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自然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7七上第三單元同步作文指導“感受自然”。
【話題導入】
自然,美麗而又安詳,它承載著我們的生命和情感,是人類物質(zhì)和精神永恒的家園。
當火紅的春日帶來初升的熱情,我們?nèi)ジ惺茏匀?。斑駁在樹林深處的陽光,伴著耳畔清脆的鳥鳴,帶給我們蓬勃生命的活力。
當雨后的陽光又普照熱烈的大地,我們?nèi)ジ惺茏匀?。那被雷雨洗刷后的濃墨重彩,透過嫩綠的葉芽,鋪成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賜給我們的最火熱的情懷。
當晴朗的天空吹來秋的清爽,我們?nèi)ジ惺茏匀?。身旁沙沙作響的樹葉摩擦著生命的旋律,敲擊著我們寂寞的心田,帶來童年清純的回憶。
當飛揚的雪花漸漸隱沒在冬的黑暗里,我們?nèi)ジ惺茏匀?。銀白的大地上,寂靜里的自然發(fā)出寒冷而孤獨的顫音,訴說著我們心底希冀的情懷。
走進自然,就是走進了鮮花盛開的心之峽谷;感悟自然,就是感受靈魂深處的生命絕響……
【話題聚焦】
本單元作文訓練,旨在引導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綺麗多姿的風景。感悟自然燦爛如花的美麗。聆聽自然最深刻的啟迪。請從下面題目中選擇一項作文:
1、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你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十幾回這種大自然的周而復(fù)始的變化,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xiāng)村,我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有一份濃濃的向往、依戀之情;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幅屬于自己的自然圖景。請你以“感受自然”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春色南疆鶯飛燕舞,杭州西湖淡裝素裹,桂林山水清奇秀麗,黃山云海神秘莫測……的確,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你是否見過我國某一處名山大川呢?請以“我見到了”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
【寫作指導】
一、巧取自然之景,讓內(nèi)容新穎奪目。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便是典范,詞人先列舉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語道破天機,使前面的九個“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詞人濃濃的悲愁色彩,很是新穎。
二、細描自然之美,讓語言靚麗多姿。想寫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點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時,修辭便是讓作文語言形象、生動起來的最佳辦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薄瓟M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種方法是“自然類”文章取勝的一大法寶。
三、巧抒喜愛之情,讓情感與眾不同。一個具體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結(jié)果肯定不同?!对狸枠怯洝分?,面對“洞庭湖”的“自然”景色,“遷客騷人”們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充分體現(xiàn)了其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驟然一新,產(chǎn)生了極其神奇的效果。
語言是文章的華衣,文章要出彩,必須先有生動的語言,那么,如何使語言更有表現(xiàn)力呢?請參照以下規(guī)則:
一、運用修辭添魅力。修辭是一項富于實效性的語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達到化抽象為具體、化貧瘠為豐滿、化粗略為細膩的效果。運用比喻,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運用擬人,文字親切活潑;運用排比,語句韻律和諧;運用夸張,內(nèi)容則幽默而又風趣。這樣,文章就平添了幾分與眾不同的筆觸。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修辭的運用使描寫栩栩如生:“窗外有一棵梧桐,春天的日子里,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的深,枝梢的,綠的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tài)也各有分別。沒有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樣子。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的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luò),像無數(shù)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風姿綽約,作一個嫵媚的笑。”(《落葉》)
二、善用名言增文采。名言警句,經(jīng)過了歷代時空的檢驗,具有鮮明的表達效果。我們在寫作時恰當運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畫龍點睛”之效。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在這里,朱自清先生古為今用,生動地繪出了春風拂面時的柔和、飄逸和清新之感。
三、多種角度創(chuàng)意境。要具體形象寫好景物,要在認真觀察的基礎(chǔ)上,抓住景物形狀、顏色、聲音、動態(tài)的特點去多角度描繪寫,就能調(diào)動讀者的多種感官,達到身臨其境之感??聪旅娴拿鑼懀骸俺筷匚⒚?,霧彌漫著整個村頭。秋的晨霧,是那樣的淡,淡得像新娘的面紗;秋的晨霧,又是那樣的甜,甜得像流進心底的甘露;秋的晨霧,是那樣的輕,輕得像一聲耳語。繞村的白楊,流溢出淡淡的綠色的光;那靜靜的田畦,被輕輕地裝進煙霧的搖籃,牧童的短笛在淡淡的迷茫里深情地奏響,悠揚,婉轉(zhuǎn)。”
四、詞語妙用出效果。使用疊詞能很好地抒發(fā)情感,展開畫面,或減緩語氣,且具有音樂美感。同義詞復(fù)用和反義詞的配用可使文句生動活潑,富于變化,有時結(jié)合語境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聪旅娴睦樱骸靶@里的樹葉都隨風搖曳,掙脫了樹枝的束縛,飄然而下,隨風起舞。漸漸地,漸漸地,翻轉(zhuǎn),垂落,垂落……一片,一片,一片……仿佛一股巨大的引力,使它們凝聚于樹下,深情的依偎在樹下。葉落歸根,我恍然大悟:正是有了落葉的滋養(yǎng),才會有來年的枝葉繁茂。”(《落葉》)
【佳作展示】
感受自然
自然在我的面前展開了一幅秀美絕倫的巨幅長卷,牽扯著我青春的靈魂,去感悟那驛動的美麗和飛揚的靈韻。
伴著裊裊的輕煙,我走進春的夢幻,朝霞羞赧的張開了臉,靜靜的等待著太陽探出頭來,楊樹從沉睡中醒來,擺動著窈窕的身軀,搖落了一身的疲倦和疏懶,盡情的吮吸著春天的甘露,陽光照耀下,一片片葉子閃亮閃亮,泛著金光,像一個待嫁的少女在展示自己的風采,所有一切都醉了,唯獨我醒其間,描下了這片清輝。
踏著絲絲的細雨,我獨自漫步在夏日多情的眼眸里,垂柳溫柔的編織著飄逸的長辮子,不知哪個頑皮的孩子還在上面垂下一朵小花,于是濃濃的情趣便溢了出來,緩緩的流淌著,奏出了纏綿的小曲,晶瑩的水珠瀉在翡翠似的葉子上,滾來滾去,風兒拂過,枝搖葉擺,活脫一幅傳神的水墨畫,好一個怡人的盛夏。
告別夏的最后一縷熱情,我也隨之步入了秋的純靜,驀然,我看到了悠悠落下的秋葉那份靜美之后,又恍然大悟,夕陽,落下了明天還會升起;鮮花,凋零了還會怒放。美,也是一樣,她永遠不會消失,即使在一個地方失去了,在另一個地方又會找到。
走出秋的沉吟,我驚詫冰川女皇把冬已不知不覺地帶到了人間,連聲招呼都不打,你千萬不要以為北風咆哮,怒號,嚴冬的叱咤、肆虐那才是冬,其實他不缺少柔情,每當雪花飄飄的時候,一朵朵,一片片,像翩然起舞的蝴蝶,似漫天翻舞的柳絮,他們追逐著,雀躍著,我似乎聽到了歡聲笑語,也跟著一同興奮起來,其實,冬也是火辣辣的。
哦,這就是自然,自然是一首小詩,充滿韻律,充滿內(nèi)涵,我翻閱他,愛不釋手,我感受它,萬化冥合。自然是部曠世之著,我感受自然,永不疲倦。
【點評】自然是一曲清純的歌,四季是一首動人的詩。感悟自然,就是唱起自己心靈的歌吟。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春的靈韻,夏的多情,秋的靜謐,冬的純美。生動的語言,深刻的感悟成就了文章的多姿多彩,搖曳動人。
【滿分作文】
桃花依舊
桃花是一種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卻有著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與位朋友的一段故事。
那是幾年的一個春天,我到鄰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們一聲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園里時,她鄭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遞到我手里,說:“送給你,愿咱們永遠是好朋友?!蹦菚r,我們臨近小學畢業(yè),同學們相互寫贈言,送禮物,但是沒有一個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將這枝桃花包起來,飛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讓這枝友誼之花凋謝了?!被氐郊?,我就讓爺爺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園里的一棵桃樹上,并做了標記。幾天后,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它們成活了。
花謝花開,又是一年,我已經(jīng)在山外中學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為家境貧困,沒能繼續(xù)上學。由于離家遠,功課又緊,我很少回家。漸漸地,我忘記了那枝桃花,忘記了那棵桃樹。
暑假的一天,爺爺端來一筐桃,讓我嘗嘗鮮。爺爺挑出幾個紅紅的大桃給我,說:“苗苗,這幾個是你從朋友家?guī)淼哪翘抑Y(jié)的。那桃真是好品種,結(jié)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別的樹上去了。”我心頭一震,這才想起那枝桃花。爺爺又說:“你的那個朋友到我們家來過兩次,都沒見到你。她還特地跑到果園里看那桃樹,可惜季節(jié)不對,沒看到桃樹結(jié)果。
我跑到果園里,來到那棵桃樹前,望著那寂寞的桃枝。那桃枝已分了好幾個叉,枝繁葉茂,上面還掛著好多青里透紅的桃子。
看著這;累累碩果,我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誰說桃李無言,我分明聽到它在說:“我們永遠是朋友?!霸徫野?,好朋友,竟然這么長時間沒跟隨你聯(lián)系了。都說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卻原來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這就去找你。
滿分理由:本文構(gòu)思巧妙,在眾多的只是空泛地“感悟”而無情節(jié)的考場作文映襯下,令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本文明寫桃花,暗寫友情。從桃花有情碩果長存與人的善變的對比,感情到草木比人還有情,情感的抒寫水到渠成。結(jié)尾只用一句話點題,勝卻喋喋不休。本文最大優(yōu)點是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變化,通過敘述來揭示主題,比起大段大段地議論更有力量。
【名作、時文欣賞】
春之盛典
作者:王建成
當大地上最后一股西風被春風攆得無影無蹤時,冬天王朝就宣告了他的土崩瓦解。
于是乎,山頂上的那一點殘雪再也撐不住冷面,噗嗤一聲就哭了個大花臉。淚水一直淌到那山麓邊,小河水也被感動得嘩嘩響。那性急的鴨子拍打著翅膀,撲嗵嗵跳到河里,盡情去領(lǐng)略什么叫春江水暖。
擊潰了西風,攻占了這山和水,春風并沒有滿足,他要讓天下盡知,他才是這個季節(jié)的君王。于是乎,他又攻占了一座座的水村和山郭,就連墻頭、壟上也不放過,不信你瞧,那茸茸春草正在墻頭、壟邊、池畔紛紛鉆了出來,睜開了他們惺忪的睡眼,迎著春風伸展自己柔媚的身姿。為了鞏固戰(zhàn)果,春風再三邀請他的孿生兄弟春雨來助陣,可春雨性格內(nèi)向,不事張揚。于是在夜里隨春風來到了人間。難怪杜甫夸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時間,人間變了模樣,萬物盡開顏。
就在這天夜里,春風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卻也導演了一場悲劇。因為現(xiàn)在還是那些蜂兒蝶兒做著春夢的時候,一棵小桃樹卻早早被春風的柔情喚醒了。她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力量就在這乍暖還冷的早上傾情釋放了。粉紅粉紅的花骨朵迎著朝陽,一叢叢一簇簇的綻放了,似錦如霞。這情景被一位來此尋覓詩意的詩人發(fā)現(xiàn)了,于是寫下了他春天里的第一首詩,題目是《獻給我可愛的小桃樹》。第二天,當詩人再次來到這里的時候,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小桃樹正在大片大片的飛落她的花瓣,象一位失戀少女撕碎她的情書飄落在風中,地上落滿了紅霞。多愁善感的詩人被這凄美的壯觀場面感動的淚流滿面。因為在昨天,他沒有想到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于是,他寫下了第二首詩,題目是《獻給我可憐的小桃樹》。小桃樹可憐嗎?也許只有春風知道,也許只有小桃樹自己知道。而這位詩人也領(lǐng)悟到了什么叫詩債難償。
然而,春風并沒有吸取這悲劇的教訓,依然多情如舊。他去跟嫩嫩的小草私語,直羞得小草亂搖頭;他去跟藍天上的悠悠白云約會,卻碰了一鼻子灰;他又去跟絲柳談情說愛,直惹地柳絮漫天飛,跟他討情債。不僅如此,春風還縱容蝴蝶彈破莊周的夢飛出來,翩翩起舞,到處沾花惹草,到現(xiàn)在,莊周也不知道自己是蝶還是人。春天母親實在看不過兒子的放縱,便一聲春雷驚醒了這混沌的春風的夢。
演繹了這一番愛恨情愁的浪漫故事之后,春風便長大了。他拉起了小孩子的風箏,當作自己的旗幟,讓小燕子的呢喃作請柬,邀請一切子民,讓他們臉上都蕩漾著幸福的笑容來參加他的登基圣典。一個新的季節(jié)王朝--春天便真的開始了。
簡評:本文作者寫的是春天的故事,主角是春風,文中比喻成“春天的君王”,為能夠成為真正的君王,他攆走西風,邀請春雨,喚醒春草,情惹小桃樹和漫天柳絮,縱容花蝴蝶,情牽多情詩人。春雷乍響,風箏飄揚,燕語呢喃,萬物復(fù)蘇。春天的有代表性景物大多都在文中出現(xiàn),讓人感受到春天已經(jīng)來臨。文中多用擬人、排比等修辭,語言比較優(yōu)美。
與春天相逢
重慶三峽學院外語系鄭芳
你如約而至,風情萬種,十指纖纖,掐下一枚桃紅,印在眉間,而后盈盈地笑望我:
“你的深情注視可是與我有關(guān)?”
——題記
一
晨起,清風入室,盈盈蕩漾。母親指給我看蘭草葉尖上垂掛的露珠,一臉欣喜。
春來人間,輕舞飛揚。一夜之后,迎春花竟相綻放,明黃深綠,鑲嵌如畫。春光輕柔地浮泛,它有著孩子一般的天真,笑容透明。
天空變得純澈,密葉間草地上鳥聲正濃,陽光下的蝶與蜜蜂,留戀花蕊中初戀的味道。空氣中充滿了春天發(fā)酵的味道,甜柔而美好。就這樣與春天相逢,它卻羞澀地丟下一路花香,逃循而去。
陽光靜靜流淌,照臨每一個偏冷的角落。一夜寒露,這溫柔的愛意,如同一道圣旨,在未盡的淚光中抬起頭。
風也伴著一同到來,細碎的足音,從身后迅速襲來,將一把溫香的陽光,捧到面前。
這個季節(jié),怎能錯過。
于是,腳趾頭在某天清晨醒來,也開始蠢蠢欲動。
二
遠處相伴而來的,是兩雙雨靴,紅色的大靴子和白色的小靴子,在水洼中,踩出一片歡樂。是母親緊緊牽住孩子的手,正趕著回家吧。孩子卻故意似的,一會兒走在前了,一會兒又落在后了,可兩人的臉上,都揚著春花一般的,笑意。
春天,由一群雨精靈引領(lǐng),深夜?jié)撊肴碎g,嘀嘀嗒嗒,雨腳頻頻,溫暖了一片夢境,于是聽見花在綻放,芬芳漫延。
一夜風雨叩窗,站在輕寒的街頭,氤氳包圍,潑墨畫一般,一切都浸在水里、霧中,深深淺淺,宛若置身夢中的溫柔水鄉(xiāng)。
花傘靜靜飄浮,落進又滑出視線,雨中的城市,顯得安靜。
有燕無聲翔過。
深呼吸,等待已久的雨氣與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心情濾過,像一尾第一次浮出水面的魚,望著周圍的世界。
沒有遮傘,感覺雨水的形狀與溫度,點點滴滴,心中藏著一只杯,漸漸盈滿。
三
看吧,春天正張揚著細絨的觸須,擦著每一縷過往的風,鼓著膨脹的喜悅,鄭重地把希望的種子播下。
于是,所有的夢想,都等待啟航;所有的快樂,都等待分享。
朋友,準備好了嗎?那就一起上路吧!
但愿這春天,能住進每個人的心房。
春之韻
花開花落,剎那。
葉盛葉枯,轉(zhuǎn)瞬。
風起風息,片刻。
云卷云舒,須臾。
似乎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只有短暫的生命,只能在那光耀閃爍的瞬間,才讓人得以將心扉暫且打開??墒?,有一個精靈,她能用溫暖驅(qū)走嚴冬,她能令嫩綠代替枯黃,她能讓冰冷的心重新燃燒起生命的火焰,她能讓病殘之軀重新跳起歡快的舞步。她就是春。
春天有她自己的故事。遠古的時候,只有夏、秋、冬、春天只是個無所事事,四處飄零的精靈。后來,這個精靈在飄零的路途上碰到一棵柳樹,柳樹痛苦地抱怨:“寒冬一過便是燎人的夏天!沒有時間抽穗,沒有時間飽滿!沒有一個柳芽綻放、柳枝飄搖的季節(jié)!”于是精靈來到上帝面前,她請求做一個季節(jié),一個把時間留給柳樹的季節(jié)。上帝笑了:“除非你永駐人間!”精靈悟不透,上帝決定讓她試一試。精靈便把自己叫做春。
花兒在鳥的啁啾聲里展顏,臉上尚殘留著嬌羞的露珠;葉芽悄悄地萌發(fā),偷窺著花兒嬌美的臉龐,忙不迭地顯出可愛的嫩綠作為陪襯;碧空的白云瞧見了,取笑芽子的多情,舒舒卷卷,聚聚散散,已經(jīng)樂翻了天;頗有封建意識的風婆婆看到了,想狠狠地鼓起腮幫吹打一番,卻終究憐愛花的美麗和葉兒的稚嫩,只是輕輕吹拂,以示“警告”,但這“警告”之下怎藏得住絲絲溫柔?好了,花朵也笑,葉芽也笑,連白云也笑,婆婆忍不住了,“撲哧”一聲,把慈祥的皺紋放映在了湖面上,一漾,一漾……
呶,山坡上有人哩。赤腳小丫頭,背著竹筐,時不時俯下身去,細眉微顰,伸手摘下什么。忽兒舒眉一笑,將手中的蘑菇輕巧地擲進竹筐。哈,采蘑菇的小姑娘!山花兒爛漫,小姑娘忽然俯身一嗅,摘下一朵,獻給了正在唱歌的溪水……
有的人說,春天很美,一切都生機勃勃,看了,心曠神怡;聞了,沁人心脾;聽了,蕩氣回腸。也有的人說,春天好看是好看了點兒,可是太過輕浮,少了分量在里頭,不踏實。其實,春天分量很足,有韻味兒。當你心灰意冷時,不妨去看看春天,春天里的活氣能點燃你的思想;當你累于塵世俗界時,也不妨去看看春天,讓她幫你洗凈鉛華,回歸自然。
你會去品味嗎?拈下一片花瓣,放進嘴里細細咀嚼,直到一絲甜意從舌底泛起。拔起幾根狗尾巴草,略略擺弄,幻化成一只只小動物。輕折下一截柳條,抽出木條,只留下柳條皮兒作嘧兒,唧唧嘟嘟吹出純真的快樂……平靜點兒,安心點兒,把自己放進春天的懷抱,有份輕松,有份肆意,有份溫暖,讓你覺著春天是個充實的季節(jié),內(nèi)涵豐富,可以依靠。
當春天悄悄離去的時候,她已永駐人間,留下甘美的韻味兒,流淌在每一個心靈之間,傳遞著這樣一句話:“留給自己時間,讓自己去萌芽,去飽滿,去綻放,去飄搖,去做一個令人贊許的‘樹蔭?!?br> 轉(zhuǎn)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是充滿詩情的季節(jié);春天,又意味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姹紫嫣紅、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隨意采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边@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边@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然后,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zhuǎn)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1][2]下一頁
精選閱讀
“感受自然”單元寫作訓練
湖南省岳陽市岳化一中陳立軍
無論是喧鬧的都市,還是寧靜的鄉(xiāng)村,無論是萬頃碧波,還是當空皓月,大自然總會向我們展示它的美麗和神奇,向我們發(fā)出心靈的呼喚。那么我們?nèi)绾伟炎匀幻谰傲鳛a于筆端,讓讀者感同身受呢?
一、寫景:豁人耳目
感受自然,我們少不了描寫自然之景(物),我們所選取的景或物應(yīng)該是富有神采的,是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亮你眼勾你魂的那種,只有能擦亮你的眼睛的景物,才能豁亮讀者的眼睛。劉成章的《老黃風記》里有這樣一段文字:
它來了。它從蒼白的遠處,席卷而來,浩蕩而來。它削著山梁,刮著溝洼,騰騰落落,直馳橫卷,奏出一首恐怖的樂曲。它把成噸成噸的土和沙,揚得四處都是。天空登時晦暗起來。我抬頭看太陽,太陽失去了光輝,變得就像泡在渾黃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兒。大片大片的莊稼,倒伏于地。飛鳥撞死在山巖上,雞飛狗跳墻。本來,那邊剛剛栽下一片樹苗,樹苗都扎下了根,長出了嫩綠的葉片,可是轉(zhuǎn)瞬間這些樹苗被連根拔起,和枯草、羽毛、紙片、干糞一起,全被旋上了高空。
削、刮、馳、卷等動詞的運用,老黃風所到之處景象的描寫,無不表現(xiàn)出老黃風的恐怖,表現(xiàn)出它的粗暴和狂烈,尖厲和蠻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言情:沁人心脾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睂懢巴鞘闱榈氖侄巍C枥L自然之景,一定要與抒情結(jié)合起來,將美景與激情一起“打進”讀者的視野和心境之中,撩起他感情的波瀾,勾起他的遐思妙想,與你激蕩的情緒共振和鳴。文章自會文意搖曳,動人心弦。劉亮程在《永遠一樣的黃昏》這樣寫道:
另外一個黃昏,夕陽在很遠處,被陰云攔住,沒有照到門框上。天又低又沉。滿院子的風。很大的樹枝和葉子,飄過天空。院門一開一合,啪啪響著。頂門的木棍倒在地上,一家人一動不動坐在院子里。天眼看要黑。天就要黑。我們等這個時辰,它到了我們還在等,黑黑地等。像在等家里的一個人。好像一家人都在。又好像有一個沒回來。誰沒有回來。風嗚嗚地刮。很大的樹枝和葉子,接連不斷地飄過頭頂。
這段文字,描寫黃昏時分晦暗低沉的天,嗚嗚作響的風,靜靜等待著的人,作者的表達很獨特,全無抒情筆墨,但那種無奈甚至無望的情緒也在我們周身流淌,讓我們悶悶地出不了聲。
三、表達:物意同化
我們寫景狀物絕不能表象化,而要情景交融,物意同化,即深入開掘所寫之景所狀之物的內(nèi)涵,注入某種情感或表現(xiàn)某一個哲理,這樣的文章才能打動人。
有一篇文章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幼兒園的阿姨帶領(lǐng)一群孩子去郊游,阿姨摘了一把花分給這些孩子,當她把花送到一個三歲多的小朋友面前時,那孩子不接,小眼睛翻著白,對阿姨說:“阿姨,這花疼不疼?”小朋友的這一句問話,既是自己胸臆的抒發(fā),也促成了文意的升華,更給讀者心靈以莫大的振動和震憾。
范文一:
春天的贊歌
初冠元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它給世間萬物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春天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季節(jié),它牽出詩人心中動人的詩篇;春天還是孩子們放飛理想的季節(jié),它帶給孩子們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春天來了,小草們破土而出,排著整齊的方陣,伴隨著優(yōu)美的春的旋律翩翩起舞;小樹也換上了綠色的新裝,在春風的吹拂下,時而向你揮手,時而向你致敬;小鳥在枝頭上時隱時現(xiàn)、時飛時落,唧唧喳喳的唱著春天的贊歌;小昆蟲們也醒來了,有的“吱吱吱”,有的“喳喳喳”,還有蜂兒蝶兒的“嗡嗡嗡”……表達著心中的喜悅。這是一個多么迷人,多么熱鬧的春天?。?br> 春天的美麗,也流淌在詩人們的筆下。“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痹诎拙右椎墓P下,春天真是一個鶯歌燕舞的季節(ji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在葉紹翁的筆下,春色又是多么艷麗;朱熹說:“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痹谥祆淇磥?,春天又是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所以說,春天最能引起詩人的情思。
當然,春天也是孩子們放飛理想的季節(jié)。春天,孩子們沐浴著和暖的春風,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播下希望的種子,盼望著,憧憬著,一個個美好的祝福在此展翅,一個個美好的理想在此放飛。
真希望明媚的春天永駐人間。
點評:
小作者贊美春天,既有對春天美景的細描,又有詩人們對美麗春天的禮贊,還有孩子們在春天里的那份喜悅和憧憬,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并且采用總分的形式結(jié)構(gòu)全文,思路十分清晰。
范文二:
感受自然
董思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也許早已淡忘了去感受自然。
當那火紅的旭日帶來初升的熱情時,我們手牽手共同去感受自然。
感受綠色茂林深處的清幽和寂靜,伴著耳畔清脆的鳥鳴搜尋和捕捉我們似乎已經(jīng)失去的自然。
當那晴朗的天空帶來清新的空氣時,我們唱著歌一起去感受自然。
感受白樺林旁沙沙作響的樹葉摩擦著生命,敲擊著心田,看著那吱吱呀呀的水磨小屋,帶來古老的回憶。
當那雨后陽光又普照大地時,我獨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被洗刷后的色彩,透過嫩綠的幼葉,望著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就是太陽的本色,就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最高尚的華彩。
當那血樣的晚霞慢慢逝去,深沉的黑夜籠罩大地時,我獨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如水的月光,肆無忌憚地涂抹著周圍的一切,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感受那遙遙的遠方,大自然所發(fā)出的,孤寂的顫音。
感受自然,感受人們不可離開的第二個生命;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最純的底片;感受自然,感受心靈深處的絕響……
點評:小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以散文的筆調(diào)抒寫對自然的感受,語言形象雅致,如行云流水。表現(xiàn)了小作者感受自然的美麗心靈,同時也給讀得以美的享受和啟迪。
《月亮》七上第三單元作文
《月亮》七上第三單元作文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席慕蓉
孩提時代,每逢有月亮的夏夜和秋夜,我們總喜歡坐在院子里,一群孩子嬉嬉鬧鬧,搶著背誦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被锇閭冎蓺獾穆曇魝鞯煤苓h很遠,從此故鄉(xiāng)寧靜的山村,增添了幾分詩意的美。
想來李白是特別喜歡月亮的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童稚時代結(jié)識的月亮,成了陪伴他一生的朋友,孤獨的時候,竟可以和月亮在一起喝酒。詩人的境界,有幾人能及?
后來,在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中讀到這樣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閉上眼睛,這絕美的畫面就出現(xiàn)在眼前,在我看來,再沒人能超越蘇軾對月亮的描寫。
蘇軾對月亮情有獨鐘,“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為什么詩人總是孤獨的呢?官場失意、和兄弟無法相聚,便只能把滿腔的情緒遙寄到月亮?!芭e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人生的苦悶,似乎只有月亮能解。此時的詩人已然變身哲人,追求人生的終極境界,便是“挾飛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長終“。
月亮,是李白和蘇軾的知己。
而在我的心里,月亮就是故鄉(xiāng)。
現(xiàn)在的我,喜歡在深秋早上的六點,到曠野里去看月亮。月亮浮在天空中,像彎彎的美人的眉,亮,很亮,那光輝是美人的眼眸!
然后我看見了北斗星,像一把勺子,尾巴指的是北方嗎?應(yīng)該是的吧。北方?那是我的家鄉(xiāng)啊,是那個我曾經(jīng)努力了很多年想要離開而后來終于離開現(xiàn)在卻日夜想要回去的地方。鼻子一酸,眼淚就流下來了。
想起《飄》里的郝思嘉每次受傷的時候,就會回去那個小時候的莊園,伴你成長的那些山山水水,土地和樹木,總是能給你力量,給你撫慰,讓你受傷的心不再那么疼痛。
可是我的莊園呢,你又在哪里?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lián)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xiàn)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注自然、關(guān)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lián)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jié)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lǐng)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cè)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jié):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jié)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jié)。
○活動小結(jié)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guān)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zhuǎn)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nèi)滩蛔』ǖ恼T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初一1班李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zhì)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