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英語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27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導學案。
第一節(jié)世界的人口(一)
學習目標:
1、了解當前世界人口總數(shù),會通過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總數(shù),說明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世界人口持續(xù)增長的情況。
2、學會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并能運用各種資料,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人口增長的快慢。
3、學會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說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并簡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學習重點: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世界人口增長的地區(qū)差異
學習難點: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比較出不同之處,提出疑問并記錄。
組間:以各組代表為代表交換各組記錄,作出匯總。并互相解答。
1、閱讀課本39頁和40也“世界人口增長速度”閱讀部分分析思考
⑴、說出目前的世界人口總數(shù)。
⑵、請說出世界人口增長隨時間變化的特點?
如果把世界人口增長分為三個階段,大家看這三個階段人口增長有什么特點?
――-――1800年―――――――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
人口增長極為人口增長迅速人口增長速度迅猛
⑶、你怎樣理解當今是個“人口爆炸”的時代?
2、讀課本40頁第一段正文及活動部分回答:
⑴、人口增長的快慢用什么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如何計算?
⑵、解答活動題“該省2010年度自然增長的人口有多少”。
⑶、人口的增長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
學習任務(二)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比較出不同之處,提出疑問并記錄。
組間:以各組代表為代表交換各組記錄,作出匯總。并互相解答。
讀41頁“世界人口分布”圖和40-41頁“世界人口的分布”部分的所有文字說出:
⑴、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計算?
⑵、說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四大地區(qū),此四個地區(qū)自然條件有哪些優(yōu)越性?
⑶、說出世界人口稀少的四個地區(qū)。想想為什么?
達標練習:
1.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以用()
A、人口總數(shù)表示B、人口密度表示
C、自然增長率表示D、出生率表示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一直是比較均勻的
B.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與自然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社會、歷史等條件有關
C.180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緩慢
D.人口的迅速增長不會導致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
3.某地區(qū)一年中每1000人當中,出生并成活20個嬰兒,死亡5人,則這個地區(qū)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15%B、25%C、20‰D、15‰
4、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
A、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D、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5、現(xiàn)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B、北美洲C、歐洲D、亞洲
6、到目前為止,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極洲C、非洲D、北極洲
4、從地形條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區(qū)
二.綜合題(58分)
22.閱讀下表數(shù)據(jù)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世界人口變化
年份183019301960197419871999
人口數(shù)(億)102030405060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右邊的坐標圖中繪出世界人口增長曲線。
(2)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______率和________率決定的。近幾十年來,世界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主要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_____(高或低)的國家。
(4)可見,世界人口從10億到20億,大約經(jīng)歷了年;從20億到40億,大約經(jīng)歷了年。這說明世界人口每翻一番經(jīng)歷的時間,表明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是。
相關推薦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第三章)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小編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第三章)”,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第三章)
第三章世界的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要求能對具體的例子進行判別)(P58活動題)
▲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
特點是:時間短、常變化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是:時間長、一般不變化
2、常用的天氣符號:(預報天氣)(P46圖3.6中的常用天氣符號要記憶)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和第三節(jié)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氣溫,氣溫日、年較差,年降水量:(考查計算)(P51)
▲日平均氣溫=一天中不同時間測得的氣溫值的和÷次數(shù)
▲月平均氣溫=一個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的和÷該月的天數(shù)
▲年平均氣溫=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氣溫的和÷12
▲氣溫的日較差=當日的最高氣溫一當日的最低氣溫
(陸地上日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14時,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氣溫的年較差=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氣溫的最低值
(北半球陸地上最熱月為7月,最冷月為1月;海洋上比陸地上遲一個月,分別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總和
2、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要求能繪制和讀圖分析(課本P51和P55的活動)
3、世界氣溫、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
(1)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2)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上氣溫高于海洋上氣溫;冬季相反。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0C,
▲世界降水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
(3)中緯度地帶,內陸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4)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第四節(jié)世界的氣候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qū);(P58圖3.23)
2020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知識復習要點(人教版)
2020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知識復習要點(人教版)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
1.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氣溫、降水。
2.氣溫的變化: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氣溫的年變化:北半球大陸上7月氣溫最高,1月氣溫最低;海洋上8月氣溫最高,2月氣溫最低。
氣溫較差: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最好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
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3.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P53_圖3.17)
影響因素
氣溫分布特征
緯度因素
①世界氣溫從低緯向兩極逐漸降低
海陸因素
②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③同緯度地帶內,高山、高原的氣溫較低,平原的氣溫較高
人為因素
④全球氣溫有變暖的趨勢。
4.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四多四少)(P53_圖3.17)(P56_圖3.21)
影響因素
降水分布特征
緯度因素
①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②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海陸因素
③溫帶地區(qū),沿海降水多,內陸距海洋遠,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北風坡降水少
5.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C.)和人類活動。
6.幾種主要的氣候及其特點:(P58_圖3.23)
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氣候特點
終年高溫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氣溫溫和
夏季高溫多雨
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終年溫和多雨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分布于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和內部
地中海式氣候——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于溫帶大陸西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于溫帶大陸東岸,南昌就是這種氣候類型
溫帶氣候類型中大陸內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在溫帶區(qū)域的分布最廣。
7.以上氣候圖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溫和最低溫出現(xiàn)的月份——確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溫和最低溫的差值(年較差)——確定所處溫度帶;第三,看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情況——確定氣候類型
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三節(jié)降水的變化與分布教案
課題
第三章第三節(jié)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執(zhí)教者
授課日期
課型
新授課
教具
課件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要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柱狀圖,并讀圖說出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舉例并認識到降水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降水的形式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
教學難點
降水柱狀圖的描畫;降水分布的特點
教學流程設計
教法
學法設計
二次備課設計
一教師導學
迷語導入: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打一自然現(xiàn)象)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打一自然現(xiàn)象)
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節(jié)課我們就探究降水
二學生自學
(一)降水的形式和影響
1降水的形式
2降水的影響
(二)、降水的測量和級別
1降水的測量工具
2降水的級別
聯(lián)系生活思考
除了這兩種外,你還知道哪些降水的形式
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各抒己見。
課件展示:旱災和澇災
。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展示,認識形式
今年夏天,曾經(jīng)連續(xù)二十多天下雨,而秋季時,又曾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下雨,想一想,這兩種情況對生活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