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思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2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三。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詳細介紹:(一)課題
大氣的壓強
(二)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道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了解大氣壓強存在的實例。
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方法及結果,記住大氣壓強的值。
3.能用大氣壓強的知識解釋有關現(xiàn)象,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大氣壓強的現(xiàn)象,難點是大氣壓強知識的應用。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分析對比,指導應用。
(六)教(學)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紙片,水,可口可樂瓶1個,廣口瓶,浸過酒精的棉球,細砂,煮熟剝殼雞蛋一個,注射器,鉤碼,約1米長的玻璃管,水槽水銀,皮碗,米尺,燒瓶,兩用氣筒。
學生用:皮碗(每兩位學生一對)。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演示實驗;實驗置疑,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現(xiàn)象?(硬紙片掉下)
(2)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xiàn)象?(硬紙片沒有掉下來)。再慢慢按下圖1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又看什么現(xiàn)象?(硬紙片仍沒有掉下來)。
2、引題:同學們想知道實驗中硬紙片不會掉下來的原因嗎?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大氣壓強的存在:
1、閱讀課本中馬德堡半球?qū)嶒灥墓适?,并要求學生用兩個皮碗作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灒?/p>
學生照課本中圖11—2做實驗,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后兩手用力往外拉,發(fā)現(xiàn)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討論如何操作,拉開皮碗的力更大。
2、師生討論:
馬德堡半球?qū)嶒灪湍M實驗的共同點是:將金屬球內(nèi)和皮碗內(nèi)的空氣抽出或擠出;實驗效果(表現(xiàn)為拉力的大?。┤Q于抽出和擠出的空氣的多少。
思考:在大氣中,拉開被抽出空氣或被擠出空氣的馬德堡半球或皮碗為什么必須用力,感受什么情況下用力較大,讓學生逐步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
3、實驗驗證:
再看覆杯實驗:(如圖1)玻璃杯內(nèi)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nèi)的水對硬紙片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紙片。而當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圈時硬紙片未掉下來,說明處處都存在大氣壓強,且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jaB88.CoM
演示:廣口瓶吃雞蛋實驗,將點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裝有細砂的廣口瓶中,迅速將剝殼的熟雞蛋塞住瓶口,待火熄滅后,觀察到雞蛋慢慢被吸入瓶內(nèi),如圖2。
討論:由于棉花燃燒使瓶內(nèi)氣壓降低,當瓶內(nèi)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時,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nèi)。
4、小結: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引導過渡:馬德堡半球?qū)嶒灡砻鞔髿鈮簭娛呛艽蟮?。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p>
(二)大氣壓強的大小:
1、由圖3覆杯實驗的啟示,我們將盛滿水的可口可樂瓶去蓋倒插在水槽中,發(fā)現(xiàn)瓶中的水仍不下落(圖4),把水改變成水銀,瓶子用試管代替,這就是托里拆利實驗如圖5,用此實驗可研究大氣壓強的大小。
2、演示
(1)介紹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2)邊講邊做演示,完畢后,請一位學生上臺用米尺測一測玻璃管內(nèi)水銀柱的高。(提示水銀柱上方是真空)
教師講述并板書: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3、學生求出760毫米水銀柱的壓強的大小。由P=ρgh,算出得:P=105帕。(教師板書這個值),簡要說明不同地方大氣壓強不同,將在下一節(jié)課學習。
4、小結: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約為105帕。
三、鞏固練習
1、演示: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針的孔用橡皮帽蓋住,拉動活塞后放手,活塞返回原處(想想為什么?)。再將注射器倒置過來后,在活塞上掛300克的鉤碼,活塞不會被拉出注射筒。請同學們討論這又是為什么?
2、演示如圖6的實驗:將細玻璃管插入燒瓶的軟大塞小孔中,用兩用氣筒抽去燒瓶中的空氣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燒杯中,將會看到燒瓶中有小噴泉出現(xiàn)。討論原因引導學生歸納解釋此現(xiàn)象的要點。
3.學自由發(fā)言:暢談自己觀察到的大氣壓強現(xiàn)象;教師引導、幫助學生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常見的大氣壓強現(xiàn)象。
四、課外作業(yè)
用刻度尺測你手掌的長和寬,粗略計算你手掌的面積;求作用在你手掌上的大氣壓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氣壓力有多大?
(八)說明
1、課文中摸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灐庇玫摹捌ね搿痹谏钯Y料商店有售,這樣的皮碗是金魚缸中固定水草用的。這個模擬實驗效果好。
2、采用覆杯實驗引伸出托里拆利實驗,這樣的過渡比較自然,效果好。做托里拆利實驗的關鍵是讓玻璃管內(nèi)裝滿水銀,(要注意排出管內(nèi)的空氣),然后將水銀管倒置插入水銀槽內(nèi),管內(nèi)水銀徐徐下落,上部變?yōu)檎婵?,這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著的。
3、用注射器做活塞拉動后返回實驗,活塞掛重物實驗和用燒瓶作噴泉實驗。一方面是進一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現(xiàn)象。這樣,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還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
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三
延伸閱讀
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二
詳細介紹:
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并能簡單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強的現(xiàn)象。
3.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實驗而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斯卡,它相當于760毫米高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紙片、水、廣口瓶、浸過酒精的棉球、細砂、煮熟剝殼雞蛋一個、注射器、鉤碼、約1米長的玻璃管、水銀、汽水瓶、皮碗、米尺、啤酒瓶。
學生用:皮碗(每二位學生一對)。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演示實驗:由實驗設置疑問,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現(xiàn)象(硬紙片掉下)?
(2)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暫不放手,問:如果放手,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先請同學們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現(xiàn)象?(硬紙片沒有掉下來。)
2.講述:同學們要知道實驗時,硬紙片不會掉下來的原因嗎,學習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閱讀課文前面的“?”和圖11—1。讀后問:大家閱讀了馬德堡半球?qū)嶒灒諝獍褍蓚€銅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16匹馬都很難把它們拉開。對于這個實驗,同學們想試一試嗎?現(xiàn)在,我們模仿馬德堡半球?qū)嶒瀬碜鲆蛔觥?/p>
2.學生實驗:學生照課本中圖11—2做實驗,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后兩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開(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
3.講述: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著,這層空氣又叫大氣層??諝庥捎谑苤亓ψ饔?,而且能流動,因而空氣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教師板書這句話)。
4.講述:剛才同學們所做的模仿馬德堡半球?qū)嶒灪蛫W托·格里克做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灒浞肿C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抽出金屬半球內(nèi)空氣(或擠壓出皮碗內(nèi)的空氣),兩個金屬半球(或兩個皮碗)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緊緊地壓在一起,因而很難把它們拉開。
5.演示、驗證:剛上課時,老師演示的實驗,表明玻璃杯內(nèi)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nèi)水對硬紙片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托住了硬紙片,所以硬紙片不會掉下來。
演示課本中圖11—4的實驗(演示后,由學生舉手發(fā)言,說明雞蛋為什么會擠進廣口瓶內(nèi),引導學生說出由于棉花燃燒耗盡了瓶內(nèi)空氣,瓶內(nèi)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雞蛋在大氣壓強作用下,被壓入瓶內(nèi))。
6.講述、過渡:根據(jù)奧托·格里克的馬德堡半球?qū)嶒?,不僅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表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學生托里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7.演示:
(1)介紹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2)演示托里拆利實驗(一面演示,一面講解),演示完后,請一位學生上臺用米尺測一測玻璃管內(nèi)水銀柱的高度。
教師講述并板書: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8.講述:760毫米水銀柱的壓強有多少帕呢?請同學們根據(jù)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hg算一算(學生演算,教師巡視)。學生算出結果后,接著講述:760毫米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約為105帕,這就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出的大氣壓強的值(教師板書后,簡要說明這個值是“海平面”所測的值,不同的地方大氣壓強不同,將在下一節(jié)課學習)。
三、小結本課內(nèi)容
四、鞏固練習:
1.演示: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針的孔用橡皮帽蓋住,倒置注射器后,在活塞上掛上500克的鉤碼,活塞不會被拉出注射筒。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
2.演示課本圖11—6的實驗:將啤酒瓶裝滿水,堵住瓶口,倒插入水中,緩緩往上提(瓶口不提出水面),觀察啤酒瓶中的水是否流出來。討論原因。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認真閱讀一遍課文。
2.把本節(jié)后練習的第1、2題和章后習題第3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3.把課文后練習第3題和習題第1、2題在閱讀課文后,聯(lián)系課內(nèi)所講內(nèi)容,進行思考,準備著下節(jié)課在課內(nèi)口答。
(四)說明
1.課文中圖11—2“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灐庇玫摹捌ね搿痹谵r(nóng)貿(mào)市場的金魚市上可以購買,這樣的皮碗是金魚缸中固定水草用的,價格很便宜。學校實驗室可統(tǒng)一購買,用后由實驗室保管,供長期使用。這個模擬實驗效果很好。
2.在做托里拆利實驗要注意打開窗子通風。要邊做邊講,使學生明白玻璃管內(nèi)裝滿水銀,排出了空氣,倒置插入水銀槽內(nèi),管內(nèi)水銀徐徐下落到一定高度而停止下落,上部為真空,這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強支持著的道理。
3.用注射器掛鉤碼的補充實驗,一方面是進一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達到鞏固本課知識的目的,同時在注射器活塞下掛一個500克的砝碼,給學生以驚奇,更加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到此,初二學生已學習了快一年的物理了,要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斷地保持下去,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增強。
4.對于啤酒瓶的實驗,啤酒瓶容易獲得,學生自己都可以做,可作為作業(yè)(動手的作業(yè))讓學生回家自己做一做,比在課室內(nèi)看一看更生動,更具體,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解物理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5.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大氣壓強教案示例之二
《大氣壓強》教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大氣壓強》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
“發(fā)現(xiàn)法”“做中學”“思中學”“說中學”“練中學”是新課改中常見的詞匯,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其內(nèi)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為了實現(xiàn)課堂互動,讓學生快樂學習、學會學習。由于水銀對人體有害,“大氣壓強”一節(jié)的實驗多為講解實驗,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應該怎樣把握教材,實現(xiàn)師生互助,達到教學目標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對于本節(jié)的教學,對學生提出課前預習要求:
1.根據(jù)課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實驗和水杯實驗,初步體會實驗原理、產(chǎn)生問題;
2.觀察生活中與大氣壓有關的現(xiàn)象。
課堂上,我將其分為四部曲: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三、問題的拓展──聯(lián)系實際、深化研討;
四、總結和歸納──形成結論、體味方法。
具體的處理方法: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在家里做了實驗,你是怎樣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約2分鐘的發(fā)言時間)教師對講得好的進行表揚,對講得不怎么好的進行鼓勵,調(diào)動積極性。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一)大氣壓強概念的得出
1.學生做皮碗實驗(如圖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鉤碼?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鉤碼,就只有空氣!這個力量一定來自空氣。那為什么要擠壓皮碗呢?學生會談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師進行動畫分析講解(圖2),得出A中大氣對皮碗有向上的壓力F;B中大氣對皮碗有向右的壓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間產(chǎn)生一個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鉤碼的重,從而得出大氣壓強的概念。
2.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還有哪些實例?鼓勵學生發(fā)言,肯定學生的發(fā)言后,請兩位學生分別演示書上的“水杯實驗”和“雞蛋實驗”,再一次分析原因。
3.教師指出: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馬德堡半球?qū)嶒?。通過多媒體介紹奧托·格里克和馬德堡半球?qū)嶒?,然后請學生上臺演示,學生踴躍爭取動手,此時,可趁機提問:①怎么做這個實驗?②為什么要將里面的空氣抽掉?實驗完畢后,再請學生講講: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力量?說明了什么?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科學求證,大膽實踐。
4.思路拓展:為什么大氣有壓強?為什么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了
對比液體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學生很容易得出空氣受重力作用,所以能產(chǎn)生壓強,空氣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的結論。
(二)大氣壓強的測量
1.提問:我們怎樣才能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
2.演示(圖3)實驗:將玻璃瓶灌滿水,再倒過來,看到什么現(xiàn)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沒有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個向上的力的作用,這個作用只能是來自大氣壓。將瓶子灌滿的目的是什么?再將玻璃瓶換成1米長的玻璃管,用水灌滿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還是沒有流下來。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長,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氣壓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話題,進一步猜想)
3.介紹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實驗: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實驗動畫,邊演示邊講解。
4.我們怎樣將大氣壓強計算出來呢?
水銀產(chǎn)生的壓力與大氣壓力平衡,將大氣壓強轉化為水銀的壓強來計算:
P=P0=ρ水銀gh
5.這里是采用轉化和替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算一算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有難度。
三、問題的拓展──聯(lián)系實際、深化研討
(一)托里拆利實驗的拓展
1.實驗中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氣排盡?如果沒有排盡空氣,對實驗結果有什么影響?為什么?我們又怎樣檢驗空氣是否排盡?
2.玻璃管的粗細對結果有沒有影響?為什么?
3.如果將玻璃管往上提1cm或往下壓1cm,但管口都不離開槽中水銀面,管內(nèi)外水銀高度差有沒有變化?如果將玻璃管傾斜呢?為什么?
4.如圖4,a中在玻璃管頂端A處開一個小孔,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間B處開一個小孔呢?
5.如圖5,如果當時的大氣壓是72cm水銀柱,a中A點的壓強是多少?B點的壓強又是多少?b中玻璃管頂端受到多大的壓強?
(二)計算問題拓展
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氣gh來計算空中某點的壓強?為什么?
2.假定當?shù)氐臍鈮菏?6cm水銀柱,塑料吸盤的半徑是10cm,塑料吸盤吸在天花板上(不考慮吸盤的質(zhì)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體?
3.假定地面的氣壓是76cm水銀柱,地球的半徑是6400km,地球上空氣的質(zhì)量大約是多少?
四、總結和歸納──形成結論、體味方法
這一部分盡量由學生完成,教師提示、鼓勵。在這里就略寫。
1.學生活動: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相互補充,形成本節(jié)知識體系。
2.學生活動: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
3.教師結語:生活處處皆物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多想方法,大膽實踐,就能學好學活。
大氣壓強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大氣壓強》,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第三節(jié)大氣的壓強(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大氣壓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是很大的.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能力.
3.培養(yǎng)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馬德堡半球?qū)嶒灥膶W習,使學生愛科學;在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理性思維的成就.
教學重點
大氣壓強的確定
教學難點
大氣壓強的確定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
(1)桌面上實驗器材清單:吸管、集氣瓶、去芯的酒精燈、鑷子、鐵架臺、鵪鶉蛋、水槽、大小試管、保溫杯(內(nèi)裝熱水)、紙杯、縫衣針、硬紙片、塑料吸盤、氣球各一個。
(2)配套多媒體課件一套、罐頭一瓶、集氣瓶、去芯的酒精燈、鑷子、鐵架臺、鵪鶉蛋、水槽、大小試管、熱水瓶各一個、有色水少量、馬德堡實驗裝置一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先要來當一回魔術師,給大家表演兩個魔術。這里有兩根內(nèi)徑差不多大的試管,它們重疊起來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們猜猜會不會掉?在大試管里注入大半試管的水,將小試管慢慢插入大試管中,這時把兩管同時倒立過來,注意了,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請學生回答:小試管不但不往下掉,還往上升呢。)再來一個:我桌上有一個鵪鶉蛋,大家看好了,現(xiàn)在我要讓小燒瓶把蛋整個吞下去。看我變變變,瞧,進去了!剛剛的兩個小魔術是不是老師施了魔法呢?不是的,學完“大氣壓強”這一節(jié)內(nèi)容后,同學就知道為什么了。
二、新課教學
同學回憶一下上一章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壓強,同理,空氣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也有壓強,這個壓強就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有同學可能會講,空氣本來就看不見、摸不著,我倒是可以通過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風來知道它的存在,這大氣壓我怎么知道有沒有呢?大屏幕演示馬德堡半球?qū)嶒炦^程,介紹半球構造,再請同學抽氣后拉半球。大氣壓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不管抽沒抽氣,半球外部始終受大氣壓作用。只不過,抽氣前,內(nèi)外氣壓值一樣,所以顯現(xiàn)不出來;抽氣后,外界大氣壓遠大于瓶內(nèi)氣壓,因而表現(xiàn)出把兩個半球緊緊壓在一起了。馬德堡半球?qū)嶒災苡辛ψC明大氣壓的存在。實際上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很多,同學利用桌面上給你的器材,動手做幾個實驗吧。要記得哦,只有內(nèi)外有氣壓差,大氣壓才能顯露出來。找找看,你能設計出幾個跟大氣壓有關的實驗?小組成員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協(xié)作,看哪一組想得最多。完成一個記錄一個。表格也在桌上。開始。(幾分鐘后,有代表性地請學生宣讀實驗記錄,并請同學分析實驗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通過剛剛的實驗同學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用小試管裝滿水后從水槽中倒提出來水一滴不灑,有的小組用大試管做這個實驗結果也一樣,那是不是說大氣壓能無限制地支持任意高度的水柱呢?早在1640年,在意大利北部佛羅倫薩城,塔斯坎寧大公爵在家里的花園中修建了一座十分精美的噴水池,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水源供給,就在園中挖了一口井,井口離地面足有十多米,并且裝上了強有力的抽水機。大公爵和設計師想,在晨曦中噴泉與園內(nèi)景色相映一定美極了。工程完成后,大公爵選擇了吉日邀請了親朋好友,正式揭幕噴泉??墒鞘謷吲d,盡管抽水機不停地工作,噴水池卻噴不出一滴水來。在實際上,在當時的生產(chǎn)實踐中,這類問題不止出現(xiàn)一次。礦工們早就發(fā)現(xiàn)無論費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把礦井里的水吸到離地面10米以上的地方。噴水池風波雖然結束了,但問題卻留給了科學家。到底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大氣壓到底有多大呢?三年之后,一位青年學者找到了答案,他就是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
因為水銀有毒,所以現(xiàn)在在課堂上不做托里拆利實驗了。托里拆利也在實驗后4年39歲就辭世了,又是一位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科學家。這個實驗我們可通過視頻錄像來了解全過程。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大氣壓能支持76厘米的水銀柱,而水銀的密度是水密度的13.6倍,也就是說能支持水柱的高度應為13.6×0.76m,約為10m,如果超過了這個值,則無論用多強勁的抽水機都白搭,而且如果違背了科學,再選良辰吉日都是無稽之談。
再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nèi)梭w周圍會不會有大氣壓?有,那為什么沒把我們壓癟?同學們都看過電影、電視里的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都要穿著厚厚的宇航服,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如果不穿,會怎么樣?同學們再開動腦筋,找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跟大氣壓有關的現(xiàn)象?聯(lián)想:注射器吸取藥液過程、鋼筆吸水過程、塑料掛衣鉤掛書包。
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我們今天主要認識了大氣壓的存在,并知道了大氣壓的大小?;氐介_始我給同學演示的兩個小實驗,同學能解釋原因嗎?同學再想想有沒有辦法把蛋再完整的給吐出來?啟發(fā)學生上臺操作演示完實驗后,告訴學生:大氣壓雖然可以簡稱氣壓,但大氣壓和氣壓還是有區(qū)別的。嚴格說起來,大氣壓只是氣壓的一種,是外部空氣產(chǎn)生的壓強;而氣壓還包括封閉空氣產(chǎn)生的壓強、水蒸氣或其他各種氣體產(chǎn)生的壓強等。當瓶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時,鵪鶉蛋就被壓出來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內(nèi)容。第一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尤其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的實驗充分認識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第二個是解決了大氣壓強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說明,大氣壓強的值等于實驗中管內(nèi)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四、布置作業(yè)
課本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五、板書設計
1.大氣壓的存在
2.大氣壓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