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2)導(dǎo)學(xué)案。
為了促進學(xué)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2)導(dǎo)學(xué)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十一課時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2)
教學(xué)目標:
1、運用類比的思想方法,通過實踐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線段(高、中線、角平分線)的比等于相似比;
2、會運用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與相似比的性質(zhì)解決有關(guān)問題;
3、經(jīng)歷“操作—觀察—探索—說理”的數(shù)學(xué)活動過程,發(fā)展合情推理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教學(xué)重點: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線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教學(xué)難點: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與相似比的性質(zhì)解決問題
教學(xué)設(shè)計: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上的高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上的高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呢?
二、探索活動:
1、如圖,△ABC∽△A′B′C′,相比為k,AD與A′D′分別是△ABC和△A′B′C′的高,說明:AD/A′D′=k
由此引出: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2、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線段(中線、角平分線)有何關(guān)系?那么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線段(中線、角平分線)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呢?
3、小結(jié)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線段的關(guān)系。
三、例題教學(xué)
1、見課本P107的例題2
練習(xí):見課本P1081、2、
2、如圖:已知梯形上下底邊的長分別為36和60,高為32,這個梯形兩腰的延長線的交點到兩底的距離分別是多少?
3、△ABC是一塊銳角三角形余料,邊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EFGH,使正方形的一邊HG在BC上,其余兩個頂點分別在AB、AC上,這個正方形零件的邊長是什么?
變題1:若四邊形EFGH為矩形,且EF:EH=2:1,求矩形EFGH的面積。
變題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鐵片ABC的兩條直角邊BC、AC的長分別為3和4,如圖所示,分別采用(1)(2)兩種方法,剪出一塊正方形鐵片,為使剪去正方形鐵片后剩下的邊角料較少,試比較哪種剪法較為合理,并說明理由。
4、如圖,在△ABC中,AB=5,BC=4,AC=3,PQ∥AB,P點在AC上(與點A、C不重合),點Q在B、C上。
(1)當△PQC的面積與四邊形PABQ的面積相等時,求CP的長;
(2)當△PQC的周長與四邊形PABQ的周長相等時,求CP的長;
(3)在AB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PQ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Q的長。
相關(guān)知識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
第二十一講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
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成比例,對應(yīng)邊之比稱為它們的相似比,可以想到這兩個相似三角形中其他一些對應(yīng)元素也與相似比有一定的關(guān)系.
1.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對應(yīng)中線的比,對應(yīng)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長之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積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以上諸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豐富了與角、面積等相關(guān)的知識方法,開闊了研究角、面積等問題的視野.
例題求解
【例1】如圖,梯形ABCD中,AD∥BC(ADBC),AC、BD交于點O,若S△OAB=S梯形ABCD,則△AOD與△BOC的周長之比是.
(浙江省紹興市中考題)
思路點撥只需求的值,而題設(shè)條件與面積相關(guān),應(yīng)求出的值,注意圖形中隱含的豐富的面積關(guān)系.
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及比例線段的性質(zhì),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
人類第一次運用相似原理進行測量,是2000多年前泰勒斯測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是古希臘著名學(xué)者,有“科學(xué)之父”的美稱.他把邏輯論證引進了數(shù)學(xué),確保了數(shù)學(xué)命題的正確
性.使教學(xué)具有不可動搖的說明力.
【例2】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為CD上一點,DE:CE=2:3,連結(jié)AE、BE、BD,且AE、BD交于點F,則S△DEF:S△EBF:S△ABF=()
A.4:10:25B.4:9:25C.2:3:5D.2:5:25
(黑龍江省中考題)
思路點撥運用與面積相關(guān)知識,把面積比轉(zhuǎn)化為線段比.
【例3】如圖,有一批形狀大小相同的不銹鋼片,呈直角三角形,已知∠C=90°,AB=5cm,BC=3㎝,試設(shè)計一種方案,用這批不銹鋼片裁出面積達最大的正方形不銹鋼片,并求出這種正方形不銹鋼片的邊長.
思路點撥要在三角形內(nèi)裁出面積最大的正方形,那么這正方形所有頂點應(yīng)落在△ABC的邊上,先畫出不同方案,把每種方案中的正方形邊長求出.
注本例是一道有實際應(yīng)用背景的開放性題型,通過分析、推理、構(gòu)思可能的方案,再通過比較、鑒別、篩選出最佳的設(shè)計方案,問題雖簡單,但基本呈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最佳設(shè)計方案的基本思路.
【例4】如圖.在△ABC的內(nèi)部選取一點P,過P點作3條分別與△ABC的三邊平行的直線,這樣所得的3個三角形、、的面積分別為4、9和49,求△ABC的面積.
(美國數(shù)學(xué)邀請賽試題)
思路點拔圖中有相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通過相似三角形性質(zhì)建立面積關(guān)系式,關(guān)鍵是恰當選擇相似比,注意等線段的代換.追求形式上的統(tǒng)一.
【例5】如圖,△ABC中.D、E分別是邊BC、AB上的點,且∠l=∠2=∠3,如果△ABC、△EBD、△ADC的周長依次是、m1、m2,證明:.
(全國初中數(shù)學(xué)聯(lián)賽試題)
思路點撥把周長的比用相應(yīng)線段比表示,力求統(tǒng)一,得到同—線段比的代數(shù)式,通過代數(shù)變形證明.
注例4還隱舍著下列重要結(jié)論:
(1)△FDP∽△IPE∽△PHG∽△ABC;
(2);
(3).
學(xué)力訓(xùn)練
1.如圖,已知DE∥BC,CD和BE相交于O,若S△DOE:S△COB=9:16,則AD:DB=.
2.如圖,把正方形ABCD沿著對角線AC的方向移動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們的重疊部分(圖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是正方形ABCD面積的一半,若AC=,則正方形移動的距離AA是.(江西省中考題)
3.若正方形的4個頂點分別在直角三角形的3條邊上,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的長分別為3cm和4cm,則此正方形的邊長為.(武漢市中考題)
4.閱讀下面的短文,并解答下列問題:
我們把相似形的概念推廣到空間:如果兩個幾何體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狀完全相同.就把它們叫做相似體.
如圖,甲、乙是兩個不同的正方體,正方體都是相似體,它們的一切對應(yīng)線段之比都等于相似比:a:b,設(shè)S甲:S乙分別表示這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則,又設(shè)V甲、V乙分別表示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則.
(1)下列幾何體中,一定屬于相似體的是()
A.兩個球體B.兩個圓錐體C.兩個圓柱體D.兩個長方體
(2)請歸納出相似體的3條主要性質(zhì):
①相似體的一切對應(yīng)線段(或弧)長的比等于;
②相似體表面積的比等于;
③相似體體積的比等于.(江蘇省泰州市中考題)
5.如圖,一張矩形報紙ABCD的長AB=acm,寬BC=b㎝,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將這張報紙沿著直線EF對折后,矩形AEFD的長與寬之比等于矩形ABCD的長與寬之比,則a:b于()
A.:1B.1:C.:1D.1:(2004年南京市中考題)
6.如圖,D為△ABC的邊AC上的一點,∠DBC=∠A,已知BC=,△BCD與△ABC的面積的比是2:3,則CD的長是()
A.B.C.D.
7.如圖,在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別在AC、AB上,且,AE=BE,則有()
A.△AED∽△BEDB.△AED∽△CBD
C.△AED∽△ABDD.△BAD∽△BCD
(2001年杭州市中考題)
8.如圖,已知△ABC中,DE∥FG∥BC,且AD:FD:FB=1:2:3,則S△ADE:S四邊形DFGE:S四邊形FBCG等于()
A.1:9:36B.l:4:9C.1:8:27D.1:8:36
9.如圖,已知梯形ABCD中,AD∥BC,∠ACD=∠B,求證:.
10.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過點B作BE⊥CD于E,連結(jié)AE,F(xiàn)為AE上一點,且∠BFE=∠C.
(1)求證:△ABF∽△EAD;
(2)若AB=4,∠BAE=30°,求AE的長;
(3)在(1)、(2)的條件下,若AD=3,求BF的長.(2003年長沙市中考題)
11.如圖,在△ABC中,AB=5,BC=3,AC=4,PQ∥AB,P點在AC上(與點A、C不重合),Q點在BC上.
(1)當△PQC的面積與四邊形PABQ的面積相等時,求CP的長;
(2)當△PQC的周長與四邊形PABQ的周長相等時,求CP的長;
(3)試問:在AB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PQM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請簡要說明理由,若存在,請求出PQ的長.(廈門市中考題)
12.如圖,在△ABC中,AB=AC=,BC=2,在BC上有100個不同的點Pl、P2、…P100,過這100個點分別作△ABC的內(nèi)接矩形P1E1F1G1,P2E2F2G2…P100E100F100G100,設(shè)每個內(nèi)接矩形的周長分別為L1、L2,…L100,則L1+L2+…+L100=.(安徽省競賽題)
13.如圖,在△ABC中,DE∥FG∥BC,GI∥EF∥AB,若△ADE、△EFG、△GIC的面積分別為20cm2、45cm2、80cm2,則△ABC的面積為.
14.如圖,一個邊長為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與正方形的頂點B重合,另兩個頂點分別在正方形的兩條邊AD、DC上,那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厘米2.
(“希望杯”邀請賽試題)
15.如圖,正方形ABCD中,AE=EF=FB,BG=2CG,DE,DF分別交AG于P、Q,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G⊥FDB.AQ:QG=6,7
C.EP:PD=2:11D.S四邊形GCDQ:S四邊形BGQF=17:9(2002年重慶市競賽題)
16.如圖,梯形ABCD中,AB∥CD,且CD=3AB,EF∥CD,EF將梯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則AE:ED等于()
A.2B.C.D.
17.如圖,正方形OPQR內(nèi)接于△ABC,已知△AOR、△BOP和△CRQ的面積分別是S1=1,S2=3和S3=1,那么正方形OPQR的邊長是()
A.B.C.2D.3
18.在一塊銳角三角形的余料上,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4個頂點都在三角形邊上,若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a、b、c,且a>b>cd,問正方形的2個頂點放在哪條邊上可使加工出來的正方形零件面積最大?
19.如圖,△PQR和△P′Q′R′,是兩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它們的重疊部分是一個六邊形ABCDEF,設(shè)這個六邊形的邊長為AB=a1,BC=b1,CD=a2,DE=b2,EF=a3,F(xiàn)A=b3.求證:a1+a2+a3=b1+b2+b3.
20.如圖,在△ABC中,AB=4,D在AB邊上移動(不與A、B重合),DE∥BC交AC于E,連結(jié)CD,設(shè)S△ABC=S,S△DEC=S1.
(1)當D為AB中點時,求的值;
(2)若AD=x,,求與x之間的關(guān)系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圍;
(3)是否存在點D,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D點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福州市中考題)
21.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線,按以下要求解答問題:
(1)將三角板的直角頂點P在射線OM上移動,兩直角邊分別與邊OA,OB交于點C,D.
①在圖甲中,證明:PC=PD;
②在圖乙中,點G是CD與OP的交點,且PG=PD,求△POD與△PDG的面積之比.
(2)將三角板的直角頂點P在射線OM上移動,一直角邊與邊OB交于點D,OD=1,另一直角邊與直線OA,直線OB分別交于點C、E,使以P、D、E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CD相似,在圖丙中作出圖形,試求OP的長.(紹興市中考題)
相似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相似三角形導(dǎo)學(xué)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4.2相似三角形
[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會表示兩個三角形相似.
2.能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斷兩個三角形相似.
3.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成比例”的性質(zhì).
[學(xué)習(xí)重點和難點]
學(xué)習(xí)重點: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學(xué)習(xí)難點:在具體的圖形中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寫出比例式,需要具有一定分辨能力.
[課前自學(xué),課中交流]
一、合作學(xué)習(xí),探索新知
1、將圖1中△ABC的邊長縮小到原來的,并畫在圖1中,記為△(點,,分別對應(yīng)點A,B,C).
問題討論一:△與△ABC對應(yīng)角之間有什么數(shù)量關(guān)系?
問題討論二:△與△ABC對應(yīng)邊之間有什么數(shù)量關(guān)系?
圖1
2、(1)相似三角形的定義:
(2)若△與△ABC相似,則記△△ABC,讀作:△△ABC
(3)幾何語言表述圖1中△與△ABC相似:
∵∠A=,∠B=,∠C=
∴△△ABC
3、(1)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
(2)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邊的,叫做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數(shù))。
圖1中△與△ABC的相似比為多少?△ABC與△的相似比為多少?
二、應(yīng)用新知
例1如圖2,D,E分別是AB,AC邊的中點,求證:△ADE∽△ABC.
找一找:已知:如圖2,圖3,圖4,根據(jù)3個圖形,分別寫出他們的對應(yīng)角和對應(yīng)邊的比例式.
(1)△ABC∽△ADE,其中DE∥BC
(2)△ABC∽△ADE,其中∠ADE=∠C
(3)△ABC∽△ADE,其中DE∥BC
例2如圖2,△ABC∽△ADE.已知AD:DB=1:2,BC=9㎝,求DE的長.
變式:如圖5,△ABC∽△ADE,AD=2㎝,AB=6㎝,AC=4㎝,求AE的長.
[當堂訓(xùn)練]
A鞏固練習(xí):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兩個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②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③兩個等邊三角形一定相似.④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⑤兩個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2.如圖,D是AB上一點,△ABC∽△ACD,且AD:AC=2:3,AD=4,∠ADC=65°,∠B=43°
(1)求∠ACB,∠ACD的度數(shù);
(2)寫出△ABC與△ACD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的比例式,求出相似比..
3.下面兩組圖形中,每組的兩個三角形相似,試分別確定a,x的值.
(1)(2)
B中考鏈接:
4.(2010廣東梅州市)已知,相似比為3,且的周長為18,則的周長為()
A.2B.3C.6D.54
C拓展提高:
5.已知△ABC與△DEF相似,△ABC的三邊為2,3,4,△DEF的最大邊為8,(1)求其余兩邊.(2)若改為△DEF的一邊為8呢?求其余兩邊.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1)教學(xué)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1)教學(xué)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1)
教學(xué)目標: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會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決有關(guān)的問題;2、發(fā)展學(xué)生合情推理,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有條理的表達與推理
一預(yù)習(xí)展示:
1.如圖,△ADE與△ABC有公共的頂點A,∠1=∠2,∠ABC=∠ADE,
求證:=,∠ADB=∠AEC你能從本題的證明中獲得哪些結(jié)論?
2.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相似形,
(1)若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周長為4,面積為1;若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周長為8,面積為4;若正方形的邊長為3,則周長為12,面積為9;若正方形的邊長為a,則周長為4a,面積為a2.這些正方形之間周長的比、面積的比與其邊長的比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
二、探索新知:
1.課本105頁思考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2.課本105頁思考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1.已知兩個相似三角形的最短邊分別是9cm和6cm,若它們的周長和是60cm,面積差是25cm2,則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多少?
2.如圖,ABCD中,AB∥DC,對角線相交于O,CD=4,AB=12.
求:(1)的值;(2)的值.
3.如圖,在銳角△ABC中,AD,CE分別為BC,AB邊上的高,△ABC和△BDE的面積分別等于18和2,DE=2,求點B到直線AC的距離.
4.如圖ABCD中,AD∥BC,(AD<BC)對角線相交于O,
若S△AOB=S△BOC,求△AOD和△BOC的周長之比.
5.如圖,在△ABC中,∠BAC=90°,AD⊥BC于點D,△ABE和△ACF都是等邊三角形,若AD∶BC=12∶25,且AB>AC
求:S△DBE∶S△DAF
三課堂作業(yè):
1.若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周長的比為4∶5,且周長之和為45,則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分別為.
2.如圖,已知在△ABC中,DE∥BC,AD∶DB=2∶3,若S△ADE=4,
則S梯形DBCE=.
3.如圖,點A1、A2、B1、B2、C1、C2分別是的△ABC邊BC、CA、AB三等分點,若△ABC的周長為l,則六邊形A1A2B1B2C1C2的周長為()
A.lB.3lC.2lD.l
4.如圖,D為△ABC的BC邊上一點,且∠BAD=∠C.求證:=
5.(培優(yōu))如圖,在△ABC中,∠C=90°,P為AB上一點,且點P不與點A重合,過點P作PE⊥AB交AC于E點,點E不與點C重合,
若AB=10,AC=8,設(shè)AP的長為x,四邊形PECB的周長為y,
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四、課后練習(xí):
1.已知△ABC的三邊長分別為3cm,6cm,8cm,另一個三角形和它相似,其中一邊長為2cm,另一個三角形的周長為cm.
2.已知,如圖D,E,F(xiàn)三點分別在△ABC的邊AB,AC,BC上,且DE∥BC,DF∥AC,若S△ADE=9,S△BDF=16,則S四邊形DFCE=.
3.有同一三角形地塊的甲、乙兩地圖,比例尺分別為1∶200和1∶500,則甲地圖和乙地圖的相似比是,面積比是.
4.如圖,在□ABCD中,E為DC上一點,AE交對角線BD于點F,若S△ADF=3,S△AFB=9,則S△DEF等于()A.B.1C.D.3
5.如圖,在△ABC中,D為BC的中點,AD=AC,DE⊥BC,DE與AB相交于點E,EC與AD相交于點F.
(1)求證:△ABC∽△FCD;
(2)若S△FCD=5,BC=10,求DE的長.
6.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正方形AOCB的邊長為6,O為坐標原點,邊OC在x軸的正半軸上,邊OA在y軸的正半軸上,E是AB邊上的一點,直線EC交y軸于F,且S△FAE∶S四邊形AOCE=1∶3.
(1)求出點E的坐標;
(2)求直線EC的函數(shù)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