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4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9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華師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9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華師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19章復習與小結(jié)
【學習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回顧與思考,梳理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地復習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zhì)、判定方法等.
2.讓學生正確理解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逐漸建立知識體系.
【學習重點】
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學習難點】
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zhì)、判定的綜合運用.
行為提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行為提示:讓學生閱讀教材,嘗試完成“自學互研”的所有內(nèi)容,并適時給學生提供幫助,大部分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知識鏈接:
1.在矩形中折紙時,以寬為邊長折得的正方形面積最大.以長為斜邊在后.依此類推.
2.勾股定理:a2+b2=c2.
解題思路:解決折疊問題時,一般的方法是:勾股定理與面積法.
方法指導:例4:由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勾股定理可求得AC的長,由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和平行線的性質(zhì)可得∠CAE=∠E,所以CE=CA.找到CF=CA即可.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舊知回顧】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知識模塊一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合作探究】
范例1:(2016揚州中考)如圖,矩形紙片ABCD中,AB=4,BC=6.將該矩形紙片剪去3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有剪法中剩余部分面積的最小值是(C)
A.6B.3C.2.5D.2
,(例1題圖)),(例2題圖)),(例3題圖)),(例4題圖))
范例2:(2016宿遷中考)如圖,把正方形紙片ABCD沿對邊中點所在的直線對折后展開,折痕為MN,再過點B折疊紙片,使點A落在MN上的點F處,折痕為BE.若AB的長為2,則FM的長為(B)
A.2B.3C.2D.1
范例3:(2016淄博中考)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0,AG=CH=8,BG=DH=6,連接GH,則線段GH的長為(B)
A.835B.22C.145D.10-52
范例4:(2016丹東中考)如圖,正方形ABCD邊長為3,連結(jié)AC,AE平分∠CAD,交BC的延長線于點E,F(xiàn)A⊥AE,交CB延長線于點F,則EF的長為__62__.
學習筆記:
1.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集合表示.
2.解決折疊的一般方法:勾股定理和面積法.
3.四邊形與三角形的知識的串聯(lián).
4.在證特殊平行四邊形時,一定要明確證題途徑.
行為提示:教師結(jié)合各組反饋的疑難問題分配任務,各組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其他組進行補充、糾錯、釋疑,然后進行總結(jié)評比.
學習筆記:檢測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幾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根據(jù)題意快速地處理問題.范例5:(2016臨沂中考)如圖,將一矩形紙片ABCD折疊,使兩個頂點A、C重合.若AB=4,BC=8,則△ABF的面積為__6__.
知識模塊二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綜合運用
【自主探究】
范例6:(2016宿遷中考)如圖,在矩形ABCD中,AD=4,點P是直線AD上一動點,若滿足△PBC是等腰三角形的點P有且只有3個,則AB的長為__4__.
范例7:(2016青島中考)已知,如圖,在ABCD中,E,F(xiàn)分別是邊AD,BC上的點,且AE=CF,直線EF分別交BA的延長線,DC的延長線于點G,H,交BD于點O.
(1)求證:△ABE≌△CDF;
(2)連結(jié)DG,若DG=BG,則四邊形BEDF是什么特殊四邊形?請說明理由.
證明:(1)∵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BAE=∠DCF,在△ABE和△CDF中,
AB=CD,∠BAE=∠DCF,AE=CF,∴△ABE≌△CDF;
(2)四邊形BEDF是菱形.
理由: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D∥BC,AD=BC.
∵AE=CF,∴DE=BF,
∴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OB=OD.
∵DG=BG,∴EF⊥BD,∴四邊形ABCD是菱形.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將閱讀教材時“生成的新問題”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展示在各小組的小黑板上,并將疑難問題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過小組間就上述疑難問題相互釋疑.
2.各小組由組長統(tǒng)一分配展示任務,由代表將“問題和結(jié)論”展示在黑板上,通過交流“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矩形、菱形與正方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知識模塊二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綜合運用
檢測反饋達成目標
【當堂檢測】見所贈光盤和學生用書;【課后檢測】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1.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擴展閱讀
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7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華師版)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7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華師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17章復習與小結(jié)
【學習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變量與函數(shù)、函數(shù)圖象、直角坐標系的有關知識.
2.讓學生掌握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以及它們與實際問題的關系.
【學習重點】
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
【學習難點】
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
行為提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行為提示:讓學生閱讀教材,嘗試完成“自學互研”的所有內(nèi)容,并適時給學生提供幫助,大部分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知識鏈接:
1.常量與變量是函數(shù)不可缺少的.
2.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是兩支曲線,分布在一、三或二、四象限.
3.兩條直線:y=k1x+b1,y=k2x+b2,當k1=k2時,兩直線平行.
4.一次函數(shù)識圖方法:k定象限,b定截距.
5.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關系.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知識結(jié)構(gòu):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知識模塊一變量與函數(shù),函數(shù)圖象,直角坐標系
【合作探究】
范例1:(2016南寧中考)下列各曲線中表示y是x的函數(shù)的是(D)
ABCD
分析:判斷是不是函數(shù),緊扣“一個自變量對應唯一函數(shù)值”.故選D.
范例2:(2016沈陽中考)在一筆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C地位于A,B兩地之間,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沿這條公路勻速行駛至C地停止,從甲車出發(fā)至甲車到達C地的過程,甲,乙兩車各自與C地的距離y(km)與甲車行駛時間t(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當甲車出發(fā)__32__h,兩車相距350km.
分析:由圖象可知,A到B的距離等于B到C的距離,由行程問題的基本公式可求出相應的甲、乙的路程,從而列方程.
知識模塊二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與實際問題
【合作探究】
范例3:已知一次函數(shù)y=kx+b,當x的值減小1時,y的值減小2,則當x的值增加2時,y的值(A)
A.增加4B.減小4C.增加2D.減小2
分析:可以通過設一次函數(shù)上的點的坐標為(x,y),則第一次變化后的點的坐標為(x-1,y-2),第二次變化后點的坐標為(x-2,y+c),將三個點代入y=kx+b求出c的值.
學習筆記:
1.熟記函數(shù)中的相關概念以及識圖方法.
2.處理復雜問題時可以引入未知數(shù),再結(jié)合待定系數(shù)法.
3.解答題應注重解題格式.
4.平移口訣:(x軸)左加右減;(y軸)上加下減.
行為提示:教師結(jié)合各組反饋的疑難問題分配任務,各組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其他組進行補充、糾錯、釋疑,然后進行總結(jié)評比.
學習筆記:檢測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函數(shù)的相關知識,明確細節(jié),對全章努力做到掌控自如.
范例4:(2016大慶中考)由于持續(xù)高溫和連日無雨,某水庫的蓄水量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少,已知原有蓄水量y1(萬m3)與干旱持續(xù)時間x(天)的關系如圖中線段l1所示,針對這種干旱情況,從第20天開始向水庫注水,注水量y2(萬m3)與時間x(天)的關系如圖中線段l2所示(不考慮其他因素).
(1)求原有蓄水量y1(萬m3)與時間x(天)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當x=20時水庫的總蓄水量;
(2)求當0≤x≤60時,水庫的總蓄水量y(萬m3)與時間x(天)的函數(shù)關系式(注明x的范圍),若總蓄水量不多于900萬m3為嚴重干旱,直接寫出發(fā)生嚴重干旱時x的范圍.
解:(1)設y1=kx+b,由(0,1200)和(60,0),得b=1200,60k+b=0,解得k=-20,b=1200,
∴y1=-20x+1200,當x=20時,y1=-20×20+1200=800,
∴當x=20時的水庫總蓄水量為800萬m3;
(2)設y2=k′x+b′,由(20,0)和(60,1000)得,
20k′+b′=0,60k′+b′=1000,解得k′=25,b′=-500,∴y2=25x-500.
∴y=-20x+1200(0≤x≤20)5x+700(20<x≤60)
當y≤900時,15≤x≤40,
∴發(fā)生嚴重干旱時x的范圍為15≤x≤40.
范例5:(2016吉林中考)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反比例函數(shù)y=kx(x>0)的圖象上有一點A(m,4),過點A作AB⊥x軸于點B,將點B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點C,過點C作y軸的平行線交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于點D,CD=43.
(1)點D的橫坐標為__m+2__;(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
解:∵CD∥y軸,CD=43,∴點D的坐標為m+2,43.
∵A,D在反比例函數(shù)y=kx(x>0)的圖象上,∴4m=43(m+2),解得m=1.
∴點A的坐標為(1,4),∴k=4m=4,∴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為y=4x.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將閱讀教材時“生成的新問題“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展示在各小組的小黑板上,并將疑難問題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過小組間就上述疑難問題相互釋疑.
2.各小組由組長統(tǒng)一分配展示任務,由代表將“問題和結(jié)論”展示在黑板上,通過交流“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變量與函數(shù),函數(shù)圖象,直角坐標系
知識模塊二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與實際問題
檢測反饋達成目標
【當堂檢測】見所贈光盤和學生用書;【課后檢測】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1.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華師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6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8年華師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6章復習與小結(jié)名師導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16章復習與小結(jié)
【學習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與分式的運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應用題.
2.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零指數(shù)冪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及科學記數(shù)法.
【學習重點】
分式的性質(zhì)、運算、分式方程、應用題、零指數(shù)冪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
【學習難點】
分式的運算、應用題與整數(shù)指數(shù)冪.
行為提示:知識結(jié)構(gòu)圖及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有不熟悉的可讓學生之間互相輔導.
知識鏈接:
1.分式AB=0A=0,B≠0.
2.分式AB有意義B≠0;反之,無意義時,B=0.
3.分式通分、約分的依據(jù):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
4.分式的運算順序與實數(shù)的運算順序一樣.
方法指導:針對每一道數(shù)學題,都應認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特別是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解分式方程,處處都是陷阱,還有0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都應小心.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知識結(jié)構(gòu)圖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知識模塊一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與運算
【合作探究】
范例1:下列有理式:2aπ,x23x,12a+23b,x-yx2+y2,-x-2,yx,其中是分式的有(D)
A.1個B.2個C.3個D.4個
分析:分式的兩個特點:(1)分母是整式且不為0;(2)分母含有字母(π除外).
范例2:下列式子從左到右的變形一定正確的是(D)
A.AB=AMBMB.AB=A÷MB÷M
C.ba=b+1a+1D.2a-b=84a-4b
分析: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注意:左邊約去的整式是隱含條件,成立;右邊約去的整式?jīng)]有限制條件,不成立.
范例3:下列分式:xy22a2b,a2-b2a+b,x-1x2+1,1-xx,其中是最簡分式的有(C)
A.1個B.2個C.3個D.4個
分析:最簡分式是指分子與分母沒有公因式的分式.
范例4:(2016煙臺中考)先化簡,再求值:x2-yx-x-1÷x2-y2x2-2xy+y2,其中x=2,y=6.
分析:分式的混合運算應注意運算順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減,最后得出結(jié)果,分子、分母要進行約分,注意運算的結(jié)果要是最簡分式.同時注意符號的變化.
學習筆記:
1.分式的概念與性質(zhì)要牢記.
2.分式的混合運算要明確運算順序,有時要注意巧算.
3.解分式方程及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檢驗”二字.
4.特別注意零指數(shù)冪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限制條件和意義.
5.關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一定要排除產(chǎn)生增根時字母的值.
行為提示:教師結(jié)合各組反饋的疑難問題分配任務,各組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其他組進行補充、糾錯、釋疑,然后進行總結(jié)評比.
學習筆記:檢測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再一次熟悉分式的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做好查漏補缺.解:原式=x2-y-x2-xx(x-y)2(x+y)(x-y)
=-(x+y)x(x-y)2(x+y)(x-y)
=y(tǒng)-xx.
當x=2,y=6時,原式=6-22=3-1.
知識模塊二分式方程、應用題、0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科學記數(shù)法
【合作探究】
范例5:(2016龍東中考)關于x的分式方程2x-mx+1=3的解是正數(shù),則字母m的取值范圍是(D)
A.m>3B.m<3C.m<-3D.m>-3
分析:關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為正數(shù)時,除了化成不等式外,還要考慮其產(chǎn)生增根時字母m的值,這個值是要排除的.
范例6:某園林隊計劃由6名工人對180m2的區(qū)域進行綠化,由于施工時增加了2名工人,結(jié)果比計劃提前3小時完成任務.若每人每小時綠化面積相同,求每人每小時的綠化面積.
解:設每人每小時的綠化面積為xm2,根據(jù)題意,得1806x-3=180(6+2)x,解得x=2.5.經(jīng)檢驗,x=2.5是原方程的解.
答:每人每小時的綠化面積是2.5m2.
范例7:(1)(2016十堰中考)計算:|38-4|-12-2=__-2__;
(2)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顆粒物,將0.0000025m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__2.5×10-6__m__.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將閱讀教材時“生成的新問題“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展示在各小組的小黑板上,并將疑難問題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過小組間就上述疑難問題相互釋疑.
2.各小組由組長統(tǒng)一分配展示任務,由代表將“問題和結(jié)論”展示在黑板上,通過交流“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與運算
知識模塊二分式方程、應用題、0與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科學記數(shù)法
檢測反饋達成目標
【當堂檢測】見所贈光盤和學生用書;【課后檢測】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1.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式的加減名師導學案(華師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是時候?qū)ψ约航贪刚n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式的加減名師導學案(華師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2018年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式的加減名師導學案(華師版)
課題分式的加減
【學習目標】
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減法法則,并會運用法則進行分式的加減運算.
2.使學生在掌握分式的加減法法則的基礎上,用法則進行分式的混合運算.
【學習重點】
同分母、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以及混合運算.
【學習難點】
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與混合運算.
行為提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行為提示:讓學生閱讀教材,嘗試完成“自學互研”的所有內(nèi)容,并適時給學生提供幫助,大部分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知識鏈接:
1.同分母分式加減法則:ab±cb=a±cb.
2.異分母分式加減法則:ab±cd=adbd±bcbd=ad±bcbd.
解題思路:
1.如果分母字母的順序不一樣時,應調(diào)整順序,注意“-”號的處理.
2.如果所得結(jié)果不是最簡分式,應通過約分進行化簡.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舊知回顧】
1.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是什么?分式的乘方法則呢?(請分別用式子表示)
解:abcd=acbd,ab÷cd=abdc=adbc,(ab)n=anbn(n為正整數(shù),且n≥2).
2.(1)甲工程隊完成一項工程需n天,乙工程隊要比甲多用3天才能完成這項工程,兩隊共同工作一天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只列算式)
(2)某廠2014、2015、2016三年的生產(chǎn)總值分別為a,b,c(單位:萬元且abc),則2016年的生產(chǎn)總值的增長率比2015年的生產(chǎn)總值的增長率提高了多少?(只列算式)
解:(1)1n+1n+3;(2)c-bb-b-aa.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知識模塊一分式的加減運算
【自主探究】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yōu)橥帜傅姆质剑缓笤偌訙p.
3.試一試:計算:(1)ba+2a;(2)2a2-3ab.
解:(1)原式=b+2a;
(2)原式=2ba2b-3aa2b=2b-3aa2b.
【合作探究】
范例1:計算:
(1)5x+3yx2-y2-x-yx2-y2;
(2)ba2-b2-ab2-a2.
解:(1)原式=5x+3y-(x-y)x2-y2=4(x+y)(x+y)(x-y)=4x-y;
(2)原式=ba2-b2+aa2-b2=a+b(a+b)(a-b)=1a-b.
范例2:計算:
(1)12p+3q+12p-3q;
(2)12m2-9-2m-3.
方法指導:當分子運算中的多項式遇到“-”號時,多項式應帶括號.
學習筆記:
1.分式的加減乘除及混合運算順序與有理數(shù)的運算順序一樣.
2.分子、分母的“-”號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邊,特別注意:當分子運算中的多項式遇到“-”號時,多項式應帶括號.
3.分式運算的結(jié)果一定要化為最簡分式.
行為提示:教師結(jié)合各組反饋的疑難問題分配任務,各組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其他組進行補充、糾錯、釋疑,然后進行總結(jié)評比.
學習筆記:檢測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熟練掌握分式的運算,同時注重培養(yǎng)化簡求值時“整體代入”的方法.解:(1)原式=2p-3q(2p+3q)(2p-3q)+2p+3q(2p+3q)(2p-3q)
=4p4p2-9q2;
(2)原式=12(m+3)(m-3)-2(m+3)(m+3)(m-3)
=12-2(m+3)(m+3)(m-3)
=12-2m-6(m+3)(m-3)
=-2(m-3)(m+3)(m-3)=-2m+3.
知識模塊二分式的混合運算
【自主探究】
分式的混合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式與數(shù)有相同的混合運算順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減,最后得出結(jié)果,分子、分母要進行約分,注意運算的結(jié)果要是最簡分式.
【合作探究】
范例3:計算:x+2x2-2x-x-1x2-4x+4÷x-4x.
分析:先算括號里面的減法,再把除法轉(zhuǎn)變?yōu)槌朔ǎ?br>
解:原式=x+2x(x-2)-x-1(x-2)2xx-4
=(x+2)(x-2)-x(x-1)x(x-2)2xx-4
=x2-4-x2+x(x-2)2(x-4)=1(x-2)2
=1x2-4x+4.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將閱讀教材時“生成的新問題”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展示在各小組的小黑板上,并將疑難問題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過小組間就上述疑難問題相互釋疑.
2.各小組由組長統(tǒng)一分配展示任務,由代表將“問題和結(jié)論”展示在黑板上,通過交流“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分式的加減運算
知識模塊二分式的混合運算
檢測反饋達成目標
【當堂檢測】見所贈光盤和學生用書;【課后檢測】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1.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