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
發(fā)表時間:2020-04-20高一生物上冊必修1《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優(yōu)秀教案。
高一生物上冊必修1《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優(yōu)秀教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2.描述染色質的組成及與染色體的關系。
能力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提高設計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
3.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各實驗的資料分析,使學生體驗科學工作的方法和過程,增強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在合作與交流中分享解決問題后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資料分析讓學生真正認同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細胞核的結構特點及與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教學難點]:
1、通過資料分析,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分析,不僅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同時掌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方法。
2、通過細胞核結構的教學,讓學生領悟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教學過程
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
同學們:今年最流行的動畫片是什么?
今天,喜羊羊的家族里來了三個新成員,分別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黑羊羊、白羊羊非常受他們的歡迎,而灰羊羊常常被冷落?;已蜓蛳敫淖兒蟠拿\,可正常情況下,灰羊羊只能生灰色的羊”
灰羊羊的夢想是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我們怎樣才能幫她實現(xiàn)夢想呢?(配合2張幻燈片)
學生若答上:鼓勵,然后指出這個方案的關鍵之處是取白羊羊的“細胞核”,從而引出課題。
學生若答不上:我們要幫她實現(xiàn)夢想,必須研究細胞核的有關知識,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學習第三節(jié)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本節(jié)內容逐步講解
以細胞核有什么功能?為什么具有這樣的功能?誰在承擔這個功能?為主線展開教學。
資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實驗)
逐步放映實驗步驟并提出問題
問題1:移植后長大的美西螈是什么體色?
理由是什么?
問題2:由此你認為生物性狀的遺傳主要由什么控制?
問題3:據(jù)此能不能幫助灰羊羊設計一個方案,實現(xiàn)她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的夢想?
資料二:(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
逐步放映實驗步驟,邊放映邊提出問題:
問題串1:分隔后蠑螈受精卵的兩半有什么不同?會出現(xiàn)什么不同的結果?此結果說明什么問題?怎樣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這個問題?最后根據(jù)結果歸納總結該實驗的結論。
問題串2.整個實驗最突出的試驗設計思想是什么?怎么對照的?圍繞什么而對照?
(分隔后兩部分的對照,自身前后的對照,都是圍繞細胞核而對照的)
資料三:(變形蟲去核及核移植實驗)
對照圖片簡介變形蟲的結構。
問題1.若想利用變形蟲探究細胞核的功能,你會如何設計實驗?(小組討論,代表回答)指出:生物學家的設計和你們的設計一樣,然后邊放幻燈片片介紹每一步的不同結果。
問題2:根據(jù)實驗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
問題3:人成熟的紅細胞還能生長分裂嗎?為什么?
資料四:(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
1.老師先對照圖片簡介傘藻的結構。
2.以圖片的形式打出生物學家的操作流程圖,讓學生觀察討論試驗步棸,然后表述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
問題串1:傘藻嫁接實驗:切去帽后長出來的新帽的形狀是由柄決定的?還是由假根決定的?該實驗能否說明傘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要證明“傘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需再怎樣設計實驗?
問題2:根據(jù)傘藻嫁接實驗和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解釋原因,并依據(jù)結果得出結論。然后進行知識遷移和延伸,
問題1、2個別提問回答。問題3分組討論設計方案,然后交流評價。
問題串1: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個別提問回答。
問題串2:小組討論然后找一個小組代表回答,有必要時,其他小組補充。
問題1:小組內先討論后回答(根據(jù)前兩個實驗學生能答出:分割成有核與無核兩部分,及核移植兩個措施。)
問題2、3:個別提問回答.
小組內討論后回答試驗步棸。
問題串中第三問有難度,學生若答不上老師講解。
學生完成學案一、資料分析部分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歸納、遷移等綜合性能力
知識遷移解決實際問題
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及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了解生物學家是如何圍繞實驗目的進行對照而設計實驗步驟的。
訓練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的能力,
問題3:拓展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訓練學生思維的思辨性,滲透“單一變量”的思想。
2、列表歸納總結細胞核的功能。
二:為什么具有此功能──細胞核的結構
三:誰在承擔這個功能──DNA
四:細胞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五: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老師講解:
資料1和資料4主要體現(xiàn)了生物性狀的遺傳由細胞核控制。
資料2和資料3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代謝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老師板書:細胞核功能---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
提出問題:
細胞核為什么能成為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這是由細胞核的結構決定的。引出對細胞結構的學習。
老師訂正黑板學生填寫的有關細胞核結構的部分概念圖。
逐步放映幻燈片,聯(lián)系舊知識,采用比喻、舉例子等方式老師講解細胞核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突破難點。
核膜:雙層生物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就像細胞膜把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一樣,但又不是完全分隔開,因為核內要不斷地與核外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而核孔則主要是大分子進出的通道。
核孔:分布在核膜上,是內外兩層生物膜連接在一起形成的(打手勢比喻)。聯(lián)系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及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講解RNA穿過核孔出來,蛋白質穿過核孔進去。進一步指出,代謝越旺盛的細胞需要交換的物質和信息越多,為適應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數(shù)目就越多。
核仁:主要是一部分染色質聚在一起形成的,這部分染色質里的DNA主要控制合成構成核糖體的RNA,所以說它與某種RNA及于核糖體的形成有關。通常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仁較大。
染色質,染色體:主要有DNA和蛋白質組成,呈細長絲狀,因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若細胞要分裂,染色質就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棒狀或桿狀的染色體(用自制的教具講解)。
投影展示學生填寫的比較表,找學生訂正評價。
幻燈片出示兩道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染色質和染色體形態(tài)結構都相同。
B:染色質和染色體是不同物質的不同存在狀態(tài)。
C:染色質上的DNA和蛋白質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D:細胞內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的染色質上。
2.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是:
A:核膜B:核孔C:染色質D:核仁
由習題的答案引出問題
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由DNA控制的,比如(指某個同學)你長得像你爸媽,是因為你細胞核內的DNA一半來自你爸爸一半來自你媽媽;同樣的草,羊吃了長羊肉,牛吃了長牛肉,是因為牛羊細胞內的DNA不同。所以細胞的代謝和遺傳都是DNA控制的。而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因此細胞核又被稱為──遺傳性息庫。所以細胞核才具有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的功能。
補全板書,剛好形成本節(jié)的概念圖?;乜郾竟?jié)三大問題并以此進行本節(jié)的小節(jié)。
由建構概念圖就是建構了概念模型引出模型建構法。再簡介數(shù)學模型和物理模型。然后出示老師制作的細胞模型,依照模型歸納總結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性。
留5分鐘學生整理學案
課下作業(yè):
布置學生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對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的加深和鞏固。下節(jié)課評選最佳作品。注意:科學性、準確性應放第一位,還應考慮藝術性、成本低廉等等。
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解釋原因,并依據(jù)結果得出結論。然后進行知識遷移和延伸,
問題1、2個別提問回答。問題3分組討論設計方案,然后交流評價。
問題串1: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個別提問回答。
問題串2:小組討論然后找一個小組代表回答,有必要時,其他小組補充。
問題1:小組內先討論后回答(根據(jù)前兩個實驗學生能答出:分割成有核與無核兩部分,及核移植兩個措施。)
問題2、3:個別提問回答.
小組內討論后回答試驗步棸。
問題串中第三問有難度,學生若答不上老師講解。
課后習題
一、選擇題
1.細胞核中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
A.核膜B.核仁
C.染色質D.核質
2.如圖,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嫁接,將甲的傘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長出傘帽。下列有關評價合理的是()
A.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
B.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
C.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
D.該實驗證明了細胞質是遺傳的控制中心
3.細胞核中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A.核膜B.染色質
C.核仁D.核孔
4.在真核細胞中,DNA存在于()
A.細胞核中B.細胞質中
C.細胞核和細胞質中D.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
5.應選用下列哪一種作材料,才能觀察到染色體()
A.牛的成熟紅細胞
B.乳酸桿菌
C.甲型H1N1病毒
D.菠菜分生區(qū)細胞
6.關于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細胞核在細胞生命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
B.染色質都存在于細胞核中
C.是DNA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D.是細胞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
7.下列對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不正確的是()
A.大多數(shù)原核細胞比真核細胞的體積小
B.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細胞壁主要成分不同
C.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無任何細胞器,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有各種細胞器
D.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擬核內,沒有核膜包圍,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儲存在細胞核中,有核膜包圍
二、非選擇題
8.下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在[]填標號,________填相應名稱)
(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使用________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JAb88.COM
(2)在有絲分裂過程中,[4]________在________期消失。
(3)[3]________主要由在細胞質中翻譯形成的物質以及________一起組成,前者是通過[]________進入細胞核內。
(4)圖中可見[1]________和[]________的連通,使細胞質和核內細胞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
延伸閱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案一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高一生物教案:《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案一,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案一
考點同步解讀
本節(jié)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課程必修一模塊第3章的第3節(jié)。本節(jié)為細胞結構的最后一節(jié),主要講的是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更加全面完整,對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有進一步認識,也為后續(xù)的學習作了鋪墊,如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生物遺傳的基礎,其中DNA的復制、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都和細胞核有關;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學習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變化的基礎;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理解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動物克隆技術原理細胞全能性的基礎。另外,教材中的幾個經典實驗也讓學生體驗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為繼續(xù)學習生物打下很好的基礎。
核心素養(yǎng)聚焦
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整體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有了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補充和深入。通過前面幾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各部分結構以及他們的功能有了進一步認識,在腦子中能呈現(xiàn)出細胞亞顯微結構的三維圖,加深“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念。
本節(jié)課引入時直接通過克隆羊“多利”的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進而結合課本已給資料合作學習。課本上給的四個資料的邏輯性不是很強,因此教學中對四個資料順序重新組合,使得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一步步地將細胞核的功能理解的更充分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鍛煉機會。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了引導、指導、銜接、鼓勵的角色,適時的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給以肯定,并將教學內容向深層次引入。最后在學生的交流基礎上,對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做全面的闡述。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掌握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的主要功能
②掌握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的內部結構和各自的功能
③理解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能力目標
通過資料分析,提高設計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情感目標
①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②體驗科學工作的方法和過程,增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①通過資料分析,真正認同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②細胞核的結構特點及與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教學難點
①主動地思考和分析資料,不僅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同時掌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方法
②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概念
3. 教學用具
黑板,多媒體課件
4. 標簽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新課導入
同學可能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喜羊羊的家族里來了三個新成員,分別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黑羊羊、白羊羊非常受他們的歡迎,而灰羊羊常常被冷落。灰羊羊想改變后代的命運,她有一個夢想就是生一只小白羊。但我們知道,龍生龍,鳳生鳳,通常黑羊生黑羊,白羊生白羊,灰羊生灰羊。
教師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幫助灰羊羊實現(xiàn)夢想呢?如果大家還記得初中講過的克隆羊多利,這個問題應該很容易解決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克隆白羊羊,讓灰羊羊生下小白羊
教師陳述:是的,白羊羊和黑羊羊可以助白羊羊一臂之力,白羊羊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黑羊羊的去核卵細胞內,發(fā)育成胚胎后再植入灰羊羊的子宮內,經過一定時間的發(fā)育后,灰羊羊誕生了一只可愛的小白羊。那為什么三個羊媽媽中,小白羊和提供給它細胞核的白羊羊長得最像,而不是和提供去核卵細胞的黑羊羊或者生下她的灰羊羊最像呢?上完細胞核這一節(jié)課,相信大家就會明白了。
這節(jié)課呢,我們主要從功能和結構兩方面來學習細胞核。
2細胞核的功能
教師提問: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p>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是,例如原核細胞
教師提問:那所有的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嗎?
學生回答:也不是,例如成熟紅細胞
教師根據(jù)學生答案總結:是的,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極少數(shù)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教師陳述:那么科學史上發(fā)現(xiàn)細胞核的功能有四個非常經典的實驗,載入了我們的生物教科書,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
我們先看資料1:美西螈核移植實驗——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做實驗,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來,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中
教師提問:同學們思考一下:小美西螈的膚色是什么顏色?為什么?
學生談論后回答:黑色,因為細胞核是黑色美西螈提供的
教師提問:美西螈的膚色是由什么控制的?
學生回答:細胞核
教師小結:沒錯,從資料一可知,黑色美西螈提供細胞核,白色美西螈提供細胞質,通過細胞核移植,得到的是黑色美西螈,說明美西螈皮膚的顏色不是由細胞質控制的,而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教師提問:結合克隆羊的產生過程,你認為生物性狀的遺傳主要是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
學生回答:細胞核
教師陳述總結:是的,不管是美西螈還是克隆羊,得到的后代性狀都是和提供細胞核的一樣,因此,細胞核控制著生物體性狀的遺傳。
教師展示資料:接著看資料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展示圖片,介紹:這就是蠑螈的一種——黃星點蠑螈,長得挺難看的,但是沒關系,科學家正是通過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結果。大家看圖,這是一個蠑螈受精卵,這是頭發(fā)絲。
教師提問:為什么不用繩子呢?
學生認真聽講、思考、回答:“實驗材料很小,繩子太大了”
教師陳述:接著用這頭發(fā)絲把受精卵橫縊成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少量細胞質連著,結果就發(fā)現(xiàn),沒有核的這一半不能分裂,而有核的這一半分裂了。當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科學家把一個細胞核擠到無核的那一半,結果,無核的一半也開始分裂了。最后兩半都成了正常的胚胎,只是原來無核的慢一些,有核的一半快一些。
教師繼續(xù)提問:從資料2可以看出細胞核和細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后回答:“沒有細胞核,細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教師總結:從實驗中可知,有細胞核的時候,蠑螈可以正常的進行分裂分化,最后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但是如果沒有細胞核,蠑螈就不能進行分裂,重新植入細胞核,細胞又能夠繼續(xù)分裂和分化。這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緊密相連。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師提問:人成熟的紅細胞還能生長分裂嗎?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能,因為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分裂分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就不能生長分裂”
教師陳述: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已經提到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是沒有細胞核的,所以它們不能夠繼續(xù)生長和分裂,只能逐漸的衰老,最后死亡,它們的壽命是非常短的。我們知道受精卵具有分裂分化的特性,科學家就利用該特性來研究細胞核與細胞分裂分化的關系。
教師提問: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學習資料3:變形蟲去核及核移植實驗涉及到了變形蟲,它又有什么特性呢?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分割變形蟲,一半有核,一半無核,觀察其生命活動
教師陳述:變形蟲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單細胞原生動物,體形不固定,細胞質能夠向外流出形成指狀突起,即偽足。當變形蟲碰到食物時,受食物刺激,細胞質向食物周圍方向流動,伸出偽足,把食物包圍起來變成變形蟲內的食物泡。如果變形蟲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受到顯微針尖的刺激,便會改變運動的方向,原生質由向前流動改為向后或其他方向流動。
教師追問“如果你是科學家,想利用變形蟲探究細胞核的功能,會如何設計實驗?
學生談論后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科學家的設計和你們的一樣,具體是這樣的:將變形蟲切成兩半,一半有核,一半無核。無核的一半不能攝取食物;對外界刺激也不再發(fā)生反應;高爾基體、內質網等細胞器逐漸退化。有核的一半,情況則大不相同,照樣攝食,對刺激仍有反應,還能生長和分裂。
教師追問:為了使實驗更嚴謹,還應如何設計實驗呢?
學生談論回答:把有核的一半去掉核,無核的一半移入核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后總結:用顯微鉤針將有核一半的細胞核鉤出,這一半的行為就會像上述的無核的一半一樣。但如果及時地植入同種變形蟲的另一個核,各種生命活動又會恢復。
追問:那么這個實驗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學生聽講、思考并回答:“細胞核控制著變形蟲的各種生命活動,沒有細胞核,生命活動就不能進行”
教師總結:從上面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將變形蟲切成兩半,沒有細胞核的一半不能攝取食物、不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很多生命活動都停止了,而有核的一半則能夠正常的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一旦把核去除,生命活動又不能正常進行,重新植入細胞核又可以恢復各種生命活動。這充分說明了變形蟲的各種生命活動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質的生命活動。
我們還差最后一個經典實驗,資料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展示傘藻的結構圖,介紹:傘藻是海生的單細胞藻類,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構成,細胞核在基部。傘藻再生性很強,即傘帽切除之后,很短時間內能夠生出新的傘帽,而且傘藻種間容易嫁接。傘藻的帽有兩種,一種是傘形,一種是菊花形?!?/p>
教師提問:科學家用傘藻做了兩個實驗,我們先來看下嫁接實驗,請同學們觀察討論實驗步驟,并思考:切去帽后長出來的新帽的形狀是由柄決定的?還是由假根決定的?為什么?
學生觀察,思考,個別回答“把兩種傘藻的帽都去除,把它們的柄嫁接到彼此的假根上”
“切去帽后長出來的新帽的形狀是由假根決定的,因為假根具有細胞核”
教師追問:那么該實驗能否說明傘藻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為什么?
學生回答:“不能,因為假根除了有細胞核,還有細胞質”
教師繼續(xù)追問:那要證明“傘藻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需再怎樣設計實驗?
學生回答:“移植細胞核”
教師請一位同學照著PPT上的圖描述一下吧!
學生上臺描述:把菊花形帽傘藻的細胞核取出來,而把傘形帽傘藻的帽子切除,并且去掉細胞核,把菊花形帽傘藻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細胞核的傘形帽傘藻中,最后長出來的就不是是傘形傘藻,而是菊花形傘藻了。
教師提問:根據(jù)傘藻嫁接實驗和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傘藻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
教師陳述:傘藻帽的形狀也就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而帽的再生也就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的建成了,所以我們從資料4得到的結論就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
我們再來回顧下,總結一下細胞核的功能。資料1體現(xiàn)了細胞核控制著生物性狀的遺傳,而資料4 中傘藻帽的形態(tài)結構也屬于生物性狀的一種,由細胞核控制。資料2中蠑螈胚胎細胞的分裂分化,資料3中變形蟲細胞質的生命活動、資料4中傘藻帽的再生都與代謝有關,也是由細胞核控制,因此,細胞核的功能可以歸納為: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遺傳和代謝,即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學生認真聽講并理解
3細胞核的結構
教師講述:正因為細胞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有人把細胞核比喻為細胞的“大腦”或細胞的“控制中心”。那細胞核為什么能成為細胞的 “控制中心”呢?
我們都知道,生物的各種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那么到底細胞核里面有什么樣的結構可以使它擔當?shù)闷鹂刂萍毎z傳和代謝這么重要的功能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細胞核的神秘面紗吧。
教師提問:在學習細胞核的結構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細胞的結構,展示細胞結構模式圖,提問:細胞由哪幾部分組成?
學生回答:細胞主要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
教師陳述:那細胞核是否又有類似的結構呢?大家來看下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并告知:細胞核由核膜、染色質、核仁構成,與細胞的構成很相似。具體又有什么不同的呢,我們來具體學習細胞核各部分的結構及其功能。
核膜是雙層生物膜,靠近細胞質的一面是外膜,靠近核仁的一面是內膜。
教師提問:大家還記得細胞膜的功能嗎?
學生回憶后回答: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教師總結陳述:類似的,核膜的功能就是將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至于核內要不斷地與核外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則不是核膜的主要功能。因為核膜上有核孔,是內外兩層生物膜連接在一起形成的。主要是大分子進出的通道,實現(xiàn)了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功能。其實核膜和核孔很像我們的蚊帳,既能把床內和床外分隔開,阻擋蚊子等的侵襲,蚊帳上的小孔又能實現(xiàn)空氣的流通。
進一步指出,代謝越旺盛的細胞需要交換的物質和信息越多,為適應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數(shù)目就越多。
教師提問:那么,口腔上皮細胞和胰島細胞哪個核膜上的核孔數(shù)目多呢?
學生回答:胰島細胞
教師講述:胰島細胞能分泌激素,代謝旺盛;口腔上皮細胞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代謝較弱。由于細胞代謝越旺盛,核孔數(shù)目越多,因此口腔上皮細胞的核孔數(shù)目教少。
核仁:在細胞核的中央,很像蛋黃派的餡,主要是一部分染色質聚在一起形成的,這部分染色質里的DNA主要控制合成構成核糖體的RNA,所以說它與某種RNA及于核糖體的形成有關。通常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仁較大。
教師布置閱讀任務:接下下大家?guī)е@幾個問題閱讀課本54頁: 1、染色質的組成成分2、染色質的特性3、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
學生回答: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2、染色質是極細的絲狀物,
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3、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的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教師展示圖片講述:大家先來看看這張圖,這就是組蛋白,這個雙螺旋結構是DNA,它們結合成絲狀的染色質。染色質經過高度的螺旋,縮短變粗,變成這圓柱狀或桿狀,也就是染色體啦!因此,染色質和染色體實際上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細胞分裂期時是染色體,細胞分裂結束時是染色質。它們之間的形態(tài)變化是通過解螺旋和螺旋化縮短變粗來實現(xiàn)的。就好像我們平常吃的泡面,平時呢都是高度卷曲、螺旋在一起的一塊東西,當我們要吃的時候呢,泡了水就散開來,成為一條條的。形態(tài)不一樣但都是泡面,因此,要記住啊——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
教師提問:細胞核中誰控制細胞的遺傳和代謝的呢?
學生回答:DNA
教師總結陳述: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由DNA控制的,比如(指某個同學)你長得像你爸媽,是因為你細胞核內的DNA一半來自你爸爸一半來自你媽媽;同樣的草,羊吃了長羊肉,牛吃了長牛肉,是因為牛羊細胞內的DNA不同。所以細胞的代謝和遺傳都是DNA控制的。而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因此細胞核又被稱為──遺傳信息庫。所以細胞核才具有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的功能
課堂小結
細胞是一個統(tǒng)一整理:
我們已經學完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章了,知道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而且細胞還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統(tǒng)一整體,可以從四方面來看,
①從結構上看,細胞核和細胞質通過核孔相通;核膜、內質網膜與細胞膜等相互連接成細胞內完整的生物膜系統(tǒng)
②從功能上看,細胞各個部分結構和功能雖不同,但相互聯(lián)系,分工合作,協(xié)調一致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③從調控上看,細胞核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因此,細胞的整個生命活動主要是由DNA調控和決定的,使細胞形成一個高度有序的整體調控系統(tǒng)。
④從與外界環(huán)境關系上看,細胞的整體性還表現(xiàn)在每一個細胞都要與相鄰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轉換,而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的細胞的都要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轉換,因此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結合第一章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板書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學設計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1、闡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Ⅱ)
2、嘗試建立真核細胞的模型(Ⅰ)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2.描述染色質的組成及與染色體的關系。
能力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提高設計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
3.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各實驗的資料分析,使學生體驗科學工作的方法和過程,增強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在合作與交流中分享解決問題后的愉悅.
[教學重點]:
1、通過資料分析讓學生真正認同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細胞核的結構特點及與功能相適應的關系。
[教學難點]:
1、通過資料分析,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分析,不僅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 控制中心,同時掌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方法。
2、通過細胞核結構的教學,讓學生領悟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教學理念]: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思維對話,創(chuàng)建和諧高效的生物課堂。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師生互動(演示課件)
[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案,自制的染色質、染色體教具,自制的細胞結構模型及細胞核結構模型。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承前面的細胞膜和各種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等內容,使學生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更加全面完整,也為以后的學習作鋪墊,如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學習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變化的基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以后學習遺傳的基礎,也使學生對“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念有進一步認識。另外,其中的資料分析也讓學生體驗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
[學情分析]
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整體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有了初步認識,但學生的生物學知識還很薄弱,對于基因是如何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控制生物的遺傳和代謝,以及細胞分裂的知識還不了解。因此在進行“細胞核結構”的教學時不能進行過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認識障礙。另外,他們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實施問題探究教學是可行的,以問題引發(fā)興趣,讓新知識與舊知識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識的高峰。
[教學策略]
1、學案式教學,精心設計學案,以學案導學,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2、借助多媒體課件讓資料分析中的試驗動態(tài)化、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染色質與染色體的異同點及關系。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年最流行的動畫片是什么?
今天,喜羊羊的家族里來了三個新成員,分別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黑羊羊、白羊羊非常受他們的歡迎,而灰羊羊常常被冷落?;已蜓蛳敫淖兒蟠拿\,可正常情況下,灰羊羊只能生灰色的羊”
灰羊羊的夢想是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我們怎樣才能幫她實現(xiàn)夢想呢?(配合2張幻燈片)
學生若答上:鼓勵,然后指出這個方案的關鍵之處是取白羊羊的“細胞核”,從而引出課題。
學生若答不上:我們要幫她實現(xiàn)夢想,必須研究細胞核的有關知識,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學習第三節(jié)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學生回答:喜羊羊和灰太狼
學生思考
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
一:細胞核有什么功能:
1、分析資料探究細胞核的功能
以細胞核有什么功能?為什么具有這樣的功能?誰在承擔這個功能?為主線展開教學。
資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實驗)
逐步放映實驗步驟并提出問題:
問題1:移植后長大的美西螈是什么體色?
理由是什么?
問題2:由此你認為生物性狀的遺傳主要由什么控制?
問題3:據(jù)此能不能幫助灰羊羊設計一個方案,實現(xiàn)她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的夢想?
資料二:(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
逐步放映實驗步驟,邊放映邊提出問題:
問題串1:分隔后蠑螈受精卵的兩半有什么不同?會出現(xiàn)什么不同的結果?此結果說明什么問題?怎樣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這個問題?最后根據(jù)結果歸納總結該實驗的結論。
問題串2.整個實驗最突出的試驗設計思想是什么?怎么對照的?圍繞什么而對照?
(分隔后兩部分的對照,自身前后的對照,都是圍繞細胞核而對照的)
資料三:(變形蟲去核及核移植實驗)
對照圖片簡介變形蟲的結構。
問題1.若想利用變形蟲探究細胞核的功能,你會如何設計實驗?(小組討論,代表回答)指出:生物學家的設計和你們的設計一樣,然后邊放幻燈片片介紹每一步的不同結果。
問題2:根據(jù)實驗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
問題3:人成熟的紅細胞還能生長分裂嗎?為什么?
資料四:(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
1.老師先對照圖片簡介傘藻的結構。
2.以圖片的形式打出生物學家的操作流程圖,讓學生觀察討論試驗步棸,然后表述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
問題串1:傘藻嫁接實驗:切去帽后長出來的新帽的形狀是由柄決定的?還是由假根決定的?該實驗能否說明傘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要證明“傘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需再怎樣設計實驗?
問題2:根據(jù)傘藻嫁接實驗和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得出么結論?
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解釋原因,并依據(jù)結果得出結論。然后進行知識遷移和延伸,
問題1、2個別提問回答。問題3分組討論設計方案,然后交流評價。
問題串1: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個別提問回答。
問題串2:小組討論然后找一個小組代表回答,有必要時,其他小組補充。
問題1:小組內先討論后回答(根據(jù)前兩個實驗學生能答出:分割成有核與無核兩部分,及核移植兩個措施。)
問題2、3:個別提問回答.
小組內討論后回答試驗步棸。
問題串中第三問有難度,學生若答不上老師講解。
學生完成學案一、資料分析部分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歸納、遷移等綜合性能力
知識遷移解決實際問題
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及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了解生物學家是如何圍繞實驗目的進行對照而設計實驗步驟的。
訓練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的能力,
問題3:拓展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訓練學生思維的思辨性,滲透“單一變量”的思想。
2、列表歸納總結細胞核的功能。
二:為什么具有此功能──細胞核的結構
三:誰在承擔這個功能──DNA
四:細胞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五: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老師講解:
資料1和資料4主要體現(xiàn)了生物性狀的遺傳由細胞核控制。
資料2和資料3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代謝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老師板書: 細胞核功能---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
提出問題:
細胞核為什么能成為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這是由細胞核的結構決定的。引出對細胞結構的學習。
老師訂正黑板學生填寫的有關細胞核結構的部分概念圖。
逐步放映幻燈片,聯(lián)系舊知識,采用比喻、舉例子等方式老師講解細胞核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突破難點。
核膜:雙層生物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就像細胞膜把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一樣,但又不是完全分隔開,因為核內要不斷地與核外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而核孔則主要是大分子進出的通道。
核孔:分布在核膜上,是內外兩層生物膜連接在一起形成的(打手勢比喻)。聯(lián)系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及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講解RNA穿過核孔出來,蛋白質穿過核孔進去。進一步指出,代謝越旺盛的細胞需要交換的物質和信息越多,為適應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數(shù)目就越多。
核仁:主要是一部分染色質聚在一起形成的,這部分染色質里的DNA主要控制合成構成核糖體的RNA,所以說它與某種RNA及于核糖體的形成有關。通常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仁較大。
染色質,染色體:主要有DNA和蛋白質組成,呈細長絲狀,因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若細胞要分裂,染色質就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棒狀或桿狀的染色體(用自制的教具講解)。
投影展示學生填寫的比較表,找學生訂正評價。
幻燈片出示兩道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染色質和染色體形態(tài)結構都相同。
B:染色質和染色體是不同物質的不同存在狀態(tài)。
C:染色質上的DNA和蛋白質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D:細胞內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的染色質上。
2.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是:
A:核膜 B:核孔C:染色質 D:核仁
由習題的答案引出問題
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由DNA控制的,比如(指某個同學)你長得像你爸媽,是因為你細胞核內的DNA一半來自你爸爸一半來自你媽媽;同樣的草,羊吃了長羊肉,牛吃了長牛肉,是因為牛羊細胞內的DNA不同。所以細胞的代謝和遺傳都是DNA控制的。而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因此細胞核又被稱為──遺傳性息庫。所以細胞核才具有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的功能。
補全板書,剛好形成本節(jié)的概念圖。回扣本節(jié)三大問題并以此進行本節(jié)的小節(jié)。
由建構概念圖就是建構了概念模型引出模型建構法。再簡介數(shù)學模型和物理模型。然后出示老師制作的細胞模型,依照模型歸納總結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性。
留5分鐘學生整理學案
課下作業(yè):
布置學生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對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的加深和鞏固。下節(jié)課評選最佳作品。注意:科學性、準確性應放第一位,還應考慮藝術性、成本低廉等等。
學生總結: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學生看書完成學案:二、識別細胞核各部分結構.同時找一個同學到黑板填寫細胞核結構概念圖。
思考:口腔上皮細胞和胰島細胞哪個核膜上的核孔數(shù)目多?
學生閱讀課本填寫染色質與染色體比較表。
采取小組合作形式課后完成
學生能自學的老師不講。
對細胞核各部分結構的功能,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需要老師點撥。
學生在新知識與原有的相關概念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lián)系,理解并掌握細胞核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這部分知識老師若不講明白,學生靠死記是不可能掌握的。
在探討細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過程中,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讓學生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性。
體驗建構模型的過程,回顧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相關知識
課后感
這節(jié)課是為參加煙臺市兩年一次的優(yōu)質課評選而設計的,正式講課前我只用我校高一普通班學生試講了一次,主要是為了把握一下時間,也想借這一次的生成更好地為下一次進行預設。沒有多試,是為了保護自己比賽時的激情。
這節(jié)課,學生一開始就被我創(chuàng)設的情景吸引住了,整節(jié)課學生和我一樣激情高漲,雖然是萊山一中普通班的學生,但學生的反應一點都不遜色,不僅積極主動地跟著我的思路思考,還不時地閃現(xiàn)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真正體現(xiàn)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生師之間的思維對話,體現(xiàn)了和諧高效。下課了學生還意猶未盡,跟我戀戀不舍地說再見,一種做老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蕩著我。其他聽課的老師也都圍上來要拷貝我的課件。唯一遺憾的是給學生留的自我整理的時間有點少。若可以重來,我會在“資料分析”的教學中,省去一個蠑螈受精卵橫溢實驗或變形蟲的實驗,因這兩個實驗設計思路相同,只是觀察的目標不同,留給學生課下分析。這樣,最后的時間就不會太緊張。
高一生物必修1??贾R點: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1??贾R點: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生物必修1??贾R點: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一、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指細胞核內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故叫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質呈細長絲狀且交織成網狀,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質細絲高度螺旋、縮短變粗成圓柱狀或桿狀的染色體。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
2、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仁呈現(xiàn)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實現(xiàn)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二、細胞核的功能
1、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DNA的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2、是細胞代謝活動和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三、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
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1、結構:細胞的各個部分是相互聯(lián)系的。如分布在細胞質的內質網內連核膜,外接細胞膜。細胞核不屬于細胞器。
2、功能:細胞的不同結構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卻是協(xié)調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
3、調控: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其DNA通過控制蛋白質類物質的合成調控生命活動。
4、與外界的關系上:每個細胞都要與相鄰細胞、而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的細胞都要和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轉換。
[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三章第三節(jié)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學習目標:
1、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2、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使用說明:
1、依據(jù)學習目標進行預習,完成自主學習內容.
2、按照互動要求,積極思維,限時完成合作探究及思考交流內容.
自主學習
一、細胞核的分布與功能
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等極少數(shù)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2.功能:是庫,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1.核膜:層膜,把核內物質與分開.
2.核孔:實現(xiàn)核質之間的和.
3.核仁:與某種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關.
4.染色質
(1)物質組成:由和組成,其中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2)形態(tài)及特點:極細的絲狀物,易被染成深色.
(3)與染色體的關系:是在細胞不同時期的.
a)細胞概述
1.細胞作為基本的其結構復雜而精巧.
2.各組分之間分工合作成為,使生命活動能夠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地進行.
3.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b)模型建構
概念: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出的一種的描述.
類型:物理模型、、等。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
思考與交流
思考1.課本56頁拓展題
思考2.課本58頁知識遷移思考3.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分析幾種實驗的比較
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結果得出結論一、兩種美西螈細胞核移植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卵細胞中發(fā)育成的美西螈都是黑色的美西螈皮膚顏色的遺傳是由控制的二、橫縊蠑螈受精卵用頭發(fā)橫縊蠑螈受精卵,一半有核,一半無核有核的一半能分裂、分化,無核的一半則不能縊蠑?shù)募毎至押头只怯煽刂频娜?、將變形蟲切成兩半一半有核,一半無核有核部分能生長分裂、分裂、再生;無核部分只能消化食物變形蟲的分裂、生長、再生是由控制的四、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將兩種傘藻的“帽”柄假根分開后,相互嫁接與核移植“帽”的形狀與具有細胞核的假根部分一致傘藻“帽”的形狀由控制的
鞏固與提高
1.下列不屬于細胞核的結構的是()
A.核膜B.核仁C.核糖體D.核液
2.以下關于染色質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不同細胞分裂時期的不同物質B.不同細胞分裂時期的同一物質C.同一細胞分裂時期的同一物質D.同一細胞分裂時期的不同物質
3.某同學繪制了線粒體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他所構建的是()
A.物理模型B.概念模型
C.數(shù)學模型D.實物模型
4.人成熟的紅細胞和精子的壽命都很短,這一事實體現(xiàn)了()
A.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B(tài).功能對壽命的影響
C.遺傳因素的影響D.核、質的相互依存關系
知識鏈接
一.染色質與染色體的比較
染色質
染色體
不同點
存在時期
分裂時期
分裂期
形態(tài)
細長的絲
光鏡下能看到呈圓柱狀或桿狀
相同點
成分
主要是DNA和蛋白質
特性
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
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關系
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二.細胞識圖的規(guī)律方法總結
有:植物細胞
有:真核細胞是否有細胞壁
無:動物細胞
1.是否具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無:原核細胞
2.在真核細胞中,無葉綠體和大液泡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3.有中心體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細胞.
4.有葉綠體和細胞壁的細胞一定是植物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