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25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5章二次函數(shù)教案學案(共21套蘇科版)。
二次函數(shù)
學生姓名:______班級:
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對實際問題情境分析確定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的過程,體會二次函數(shù)意義;
2.了解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會確定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中各項的系數(shù)。
學習重點和難點:
體會二次函數(shù)意義,確定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中各項的系數(shù)
問題導學:
(一)情景
1.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紋不斷向外擴展,擴大的圓的面積S與半徑r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____________。
2.用16米長的籬笆圍成長方形的生物園飼養(yǎng)小兔,怎樣圍可使小兔的活動范圍較大?
設長方形的長為x米,則寬為____________米,如果將面積記為y平方米,那么變量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給邊長為x米的正方形房間鋪設地板,已知某種地板的價格為每平方米240元,踢腳線的價格為每米30元,如果其他費用為1000元,門寬0.8米,那么總費用y為多少元?
在這個問題中,地板的費用與____________有關,為____________元,踢腳線的費用與有關,為____________元;其他費用固定不變?yōu)開___________元,所以總費用y(元)與x(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探索
上述函數(shù)函數(shù)關系有哪些共同之處?它們與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地,我們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的函數(shù)為二次函數(shù)。其中___________是自變量,____________函數(shù)。
一般地,二次函數(shù)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你能說出上述三個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嗎?
(三)典例分析
例1、判斷:下列函數(shù)是否為二次函數(shù),如果是,指出其中常數(shù)a.b.c的值.
(1)(2)(3)
(4)(5)(6)
(7)(8)
例2.當k為何值時,函數(shù)為二次函數(shù)?
例3.寫出下列各函數(shù)關系,并判斷它們是什么類型的函數(shù).
⑴正方體的表面積S(cm2)與棱長a(c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⑵圓的面積y(cm2)與它的周長x(c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⑶某種儲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計利息,求本息和y(元)與所存年數(shù)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⑷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和為26cm,求菱形的面積S(cm2)與一對角線長x(c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當堂檢測:
(1)如圖,學校準備將一塊長為20m、寬為14m的矩形陸地擴建。如果長、寬都增加xm,則擴建面積S(m2)與x(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
(2)如圖,把一張長為30cm、寬為20cm的矩形紙片的一角漸趨一個正方形,則剩余擴建面積S(cm2)與所剪正方形邊長x(c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
(3)圓柱的高14cm,則圓柱的體積V(cm3)與底面半徑r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
(4)某化肥廠10月份生產(chǎn)某種化肥200t,如果11、12月的月平均增長率為x,則12月份化肥的產(chǎn)量y(t)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
課后作業(yè)(1):
1.已知函數(shù)是二次函數(shù),則m=_________.
2.已知二次函數(shù),當x=3時,y=-5,當x=-5時,求y=_________.
3.一個長方形的長是寬的1.6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S與寬x之間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
4.如圖,用50m長的護欄圍成一塊靠墻的矩形花園,則花園的面積y(m2)與邊長x(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
5.如圖,在長200m,寬80m的矩形廣場內(nèi)修建等寬的十字形道路,則陸地面積y(m2)與路寬邊長x(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
6.一個圓柱的高與底面直徑相等,它的表面積S與底面半徑r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
7.用一根長為40cm的鐵絲圍成一個半徑為r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積y與它的半徑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這個函數(shù)是二次函數(shù)嗎?請寫出半徑r的取值范圍.
8.一條隧道的截面如圖所示,它的上部是一個半圓,下部是一個矩形,矩形的一邊長2.5m.
⑴求隧道截面的面積S(m2)關于上部半圓半徑r(m)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⑵求當上部半圓半徑為2m時的截面面積.(π取3.14,結(jié)果精確到0.1m2)
課后作業(yè)(2):
1.下列函數(shù):(1)y=3x2++1;(2)y=x2+5;(3)y=(x-3)2-x2;(4)y=1+x-,屬于二次函數(shù)的是(填序號).
2.函數(shù)y=(a-b)x2+ax+b是二次函數(shù)的條件為.
3.下列函數(shù)關系中,滿足二次函數(shù)關系的是()
A.圓的周長與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B.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長度與所掛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
C.圓柱的高一定時,圓柱的體積與底面半徑的關系
D.距離一定時,汽車行駛的速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
4.某超市1月份的營業(yè)額為200萬元,2、3月份營業(yè)額的月平均增長率為x,第一季度營業(yè)額y(萬元)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
5、一塊直角三角尺的形狀與尺寸如圖,若圓孔的半徑為,三角尺的厚度為16,求這塊三角尺的體積V與n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jAB88.CoM
6.某地區(qū)原有20個養(yǎng)殖場,平均每個養(yǎng)殖場養(yǎng)奶牛2000頭。后來由于市場原因,決定減少養(yǎng)殖場的數(shù)量,當養(yǎng)殖場每減少1個時,平均每個養(yǎng)殖場的奶牛數(shù)將增加300頭。如果養(yǎng)殖場減少x個,求該地區(qū)奶??倲?shù)y(頭)與x(個)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7.圓的半徑為2cm,假設半徑增加xcm時,圓的面積增加到y(tǒng)(cm2).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當圓的半徑分別增加1cm、時,圓的面積分別增加多少?
(3)當圓的面積為5πcm2時,其半徑增加了多少?
8.已知y+2x2=kx(x-3)(k≠2).
(1)證明y是x的二次函數(shù);
(2)當k=-2時,寫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延伸閱讀
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22章二次函數(shù)教案(共14套新人教版)
22.1.1二次函數(shù)
01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體會二次函數(shù)的意義,理解二次函數(shù)的有關概念.
2.能夠表示簡單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
02預習反饋
閱讀教材P28~29,理解二次函數(shù)的意義及有關概念,完成下列內(nèi)容.
1.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數(shù),a≠0)的函數(shù),叫做二次函數(shù).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分別為a,b,c.
(1)下列函數(shù)中,不是二次函數(shù)的是(D)
A.y=1-2x2B.y=(x-1)2-1
C.y=12(x+1)(x-1)D.y=(x-2)2-x2
(2)二次函數(shù)y=x2+4x中,二次項系數(shù)是1,一次項系數(shù)是4,常數(shù)項是0.
【點撥】判斷二次函數(shù)要緊扣定義.
2.現(xiàn)在我們已學過的函數(shù)有一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它們的表達式分別是y=ax+b(a,b是常數(shù),a≠0)、y=ax2+bx+c(a,b,c是常數(shù),a≠0).
如:一個圓柱的高等于底面半徑,寫出它的表面積S與半徑r之間的關系式.
解:S表=4πr2.
03新課講授
例1(教材P28問題1)n個球隊參加比賽,每兩隊之間進行一場比賽.寫出比賽的場次數(shù)m與球隊數(shù)n之間的關系式.
【解答】每個球隊要與其他(n-1)個球隊各比賽一場,甲隊對乙隊的比賽與乙隊對甲隊的比賽是同一場比賽,所以比賽的場次數(shù)是m=12n(n-1)=12n2-12n.
【跟蹤訓練1】(22.1.1習題)某校九(1)班共有x名學生,在畢業(yè)典禮上每兩名同學都握一次手,共握手y次,試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y(tǒng)=12x2-12x,它是(填“是”或“不是”)二次函數(shù).
例2(教材P28問題2)某種產(chǎn)品現(xiàn)在的年產(chǎn)量是20t,計劃今后兩年增加產(chǎn)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產(chǎn)量增加x倍,那么兩年后這種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y將隨計劃所定的x的值而確定,y與x之間的關系應怎樣表示?
【解答】這種產(chǎn)品的原產(chǎn)量是20t,一年后的產(chǎn)量是20(1+x)t,再經(jīng)過一年后的產(chǎn)量是20(1+x)(1+x)t,即兩年后的產(chǎn)量y=20(1+x)2.
【跟蹤訓練2】(22.1.1習題)國家決定對某藥品價格分兩次降價,若設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該藥品原價為18元,降價后的價格為y元,則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C)
A.y=36(1-x)B.y=36(1+x)
C.y=18(1-x)2D.y=18(1+x2)
例3(教材P29練習T2的變式)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2cm,若從中挖去一個長為2xcm,寬為(x+1)cm的小矩形,剩余部分的面積為ycm2.
(1)寫出y與x之間的關系式,并指出y是x的什么函數(shù)?
(2)當小矩形中x的值分別為2和4時,相應的剩余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解答】(1)y=122-2x(x+1),即y=-2x2-2x+144.
∴y是x的二次函數(shù).
(2)當x=2和4時,相應的y的值分別為132和104.
【點撥】幾何圖形的面積一般需畫圖分析,相關線段必須先用x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來.
【跟蹤訓練3】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矩形場地,寫出場地面積S(m2)與矩形一邊長a(m)之間的關系式.
解:S=a(60-2a)2=-a2+30a.
04鞏固訓練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A.(5-a)2=2B.3x2+x-y2=0
C.y2=5-(2y-y3)D.x-1x2+1=0
2.若y=(b-1)x2+3是二次函數(shù),則b≠1.
3.有一個人患流感,經(jīng)過兩輪傳染后共有y人患了流感,每輪傳染中,平均一個人傳染了x人,則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y=x2+2x+1.
4.如圖,用一段長為30米的籬笆圍成一個一邊靠墻(墻的長度不限)的矩形菜園ABCD,設AB邊長為xm,則菜園的面積y(m2)與x(m)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y=-12x2+15x(不要求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5.已知函數(shù)y=(m+1)xm2-3m-2+(m-1)x(m是常數(shù)).m為何值時,它是二次函數(shù)?
解:m=4.
【點撥】不要忽視m+1≠0.
05課堂小結(jié)
1.二次函數(shù)的定義.
2.熟記二次函數(shù)y=ax2+bx+c中,a≠0,a,b,c為常數(shù).
3.如何表示簡單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
22.1.2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象和性質(zhì)
01教學目標
1.能夠用描點法畫函數(shù)y=ax2的圖象,并能根據(jù)圖象認識和理解其性質(zhì).
2.初步建立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與形的結(jié)合與轉(zhuǎn)化.
02預習反饋
閱讀教材P30~32,自學“例1”“思考”“探究”“歸納”,掌握用描點法畫函數(shù)y=ax2圖象的方法,理解其性質(zhì),完成下列內(nèi)容.
1.一般地,當a0時,拋物線y=ax2的開口向上,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頂點是拋物線的最低點,a越大,拋物線的開口越?。?br>
2.一般地,當a0時,拋物線y=ax2的開口向下,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頂點是拋物線的最高點,a越小,拋物線的開口越?。?br>
3.從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象可以看出:如果a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如果a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1)拋物線y=2x2的開口向上,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頂點是拋物線的最低點;
(2)拋物線y=-3x2的開口向下,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頂點是拋物線的最高點;
(3)在拋物線y=2x2對稱軸的左側(cè),y隨x的增大而減小,在對稱軸的右側(cè),y隨x的增大而增大;
(4)在拋物線y=-3x2對稱軸的左側(cè),y隨x的增大而增大,在對稱軸的右側(cè),y隨x的增大而減?。?/p>
03新課導入
回顧: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直線.
思考: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什么形狀呢?還記得如何用描點法畫一個函數(shù)的圖象嗎?
畫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
導入:你能畫出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象嗎?
第一步:列表:
x…-3-2-10123…
y=x2…9410149…
第二步:描點,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表中各點,如圖1.
圖1
圖2
第三步:連線,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各點,就得到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象,如圖2.
思考:觀察函數(shù)y=x2的圖象,它有什么特點?
總結(jié):(1)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曲線,它的開口向上,這條曲線叫做拋物線;
(2)拋物線y=x2的對稱軸是y軸,拋物線與它的對稱軸的交點是(0,0),它是圖象的最低點,叫做拋物線的頂點;
(3)在對稱軸的左側(cè),拋物線y=x2從左到右下降;在對稱軸的右側(cè),拋物線y=x2從左到右上升.也就是說,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划攛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04新課講授
例1(教材P30例1)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shù)y=12x2,y=2x2的圖象.
【解答】分別列表,畫出它們的圖象,如圖.
x…-4-3-2-101234…
y=12x2
…84.520.500.524.58…
x…-2-1.5-1-0.500.511.52…
y=2x2…84.520.500.524.58…
思考:函數(shù)y=12x2,y=2x2的圖象與函數(shù)y=x2的圖象相比,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總結(jié):共同點是開口向上,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不同點是開口大小不同,x2的系數(shù)越大,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例2(教材P30例1的變式)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shù)y=-x2,y=-12x2,y=-2x2的圖象,并考慮這些拋物線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解答】畫出圖象如圖.
思考:當a<0時,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象有什么特點?
【點撥】可從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開口大小去比較和尋找規(guī)律.
【跟蹤訓練1】(1)函數(shù)y=-2x2的圖象是拋物線,頂點坐標是(0,0),對稱軸是y軸,開口方向是向下;
(2)函數(shù)y=x2,y=12x2和y=-2x2的圖象如圖所示,請指出三條拋物線的解析式.
解:根據(jù)拋物線y=ax2中a的值來判斷,上面最外面的拋物線為y=12x2,中間為y=x2,在x軸下方的為y=-2x2.
【點撥】拋物線y=ax2,當a0時,開口向上;當a0時,開口向下,|a|越大,開口越小.
例3(補充例題)已知函數(shù)y=(m+2)xm2+m-4是關于x的二次函數(shù).
(1)求滿足條件的m的值;
(2)當m為何值時,拋物線有最低點?求這個最低點;
(3)當x為何值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為何值時,y隨x的增大而減???
【解答】(1)由題意,得
m2+m-4=2,m+2≠0.解得m=2或m=-3,m≠-2.
∴當m=2或m=-3時,函數(shù)為二次函數(shù).
(2)若拋物線有最低點,則拋物線開口向上,
∴m+20,即m-2.∴m=2.
這個最低點為拋物線的頂點,其坐標為(0,0),
(3)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點撥】也可結(jié)合圖象來分析完成此題.
【跟蹤訓練2】已知函數(shù)y=(m-1)xm2-2m+2+(m-2)x是二次函數(shù),且開口向上.求m的值及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并回答y隨x的變化規(guī)律.
解:由題意有m-10,m2-2m+2=2.
解得m=0(舍去),m=2.
所以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x2.
所以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05鞏固訓練
1.拋物線y=-13x2的開口向下,頂點坐標是(0,0),頂點是拋物線的最高(填“低”或“高”)點.
2.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13x2與拋物線y=-13x2的形狀相同,開口方向相反,兩條拋物線關于x軸對稱.
3.當m=-2時,拋物線y=(m-1)xm2+m開口向下,對稱軸為y軸,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br>
4.二次函數(shù)y=-6x2,當x1x20時,y1與y2的大小關系是y1y2.
5.一個二次函數(shù),它的圖象的頂點是原點,對稱軸是y軸,且經(jīng)過點(-1,14).
(1)求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畫出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
(3)根據(jù)圖象指出,當x>0時,若x增大,y怎樣變化?當x<0時,若x增大,y怎樣變化?
解:(1)由題意,設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為y=ax2,
將(-1,14)代入,得y=14x2。
(2)畫出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如圖.
(3)當x>0時,y隨x增大而增大;當x<0時,y隨x增大而減?。?/p>
06課堂小結(jié)
1.畫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象時,應注意些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并熟記拋物線y=ax2的性質(zhì)的?
拋物線y=ax2(a0)y=ax2(a0)
頂點坐標(0,0)(0,0)
對稱軸y軸y軸
位置在x軸的上方(除頂點外)在x軸的下方(除頂點外)
開口方向向上向下
增減性在對稱軸的左側(cè),y隨x的增大而減小
在對稱軸的右側(cè),y隨x的增大而增大在對稱軸的左側(cè),y隨x的增大而增大
在對稱軸的右側(cè),y隨x的增大而減小
開口大小a越大,開口越小
a越大,開口越小
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共19套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三種特殊形式,能將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
2.理解二次根式的根的概念,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根據(jù)實際問題列方程,向?qū)W生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
2.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獲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其他三種特殊形式.
3.經(jīng)歷觀察,歸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情感態(tài)度】
通過生活學習數(shù)學,并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提出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遷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展示問題)雷鋒紀念館前的雷鋒雕像高為2m,設計者當初設計它的上部(腰以上)與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與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即下部高度的平方等于上部與全部的積,如果設此雕像的下部高為xm,則其上部高為(2-x)m,由此可得到的等量關系如何?它是關于x的方程嗎?如果是,你能看出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嗎?
二、探索新知
由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得到,即.顯然這個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且x的最高次數(shù)為2,這類方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探究問題1如圖,有一塊矩形鐵皮,長100cm,寬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個同樣的正方形,然后將四角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個無蓋方盒.如果要制作的無蓋方盒的底面積為3600cm2,那么鐵皮各角應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教師設置如下問題學生討論:
如果設四角折起的正方形的邊長為xcm,則制成的無蓋方盒的底面長為多少?寬為多少?由底面積為3600m2可得到的方程又是怎樣的?
討論結(jié)果:設切去的正方形的邊長為xcm,則盒底的長為(100-2x)cm,
寬為(50-2x)cm.根據(jù)方盒的底面積為3600m2,得(100-2x)(50-2x)=3600.整理,得.化簡得.由次方程可以得出所切正方形的具體尺寸.
探究問題2要組織一次排球邀請賽,參賽的每兩個隊之間都要比賽一場.根據(jù)場地和時間條件,賽程計劃安排7天,每天安排4場比賽,比賽組織者應邀請多少個隊參賽?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程的建模過程:
(1)這次比賽共安排多少場?
(2)若設應邀請x個隊參賽,則每個隊與其他幾個隊各賽一場?這樣共應有多少場比賽?
(3)由此可列出的方程是什么?化簡后的方程是什么?
討論結(jié)果:全部比賽的場數(shù)為.設應邀請x個隊參賽,每個隊要與其他(x-1)個隊各賽一場,因為甲隊對乙隊的比賽和乙隊對甲隊的比賽是同一場比賽,所以全部比賽共場.列方程.整理,得.化簡,得,即.
觀察思考,口答下面的問題:
(1)上面的方程整理后含有幾個未知數(shù)?
(2)按照整式中的多項式的規(guī)定,它們最高次數(shù)是幾次?
(3)有等號嗎?或與以前多項式一樣只有式子?
老師點評:(1)都只含一個未知數(shù)x;(2)它們的最高次數(shù)都是2次的;(3)都有等號,是方程.
歸納總結(jié)
像這樣,等號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一元),并且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個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jīng)過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這種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shù);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shù);c是常數(shù)項.
想一想
二次項系數(shù)a為什么不能為0?在指出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時,a、b、c一定是正數(shù)嗎?
探究問題3探究問題2中可以看出,由于參賽球隊的支數(shù)x只能是正整數(shù),由此可列下表:
x12345678910......
x2-x-56
由上表可得,當x=8時,,所以x=8是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學生思考
方程有一個根為x=8,它還有其他的根嗎?
當x=-7時,,故x=-7也是方程的一個根.
歸納總結(jié)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就是這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實數(shù)根,則必然有兩個實數(shù)根,通常記為,.
三、掌握新知
例1求證:關于x的方程,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證明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證明即可.
證明:
∵,
∴,即.
∴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將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因此,方程必須運用整式運算進行整理,包括去括號、移項等.
解:去括號,得.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為3,一次項系數(shù)為-8,常數(shù)項為-10.
四、鞏固練習
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個數(shù)是()
①,②,③,④.
A.1個B.2個C.3個D.4個
2.已知方程的一個根是,則m的值為________.
3.關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
4.根據(jù)下列問題,列出關于x的方程,并將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指出其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
(1)4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邊長x;
(2)一個長方形的長比寬多2,面積是100,求長方形的長x.
答案:1.A2.-133.a≠14.(1),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為4,一次項系數(shù)為0,常數(shù)項為-25;(2),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為1,一次項系數(shù)為12,常數(shù)項為-100.
五、歸納小結(jié)
1.本節(jié)課要掌握:(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二次項、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的概念及其它們的運用.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還有那些收獲?
※布置作業(yè)※
從教材習題21.1中選取.
※教學反思※
1.注重知識的前后練習,在溫故而知新的過程中孕育新知,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規(guī)律,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2.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給出實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教師引導與啟發(fā)、點撥與設疑相結(jié)合,師生互動,體現(xiàn)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地位.
3.增設例題難度,讓學生產(chǎn)生困惑,避免今后犯類似錯誤,增加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4.對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形成過程,要讓學生大膽猜測,經(jīng)過思考、討論、分析的過程,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成功.
21.1一元二次方程
01教學目標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將一元二次方程轉(zhuǎn)化為一般形式,確定出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義,能夠運用代入法檢驗根的正確性.
02預習反饋
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一元),并且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如:下列方程:①1-x2=0;②2(x2-1)=3y;③2x2-3x-1=0;④1x2-2x=0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①③.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shù);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shù);c是常數(shù)項.
3.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就是這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如:下面哪些數(shù)是方程x2-x-6=0的根?-2,3.
-4,-3,-2,-1,0,1,2,3,4.
03新課講授
類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例1(教材P3例)將方程3x(x-1)=5(x+2)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和常數(shù)項.
【解答】去括號,得3x2-3x=5x+10.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x2-8x-10=0.
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為3,一次項系數(shù)為-8,常數(shù)項為-10.
【方法歸納】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就是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為ax2+bx+c=0(a≠0)的形式.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均包括數(shù)字前的符號.
2.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時,通常要將首項化負為正,化分為整.
【跟蹤訓練1】方程x2-2(3x-2)+(x+1)=0的一般形式是(A)
A.x2-5x+5=0B.x2+5x+5=0
C.x2+5x-5=0D.x2+5=0
【跟蹤訓練2】(21.1習題)一個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項系數(shù)為2,一次項系數(shù)為3,常數(shù)項為-5,則這個一元二次方程是2x2+3x-5=0.
類型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義
例2(教材補充例題)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ax+a-1=0的一個根為0,則a=1.
【思路點撥】將x=0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得到關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注意二次項系數(shù)a+1≠0.
【跟蹤訓練3】已知關于x的方程x2+bx+a=0的一個根是x=-a(a≠0),則a-b的值為(A)
A.-1B.0C.1D.2
04鞏固訓練
1.若(p-2)x2-3x+p2-p=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則(D)
A.p=2B.p≠0C.p>2D.p≠2
2.把方程(x-2)(x+2)+(2x-1)2=0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分別是(D)
A.5、-4、6B.1、-5、0C.5、-2、1D.5、-4、-3
3.若x=3是關于x的方程2x2+ax-6=0的一個根,則a的值是-4.
4.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不必解答):
(1)兩個連續(xù)整數(shù)的積是210,求這兩個數(shù);
(2)在一塊長250m、寬150m的草地四周修一條路,路修好后草地的面積減少1191m2,求這條路的寬度.
解:(1)設其中一個整數(shù)為x,則另一個整數(shù)為(x+1),依題意,得x(x+1)=210.
(2)設這條路的寬為xm,則(250-2x)(150-2x)=250×150-1191.
05課堂小結(jié)
九年級數(shù)學上期終復習要點三(蘇科版第五章二次函數(shù))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數(shù)學上期終復習要點三(蘇科版第五章二次函數(shù))”,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初三數(shù)學期終復習要點三
第5章二次函數(shù)
知識點:二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圖像與性質(zhì),用待定系數(shù)法確定解析式,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數(shù)解決問題。
典型例題:
例1.在下列各點中,一定在二次函數(shù)y=(x1)2+2圖象上的是()
A.(0,2)B.(1,2)C.(1,2)D.(1,0)
例2.已知二次函數(shù)y=x24x+3,當x0時,函數(shù)值y的取值范圍是()
A.y>3B.y<3C.y≥1D.1≤y<3
例3.已知拋物線y=ax2+2x+c的頂點坐標為(1,4),則c的值為.
例4.如圖,在拋物線y=x2的內(nèi)部依次畫正方形,使對角線在y軸上,另兩個頂點落在拋物線上.按此規(guī)律堆壘,第2015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例5.已知點M(2,1)在二次函數(shù)y=ax22bx+1的圖象上.
(1)b=;(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2)該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x軸的兩個交點為A、B,若AB=1,求該二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3)在(2)的條件下,若A(m,y1),B(m+2,y2)兩點都在該函數(shù)圖象上,試探究y1與y2的大小.
例6.如圖,拋物線y=x2+bx4與x軸交于點B(2,0)和C,點M在y軸上.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2)連結(jié)BM并延長,交拋物線于點D,過點D作DE⊥BC于點E.當以B、D、E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C相似時,求點M的坐標;
(3)連結(jié)BM,當∠OMB+∠OAB=∠ACO時,求AM的長.
當堂練習:
1.教練對小明推鉛球的錄像進行技術分析,發(fā)現(xiàn)鉛球行進高度y(m)與水平距離x(m)2間的關系為y=-(x-4)2+3,由此可知鉛球推出的距離是()
A.2mB.8mC.10mD.12m
2.已知拋物線y=a(x+1)(x-)與x軸交于點A,B,與y軸交于點C,則能使△ABC為等腰三角形的a的值有()
A.2個B.3個C.4個D.5個
3.若二次函數(shù)y=ax2+bx+c的x與y的部分對應值如表,則當x=-1時,y的值為.
4.已知二次函數(shù)y=(a-1)x2-2x+l的圖像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a的取值范圍是.
5.已知拋物線y=ax2經(jīng)過點A(-2,4).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關系式;(2)判斷點B(-,-3)是否在此拋物線上;
(3)若圖像上有兩點M(x1,y1)、N(x2,y2),其中l(wèi),則y1y2(在橫線上填“”“=”或“”).
6.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y=-x-3與拋物線y=x2+mx+n相交于兩個不同的點A、B,其中點A在x軸上.
(1)則A點坐標為▲;
(2)若點B為該拋物線的頂點,求m、n的值;
(3)在(2)條件下,設該拋物線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C,請你探索在平面內(nèi)是否存在點D,使得△DAC與△DCO相似?如果存在,求出點D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課后作業(yè):
1.已知函數(shù)y=,則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
A.x-1B.x-1C.x≤-1D.x≥-1
2.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bx+a(a≠0)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函數(shù)y=ax2+bx+c(a≠0)的最小值是-4;
B.-1和3是方程ax2+bx+c=0(a≠0)的兩個實數(shù)根;
C.當x1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D.當x≤-1或x≥3時,不等式ax2+bx+c≥0成立.
(第2題)(第3題)
3.如圖,已知拋物線y=-x2+px+q的對稱軸為直線x=-3,過其頂點M的一條直線y=kx+b與該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N(-1,1).若要在y軸上找一點P,使得PM+PN最小,則點P的坐標為()
A.(0,2)B.(0,)C.(0,)D.(0,)
4.如圖,已知二次函數(shù)y=x2-2x+3的圖象的頂點為A,且與y軸交于點C.
(1)求點A與點C的坐標;
(2)若將此函數(shù)的圖象沿z軸向右平移1個單位,再沿y軸向下平移3個單位,請直接寫出平移后圖象所對應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點C的對應點的坐標;
(3)若A(m,y1),B(m+1,y2)兩點都在此函數(shù)的圖象上,試比較y1與y2的大?。?br>
5.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矩形OCDE的三個頂點分別是C(3,0),D(3,4),E(0,4).點A在DE上,以A為頂點的拋物線過點C,且對稱軸x-1交z軸于點B.連接EC,AC.點P,Q為動點,設運動時間為t秒.
(1)填空:點A坐標為▲,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2)在圖1中,若點P在線段OC上從點O向點C以1個單位/秒的速度運動,同時,點Q在線段CE上從點C向E以2個單位/秒的速度運動,當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隨之停止運動.連接PQ,是否存在實數(shù)t,使得PQ所在的直線經(jīng)過點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在圖2中,若點P在對稱軸上從點A開始向點B以1個單位/秒的速度運動,過點P做PF⊥AB,交AC于點F,過點F作FG⊥AD于點G,交拋物線于點Q,連接AQ,CQ.當t為何值時,△ACQ的面積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參考答案:
典型例題:
1、B;2、C;3、3;4、;5、(1)b=a.2
(2)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1.3
∵AB=1,∴點(,0)在拋物線上.4
代入表達式:y=ax22ax+1得:a=.即表達式為:y=x2x+1.5
(3)①當m=0時,y1=y2;6
②當m0時,y1y2;7
③當m0時,y1y2.8
6.解:(1)由題意得:0=22b4,解之得:b=1.1
∴該函數(shù)解析式為:y=x2x4.2
(2)易證:△BOM∽△BED.
∴為使△BDE與△AOC相似,只需△BOM與△AOC相似.
易得:OC=4,OB=2,OA=4,∴△AO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4
∴△BOM也為等腰直角三角形.∴M(0,2)或M(0,2).6
(3)如圖,點M1滿足條件∠OM1B+∠OAB=∠ACO.
∵∠ACO=45°,∴∠DBM1=45°.
過點M1作M1D⊥AB于點D.
∴DB=DM1.
在Rt△AOB中,易得:AB=,
tan∠BAO=.
設DM1=x,則在Rt△AOB中,
易得:.
解之得:x=.
∴AM1=DM1=10.8
根據(jù)對稱性,在y軸負半軸上,OM2=OM1.
∴AM2=OM2OA=1044=2.10
當堂練習:
1、C;2、C;3、-3;4、且;5、
6.
課后作業(yè):
1、D;2、C;3、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