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1冀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據的整理與表示》知識點。
冀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據的整理與表示》知識點
知識點
1.數(shù)據的整理:我們利用劃記法整理數(shù)據,如下圖所示,
2.數(shù)據的描述:為了更直觀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們還可以用條形統(tǒng)計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來描述數(shù)據。
3.全面調查: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方式叫做全面調查。
4.抽樣調查: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從全部調查研究對象中,抽選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并據以對全部調查研究對象作出估計和推斷的一種調查方法。顯然,抽樣調查雖然是非全面調查,但它的目的卻在于取得反映總體情況的信息資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調查的作用。(作文5000網 Zw5000.CoM)
5.抽樣調查分類:根據抽選樣本的方法,抽樣調查可以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類。概率抽樣是按照概率論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的原理從調查研究的總體中,根據隨機原則來抽選樣本,并從數(shù)量上對總體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計推斷,對推斷出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可以從概率意義上加以控制。習慣上將概率抽樣稱為抽樣調查。6.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7.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8.樣本:被抽取的所有個體組成一個樣本。為了使樣本能夠正確反映總體情況,對總體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總體內所有觀察單位必須是同質的;在抽取樣本的過程中,必須遵守隨機化原則;樣本的觀察單位還要有足夠的數(shù)量。又稱“子樣”。按照一定的抽樣規(guī)則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
9.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shù)目稱為樣本容量。
10.頻數(shù):一般地,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shù)據個數(shù)為該組的頻數(shù)。也稱次數(shù)。在一組依大小順序排列的測量值中,當按一定的組距將其分組時出現(xiàn)在各組內的測量值的數(shù)目,即落在各類別(分組)中的數(shù)據個數(shù)。
如有一組測量數(shù)據,數(shù)據的總個數(shù)N=148最小的測量值xmin=0.03,最大的測量值xmax=31.67,按組距為△x=3.000將148個數(shù)據分為11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圍內的數(shù)據有26個,則稱該數(shù)據組的頻數(shù)為26。
課后練習
相關知識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據的分析》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據的分析》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
選用恰當?shù)臄?shù)據分析數(shù)據
知識點詳解:
一:5個基本統(tǒng)計量(平均數(shù)、眾數(shù)、中位數(shù)、極差、方差)的數(shù)學內涵:
平均數(shù):把一組數(shù)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shù)據的個數(shù)所得的商。平均數(shù)反映一組數(shù)據的平均水平,平均數(shù)分為算術平均數(shù)和加權平均數(shù)。
眾數(shù):在一組數(shù)據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有時不止一個),叫做這組數(shù)據的眾數(shù)
中位數(shù):將一組數(shù)據按大小順序排列,把處在最中間的一個數(shù)(或兩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叫做這組數(shù)據的中位數(shù).
極差:是指一組數(shù)據中最大數(shù)據與最小數(shù)據的差。巧計方法,極差=最大值-最小值。
方差:各個數(shù)據與平均數(shù)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數(shù),記作s2.巧計方法:方差是偏差的平方的平均數(shù)。
標準差:方差的算術平方根,記作s。
二教學時對五個基本統(tǒng)計量的分析:
1算術平均數(shù)不難理解易掌握。加權平均數(shù),關鍵在于理解“權”的含義,權重是一組非負數(shù),權重之和為1,當各數(shù)據的重要程度不同時,一般采用加權平均數(shù)作為數(shù)據的代表值。
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對“權”的意義理解不深刻,易混淆算術平均數(shù)與加權平均數(shù)的計算公式。
采取的措施:弄清權的含義和算術平均數(shù)與加權平均數(shù)的關系。并且提醒學生再求平均數(shù)時注意單位。
2平均數(shù)、與中位數(shù)、眾數(shù)的區(qū)別于聯(lián)系。聯(lián)系: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都反映了一組數(shù)據的集中趨勢,其中以平均數(shù)的應用最為廣泛。區(qū)別:A平均數(shù)的大小與這組數(shù)據里每個數(shù)據均有關系,任一數(shù)據的變動都會引起平均數(shù)的變動。B中位數(shù)僅與數(shù)據的排列位置有關,某些數(shù)據的變動對中位數(shù)沒有影響。當一組數(shù)據中的個別數(shù)據變動較大時,可用它來描述其集中趨勢。C眾數(shù)主要研究個數(shù)據出現(xiàn)的頻數(shù),其大小只與這組數(shù)據中的某些數(shù)據有關,當一組數(shù)據中有不少數(shù)據多次重復出現(xiàn)時,我們往往關心眾數(shù)。其中眾數(shù)的學習是重點。
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求中位數(shù)時忘記排序。對三種數(shù)據的意義不能正確理解。
采取的措施:加強概念的分析,多做對比練習。
3極差,方差和標準差。方差是重難點,它是描述一組數(shù)據的離散程度即穩(wěn)定性的非常重要的量,離散程度小就越穩(wěn)定,離散程度大就不穩(wěn)定,也可稱為起伏大。極差、方差、標準差雖然都能反映數(shù)據的離散特征,但是,對兩組數(shù)據來說,極差大的那一組方差不一定大;反過來,方差大的,極差也不一定大。
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由于方差,標準差的公式較麻煩,在應用時常由于粗心或公式不熟導致錯誤。
采取的措施:注意方差是“偏差的平方的平均數(shù)”這一重要特征。或使用計算器計算。
這些數(shù)據經常用來解決一些“選拔”、“決策”類問題。中考中常常綜合在一起考察。
14.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某校組織課外小組對該市進行空氣含塵調查,下面是一天中每2小時測得的數(shù)據(單位:g/m3):
0.040.030.020.030.040.01
0.030.040.030.050.010.03
(1)求出這組數(shù)據的眾數(shù)和中位數(shù);
(2)如果對大氣飄塵的要求為平均值不超過0.025g/m3,問這天該城市的空氣是否符合要求?為什么?
15.A、B兩班在一次百科知識對抗賽中的成績統(tǒng)計如下:
分數(shù)5060708090100
人數(shù)(A班)351531311
人數(shù)(B班)161211155
根據表中數(shù)據完成下列各題:
(1)A班眾數(shù)為分,B班眾數(shù)為分,從眾數(shù)看成績較好的是班;
(2)A班中位數(shù)為分,B班中位數(shù)為分,A班中成績在中位數(shù)以上的(包括中位數(shù))學生所占的百分比是%,B班中成績在中位數(shù)以上的(包括中位數(shù))學生所占的百分比是%,從中位數(shù)看成績較好的是班;
(3)若成績在85分以上為優(yōu)秀,則A班優(yōu)秀率為%,B班優(yōu)秀率為%,從優(yōu)秀率看成績較好的是班.
(4)A班平均數(shù)為分,B班平均數(shù)為分,從平均數(shù)看成績較好的是班;
16.某酒店共有6名員工,所有員工的工資如下表所示:
人員經理會計廚師服務員1服務員2勤雜工
月工資(元)4000600900500500400
(1)酒店所有員工的平均月工資是多少元?
(2)平均月工資能準確反映該酒店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嗎?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如何才能較準確地反映該酒店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談談你的看法。
八年級語文下冊《師恩難忘》知識點冀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八年級語文下冊《師恩難忘》知識點冀教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下冊《師恩難忘》知識點冀教版
一、原文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滿6周歲,便到鄰近的鄉(xiāng)村小學去讀書。
這個小學設在廟內,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當時學生少,四個年級才一個班。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描紅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里地。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彼娇丛较矚g,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焙髞恚@兒的花越開越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有一年我回家鄉(xiāng)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二、走近作者
劉紹棠(1936—1997),北京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大運河岸劉紹棠邊儒林村的一個普通農家。1948年參加革命。1949年在中學讀書時開始發(fā)表獨創(chuàng)作品。1951年曾經在河北省文聯(lián)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本命年的回想》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翌年退學。
三、重點字詞
正月文筆亭臺描紅紙娓娓動聽
衣襟炊煙娘兒倆歇腳牽著
茂盛念叨身臨其境戛然而止恍然大悟
捅驚醒引人入勝滋潤
拄著拐杖恭恭敬敬教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四、文章結構
具體段落結構如下:
第一段(1—2節(jié)):“我”到鄰近的鄉(xiāng)村小學去讀書,以及介紹了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3—7節(jié)):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8—9節(jié)):“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并終生難忘。
五、課后練習
諾言
①信守和尊重一個諾言,或許要比登一座山更難。
②我一直記得少年時讀過的一則異國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趕末班車回軍營的軍官被一位婦女攔住,軍官有些生氣,婦女趕忙解釋:她在行人稀少的街頭看到一個孩子,他是黃昏時玩打仗游戲被派到街角站崗的,他的指揮官說過,沒有命令,不得撤退。婦女明白,這個時候,已忘記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熱被窩里,就勸他趕快回家,但執(zhí)拗的孩子堅持說要接到命令。無奈中她想到請一位軍人幫忙。軍官沒說什么,臉上充溢著柔和又肅穆的神情。他邁著軍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個軍禮,報上軍銜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務,我命令你立刻撤崗回家?!焙⒆有欧乜戳丝窜姽?,回了一個軍禮,歡跳著離去。
③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的三個生靈為了一個諾言,有一刻莊嚴的相逢。
④花兒是春天的諾言,潮汛是大海的諾言,遠方是道路的諾言。世界,因為信守許多大大小小的諾言,肅穆而深情。
⑤一個有分量的諾言,猶如一座有高度的山。可悲可嘆的是,我們許多人不時被困在山下。
1.你對文中孩子的舉動有何看法?
2.“軍官沒說什么,臉上充溢著柔和又肅穆的神情”,句中用“柔和”和“肅穆”來表現(xiàn)神情是否矛盾?為什么?
3.第段的排比句與文題“諾言”有何關系?
4.你對文中第⑤段是如何理解的?
5.請概括出本文的大意。
答案:
1.例1:這個孩子遵守諾言,堅守崗位,這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例2:這個孩子不知變通,天真幼稚,竟把游戲當真事,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可以根據個人理解談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語言通順即可。)
2.不矛盾。理由是:“柔和”表現(xiàn)出軍官被孩子的做法所感動,“肅穆”是因為他對自己將要完成的使命有種神圣感。
3.該段在排比中套用了三個比喻句,旨在激發(fā)讀者對“諾言”的種種聯(lián)想,同時給人以文學藝術上的優(yōu)美感受。
4.遵守諾言猶如攀登高山;作者對于不信守諾言的人表示婉惜,激勵我們敬重并信守諾言;(此題屬主觀題,只要言之成理、語言通順、意思正確即可。)
5.本文通過寫三個人對諾言的態(tài)度,贊美了信守諾言的可貴精神。
八年級語文下冊《有月亮的晚上》知識點冀教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有多少經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級語文下冊《有月亮的晚上》知識點冀教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八年級語文下冊《有月亮的晚上》知識點冀教版
一、原文
窗外有悄悄說話聲,嘰嘰喳喳。我故作嚴厲地大聲問:“誰呀?”說話聲頓止,突然又響起一陣哄笑,接著是一群人逃離時紛亂雜沓的腳步聲。山村里,驚起幾聲響亮的犬吠。
我拿起書走出屋子。我知道,那是我的學生們,他們是來叫我去學校的。我們這里是山地,學生居住分散,到學校要翻山、穿林、過河,走不少的路。為了大家的安全,學校不讓學生晚上到校自習。但是,學生幾次向我提出,晚上要到學校做功課,并提出了許多理由,什么家里沒通電,一盞油燈一家人爭著用啦,什么家里人口多、太吵、不安靜等等??傊?,好像不到學校就無法完成功課似的。見我還是不同意,學生就提出了折中的辦法:沒有月亮的晚上在家做功課,有月亮的晚上,就到學校去。我仍不同意。其實,我不同意是出于個人的“私心雜念”。因為,晚上是我唯一一點可供自己支配的業(yè)余時間,我得充分利用這點時間,靜下心來讀讀寫寫??墒牵搅擞性铝恋耐砩希陀幸蝗喝簩W生來我家里,他們,他們問我在家干啥。我說看書。他們就說,那咱們趕快去學校吧,你看書,我們做功課,那多好!我逗他們:說說看,好在哪里?于是,他們就笑,而且笑而不答。
學生這樣“煩”我,我不討厭,也不生氣,因為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于是就腋下夾著兩本書,同學生們一起踏著月色去學校。深秋之時,夜涼如水,真有點兒“涼露霏霏露沾衣”的感覺。長空里,纖塵不染。圓圓的月亮很潔凈,掛在樹梢上,看上去濕漉漉的,仿佛清水剛剛洗過一樣。香盤河波光粼粼,如涌動著一河月亮。我們沿著長滿楊柳的河堤走著,時而走在樹影里,時而走在月光下,這恰似走在“晚涼天凈月華開”的意境之中。學生們簇擁著我,蹦蹦跳跳,書包里的鐵皮文具盒丁當作響。他們大聲嚷,高聲笑,全然沒有了平時課堂上的拘謹。偶爾誰還“啊——嗬——”地喊一嗓子,肆意揮灑著心中的快樂。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們最能敞開心扉,一下子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他們肯把埋在心底的話講給我聽,肯把不宜外傳的家事告訴我。師生間的關系,這樣和諧,也如月光似的柔和了。
一路歡樂一路歌,到了學校走進教室后,學生們的言行馬上收斂了。見我坐在桌前翻開書,他們便不再說笑,一個個輕手輕腳坐到位子上。這時,一陣翻動文具的響聲之后,教室里便漸漸安靜下來。他們開始做功課,女孩子的頭發(fā)從耳邊垂下,遮住了半邊臉,男孩子的小眉頭微皺,一本正經的樣子。那天真、幼稚、純樸的神情很是悅目。有時候,有的學生偶然抬頭向前看,師生目光相遇,都相視一笑。有時,有的學生會歪著頭,拿起橡皮,用夸張的動作擦本子,擦完了,又抬頭朝老師望一眼,嬌態(tài)可掬。
看一會兒書,我站起來在教室里巡視,并輕聲指點。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寫得很快,字卻不工整,不用批評他,只要走到他身邊停一下,他寫字的速度就驟然放慢,字也馬上變得規(guī)規(guī)矩矩。我剛一離開,背后就響起了輕輕的撕紙聲。不用問,他一定是重寫了。雙方誰也沒說一句話,但又分明是進行了一次“對話”。
月光下的晚上,窗子大開,夜風悄然潛入教室,能感觸到額際的發(fā)絲被風拂動著。窗外的大葉楊不時發(fā)出沙啦啦的響聲。學生說得不錯,我看書,他們做功課,大家無言地相互守著,這樣的確很好。
但我是不會讓學生在學校待太長時間的。時間久了,他們的家長會惦記。只要功課一做完,馬上趕他們回家。學生說:“你不走,我們也不走?!蔽艺f你們先走吧,可以一邊走,一邊唱歌,我坐在教室里聽你們唱,等聽不到你們的歌聲時,我再走。終于,大家快活地答應了。他們一出校門就唱起來,而且故意大聲唱。我想,他們一定是笑著唱的吧?山村的夜晚很寧靜,那歌聲,那夾帶著稚氣的童聲,顯得極為清亮,且傳得很遠很遠。清脆的歌聲不時驚起此起彼伏的狗叫,寂靜的夜一下子被攪亂了,于是,喧鬧起來,生動起來。
聽著學生們的歌聲,我能準確地判斷出哪幾個學生朝哪個方向分路了,進了哪道溝,上了哪條嶺……歌聲漸遠漸弱。終于,完全消失,狗也不叫了。夜又歸于寧靜,像攪動的水又重新平復了。這時,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著山野、村莊。那陣喧鬧,如幻覺一般,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發(fā)生過。
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二、走近作者
王連明,生于1968年3月,當代作家。當過教師,現(xiàn)為《中學生閱讀》(初中版)雜志主編。系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發(fā)表作品數(shù)百篇,有幾十篇散文被轉載并收入多種文集。作品選入多種版本中學語文課本、多種中學語文讀本和教輔書,被多個地方選為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三、重點字詞
正月文筆亭臺描紅紙娓娓動聽
衣襟炊煙娘兒倆歇腳牽著
茂盛念叨身臨其境戛然而止恍然大悟
捅驚醒引人入勝滋潤
拄著拐杖恭恭敬敬教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四、課后練習
諾言
①信守和尊重一個諾言,或許要比登一座山更難。
②我一直記得少年時讀過的一則異國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趕末班車回軍營的軍官被一位婦女攔住,軍官有些生氣,婦女趕忙解釋:她在行人稀少的街頭看到一個孩子,他是黃昏時玩打仗游戲被派到街角站崗的,他的指揮官說過,沒有命令,不得撤退。婦女明白,這個時候,已忘記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熱被窩里,就勸他趕快回家,但執(zhí)拗的孩子堅持說要接到命令。無奈中她想到請一位軍人幫忙。軍官沒說什么,臉上充溢著柔和又肅穆的神情。他邁著軍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個軍禮,報上軍銜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務,我命令你立刻撤崗回家?!焙⒆有欧乜戳丝窜姽?,回了一個軍禮,歡跳著離去。
③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的三個生靈為了一個諾言,有一刻莊嚴的相逢。
④花兒是春天的諾言,潮汛是大海的諾言,遠方是道路的諾言。世界,因為信守許多大大小小的諾言,肅穆而深情。
⑤一個有分量的諾言,猶如一座有高度的山??杀蓢@的是,我們許多人不時被困在山下。
1.你對文中孩子的舉動有何看法?
2.“軍官沒說什么,臉上充溢著柔和又肅穆的神情”,句中用“柔和”和“肅穆”來表現(xiàn)神情是否矛盾?為什么?
3.第段的排比句與文題“諾言”有何關系?
4.你對文中第⑤段是如何理解的?
5.請概括出本文的大意。
答案:
1.例1:這個孩子遵守諾言,堅守崗位,這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例2:這個孩子不知變通,天真幼稚,竟把游戲當真事,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可以根據個人理解談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語言通順即可。)
2.不矛盾。理由是:“柔和”表現(xiàn)出軍官被孩子的做法所感動,“肅穆”是因為他對自己將要完成的使命有種神圣感。
3.該段在排比中套用了三個比喻句,旨在激發(fā)讀者對“諾言”的種種聯(lián)想,同時給人以文學藝術上的優(yōu)美感受。
4.遵守諾言猶如攀登高山;作者對于不信守諾言的人表示婉惜,激勵我們敬重并信守諾言;(此題屬主觀題,只要言之成理、語言通順、意思正確即可。)
5.本文通過寫三個人對諾言的態(tài)度,贊美了信守諾言的可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