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在園安全教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11阿炳在1950導學案。
課題 18.阿炳在1950學習目標讀準音,解詞義(通過查字典,詞典完成):淪為、聆聽、誕生、稀罕、巔峰、耗盡、截然不同、千古絕唱
2.認識阿炳及名作《二泉映月》,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略中心思想。
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阿炳寫一則小傳;感受《二泉映月》等樂曲的藝術(shù)魅力。
學習重點了解阿炳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樂界的影響。
學習難點體會并學習本文的寫作特點,注重學習倒敘插敘等寫作方法。
學習過程備注
六、布置預習
1.讀準音,解詞義(通過查字典,詞典完成):淪為、聆聽、誕生、稀罕、巔峰、耗盡、截然不同、千古絕唱
2.學生搜集關(guān)于阿炳的生平事跡,了解《二泉映月》。
3思考文章是如何多個人、多角度和多層面地敘事。
4.了解文章解說詞的特點,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記敘、議論、抒情和說明。
第一課時
一、預習展評
1、檢查生字詞,尤其注意連詞成句:淪為、聆聽、誕生、稀罕、巔峰、耗盡、截然不同、千古絕唱、高山仰止、如癡如醉
2、請學生介紹阿炳與《二泉映月》。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讀準音,解詞義:淪為、聆聽、誕生、稀罕、巔峰、耗盡、截然不同、千古絕唱
2.認識阿炳及名作《二泉映月》,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略中心思想。
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阿炳寫一則小傳;感受《二泉映月》等樂曲的藝術(shù)魅力。
三、合作探究
預設(shè)問題一: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內(nèi)容。
預設(shè)問題二:體會并學習本文的寫作特點,注重學習倒敘插敘等寫作方法。
精講點撥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阿炳寫一則小傳。
五、當堂達標
難忘父病歲月
解放初期,我家里人口多,土地少。記憶里,父親從來不走親串友,只知道頂風冒雨,彎腰在幾畝薄地上勞作。即使豐收,打的糧食也遠遠不夠吃。看到父親漸漸蒼老的面容,我心中隱隱作疼。我想,要是能攢下一筆錢,關(guān)鍵的時候給家里派上用場,父親該多么高興??!于是,我從母親的鞋筐里找塊粗布,縫制一個小布袋,處處留心積攢小錢。
上學念書,小伙伴的家長買來石板和石筆用。我看父親作難,就對他說:“我不要石板,你只給我買粉筆的錢就成?!蔽艺覊K舊木板,鏟些鍋黑,用水調(diào)和,刷上去,做成小黑板。父親給我8分錢,我花5分錢買粉筆,省下的錢裝進小布袋里。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擁有金錢。雖然只有區(qū)區(qū)3分錢,我仍激動了好一陣。
年齡再大些,需要用鋼筆。父親給我買墨水,我不買瓶裝的,而是到地攤上,花幾分錢買幾塊像藥片一樣的藍顏料,拿開水化開。節(jié)省的錢依然裝入小布袋內(nèi)。
春天,聽人說蟑皮是藥材,能治病,藥鋪的先生收購。放學后,我就拿根竹竿滿樹林里找。
秋天,我像猴子似的爬到高高的桑樹上摘桑葚。然后放到盆里用手搦,沖去雜質(zhì),曬干,賣給供銷社。
我布袋里的小錢一點一點地增多。
有一天,放學歸來,我發(fā)現(xiàn)父親病倒了。他臉色蠟黃,虛汗直冒,看上去,病得不輕。母親急得在床前只是流淚。聽到父親痛苦的呻吟,我心如刀絞,焦急地拉著母親的手喊:“父親病了,快去請先生呀!”
母親傷心地擦眼淚,低頭不說話。我知道她是在為錢犯愁,家中日子本來就緊巴,前些日子姐姐生病借的錢還沒還清呢!
父親拉著我的手,極力做出很輕松的樣子,說:“我的病不要緊,不用請先生,過兩天就會好的?!?br> 第二天,父親眼睛微閉,說話有氣無力。母親特意為他搟了碗雜面條兒,還用筷子蘸上一點香油。可父親連看都不看一眼。
母親只是嘆息。
我預感到,再這樣拖下去,父親會不行的。果真如此,我們兄弟姐妹……我害怕至極,不敢往下想。我恨自己不能快長大,掙錢解家中之危難。
忽然,我想到,我不是還積攢有錢嗎?對,我有錢。我能給父親去請先生。我急忙出村跑到藥鋪,拉著先生的手就往家走。
先生仔細地為父親摸脈,開方拿藥。這時,我想起要拿錢,就將先生領(lǐng)到外屋,爬上床,小心翼翼從枕頭下面拿出我的小錢袋,翻過來倒在床上。一小堆錢,一兩分的居多,我細心地數(shù)數(shù),是一元七角六分。我恭恭敬敬地把它們捧給先生。我怕他不給藥,用乞求的目光看著他,聲音顫顫地說:“我只有這些錢,先生,請救救我父親吧……”說著,眼淚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先生略一遲疑,輕輕點點頭,放下藥走了。
也不知是我的行動感動了上蒼,還是藥物起作用,反正父親吃完先生的那幾服藥,身體奇跡般地康復了。
從那以后,我更加珍惜看來不起眼的小錢。現(xiàn)在,我掌管的錢財成千上萬,可以說“富甲鄉(xiāng)里”,但我仍然不枉花一分一厘。
1、從全文的結(jié)構(gòu)來看,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本文寫“我”拿錢給藥鋪先生時,用了“小心翼翼”和“恭恭敬敬”兩個詞語,這體現(xiàn)了“我”當時怎樣的心情?(2分)
答: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擴展閱讀
第18課阿炳在1950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一段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第18課阿炳在1950”,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18課阿炳在1950【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輸理文章結(jié)構(gòu),了解阿炳的經(jīng)歷和他的《二泉映月》。
2.能力目標:了解電視系列專題片的文字稿屬于報告文學,因此,它具有真實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本文,理解“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阿炳,就沒有阿炳的藝術(shù)。
【教學要點】
重點:閱讀課文,理清思路,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表現(xiàn)的中心。
難點:理解阿炳的生活經(jīng)歷和藝術(shù)生涯,為阿炳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傳。
【教學設(shè)想】
細讀文章,將解說詞與人物同期聲融合起來讀,理解同期聲有多人,多角度、多方面地介紹阿炳。
【教學步驟】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放《二泉映月》磁帶,欣賞這首名曲,導入課文。
【新課探究】
一、解題
1.阿炳簡介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4歲喪母,21歲患眼疾,35歲雙目失明,早年曾當過道士。由于和民間藝人切磋技藝并用民間音樂改造道教音樂,因而被逐出道教,成為街頭流浪藝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和《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和《昭君出塞》。華彥鈞的演奏技藝早在青年時期已為當?shù)氐澜桃魳方缢J。他又廣泛地向民間音樂學習,并且能超脫狹窄的師承和模仿,再加上他顛沛流離的生活遭遇,因而形成他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藩籬,博采眾長,廣納群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音樂作品,滲透著傳統(tǒng)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滿著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2.《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
關(guān)于《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祝世匡先生有這樣一段重要的回憶:當年錄音后,楊蔭瀏先生問阿炳這支曲子的曲名時,阿炳說:“這支曲子是沒有名字的,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睏钕壬謫枺骸澳愠T谑裁吹胤嚼?”阿炳回答:“我經(jīng)常在街頭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睏钕壬摽诙觯骸澳蔷徒小抖钒??!蔽艺f:“光名《二泉》,不像個完整的曲名,粵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稱它為《二泉印月》呢?”楊先生說:“印字抄襲得不夠好,我們無錫有個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當即點頭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這樣定下來了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⑴先標明自然段,解決字詞問題;⑵默讀,快速瀏覽全文;⑶請學生朗讀課文;⑷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論述了什么主題?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無錫(xī)煞(shà)勒令(lè)聆聽(líng)
稀罕(xī)便攜式(xié)寡婦(guǎ)繼承(jì)
衣缽(bō)瀟灑(xiāo)步履(lǚ)蹣跚(pánshān)
攙扶(chān)享譽(xiǎngyù)糯米(nuò)截然不同(jié)
純粹(cuì)報酬(chóu)盡管(jǐn)巔峰(diān)
誕生(dàn)琵琶(pí)(pá)立即(jí)轟動(hōng)
推薦(jiàn)旋律(lǜ)耗盡(hào)
2.詞語積累
聆聽:認真地聽。寡婦:死了丈夫的婦女。當家:主持家務(wù),泛指主持公務(wù)。
稀罕:同“希罕”,①希奇;少見。②認為希奇而喜愛。③稀罕的事物。
繼承:①依法承受死者的遺產(chǎn)或權(quán)利。②把前人的作風、文化、知識等接過來;繼續(xù)前人的事業(yè)。瀟灑:(神情、舉止)灑脫,大方。步履:行走。糯米:黏性的米谷。
衣缽: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飯碗,后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術(shù)、技能等。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和風細雨:比喻方式溫和,不粗暴。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
純粹:①成分純正,沒有雜質(zhì)。②副詞,表示只具有某種傾向、動機等。
報酬:由于使用別人的勞動、物件等而付給的錢或?qū)嵨铩p峰:頂峰。
施舍:把財務(wù)送給窮人、出家人或慈善機構(gòu)。乞憐:顯出可憐的樣子,乞求別人同情。
高山仰止:愿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們聽到好的音樂作品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誕生:①(人)出生。②比喻國家、政權(quán)或組織等成立。
3.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950年秋天……我們已無緣聽到了。”),寫1950年秋,中央音樂學院兩位教授到無錫為民間藝術(shù)家阿炳的演奏錄音的緣由,并用倒敘、插敘穿插介紹了阿炳的藝術(shù)生涯和坎坷人生,以及他敢叛逆、有骨氣的性格。
第二部分(“1950年9月2日……催弟也隨之而去?!保敿毥榻B為民間藝術(shù)家阿炳錄音的經(jīng)過,并簡單介紹了錄音三個月后飽經(jīng)滄桑的阿炳吐血病故。
第三部分(“這六首被搶錄下的樂曲成了阿炳的絕唱……《二泉映月》已成為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經(jīng)典曲目?!保?,主要寫搶救《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chǎn)的相關(guān)經(jīng)過和意義,并說明它已成為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曲目。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jié)內(nèi)容導入。
【新課探究】
三、分析課文
1.講析第一部分
(1)默讀這部分,思考這部分的內(nèi)容。
(2)提問:這部分寫了哪部分內(nèi)容?
明確:A、《二泉映月》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B、阿炳因自編自演《金圓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準再公開場合賣藝。C、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藝術(shù)生涯。D、阿炳的性格特點。
提問:在寫法上,本段有什么特點?(同桌討論回答)
明確:A、用倒敘的方法引出〈二泉映月〉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B、用插敘的方法介紹阿炳的藝術(shù)生涯和坎坷人生。
(3)老師小結(jié)
2.講析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這部分寫的是什么?
(2)提問:這部分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明確:寫錄音的經(jīng)過和錄音三個月后阿炳去世。
提問:錄音的經(jīng)過重點寫了什么?
明確:寫錄制〈二泉映月》的經(jīng)過,簡略寫錄制其他五首曲子。在寫《二泉映月》時又重點寫了“倒帶”時,阿炳聽自己的演奏錄音,阿炳欣喜、高興的神情和動作。
(3)教師小結(jié)
3.講析第三部分
(1)中心思想
(2)寫作特點
A、作為電視專題片的文字稿,本文在敘事方式撒謊能夠顯著的特點是:由多人、多角度地敘事。增強人物的真實性;眾多人物的同期聲采訪既增添了歷史感,也增添了現(xiàn)場效果;同時,增添了電視畫面的可看性。B、解說詞中綜合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的多種表達方式,更加突出主題。
二、寫作特色
1.作為一篇電視專題片的文字稿(可視為報告文學),本文在敘事方式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由多個人、多角度地敘事作者多角度、多層面地展示了阿炳飽經(jīng)滄桑的人生,從內(nèi)容上看,作品既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jīng)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jīng)過;既“點”上寫1950年為阿炳錄音的經(jīng)過,又“面”上寫阿炳飽經(jīng)滄桑的一生。在“點”上寫為阿炳錄音的經(jīng)過時,既詳寫了名曲《二泉映月》的錄制,也略寫了其他五首曲子的錄制,并補充說明了《二泉映月》成為絕唱的原因;在“面”上寫阿炳的一生時,既寫了他的藝術(shù)生涯,也寫了他的錚錚傲骨,還同時敘寫了他的出身及愛情生活等。文章從黎松濤、電視臺記者宋一民、祝世匡、曹志偉等多個人物的角度去介紹阿炳飽經(jīng)滄桑的一生。這樣多角度、多層面的敘事,增強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實性;眾多人物的同期聲采訪既增添了歷史感,也增添了現(xiàn)場效果;與此同時,也增加了電視畫面的可看性。解說詞中則又綜合運用記敘、議論、抒情和說明。
2.文章還發(fā)揮電視媒體聲畫結(jié)合的特點,將解說詞(宋體字)與人物同期聲(楷體字)結(jié)合起來敘事寫人人物同期聲是指拍攝新聞時,同步采錄的人物講話,記者和被采訪者的對話等。在電視新聞中,人物同期聲與解說詞都是重要的聲覺形象元素,它們與視覺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擔著傳播的功能。同期聲由多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介紹阿炳;解說詞中則將記敘、議論、抒情和說明融為一體。
這篇課文從結(jié)構(gòu)和寫作手法上看,電視片既有大量解說詞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境與同期聲播出;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cè)面描寫;既有順序,也有倒敘、插敘;既有敘事、說明,也有議論、抒情。如解說詞中大部分是記敘,但也恰到好處地插入了議論、抒情和說明。插入的議論兼抒情的部分如:(1)1950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2)那些為阿炳錄音的人們也沒有意識到,這次錄音將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3)我們現(xiàn)在聽到阿炳的音樂,不管是阿炳親自演奏的,還是其他人改變的版本,都會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4)可惜當年錄音時由于錄音鋼絲不多,我們已無緣聽到了;(5)這六首被搶錄下的樂曲成了阿炳的絕唱;(6)如果不是黎松壽偶然拉響《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楊蔭瀏、曹安和到無錫錄音,如果不是呂驥的造訪和熱心推薦,如果這些不經(jīng)意中發(fā)生的故事并沒有發(fā)生,我們也許就聽不到這一段千古絕唱;(7)《二泉映月》已成為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經(jīng)典曲目。等等。插入的說明如:(1)課文中插入介紹當時無錫道教音樂的情況;(2)據(jù)當?shù)厥煜ぐ⒈囊魳沸屑一貞?,阿炳錄音時已不在巔峰時代;(3)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一次登臺演出;(4)引用楊蔭瀏教授《阿炳小傳》中的資料等。
3.作為電視專題片,它在報道深度上有別于一般的新聞報道,它以事實報道為基礎(chǔ),通過對時間相關(guān)背景材料的介紹、事實因果的探究、相關(guān)問題的評述,揭示和升華事件的本質(zhì)。
三、課后練習題解答提示
(一)本題意在引導大家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在把握課文整體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對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稍谑熳x課文的基礎(chǔ)上圍繞“民間藝人阿炳的一生”展開討淪,然后寫作成文,在全班進行交流。
(二)課文是專題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因此本題意在引導大家在把握課文整體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答案參考“寫作特色”。
(三)表面上看來這段話是課文所寫幾個部分內(nèi)容的一個概括,是作者為這些人不經(jīng)意中做的這些事叫好、慶幸。但透過字里行間及文中的背景資料,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作者對新中國的謳歌,對黨的文藝政策的歌頌。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又哪來阿炳藝術(shù)生命的新生?阿炳最值得慶幸的是他在世的最后兩年無錫解放了,中國解放了,是新中國改變了阿炳的命運,挽救了阿炳的藝術(shù)生命。
(四)略。
【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總結(jié)課文】
文章主要通過介紹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樂學院的兩位音樂家來到剛解放的無錫為民間藝術(shù)家阿炳錄音的經(jīng)過,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jīng)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jīng)過,贊揚了阿炳飽經(jīng)滄桑卻仍然堅強不屈的性格。
【教學實踐與反思】
《在沙漠中心》導學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在沙漠中心》導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沙漠中心》導學案課前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自學積累字詞。
2、查找作者的相關(guān)資料。
3、練習快速默讀課文,對課文作自我解讀。
預習內(nèi)容:
1、標出段前序號,劃出生字詞,計時快速閱讀課文,測測你的閱讀速度及閱讀效率:
讀完課文我所用的時間是:分秒
我的閱讀速度是:字/分鐘全文共有個自然段。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乙醚(mí)蟲豸(zhì)硌(gè)犁鏵(lí)(huá)
臍帶(qí)真諦(dì)噎(yè)篩糠(shāi)(kāng)
jié(睫)毛口干舌zào(燥)遮bì(蔽)遺hàn(憾)
2、查找作者的相關(guān)資料并做好積累。(相信你能行?。?br> 本文節(jié)選自《人類的大地》,作者是法(國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軍飛行員》、《小王子》等。
3、讀完后,你喜歡這篇課文嗎?請寫出你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課內(nèi)探究學案
教學目標:
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
理清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品味重點語句的含義,了解作者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學會品讀重點語句,體味其精妙。
體味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敢于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堅強意志與品質(zhì);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重點難點:
梳理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并探究其源本。
在熏陶感染中引導學生體味生命的意義,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果把一個人的頭像印在鈔票或郵票上,你覺得怎樣人的才有這樣的資格?
生:國家領(lǐng)袖,發(fā)明家……
師:現(xiàn)在有一個人,他既不是領(lǐng)袖也不是發(fā)明家,他只是一個作家、飛行員。但是他的名字卻被印在了50法郎的鈔票上。他就是藍天白云的耕耘者——圣??诵跖謇铩?br> (出示PPT)插入介紹:圣??诵跖謇?1900-1944)法國人,通過駕駛飛機,他擁有了飛翔的翅膀;通過寫作,他為萬里高空的同伴們代言,他有飛行員的勇氣,他有詩人的氣質(zhì),兒童的純真,思想家的深度。有人這樣評價:萬丈紅塵的商業(yè)社會里,讀這樣的作品會讓你重新變得純凈和堅強。
今天讓我們走進《在沙漠中心》走近圣??诵跖謇锏膬?nèi)心世界。(板書課題)
二、速讀,感知內(nèi)容,走進作者內(nèi)心:
速讀要求:①默讀,不要朗讀,力戒回讀。(培養(yǎng)學生專心閱讀的能力)②調(diào)整閱讀速度。(根據(jù)閱讀材料和閱讀時間而定)③抓住內(nèi)容要點、關(guān)鍵詞句來閱讀。④標出段前序號?!?br> 1、學生自由默讀,教師適當巡視。
2、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提示:可在題目加前后詞語
學生回答;
教師點評明確:(概括應(yīng)該包含人物+事件)
示例:“我在沙漠中感受和思索”“我”和戰(zhàn)友在利比亞的沙漠的一場遇險
(出示PPT)引導過渡:作者圣??诵跖謇镌凇度祟惖拇蟮亍防飳懙溃何乙詾樽约阂涝谀抢锪恕诿C5拇笊衬闹行模髡吆退耐榻?jīng)歷著怎樣的死亡危險,讓他以為自己要死在那里了呢?
3、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作者墜機后遇到了哪些死亡危險?(提示:有針對性速讀1.2小節(jié)。)
生:缺水、寒冷、寒風鞭打、瀕臨死亡等死亡危險。
4、請設(shè)想一下,如果你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會怎樣做?你的感受會是什么?
過渡引導:圣埃克絮佩里是不是陷于絕望之中,一蹶不振,束手待斃呢?他的心境有了
怎樣的轉(zhuǎn)變?
5、請同學們跳讀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心情的句子,梳理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結(jié)合完成課后習題一)
表達作者心情痛苦的句子
第1自然段: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環(huán)不暢,寒氣逼人,但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凍得格格作響,身子也斗得像篩糠似的。
第2自然段:不管是躺著還是站著我都屠刀就在我的頭上。
第5自然段:凍死的想法讓我難受我不喜歡像奴隸那樣忍受鞭打。
第9自然段:我的喉嚨發(fā)緊,這不是個好兆頭。
表達作者心情絕望的句子
第4自然段:這不是寒冷,是別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br> 第11自然段:永別了,你們這些我曾經(jīng)愛過的人。
表達作者心情樂觀的句子
第17自然段: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第18自然段:我沒有一點兒遺憾。
第21自然段:我們應(yīng)該繼續(xù)走下去。
表達作者心情平靜的句子
第10自然段:我感到,有一股圖像的激流把我?guī)У揭粋€寧靜的夢里,在大海深處,江河就平靜了痛苦
——絕望(我跑不動了大限到了凍死的想法不喜歡像奴隸那樣忍受鞭打)
——平靜(一種超越任何希望的平靜回憶所從事的工作、接觸的人)
——樂觀(工作中,我是幸福的我沒有一點遺憾我總算是呼嘯過海風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就是生命我們應(yīng)該繼續(xù)走下去)
通過以上的交流,我們看到了在作者痛苦與絕望中,變得平靜、樂觀,重新充滿生的渴望。于是,他對同伴說:“上路吧,普雷沃!我們的喉嚨還沒有噎住:我們應(yīng)該繼續(xù)走下去?!?br> 至此,我們就梳理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痛苦——絕望——平靜——自豪、無悔、樂觀——勇氣重燃
三、品讀,探尋作者的人生追求:
到底是怎樣一種力量使他能由最初的絕望恢復平靜與樂觀呢?請品讀12至21自然段中你認為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理解其深刻內(nèi)涵。讓我們一起從文章中找找答案。
1、學生自主閱讀。
2、小組合作交流。
指導學生對作者的人生觀、幸福觀和責任感的理解。
可重點研讀以下幾個句子:
(1)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經(jīng)沒有人的生活了。
明確:作者所謂的生活,并非一般意義的衣食住行,而是有著與生命、事業(yè)、責任、勇氣、信念等相關(guān)的豐富內(nèi)涵。
(2)我一點兒也不喜歡斗牛士,我喜歡的不是危險。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就是生命。
明確:解讀可聯(lián)系課后練習中的一段話:“有人會把這種人和斗牛士、拳擊手混為一談,吹捧他們對死亡的輕蔑。但我卻嘲笑對死亡的輕蔑。如果這種輕蔑不是出于公認的責任感,那他就是意志消沉或年少沖動的表現(xiàn)。”他的偉大,在于他有責任感,他手中掌握著他們的痛苦和歡樂,對他也應(yīng)參與的人類嶄新的建設(shè)事業(yè)負責。在他的工作范圍以內(nèi),也對人類的命運盡一點點責任。
結(jié)論:冒險,不是為了尋求刺激,不是為了顯示個人超凡的勇氣,而是出于對社會的奉獻,出于造福人類的責任感。他向往的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充實、有意義的生活。
癡迷飛行,并不是喜歡冒險,而是因為熱愛生活;無畏死亡,并不是看輕生命,而是因為熱愛生命。
3、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4、通過飛機,人們可以離開城市和他們的會計師,可以重新找到農(nóng)人的真諦。
解讀:作者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與平凡的農(nóng)人相提并論,飛機只是一個工具,它讓作者從另一個視角審視自己和世界,無論是飛行員還是農(nóng)人,他們的人生真諦是一樣的,那就是默默耕耘,為人類的幸福為人類能更快更高的飛行而履行自己的職責。
正因為這種責任感,使他在面對死神時,能顯示出一種視死如歸,能超然淡定地審視這一切,能把這當成生命的再次回歸。
四、拓展遷移:
1、后事追蹤,拓展遷移:
即使是絕望,仍要選擇上路;即使是面對死亡,仍要選擇卷土重來。圣??诵跖謇锞褪沁@樣的人。(教師補充作者簡歷)
在服兵役期問通過了飛行員合格證書。嘗試過多種職業(yè)之后,他成了民航駕駛員,
先后駕駛過郵運飛機和法航班機。當時飛行還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很幸運,他們在絕望的情況下,在沙漠里跋涉堅持了五天五夜之后,被一支駱駝商隊救出。但幸運之神不可能永
遠眷顧他……
1944年盡管他當時已經(jīng)超過了年齡限制,在他努力的爭取下,還是又服起了兵役。7月31日,他為了拍攝法國南部的地面軍事情況,為盟軍著陸作準備,駕飛機從法國科西嘉島起飛,去地中海及阿爾卑斯山上空執(zhí)行空中偵察任務(wù),結(jié)果一去不返……沒有人知道,剎那間發(fā)生了什么,沒有人知道,剎那間這位飛行家兼作家的圣??诵跖謇镉卸嗌俑惺芤銓?。這一切都成為了永遠的遺憾。
2004年7月,法國文化部的打撈小組正式宣布,他們在馬賽外還發(fā)現(xiàn)了60年前失蹤的圣??诵跖謇锺{駛的飛機殘骸,從而揭開了他的生死之謎。
20紀初,飛機制造技術(shù)不完善,信息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天氣預報也不準確。因此當時的每一次飛行都是一次冒險,飛行員每一次駕駛飛機上天都是一次驚心動魄的考驗,自從萊特兄弟制造了飛機后,有很多飛行員把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藍天之上,開辟新的航線既是一種探險更是一種冒險。你認為作者的這種冒險值得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或得到了什么啟示?(動筆寫一寫)
示例:遇到困難要繼續(xù)前進,而不是畏縮退讓。
要不怕困難,勇于克服困難。
冒險要有價值。
3、小結(jié):
今天,我們穿越時空與作者的心靈一起,在悠悠天地間上下求索,叩問歷史的脈搏,咀嚼人生的況味,領(lǐng)悟探險的真諦。
作者憑借“山高自有客行路”的勇氣和“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需一笑不須愁”的樂觀、拼搏,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向我們證明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信通過我們只把命運牢牢掌握在手,就一定會穿越你人生中的一片片沙漠,迎來一片片綠洲。
相信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在未來的人生之路,探險之旅中一定會超越自我,登得更高,走的更遠。
導練案
1、小練筆:
多年來,當人們做過登月飛行和無數(shù)次的太空飛行后,回首當初的來時路,人們不由對這些飛行英雄肅然起敬,如果我們要在法國的凱旋門前為這位飛行英雄立一塊紀念碑,你打算在這塊碑上寫下一段怎樣的話呢?
2、推薦閱讀:課外閱讀圣??颂K佩里《小王子》。
在山的那邊導學案
語文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19《在山的那邊》導學案
目標呈現(xiàn):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能說出“海”“山”在詩中的深層含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
【學習重點】
反復朗讀,能說出“海”“山”在詩中的深層含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
一、預習熱身
1、【知識鏈接】
作者簡介:
王家新,當代詩人,1957年生于湖北均縣(現(xiàn)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湖北隕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diào)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2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游動懸崖》(1997)《樓梯》等。詩論集《人與世界的相遇》、《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沒有英雄的詩》,文學隨筆集《對隱秘的熱情》《坐矮板凳的天使》等。
2、自主學習
(1)、寫出下列詞中加點字的讀音。
癡()想隱秘()凝()成喧()騰一瞬()間
(2)、查字典或詞典,弄清楚“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可仿照示例,仿寫句子。
例:山對海說:你博大遼遠,深邃寬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師。
海對山說,,,。
(3)、用楷書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三遍,要工整、規(guī)范、力求美觀。
(4)、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想一想,本詩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山”與“?!痹谠娭谐酥缸匀唤绲纳脚c海外,還有什么別的含義嗎?
二、活動探究
1、為什么說“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保?/p>
2、“爬過山就能見到海”,作者借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3、為什么說“山那邊啊,鐵青著臉”?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中“種子”指什么?為何說是“飄來的“?
5、“因為我聽見海依然在遠方為我暄騰……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句話什么意思?
三、盤點提升:
根據(jù)“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睘轭}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四、我的收獲
學完本課后,你的收獲是什么?請寫在下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