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不等式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1高二數(shù)學下冊《不等式》知識點復習。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常活躍,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高二數(shù)學下冊《不等式》知識點復習》,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數(shù)學下冊《不等式》知識點復習
1.解不等式問題的分類:www.lvshijia.net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無理不等式;
④解指數(shù)不等式;
⑤解對數(shù)不等式;
⑥解帶絕對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組.
2.解不等式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
(1)正確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
(2)正確應用冪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和對數(shù)函數(shù)的增、減性.
(3)注意代數(shù)式中未知數(shù)的取值范圍.
3.不等式的同解性:
(5)|f(x)|G(X)與-G(X)F(X)0)p=
(6)|f(x)|g(x)①與f(x)g(x)或f(x)-g(x)(其中g(shù)(x)≥0)同解;②與g(x)0同解.
(9)當a1時,af(x)ag(x)與f(x)g(x)同解,當0ag(x)與f(x)
練習題:
1.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若x≥10,則x10
B.若x225,則x5
C.若xy,則x2y2
D.若x2y2,則|x||y|
答案D
2.若ab,ab≠0,則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
A.1a1b
B.ba1
C.2a2b
D.lg(b-a)0
答案C
3.設a=3x2-x+1,b=2x2+x,則()
A.a(chǎn)bB.a(chǎn)b
C.a(chǎn)≥bD.a(chǎn)≤b
解析a-b=(3x2-x+1)-(2x2+x)
=x2-2x+1=(x-1)2≥0,
∴a≥b.
答案C
4.若x1,則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12x-11B.log12(x-1)≥0
C.logπ(x-1)≥0D.2x-11
解析由指數(shù)函數(shù)的性質(zhì),知x1時,2x-11.
答案D
擴展閱讀
高二數(shù)學期中考解不等式必考知識點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高二數(shù)學期中考解不等式必考知識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數(shù)學期中考解不等式必考知識點
1.解不等式問題的分類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無理不等式;
④解指數(shù)不等式;
⑤解對數(shù)不等式;
⑥解帶絕對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組.
2.解不等式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
(1)正確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
(2)正確應用冪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和對數(shù)函數(shù)的增、減性.
(3)注意代數(shù)式中未知數(shù)的取值范圍.
3.不等式的同解性
(5)|f(x)|g(x)與-g(x)f(x)0)
(6)|f(x)|g(x)①與f(x)g(x)或f(x)-g(x)(其中g(shù)(x)≥0)同解;②與g(x)0同解.
(9)當a1時,af(x)ag(x)與f(x)g(x)同解,當0a1時,af(x)ag(x)與f(x)g(x)同p=
《柯西不等式》知識點
《柯西不等式》知識點
所謂柯西不等式是指:設ai,bi∈R(i=1,2…,n,),則(a1b1+a2b2+…anbn)2≤(a12+a22+…+an2)(b12+b22+…+bn2),等號當且僅當==…=時成立。
柯西不等式證法:
柯西不等式的一般證法有以下幾種:
(1)柯西不等式的形式化寫法就是:記兩列數(shù)分別是ai,bi,則有(∑ai^2)*(∑bi^2)≥(∑ai*bi)^2.
我們令f(x)=∑(ai+x*bi)^2=(∑bi^2)*x^2+2*(∑ai*bi)*x+(∑ai^2)
則我們知道恒有f(x)≥0.
用二次函數(shù)無實根或只有一個實根的條件,就有Δ=4*(∑ai*bi)^2-4*(∑ai^2)*(∑bi^2)≤0.
于是移項得到結(jié)論。
(2)用向量來證.
m=(a1,a2......an)n=(b1,b2......bn)
mn=a1b1+a2b2+......+anbn=(a1^2+a2^2+......+an^2)^(1/2)乘以(b1^2+b2^2+......+bn^2)^(1/2)乘以cosX.
因為cosX小于等于1,所以:a1b1+a2b2+......+anbn小于等于a1^2+a2^2+......+an^2)^(1/2)乘以(b1^2+b2^2+.....+bn^2)^(1/2)
這就證明了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還有很多種,這里只取兩種較常用的證法.
柯西不等式應用:
可在證明不等式,解三角形相關(guān)問題,求函數(shù)最值,解方程等問題的方面得到應用。
巧拆常數(shù):
例:設a、b、c為正數(shù)且各不相等。
求證:2/(a+b)+2/(b+c)+2/(c+a)9/(a+b+c)
分析:∵a、b、c均為正數(shù)
∴為證結(jié)論正確只需證:2*(a+b+c)[1/(a+b)+1/(b+c)+1/(c+a)]9
而2(a+b+c)=(a+b)+(a+c)+(c+b)
又9=(1+1+1)(1+1+1)
證明:Θ2(a+b+c)[1/(a+b)+1/(b+c)+1/(c+a)]=[(a+b)+(a+c)+(b+c)][1/(a+b)+1/(b+c)+1/(c+a)]≥(1+1+1)(1+1+1)=9
又a、b、c各不相等,故等號不能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詞條里不再一一列舉,大家可以在參考資料里找到柯西不等式的證明及應用的具體文獻.
柯西簡介:
1789年8月21日生于巴黎,他的父親路易·弗朗索瓦·柯西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官員,在法國動蕩的政治漩渦中一直擔任公職。由于家庭的原因,柯西本人屬于擁護波旁王朝的正統(tǒng)派,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他在純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的功力是相當深厚的,很多數(shù)學的定理和公式也都以他的名字來稱呼,如柯西不等式、柯西積分公式...在數(shù)學寫作上,他是被認為在數(shù)量上僅次于歐拉的人,他一生一共著作了789篇論文和幾本書,其中有些還是經(jīng)典之作,不過并不是他所有的創(chuàng)作質(zhì)量都很高,因此他還曾被人批評高產(chǎn)而輕率,這點倒是與數(shù)學王子相反,據(jù)說,法國科學院會刊創(chuàng)刊的時候,由于柯西的作品實在太多,以致于科學院要負擔很大的印刷費用,超出科學院的預算,因此,科學院后來規(guī)定論文最長的只能夠到四頁,所以,柯西較長的論文只得投稿到其他地方。
柯西在代數(shù)學、幾何學、誤差理論以及天體力學、光學、彈性力學諸方面都有出色的工作。特別是,他弄清了彈性理論的基本數(shù)學結(jié)構(gòu),為彈性力學奠定了嚴格的理論基礎(chǔ)。
一、一般形式
(∑(ai))(∑(bi))≥(∑ai·bi)
等號成立條件:a1:b1=a2:b2=…=an:bn,或ai、bi均為零。
一般形式的證明
(∑(ai^2))(∑(bi^2))≥(∑ai·bi)^2
證明:
等式左邊=(ai·bj+aj·bi)+....................共n2/2項
等式右邊=(ai·bi)·(aj·bj)+(aj·bj)·(ai·bi)+...................共n2/2項
用均值不等式容易證明等式左邊≥等式右邊得證
二、向量形式
|α||β|≥|α·β|,α=(a1,a2,…,an),β=(b1,b2,...,bn)(n∈N,n≥2)
等號成立條件:β為零向量,或α=λβ(λ∈R)。
向量形式的證明
令m=(a1,a2,…,an),n=(b1,b2,…,bn)m·n=a1b1+a2b2+…+anbn=|m||n|cosbm,n=√(a1+a2+…+an)×√(b1+b2+…+bn)×cosbm,n∵cosbm,n≤1∴a1b1+a2b2+…+anbn≤√(a1+a2+…+an)×√(b1+b2+…+bn)注:“√”表示平方根。
正弦定理知識點總結(jié),高中數(shù)學正弦定理知識點總結(jié)
高二數(shù)學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點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數(shù)學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點”,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高二數(shù)學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點
【定義】
有幾個方程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方程組。如果方程組中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且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一次,那么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定義:一個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未知數(shù)的指數(shù)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定義:兩個結(jié)合在一起的共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的一次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一般解法,消元:將方程組中的未知數(shù)個數(shù)由多化少,逐一解決。
【消元的方法】
消元的方法有兩種:
代入消元法
例:解方程組:
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
x=5-y③
把③代入②,得
6(5-y)+13y=89
即y=59/7
把y=59/7代入③,得
x=5-59/7
即x=-24/7
∴x=-24/7
y=59/7為方程組的解
我們把這種通過“代入”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從而求出方程組的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eliminationbysubstitution),簡稱代入法。
加減消元法
例:解方程組:
x+y=9①
x-y=5②
解:①+②
2x=14
即x=7
把x=7代入①,得
7+y=9
解,得:y=2
∴x=7
y=2為方程組的解
像這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eliminationbyaddition-subtraction),簡稱加減法。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有三種情況:
1.有一組解
如方程組x+y=5①
6x+13y=89②
x=-24/7
y=59/7為方程組的解
2.有無數(shù)組解
如方程組x+y=6①
2x+2y=12②
因為這兩個方程實際上是一個方程(亦稱作“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所以此類方程組有無數(shù)組解。
3.無解
如方程組x+y=4①2x+2y=10②,
因為方程②化簡后為x+y=5
這與方程①相矛盾,所以此類方程組無解。
2018高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zhì)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2018高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zhì)”,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18高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zhì)
中考數(shù)學很多同學都想考高分,只有掌握好相關(guān)知識點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為了幫助大家備考2018年中考數(shù)學,下面蓮山課件為大家?guī)?018中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zhì),希望對大家中考數(shù)學備考有所幫助。
不等式的性質(zhì):
①如果xy,那么yy;(對稱性)
②如果xy,yz;那么xz;(傳遞性)
③如果xy,而z為任意實數(shù)或整式,那么x+zy+z;(加法原則,或叫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⑤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⑥如果xy,mn,那么x+my+n;(充分不必要條件)
⑦如果xy0,mn0,那么xmyn;
⑧如果xy0,那么x的n次冪y的n次冪(n為正數(shù)),x的n次冪
或者說,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有:
①對稱性;
②傳遞性:
③加法單調(diào)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單調(diào)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開方:
⑧倒數(shù)法則。
蓮山課件為大家?guī)砹?018中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zhì),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好這些數(shù)學知識點,更多的中考數(shù)學知識點請查閱蓮山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