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8《陌上?!方贪?。
《陌上?!方贪?br> 一、教法建議【拋磚引玉】
本課的教學可采用朗讀教學法。通過反復朗讀,做到在課堂上基本熟讀成誦。重點體會羅敷形象的描寫刻畫,特別是側(cè)面描寫的作用。可以結(jié)合第一題的答案適當講講描寫人物的知識,從中學習一些描寫方法。
可以設(shè)計幾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本詩。如:
1.課文是怎樣刻畫羅敷形象的?
2.羅敷的美麗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羅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嗎?
4.這首詩歌的主題是什么?
5.羅敷的故事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現(xiàn)實?
6.羅敷的形象體現(xiàn)了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
7.你對漢樂府有哪些了解?你還能背幾首漢樂府?
【指點迷津】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詩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
2.學習本詩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
3.了解主人公羅敷反抗強暴的形象。
(二)重點難點突破
1.重點體會羅敷形象的刻畫
羅敷是一位美麗的古代勞動婦女。從詩的第一節(jié)寫她的美貌可知。詩一開始,就為讀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麗姑娘的形象,使人能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將是心靈純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節(jié)里,她面對使君這個權(quán)勢赫赫的無恥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縮,斷然拒絕,并且嚴詞斥責,辛辣嘲諷。她不僅敢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第3節(jié)里,羅敷從官位、權(quán)勢、富貴、氣度諸方面極力夸耀自己的丈夫,這是羅敷面對那個欲以權(quán)勢來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種斗爭策略。她采用這種斗爭策略,從氣勢上有力地壓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護了自己。
2.難點理解羅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婦女
羅敷作為一個經(jīng)常要采桑養(yǎng)蠶的勞動婦女,她當然不會穿上課文中所寫的那樣華麗珍貴的服飾,寫她的服飾是為了襯托她的美麗動人。同樣,羅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為了表現(xiàn)她機智聰明善于斗爭的性格。同時,這也和民歌慣用的夸張手法分不開。
二、學海導航
【學法指要】
(一)掌握字詞
1.注音
敷fū倭wō髻jì緗xi?。頶綺qǐ駒jū冉rán陌mò
2.詞句補釋
日出東南隅:太陽在東方升起。東南隅,指東方,東南,偏義復詞,偏在“東”(東方),“南”字無實義。隅,角落。
自名為羅敷:自稱是羅敷。為,是。
善蠶桑:擅長養(yǎng)蠶采桑。善,擅長。蠶,桑,都是名詞用作動詞,譯作養(yǎng)蠶、采桑。
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絲線編成籃子上的絡(luò)繩。為,做?;\:籃子。系,絡(luò)繩,繩子。
頭上倭墮髻:頭上梳的是蓬松下墜的發(fā)髻。倭墮髻,歪倒在頭的一側(cè),似墮非墮的發(fā)髻。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著明月生輝的珠子耳環(huán)。明月珠,相似是出于西域大秦國的一種寶珠。明月,形容珠子的圓潤和光澤。珠,珠耳環(huán)。
緗綺為不裙:下身穿的是杏黃色花綢裙子。緗,杏黃色。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紫綺為上襦: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綢短襖。襦,短襖。
捋髭須:撫摩著胡須。捋(lǚ),用手指順著抹。髭,嘴上邊的胡子。
著頭:(只)戴著包頭發(fā)的紗巾。著,戴,(qiào)頭,包頭發(fā)的紗巾。
但坐觀羅敷:只是因為看見羅敷那么美麗的緣故。但,只,只是。坐,因為,由于。
謝羅敷:請問羅敷。謝,這里作“敬問”、“請問”解。
寧可共載不:愿不愿跟他一同坐車回去?寧可,這里當“愿意”講。共載,一同坐車。
一何愚:怎么這樣傻!一何,何等,怎么這樣。
居上頭: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識夫婿:憑什么認出我的夫婿呢?何用,用何、憑什么。
專城居:住進獨掌一城的太守府。專:獨占。專城居:獨占一城作官。
3.辨音
①著zhù著名zhuó著頭
②不bù不當fǒu寧可共載不
③騎qí騎馬jì東方千余騎
4.辨形
①髻倭墮髻髭捋髭須
②襦紫綺為上襦懦懦弱
(二)作品簡介
本文是一首樂府詩。這是漢樂府中的著名詩篇。漢樂府,指漢朝的樂府詩。樂府,原是國家設(shè)立的音樂機關(guān),職責是搜集、整理民間詩歌,后來就稱這一類詩歌為“樂府”。
(三)課文內(nèi)容和段路層次
這首詩是漢樂府中的名篇。全詩采用喜劇手法揭露統(tǒng)治階級荒淫無恥,同時塑造了一位堅貞美麗的農(nóng)家女子形象。
全詩分為三段。
第一段,寫羅敷的美貌,勞動人民為之傾慕。
第二段,寫使君覬覦美色,向羅敷提出無理要求。
第三段,寫羅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壓倒對方。
(四)了解本詩的寫作特色
寫作上,以敘事為主,融以描寫和抒情。描寫,又是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還運用了夸張、排比修辭手法。語言清新活潑,字里行間蘊含著一種樂觀、幽默、俏皮的情韻,千百年來傳誦不絕。
(五)體會詩中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
詩中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是頗為深刻的。封建社會里婦女的地位下,她們被視為男子的附屬品,特別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為權(quán)勢者的獵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權(quán)勢,勇于斗爭又善于斗爭,戰(zhàn)勝了對方,維護了婦女的尊嚴。全詩詳溢著樂觀氣息,結(jié)尾帶有喜劇色彩。
(六)正面、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來刻畫人物。
寫羅敷的美麗一是為了塑造一個鮮明、突出、動人的人物形象,二是與下文使君形成對比。寫羅敷的美麗采用的主要是側(cè)面描寫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襯,有美麗服飾的描繪,有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傾慕。詩中的側(cè)面描寫調(diào)動了多種藝術(shù)手段,運用了夸張、排比的手法,極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羅敷的形象鮮明、突出。
(七)分析羅敷的形象
羅敷是一位古代的勞動婦女,她美麗勤勞,不畏權(quán)勢,勇于斗爭又善于斗爭,以自己的智慧維護婦女的尊嚴,是個心靈純美、品德高尚的人。
(八)疑難解析及思路范例
1.“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說明什么?
羅敷勤勞,善勞動。
2.“善蠶?!钡钠胀▌趧計D女為什么竟提著那樣珍貴的“籠”(籃子)——“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去采桑?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采桑女果真會如此嗎?
詩中用了夸張手法意在為下文寫羅敷的美麗、高貴做鋪墊。
3.羅敷的美麗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先具體細致地描寫羅敷采桑用具和服飾,借以上兩者的美來烘托羅敷不同尋常的美麗。這樣的美人的出現(xiàn)當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與喜愛。接下來,詩人就接著寫了各種人物著迷似的姿態(tài)來間接地反映羅敷的美:行人停步放下?lián)?,捋捻著胡須;少年人脫下帽子,忘記了露出鼓束發(fā)的紗巾;耕田的、鋤地的也全都下手中的工作。總之羅敷的美的光照處的一切都發(fā)生了神奇的變仳,人們的所有日常秩序全被打亂了。
4.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寫羅敷的容貌之美,為什么稱贊羅敷的環(huán)境、器物和服飾?為什么寫眾人為羅敷的容貌美所傾倒?沒有直接描寫羅敷的容貌,讀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嗎?
體會側(cè)面描寫的作用。描寫人物,可以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服飾等。環(huán)境描寫是種渲染、烘托,器物描寫是一種陪襯、襯托。也可采取側(cè)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的方法(這是相對正面、直接描寫而言的),例如,用景物烘托,借助他人的反應,用其他人物對比等。
這首詩描寫羅敷的美貌,調(diào)動了多種藝術(shù)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襯,有美麗服飾的描繪,有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寫羅敷的容貌(肖像),讀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麗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應的描寫,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特別成功。又,由于運用了夸張、排比的手法,極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效果很好。
5.詩的后半部分寫羅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從正面把羅敷的語言行為原原本本的描繪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直接去認識、判斷羅敷的人格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樣寫,一是文字簡約,顯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現(xiàn)有力,形象鮮明。因為前半部分對羅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寫,夠充分的了,如果這里再作細致描寫,就會顯得累贅、拖沓。
6.詩篇在采桑事件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寫作手法?描寫出羅敷的什么樣的形象?
運用排比、夸張修辭方法和側(cè)面描寫方法,描寫出了羅敷的美麗的形象。先寫羅敷采桑用具的美好、發(fā)型的美觀、耳環(huán)和珍貴、衣著的美麗,襯托出她容貌的美麗;再寫不同年齡、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羅敷都忘卻了正做的事,以致“來歸相怨怒”,表現(xiàn)出羅敷的巨大吸引力量,進一步從側(cè)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麗。這樣,一個光彩照人的青年勞動女性的形象,鮮明地樹立在讀者面前了。
7.詩篇第二段勾畫出了使君什么樣的形象?勾畫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使君”,點明他的高官地位,“五馬”,表現(xiàn)他的煊赫聲勢,“遣吏往”,顯示他的權(quán)勢氣派。陌路相逢,就踟躕不進,先遣吏問,后又自請“共載”,勾畫出了他憑借權(quán)勢,覬覦美色,調(diào)戲誘騙羅敷的丑惡嘴臉。勾畫這一丑惡形象,,體現(xiàn)著矛盾的發(fā)生,樹立了羅敷的對立面。
8.詩篇怎樣描寫羅敷堅拒使君的勸誘?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格特點?
先寫“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面對使君、痛斥他的無恥要求,表現(xiàn)了羅敷不慕權(quán)勢、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貴品質(zhì)。再用排比、夸張修辭手法描寫羅敷夸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夸耀丈夫官高位顯:“何用識夫婿……可值千萬余”,夸耀丈夫赫赫威勢;“十五府小吏……四十專城居”,夸耀丈夫接連升遷,前程遠大;“為人潔白晰……冉冉府中趨”,夸耀丈夫堂堂儀表、官宦風度;“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以眾多官員盛贊丈夫,結(jié)住夸夫。無恥的使君依仗權(quán)勢戲誘羅敷,羅敷針鋒相對,以夸耀丈夫揶揄壓倒對方。這段言辭,內(nèi)涵嘲諷的機鋒,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體現(xiàn)著善于斗爭的精神,無恥的使君只能狼狽不堪,逃之夭夭。羅敷外貌與內(nèi)心兼美,勇敢與智慧并具的青年勞動女性的性格特點,活生生地表現(xiàn)出來了。
9.羅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嗎?
倘若羅敷真有這樣氣派的丈夫,她還用去城南采桑嗎?所以,羅敷夸大,只是想借此來貶低使君,并表示自己對使君赫聲勢的冷漠態(tài)度,以使使君自漸形穢,不敢糾纏。
10.在封建社會里,女子的社會地位極為低下,可是羅敷這個普通的勞動婦女卻敢于嘲弄并拒絕身居高位的使君??梢娏_敷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11.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會如何?請推測。
結(jié)尾如何,詩人寫有寫出,但從羅敷學辭的某些內(nèi)容來看,使君大概只好認輸,羅敷達到了拒絕的目的。
12.通過以上分析來看,這首詩歌的主題是什么?
詩歌通過描寫了一個使君調(diào)戲采桑女羅敷遭到嚴詞拒絕的故事,揭露封建達官貴人的丑惡無恥,熱情贊美了勞動婦女的堅貞不阿和對強暴的反抗。
(九)課文翻譯
太陽升起在東方,照在秦家的樓上。秦家有個美麗的女兒,她的名字叫羅敷。羅敷最擅長的是養(yǎng)蠶,(這天)來到城南采桑。青絲做了籃子提手,桂枝做了籃子的掛鉤。頭上梳的倭墮發(fā)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寶珠耳墜。下邊系的是杏黃色絲裙,上邊穿的是紫綾小襖。走路的人見了羅敷,就放下?lián)又皇寝壑涌?。年輕的人見了羅敷,脫下帽子裹著頭只顧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鋤地的人忘了鋤草。(由于耽誤了活兒)回家時互相抱怨(誤了事),只因貪看了羅敷姑娘。
大守的車馬從南邊來到,(見了羅敷,立即迷住了心竅。)被勒住的車前的五匹大馬,踟躕著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聽,這是誰家的美女?(別人回答說)“這是秦家美麗的閨女,名字就叫羅敷。”(又問)“年紀多大了?”(回答是)“不夠二十歲,又比十五略大些?!碧靥癫恢獝u地問羅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車回去不?
羅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話:“太守怎么這樣癡愚?太守本來有自己的妻子,我羅敷也本來有自己的夫婿。(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誰嗎?他就在)東邊的那個地方,一千多匹馬的馬隊,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憑什么認出我的夫婿呢?他就騎在跟從著黑馬的大白馬上。青絲系在馬的尾巴上,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十五歲還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歲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歲當上侍中郎,四十歲就住進獨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潔白,生著稀疏清秀的胡須。在公府中踱起步來,從容舒徐。生中同僚數(shù)千人,都說我的夫婿出眾絕俗?!?br> 【妙文賞析】
寶心人
——給那老家伙一個便士
我們是空心人
我們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頭腦子塞滿了稻草。唉!
當我們在一起耳語時
我們干澀的聲音
毫無起伏,毫無意義
像風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們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聲無形,有影無色
癱瘓了的力量,無動機的姿勢
那些已經(jīng)越過界線
目光筆直,到了死亡另一個王國的人
記得我們——如果稍稍記得的話——不是
作為迷失的狂暴的靈魂而僅是
作為空心人
作為稻草人。
賞析:
TS艾略特(1888-1965),英國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批評家,他是二十世紀世界文壇的先驅(qū)和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領(lǐng)袖。被譽為“當代最博學的英語詩人”,1922年長詩《荒原》的問世,使他獲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進而確立了他現(xiàn)代派詩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空心人》發(fā)表于1925年,他認為是詩人描寫精神空虛的“現(xiàn)代人”的代表作。本詩具有了一種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圍繞著英國的一個焰火慶祝儀式展開,篇首的“老家伙”指1605年試圖炸毀國會大廈的??怂梗诿磕甑难婊饝c祝會上,孩子們要用模擬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長要一兩個便士玩。詩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現(xiàn)代人其實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怂埂允У?、狂暴的人與現(xiàn)代人對比,說明現(xiàn)代人雖生猶死、雖有聲卻無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個王國”,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連“迷失的狂暴的靈魂”都沒有,只是一個個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思維體操】
在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中,公安人員老周、老吳、老鄭、老王負責偵破一起盜竊殺人案。偵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對象,并且當中只有一個是盜竊殺人犯,但究竟誰是盜竊殺人犯,四人的判斷卻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斷定:甲不是盜竊殺人犯;老吳斷定:丙是盜竊殺人犯;
老鄭斷定:乙是盜竊殺人犯;老王斷定:丙不同盜竊殺人犯。
偵案結(jié)果證明:①盜竊殺人犯確系甲、乙、丙三人中一個。②在四位公安人員的斷定中,只有一人的斷定是正確的。
請問:誰是盜竊殺人犯?誰的斷定是正確的?
參考答案:
甲是盜竊殺人犯。老王的斷定是正確的。
題解過程如下:由于吳、王的斷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對判斷,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斷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為假,由此可知周的斷定“甲不是盜竊殺人犯”是假,即甲是盜竊殺人犯。
在這四個斷定中周吳鄭的斷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斷定是真的。
三、智能顯示
【心中有數(shù)】
一、德育:學習女主人公為維護婦女尊嚴,堅貞不阿的品質(zhì)和勇敢機智的性格。
二、知識:
1.掌握以下字的讀音和寫法:倭墮襦捋髭踟躕驪晰殊
2.了解樂府詩的特點。
三、能力:
1.閱讀:①通過閱讀,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賞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賞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和描寫手法的運用。
2.寫作:學習以敘事為主,融以描寫和抒情的寫作方法。
3.聽說:進行誦讀訓練。
【動腦動手】
(一)解釋加點的字
1.組坐觀羅敷:()
A.座位B.因為,由于C.蹲下D.等待
2.五馬立踟躕:()
A.象蜘蛛一樣B.如立柜形狀
C.徘徊,停滯不進的樣子D.一只足
3.使君謝羅敷:()
A.感謝B.辭別C.致謝D.請問
4.皆言夫婿殊:()
A.出色,與眾不同B.矮小C.除外D.小妹
(二)下面各組詩句都是寫羅敷的美貌的,其中屬于直接描寫的是:()
A.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B.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br> C.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頭
D.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三)以第一段為例說明側(cè)面描寫的作用。
(四)說明下面各組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使君從南來,王馬立踟躕。()
2.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3.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
4.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五)閱讀下面一段詩句,然后回答問題: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1.解釋“盈盈”、“冉冉”的含義。
2.請你各用四人字概括這段詩的每層意思。
□□□□→□□□□→□□□□→□□□□
3.指出這段中直接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的詩句。
(六)從羅敷夸夫的言辭中,可以看出,羅敷這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A.是一位炫耀夫勢、貪圖享受的貴婦人
B.是一個膽小怕事、循規(guī)蹈矩的一般婦人
C.是一位堅貞不阿、勇敢機智的勞動婦女
D.是一個愛好打扮、行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參考答案:
(一)1.B2.C3.D4.A(二)D
(三)如“行者見羅敷……鋤者忘其鋤”從側(cè)面描寫周圍人都為羅敷的美貌而傾倒,以至忘神失態(tài),更加烘托出她那動人的容貌,為下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起了鋪墊作用。
(四)1.借代2.設(shè)問3.夸張4.比喻
(五)1.形容舉步輕盈,從容大方
2.氣派華貴官運亨通儀表堂堂眾人稱羨
3.直接描寫:為人潔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間接描寫: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六)C
【創(chuàng)新園地】
吳承恩年幼時,由于家境貧寒,常受富人欺侮。本鄉(xiāng)有個大惡霸糧商名叫張皇興,此人心狠手辣,在鄉(xiāng)里人人恨又人人怕。吳家就多次被他敲詐過。后來吳承恩念書了,而且成了本鄉(xiāng)有名的才童。有一年將過年時,張皇興為附庸風雅,特地屈尊來請吳承恩給他寫一幅春聯(lián)。吳承恩想,這是個出氣的好機會,便答應了。他寫的春聯(lián)是:
皇興大糧行;
慈夙楚城揚。
加的橫批是:拿去四首。
張皇興見這副春聯(lián)嵌入了自己的名字,而且還說是“大糧行”,十分高興。只是那橫批有些費解。但他料想?yún)羌夷敲⒆右膊粫趺粗?,便稀里糊涂地貼上了。
其實,吳承恩這橫批是藏有“機關(guān)”的,你能看出來嗎?
參考答案:
橫批所謂“拿去四首”,是說把對聯(lián)上下聯(lián)的前四個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實際上那幅對聯(lián)應當是:
王八大糧行;
心歹楚城揚。
精選閱讀
29、陌上桑(語文版)
29、陌上桑(語文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漢樂府詩的特點;認識主人公的形象特點;學習本文正面、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在學生朗讀、復述的基礎(chǔ)上,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主人公羅敷不畏強暴、堅貞不屈、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漢樂府詩的特點。
2、學習詩中運用種種寫作手法來刻畫羅敷形象的寫法。
教學難點
本詩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寫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樂府及《樂府詩集》簡介: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后人把這個機構(gòu)所采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間的詩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詩歌。這些詩,一般都配樂歌唱?!稑犯娂肥撬纬痪庉嫷臉犯偧]嬩洕h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最突出的特點是剛健清新、質(zhì)樸自然、文辭優(yōu)美。
有兩個成語:“沉魚落雁”和“閉月羞花”,都是形容女子的美麗無比的。
2、古人寫美女的手法:烘云托月法,又叫綠葉扶花?!熬G葉點綴花更艷,淡月掩映月愈明?!奔t花再好,也要綠葉扶持。俗語說:“馬上看將軍,花間看美人?!彬E馬與花枝,是對將軍與美人的烘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描寫楊貴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边@是用“六宮粉黛”、“三千佳麗”作陪襯,烘托出楊玉環(huán)超凡脫俗、不同凡響的美。
二、解題。
《陌上?!酚置镀G歌羅敷行》,是東漢時代一首著名的樂府民歌。⒉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正音。這首民歌刻畫了秦羅敷這一形象,她美麗、善于勞動,言辭鋒利,對于不軌之徒敢于斗爭,且善于斗爭,人民通過她的口說出了他們的愿望和要求。
三、朗讀全詩,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
四、學生結(jié)合注釋,翻譯全文,弄清大意。
1、重點字詞。
寧可:何可,“寧”就是“何”,,同義復用,意思是”是不是可以。公府、府中:都指太守府。冉冉:從容地。盈盈:輕輕地。坐:通“座”,座位。趨:小步快走。致:表達?!◇P:純黑的馬。東方:方位名詞用作省略了的動詞“來”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從東方。頗:副詞,稍微。幾何:多(大)。著:通“著”,戴。但:只。緗:杏黃色。系:動詞用作名詞,絡(luò)繩。青:黑色。名:名詞用作動詞,叫做。
2、翻譯課文。
五、作業(yè)。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朗讀全詩。
二、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內(nèi)容和意境。
1、詩的頭兩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紅日東升,陽光普照。美好的景物描寫,為主人公羅敷的出場描繪了環(huán)境,烘托了氣氛。一說這兩句是詩的套子,引起開頭的話,與全詩無關(guān)。
2、第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羅敷的美麗形象的?
首先介紹了羅敷的姓名、身分和勞動地點?!梆B(yǎng)蠶?!本唧w說明了羅敷是一個善于養(yǎng)蠶的青年女子。接著描繪了她的采桑用具和美麗服飾?!嘟z為籠系,桂枝為籠鉤“,形象地說明了她的采桑用具美觀精致。發(fā)髻像云朵,耳環(huán)圓又亮,衣服色彩協(xié)調(diào),華麗大方。這四句描寫有力地襯托了羅敷美麗的容貌和身段。最后寫看到羅敷的人們的感受:行者下?lián)?,少年脫帽,耕者忘鋤。這些側(cè)面描寫有力地說明了凡是看到羅敷的人,無論老年或少年,無不為羅敷的艷麗容姿所傾倒,從而突出了羅敷的美麗形象。
3、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
“五馬立踟躕”既描繪了使君的煊赫聲勢,又含蓄地揭露了使君驚異于羅敷艷姿的好色丑態(tài)。接著又派他的隨從詢問羅敷的姓名和年齡,最后竟親自出馬,提出無理要求:“寧可共載不?”這就徹底暴露了使君的可恥用心和骯臟靈魂。
4、羅敷是怎樣對待使君的?她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這些夸張描寫對刻畫羅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羅敷的對話有理有節(jié),含蓄而有針對性,先是用“使君一何愚”嚴詞拒絕,正面斥責,接著從當時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展開說理:“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边@兩句不但揭露了使君的可恥行為,也表明了羅敷的堅貞不阿,不屈服于使君的權(quán)勢。進而盛夸丈夫,壓到使君,對使君的侮辱性要求給予無情的嘲諷?!皷|方千余騎”,“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這些夸張描寫,生動形象地表明了羅敷的丈夫聲勢顯赫、威風凜凜,和使君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羅敷的丈夫從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官運亨通,飛黃騰達,正是有為之年?!盀槿藵嵃孜?,鬑鬑頗有須”。這些描述,形象地表明了她的丈夫是儀表堂堂,英俊不凡,甚至同僚屬下也都夸她的丈夫舉止大方,才貌出眾。羅敷這一段盛夸丈夫的描述,不僅含蓄地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一個勞動婦女聰明、機智、勇敢的性格和堅貞不阿的品質(zhì),而且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鄙和可恥,給了封建官吏以無情的鞭撻。
三、分析課文:
全詩在內(nèi)容上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發(fā)生的地點、季節(jié)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齡、服飾等等,并通過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矚目顯示女主人公秦羅敷的美,為下文使君求同載作了導引。
第二段:寫使君為羅敷的美貌所驚,不懷好意地詢問她的姓名、年齡,最后圖窮匕首見,露出猙獰面目,羅敷義正辭嚴地給予斥責拒絕。
第三段:則通過羅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見絀,自感形穢。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運用烘云托月法寫一個人。三、小結(jié):這首民歌通過美麗的采桑女子羅敷拒絕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頌了勞動婦女堅貞不阿的品質(zhì)和勇敢機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恥的行為。
【板書設(shè)計】29、陌上桑
羅敷
機智勇敢不慕權(quán)貴
行者頭上
少年耳中
耕者美下裙
鋤者短褥
使君
(側(cè)面描寫)(正面描寫)
初一語文29.陌上桑導學案
29.《陌上?!穼W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主人公的形象,能復述故事。
2.學習本文正側(cè)面描寫和夸張等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
3.探討本文主題,欣賞羅敷機智善辯、不慕權(quán)貴的古代婦女形象。
一、讀一讀:流暢地通讀全文,讀準下列字音
隅倭墮髻緗綺襦捋髭踟躕姝驪帩
二、記一記:
1.對照注釋,弄懂課文意思,熟記課文注釋下的重點詞語。
2.找出課文的多義詞,區(qū)別它們的含義。
3.找出古今異義的詞,并解釋。
三、想一想:
1.課文的三個段落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同學講講這個故事。
2.詩歌是怎樣表現(xiàn)羅敷的美的?
3.詩歌是怎樣刻畫使君的形象的?你對使君的行為有什么新的看法嗎?
4.羅敷為什么那么夸張地夸她的丈夫?
四、悟一悟: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主題、寫法及語言。
再讀一遍課文,從內(nèi)容、主題、寫法特點及語言等角度出發(fā),進行發(fā)現(xiàn)探究,用“這是一首……的詩”的句式概括這首詩。
五、評一評:感受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了一個動人的女主人公形象——羅敷,她是一個虛構(gòu)的人物,“羅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稱。自讀課文一遍,理解羅敷這個形象,用“羅敷是一個……”的句式開頭評一評她。
六、寫一寫:展開想象,增補一些情節(jié),將這首詩改寫成一個故事,并在班上和同學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