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18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學案。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學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學案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一.文學小常識(判斷)
1.孔子名丘,字仲尼。()
2.孔子著有《論語》一書。()
3.孔子是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
4.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孔子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于他的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他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3.孔子拜師,他是拜誰為師?(老子)能做孔子老師的人,一定也非常了不起。我們也來認識一下老子。出示老子資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華夏族,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
4.子(第三聲)是古代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男子的尊稱。師:在古代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如孟子,莊子,韓非子)。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穿越時空,回到2000多年前,看看孔子和老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通讀順了再往下讀。
檢測生字詞
①出示曲阜洛陽(及地圖)讓學生說發(fā)現(xiàn)。(感嘆句子的遙遠)
②出示遠近聞名知識淵博風餐露宿不遠萬里日夜兼程風塵仆仆(點名讀,齊讀)
③出示第三組詞語:迎候等候毫無保留傳授。(請學生讀)找近義詞,說區(qū)別。
三.再讀課文,概述大意。
請同學們概括課文大意。誰來補充完整。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我們的同學真是會讀書的孩子,能把長長的文章都成這么短短的一段話。現(xiàn)在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用橫線劃出孔子拜師途中遇到的困難的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生齊讀)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距離遙遠。從哪些詞感受到的?(上千里,幾個月,終于)出示圖片(曲阜到洛陽)誰能讀出距離的遙遠。(個別讀,齊讀)。
2.重點分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在風里吃飯,露天睡覺,白天黑夜一直在趕路)不是一天,他風餐露宿,日夜兼行的時間是漫長的好幾個月,感受孔子不畏艱難的品行。帶著對孔子的敬意,再來讀讀這段話。
2.現(xiàn)在,假如你碰到了在拜師途中的孔子,你想對他說什么?
①(這么累,不如放棄吧)
②路途太遠了,還是回曲阜去吧。
③孔子你真厲害,這么辛苦都不怕。真是太了不起來。
你真是孔子的知音啊,孔子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還去拜師,所以孔子能為別人所不能為,所以他成為了萬世師表,后世楷模。
3.再讀課文,找找孔子的哪些品行讓你印象深刻,用波浪線畫出來。
①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感受孔子的虛心好學)
②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可他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感受孔子的虛心好學。
③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感受孔子的謙虛有禮)(并教寫“止”“境”)兩個生字。學生寫生字,爭取一個比一個好。
五.總結課文
總結孔子不畏艱難,謙虛有禮,虛心好學的品行,下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老子。
附課文: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br>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擴展閱讀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孔子拜師》閱讀民間故事,可以滋潤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悅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實你的民間知識。不妨看看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感悟老子的為人。
1、用上節(jié)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xiàn)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p>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這兩個詞語可以調換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訪”和“拜見”呢?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三、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五、課外實踐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板書:
孔子老子
謙虛好學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孔子拜師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孔子拜師,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一)、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1、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2、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3、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二)、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1、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2、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合書上的內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3、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1)、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2)、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②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三)、齊讀三段。
1、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2、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等děng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
(2)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
扎
編
織
民間工藝繡(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
塑
繪
……
傳統(tǒng)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jié)日風俗
風俗習慣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1)、學生說一說。
(2)、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1)、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2)、確定活動目標。
(3)、擬定活動計劃:
A、確定內容
B、確定活動方式
C、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D、設計出活動計劃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案
三年級《孔子拜師》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在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滲透“學無止境”的精神。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滲透品德教育,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
教學難點:
1、聯(lián)系實際生活體會“學無止境”的含義。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回顧主要內容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孔子拜師》,學生讀題。
故事主人翁孔子曾說——“子曰:溫故而知新”。課件出示,學生齊讀。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故事的主要內容。(指名說)
預設1:說得好:真好!言簡意賅,用短短一句話便將故事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講清楚了。(相機板書孔子、老子)
預設2:嗯,不錯,大致說清楚了,不過還不夠簡潔,你能否根據(jù)我們的課題,把主要內容說得再簡潔一些呢?(學生再說)
二、體會人物的品行
(一)說品行
師:課文中也有一句非常簡潔的話,概括了人們對孔子和老子這師徒倆的評價,下邊請快速的瀏覽課文,找到這句話。
1、學生匯報,朗讀第四段
2、解釋“品行”的含義,課件出示
(二)找品行
師:下邊我們便再次走進故事里,去找找他們身上都有哪些崇高的、令人敬仰的品行,請看自學提示,指名讀,了解自學要求。
學生批注學習
師:相信經(jīng)過大家細細的研讀,從字里行間一定對孔子和老子有了更多的認識,現(xiàn)在請大家和小組的伙伴們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吧。在分享老師有一個小小的提示,請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生齊讀,說含義)
小組合作交流
(三)議品行(相機板書)
A、謙虛好學(學習第一段)
a.讀語句
b.說體會(“遠近聞名、不夠淵博”)
c.補充交流
B、不畏艱辛,求學若渴(學習第二段)
a.讀語句
b.評價讀
c.說關鍵詞
“相距上千里”——路途遙遠,出示地圖體會艱辛
“風餐露宿”——聽錄音,想象畫面,體會艱辛
“日夜兼程”——師引導體會求學若渴
“幾個月,終于”——
師: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愛怎么讀就怎么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兩句。
C、彬彬有禮,學無止境(學習對話部分,以讀代講)
師:俗話說“言為心聲”課文有一段生動的對話,同學們找出來細細地朗讀,邊讀邊體會老子和孔子的心情。然后分角色表演讀。
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直接讀人物語言。
預設:
生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生2: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2:因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誰,所以老子是問“你是——”
生3:應該帶有疑問的心情(語氣),所以要拖長音,表示我不認識,他怎么認識我?所以“你是——”
師:好,讀出了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你喜歡誰的話?
生4:我喜歡孔子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師:可是老師有時明白,有時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就到頭了嗎?
生4: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現(xiàn)在是三年級——
生4:還要讀四年級,三年后讀中學,再讀大學。
生5:還要考博士。
師:學習就完了嗎?
生6:還要考研究生。
師: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這就叫——
生(齊):學無止境。(老師板書)
就這么一段文字,我們不妨用心琢磨琢磨,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精彩的發(fā)現(xiàn)。
談老子:
大家看,老子說了一個詞——“迎候”,很有些味道。說“迎候”,不說“等候”,也不說“恭候”。
老子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在這里迎候”,不教而教。他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孔子的老師?就從這時開始?!坝颉敝档媒酪唤?,否則,老子要生氣的。
2.表演朗讀,再現(xiàn)“迎候·拜師”情境,使閱讀教學更有情趣、更貼近孩子
師:得遇名師,人之大幸,從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學?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師:如果用孔子的名言來說,孔子怎么學?
生:溫故而知新。
生:學而時習知。
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師:老子怎么教?
(毫無保留,謙遜大度)
師:老子學問淵博,對孔子是毫無保留、傾囊相授,想知道孔子學成歸來對老子的評價嗎?
子曰:鳥,吾知其能飛;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曾。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老子韓非例傳》
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走。飛的我可以射,走者我可以網(wǎng),游的我可以釣。但是龍,我不知該怎么辦??!學識淵深莫測,志趣高妙難知;如蛇般屈伸,如龍般變化,龍乘風云,可上九天。(難怪后邊老子成了“太上老君”)
師:想不想夸夸他們呀?
生:孔子的學問很淵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無私,毫無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過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學好問,又謙虛。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學問已經(jīng)遠近聞名,還去拜師,值得我們學習。
師:對古人的贊美,可以用一副對聯(lián)——(板書)“孔子拜師學無止境老子授徒毫無保留”現(xiàn)在要把上下聯(lián)的后四個字換一換,你認為可以用什么詞語?上聯(lián)——
總結回顧:正因為孔子和老子一個虛心求教,一個誨人不倦,都表現(xiàn)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獲得了人們的敬重。
再讀最后一段
師總結: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及世界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他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我國臺灣地區(qū)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為教師節(jié);美國也于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把每年的9月28日定為教師節(jié)。
課外拓展
1、祭孔視頻
2、說不同凡響的“子”,收集他們的精彩言論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師:翻開課本66頁,請大家一起把第五組的單元學習目標讀一遍。想想看,它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嗎?
生:齊讀。
師:讀完過后,你們知道了它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嗎?
生: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話故事等。
師: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生活中,這些傳統(tǒng)文化又是怎樣體現(xiàn)的呢?現(xiàn)在讓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古人。(板書:孔子)我們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
生:孔子拜師。
(板書:孔子拜師)
師:相信大家都回家預習過了,你們知道孔子是什么樣的人嗎?
生:不知道
師:大家回家預習得很不認真,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課后資料袋中的內容。(生齊讀)
補充孔子生平。
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把課題讀一遍,你們能從課題中想到什么嗎?
生:齊讀課題《孔子拜師》
問:孔子為什么拜師?
孔子是怎樣拜師的?
孔子拜的是誰為師?(生齊答:老子)
(一生問:老子是人嗎?)
師:老子是人嗎?(生齊答是?。┠敲凑l能告訴她老子是什么樣的人嗎?
生:(不知道)
師介紹老子生平
師:同學們的這些疑問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題,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相信在我們學習過這篇文章過后,你們自然就明白了這些問題了。首先,請同學們自讀一邊課文,并勾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生:(自讀課文)
師:讀完課文了,生字詞語勾畫出來了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再看一下老師小黑板上的字詞,我請兩個小組的同學,以開火車的形式,讀一讀,其他的同學認真聽聽,他們有讀錯的嗎?
請了三個小組的同學依次讀。當讀到楊雪霞同學的時候,由于她的聲音太小,我便鼓勵她,膽子要大點,把聲音放開,沒有人會笑她,讀第二遍時,聲音大了一點,我就馬上表揚她有進步。由于時間的關系,不能繼續(xù)引導她,便讓她坐下,其他同學繼續(xù)。
師:讀完了,他們有哪些讀錯了嗎?我們一起來給他們指出來。
生:塵、兼、境等幾個字讀錯了。
師:好的,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指出了容易讀錯的幾個字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能讀準字音了,但是讓它們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能不能讀準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讀讀看。同桌的同學互相聽聽看,還有沒有讀不準的,相互指出來,看看誰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生分四人小組讀課文)
師:你們自己都讀完了,那么現(xiàn)在來檢查一下你們讀書的情況。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我抽幾個小組的同學起來讀一讀,每個小組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聽聽,他們哪個小組讀得最好。(抽了5個小組讀課文)
師:你們每個小組都讀得不錯,其他同學來說說看,他們哪些讀得好的,又有哪些讀得不好的?
(生紛紛指出錯誤)有一個小組的同學讀得根本就聽不清楚。
師:好。希望你們下去過后認真讀一讀,多記多寫。
師:(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讀了這一段,我們看到了,人們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十分佩服,對他們的品行也十分敬重,人們?yōu)槭裁磿粗厮麄兊钠沸心??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xiàn)他們的高尚品行的詞句來。
生:(默讀課文)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毫無保留、風塵仆仆等一些詞語能表現(xiàn)他們的那種高尚品行。
(下課鈴響)
師:好,你們能找出這些詞語,那么它們是怎樣體現(xiàn)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的那?大家下去過后認真體會一下,下節(jié)課我們再接著談!下課!
三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孔子拜師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孔子拜師”,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三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孔子拜師
淵博:精深而廣博。造句: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物理學教授。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造句:地質勘察隊員長年累月在野外工作,風餐露宿,十分辛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趕路。造句:戰(zhàn)士們日夜兼程,終于按時到達指定地點。
風塵仆仆:形容奔波勞苦的樣子。造句:旅客們在風塵仆仆的艱苦跋涉后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湖泊。
納悶:因為疑惑而發(fā)悶。造句:他聽說有長途電話找他,一時想不出是誰,心里有些納悶。
迎候:到某個地方迎接或等候(客人)。造句:聽說北京的外婆要過來,我們全家都到車站迎候。
止境:終端;完了;終止。造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傳授:講解,教授學問、技藝。造句:民間老藝人正把他的手藝傳授給徒弟。
佩服:感到可敬可愛;欽佩。造句:這姑娘真能干,我不禁暗暗佩服她。
品行:有關道德的行為。造句:老教授崇高的品行深深地感染了同學們。
練習題
一、滾雪球
聞()()()
等()()()
迎()()()
二、小書法家先說說寫時的注意事項,然后再寫一寫。
納悶等候品行風塵仆仆
你對自己的書寫滿意嗎?獎勵自己幾張吧!
三、找朋友看看哪些詞與下面的詞語意思相近。
填什么正確呢?查查字典吧!
佩服--()納悶--()
拜見--()學問--()
連忙--()敬重--()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最好的教育是能使教育者本身不斷感到自己是多余的。教案的制作風格也反應了老師的性格。好的教案要求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guī)律。如何寫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教案呢?為此,88教案網(wǎng)小編從網(wǎng)絡上精心整理了《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馬上收藏本頁。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篇1】
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從而讀懂句子,進而讀懂課文,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由于這篇課文要掌握的詞語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課前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工具書、聯(lián)系生活及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重點詞語的意思。
在學習中,學生是以小組和個人展示的形式匯報詞語的理解,這樣就陷入了程式化的“說說詞語的意思”,顯得較枯燥、呆板。
我認為理解詞語應與閱讀理解同步進行,做到聯(lián)系生活及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較合理。比如文中“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兩個詞語的理解。應先請學生展開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聯(lián)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而且使詞語教學變得既有“語文味”,又充滿了趣味。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篇2】
首先,這堂課中閃光的有這么兩點:
一、抓住主線來貫穿課堂。在這堂課中我就抓住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再回到全文讓學生先自學,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然后交流。這樣以一條線帶到整個面上,就是教學顯得清晰、連貫。
二、拓展自然、恰當。
通過結尾的拓展既讓學生對我們的祖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熱情。
其次,也存在不足:
一、過分注重預設,忽略課堂生成。每堂課我們都有自己的預設,預設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時我們往往會跟著自己的預設走,致使課堂中的生成點就這樣被放過了,使學習效率并不那么理想。有時學生不能很好地聯(lián)系生活說自己的理解,而說出了從這句話中感到孔子是個怎樣的人時,我?guī)状未驍啵驳貙W生拉回到我地問題上,到最后還是沒有理解好。所以,有時過分注重預設會使課堂失去很多活力,會導致學生積極性低落,更甚是不能達成學習目標。
二、課堂中還需要我們去斟酌地地方很多?;ǜ鄷r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七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十二個字,正確讀出“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圖,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品行。
3.練習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對孔子與老子的崇敬以及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部分,帶領學生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文章插圖,用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同時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文中插圖,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品行。
三、教學策略
這篇課文從文題看,直接揭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緊緊圍繞“拜”字,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了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以及拜師后怎樣學習的過程,這是一條貫穿全篇的主線。事情的經(jīng)過部分又是圍繞孔子與老子的對話展開的,這又出現(xiàn)一條輔線。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既要抓住主線體會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輔線,體會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結尾處進行小結,把兩條線并攏,讓學生體會先人品行的偉大。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沿著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學生閱讀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文本對話。
2.借助孔子名言解讀人物品行。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積累這些名言警句,并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用自己的行動實踐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實積累與運用的目的,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學習中得以傳承。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學們,你能依據(jù)課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紹介紹這位人物嗎?
出示課件:(孔子畫像)
畫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時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
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于這個偉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師。注意把“拜”字寫準。
3.在這個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禮貌地請對方做老師。
4.還記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嗎?
總結:為何拜師、怎么拜師、怎樣學習、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回顧整體,并引導學生在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運用已知,通過提示,整合對孔子的認知。借助課題中的關鍵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對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學習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學習第一部分:決意拜師。
(1)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虛心好學)從哪些內容感受到的?(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遠近聞名)
(2)小結:同學們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學習。正因為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師之路。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話能體現(xiàn)他的這種行為嗎?
總結:學無止境。
(3)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決意拜師這段內容。
【設計意圖】強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這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語言和孔子的行為這兩者進行了緊密的聯(lián)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名言解讀人物言行”的教學策略。
2.學習第二部分:洛陽拜師。
(1)請同學們默讀這部分,邊讀邊思考:“孔子是怎樣拜師的?與老子見面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設計意圖】借助默讀思考內容,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書,既理清敘述層次又幫助學生明確了本段的重點內容。
(2)孔子的拜師路有著怎樣的艱辛?在文中標畫出相關詞句。這些又讓你有怎樣的感觸呢?(路途之遙,時間之長,行路之艱,求師之切)
出示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小結:同學們抓住了“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終于”這些詞語體會到孔子拜師的艱辛。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盡艱辛之后,孔子終于見到了自己的老師。這就是孔子和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纯矗奈皇强鬃??哪位是老子?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圖中孔子彎腰行禮,態(tài)度恭敬;圖中老子俯首彎背,態(tài)度謙和)
【設計意圖】插圖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學生會先對兩位人物有一個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導他們回歸到文本,研讀對話內容,使學生逐漸明白,只有通過品讀作者生動的文字,才能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鮮活的畫面。這樣圖文結合,旨在提升學生對兩個人物品行的認識和理解。
(4)課文中寫到了孔子在見到老子時他們之間的兩組對話。圈一圈孔子的表現(xiàn),想一想孔子在拜師時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彬彬有禮:上前行禮、連忙、請、再次行禮;誠心誠意;執(zhí)著求學)
(5)在孔子的治學名言中,哪些名言體現(xiàn)出了他這樣的言行呢?(學無止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時,又是怎樣的?(謙和有禮:迎候;喜悅)
(7)分角色朗讀這兩組對話,再現(xiàn)孔子和老子在相見時的情景。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學名言,來解讀人物的品行。再次運用“名言解讀人物言行”的策略,幫助學生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確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3.學習第三部分:認真求學。
(1)快速閱讀第三自然段,圈畫詞語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學的過程中,他們各自有怎樣的表現(xiàn)?(孔子很刻苦:每天、不離左右、隨時;老子誨人不倦:毫無保留)
(2)請同學們兩人一組配合朗讀,讀出對他們的敬佩。
【設計意圖】通過圈畫詞語,使學生感悟到求學者的刻苦,傳授者的無私,在孔子與老子身上都有著令人欣賞與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讀可以將理解與情感融入其中。引領孩子們讀文入境,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悟。
(三)回歸整體,評價人物品行
1.請同學們朗讀最后一段,思考:通過學習孔子拜師的故事,你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謙和有禮、勤奮好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
2.全班齊讀孔子名言。
出示課件: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小結:先人們的品行見證了他們的語言和思想,他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后人,使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代代傳承。
【設計意圖】借助積累的孔子名言對人物進行評價,從而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悟。讓孔子的人物形象走進孩子的心里。
(四)拓展延伸,引入綜合性學習
1.小結: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這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會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如,精美的民間工藝,古老的民族藝術,獨特的風俗習慣……讓我們在本單元的課內課外學習中,繼續(xù)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光輝燦爛。
【設計意圖】小結語既讓學生認識了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確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屬于我們寶貴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拓展延伸的內容則是引導孩子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形式多樣,多姿多彩,激發(fā)孩子們對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解的興趣,實現(xiàn)課內外遷移,體現(xiàn)大語文教學觀。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遷移延伸,再去了解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名人與知識。
三年級課文《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重難點: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總結
②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③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①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②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①生自由練讀。
②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③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①分小組演一演。
②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后適當展示、指導。
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總結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板書:
17、孔子拜師
遠近文明風餐露宿
總覺不夠日夜兼程學無止境
三年級上冊語文《孔子拜師》知識點匯總
三年級上冊語文《孔子拜師》知識點匯總
第13課:孔子拜師
原文: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鬃酉耄哼@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鬃舆B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崩献诱f:“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br>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多音字:
差:1、差不多、差生;2、差別、差錯;3、出差、差事;4、參差不齊;5、
兼-兼并、兼職
仆-仆人、奴仆
納-納悶、歸納
丘-丘陵、山丘
差-差不多
毫-毫毛、毫米
授-傳授
佩-佩服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 》的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 》的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一)、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1、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2、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3、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二)、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1、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2、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合書上的內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3、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1)、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2)、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②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三)、齊讀三段。
1、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2、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等děng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
(2)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扎、編織
民間工藝繡(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塑、繪
……
傳統(tǒng)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jié)日風俗
風俗習慣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1)、學生說一說。
(2)、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1)、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2)、確定活動目標。
(3)、擬定活動計劃:
A、確定內容
B、確定活動方式
C、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D、設計出活動計劃
三年級上冊語文《孔子拜師》生字組詞人教版
三年級上冊語文《孔子拜師》生字組詞人教版
【聞】
讀音:wén
巧記:“門”內有“耳”。
字義:①聽見②聽見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氣味
組詞:①風聞耳聞遠近聞名②新聞奇聞③聞味兒
造字:形聲
造句:爺爺是遠近聞名的老中醫(yī)。
筆順:“門”寬窄適當;“耳”要寫得緊湊。
2【塵】
讀音:chén
巧記:細“小”灰“土”。
字義:①塵土,飛揚的灰土②塵世(佛家道家指人間,和他們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對)
組詞:①塵土塵埃②紅塵
造字:會意
造句:起風了,天空中塵土飛揚。
筆順:上下要緊湊。末橫寬于兩點。
字歌:
小大相連
上面尖尖
小土相連
塵土漫天
3【仆】
讀音:pú
巧記:一人(亻)來占“卜”。
字義:①被雇到家里做雜事、供役使的人②舊時男子謙稱自己
組詞:①仆人奴仆女仆甘為公仆人民公仆
造字:形聲
造句:《雷雨》中的四鳳是周公館里的一個仆人。
筆順:左右距離不宜寫得太近。“卜”的點畫有力。
字歌:
生活要簡樸
衣破自己補
撲在事業(yè)上
甘當好公仆
4【納】
讀音:nà
巧記:邊線(纟)一“人”攔空網(wǎng)(冂)。
字義:①收入,放進【引】接受②補綴,縫補,現(xiàn)在多指密密地縫
組詞:①出納吐故納新【引】采納②納鞋底
造字:形聲法
造句:劉老師采納了我的建議,在班上開設了“圖書角”。
筆順:“內”略高于“纟”,“冂”不宜過寬。
字歌:絲線納鞋底張口來吶喊金屬叫做鈉內心祈平安
5【悶】
讀音:mèn
巧記:把“心”關“門”里。
字義:①心煩,不痛快②密閉,不透氣
組詞:①煩悶苦悶悶倦悶氣悶沉沉悶悶不樂②悶子車悶葫蘆
造字:形聲法
造句:小明被別人誤解了,他心里很煩悶。
筆順:字形略長。“門”略闊;“心”大小適當。
6【丘】
讀音:qiū
巧記:兵下八走了。
字義:①土山,土堆②墳墓③量詞,用于水田分隔開的塊
組詞:①土丘沙丘一丘之貉②墳丘③一丘田
造字:象形法
造句:我家門前的土丘上長著一棵桃樹。
筆順:整個字不要寫得過扁,末橫稍長,托住上部。
字歌:丘字在上方左下點是乒右下點是乓兩點把兵當
7【迎】
讀音:yíng
巧記:無人仰()頭走(辶)。
字義:①迎接,接②向著
組詞:①迎候歡迎迎親迎賓迎國慶辭舊迎新②迎面迎戰(zhàn)迎上去迎頭趕上
造字:形聲
造句:校領導正在迎候參觀團。
筆順:結構要緊湊?!板痢钡霓嘁凶”话糠帧?/p>
字歌:
迎日向東方
挺胸氣昂昂
手到難壓抑
萬人來敬仰
8【等】
讀音:děng
巧記:竹()下有“寺”廟。
字義:①待,候②級位,程度的分別③數(shù)量一般大,地位或程度一般高
組詞:①等候②等級③相等
造字:會意
造句:同學們靜靜地坐在教室里等候老師。
筆順:上窄下寬。“寺”第二橫最長,穩(wěn)住重心。
字歌:
寸土連成寺
伸手來主持
竹下常等待
有人來服侍
9【止】
讀音:zhǐ
巧記:“上”多一豎。
字義:①停住不動②攔阻,使停住③截止④僅,只
組詞:①停止學無止境②止血制止③截止④不止一次
造字:象形法
造句:因為學無止境,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
筆順:長豎在豎中線上,底橫長,托住上部。
10【境】
讀音:jìng
巧記:“竟”然是“土”。
字義:①地方,處所【引】a.環(huán)境,遭遇到的情況;b.品行學業(yè)的程度②疆界
組詞:①【引】a.境況b.學有進境②邊境國境
造字:形聲
造句:老人的生活境況得到改善。
筆順:左窄右寬?!埃ǎ甭酝咸?;豎彎鉤要有力。
字歌:
綠樹繞湖
環(huán)境美
湖面如鏡
似翡翠
11【授】
讀音:shòu
巧記:手(扌)來接“受”。
字義:①傳授②給,與
組詞:①傳授授課函授講授口傳心授②授旗授獎授權授勛授勛典禮
造字:會意
造句:老師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
筆順:左窄右寬?!笆堋币o湊,“又”捺畫舒展。
12【品】
讀音:pǐn
巧記:上一“口”,下兩“口”。
字義:①性質②物品,物件③等級,種類④辨別好壞、優(yōu)劣等
組詞:①品行人品②產(chǎn)品商品③精品下品④品茶
造字:會意
造句:他這個人品行好。
筆順:上邊的“口”在中間;下邊兩“口”左小右大。
字歌:
人從眾
口呂品
日昌晶
木林森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練習題(第一學期)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練習題(第一學期)”,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是用什么樣的方法來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點呢?我們建議大家多做一些與之相關的題,接下來就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練習題,希望大家學習愉快!
一、滾雪球
聞()()()
等()()()
迎()()()
二、小書法家先說說寫時的注意事項,然后再寫一寫。
納悶等候品行風塵仆仆
你對自己的書寫滿意嗎?獎勵自己幾張吧!
三、找朋友看看哪些詞與下面的詞語意思相近。
填什么正確呢?查查字典吧!
佩服--()納悶--()
拜見--()學問--()
連忙--()敬重--()
四、查查填填
等候迎候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薄疤蜌饬?,多謝你()。
有名聞名
孔子是()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時候就非常()。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邊學新知識邊鞏固的過程,對學過的知識一定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進步。希望提供的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練習題,能夠更好幫助到大家。
3年級上冊《孔子拜師》優(yōu)質教案
《孔子拜師》這篇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下面是其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論語中孔子的幾句名言。
2、初步了解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以及社會背景。
3、消除字詞障礙,讀通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名言
1、出示: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學生讀名句,談談讀懂了什么。
3、老師作適當?shù)狞c撥。
4、提問:你們知道這些話是誰說的嗎?
二、走進名人
初步了解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以及社會背景。(略)
三、導入課文
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成就呢?學了《孔子拜師》這課文,你就會明白了。
四、讀通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碰到難讀的生字詞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3、抓住在交流中學生還讀不好的句子,進行練讀,讀通讀順,基本讀懂。
4、學生交流生字詞難寫的,提醒要注意的地方。
5、練習寫字。
五、作業(yè)
朗讀,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風餐露宿、學無止境”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朗讀想象,感受孔子的學習品質。
3、激發(fā)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讀名言,引出孔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孔子拜師》先來溫習一下。
2、讀生字詞,選詞填空,整體把握課文。
3、直奔課文中心。(最后一小節(jié))
二、學習課文,體悟孔子的學習品質
(一)課中自學:讀課文,用“——”劃出表明孔子品行的句子。
感受我們眼中的孔子
學生匯報,重點理解以下句子:(按學生回答隨機教學)
1、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理解“淵博”:(知識豐富。上通天文,下通地理。)
這段話出自第一小節(jié),請用上“雖然¨¨¨但是¨¨¨”變成轉折關系試一試。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對知識永不滿足)
過渡:剛剛課文里畫出來的句子還有那句也是寫孔子對知識永不滿足的。
出示句子
2、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齊讀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替代(學無止境)
還可換什么詞(學海無涯,活到老,學到老……)
讀好句子。
小結: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子學禮教,向萇弘學樂理,向師襄學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就是學習是沒有固定老師的?!叭诵?,必有我?guī)熝?。也是他提出來的?/p>
齊讀這句話:告訴你自己;
再讀,告訴同學們;
大聲讀,告訴老師;
再大聲讀告訴全世界;
過渡:是呀,就因為孔子對知識永不滿足,所以有多大的困難都不怕,下定決心去拜老子為師!
3、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抓重點字理解詞語)
(2)讀句子,讀出“上千里”,這個“上”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詞語)
(二)、議學一
1、再讀句子,創(chuàng)設情境
孔子,你這么累,還是坐下來休息休息吧!(學生感受)
孔子,你背著行囊,又背著那么多的書,還是把它扔了吧!(學生感受)
孔子,拜師的路途這么遙遠,你還是回去吧!(學生感受)
(指名學生讀句子)
2、帶著感受再讀句子。
議學二
幾個月后,終于走到洛陽的孔子出現(xiàn)在老子面前,是什么樣子的?
部件(風塵仆仆、一臉疲倦、草鞋都破了……)
過渡:孔子不怕艱難的的場面真是感人,難怪成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師后,他的舉動還讓人佩服嗎?
3、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左右”是什么意思,給左右換個詞語。
過渡:是啊,讀著讀著,孔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他和老子第一次見面和后來的拜師學藝,在他的眼中是個怎樣的人呢?
(二)感受老子眼中的孔子
1、通過對話,進行朗讀,理解“迎候”。
2、悟學
想象問話:你就是老子,你眼中是怎樣的孔子,你愿不愿意收孔子為徒弟呢?說說理由。
[積累]
是啊,文章中有很多描寫孔子的詞語,寫在孔子畫的邊上。
把詞語串起來說說你眼中的孔子。
3、總結:孔子和老子,一個謙虛好學,一個誨人不倦,一個是不恥下問,一個是毫無保留,多么偉大的古代學者的風范啊!難怪人們如此敬重他們!
三、拓展延伸
感受世界人眼中的孔子
1、觀看畫面,了解祭孔典禮。
2、出示名句,感知孔子在世界人眼中的形象。
3、簡介《論語》,今后要走進《論語》。
板書設計:
孔子拜師
“書山有路勤為徑”(大思想家)
“學海無涯苦作舟”
孔子拜師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孔子拜師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17《孔子拜師》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
孔子、老子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品質隱含在字里行間,尤其是附著在關鍵的詞句之中。本堂課重在引領學生關注、發(fā)現(xiàn)那些內涵豐富、意韻深廣的詞句,通過理解意思,揣摩內涵,自然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這樣,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是立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著豐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3.參考資料:孔子拜師資料目錄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學會借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課題解讀。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的春秋時期,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了吧?(老子)(板書)奇怪,老子、孔子,他們的名字怎么都是子?這里的學問可大著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3、簡介孔子的情況。
(1)學生自由發(fā)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師歸納總結。(課件展示)
4、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讀課文、粗知主要內容,生字詞過關。
1.自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讀準生字詞(2)認清字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互相解詞意。(2)查工具書解詞意。
聞名:有名、著名。淵博:學識深而廣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趕路。
納悶:因疑惑而發(fā)悶。止境:邊際,盡頭。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課文大意:課文圍繞孔子和老子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課(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6、過渡鋪墊: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如何拜師,結果怎樣,我們等下節(jié)課再一起來研究。
三、課堂作業(yè)
1、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2、書寫生字,課后抄寫生詞。
3、熟讀課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練習概括課文大意。
(一)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1.抽讀。
2.齊讀。
(二)練習概括課文大意。
1.上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了詞語,還初讀了課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現(xiàn)在,你能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再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如果能用上上節(jié)課我們新學的詞語就更好了。
板書: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
2.小結:課文就是這樣按照事情的經(jīng)過把孔子拜師這個故事講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師中的所想所做所說,激發(fā)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們就要再次走進這個故事,進一步去認識孔子和老子這兩位大思想家。首先讓我們放聲讀讀課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
遠近聞名,還覺得不夠淵博,決定
1.孔子自己覺得知識不夠淵博,那你覺得呢?
2.學問很淵博,還要去拜師,如果你就是當時孔子的學生,聽說你的老師還要去拜師,你會怎么想?
3.齊讀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學。
(二)拜師過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關的句子。板書:默讀做說
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幾個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點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讀讀這兩個詞,聯(lián)系上下文,你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嗎?
②根據(jù)剛才說的意思,看著這兩個詞語,展開你豐富的想象,說一說,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還在趕路,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上千里的路途中,這是怎樣的畫面???孔子會遇到哪些困難?(千里迢迢、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不分晝夜,孔子不管風雨)指導學生說話。
③小結:兩個成語,卻讓我們想到了豐富的畫面。我們在表達的時候,也要善于運用積累的成語。
現(xiàn)在,想一想,幾個月后趕到了洛陽的孔子,會是什么樣子呢?你能用上恰當?shù)脑~語甚至是成語來形容嗎?
④感受孔子的品行:孔子拜師的路上多艱辛,多不容易啊,你們從這里覺得孔子是個怎么樣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執(zhí)著、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話就把孔子這種對知識如饑似渴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老師把這個詞語送給他。(板書:求知若渴)
每天不離隨時請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學習的過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隨時請教。
3.評價孔子這個學生。
多謝老師等候,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課件)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1.孔子是這樣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2.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3.這句話中也藏有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嗎?板書:學無止境(課件)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正是這樣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師過程中老子怎么說的、做的。
那么,面對這樣一個謙虛好學、不畏艱辛的學生,老子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咱們還像剛才那樣,默讀課文2、3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勾一勾。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1.自己試著讀讀老子所說的話,想想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個詞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老子的話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對老子所說的話中該用哪個詞呢?(課件)
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結:作為老師的老子,很謙虛,在他的話中用了迎候這個詞;而作為學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師,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們用詞也要這樣注意人物的身份。我們從這些言行舉止中看出他們的品質,把兩個詞送給他們。(板書: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4.分角色讀對話。
老子也毫無保留
1.什么叫毫無保留?
2.想一想老子為什么愿意將知識全部傳授給孔子呢?
3.他就不擔心孔子的學問會超過他嗎?
四、講故事
(一)這節(jié)課我們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謙虛、好學,了不起的人。咱們講故事也要這樣按照事情的經(jīng)過,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說的講清楚。
(二)師生共講《孔子再次請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洛陽。他看見老子又到城外來迎接他了。想一想,這一次他們會怎么做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注意說的話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結:孔子再次向老子請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五、誦讀《論語》中的句子,升華對孔子及《論語》的認識。
1.《孔子拜師》的故事流傳至今,對人們影響很大。孔子的弟子還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了《論語》。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門生的演員們手持竹簡,神采飛揚地誦讀著的也正是《論語》中的句子──(師生一起吟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們也正是通過孔子、通過《論語》向世界人民傳達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可見,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之深遠。
2.咱們課后也摘錄了幾句孔子的名言,(課件)你對哪句比較熟悉?讀給大家聽一聽。你們還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總結全文。
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個片段,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進一步去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了解《論語》這本中華傳世精典著作。
板書:
17、孔子拜師
孔子老子
求知若渴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