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一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30第一單元寫作。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單元寫作”,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單元寫作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人物,準確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點。
2恰當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寫出人物的特點,顯示人物的個性。
3培養(yǎng)由外部觸及人物內(nèi)心并能把握其性格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4能運用規(guī)定的符號自改、互改習作,提高作文質(zhì)量。
一寫作指導:
1自學“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
2讓學生說說《水滸》中最讓自己難忘的形象,并談談其出色的人物描寫。(寒假中已讓學生開始閱讀《水滸》)
3推薦《父親》及《父親的愛》兩篇文章,與學生一起分析兩文的寫作技巧,前者著重借助環(huán)境描寫及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后者著重通過精心選材、對比反襯等描寫人物。
4總結(jié),具體顯現(xiàn)本次練筆的意圖。
二學生當堂作文:題目“猜猜他是誰”
三學生自改、互改作文。
四作文講評:
1榜上有名:表揚作文中在不同方面有亮點的學生。
2佳作欣賞: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會。
3片段欣賞:與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佳處,進行點評。
4出謀劃策:選一段文章,共同提出修改。
1二次修改:讓學生課后再度修改作文,錘煉語言,掌握技巧。
相關(guān)知識
“感受自然”單元寫作訓練
湖南省岳陽市岳化一中陳立軍
無論是喧鬧的都市,還是寧靜的鄉(xiāng)村,無論是萬頃碧波,還是當空皓月,大自然總會向我們展示它的美麗和神奇,向我們發(fā)出心靈的呼喚。那么我們?nèi)绾伟炎匀幻谰傲鳛a于筆端,讓讀者感同身受呢?
一、寫景:豁人耳目
感受自然,我們少不了描寫自然之景(物),我們所選取的景或物應該是富有神采的,是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亮你眼勾你魂的那種,只有能擦亮你的眼睛的景物,才能豁亮讀者的眼睛。劉成章的《老黃風記》里有這樣一段文字:
它來了。它從蒼白的遠處,席卷而來,浩蕩而來。它削著山梁,刮著溝洼,騰騰落落,直馳橫卷,奏出一首恐怖的樂曲。它把成噸成噸的土和沙,揚得四處都是。天空登時晦暗起來。我抬頭看太陽,太陽失去了光輝,變得就像泡在渾黃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兒。大片大片的莊稼,倒伏于地。飛鳥撞死在山巖上,雞飛狗跳墻。本來,那邊剛剛栽下一片樹苗,樹苗都扎下了根,長出了嫩綠的葉片,可是轉(zhuǎn)瞬間這些樹苗被連根拔起,和枯草、羽毛、紙片、干糞一起,全被旋上了高空。
削、刮、馳、卷等動詞的運用,老黃風所到之處景象的描寫,無不表現(xiàn)出老黃風的恐怖,表現(xiàn)出它的粗暴和狂烈,尖厲和蠻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言情:沁人心脾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睂懢巴鞘闱榈氖侄?。描繪自然之景,一定要與抒情結(jié)合起來,將美景與激情一起“打進”讀者的視野和心境之中,撩起他感情的波瀾,勾起他的遐思妙想,與你激蕩的情緒共振和鳴。文章自會文意搖曳,動人心弦。劉亮程在《永遠一樣的黃昏》這樣寫道:
另外一個黃昏,夕陽在很遠處,被陰云攔住,沒有照到門框上。天又低又沉。滿院子的風。很大的樹枝和葉子,飄過天空。院門一開一合,啪啪響著。頂門的木棍倒在地上,一家人一動不動坐在院子里。天眼看要黑。天就要黑。我們等這個時辰,它到了我們還在等,黑黑地等。像在等家里的一個人。好像一家人都在。又好像有一個沒回來。誰沒有回來。風嗚嗚地刮。很大的樹枝和葉子,接連不斷地飄過頭頂。
這段文字,描寫黃昏時分晦暗低沉的天,嗚嗚作響的風,靜靜等待著的人,作者的表達很獨特,全無抒情筆墨,但那種無奈甚至無望的情緒也在我們周身流淌,讓我們悶悶地出不了聲。
三、表達:物意同化
我們寫景狀物絕不能表象化,而要情景交融,物意同化,即深入開掘所寫之景所狀之物的內(nèi)涵,注入某種情感或表現(xiàn)某一個哲理,這樣的文章才能打動人。
有一篇文章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幼兒園的阿姨帶領一群孩子去郊游,阿姨摘了一把花分給這些孩子,當她把花送到一個三歲多的小朋友面前時,那孩子不接,小眼睛翻著白,對阿姨說:“阿姨,這花疼不疼?”小朋友的這一句問話,既是自己胸臆的抒發(fā),也促成了文意的升華,更給讀者心靈以莫大的振動和震憾。
范文一:
春天的贊歌
初冠元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它給世間萬物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春天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季節(jié),它牽出詩人心中動人的詩篇;春天還是孩子們放飛理想的季節(jié),它帶給孩子們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春天來了,小草們破土而出,排著整齊的方陣,伴隨著優(yōu)美的春的旋律翩翩起舞;小樹也換上了綠色的新裝,在春風的吹拂下,時而向你揮手,時而向你致敬;小鳥在枝頭上時隱時現(xiàn)、時飛時落,唧唧喳喳的唱著春天的贊歌;小昆蟲們也醒來了,有的“吱吱吱”,有的“喳喳喳”,還有蜂兒蝶兒的“嗡嗡嗡”……表達著心中的喜悅。這是一個多么迷人,多么熱鬧的春天?。?br> 春天的美麗,也流淌在詩人們的筆下。“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在白居易的筆下,春天真是一個鶯歌燕舞的季節(ji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痹谌~紹翁的筆下,春色又是多么艷麗;朱熹說:“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痹谥祆淇磥?,春天又是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所以說,春天最能引起詩人的情思。
當然,春天也是孩子們放飛理想的季節(jié)。春天,孩子們沐浴著和暖的春風,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播下希望的種子,盼望著,憧憬著,一個個美好的祝福在此展翅,一個個美好的理想在此放飛。
真希望明媚的春天永駐人間。
點評:
小作者贊美春天,既有對春天美景的細描,又有詩人們對美麗春天的禮贊,還有孩子們在春天里的那份喜悅和憧憬,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并且采用總分的形式結(jié)構(gòu)全文,思路十分清晰。
范文二:
感受自然
董思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也許早已淡忘了去感受自然。
當那火紅的旭日帶來初升的熱情時,我們手牽手共同去感受自然。
感受綠色茂林深處的清幽和寂靜,伴著耳畔清脆的鳥鳴搜尋和捕捉我們似乎已經(jīng)失去的自然。
當那晴朗的天空帶來清新的空氣時,我們唱著歌一起去感受自然。
感受白樺林旁沙沙作響的樹葉摩擦著生命,敲擊著心田,看著那吱吱呀呀的水磨小屋,帶來古老的回憶。
當那雨后陽光又普照大地時,我獨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被洗刷后的色彩,透過嫩綠的幼葉,望著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就是太陽的本色,就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最高尚的華彩。
當那血樣的晚霞慢慢逝去,深沉的黑夜籠罩大地時,我獨自去感受自然。
感受那如水的月光,肆無忌憚地涂抹著周圍的一切,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感受那遙遙的遠方,大自然所發(fā)出的,孤寂的顫音。
感受自然,感受人們不可離開的第二個生命;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最純的底片;感受自然,感受心靈深處的絕響……
點評:小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以散文的筆調(diào)抒寫對自然的感受,語言形象雅致,如行云流水。表現(xiàn)了小作者感受自然的美麗心靈,同時也給讀得以美的享受和啟迪。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寫作《寫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寫作《寫出人物的精神》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寫出人物的精神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習作指導,教會學生“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體會細節(jié)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達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觀察到的信息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1.教會學生“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2.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通過恰當?shù)膶懽魇址ê捅磉_方式反映人物個性。
教學過程:
導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們步履匆匆,擦肩而過,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們的面前閃過。那么如何將一張張表情各異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畫家可以用顏料去畫,攝影師可以用相機去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筆去描繪。俗語說:“畫龍畫虎難畫骨?!币馑际钦f,無論畫人還是畫虎,要畫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較容易的,但要畫出虎和人的內(nèi)在精神卻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呢?
以“我的好朋友”為題,寫一篇以記人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寫作指導
一、抓住典型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細節(jié),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xiàn)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jié)。它是記敘文情節(jié)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細節(jié)描寫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動作、語言、神態(tài)細節(jié)進行描述。
1.肖像細節(jié)描寫。
照片激趣:你覺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為什么認為是這樣的?
〔明確〕 肖像描寫的作用不止在于畫出這個人的外部面貌,更是為了以形傳神,通過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點(表現(xiàn)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際遇)。
課文范例:(作家筆下人物猜測)
(1)外貌描寫
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fā);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的胡須;左手捏著一支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jīng)熏黑了。
〔明確〕 魯迅 身體瘦弱、精神矍鑠、意志頑強。
(2)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堅固的雪白的牙齒。雖然黑黑的,兩頰有許多皺紋,但整個面孔仍然顯得年輕,明朗。
〔明確〕 外祖母 開朗的性格,年輕、明朗的心態(tài)。
〔明確〕 成功的肖像描寫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鑰匙。
2.語言細節(jié)描寫。
老舍說:“對話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紹?!闭Z言描寫是對人物獨白和對話的描寫,俗話說言如其人,又說言為心聲,什么人說什么話。我們也常說,對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3.行動細節(jié)描寫。
行動描寫是表現(xiàn)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示個性形象,而且引人入勝。年輕人之所以喜歡看武打小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動作吸引人?!端疂G》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異,主要是作者對他們進行了各具特點的行動描寫。
4.心理細節(jié)描寫。
心理活動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夠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要設身處地地推測人物的內(nèi)心所想,把自己當作具有所寫人物的個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得細膩而真切、生動而傳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個晚上,女孩都在想著向家里要錢的事兒。最終,女孩也沒提要買黃紗巾的事,并發(fā)誓永遠不提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昂⒆?送給你吧,收下,你圍上它肯定好看?!迸⒁汇?“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迸⑴荛_了。
小組內(nèi)交流體會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兩顆美麗心靈的跳動,感到了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撫慰的溫馨之情。
二、借助一些寫作手法加以突出、強調(diào)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呼應)、正面(側(cè)面)描寫、抑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對比。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比較,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1)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刻畫性格。
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寫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一只狗咬傷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態(tài)度在頃刻間變了四次,反復再三,前后判若兩人。這里通過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鮮明地刻畫了其“變色龍”的性格。
再如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分?通過菲利浦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前后不同的對比,揭示出他們自私、庸俗、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鄉(xiāng)》里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的對比;再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前后態(tài)度的對比。
(2)運用對比手法,描摹景物,抒發(fā)感情。
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邊描寫了百草園景色,這是一片生機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這里的景物描寫與充滿枯燥乏味氣息的“三味書屋”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對“三味書屋”的厭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
2.襯托。以一些次要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與對比一起運用。人們常說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眾星捧月”,就是襯托。
(1)用其他人物襯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愛國青年”的無理挑釁來反襯藤野先生的正直熱忱、毫無民族偏見;《花的話》中用月下比美的眾花來對比襯托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二月蘭;再如《愛蓮說》。
(2)用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義。如《故鄉(xiāng)》開頭描繪了荒涼蕭索的村景,十分貼切地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
3.鋪墊。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現(xiàn)之前,對環(huán)境、情緒、氣氛等所做的描寫,借以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藝術(shù)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層層鋪墊的寫法。寫荔枝林的茂盛,是為蜜蜂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huán)境;寫荔枝蜜的甜香,是為下文贊頌蜜蜂做鋪墊;寫蜜蜂的辛勞,又是為贊頌勞動人民做鋪墊。
再如《麥琪的禮物》中插敘了對德拉的頭發(fā)、杰姆的金表的敘寫,為后文寫杰姆夫婦毅然舍棄如此珍貴、心愛的東西做鋪墊,以凸現(xiàn)雙方深摯的愛情。
4.伏筆、照應。
(1)伏筆,實際上是一種交代,對將要出現(xiàn)的事件作暗示,為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埋下伏筆后,后邊一定要有照應。
如《故鄉(xiāng)》中,“我”剛回到故鄉(xiāng)時,母親說:“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面。我已經(jīng)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這是一處伏筆,不僅點明了閏土和“我”的關(guān)系,而且暗示“我”將要與閏土見面,使后面閏土的出場十分自然。
(2)照應,是文章前后內(nèi)容上的關(guān)照呼應。方式主要有與伏筆照應、與開頭或題目照應、反復照應等。照應得好,可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細密,主題更加鮮明強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寫“背影”,三次寫“流淚”,反復照應,感情抒發(fā)一次比一次強烈,滾滾熱淚既表達了兒子的情感,又襯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這篇文章是情與淚的結(jié)晶!
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來表現(xiàn),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如冰心的《小橘燈》中的小橘燈象征著光明和勝利,象征著小姑娘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細致描寫了黃土高原上白楊樹枝干筆直、葉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現(xiàn)了它的倔強、挺立、不屈不撓,從而象征了華北農(nóng)民質(zhì)樸、嚴肅、堅強不屈、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用象征手法構(gòu)思全文,賦予高傲飛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驅(qū)者的象征意義,使作品意義更深遠。
6.夸張。一種故意“言過其實”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強化感情。
如《三國演義》中寫張飛的肖像:“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边@種夸張的描寫,突出了張飛粗直勇猛的特點。
再如童話《皇帝的新裝》中對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張手法,辛辣地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愚蠢。
另外,記敘文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還有懸念手法(《棗核》)、抑揚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節(jié)曲折有致,引人入勝。
三、借助一些抒情議論的句子,對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作點睛式的概括
1.記敘文中的議論
記敘文中的議論,就是作者在記敘文中對所記敘的事物發(fā)表的意見、主張或看法。在記敘文中恰當?shù)厥褂米h論,可以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zhì),使感性的知識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題更加鮮明、深刻。以下從三個方面具體談一談它們的作用。
(1)議論在記敘文的開頭的作用。
這種議論起著總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議論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的作用。
這種議論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點明和加深所敘之事的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議論,文章的主題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確,更表現(xiàn)不出“我”從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結(jié)尾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兩句議論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是為了呼應開頭,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jié)尾,既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發(fā)出號召,又是點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
(3)議論在記敘文中間的作用。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然而若能在記敘中恰當?shù)卮┎遄h論,會使文章錦上添花。
如《行道樹》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議論,自然地引發(fā)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奉獻精神的禮贊。
在記敘文的段與段中間穿插議論,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br> 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抒情在記敘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寫人、敘事、寫景散文的開頭,能使文章充滿抒情色彩。
(2)在記敘、描寫中穿插幾點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強文章意蘊。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春》的結(jié)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達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爸苯邮闱椤奔床患友陲?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往往要化虛為實,不言情而言他,卻又處處含情,隱而不發(fā),在字里行間真情流動,往往有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這樣的感情也往往更為真摯動人。
思路點撥
以“我的好朋友”為例,進行思路點撥。
第一:首先確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氣質(zhì),運用議論的語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須符合年齡、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須體現(xiàn)精神品質(zhì)。要選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與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情感與個性特征的瞬間畫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選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本質(zhì)和性格特征。
1.善用修辭。如果能適當運用一些形容詞、確切的比喻和適當?shù)目鋸垇韺懭宋?會使人物更鮮明生動。
2.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例如:小菊今年已經(jīng)十四歲了,但是她的身體長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細小,顴骨照舊凸出,十個指頭像細細的竹枝,仿佛一扭就會斷似的;因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來她的身體輕飄飄的。
3.對比(環(huán)境背景)。
例如:少年閏土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見面,閏土“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鄉(xiāng),再見閏土時,他“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便是少年閨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有了對比,人物的各種特點便更加鮮明。
4.先抑后揚。
舉例:先寫朋友是如何令你煩惱,而后通過某件事突然讓你明白朋友的熱心腸等。
佳作賞析
這樣的人讓我尊敬
高尚,是支持人生的力量!是堅守承諾的信念!是人性的基石!我覺得我的奶奶就擁有這些美好品質(zhì)。她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對人友好!(議論總領全文,點明中心,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我的奶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她有一頭花白的頭發(fā),烏黑的眉毛下面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個不高,身體微胖。她總是忙忙碌碌,不是喂雞就是澆樹,一刻也不休息。(外貌描寫符合農(nóng)民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樸實。)
奶奶家屋后有幾棵杏數(shù),杏子熟時她總是把杏摘下來很熱情地送給鄰居吃,所以鄰里關(guān)系很好。(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反映奶奶“與人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織著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為什么還要織毛衣呢?一問我才知道原來奶奶在為鄰居織毛衣。奶奶說:“鄰居小芳要去讀大學啦!親手織一件毛衣送她!禮輕情意重嗎!乖孫女,你也要好好學習,奶奶也給你織一件!”奶奶織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了三百塊錢,說,“鄰居家挺困難的,供個孩子上學不容易。這錢希望能幫上一點忙!”這就是我的奶奶,樂于助人的好奶奶。(此段詳略得當,反映奶奶助人為樂、與人友善的品質(zhì),照應第一自然段。)
奶奶很“小氣”,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買的新助聽器她舍不得戴,買的新手機她舍不得用。奶奶還總說:“我一個鄉(xiāng)下老太太還用什么新手機?”奶奶的衣服褲子壞了她也舍不得扔。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時奶奶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30000塊錢全捐啦,這雖然不是一個大數(shù)字,但對奶奶來講,多捐一塊錢,都能挽救一個生命!奶奶還經(jīng)常捐錢給福利院,她說:“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要精心培育這些花朵!”還有一次,鄉(xiāng)村修路,村長讓能出錢的出錢,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僅捐錢,還號召年輕的小伙子為鄉(xiāng)村出力,這樣大的工程竟然只用一個月就修好啦!大家樂得合不攏嘴!村長給奶奶頒發(fā)了“最勤勞村民”的錦旗。奶奶卻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家鄉(xiāng)做出貢獻!”這樣樸素的話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奶奶,我該有多么愛您哪!(此段運用對比的手法,贊揚了奶奶對自己勤儉節(jié)約、對社會對他人卻慷慨大方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力地表現(xiàn)了中心。)
奶奶,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但愛家鄉(xiāng)、樂于助人的精神多么感人!我愛我的奶奶!(直接抒情,對奶奶骨子里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進行贊美,并表明奶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深化了中心。)
【點評】本文優(yōu)點之一,入題簡潔。第一句話就直奔人物品質(zhì),從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對人友好三個方面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品質(zhì)。
優(yōu)點之二,圍繞中心選材,人物特點非常鮮明。小作者圍繞奶奶為升學的鄰居小芳、為四川地震、為家鄉(xiāng)修路所給予的溫暖與支持等幾件事,反映了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優(yōu)點之三,運用典型的肖像、語言、動作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優(yōu)點之四,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刻畫性格,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第一單元復習教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是時候?qū)ψ约航贪刚n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第一單元復習教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一單元復習教案
復習過程:
一、文學常識
高爾基-蘇聯(lián)-《海燕》《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魏巍——《我的老師》—《誰是最可愛的人》
脫脫——元代——《趙普》-《宋史》
二、字音字形
字音:
發(fā)綹()兩頰()詛咒()踱()步地窖()赫()然窘()迫躊()躇()摩挲()頹()唐抖擻()()揩()油虐()待恣()情剔()透遺孀()聘()用牛犢()遴()選軒()然大波縈系()()抉()擇勘()察笨拙()
字形:弓弦-炫耀即使-既然后悔-教誨躋身-擁擠
多音多義:
顫抖-寒顫提問-提防調(diào)動-調(diào)節(jié)模樣-一模一樣惡毒-厭惡-惡心盛放-盛開負荷-荷花
三、詞語積累
1.教師引導學生識記課文注解中的詞語
2.教師強調(diào)注意的詞語:
頹唐:精神萎靡恣情:放縱感情
詛咒:咒罵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軒然大波:比喻打的糾紛或風潮。
四、古文閱讀
《趙普》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注解,一邊讀課文,一邊疏通文意。
2.詞類活用
碎裂奏牘擲地(使動用法使……碎裂)
2.古今異義詞
齷齪()():古義:過分謹慎,拘于小節(jié)。
明日: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顏色:古義:臉色今義:色彩
3.一詞多義
乃:(1)太祖乃悟()(2)見漁人,乃大驚()
雖:(1)雖多忌克()(2)雖乘奔御風()
以:跪而拾之以歸()(2)乃以瓦布之()(3)雖乘奔御風()
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4.解釋詞語
A、闔戶啟篋()B、卒用其人()C、普少習吏事()D、寡學術(shù)()碎裂奏牘擲地()E、既薨()F、讀之竟日()
5.用原文語句填空
文中寫趙普刻苦讀書的語句是:晚年手不釋卷;表現(xiàn)他精力旺盛的語句是: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表明趙普性格特點的語句是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