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9認識三角形(1)教學設(shè)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認識三角形(1)教學設(shè)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懷文中學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設(shè)計
初一數(shù)學7.4認識三角形(1)
主備:文華明審核:湯晉時間2015-3-3
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會按照邊長、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掌握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
2.通過實驗、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逐步形成動手實踐能力和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相關(guān)概念,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的探究和歸納.
教學難點: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的應(yīng)用..
作業(yè)布置:1.課本26頁習題7.4第2、4題;
教學過程:
一、探究:
播放“自行車”“金字塔”等含有三角形的圖片.
請同學們從圖片中找出熟悉的幾何圖形,舉出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
活動1
從播放的圖片中抽象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能否利用身邊的筆擺一個三角形(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
活動2
投影出一個含有多個三角形的圖片,要求學生從中找出不同的三角形.怎樣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內(nèi)角呢?怎樣表示三角形呢?
(利用黑板上三角形標上字母,用符號表示出來).
活動3
把含有多個三角形的圖片中三角形抽取出來,分清哪些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并將三角形的序號填入相關(guān)的橢圓框內(nèi).
介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活動4
1.從準備好的長度分別為3cm、4cm、5cm、6cm、和9cm的小木棒中任意取3根,能否搭成一個三角形?
2.小明說我上學走中間這條路最近,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二、合作:
1.圖中共有幾個三角形?把它們分別表示出來,并用量角器檢驗它們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
2.下列每組數(shù)分別是三根小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
3cm、4cm、5cm()
8cm、7cm、15cm()
5cm、5cm、11cm()
3.現(xiàn)有五根長度分別為3cm,4cm,5cm,6cm,9cm的小木棍,從中任意取3根,能搭成多少個不同的三角形?
三、展示:
1.有兩根長度分別為4cm和7cm的木棒,
(1)再取一根長度為2cm的木棒,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
(2)如果取一根長度為11cm的木棒呢?
(3)你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2.被公認為目前“世界第一高人”的土耳其公民蘇坦科森身高2.51米,若他的腿長為1.3米,他一步(兩腳著地時兩腳的間距)能邁3米多?你相信嗎?
四、拓展:
如圖,方格中的點A、B、C、D、E稱為“格點”,以這5個格點中的任意3點為頂點,一共可以畫多少個三角形?其中,哪些是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哪些是等腰三角形?
五、評價:
1.三角形如何表示?
2.三角形三邊有何關(guān)系?根據(jù)是什么?
3.如何判定三條線段能否是同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
4.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困惑?
六:教學反思
精選閱讀
認識三角形(2)教學設(shè)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三角形(2)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懷文中學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設(shè)計
初一數(shù)學7.4認識三角形(2)
主備:文華明審核:湯晉時間2015-3-4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理解“三角形的中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和“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會正確畫出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
2.通過學習活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識圖能力..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的概念及其畫法.
教學難點:鈍角三角形的高的畫法;引導(dǎo)學生“從較復(fù)雜的圖形中分解出簡單圖形”的思考過程.
作業(yè)布置:課本P27習題7.4第5、6題;
教學過程:
一、探究:
利用“幾何畫板”軟件制作的教學課件演示:
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頂點A上,另一端從點B出發(fā)沿BC方向移動,在這個過程中,橡皮筋(線段)的位置不斷變化,你認為其中有哪些位置是特殊的?請與同學交流.
二、合作:
1.三角形的中線.
如圖,取△ABC邊BC的中點D,連結(jié)AD,線段AD就是△ABC的一條中線;也稱AD為邊BC上的中線.
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強調(diào):①三角形的中線是一條線段;②為了區(qū)分中線,我們將線段AD叫做BC邊上的中線.
思考:
(1)AD是△ABC中BC邊上的中線,則BD____CD=BC(填“﹥”、“﹤”或“﹦”)
(2)若BD=CD,則AD是__________________.
(3)△ABD與△ACD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如圖,線段AE平分∠BAC交邊BC于點E,我們把線段AE叫做△ABC中∠BAC的角平分線.
在三角形中,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感悟:①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一定與它的對邊相交.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線是一條線段而不是射線,它與一個角的平分線不同.
幾何語言:
∵AE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線,∴==.
提問:(1)用折紙的方法折出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平分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利用量角器和直尺畫出△ABC中的角平分線.
(3)在每個三角形中,三條角平分線之間有什么特點?將你的結(jié)果與同伴進行交流.
3.三角形的高.
在三角形中,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如圖,線段AF垂直BC,垂足為F,我們把線段AF叫做△ABC中BC邊上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一條線段,是連接三角形的頂點和相應(yīng)垂足的一條線段;②不要忘記標上垂足和垂直符號.
提問:
(1)三角形的3條高有交點嗎?若有,交點在哪里?所在直線呢?
(2)銳角三角形3條高的交點在哪里?
(3)直角三角形3條高的交點在哪里?
(4)鈍角三角形的3條高有無交點?所在直線呢?
三、展示:
問題1如圖,在△ABC中,E是AC的中點,∠A的平分線分別交BE、BC于點F、D.指出圖中哪條線段是哪個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哪條線段是哪個三角形的中線.
四、拓展:
問題2如圖,在△ABC中,∠C=,點D在BC上,,垂足為E.指出圖中哪條線段是哪個三角形的高.
五、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通過畫圖,你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高各有怎樣的特征?
六:教學反思
認識三角形(1)導(dǎo)學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wù)!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認識三角形(1)導(dǎo)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朝陽五中七年級數(shù)學學科集體備課導(dǎo)學案
課題3.1認識三角形(1)備課時間2013.03
授課人
課型新授課總課時4上課時間
學習目標
結(jié)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
三邊關(guān)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
于第三邊”.
學習重點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
小于第三邊”.
學習難點靈活運用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疑難預(yù)設(shè)1、能從右圖中找出4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教學器材
程學法設(shè)計及時間分配個案補充
準備活動:
1、能從右圖中找出4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2、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在右下圖中你能用符號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嗎?
2、它的三個頂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條邊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內(nèi)角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別量出這三角形三邊的長度,并計算任意兩邊之和以及任意兩邊之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法設(shè)計及時間分配個案補充
結(jié)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例: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用長度為2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長度為7cm的木棒呢?
二、鞏固練習:
1、下列每組數(shù)分別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單位:cm)
(1)1,3,3;
(2)3,4,7;
(3)5,9,13;
(4)11,12,22;
(5)14,15,30.
2、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3cm和4cm,則第三邊長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X是奇數(shù),則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這樣的三角形有_______個;若X是偶數(shù),則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這樣的三角形又有_______個
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2cm,另一邊是9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___________cm
4、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5cm,另一邊是7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學法設(shè)計及時間分配個案補充
例: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用長度為2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長度為7cm的木棒呢?
三.鞏固練習:
1.下列每組數(shù)分別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單位:cm)
(1)1,3,3(2)3,4,7(3)5,9,13(4)11,12,22(5)14,15,30
2.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3cm和4cm,則第三邊長X的取值范圍是。
若X是奇數(shù),則X的值是。這樣的三角形有個
若X是偶數(shù),則X的值是。這樣的三角形又有個
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2cm,另一邊是9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cm
4.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5cm,另一邊是7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cm
小結(jié):掌握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基
礎(chǔ)
題
例: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用長度為2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長度為7cm的木棒呢?
題
1、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2cm,另一邊是9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___________cm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5cm,另一邊是7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3cm和4cm,則第三邊長X的取值范圍是。
若X是奇數(shù),則X的值是。這樣的三角形有個
若X是偶數(shù),則X的值是。這樣的三角形又有個
板書設(shè)計
〖板書設(shè)計:〗第一節(jié)認識三角形(1)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教學反思值得記憶的
細節(jié)能用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判斷給出的三根小木棒是否構(gòu)成三角形,但對于給出兩邊,
求第三邊的取值范圍就不能解決.學生的靈活度不夠.
值得思考的
環(huán)節(jié)
教后修改的
7.4認識三角形(1)導(dǎo)學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應(yīng)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7.4認識三角形(1)導(dǎo)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課題:7.4認識三角形(1)姓名
【學習目標】
1認識三角形,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知道三角形的個組成部分,并會用字母表示
3了解三角形的分類
4知道三角形的性質(zhì)
【學習重點】
認識三角形,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質(zhì)
【問題導(dǎo)學】
1舉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某些三角形,如三角板
2觀察P23的幾副圖,使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存在
【問題探究】
問題一
1三角形的定義:
由3條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線段,首尾依次相接組成的圖形稱為三角形如右的圖形就是一個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組成部分
邊:組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
如右所示:就是三角形的三條邊
頂點:三角形任意兩邊的交點
如右所示:均為三角形的頂點
通常情況下,我們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加以一個“△”來表示一個
三角形,在表示三角形時,三個字母之間并無順序關(guān)系
如上圖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為,或或
內(nèi)角:三角形兩邊所夾的角,稱為三角形的內(nèi)角,簡稱角
例如△ABC中,都是三角形的內(nèi)角
邊BC稱為∠A所對的邊,或頂點A所對的邊,因此邊BC也可以表示為a
那么邊AB,AC呢?
3三角形的分類
1)按角分
2)按邊分
問題二
實驗室
問: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夠組成三角形?
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看三條線段滿足什么條件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
請學生在課前準備好五條長度分別為3㎝、4㎝、5㎝、6㎝、9㎝的繩子,現(xiàn)任意取出3根細繩首尾相接搭成三角形,并填寫25頁表格
總結(jié)
例如在△ABC中,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我們有
點A到點B,C的距離之和要大于線段BC的長即AB+AC〉BC
【問題評價】
1.在練習本上畫出:
(1)等腰銳角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等腰鈍角三角形.
2下列長度的各組線段能否組成一個三角形?
(1)15cm、10cm、7cm;
(2)4cm、5cm、10cm;
(3)3cm、8cm、5cm;
(4)4cm、5cm、6cm.
3.畫一個三角形,使它的三條邊長分別為3cm、4cm、6cm.
4如圖,以∠C為內(nèi)角的三角形
有和
在這兩個三角形中,∠C的對邊分別為和
5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是5㎝
則它的第三邊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