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7-15高二生物教案:《基因的表達》教學設計。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基因的表達》教學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四章 基因的表達
第一節(jié) 《基因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識記: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
(2)理解:“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概念。
(3)體驗:基因表達過程的和諧美,基因表達原理的邏輯美、簡約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
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入:觀看2分鐘《侏羅紀公園》電影。思考
問題1:電影中的科學家是怎么使已滅絕的動物復活的?
問題2:利用已滅絕的生物的遺傳基因,真的能夠使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問題3:基因主要存在哪里?蛋白質(zhì)合成的場所在哪里?
(二)問題4:為什么RNA適合做DNA的信使呢?、
(1)比較兩種核酸(DNA和RNA)在基本單位、化學組成、結構等方面的區(qū)別
核酸項目RNADNA組成單位五碳糖含氮堿基結構存在部位
(2)RNA在細胞中有三種:
mRNA(______RNA),tRNA(_______RNA),rRNA(_________RNA)。
(3)總結:為什么RNA適合做DNA的信使呢?
(三)問題5:DNA中的遺傳信息是怎樣傳遞給mRNA的呢?
轉錄:概念:在_______內(nèi),以DNA的______為模板, 按照____________的原則合成_____的過程。
DNA分子的復制與轉錄的比較
轉錄復制場所模板原料酶能量堿基配對產(chǎn)物
(四)問題6:轉錄得到的RNA仍是堿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質(zhì)。那么,RNA上的堿基序列如何能變成蛋白質(zhì)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呢?
翻譯: 概念:在______中,以______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______順序的蛋白質(zhì)的過程。
翻譯場所模板原料工具酶與能量堿基配對產(chǎn)物
(五) 問題7:堿基上的遺傳信息怎么被翻譯成氨基酸的?
密碼子;總結密碼子的特點,學會查密碼子表,了解推算密碼子的數(shù)量和種類的方法。
密碼子的特點:
(1)一個密碼子決定一個特定的氨基酸;
(2)有的氨基酸可能有一個以上的密碼子;
(3)起始密碼子、終止密碼子
四.本堂小結
基因的表達是在細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體和線粒體等眾多的細胞器共同合作完成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在組成蛋白質(zhì)的肽鏈合成后,肽鏈就從核糖體與mRNA的復合物上脫離,經(jīng)過一系列步驟,被運送到各自的崗位,盤曲折疊成具有特定空間結構和功能的蛋白質(zhì)分子,開始承擔細胞生命活動的各項職責。
五.鞏固練習
1.骨骼肌細胞中合成mRNA及多肽鏈的場所分別是( )
A.細胞質(zhì)與細胞核 B.細胞核與線粒體
C.內(nèi)質(zhì)網(wǎng)與核糖體 D.細胞核與核糖體
2. 一條多肽鏈中有氨基酸l 000個,則作為合成該多肽鏈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來轉錄成mRNA的DNA分子分別至少需要堿基( )
A.3 000個和3 000個 B.1 000個和2 000個
C.2 000個和4 000個 D.3 000個和6 000個
3.一個雙鏈DNA分子中堿基A占30%,其轉錄成的信使RNA上的U為35%,則信使RNA上的堿基A為( )
A.30% B.35% C.25% D.40%
4.已知一段信使RNA上有12個A和G,該信使RNA上共有30個堿基。那么轉錄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應有C和T ( )
A.12個 B.18個 C.24個 D.30個
5.一種tRNA只能轉運( )
A.不同種氨基酸 B.一種氨基酸 C.各種氨基酸 D.一個氨基酸
6.某信使RNA的堿基中,尿嘧啶占20%,腺嘌呤占10%,則作為它的模板的DNA分子中胞嘧啶占( )
A.30% B.35% C.70% D.無法計算
7.小麥的遺傳物質(zhì)由幾種核苷酸組成( )
A.2種 B.4種 C.5種 D.8種
8.一個轉運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GA,它轉運的氨基酸是( )
A.酪氨酸(UAC)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丙氨酸(GCU)
9.根據(jù)基因控制蛋白質(zhì)的知識填表:
DNAⅠT C T
Ⅱ T G A
mRNA AUC
tRNA CGA
氨基酸 亮氨酸
六.學習反思
請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寫出你的收獲與困惑
相關推薦
高二生物教案:《基因工程的應用》教學設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教案的內(nèi)容具體要怎樣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生物教案:《基因工程的應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3基因工程的應用
【學習目標】1、關注基因工程的進展,舉例說出基因工程應用及取得的豐碩成果。
2、認同基因工程促進生產(chǎn)力提高,嘗試應用基因工程技術設計一個解決生活中疑難問題的方案。
【學習重點】基因工程在農(nóng)業(yè)和醫(yī)療等方面的應用。
【預習導學】
一、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植物基因工程技術主要用于提高農(nóng)作物的能力、以及改良農(nóng)作物的和利用植物產(chǎn)生等方面。
(一)抗蟲轉基因植物
1、殺蟲基因:、、、。
2、成果:抗蟲植物如水稻、棉、玉米、馬鈴薯、番茄等。
3、好處:減輕 、有利人類、可以降低生產(chǎn)等。
(二)抗病轉基因植物
1、病原微生物:、、等。
2、抗病基因種類:(1)抗病毒基因: 、 等。
(2)抗真菌基因:、等。
3、成果:抗煙草花葉病毒的轉基因煙草和抗病毒的轉基因小麥、甜椒、番茄等。
(三)抗逆轉基因植物
1、抗逆基因:調(diào)節(jié)細胞的基因使作物抗堿、抗旱;魚的
使作物耐寒能力提高;使作物抗除草劑等。
2、成果:具抗寒能力的煙草、番茄,具抗除草劑的大豆、玉米等。
(四)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品質(zhì)
1、優(yōu)良基因: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zhì)編碼基因、控制番茄果實成熟基因和植物花青素代謝有關基因等。
2、成果: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延熟番茄、轉基因矮牽?;ǖ?。
二、動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
1、生長基因:外源基因 2、成果:轉基因綿羊、轉基因鯉魚等。
(二)改善畜產(chǎn)品的品質(zhì)
1、優(yōu)良基因:腸基因 2、成果:轉基因奶牛分泌的牛奶中減少。
(三)用轉基因動物生產(chǎn)藥物
1、基因來源: 基因與乳腺蛋白基因的等調(diào)控組件重組在一起。
2、成果:乳腺生物反應器或者乳房生物反應器。
(四)用轉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供體
1、器官供體:抑制或除去 決定基因。2、成果:利用克隆技術培育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的豬器官。
三、基因工程藥物
1、藥物來源:轉基因――即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表達的菌類細胞株系。
2、藥物品種: 、 、 、 等。3、作用:治療 等疾病。
四、基因治療:把正常導入病人體內(nèi),使該基因表達產(chǎn)物發(fā)揮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是治療遺傳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2、實例:治療。3、方法:基因治療和體內(nèi)基因治療。
【例題鞏固】
1、能夠使植物體表達動物蛋白的育種方法是( )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 C.基因工程育種 D.多倍體育種
2、干擾素是一種糖蛋白,是人體淋巴細胞受到病毒侵染后釋放的一種淋巴因子,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果利用基因工程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干擾素,以下可作為受體細胞的是( )
A.大腸桿菌 B.乙肝病毒 C.枯草桿菌 D.酵母菌
3、轉基因抗蟲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鈴蟲的防治。在大田中種植轉基因抗蟲棉的同時,間隔種植少量非轉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鈴蟲取食。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維持棉田物種多樣性 B. 減緩棉鈴蟲抗性基因頻率增加的速度
C. 使食蟲鳥有蟲可食 D. 維持棉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
4、 右圖為某種質(zhì)粒表達載體簡圖,小箭頭所指分別為限制性內(nèi)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點,ampR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P啟動子,T為終止子,ori為復制原點。已知目的基因的兩端分別有包括EcoRI、BamHI在內(nèi)的多種酶的酶切位點。據(jù)圖回答:
(1)將含有目的基因的DNA與質(zhì)粒該表達載體分別用 EcoRI酶切,酶切產(chǎn)物用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后,其中由兩個DNA片段之間連接形成的產(chǎn)物有 、、三種 。若要從這些連接產(chǎn)物中分離出重組質(zhì)粒,需要對這些連接產(chǎn)物進行 。
(2)用上述3種連接產(chǎn)物與無任何抗藥性的原核宿主細胞進行轉化實驗。之后將這些宿主細胞接種到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的原核宿主細胞所含有的連接產(chǎn)物是 ;
(3)在上述實驗中,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基因和質(zhì)粒表達載體在酶切后產(chǎn)生的末端發(fā)生任意連接,酶切時應選用的酶是 。
5、干擾素是臨床上使用最普遍、最為成熟的基因工程產(chǎn)品,干擾素是能夠抑制多種病毒復制的高效蛋白質(zhì)。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從人的T淋巴細胞中提取干擾素基因轉人羊的DNA中,培育出羊乳腺生物發(fā)生器,使羊乳汁中含有人體干擾素。下圖為獲得轉基因羊的基本步驟。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獲取干擾素基因所用的“分子手術刀”是 ,將人體干擾素基因“插入”到病毒DNA上所用的“分子針線”是 ,在此過程中,病毒是 。
(2)請在右框中畫出某DNA片段被切割形成貓性末端的過程示意圖。
(3)干擾素基因控制合成干擾素要經(jīng)過 和 兩個步驟,該基因在病毒體內(nèi)
(能,不能)表達。
6、繼哺乳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研發(fā)成功后,膀胱生物反應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最近,科學家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請回答:
(1)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體細胞,常用的方法是 。
(2)進行基因轉移時,通常要將外源基因轉入中,原因是。
(3)通常采用技術檢測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應器時,應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細胞中特異表達。
【學后反思】
1.3基因工程的應用學案答案
1、C 2、D 3、B
4、
(1)目的基因-載體連接物載體-載體連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連接物分離純化
(2)目的基因-載體連接物 載體-載體連接物
(3)EcoRI和BamHI(2分)(只答一個酶不給分)
5、
(1)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或限制性內(nèi)切酶或限制酶(1分)DNA連接酶(1分)運載體或載體(1分)
(2) (2分,寫出兩個勃性末端各給1分)
(3)轉錄(1分)翻譯(1.分)不能(1分)
6、
(1)顯微注射法
(2)受精卵 受精卵的全能性比較高
(3)DNA分子雜交
(4)小鼠膀胱上皮細胞
1.3基因工程的應用學案答案
1、C 2、D 3、B
4、
(1)目的基因-載體連接物載體-載體連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連接物分離純化
(2)目的基因-載體連接物 載體-載體連接物
(3)EcoRI和BamHI(2分)(只答一個酶不給分)
5、
(1)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或限制性內(nèi)切酶或限制酶(1分)DNA連接酶(1分)運載體或載體(1分)
(2) (2分,寫出兩個勃性末端各給1分)
(4)轉錄(1分)翻譯(1.分)不能(1分)
6、
(5)顯微注射法
(6)受精卵 受精卵的全能性比較高
(7)DNA分子雜交
(8)小鼠膀胱上皮細胞
高二生物教案:《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學設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學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學習目標】1.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
2.簡述基因工程基本步驟的幾個步驟
【學習重點】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
【基礎回扣】
1、轉錄:場所: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 原則: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場所: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 原則: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酸有_________種,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共有_________種, 一種tRNA只能攜帶___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可以由______種tRNA攜帶。mRNA ……U-U-A-G-A-U-A-C-U ……這mRNA上有密碼子________個,與其相應的反密碼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 場所: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復制 酶: 原則: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寫出中心法則
【預習導學】
1、目的基因獲取
(1)獲取方法主要有兩種:
①獲得原核細胞的目的基因可采取 ,獲取真核細胞的目的基因一般是 。
②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和 。
(2)PCR擴增目的基因含義: 。
①目的:獲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②原理:
③過程:第一步:加熱至90~95℃ DNA解鏈為 ;第二步:冷卻到55~60℃, 與兩條單鏈DNA結合;第三步:加熱至70~75℃,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從引物起始進行 的合成。特點: 數(shù)目以 形式擴增
2、 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1)重組DNA分子的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還必須有 、 、 。標記基因的的作用:鑒定 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 出來。
(2)構建方法:同種限制酶分別切割 和 ,再用 把兩者連接。
3、轉化:是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nèi),在受體細胞內(nèi)維持 和 的過程。
(2)常用轉化方法:
①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其次還有基因槍法和 。
②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受體細胞一般選擇 ,最常用的方法是 。
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Ca2+處理法。首先將細胞用 處理,成為 。接下來將載體DNA分子與受體細胞在 中混合,完成轉化過程。
4、
①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的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技術。
②其次還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 ,方法是采用RNA分子雜交技術。
③最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 ,方法是采用 雜交技術。
④上述三步檢測為分子水平的檢測,還可以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如抗蟲或抗病的鑒定等。
基因工程的意義:能夠打破生物種屬的界限,即 ,在分子水平上 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
【疑難解析】
1、核心操作基因表達載體構建的注意事項①載體與表達載體的區(qū)別:二者都有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兩部分DNA片段。表達載體在載體基礎上增加了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三部分結構②用到的工具酶:既用到限制酶切割載體,又用到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和載體拼接,兩種酶作用的化學鍵都是磷酸二酯鍵③啟動子、終止子對于目的基因表達必不可少④目的基因不能單獨進入受體細胞,必需以表達載體的方式攜帶進去。
2、DNA復制與PCR技術的比較
PCR技術DNA復制
相同點原則堿基互不配對
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
條件模板、能量、酶
不同點解旋方式DNA在高溫下變性解旋解旋酶催化
場所體外復制細胞核內(nèi)
酶熱穩(wěn)定的DNA聚合酶細胞核內(nèi)的DNA聚合酶
結果大量的DNA片段整個DNA分子
3、①目的基因檢測,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提取受體細胞中的DNA,然后高溫解成單鏈,再與同位素標記的DNA探針雜交看是否有雜交帶;②mRNA檢測,利用RNA分子雜交技術,目的基因DNA一條鏈(作探針)與受體細胞中提取的mRNA雜交看是否有雜交帶;③抗原-抗體雜交所用到的抗體是用表達出的蛋白質(zhì)注射動物進行免疫,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并提取出而來的。
例題鞏固:1、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
A.構建基因文庫從基因文庫中獲取B.人工合成C.PCR技術大量獲得D.利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獲得
2、在基因工程中,把選出的目的基因(共100個脫氧核苷酸對,其中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是46個)放入DNA擴增儀中擴增2代,那么,在擴增儀中應放入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個數(shù)是( )
A.54個 B.162個 C.378個 D.756個
3、.哪項不是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部分( )
A.啟動子 B.終止密碼 C.標記基因 D.目的基因
4、在基因診斷技術中,所用的探針DNA分子中必須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
A.為形成雜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B.引起探針DNA產(chǎn)生不定向的基因突變
C.作為探針DNA的示蹤元素 D.增加探針DNA的分子量
5、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經(jīng)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為目的基因 B.細菌質(zhì)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運載體
C.通常用一種限制性內(nèi)切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種處理運載體DNA
D.為育成抗除草劑的作物新品種,導入抗除草劑基因時只能以受精卵為受體
【基礎鞏固】豇豆對多種害蟲具有抗蟲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體內(nèi)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CpTI基因)。科學家將其轉移到水稻體內(nèi)后,卻發(fā)現(xiàn)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質(zhì)的積累量不足。經(jīng)過在體外對CpTI基因進行了修飾后,CPTI蛋白質(zhì)在水稻中的積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飾和表達過程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CpTI基因是該基因工程中的 基因,“信號肽,序列及“內(nèi)質(zhì)網(wǎng)滯留信號”序列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在①過程中,首先要用 酶切開,暴露出 ,再用 酶連接。②過程稱為 。
(2)在該基因工程中,供體細胞是 ,受體細胞是 。
(3)檢測修飾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達的最好方法是 。
(4)與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相比,通過基因工程來培育新品種的主要優(yōu)點是 和 。
(5)當前,轉基因大豆、轉基因棉花等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請你談談轉基因農(nóng)作物可能帶來的利
與弊。(各一條)利: 。
弊: 。
答案
例題鞏固:1、D 2、B 3、B 4、C 5、B
基礎鞏固:
(1)目的 四種脫氧核苷酸 限制性內(nèi)切酶 黏性末端 轉錄
(2)豇豆細胞 水稻細胞
(3)讓多種害蟲吞食水稻葉片
(4)目的明確,培育周期短。
(5)可以讓人類獲得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作物,如蛋白質(zhì)含量更高、抗逆性更強;打破傳統(tǒng)育種界限,如植物表達微生物的抗蟲性狀。弊:轉基因農(nóng)作物也可能變異成為對人類或環(huán)境有害的物種,如抗逆性極強的“超級雜草”;造成基因污染;影響食品安全。
答案
例題鞏固:1、D 2、B 3、B 4、C 5、B
基礎鞏固:
(5)目的 四種脫氧核苷酸 限制性內(nèi)切酶 黏性末端 轉錄
(6)豇豆細胞 水稻細胞
(7)讓多種害蟲吞食水稻葉片
(8)目的明確,培育周期短。
(5)可以讓人類獲得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作物,如蛋白質(zhì)含量更高、抗逆性更強;打破傳統(tǒng)育種界限,如植物表達微生物的抗蟲性狀。弊:轉基因農(nóng)作物也可能變異成為對人類或環(huán)境有害的物種,如抗逆性極強的“超級雜草”;造成基因污染;影響食品安全。
高二生物教案:《無機物》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生物教案:《無機物》教學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認同生命的物質(zhì)性,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與差異性。
3.說出水在細胞中的作用。
4.概述細胞內(nèi)無機鹽的存在形式與生理作用。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與差異性;水的作用;無機鹽的存在形式與作用
三、教學方法:討論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前言
元素構成分子或離子
化合物的種類
水的作用
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多媒體展示】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表
【提問】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通過比較,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小結】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既有統(tǒng)一性又有差異性。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大體相同;在不同的生物體內(nèi),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各種化學元素在同一種生物體內(nèi)含量不同,其中C、H、O、N四種元素含量最多;
【講述】
由元素構成分子和離子,在由這兩者構成化合物,化合物再構成有機整體。
【提問】化合物主要有哪些種類?
【多媒體展示】細胞中各種化合物所占比例圖示
【提問】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含量比較,說明了什么?
【提問】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你還能舉出那些實例,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水?
【多媒體展示】不同生物含水量圖示
【提問】同學們觀察,得出什么結論?
【多媒體展示】小孩和老年人圖片
【提問】同學們觀察,得出什么結論?
【多媒體展示】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含水量比較
【提問】心臟和血液的含水量很接近為何心臟呈堅韌的形態(tài)而血液卻呈流動的液態(tài)?
【提問】綜合上述結論,我們總結一下水的作用?
【提問】無機鹽的存在形式?
【思考與討論】1、有一種貧血癥叫缺鐵性貧血癥,為什么缺鐵會導致貧血?
2、植物體缺乏鎂會影響光合作用,為什么?
3、現(xiàn)在有許多食鹽都是加碘的。為什么要在食鹽中加碘?
4、醫(yī)用生理鹽水是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生理鹽水的含義是什么?
5、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用生理鹽水?
【提問】綜上所述,無機鹽的作用有哪些?
學生思考、回答:
1.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是來源于無機環(huán)境的,因此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細胞所特有的。
2.組成細胞的元素和組成地殼的元素在數(shù)量上差異很大。
學生閱讀課本,總結回答:
無機化合物:水和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糖類、脂質(zhì)、蛋白質(zhì)、核酸
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答:水母,魚,青蛙,植物和動物等都離不開水。
結論:不同的生物含水量不同
結論:同種生物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含水量不同
結論:生物體內(nèi)的水以不同形式存在
回答:溶劑,物質(zhì)運輸,調(diào)節(jié)溫度
答:離子
答:鐵是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須的;鎂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須的;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所必須的。
答:生理鹽水就是0.9%的氯化鈉溶液,因為其滲透壓與人體的血漿滲透壓一致,比較接近人體的內(nèi)環(huán)境,所以稱作生理鹽水。
答: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肚瀉)脫水時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同時也需要補充體內(nèi)丟失的無機鹽,因此,輸入葡萄糖鹽水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大量出汗會排出過多的無機鹽,導致體內(nèi)的水鹽平衡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這時應多喝淡鹽水
答:化合物的組成成分;維持滲透壓平衡;維持酸堿平衡。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五、板書設計:
高二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學設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高二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學設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用數(shù)學坐標圖、表格等形式描述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shù)目的變化,以及DNA數(shù)量的變化。
2.通過模型操作、觀看flash動畫、列圖表等分析總結的方法,提高識圖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及轉換思維的能力。
3.認識到生物學中體現(xiàn)的生命的運動性、物質(zhì)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化等哲學問題;進一步了解模型法、數(shù)學歸納法在生物研究中的作用,并認同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難點: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shù)目的變化,以及染色單體、DNA數(shù)量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實驗演示,導入新課
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細胞周期等相關知識,引出有絲分裂被人為劃分為5個時期,接著PPT上展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圖片。之后,請學生利用教師課前準備的5臺顯微鏡和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的裝片,分別在顯微鏡中找到圖片上的各個時期。
(過渡)以上是細胞分裂靜態(tài)圖像,我們知道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過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整個有絲分裂的動態(tài)變化。
(二)直觀教學,“步步為營”
學生觀看動畫演示和幻燈片播放,通過觀察分析分裂期各時期特點。
1.幻燈片播放前期變化
Flash演示。提問:從間期到前期細胞內(nèi)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觀看動畫,討論回答。教師點撥、闡述:從圖像上大家已經(jīng)看出經(jīng)過前期的變化,染色質(zhì)絲高度螺旋、縮短變粗,形成了染色體,所以細胞分裂前期的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了染色體。此時的每個染色體由兩部分構成,每個部分叫一個染色單體。由于兩個染色單體完全一樣,因此稱它們?yōu)榻忝萌旧珕误w。姐妹染色單體并不完全分離,而是由著絲點把它們連成一體,也就是說一個染色體包括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由于每個染色單體中各含有一個DNA分子,所以,此時的每個染色體都含有2個DNA分子。
總結:前期染色質(zhì)變成染色體,每個染色體上有兩個染色單體,核膜逐漸消失,核仁逐漸解體,細胞兩極出現(xiàn)紡錘絲構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紡錘體中央。
2.幻燈片播放中期變化
Flash演示。學生觀看動畫,討論回答前期到中期的變化。
教師簡要點撥,說明中間位置赤道板不存在。之后歸納總結: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紡錘絲連接在著絲點的兩側,此時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
3.幻燈片播放后期變化
Flash演示。學生觀看動畫,討論回答中期到后期的變化。
教師引導總結:染色體著絲點一分為二,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子染色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在紡錘絲的牽引下開始向兩極運動,使細胞中兩極中各有一套染色體,兩套染色體相同,且和親代染色體也相同。
4.幻燈片播放后期變化
Flash演示。學生觀看動畫,討論回答后期到末期的變化
教師引導總結:子染色體到達兩極,染色體變成染色質(zhì)絲,核膜出現(xiàn),核仁重建,赤道板中央出現(xiàn)細胞板,細胞板上高爾基體豐富逐漸形成新細胞壁,將細胞一分為二。教師說明:實質(zhì)上分裂期也是連續(xù)的過程,我們只是為了分析的方便,而將其人為的分開的。
(三)總結歸納,知識升華
1.分別講解完各時期特點后,師生用精煉的語言共同總結出各時期特點,教師邊講解邊在黑板黏貼有絲分裂各時期剪貼圖,同時學生2人為一組,在課桌上的細胞模型中用染色體模型操作。
(前期:膜仁消失現(xiàn)兩體;中期:形數(shù)清晰赤道齊;后期:一分為二向兩極;末期:兩消兩現(xiàn)新建壁。)
2.引導學生再次分析各時期變化圖像,填寫下列表格,并將規(guī)律繪制在學案的坐標圖內(nèi)。
(四)布置作業(yè)
通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學習,課下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特征,并歸納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待下節(jié)課學習。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