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營養(yǎng)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6高二化學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教案。
主題2課題1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人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必須攝取哪些營養(yǎng)素?了解各營養(yǎng)素放熱組成、性質(zhì)及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生理作用
2、通過對“加碘食鹽中碘元素的檢測”的實驗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操作等能力。
3、通過學習各種營養(yǎng)素的生理功能,能客觀的評價他們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
1、了解各營養(yǎng)素放熱組成、性質(zhì)及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生理作用
2、通過對“加碘食鹽中碘元素的檢測”的實驗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操作等能力
【教學過程】:
【引入】:交流與研討:下列各種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什么?找出每種食物中含有的兩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
一、為什么要吃糧食(糖類)
同學討論思考:
1.人為什么每天要吃糧食?
2.糖類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動手空間:模擬生物體中淀粉的酶水解
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淀粉的酶水解。
1.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1克可溶性的淀粉,再加入5ml蒸餾水,攪拌均勻。
2.向第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唾液,攪拌3-4分鐘,在40。C的溫的水中放置15分鐘:對第二支試管中的淀粉溶液不做任何處理。
3.向步驟2的兩支試管中各加碘水數(shù)滴,對此觀察兩支試管中的現(xiàn)象有何不同。
結(jié)論:淀粉在唾液酶的催化下能發(fā)生水解,水解的產(chǎn)物為葡萄糖。
思考:咀嚼含淀粉的食物時會感到有甜味為什么?
油脂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思考:廚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種油脂的成分和人類的消耗量有什么不同?人類生命對油脂的需求有哪些?
二、不吃油脂行不行
1、油脂的存在:主要來源于動物脂肪、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天然植物
2、油脂的分類:油和脂肪
3、油脂的定義:油脂是由多種高級脂肪酸與甘油生成的酯。
結(jié)構(gòu):
4、油脂結(jié)構(gòu)中的R1、R2、R3的意義:
思考1.在我們攝取的食物中,油脂過多或過少可能產(chǎn)生哪些不良影響?
2.為什么提倡適當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
油脂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過程實質(zhì)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過程。
三、人必須吃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嗎
1、水解最終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
2、蛋白質(zhì)鹽析:蛋白質(zhì)+無機鹽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
(分離提純蛋白質(zhì))
3、變性: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加熱等,發(fā)生凝結(jié)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種必需氨基酸:在人體中不能合成,必須在食物中補給
5、含有蛋白質(zhì)的食物:豆腐、魚、雞蛋、牛奶
四、維生素
1、維生素A:脂溶性維生素
缺少人易患夜盲癥、干眼病等眼疾。攝入途徑:胡蘿卜等蔬菜和魚肝油中
2、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水溶性維生素
活動探究:維生素C的生理功能(筆稿范文網(wǎng) Gx86.cOm)
防止壞血病,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遇熱易分解。攝入途徑:新鮮蔬菜及水果中(獼猴桃、辣椒)
化學性質(zhì)小結(jié):
(1)還原性(將I2、Fe3+還原)
(2)加成反應(3)酯化反應
(4)遇熱易分解
五、為什么不可一日無鹽
思考:1.你知道烹調(diào)菜肴時為什么要加鹽嗎?
2.病人輸液時為什么用生理鹽水?
相關推薦
高二化學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031
第三單元鹽類的水解
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1、會寫溶液中電荷守恒、物料守恒關系式。
2、會比較溶液中各微粒濃度的大小。
【課前預習】1、閱讀下列材料
(1)原子守恒(物料守恒)
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種類增多,但這些離子所含某些原子的總數(shù)始終不變,符合原子守恒。如:NaHCO3溶液中c(Na+)∶n(C)=1∶1,則c(Na+)=c(HCO3-)+c(CO32-)+c(H2CO3)
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種形式存在,它們之間之間有如下守恒關系:c(K+)=2[c(S2-)+c(HS-)+c(H2S)]
(2)電荷守恒
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陽離子的電荷總數(shù)與陰離子的電荷總數(shù)相等,即溶液呈電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Na+、H+、HCO3-、CO32-、OH-,存在如下關系:n(Na+)+n(H+)=n(HCO3-)+2n(CO32-)+n(OH-),
推出c(Na+)+c(H+)=c(HCO3-)+c(OH-)+2c(CO32-)。
(3)質(zhì)子守恒(水的電離守恒)
電解質(zhì)溶液中,分子(或離子)得失質(zhì)子(H+)的物質(zhì)的量應相等。根據(jù)H2OH++OH-,由水電離出的c(H+)、c(OH-)始終是相等的,溶液中的H+或OH-雖與其他離子結(jié)合而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總量相等,即質(zhì)子守恒。如:在K2S溶液中,H2O電離出的OH-即存在如下關系:c(OH-)=c(H+)+c(HS-)+2c(H2S)。
2、寫出碳酸鈉、磷酸鈉、醋酸、次氯酸鈉中的三種守恒關系式。
【新課學習】板塊一、單一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大小比較
【例1】: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離子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練1】:在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NH3H2O)>c(OH-)>c(NH4+)>c(H+)B.c(NH4+)>c(NH3H2O)>c(OH-)>c(H+)
C.c(NH3H2O)>c(NH4+)=c(OH-)>c(H+)D.c(NH3H2O)>c(NH4+)>c(H+)>c(OH-
【例2】、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
C.c(Cl-)=c(NH4+)>c(H+)=c(OH-)D.c(NH4+)=c(Cl-)>c(H+)>c(OH-)
【練2-1】、比較CH3COONa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練2-2】、比較Na2CO3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版塊二: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
【例3】用物質(zhì)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對該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OH-)>c(H+)B.c(CH3COOH)+c(CH3COO-)=0.2molL-1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0.2molL-1
【例4】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c(CH3COO-)>c(Na+)B.c(CH3COOH)>c(CH3COO-)
C.2c(H+)=c(CH3COO-)-c(CH3COOH)D.c(CH3COOH)+c(CH3COO-)=0.01mol/L
【例5】PH=13的NH3H2O溶液和PH=1的HCl溶液等體積混合,各離子的濃度比較?
版塊三:同濃度不同種溶液中同種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
【例6】同濃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濃度的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H4HSO4②(NH4)2SO4③(NH4)2Fe(SO4)2④NH4HCO3⑤(NH4)2CO3
【練3】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2CO3④(NH4)2CO3
⑤NH4HCO3,按c(CO32-)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⑤④③②①B.③⑤②④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⑤④②①
【解題思路整理】
【鞏固練習】1、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0.1mol/L)的弱酸HX與NaX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錯誤的是()
A、c(Na+)+c(H+)=c(X-)+c(OH-)
B、若混合溶液呈酸性,則c(X-)c(Na+)c(HX)c(H+)c(OH-)
C、c(HX)+c(X-)=2c(Na+)
D、若混合溶液呈堿性,則c(Na+)c(HX)c(X-)c(OH-)c(H+)
2、常溫下,把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與PH=3的醋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在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c(CH3COO-)c(Na+)c(H+)c(OH-)B、c(Na+)+c(H+)c(CH3COO-)+c(OH-)
C、c(CH3COO-)c(Na+)c(H+)=c(OH-)D、c(Na+)c(CH3COO-)c(OH-)c(H+)
3、在Na2S溶液中c(Na+)∶c(S2-)的比值2∶1(填“>”、“<”或“=”);若要使該比值變小,可加入的物質(zhì)是()
A、適量NaOHB、適量鹽酸C、適量KOHD、適量KHS溶液
4、將0.1mol/L的醋酸鈉溶液20mL與0.1mol/L的鹽酸10mL混合后,溶液顯酸性,則溶液中有關微粒的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c(CH3COO-)c(Cl-)c(H+)c(CH3COOH)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D、c(Na+)+c(H+)=c(CH3COO-)+c(Cl-)+c(OH-)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二化學《化學電源》教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教案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高二化學《化學電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二化學《化學電源》教案
一.教材分析及教學策略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
教材的第一章著重研究了化學能與熱能的關系,本章則著重研究化學能與電能的關系,均屬于熱力學研究的范疇。通過以前章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和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以及原電池的原理等理論知識,為本節(jié)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理論知識準備?;瘜W電池是依據(jù)原電池原理開發(fā)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闊的應用范圍的技術產(chǎn)品。本節(jié)的教學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延伸和拓展,將抽象的理論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感性體驗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深入認識化學電池。
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也帶動了電池工業(yè)的進步,各種新型的電池層出不窮。教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類電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電池(堿性鋅錳電池)、二次電池(鉛蓄電池)、和在未來有著美好應用前景燃料電池。簡介了電池的基本構(gòu)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適用范圍,引出了“活性物質(zhì)”,比能量,比功率自放電率,記憶效應,等概念。同時向?qū)W生滲透綠色環(huán)保的意識。
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各種電池,對他們的性能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并且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計劃采取由學生分組進行課前準備,各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就某一類電池的結(jié)構(gòu),性能,反應原理,應用范圍,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歸納,并指派一位同學進行發(fā)言,其他同學對其發(fā)言進行評價。期望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搜集處理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做好引導,協(xié)調(diào),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鼓勵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和主體。
教學重點: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的反應原理,性能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化學電池的反應原理
二.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并組成學習小組分別搜集有關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的材料。將各類電池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反應原理、性能、以及適用范圍進行歸納總結(jié)。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導入新課】
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的知識。我們知道化學能可以直接的轉(zhuǎn)化為熱能、電能等其他的能量形式,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的“原電池”就是將化學物質(zhì)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下面我們一起回顧有關原電池的知識。
【復習回顧】
1.構(gòu)成原電池的條件
構(gòu)成前提:有一個能夠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構(gòu)成條件:有兩個活性不同的電極
有電解質(zhì)溶液
構(gòu)成了閉合回路
2.原電池的原理(以Cu-Zn原電池為例)
負極:Zn–2e-=Zn2+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2H++2e-=H2發(fā)生還原反應
【過渡】
原電池裝置盡管能夠?qū)⒒瘜W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但是能量轉(zhuǎn)化效率太低,而且缺乏實用性。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各種化學電池都是科技人員在原電池這一理論模型的基礎之上,在不斷的實踐中應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和技術設計出的具有更高的能量轉(zhuǎn)化效率、供能穩(wěn)定可靠、電容量大、工作壽命長、使用維護方便的各種實用電池。各種化學電池的性能也不盡相同,如何判斷一種電池性能是否優(yōu)劣下面我們請各組發(fā)言同學上臺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各類電池。同學們注意對比不同電池的結(jié)構(gòu)、性能、反應原理、和使用范圍。
【學生活動】
1學生代表上臺介紹一種一次電池(堿性鋅錳電池)的基本構(gòu)造、反應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圍,應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識。
2其他同學就其發(fā)言進行評價、交流、提出問題,發(fā)言同學及其合作小組成員負責解答。教師進行引導
【教師小結(jié)】教師就一次電池(堿性鋅錳電池)進行小結(jié)
堿性鋅錳電池比酸性堿性鋅錳電池存放時間較長,電壓穩(wěn)定。
電極反應:
負極:Zn(s)+2OH-(aq)-2e-=Zn(OH)2(S)
正極: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總反應:Zn(s)+2MnO2(s)+2H2O(l)=2MnOOH(s)+Zn(OH)2(S)
【學生活動】
1學生代表上臺介紹一到兩種二次電池(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基本構(gòu)造、反應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圍,應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識。
2其他同學就其發(fā)言進行評價、交流、提出問題,發(fā)言同學及其合作小組成員負責解答。教師進行引導
【教師小結(jié)】教師就二次電池(鉛蓄電池)進行小結(jié)
鉛蓄電池在所有二次電池中可充電次數(shù)最多,電壓穩(wěn)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價格低廉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鉛蓄電池的主要缺點是“比能量”低,笨重,廢棄后會污染環(huán)境。
電極反應:(放電時)可以自發(fā)進行
負極:Pb(s)+SO42-(aq)-2e-=PbSO4(s)
正極: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總反應: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電極反應:(充電時)不能自發(fā)進行
陰極:PbSO4(s)+2e-=Pb(s)+SO42-(aq)
陽極: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總反應: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學生活動】
1學生代表上臺介紹一到兩種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甲醇燃料電池)的基本構(gòu)造、反應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圍,應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識。
2其他同學就其發(fā)言進行評價、交流、提出問題,發(fā)言同學及其合作小組成員負責解答。教師進行引導
【教師小結(jié)】教師就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進行小結(jié)
燃料電池的能量轉(zhuǎn)換效率超過80%,遠高于普通的燃燒反應,而且排放的廢棄物也很少,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燃料電池在未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電極反應:
負極:2H2-4e-=4H+
正極:O2+4H++4e-=2H2O
總反應:2H2+O2=2H2O
【學生討論】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使用電池?
你設想未來的電池應該具有那些特點?
【教師總結(jié)】
【布置作業(yè)】
高二化學教案:《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教案:《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學習目標】
1、會區(qū)分強弱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
2、溶液的酸堿性判斷、PH的計算方法、酸堿中和滴定誤差分析
3、鹽類的水解及應用
4、難容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
知識點1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
1、弱電解質(zhì)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1)弱電解質(zhì)電離是_______的,用?表示。
如:CH3COOH______________??NH3·H2O_______________??
(2)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以第一步電離為主。如H2S的電離方程式為H2S______________
(3)多元弱堿用一步電離來表示:如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離平衡的特征:弱、等、動、定、變
3、電離平衡常數(shù)
(1)定義: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zhì)電離形成的各種離子的______________與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的________之比是一個常數(shù),用符號___表示
(2)電離常數(shù)表示方法:對于AB???A++B-,K=___________________
(3)意義:表示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能力。一定溫度下,K越大,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程度______。
(4)影響因素:K只與_____有關,對同一電解質(zhì),溫度升高,K_____。
4、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1)內(nèi)因 : 電解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電解質(zhì)電離程度的大小
(2)外因:
a溫度:由于電離過程吸熱,溫度改變,平衡移動,升溫促進電離,平衡_____移動
b濃度:電解質(zhì)濃度降低(加水稀釋),電離平衡_____移動,電離程度____;電解質(zhì)濃度增大(加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____移動,電離程度____;電解質(zhì)溶液濃度越小,電離程度越大
c同離子效應:加入含弱電解質(zhì)離子的強電解質(zhì),抑制電離,電離平衡_____移動
d反應的離子:加入能與電解質(zhì)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的離子,促進電離,電離平衡_____移動
【例題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燒堿溶液B.升高溫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例題2】1、現(xiàn)有①硫酸銅晶體、②碳酸鈣固體、③純磷酸、④硫化氫、⑤三氧化硫、⑥金屬鎂、⑦石墨、⑧固態(tài)苛性鉀、⑨氨水、⑩熟石灰固體,其中(1)屬于強電解質(zhì)的是________ (填序號,下同);
(2)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3)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 ;
(4)既不是電解質(zhì),又不是非電解質(zhì)的是 (5)能導電的是
知識點2 水的離子積 溶液的酸堿性
1、水的離子積
a、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常溫下:Kw=________________,此時c(H+)=
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影響因素:Kw只受________影響,溫度越高,Kw________
c、適用范圍:Kw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解質(zhì)水溶液
2、溶液的酸堿性與c(H+)、c(OH-)的關系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溶液酸堿性
任意溫度c(H+)與c(H+)的關系
c(H+)的范圍(mol/L)(25℃)
pH范圍(25℃)
中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酸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堿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例題3】25 ℃時,0.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是()
A.0.01 mol·L-1B.0.02 mol·L-1C.1×10-12 mol·L-1D.5×10-13 mol·L-1
【例題4】下列溶液一定顯堿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B.溶液中含有OH-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顯紅色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顯黃色
知識點3 PH的計算
1.計算方法
pH=_______________,求pH的關鍵是求溶液中的c(H+)。
2、強酸強堿溶液混合后pH的計算
溶液類型
相關計算
兩種強酸混合
強酸c2:c2(H+)(強酸c1:c1(H+))→c(H+)混=V1+V2(c(H+)1V1+c(H+)2V2)→pH
兩種強堿混合
強堿c2:c2(OH-)(強堿c1:c1(OH-))→c(OH-)混=V1+V2(c1(OH-)V1+c2(OH-)V2)→c(H+)=c(OH-)混(Kw)→pH
強酸強堿混合
恰好完全反應
顯中性,常溫下pH=7
酸過量
先求c(H+)混=V酸+V堿(c(H+)酸V酸-c(OH-)堿V堿)→pH
堿過量
先求c(OH-)混=V堿+V酸(c(OH-)堿V堿-c(H+)酸V酸)→c(H+)混=c(OH-)混(Kw)→pH
3、稀釋后溶液pH的變化規(guī)律
(1)對于強酸溶液(pH=a)每稀釋10n倍,pH增大___個單位,即pH=a+n(a+n
(2)對于強堿溶液(pH=b)每稀釋10n倍,pH減小___個單位,即pH=b-n(b-n>7)。
(3)對于弱酸溶液(pH=a)每稀釋10n倍,pH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對于pH相同的強酸與弱酸稀釋相同倍數(shù),強酸pH變化的程度大)。
(4)對于弱堿溶液(pH=b)每稀釋10n倍,pH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對于pH相同的強堿與弱堿稀釋相同倍數(shù),強堿pH變化的程度大)
【例題5】常溫下,下列關于溶液稀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釋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釋100倍,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10-6mol/L
C.將1 L 0.1 mol/L的Ba(OH)2溶液稀釋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釋100倍,其pH=6
【例題6】pH=10和pH=12的兩種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pH為________
知識點4 酸堿中和滴定
1、操作(以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為例)
(1)準備工作
①滴定管的檢漏。
②洗滌:分別取酸式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各一支,用蒸餾水洗滌2~3次,再用標準酸液和待測堿液各潤洗2~3次,潤洗液必須從滴定管下端排出。
③裝液:向堿式滴定管中裝入待測NaOH溶液
④趕氣泡
⑤調(diào)液面:將液面調(diào)至_______________
⑥記讀數(shù)。
(2)滴定操作:放出一定體積NaOH溶液于洗凈的錐形瓶中,在錐形瓶的待測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開始滴定。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兩眼注視錐形瓶內(nèi)溶液______。
①滴定速率:先快后慢,逐滴加入,不能____________。
②終點的判斷:當?shù)稳胱詈笠坏危瑒偤檬怪甘緞_____,且半分鐘內(nèi)_______,即到終點,讀數(shù)并記錄。
(3)數(shù)據(jù)處理:為減小誤差,滴定時,要求重復實驗2~3次,求_________。
2.常見誤差分析
可能情況
導致c(待)=V(待)(c(標)·V(標))
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
未用待測液潤洗移液管或所用的滴定管
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洗滌后錐形瓶未干燥
標準液漏滴在錐形瓶外一滴
待測液濺出錐形瓶外一滴
將移液管下部的殘留液吹入錐形瓶
滴前有氣泡,滴后無氣泡
滴前無氣泡,滴后有氣泡
滴前仰視,滴后平視
滴前平視,滴后仰視
滴前仰視,滴后俯視
達終點后,滴定管尖嘴處懸一滴標準液
【例題7】.實驗室中有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某學生測定鹽酸濃度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請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NaOH標準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驟:計算→稱量→溶解→(冷卻后)→_________→洗滌(并將洗滌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將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貼上標簽。
②稱量________g氫氧化鈉固體所需儀器有:天平(帶砝碼、鑷子)、_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測鹽酸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自己配制的標準NaOH溶液進行滴定。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編號
NaOH溶液的濃度(mol/L)
滴定完成時,NaOH溶液滴入的體積(mL)
待測鹽酸的體積(mL)
1
0.10
22.64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③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操作(如下圖所示)中的________,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④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jié)果偏高的有________。
A.滴定至終點時俯視讀數(shù)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潤洗
C.錐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堿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
知識點5 鹽類的水解
1、鹽類的水解規(guī)律
(1)正鹽
鹽的類型
是否水解
溶液的pH
強酸弱堿鹽
水解
pH
強堿弱酸鹽
水解
pH>7
強酸強堿鹽
不水解
pH=7
a鹽對應的酸(或堿)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或酸性)越強。如相同濃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_____后者。
b同種水解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酸性或堿性越強,如同濃度的氯化銨和硫酸銨溶液,________溶液酸性強。
c相同條件下,水解程度:正鹽>酸式鹽。Na2CO3>NaHCO3
(2)酸式鹽
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既_____又_______,溶液酸堿性取決于酸式酸根離子的_____程度和______程度的相對大小。
a水解>電離,溶液顯____性,NaHCO3、NaHS、Na2HPO4
b電離>水解,溶液顯____性,NaHSO4、NaH2PO4
多元強酸的酸式鹽,酸式酸根離子只電離不水解,溶液顯___性,NaHSO4
(3)雙水解反應
弱酸弱堿鹽在水溶液中會發(fā)生雙水解反應
a、NH4+與CO32-、HCO3-、S2-等會發(fā)生不完全雙水解,會相互促進。
b、完全雙水解,Al3+與CO32-、HCO3-、S2-、HS-、AlO2-
因素
對鹽類水解程度的影響
內(nèi)因
組成鹽的酸或堿越弱,水解程度越____
外界條件
溫度
升高溫度能夠____水解
濃度
鹽溶液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____
外加酸堿
水解顯酸性的鹽溶液,加堿會_____水解,加酸會_____水解,反之亦然
外加鹽
加入與鹽的水解性質(zhì)相反的鹽會____鹽的水解
高二化學衣料的學問教案
主題4課題1關于衣料的學問
教學目的
1.掌握紡織纖維的分類、組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用途。
2.學會根據(jù)各類服裝的要求,選擇適當?shù)囊铝稀?br> 3.能根據(jù)不同的衣料,選擇適當?shù)南礈靹┘办贍C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紡織纖維的分類、組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用途。
教學過程
聯(lián)想.質(zhì)疑:139頁
思考:
1.做服裝用的衣料都是有哪些纖維材料制成的?你知道這些纖維材料的化學成分各是什么?
2.用不同衣料做成的衣服,洗滌和熨燙方法有何不同?
【板書】一、服裝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1、紡織纖維可以分分為幾類?2、紡織纖維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總結(jié):
1、紡織纖維的分類: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
2、紡織纖維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
主要成分: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結(jié)構(gòu):分子呈長分子鏈狀
【板書】1.天然纖維:
植物纖維——棉和麻
主要成分纖維素(C6H10O5)n,分子具有極長的鏈狀結(jié)構(gòu),屬于線性高分子化合物
動物纖維——絲和毛
主要成分蛋白質(zhì),長分子鏈狀結(jié)構(gòu)
【板書】2.化學纖維:
人造纖維——黏膠纖維
主要成分纖維素
制備:將不能直接用來紡絲的纖維素溶解在燒堿和二硫化碳里制成黏液后噴絲。
合成纖維:
制備:以空氣、煤、石油等作為起始原料經(jīng)化學合成而生產(chǎn)出來的纖維。
種類:成纖維六大綸:錦綸、滌綸、腈綸、維倫、氯綸、丙綸。
縮聚反應:生成高聚物的同時,還生成小分子的反應。
加聚反應:直接聚合,沒有小分子生成的反應
交流研討:
1.內(nèi)衣選用什么衣料好?外衣選用什么衣料好?混紡衣料的優(yōu)點是什么?
2.哪種天然纖維織物保暖性最好?那種合成纖維織物保暖性最好?高寒地區(qū)解放軍戰(zhàn)士冬季穿什么衣料的衣服好?
3.人造棉、人造絲、人造毛都可以用粘膠纖維織成。這三種纖維有何差別?
【板書】3、各種紡織纖維的性能
棉織物:迅速吸水、快速干燥,產(chǎn)生涼爽感,穿著舒適,具有良好的水洗性,不起靜電
絲織物:吸水性強,手感柔和,光澤強,不起靜電,不起“球”,但容易被蟲蛀
羊毛織物:保暖性能強,彈性良好,吸水性較緩慢,很少靜電,但容易起球,容易被蟲蛀
人造纖維跟天然纖維相似
合成纖維:強度高,耐磨,吸濕性差,透氣性差
混紡衣料: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按一定的比例混紡,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點,舒適、美觀、耐穿
【板書】二、服裝的洗滌、熨燙
知道下列標識的含義嗎?
思考:1、如何選擇洗滌劑
2、棉衣料應選什么性的合成洗滌劑或肥皂
3、毛 料應選什么性合成洗滌劑
4、衣料為什么會縮水?
(棉、麻、絲、毛、黏膠纖維衣料縮水率大,合成纖維衣料縮水率小。)
5、什么情況下要干洗
(毛料纖維結(jié)構(gòu)比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襯料與布料浸水后收縮的程度不一樣,水洗后衣服會走樣,且再也無法恢復原狀.因此,毛料衣服適于干洗.)
6、干洗去污原理是什么?(相似相溶原理,溶質(zhì)分子與溶劑分子結(jié)構(gòu)相似,即可溶解,除去污漬。)
7、衣服的熨燙的原理?(利用材料的熱塑性進行熱定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