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4ATriptoBeijing教案1。
Unit1ATriptoBeijing
一.教學內容:
Unit1ATriptoBeijingLesson1–Lesson4
1.單詞和短語
citycomeeatfarfromgoodhardkilometerlivemaymomnonotofonlypleasesothetotooyesbutgoshoppinggreatokayonsquareTian’anmenSquarethanktripandcalldohellohoorayinviteMrs.ThemwhenwonderfularrivefirstforleaveaboutEdmontonthousandcountnumbersayfastairplaneanasbusbycheapexpensivecostjustletmuchorplanesingslowsongtakethenthirtytrainwant
2.語法
(1)請求對方允許或許可及其答語
(2)詢問距離、路程及其答語
(3)提出建議
(4)禁止或提醒
(5)詢問票價
3.交際用語
(1)—MayI/we…?
—Yes,youmay./No,youmaynot.
(2)—Howfaris…?
—It’s…kilometer(s).
(3)—Let’s…!
—Pleasedon’trun/jump/sitdown!
(4)Howmuchforaticket…?
二.重點、難點:
1.trip
(1)名詞,“旅行;旅游”。同義詞為journey,travel。在英式英語中,通常指短程的觀光旅行,而在美式英語中,指包括搭乘短程交通工具以及徒步遠足的所有旅行??蓸嫵啥陶Ztake(或make或goon)atripto...去某個地方旅游。如:
WegoonatriptoQingdaoeveryyear.每年我們都去青島旅游。
TheyhadatriptothesealastSunday.上周日他們到海邊旅行去了。
當向即將動身旅行的人表示祝福時,我們常說:
Haveanice/goodtrip!祝你旅行愉快(一路順風)!
(2)動詞,“絆倒;失足”,過去式為tripped。如:
Hetrippedoverthestep.他在臺階上絆倒了。
Kenputouthisfootandtrippedmeup.肯伸出腳把我絆倒了。
2.good
(1)形容詞,“好的”,用作表語和定語。它表示好的質量或內容,還表示人品好、人的善良和對其他人的和睦、親切。其反義詞為bad。如:
IboughtagoodbooklastSunday.上個星期天我買了本好書。
Heisagooddoctor.他是個好醫(yī)生。
(2)與nice,fine,well辨析
nice指對取悅于感覺器官的東西而言,常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含有“美好的”“美味的”“漂亮的”等意思,也可以表示對人“友好和藹”的意思。如:
ThisisaniceT-shirt.這是一件漂亮的T恤。
Thiscakeisverynice.這個蛋糕很好吃。
It’sveryniceofyou.你真好。
fine側重于“質量的精細”“身體健康”(同well),還可表示“天氣晴朗”的意思。如:
—Howisyourgrandmother?你祖母的身體狀況怎么樣?
—Sheisfine,thankyou.她很好,謝謝。
We’relivinginafinehouse.我們住在一所好房子里。
It’safinedaytoday.今天是個好天氣。
well通常用作副詞,表示“好”;用作形容詞時,只作表語,指處于滿意狀態(tài)或身體狀況良好。如:
Westudywell.我們學習好。(well為副詞)
She’sfeelingwelltoday.今天她感覺很好。(well為形容詞)
3.eat
(1)既可作及物動詞,又可作不及物動詞,“吃;吃飯”,是日常用語。如:
MayIeatinarestaurant?我可以在飯店里吃飯嗎?
Iateicecreamyesterday.我昨天吃冰淇淋了。
(2)與have辨析
have是普通用語,一般與一日三餐連用,既可表示吃,又可表示喝。
Wheredoyouhaveluncheveryday?你每天在哪里吃午飯?
Shehadsomebread,twoeggsandaglassofmilkthismorning.
今天早上她吃了幾片面包,兩個雞蛋,喝了一杯奶。
4.Butit’sthecapitalcityofourcountry!
但是它是我們國家的首都啊!
of是介詞,在此表示所屬關系,是“……的”之意。如:
apictureofmyfamily我家的照片
of后跟表示人的名詞或代詞時,通常用of+名詞性物主代詞或of+名詞所有格(名詞+s)的雙重所有格形式,表示是該人的一部分。(此時句中名詞前通常有a/an,some,this/that,these/those等限定詞)如:
Sheisafriendofmymother’s.
Sheisoneofmymother’sfriends.她是我母親的一個朋友。
試比較:apictureofLily(照片上是Lily與本人)
/apictureofLily’s(照片歸Lily所有,與內容無關)
5.You’retooyoungtogo.
你太小了,不能去
“too+形容詞或副詞原級+to+動詞原形”譯為“太……而不能……”,它在形式上是肯定的,在意義上卻是否定的,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too...to...”本身是一個否定句型,因此不定式前不加not。如:
她太小了,還不能上學。
誤:Sheistooyoungnottogotoschool.
正:Sheistooyoungtogotoschool.
(2)在“too..to...”結構中,若要表示不定式動作的執(zhí)行者是誰,則用forsb.形式。如:
Thedeskistooheavyforhimtocarry.
這個桌子對他來說太重了搬不動。
(3)在“too...to...”結構中,當todo后面的賓語是句子的主語時,不定式之后不應再使用代詞。如果不定式中的動詞為不及物動詞,則應在動詞之后加上適當?shù)慕樵~。如:
書太高了我夠不到。
誤:Thebooksaretoohighformetoreachthem.
正:Thebooksaretoohighformetoreach.
房間太熱了不能住。
誤:Theroomistoohottolive.
正:Theroomistoohottolivein.
6.Maylgoshopping?
我可以去購物嗎?
goshopping去購物?!癵o+現(xiàn)在分詞”表示去某處參加某種活動或進行活動。此類短語有:gofishing去釣魚,goswimming去游泳,goboating去劃船,goskating去滑冰,gohiking去遠足,gosailing去作帆船運動等。
7.talk
(1)不及物動詞,“說話;談話;交談”。指相互之間的談話。表示談到某人或某事時,后接介詞about,表示與某人談話時,后接介詞to或with。如:
Don’ttalkinclass.課堂上不要說話。
Iwanttotalktoyouaboutthestory.我想就這個故事與你交談一下。
Theboysaretalkingaboutthefootballmatch.男孩子們正在談論足球賽。
(2)名詞,“談話;聊天”。常用于“haveatalk”結構。如:
Let’shavealittletalk.我們談一會兒吧。
Myparentshadalongtalkwithmeafterthemidtermexamination.
期中考試后我父母和我進行了長談。
(3)名詞,“講話;演講;報告”。如:
Heisgoingtolistentoatalk.他將去聽一次演講。
ProfessorWilsongaveaninterestingtalkonbirds.
威爾遜教授作了一個關于鳥類的有趣的演講。
say
(1)動詞,“說;講”。著重講話的內容,指以口頭或書面語言表達思想。常用作及物動詞,賓語可以是代詞或從句,也可用于直接引語或間接引語。如:
Tomsays,“Theyareflyingkitesnow.”湯姆說:“他們在放風箏。”
Whatdidhesay?他說什么了?
Hesayshecanhavesupperwithus.
他說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吃晚飯。
say也可以作不及物動詞。如:
It’shardtosay.這很難說。
Sayon!說下去!
(2)與speaktalk辨析
speak“說話,講演”。著重開口發(fā)言、說話的動作,不著重說話的內容,一般用作不及物動詞;在用作及物動詞時,賓語只能是語言及truth等少數(shù)幾個名詞,后不能跟賓語從句。如:
Thebabyislearningtospeak.這個小孩在學習說話。
Pleasespeakmoreslowly.請講慢點。
I’mgoingtospeakatthemeetingthisafternoon.我將在今天下午的會上發(fā)言。
talk“談話”。指跟少數(shù)人“隨意地說”“快活地說”,不著重所說的內容,一般用作不及物動詞,若跟賓語需與介詞to,with或about連用。如:
TomandJackoftenpractisetalkinginChinese.
湯姆和杰克經常練習用漢語交談。
Heistalkingto/withapoliceman.
他正在與一位警察談話。
Theteachersaretalkingaboutourhomework.
老師們正在談論我們的作業(yè)。
8.leave
及物動詞,“離開”。離開某地不必接from。如:離開加拿大,應說leaveCanada,不能說leavefromCanada;leave可用來表示“前往某地”,這時必須接for構成短語leavefor。如:去北京可說leaveforBeijing;離開加拿大去北京應說leaveCanadaforBeijing。leave的進行時可表示將來時。如:
WhendidyouleaveLondon?你什么時候離開倫敦?
WeareleavingforTokyotomorrow.我們明天動身去東京。
9.arrive
(1)不及物動詞,“到達”。其后不能直接跟賓語,若跟地點要加介詞at/in.arriveat一般用于到達較小的場所,如:村鎮(zhèn)、車站、機場等;arrivein一般用于到達較大的場所,如:城市、國家等。若arrive后接副詞here,there,home等詞時,介詞要省略。如:
Whenwillhearrive?他什么時候到?
Thebusarrivedatthestationjustnow.
公共汽車剛剛到站。
TheyarrivedinNewYorkyesterday.
他們昨天到達紐約。
Billarrivedhereat7:00.
比爾七點到了這兒。
注:如果把城市當作一個點看待,也可用介詞at。
(2)與getto,reach辨析
getto,reach也表“到達”之意。get是不及物動詞,其后不能直接跟賓語,若跟地點要加介詞to,若地點為副詞,介詞要省略;reach是及物動詞,直接跟地點。如:
DannyandJennygottoCanadayesterday.
丹尼和詹妮昨天到了加拿大。
Igethomeat5p.m.everyday.
我每天下午5點到家。
TheyreachedtheShanghaistationonFebruarylst.
他們在二月一日到達上海站。
10.IwantDannyandJennytocomeonourtriptoBeijing.
我想讓丹尼和詹妮加入我們的北京之行。
wantsb.todosth.表示“想讓某人去做某事”,
相當于wouldlikesb.todosth.。
如:
Myfatherwantsmetocleanthewindows.
我父親要我把窗戶擦一擦。
歸納此類短語:
asksb.todosth.請求某人做某事
tellsb.todosth.告訴某人做某事
teachsb.todosth.教某人做某事
invitesb.todosth.邀請某人做某事
注:此類句式變否定結構,在動詞不定式前加not。如:
Theteachertellsusnottotalkinclass.
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在課堂上講話。
11.WeleaveonFebruaryfirstinthemorning.
我們在二月一日的上午走。
(1)onFebruaryfirst在二月一日。在英語中,具體到某一天,介詞要用on,如:onSunday在星期天;onNewYear’sDay在新年那一天;onMayfifth在五月五,在月、年……前介詞要用in,如:inJanuary在一月;in1998在1998年;inOctober,1949在1949年10月
(2)inthemorning在早上,在上午;intheafternoon/evening在下午/晚上;inthenight在夜間:atnoon在中午;atnight在夜里;atmidnight在半夜
12.Canyousaythesenumbers?
你能讀出這些數(shù)字嗎?
onehundred,一百tenthousand,一萬
在英語中,百、千、百萬、十億分別表示為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當它們與數(shù)字連用并表示確切數(shù)目時,用單數(shù)形式;當表示不確切數(shù)目時,用復數(shù)形式。如:twohundred二百,threethousand三千,fivemillion五百萬,thousandsof數(shù)以萬計的;成千上萬的,hundredsof數(shù)以百計的。
注:在英語中沒有單獨的單詞來表示萬、億,因此用tenhundred表示一萬;onehundredthousand表示十萬;onehundredmillion表示一億。在讀數(shù)字時,英式英語中百位和十位之間要加and,而在美式英語中省略。如:
325threehundredandtwenty-five(英式英語)
threehundredtwenty-five(美式英語)
13.HowfarisitfromChinatoCanada?
從中國到加拿大有多遠?
(1)howfar…“多遠”,是對距離或路程提問的特殊疑問詞。如:
Theparkistwokilometers.(就劃線部分提問)
→Howfaristhepark?
(2)from…to…“從……到……”,既可以表示時間,又可以表示地點,還可以表示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如:
WegotoschoolfromMondaytoFriday.
我們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學。
It’saboutfivekilometersformtheparktoourschool.
從公園到我們學校大約5公里。
HereisaletterfromLilytoHanMei.
這是莉莉給韓梅的一封信。
(3)語中表示天氣、時間、距離等時,常用it作主語。如:
It’sverycoldoutside.外面天氣很冷。
It’sabouteleveno’clock.大約十一點了。
It’snotfarfrommycitytoBeijing.從我們的城市到北京不遠。
14.than
連詞,“比”。用于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之后,引出表示對比的第二部分。用在“A比B……”的句型中。如:
Kateistallerthanherbrother(is).凱特比她哥哥高。
Theyrunfasterthanwedo.他們跑得比我們快。
15.take
(1)及物動詞,“拿走;帶走”。指把人或物從說話人的地方帶到別處去,具有很強的方向性,與bring(帶來)互為反義詞??蓸嫵稍~組:take...to...把(某人或某物)帶到(某處)去,若地點為副詞,則介詞to要省略。如:
Takearaincoatwithyou.你帶件雨衣去。
Pleasetakethebookstotheclassroom.
請把這些書帶到教室里去。
I’lltakethechildhome.(home為副詞)
我要把這孩子帶回家去。
(2)及物動詞,“乘坐”,表示搭乘某種交通工具。如:乘公共汽車takeabus;乘火車takeatrain乘飛機takeaplane;乘出租車takeataxi等等。
注意
takeabus=go...bybus,takeatrain=go...bytrain,takeaplane=go...byplane,takeataxi=go…bytaxi
16.—HowcanwegotoBeijing?
我們怎樣去北京?
—Let’sgotoBeijingbyplane.
讓我們乘飛機去北京吧。
該句是詢問方式的特殊疑問句,答句中應有方式狀語。表示交通方式的短語有:bycar/bus/taxi/train/plane/boat/ship,意為“乘汽車(公共汽車、出租車、火車、飛機、船、輪船)”,byland/air/sea/river/water,意為“由陸路(航空、水路)走”。byair=byplane;byboat/ship=bysea/river/water。如果步行去某處則用go...onfoot,意思相當于walk。by后面的名詞不能是復數(shù),其前也不能用限定詞。如:
—Howdoyougotowork?
你怎樣去上班?
—Igotoworkbybus.
我是乘公共汽車上班的。
—Howdoyougohometoseeyourparents?
你怎樣回家看你父母?
—Iusuallygohomebyplane.SometimesIgohomebyship.
我通常乘飛機回家,有時乘船回家。
17.Let’stakeatrain!
讓我們乘火車吧!
let是使役動詞,跟不帶to的不定式作賓補。如:
Shedoesn’tletherchildrenplayontheroad.
她不讓她的孩子在馬路上玩。
let’sdosth.咱們去做某事吧。是提建議的一種方式,勸說對方一同做某事,肯定回答常用OK./Allright./Goodidea.否定回答常用Whynot+v...?/What(How)about...?/No,let’s...如:
Let’shavearest!OK.
讓我們休息一下!好吧。
Let’sgototheparktomorrow!Goodidea.
明天讓我們去公園吧!好主意。
Let’smeetathalfpastseven.
讓我們七點半見面吧!
Whynotmakeitalittleearlier?
為什么不把時間定的早點兒呢?
18.Abusisslow,butitdoesn’tcostasmuch.
公共汽車慢,但它花錢不是太多。
(1)cost動詞,“價值;花費;值(多少)錢”。主要指花費金錢、時間、勞力、精力等。一般用物作主語,可帶雙賓語。如:
Thewatchcosts500dollars.
這手表值500美元。
Itwillcostyou100yuantoflytoBeijing.
坐飛機去北京需花100元錢。
Thesweaterscosttoomuch.
這毛衣太貴了。
(2)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中,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he/she/it或相當于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的名詞或詞組時,謂語動詞也應用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其否定形式為:doesn’t+動詞原形;其一般疑問句形式為:Does+...+動詞原形...?如:
HegoestoBeijingbyplane.
否定句:Hedoesn’tgotoBeijingbyplane.
一般疑問句:DoeshegotoBeijingbyplane?
肯定回答:Yes,hedoes.否定回答:No,hedoesn’t.
延伸閱讀
Module1ChangeUnit1WhatwillIbe教案
Module1Change
Unit1WhatwillIbe
一.教學內容:
Module1ChangeUnit1WhatwillIbe
1、課標詞匯
2、重點詞組
3、重點句型
4、時態(tài):一般將來時
5、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
二.本周知識總結與歸納
1、課標詞匯
changecenterstartintonoteonheavywillwantputseeshoppingknowphotographnewbackcentimeterkilogrammehairexcitedglassesreportermodeltimestrongneedsportpossiblyneedpolicemanagreethinkloveEnglishChineseslimdriversingerfarmerpoormorehoweverpracticelearn
2、重點詞組
takeaphotographin13year’stimewearglasses
begoodatbepooratdressup
afootballplayerwouldlikehavetostuffyhard
3、重點句型
Hewillbe10centimeterstaller.
Shewillbe5kilogrammeheavier.
Kellywillbetallandslim.
Shewillpossiblybeamodel.
Hewillbegoodatsport.
I’mpooratEnglish.Ihavetostudyhard.
Yes,Iagree./No,Idon’tagree.
Iwouldliketobeadoctor.
4、時態(tài):一般將來時
一般將來時的基本用法:表示將要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
一般將來時的形式:
●主語+助動詞(will/shall)+動詞原形(shall只用于第一人稱)
肯定句:Ishallwork.Youwillplayfootball.
否定句:Ishallnotwork.Youwillnotwork.
疑問句:Willyouwork?Willtheywork?
●主語+begoingto+動詞原形。表示計劃、打算要發(fā)生的事,或即將發(fā)生的事。
肯定句:Iamgoingtowork.
Youaregoingtowork.
否定句:Iamnotgoingtowork.
Youarenotgoingtowork.
疑問句:Areyougoingtowork?
●瞬間動詞(come,go,arrive,leave…)的現(xiàn)在進行時也可以表示將來。如:
Springiscoming.
●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tomorrow,nextweek,nextmonth,in13years’time…
●in后接一段時間與將來時連用,表示將來動作發(fā)生在此段時間之后。如:
Hewillbuyanewhouseintwoyears.
5、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
規(guī)則變化:
(1)單音節(jié)詞和少數(shù)雙音節(jié)詞一般在詞尾加er:bright--brighter
(2)以不發(fā)音的e字母結尾的加r:large--larger
(3)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變y為i加er:happy—happier
(4)以一個輔音字母結尾的重讀閉音節(jié)詞雙寫最后一個輔音字母再加er:big--bigger
(5)以er,ow結尾的雙音節(jié)詞加er:
clever—clevererslow—slower
不規(guī)則變化:
good,well—betterbad—worsemuch,many—more
little—lessfar—farther/further
力教案1
力
素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體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2)從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
1、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圖表示力。
教學難點
1、力的概念
2、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在這一節(jié)中要學習一個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常用的一個概念。也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節(jié)我們就來探究有關力的一些知識。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學中所說的力是什么呢?我們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請一位同學到教室前面表演舉啞鈴。
請這位同學談談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緊張)
最初我們對力的認識,就是從肌肉的緊張的感受而得來的。那么,在物理學中我們又是怎樣來認識力的?
(2)學生用圖11-4-1所示的器材做實驗。
問題:小鋼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運動,當磁鐵靠近小鋼珠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實驗結束后,學生交流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①靜止的小鋼珠被磁鐵吸引,向磁鐵方向運動。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小鋼珠被正對運動方向位置的放磁鐵吸引,速度變快。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小鋼珠被與運動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鐵吸引,運動方向改變,偏向磁鐵方向運動。
(3)學生看課文圖11.4-2乙、丙,交流圖中在運動員力的作用下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①棒球運動員用力將球投出,由靜止變?yōu)檫\動。
②足球守門員接住射進球門的足球,足球由運動變?yōu)殪o止。
(4)告訴學生: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tài)。無論物體是從靜止到運動,還是運動速度或者方向發(fā)生變化,都可以認為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引導學生分析:在磁鐵吸引下小鋼珠運動狀態(tài)改變情況和手球、足球在運動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情況。
由此得出結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請一位學生演示用力拉和壓彈簧,看看彈簧的形狀(長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彈簧的長度伸長;在壓力的作用下,彈簧的長度縮短。)
(6)學生看課本圖11.4-2甲,交流圖中在射箭運動員力的作用下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弓被拉開了,弓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
(7)讓學生再舉些例子,如:踢足球時,足球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等。
(8)讓學生自己根據(jù)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類效果。
結論: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三、力的單位
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學中對力的單位作了規(guī)定: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體驗1N的大小:讓學生用手托起一個蘋果,手對蘋果施加的力大約是1N。
補充例子: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約是700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等等。
四、力的三要素
1、提出問題: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2、讓學生提出猜想:可能與力作用的大小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方向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位置有關。
3、探究:
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觀察力作用效果的實驗結合課文圖示以及學生生活的經驗進行論證。
(1)拉彈簧時,所用的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
(2)我們要把螺母擰緊,一般來說應該向順時針方向用力,如果沿著逆時針方向用力只能將螺母擰松。
這些事例說明了力作用的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3)關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關用實驗探究:
①推門實驗:用的力推門,每次手的位置距離門軸遠近不同。體會手在不同位置時施力的不同效果。
②舉尺實驗: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請一位同學用一個力作用在尺子的中點,向上將尺子舉起來;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舉尺子。
可見,力的作用點也影響力的效果。
讓學生總結:力所產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
所以,我們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
五、力的圖示
畫力的示意圖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旁邊用數(shù)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
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請同學們觀察或進行下列實驗,通過觀察或實驗你們對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
(1)演示:用一個氣球去壓另一個相同的氣球,讓學生觀察:兩個氣球都變扁了。(施力的氣球在施力時也變扁了,說明它同樣受到另一個氣球作用力)
(2)演示:兩個帶相同電荷的通草球靠近時相互排斥。(一個通草球排開另一個通草球時,自己也被排開了,說明兩個通草球同時都受到了對方力的作用)
(3)學生實驗:伸出手去,讓一個同學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嗎?打你的同學也感到疼嗎?(打的同學感到疼,說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學生實驗:向上擰書包,你對書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覺到了書包也在拉你?(拎書包手同時受到書包向下的拉力)
(5)看課文第33頁圖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坐的船也被推開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開了。說明推船的人同時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開時連同他坐的船也被推開。)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結論: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達標自查
1、人推車時,是和之間發(fā)生了力的作用,對于人推車的力,施力物體是,這時,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體是。
2、物理學中,力的單位是,托起一個蘋果的力大約為。
3、力的、、稱為力的三要素,因為。
4、下列哪個物體最接近3N()
A、一頭小牛B、一塊磚C、九年級物理課本D、兩枚1元硬幣
5、游泳的人,手腳用力向后劃水,人就能向前進,這表明,人向后給水作用力的同時受到了的推力,這個現(xiàn)象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6、畫出下列力的示意圖: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壓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能力提高
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時,完成了如下實驗,請幫他把實驗結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將小鋼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當磁體靠近小鋼球時,看見小鋼球向磁體運動;然后讓小鋼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當在與運動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塊磁鐵時,小鋼球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從上面兩個實驗,你總結出的結論是力能。
(2)小明用雙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見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變長了,說明力能。
8、甲、乙兩個同學穿著滑冰鞋面對面靜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對乙用力推一下,其結果是()
A、甲仍然靜止,乙被推開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同時相對離開
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后一個物體一定同時對前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常常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有什么關系呢?請就此問題做出你的猜想,并說明猜想的理由。
10、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那么如果物體沒有受到力,運動狀態(tài)還會改變嗎?請寫出你的猜想。
11、力的另外一作用效果是力能改物體的形狀,如果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改變了,當這個力撤去的時候,物體的形狀會怎么樣?談談你的觀點,并列舉日常生活的事例支持你的觀點。
彈力教案1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彈力教案1”,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3.2彈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彈力的概念,知道彈力產生的原因和條件.
2、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會分析彈力的方向,能正確畫出彈力的示意圖.
3、理解形變概念,了解放大法顯示微小形變.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微小變化的實例,初步接觸“放大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彈力與形變的關系以及數(shù)據(jù)的準確記錄,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判斷彈力的有無以及彈力的方向既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正確畫出物體所受彈力的示意圖是突破難點的標志.
教學方法
觀察、推理、分析、綜合、總結規(guī)律
教學用具
彈簧、海綿、薄竹片、微小形變演示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運動場上跳遠時要用踏跳板,撐桿跳高運動員的桿,都是利用他們彈性形變時的彈力,同學們還可以舉出許多利用彈力得力子,誰來說?
學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
……
那彈力是怎樣產生的呢?
新課教學
一、形變
物體的形狀和體積的改變叫形變。
1.形變產生的原因是受到了外力作用。任何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發(fā)生形變。只是形變的明顯程度不同。有的形變比較明顯(如彈簧的伸長或縮短),可以直接看出;有的形變微小,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才可觀察到.如利用激光反射法演示堅硬桌面的微小形變,利用細管中液面的升降顯示硬玻璃瓶的形變,都是把微小形變放大以利于觀察。把微小變化放大以利于觀察或測量的實驗方法,叫“微量放大法”,這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
2.形變的分類
①從形變可否恢復原狀分:
A.彈性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如彈簧、鋼條在通常情況下發(fā)生的形變都叫做彈性形變。
B.非彈性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如保險絲、橡皮泥等發(fā)生的形變都叫做非彈性形變。
注意:如果對彈簧、鋼條用力過大,使之形變超過一定限度,既使撤去外力,也不能完全恢復原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在彈性限度內,彈簧、鋼條發(fā)生的形變都是彈性形變。
研究彈性形變有實際意義,今后凡說到形變(除非特別說明),都指彈性形變。
②從對外表現(xiàn)形式上可分為拉伸形變(或壓縮形變)、彎曲形變、扭轉形變等。
二、彈力
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1.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受力物體是與施力物體接觸,使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且阻礙其恢復原狀的物體。
2.彈力的產生條件:①物體直接接觸;②發(fā)生形變?;ハ嘟佑|的物體之間是否存在彈力,取決于是否存在形變。有些物體形變明顯,如彈簧的伸長或縮短,很容易判斷出是否有彈力;有些接觸物體間形變不明顯,判斷有無彈力可用假設法。即假設把相接觸的某個物體撤去,看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tài)有無改變:若無改變,則無彈力作用;若發(fā)生改變,則有彈力存在。(P55演示,思考墻上的光點移動的方向)
3.通常所說的拉力、壓力、支持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4.彈力的方向是從施力物體指向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具體地說:
①繩子拉力(繩子對所拉物體的彈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②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③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④“支持面”就是兩物的接觸面。深入考察一般物體的接觸情況,大致有以下幾種:
A.平面與平面接觸:彈力與平面垂直;
B.點與平面接觸:彈力通過接觸點垂直于平面;
C.點與曲面接觸:彈力通過接觸點垂直于過點的切面;
D.曲面與曲面接觸:彈力通過接觸點垂直于公切面(相當于點與點接觸)。
5.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
①彈力具有被動適應性。當物體受力情況或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形變情況將隨著改變,彈力也隨著變化。
②彈力大小和物體形變的關系一般比較復雜。而彈簧的彈力和其形變(伸長和縮短)的關系比較簡單: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越大,彈簧的彈力就越大。彈簧的彈力大小跟彈簧的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正比。
上述關系可用胡克定律表示:
F=kx
式中F為彈力大小。x為彈簧伸長(或縮短)量。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其大小由彈簧本身的結構(如材料、長度、彈簧絲粗細、截面積、匝數(shù)等)決定。其單位是N/m,如k=1000N/m,表示使彈簧伸長或縮短1m需用1000N的力。
6.彈力的作用點在兩物體接觸處的受力物體上。
三、實例分析
【例1】一物體靜止在桌面上,則()
A.物體對桌面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B.桌面發(fā)生形變對物體產生支持力。
C.物體對桌面壓力是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D.壓力、支持力是物體受到的一對平衡力。
【例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在互成120°的兩光滑平面間靜止,且0N水平,則球對OM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___。
【例3】畫出下列各圖中A物體所受彈力的示意圖。
【例4】在一根長lo=50cm的輕彈簧下豎直懸掛一個重G=100N的物體,彈簧的長度變?yōu)閘1=70cm。則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________,若再掛一重為200N的重物,彈簧的伸長量將為_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