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1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SSS)課件導學案。
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SSS)導學案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時間不超過15分鐘。
2.組內(nèi)探究、合作學習完成《課內(nèi)探究》不超過20分鐘。
3.小組長在課上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要在組內(nèi)起引領示范作用,控制討論節(jié)奏。
4.人人參與,合作學習,人人都有收獲,人人都有進步。
一、教材分析
(一)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即如何用尺規(guī)作圖:已知三邊作三角形),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shù)學結論的過程;
2.記住全等三角形的識別方法SSS,并會運用該方法判斷三角形是否全等,為證明線段相等或角相等創(chuàng)造條件;
3.會選擇SAS、SAS或SSS來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4.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學習難點:尋求適當?shù)姆椒ㄗC明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二、自主學習:閱讀P103—104頁回答下列問題:
1.“邊邊邊”公理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
在△ABC和中,
∵
∴△ABC≌()
2.叫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練一練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個
①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②周長相等的兩個等邊三角形全等,③有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④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A、1B、2C、3D、4
2.如圖,OA=OB,AC=BC.
求證:∠AOC=∠BOC.
證明:在△______和△_____中,
∴≌(SSS).
∴∠AOC=∠BOC()
3.已知:如圖,AB=AC,D是BC中點,
(1)求證:△ABD≌△ACD;(2)求證:AD⊥BC;
(3)若∠BAD=25°,則∠BAC是多少度?
三、課內(nèi)探究
活動一合作探究
1.如圖,AB=AE,AC=AD,BD=CE,求證:△ABC≌ADE。
溫馨提示:證明的書寫步驟:
(1)準備條件:證全等時需要用的間接條件要先證好;
(2)三角形全等書寫三步驟:①寫出在哪兩個三角形中,②擺出三個條件用大括號括起來,③寫出全等結論。
活動二學以致用
1.已知:如圖AB=AD,BC=DC,求證:∠B=∠D
2.如圖,一個六邊形鋼架ABCDEF由6條鋼管連結而成,為使這一鋼架穩(wěn)固,請你用三條鋼管連接使它不能活動,和同伴交流看看方法是否一樣.【】
活動三本節(jié)課小結(我的收獲)
(1)知識方面:
(2)學習方法方面:
四、課后訓練
1.如圖,已知AC=FE,BC=DE,點A、D、B、F在一條直線上,AD=FB.
求證:AC∥EF
2.如圖已知:AE=DE,EB=EC,∠ACB=30°求:∠DBC的度數(shù)
(如果有困難,可以先討論,后完成)
jab88.cOM
五、拓展延伸
如圖,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點,點E在AD上,找出圖中全等的三角形,并說明它們?yōu)槭裁词侨鹊?
精選閱讀
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ASA)課件導學案
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ASA)導學案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時間不超過15分鐘。
2.組內(nèi)探究、合作學習完成《課內(nèi)探究》不超過20分鐘。
3.小組長在課上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要在組內(nèi)起引領示范作用,控制討論節(jié)奏。
4.人人參與,合作學習,人人都有收獲,人人都有進步。
一、教材分析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畫圖,經(jīng)歷探究ASA的過程,會運用“ASA”識別三角形全等,為證明線段相等或角相等創(chuàng)造條件
2.經(jīng)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shù)學結論的過程.
3.選擇SAS或SAS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已知兩角一邊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三角形全等條件證明
二、自主學習:閱讀P101—102頁回答下列問題:
1.畫一畫:如圖,△ABC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畫△A1B1C1,
使A1B1=AB,∠A1=∠A,∠B1=∠B,把畫的△A1B1C1剪下來放在△ABC進行比較,它們是否重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用自己的方法畫出或參考P101頁步驟畫出,必須能復述畫法.)
得出結論: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角邊角”或“ASA”)
2.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在△ABC和中,
∵∴△ABC≌
3.探究二: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
練一練
1.如圖2,O是AB的中點,要使通過角邊角(ASA)來判定△OAC≌△OBD,需要添加一個條件,下列條件正確的是()
A、∠A=∠BB、AC=BDC、∠C=∠D
2.如圖1,小明把一塊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塊,現(xiàn)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塊完全一樣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辦法()
A、選①去,B、選②C、選③去
3.已知:如圖AB是∠CAD的平分線,∠C=∠D.
求證:BC=BD.
證明:∵AB是∠CAD的平分線,
∴∠=∠.
在△ABC和△ABD中,
∴△ABC≌△ABD().
∴=.
三、課內(nèi)探究
活動一合作探究
如圖,已知AB∥DC,AD∥BC.
求證:△ABD≌△CDB.
活動二學以致用
1、如圖,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證:AD=AE.
2、如圖,是D上AB一點,DF交AC于點E,DE=DF,F(xiàn)C∥AB,AE與CE是否相等?證明你的結論。
活動三變式訓練
如圖,已知∠ABC=∠D,∠ACB=∠CBD,判斷
圖中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如果全等請說明理由.
如果不全等,可以改變什么條件可使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小組討論交流
活動四本節(jié)課小結(我的收獲)
(1)知識方面:
(2)學習方法方面:
四、課后訓練
1.已知:點D在AB上,點E在AC上,BE⊥AC,CD⊥AB,AB=AC,求證:BD=CE
2.如圖,要測量河兩岸相對的兩點A、B的距離,可以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BC=CD,再定出BF的垂線DE,使A,C,E在一條直線上,這時測得DE的長度就是AB的長度,為什么?
五、延伸拓展
如圖,已知△ABC≌△,CF、分別是△ABC的∠C和△的∠的角平分線,那么線段CF和相等嗎?
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SAS)課件導學案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導學案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時間不超過15分鐘。
2.組內(nèi)探究、合作學習完成自主學習
3.小組長在課上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要在組內(nèi)起引領示范作用,控制討論節(jié)奏。
4.積極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一、教材分析:
(一)學習目標: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條件,能運用“SAS”證明簡單的三角形全等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shù)學結論的過程.
3.積極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難點:尋求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二、自主學習:閱讀P98—100頁回答下列問題:
1、怎樣的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什么?
2、“SAS”命題可以寫成(結合右圖,用字母填寫)
如果: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3、總結: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驟,(與同學交流)
(4)分析說明:利用“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來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一練
1、已知:如圖,AB=AC,F(xiàn)、E分別是AB、AC的中點.求證:△ABE≌△ACF.
2、已知:點A、F、E、C在同一條直線上,AF=CE,BE∥DF,BE=DF.
求證:△ABE≌△CDF.
三、課內(nèi)探究
活動一
1、討論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動手畫一畫并回答下列問題)
(1).只給一個條件:一組對應邊相等(或一組對應角相等),畫出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2).給出兩個條件畫三角形,有____種情形。按下面給出的兩個條件,畫出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①一組對應邊相等和一組對應角相等
②兩組對應邊相等
③兩組對應角相等
(3)、給出三個條件畫三角形,有____種情形。
2、(1)自學課本P98頁內(nèi)容,完成下列作圖
已知:△ABC
求作:,使,,
活動二知識點應用
1、如圖,已知:AD∥BC,AD=CB,AF=CE.
求證:△AFD≌△CEB.
證明:∵AD∥BC,
∴∠A=∠___(兩直線平行,相等)
在△____和△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
2、如圖,已知點E、F在BC上,且BE=CF,AB=CD,∠B=∠C,證明:AF=DE
活動三本節(jié)課小結(我的收獲)
(1)知識方面:
(2)學習方法方面:
四、課后訓練
1、如圖,已知AB=AC,AD=AE,∠1=∠2.
求證:△ABD≌△ACE.
2、已知:點A、F、E、C在同一條直線上,AF=CE,
BE∥DF,BE=DF.
求證:AB∥CD
五、拓展延伸
1、如圖:在△ABE和△ACF中,AB=AC,BF=CE.
求證:⑴△ABE≌△ACF
⑵AF=AE
2、△ABC和△DEF中,若AB=DE,BC=EF,∠A=∠D,則△ABC和△DEF全等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AAS)課件導學案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AAS)導學案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時間不超過15分鐘。
2.組內(nèi)探究、合作學習完成《課內(nèi)探究》不超過20分鐘。
3.小組長在課上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要在組內(nèi)起引領示范作用,控制討論節(jié)奏。
4.人人參與,合作學習,人人都有收獲,人人都有進步。
一、教材分析
(一)學習目標
1、知道“角角邊”內(nèi)容.
2、會利用“AAS”證明全等,為證明線段相等和角相等創(chuàng)造條件
3、知道AAA、SSA不能證明三角形全等。.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會用“AAS”證明三角形全等。
學習難點:尋求適當?shù)姆椒ㄗC明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二、自主學習:閱讀P105—106頁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探究”的研究我們知道:滿足“六個條件中的一個或兩個”△ABC和△A′B′C′不一定全等若滿足“六個條件中的三個”分哪幾種情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們已知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如圖,在△ABC和△DEF中,∠A=∠D,∠B=∠E,∠C=∠F,△ABC與△DEF全等嗎?為什么?
②如圖,在△ABC和△DEF中,∠A=∠D,AB=DE,
BC=EF,△ABC與△DEF全等嗎?為什么?
③如圖,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與△DEF全等嗎?為什么?
(2)歸納;由上面的證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兩個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可以簡寫成“”或“”)
(3)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四)
在△ABC和中,
∵
∴△ABC≌
小組交流你所發(fā)現(xiàn)的結論。
練一練
1.已知:點D在AB上,點E在AC上,BE⊥AC,CD⊥AB,AB=AC,求證:BD=CE
2.如圖:E是∠AOB的平分線上一點,EC⊥OA,ED⊥OB,垂足為C,D。
求證:(1)OC=OD,(2)DF=CF
三、課內(nèi)探究
1.如圖:在△ABC,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利用學過的知識你能證明幾對三角形全等?選一對全等加以證明.
2.如圖,已知AB∥DE,BC∥EF,AB=DE,則△EFD≌△BCA,請說明理由。
小組交流解題情況,將錯題展示在小黑板上,并分析原因。
活動三本節(jié)課小結(我的收獲)
(1)知識方面:
(2)學習方法方面
四、課后訓練
1.如圖,已知△ABC的六個元素,則下面甲、乙、丙三個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圖形()
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2.如圖,AB⊥BC,AD⊥DC,∠BAC=∠CAD.求證:AB=AD.
3.△ABC中,AB=AC,BD、CE是AC、AB邊上的高,則BE與CD有什么關系?請加以證明.
五、拓展延伸
如圖,在△ABC中,∠B=2∠C,AD是△ABC的角平分線,∠1=∠C,求證AC=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