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一年級數(shù)學(xué)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4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xì)設(shè)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
※知識點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判定定理簡稱
判定定理的內(nèi)容
性質(zhì)
SSS
三角形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相等
SAS
兩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ASA
兩角及其夾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AAS
兩角分別相等且其中一組等角的對邊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知識點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及推論
內(nèi)容
幾何語言
條件與結(jié)論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述為:等邊對等角
在△ABC中,若AB=AC,則∠B=∠C
條件:邊相等,即AB=AC
結(jié)論:角相等,即∠B=∠C
推論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及底邊上的高線互相垂直,簡述為:三線合一
在△ABC,AB=AC,AD⊥BC,則AD是BC邊上的中線,且AD平分∠BAC
條件:等腰三角形中一直頂點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線之一
結(jié)論:該線也是其他兩線
※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線段:
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的平分線相等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
3兩腰上的中線相等
4底邊的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
※知識點3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
內(nèi)容
性質(zhì)定理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都相等,并且每個角都等于60度
解讀
【要點提示】1)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質(zhì)2)等邊三角形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和所對角的平分線“三線合一”
【易錯點】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不是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
※知識點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內(nèi)容
幾何語言
條件與結(jié)論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簡述為:等校對等邊
在△ABC中,若∠B=∠C則AC=BC
條件:角相等,即∠B=∠C
結(jié)論:邊相等,即AB=AC
解讀
【注意】對“等角對等邊”的理解仍然要注意,他的前提是“在同一個三角形中”
拓展
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兩種方法
(1)利用等腰三角形;(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等角對等邊”
※知識點5反證法
概念
證明的一般步驟
反證法
在證明時,先假設(shè)命題的結(jié)論不成立,然后推導(dǎo)出與定義、基本事實、已有定理或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jié)果,從而證明命題的結(jié)論一定成立,這種證明方法稱為反證法
(1)假設(shè)命題的結(jié)論不成立
(2)從這個假設(shè)出發(fā),應(yīng)用正確的推論方法,得出與定義、基本事實、已有定理或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jié)果
(3)由矛盾的結(jié)果判定假設(shè)不正確,從而肯定原命題正確
解讀
【要點提示】(1)當(dāng)一個命題涉及“一定”“至少”“至多”“無限”“唯一”等情況時,由于結(jié)論的反面簡單明確,常常用反證法來證明
(2)“推理”必須順著假設(shè)的思路進(jìn)行,即把假設(shè)當(dāng)作已知條件,“得出矛盾”是指推出與定義、基本事實、已有定理或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jié)果
精選閱讀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jié)(北師大版)
老師職責(zé)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rèn)真準(zhǔn)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jié)(北師大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jié)(北師大版)
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
1、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性質(zhì)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對應(yīng)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質(zhì)及推論
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判定: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對等邊)
推論: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線合一”)
(3)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及判定定理
性質(zhì)定理: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并且每個角都等于60度;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都滿足“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3條對稱軸。
判定定理: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蛘呷齻€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邊的性質(zhì)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之間的關(guān)系
定理: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互余。
逆定理:有兩個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邊的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條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那么這條直角邊所對的銳角是30度。
(4)命題與逆命題
命題包括已知和結(jié)論兩部分;逆命題是將倒是的已知和結(jié)論交換;正確的逆命題就是逆定理。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及判定
性質(zhì):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判定:到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2)三角形三邊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
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于一點,并且這一點到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該點稱為三角形的外心)
(3)如何用尺規(guī)作圖法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分別以線段的兩個端點A、B為圓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長為半徑作弧,兩弧交于點M、N;作直線MN,則直線MN就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4、角平分線
(1)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及判定定理
性質(zhì):角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判定:在一個角的內(nèi)部,且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
性質(zhì):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并且這一點到三條邊的距離相等。(該點稱為三角形的內(nèi)心)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四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四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四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第四章因式分解
一.分解因式
※1.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形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是互逆關(guān)系.
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整式乘法是把幾個整式相乘,化為一個多項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因式相乘.
二.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出來,從而將多項式化成兩個因式乘積的形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概念內(nèi)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結(jié)果應(yīng)當(dāng)是“積”;
(2)公因式可能是單項式,也可能是多項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論依據(jù)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即:
※3.易錯點點評:
(1)注意項的符號與冪指數(shù)是否搞錯;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凈”;
(3)多項式中某一項恰為公因式,提出后,括號中這一項為+1,不漏掉.
三.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
※3.運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①應(yīng)是二項式或視作二項式的多項式;
②二項式的每項(不含符號)都是一個單項式(或多項式)的平方;
③二項是異號.
(2)完全平方公式:
①應(yīng)是三項式;
②其中兩項同號,且各為一整式的平方;
③還有一項可正負(fù),且它是前兩項冪的底數(shù)乘積的2倍.
※4.因式分解的思路與解題步驟:
(1)先看各項有沒有公因式,若有,則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組分解法,即通過分組后提取各組公因式或運用公式法來達(dá)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結(jié)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乘積,否則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結(jié)果必須進(jìn)行到每個因式在有理數(shù)范圍內(nèi)不能再分解為止.
四.分組分解法:
※1.分組分解法:利用分組來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組分解法.
※2.概念內(nèi)涵:
分組分解法的關(guān)鍵是如何分組,要嘗試通過分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繼續(xù)分解,分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繼續(xù)分解因式.
※3.注意:分組時要注意符號的變化.
五.十字相乘法:
※1.對于二次三項式,將a和c分別分解成兩個因數(shù)的乘積,,,且滿足,往往寫成的形式,將二次三項式進(jìn)行分解.
※2.二次三項式的分解:
※3.規(guī)律內(nèi)涵:
(1)理解:把分解因式時,如果常數(shù)項q是正數(shù),那么把它分解成兩個同號因數(shù),它們的符號與一次項系數(shù)p的符號相同.
(2)如果常數(shù)項q是負(fù)數(shù),那么把它分解成兩個異號因數(shù),其中絕對值較大的因數(shù)與一次項系數(shù)p的符號相同,對于分解的兩個因數(shù),還要看它們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項系數(shù)p.
4.易錯點點評:
(1)十字相乘法在對系數(shù)分解時易出錯;
(2)分解的結(jié)果與原式不等,這時通常采用多項式乘法還原后檢驗分解的是否正確.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六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2018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第六章重點知識總結(jié)
第六章平行四邊形
1.正確理解定義
(1)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表示方法:用“”表示平行四邊形,例如:平行四邊形ABCD記作1480477216343608.pngABCD,讀作“平行四邊形ABCD”.
2.熟練掌握性質(zhì)
平行四邊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和判定都是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的特征進(jìn)行簡述的.
(1)角:平行四邊形的鄰角互補(bǔ),對角相等;
(2)邊: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3)對角線: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4)面積:①;
②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將四邊形分成4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方法
①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②方法1: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③方法2: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④方法3: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⑤方法4:一組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幾種特殊四邊形的有關(guān)概念
(1)矩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它是研究矩形的基礎(chǔ),它既可以看作是矩形的性質(zhì),也可以看作是矩形的判定方法,對于這個定義,要注意把握:①平行四邊形;②一個角是直角,兩者缺一不可.
(2)菱形: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它是研究菱形的基礎(chǔ),它既可以看作是菱形的性質(zhì),也可以看作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對于這個定義,要注意把握:①平行四邊形;②一組鄰邊相等,兩者缺一不可.
(3)正方形:有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它是最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既是平行四邊形,還是菱形,也是矩形,它兼有這三者的特征,是一種非常完美的圖形.
(4)梯形: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對于這個定義,要注意把握:
①一組對邊平行;
②一組對邊不平行,同時要注意和平行四邊形定義的區(qū)別,還要注意腰、底、高等概念以及梯形的分類等問題.
(5)等腰梯形:是一種特殊的梯形,它是兩腰相等的梯形,特殊梯形還有直角梯形.
※5.幾種特殊四邊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
(1)矩形:①邊:對邊平行且相等;
②角:對角相等、鄰角互補(bǔ);
③對角線: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
④對稱性:軸對稱圖形(對邊中點連線所在直線,2條).
(2)菱形:①邊:四條邊都相等;
②角:對角相等、鄰角互補(bǔ);
③對角線: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條對角線平分每組對角;
④對稱性:軸對稱圖形(對角線所在直線,2條).
(3)正方形:①邊:四條邊都相等;
②角:四角相等;
③對角線: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對角線與邊的夾角為450;
④對稱性:軸對稱圖形(4條).
(4)等腰梯形:①邊:上下底平行但不相等,兩腰相等;
②角: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對角互補(bǔ)
③對角線:對角線相等;
④對稱性:軸對稱圖形(上下底中點所在直線).
※6.幾種特殊四邊形的判定方法
(1)矩形的判定: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四邊形是矩形
①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②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③四個角都相等
(2)菱形的判定: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四邊形是矩形
①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②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
③四條邊都相等.
(3)正方形的判定: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①有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②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
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矩形.
④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
⑤對角線相等的菱形;
(4)等腰梯形的判定: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①同一底兩個底角相等的梯形;
②對角線相等的梯形.
4.幾種特殊四邊形的常用說理方法與解題思路分析
(1)識別矩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平行四邊形ABCD的任意一個角為直角.
②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相等.
③說明四邊形ABCD的三個角是直角.
(2)識別菱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平行四邊形ABCD的任一組鄰邊相等.
②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對角線互相垂直.
③說明四邊形ABCD的四條相等.
(3)識別正方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平行四邊形ABCD的一個角為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
②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再說明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
③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矩形,再說明矩形的一組鄰邊相等.
④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菱形,再說明菱形ABCD的一個角為直角.
(4)識別等腰梯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梯形,再說明兩腰相等.
②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梯形,再說明同一底上的兩個內(nèi)角相等.
③先說明四邊形ABCD為梯形,再說明對角線相等.
.5.幾種特殊四邊形的面積問題
①設(shè)矩形ABCD的兩鄰邊長分別為a,b,則S矩形=ab.
②設(shè)菱形ABCD的一邊長為a,高為h,則S菱形=ah;若菱形的兩對角線的長分別為a,b,則S菱形=.③設(shè)正方形ABCD的一邊長為a,則S正方形=a2;若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為a,則S正方形=.④設(shè)梯形ABCD的上底為a,下底為b,高為h,則S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