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教學(xué)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18湖心亭看雪教學(xué)案及答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湖心亭看雪教學(xué)案及答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心亭看雪
教學(xué)目標(biāo)
1、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及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白描的手法。
教學(xué)重點:
在深入理解寫景特點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教學(xué)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guān)系。
教學(xué)過程:
一、布置預(yù)習(xí)導(dǎo)學(xué)
1、你會讀加粗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nèi)
①毳()②強()飲③沆碭()
2.你能準(zhǔn)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①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沆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大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客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本文與柳宗元的《江雪》,說說它們在描寫手法和表達(dá)感情上的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導(dǎo)學(xué)習(xí)研討
(一)情境導(dǎo)入
我們剛剛領(lǐng)略了錢塘潮的雄奇壯麗,今天,讓我們再到杭州,去領(lǐng)略西湖的秀麗風(fēng)光。自古西湖就讓許許多多文人墨客夢縈魂牽,在西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蘇軾的《欽湖上初晴后雨》,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早春、雨后、盛夏的西湖已盡收眼底,今天讓我們再隨著明末散文家張岱去欣賞雪中的西湖美景。
(二)認(rèn)識作者,檢查預(yù)習(xí)情況
1、簡介作者,教師適當(dāng)補充
張岱:學(xué)生齊讀注釋①,提示要注意的三個地方:
(1)課文選自《陶庵夢憶》,憶——這是一部回憶錄。寫于明王朝滅亡之后,表現(xiàn)了對故國往事的懷念。
(2)作者的家鄉(xiāng)是哪里?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
教師補充,:明亡后,張岱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來消極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他的文章緬懷往昔風(fēng)月繁華,追憶前塵往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總帶有淡淡的哀愁。
2、檢查字詞預(yù)習(xí),夯實基礎(chǔ)
(三)、感知文意
1、教師范讀,學(xué)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2、學(xué)生讀課文,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1)學(xué)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并質(zhì)疑。
(2)小組討論交流,質(zhì)疑解難,教師巡視酌情指導(dǎo),教師也可預(yù)設(shè)重點字詞全班解決。
(四)、品讀文本
(一)三讀蓄勢
1、一生朗誦全文,師生簡評。
2、全班齊讀,明確要求:找出文中一個能形象概括張岱形象的詞語。(“癡”)
(二)三癡解意
“癡”用通俗的話怎么說?自由朗讀,討論,找出張岱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特別的呆氣。
(1)“癡行”(2)“癡景”——
教師:這段寫景文字運用了白描手法??啥嗝襟w摘要介紹白描手法
(3)“癡心”——知己之樂,醉情自然)如此安靜的環(huán)境,后文卻又寫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壞了?
一生讀“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A.“此人”是哪種人?用文言文說說看。
B.如果張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
(五)、練習(xí)拓展
利用白描手法寫人或物的片段。
三鞏固練習(xí)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解釋下列加粗詞的含義。
①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②上下一白:________。
③擁毳衣:________。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⑤及下船:________。⑥客此: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上下一白B.余拿一小舟C.一童子燒酒D.湖心亭一點
3.哪些動詞表現(xiàn)作者的“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云與山與水、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边@些詞對表達(dá)中心有何作用?試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aB88.COM
29湖心亭看雪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及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白描的手法。
學(xué)習(xí)重點:
在深入理解寫景特點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學(xué)習(xí)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guān)系。
學(xué)習(xí)過程:
一、預(yù)習(xí)自學(xué)
1、你會讀加粗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nèi)
①毳()②強()飲③沆碭()
2.你能準(zhǔn)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①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沆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大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客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本文與柳宗元的《江雪》,說說它們在描寫手法和表達(dá)感情上的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討學(xué)習(xí):
(一)介紹作者有關(guān)知識。
(二)檢查預(yù)習(xí)情況
(三)、感知文意
1、讀課文,把握字音及停頓。
2、讀課文,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四)、品讀文本
(一)三讀蓄勢
1、朗誦全文。
2、全班齊讀,明確要求:
(一)找出文中一個能形象概括張岱形象的詞語。
(二)三癡解意
“癡”用通俗的話怎么說?自由朗讀,討論,找出張岱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特別的呆氣。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A.“此人”是哪種人?用文言文說說看。
B.如果張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
(五)、練習(xí)拓展
利用白描手法寫人或物的片段。
三鞏固練習(xí)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解釋下列加粗詞的含義。
①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②上下一白:________。
③擁毳衣:________。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⑤及下船:________。⑥客此: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上下一白B.余拿一小舟C.一童子燒酒D.湖心亭一點
3.哪些動詞表現(xiàn)作者的“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云與山與水、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這些詞對表達(dá)中心有何作用?試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這說明作者身在他鄉(xiāng),客居異地。3)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四)2,1)——大雪獨行
(“是日更定”獨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時候去的)
教師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從人的聽覺來描寫,還從什么角度來寫?
(可有類似“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想象)
這樣的天氣我們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卻在天寒地凍的天氣里凌晨時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癡人“癡行”,真是“怪異”啊。2)上下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服質(zhì)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tài)畢現(xiàn),生動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來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協(xié)與靜簡潔概括,表現(xiàn)出悠遠(yuǎn)脫俗的情味。
3)a(湖中焉得有此雅興之人)b(彼此彼此)
三1.①都沒有了②全③包裹④哪里⑤到⑥客居2.A3.拿、擁、往、看4.副詞、數(shù)量詞的使用,于微觀中顯出宏觀,把鋪天蓋地的雪景烘托而出
精選閱讀
湖心亭看雪導(dǎo)學(xué)案
課題
28.湖心亭看雪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積累重點字詞:絕、定、拏、是、客、焉;注意2個字詞的寫法:“毳”“霧凇沆碭”。
2.翻譯重點句子:“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薄昂醒傻酶写巳??”“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3.通過朗讀和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美景。
4.體悟作者癡情自然,癡情山水的志趣和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
學(xué)習(xí)重點
積累重點文言詞匯;通過朗讀,感受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美景。
學(xué)習(xí)難點
體悟作者癡情自然,癡情山水的志趣和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
學(xué)習(xí)過程
備注
布置預(yù)習(xí)
1.借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學(xué)習(xí)、積累重點文言詞匯。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2.給加粗的字注意:拏()擁毳衣爐火()霧凇沆碭()()()
3.讀順課文(字音準(zhǔn)確,停頓恰當(dāng)),疏通文意。
4.你有怎樣的疑惑?
第一課時
一、預(yù)習(xí)展評(1.請三位同學(xué)分別把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注音寫在黑板,前兩項學(xué)生能寫多少就多少;2.請一名學(xué)生朗讀課文,注意聽其讀音和停頓;3.結(jié)合注釋學(xué)生口頭翻譯課文。)
二、出示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積累重點字詞:絕、一、更、是、客、焉;注意2個字詞的讀音和寫法:“毳”“霧凇沆碭”。
2.翻譯重點句子:“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薄昂醒傻酶写巳耍俊薄澳f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三、合作探究
預(yù)設(shè)問題1:從文章的標(biāo)題看,我們獲得什么信息?
預(yù)設(shè)問題2:“絕、一、更、是、焉”等的一詞多義;“客”等的活用;
預(yù)設(shè)問題3:“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的翻譯。
四、精講點撥
預(yù)設(shè)問題1:“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p>預(yù)設(shè)問題2:誦讀指導(dǎo):要求學(xué)生抑揚頓挫地誦讀課文,養(yǎng)成吟誦、咀嚼、揣摩和品味的習(xí)慣。
五、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20分)
1.解釋加點的字詞。(8分)
(1)湖中人鳥聲俱絕()(2)是日()
(3)更定矣()(4)惟長堤一痕()
(5)上下一白()(6)客此()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及下船()
2.下列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6分)
A.(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B.(1)及下船/(2)及魯肅過尋陽
C.(1)是日,更定矣/(2)問今是何世
D.(1)問其姓氏/(2)擇其善者而從之
E.(1)余強飲三大白而別/(2)而不知人之樂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譯文: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譯文:
六、布置預(yù)習(xí)
熟讀成誦,思考并解決下列問題:
1.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為什么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2.令相公和湖中人癡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
3.你有怎樣的疑惑?
第二課時
一、預(yù)習(xí)展評(1.請全體學(xué)生誦讀課文;2.個別學(xué)生背誦課文。)
二、出示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通過朗讀和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美景。
2.體悟作者癡情自然,癡情山水的志趣和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
三、合作探究
預(yù)設(shè)問題1: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為什么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預(yù)設(shè)問題2:令相公和湖中人癡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
預(yù)設(shè)問題3:作者借西湖雪景寄托了怎樣的情懷?與柳宗元在《江雪》中所表達(dá)的情懷是否相同?
四、精講點撥
預(yù)設(shè)問題1:描寫景物的方法。
預(yù)設(shè)問題2:理解作者的“癡”。
五、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
(一)必做題(20分)
1.作者寫看雪的時間、地點、天氣狀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2.文中具體描寫雪景的句子是:。(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3.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文筆精練,寫景很有特色,“_______________”從聲音角度寫出西湖雪夜的奇靜;“_______________”則從色彩角度描繪了西湖夜雪的全景。作者還抓住雪光的特點,捕捉了此時湖中特有的景物,運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痕”、“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創(chuàng)造出一幅意境朦朧、悠遠(yuǎn)脫俗的西湖夜雪圖。(用原文詞句回答)(8分)
4.請找出下列各組加粗字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3分)
A、上下一白。/一碧萬頃
B、更有癡似相公者。/即更刮目相待
C、湖中人鳥聲俱絕/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D、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5.下列句子表達(dá)錯誤的一項是()(3分)
A.“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不同凡響),為下文作伏筆。
B.“癡”與課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yīng),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C.作者寫作本文時,明朝已經(jīng)滅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號,含蓄的表達(dá)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
(二)選做題(10分)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zhào,船槳,這里作動詞,劃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為下列橫線字注音。(2分)
突兀()如頰()目酣神醉()丁酉()
2.解釋下列加粗詞語。(4分)
(1)突兀層崖中()(2)山色如娥()
(3)已不覺目酣神醉()(4)余游西湖始此()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
4.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初時的心情?(2分)
六、布置預(yù)習(xí)
學(xué)習(xí)心得
第28課湖心亭看雪
第一課時
【合作探究】
預(yù)設(shè)問題1:文章的標(biāo)題,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中心事情。
預(yù)設(shè)問題2:整理文中重點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
絕:①湖中人鳥聲俱絕(動詞,消失,停止)②率妻子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是:①是日(代詞,這,此)②問今是何世(判斷動詞)
焉:①湖中焉有此人(怎么)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語氣詞)
一:①上下一白(完全,全)②一碧萬頃(數(shù)量詞)
更:①更有癡似相公者(更加)②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詞類活用:
客:客此(名詞活用為動詞,客居)
預(yù)設(shè)問題3:(1)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葉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個人罷了。(2)湖中怎么可能還有這種人?
(3)別說您癡,還有比您更癡的人。
【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
1、(1)消失、停止(2)這(3)止、停(4)只有(5)全(6)客居(7)怎么(8)等到
2、B、D
3、(1)湖中怎么可能還有這種人?
(2)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葉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個人罷了。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預(yù)設(shè)問題1:(1)“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在“更定”時分,劃一條小船,“獨往湖心亭看雪”。(2)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鋪氈對坐”準(zhǔn)備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為歡喜,拉著一起喝酒;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時近年關(guān)(崇禎五年十二月)。
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景象。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獌裘谰s,簡潔通透,寫出了雪中西湖的空闊感。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細(xì)微點睛,生氣畢顯。將靜闊襯得更加靜闊,而又為清冷增添了絲許活力,由遠(yuǎn)而近,輕重有致,或潑墨或點染地寫意出來,“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雪在其中似有還無,似無還有,白色蒼渺之景,卻借影而得神,寥寥數(shù)筆,有酣暢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動的靈氣。
預(yù)設(shè)問題3:本文冰清玉潔、凝靜清絕的西湖雪景是作者志趣的外化。作者癡情于自然,癡情于山水,陶然自樂于真性情中。文章還含蓄地表達(dá)了作者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與《江雪》清奇意境、孤高情懷不同。
【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
1.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霧凇沆碭……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3.湖中人鳥聲俱絕;上下一白;一芥;兩三粒。
4.C
5.D
(二)選做題(10分)
1.wùjiáhānyǒu
2.(1)高聳的樣子(2)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3)喝足了酒(4)從這一次開始
3.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fēng)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蕩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
4.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湖心亭看雪》導(dǎo)學(xué)案
《湖心亭看雪》導(dǎo)學(xué)案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2.了解作者和時代背景。
3.賞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5.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語言風(fēng)格。
學(xué)習(xí)重點:
1.賞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作者介紹: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僑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來,均為顯宦。他早年過著精舍駿馬,鮮衣美食,斗雞放鷹,彈琴吟詩的貴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曉音樂戲劇,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
典型例題:問題一: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有何作用?
本文開篇敘事,交代看雪的時間及背景,“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樸實的記敘,交代了一個不尋常的人。寫不一般的紀(jì)年方法、不一般的時間、不一般的天氣,都是突出“獨,,字?!殹保粌H強調(diào)數(shù)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寫出了作者,與眾不同心態(tài)與情趣。
一、基礎(chǔ)部分
1.解釋加點的詞。
(1)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2)是日,更定矣________(3)惟長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兩三粒而已________(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解釋加點的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長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更有癡似相公者_(dá)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問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絕: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
二、閱讀
(一)閱讀下文,完成4~8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填空:張岱,字_______,號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籍貫)人。有著作《_______》和《________》等。
5.分析“絕”字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概括畫線部分的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
(2)作者寫雪景,為什么要著力去寫堤、亭、舟、人?
(3)量詞“痕、點、芥、?!钡淖饔檬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余嗎?為什么?
8.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
5.“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
6.“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么表達(dá)作用?
7.“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畫線句子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何特點?
(三)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9.補出下列語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
()拉余同飲
10.“強飲三大白而別”“拉余同飲”兩句中“強”和“拉”二字表現(xiàn)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
12.“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yīng)?寫出作者什么心情?
13.結(jié)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dá)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湖心亭看雪》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胡良華語文團(tuán)隊課堂教學(xué)實踐
《湖心亭看雪》教學(xué)設(shè)計
執(zhí)教:徐亮
時間:2009年12月11日
地點:馬鞍山市第一中學(xué)八年級六班
參與:胡良華徐亮陳經(jīng)武侯正紅郭兆雨
【教學(xué)目標(biāo)】
積累文言詞匯。
體會白描的寫景方法。
欣賞雪后西湖的奇景,感悟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作者復(fù)雜的情懷。
背誦課文。
【教學(xué)重點】
賞析文中描寫雪后奇景的文字。
體會白描的寫景方法的妙處。
【教學(xué)難點】
試領(lǐng)悟作者的精神世界,學(xué)習(xí)敘事、寫景、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xué)設(shè)想】
教法選擇:誦讀法、質(zhì)疑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jié)合。
課時安排:擬用1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課文
同學(xué)們,“一切景語皆情語”,假如作者心中有一個春天,那么他筆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筆下的景物就溫柔纏綿。可是,如果,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筆下的景物會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隨張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賞雪景并體會作者情感。(板書:《湖心亭看雪》)
二、檢查預(yù)習(xí)
(一)朗讀課文
學(xué)生朗讀課文,教師聽讀課文,了解學(xué)情,糾正錯誤的讀音、句讀。
指名學(xué)生朗讀,檢查朗讀情況,共同校正朗讀上的錯誤。
老師范讀。老師用慢速讀,力求學(xué)生聽清字音和節(jié)奏停頓。
學(xué)生按教師要求再讀課文。
(二)檢查預(yù)習(xí)
質(zhì)疑:同學(xué)們對課文的字句還有沒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請學(xué)生試譯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三、整體感知(
請學(xué)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課文寫了什么事情。
——張岱雪夜獨自到湖心亭看雪巧遇金陵客。(抓住記敘的要素)
四、品讀課文
(一)提問: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字概括呢?(“癡”)
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個“癡人”?
(學(xué)生討論并明確課文所寫“癡人”的“癡行,癡景,癡情”。)
癡行:雪夜獨行
癡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癡情(雅趣):知己之樂醉情自然(補充作者及其背景介紹。)
(二)、體會白描的寫景方法的妙處。
“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這些語言生動形象、華麗優(yōu)美嗎?(不,相反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這種寫作方法就稱之謂白描)
補充白描概念?!酌柙侵袊嫷囊环N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展示圖畫)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zhì)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tài)畢現(xiàn),生動形象。(誦讀“白描”的解釋。幫助學(xué)生理解。)
五、作業(yè)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二文寫作手法上的不同?
二文表達(dá)感情上的不同?
六、板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