臺),以4000元/臺銷售時,平均每月銷售100臺.現為了擴大銷售,銷售商決定降價銷售,在原來1月份平均銷售量的基礎上,經2月份的市場調查,3月份調整價格后,月銷售額達到576000元.已知電腦價格每臺下降100元,月銷售量將上升10臺,
(1)求1月份到3月份銷售額的平均增長率:
(2)求3月份時該電腦的銷售價格.
練習:某商場銷售一批名牌襯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贏利40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利潤,商場決定采取適當降價措施。經調查發(fā)現,如果每件襯衫每降價1元,商場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場平均每天要贏利1200元,則每件襯衫應降價多少元?
則降價多少元?
四、小結這節(jié)課同學有什么收獲?同學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課前課后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