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節(jié)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2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八下生物教案)。
傳染病及其預防
教材分析:因為傳染病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而且?guī)缀趺總€人都得過傳染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邊的事例來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以及預防的措施。
學情分析:學生對傳染病的知識有所了解,但對傳染病是怎樣流行的卻不甚了解。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
3、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4、調(diào)查當?shù)爻R姷膸追N傳染病
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情景---分析討論---解決疑難----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傳染?。╟ommunicabledisease):由病原體引起的能過傳播的疾病。
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
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艾滋病的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其傳播途徑:靜脈注射、不安全性行為、輸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過的注射器等。
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激情、質(zhì)疑
激發(fā)興趣
表述交流
看書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看書
分析討論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看書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進一步明確
鞏固新知
創(chuàng)設情景:近視眼和角膜炎都是眼睛疾病,它們都能傳染么?為什么?導入新課。
質(zhì)疑:所有疾病都能傳染嗎?傳染病是怎樣流行的?
組織學生看書
進行資料分析
點撥指導
質(zhì)疑:艾滋病能傳染么?它的病原體、傳播途徑是什么?應該怎樣預防?
組織學生看書
點撥指導
質(zhì)疑:對傳染病應該怎樣預防?
組織學生看書
進行資料分析
點撥指導
知識回顧
感悟與收獲
達標檢測:瞭望角
進一步探究
布置作業(yè)
課后記:
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做了一個改動,要求學生在課文中列舉的疾病中,找出哪些是傳染病,哪些不是;哪些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進行預防,哪些不能。學生興趣很高,找對的非常高興,還很樂意把他的經(jīng)驗告訴那些找錯的同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突出。三個流行環(huán)節(jié),預防措施講起來容易,實際練習時有難度。通過課本71頁插圖,讓學生分出每幅圖片重點采取的是哪項措施,說明依據(jù),這樣反復練習學生才體會深刻。
精選閱讀
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教學目標: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
教學重點、難點: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到這個話題你最想說什么?
總結P28表格
傳染的:流感、麻疹、水痘、肺結核、結膜炎、蛔蟲病、乙腦
不傳染的:近視眼、貧血、齲齒
二、新授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㈠觀察討論
觀察P69圖,說說這引起病原體可引起哪些疾?。?br> 結核桿菌結核病細菌性傳染病
HIV艾滋病病毒性傳染病
蛔蟲卵蛔蟲病寄生蟲病
舉例說說其他傳染病所屬類型
寄生蟲?。夯紫x病、曉蟲病、絳蟲病、絲蟲病、血吸蟲病
細菌性傳染?。喊缀?、面日咳、傷寒、炭疽
病毒性傳染病:流感、腮腺炎、肝炎、狂犬病、水痘
㈡資料分析
解析討論:⑴防傳染他人;老人、小孩抵抗力差。
⑵有避免傳染他人。
⑶病原體經(jīng)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至此為止。
㈢流行三環(huán)節(jié)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休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
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
說一說:流感、肝炎、AIDS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㈣艾滋小知識
HIV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1980年6月發(fā)現(xiàn)第一個AIDS患者,20年來感染HIV者有3600萬,死亡1170萬。
中國1985年報告首例病人。
1985-1988:國外病例輸入期
1989-1993:播散期
1994-至今:增長期31個行政區(qū)均不能幸免
傳播途徑:毒品注射:68%;采血9.7%;性接觸7.2%
血制品1.5%母嬰0.2%不詳13.4%
三、練習P72練習
四、作業(yè)課課練習
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課時2)
教學目標: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調(diào)查當?shù)爻R姷膸追N傳染病。說說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難點: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調(diào)查當?shù)爻R姷膸追N傳染病。說說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說說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說說如何預防傳染?。?br> 二、新授
1.討論:假設我們班中有一個流感患者,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發(fā)表意見,總結。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2.最近發(fā)現(xiàn)禽流感病例,如何預防。
學生分別以角色分組討論預防“禽流感”
給學生分四組,每組分別代表單位領導、醫(yī)護工作者、社區(qū)工作人員、普通群眾談談對“禽流感”的預防。
學生討論,分別分角色講座措施及實施方案。
3.你有沒有患過傳染病,為什么?
為什么有人患水痘?
因為昆山以至全國都在為兒童的防疫事業(yè)做工作。但在防疫接種過程中沒有接種水痘疫苗。
4.昆山本地常見傳染病
慢性:結核病、麻風病、血吸蟲病等
急性:霍亂、副霍亂、天花、白喉、流腦、百日咳、猩紅熱、麻疹、流感、痢疾、肝炎、乙腦等[
上世紀暴發(fā)流行狀況
名稱備注
霍亂1922年,某疫點一周就診5萬人次
血吸蟲病1957-1963年免去征兵義務
脊髓灰質(zhì)炎1965年最多
流腦1965年最多80%地區(qū)為疫區(qū)
乙腦1966年高峰
5.觀看有關流行情況,說說原因。
傳染病的流行與戰(zhàn)爭、自然災害密切相關,所以我們還應該有和平、環(huán)保的觀念,同時與傳染病的戰(zhàn)爭遠沒有結束。
三、作業(yè)
完成課課練習
板書:第一節(jié)傳染病及其預防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傳染病及其預防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課題內(nèi)容:傳染病及其預防(第1課時)
課題
傳染病及其預防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道傳染病的概念,掌握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教材分析
重點
病原體的概念及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難點
病原體的概念及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教具
粉筆、黑板和投影片復習引入
常見傳染病的相關資料教學過程[復習引入]師:“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們?nèi)祟愲m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會被疾病困擾,疾病給個人、家庭甚至社會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使每個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們對人類疾病有充分的了解。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共同關注傳染病及其預防。[新課講授]師:同學們平時所了解的疾病中,一些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組織或器官發(fā)生變化引起的,不會傳染給他人的。比如——生:近視眼、貧血、骨折……師: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細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例如——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師:像這樣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稱之為傳染病。知道了傳染病的概念,我們才能更清楚地區(qū)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師:我們現(xiàn)在就以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傳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來探討一下相關的知識,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69-70的“資料分析”,共同思考70頁的討論題并作出回答。生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當流感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步于空氣中。如果周圍的人吸入了這些有飛沫的空氣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教學過程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傳染他人。老人和小孩體質(zhì)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生2:將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開,目的是將甲肝患者遺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與健康人分開,這樣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飯館的餐具要嚴格消毒,這樣可以將餐具上的細菌和病毒殺死,避免顧客傳染上疾病。生3:傳染病要經(jīng)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教師應給予適當提示和補充。也可以讓其他學生提出不同意見進行討論,以增加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傳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就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流行不起來。請同學們明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概念。生(齊聲朗讀):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叫傳染源。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師:好,我們了解了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再以流感為例,哪位同學來說明流感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分別是什么?生:流感的傳染源是流感病人,傳播途徑是飛沫和空氣傳播,易感人群是所有人,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課時小結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首先要有傳染源。病原體在傳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夠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蠅、虱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
布置作業(yè)教學后記
第一節(jié)植物的生殖八下生物教案)
第一節(jié)植物的生殖
教學目標: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舉無性生殖的類型,嘗試區(qū)別植物的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關注植物無性生殖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舉無性生殖的類型。
一、導入
“梁上有雙燕,------猶恐巢中饑。”是怎么樣的一種景象?說明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想法?
生物圈生物延續(xù)發(fā)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樂章
環(huán)境
二、新授
植物舉例:種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動物舉例:交配、抱對等
微生物舉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憶
1.綠色開花植物由幾部分構成?哪些與生殖有關?
2.種子是怎么樣形成的?
㈡再現(xiàn)
綠色開花植物根、莖、葉營養(yǎng)器官
花、果實、種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頭
植物成熟開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細胞受精卵
雄蕊花藥花粉精子
花絲
哪些植物有這樣一個過程?
㈢綜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休的生殖方式。
無性生殖:由母休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
㈣觀察與思考
P3觀察與思考
1.你嘗試過圖中的方式嗎?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2.比較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異同點。
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
相同點
均可產(chǎn)生新個休
不同點
方式
生殖細胞結合
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
差異
新舊個體差異較大
無差異
數(shù)量
新個體數(shù)量較少
可大量產(chǎn)生新個體
三、練習
課課練相應練習
四、作業(yè)
第一節(jié)植物的生殖
教學目標:說出扦插和嫁接應具備的條件,嘗試進行嫁接和扦插實驗,確立科學研究最終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說出扦插和嫁接應具備的條件。
一、導入
無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嘗試過哪幾種?
二、新授
無性生殖的應用
栽培農(nóng)作物、園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蘋果、梨等果樹的優(yōu)良品種。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蘋果、梨等果樹
嫁接——一個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體,使兩部分長成完整的植物體。
接穗—芽或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層—枝接完整植物體
討論嫁接有什么好處?
好處:保持優(yōu)良性狀,縮短生長期等。
扦插該如何處理呢?(除去光、溫、水、濕等環(huán)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處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莖剪成15~20厘米長的莖段,一般每段保留兩個節(jié)。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節(jié)去部分葉,下部從葉柄處全部去掉,下一節(jié)埋入土中。
提出問題:適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樣處理才能容易成活?
制定并實施計劃:
1.準備生長健壯的植株材料,還有插器、基質(zhì)、剪刀及標牌等。
2.注意設置對照,實驗樣本不要太小,以減少統(tǒng)計誤差。
3.確定觀察時間、次數(shù)。
4.設計一表格,記錄觀察情況。
5.判斷扦插的枝條是否成活。
討論:1.在你對扦插材料的選擇和處理中,有哪些經(jīng)驗和教訓?
2.請你查閱資料,或請教有經(jīng)驗的人,了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
解析討論:1.取莖段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節(jié)處。溫度、光照、濕度均要適宜。
2.添加生長激素,注意光、溫、水、濕等條件的變化等等。
三、練習
課后練習
四、作業(yè)
課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