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9§2.1東南亞(3)教案。
§2.1東南亞(3)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讀圖了解東南亞地區(qū)主要的農產品、礦產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2.能力目標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標:通過學習了解東南亞各國經濟的特點,從而比較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形式上的差異。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教學難點: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內容。
請學生說說東南亞的氣候和地形。(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泰國的香米嗎?他與我們我家產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國就在東南亞,那么東南亞還有哪些物產呢?
板書:㈣富饒的物產
三、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閱讀地圖的方法必須先看圖例。
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圖,分析書38頁圖2-6東南亞的物產分布。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
總結:
1.礦產資源:石油、錫
石油: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
錫:馬來西亞是世界上錫產量最多的國家
2.糧食作物:水稻
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3.熱帶經濟作物:簡單介紹。
天然橡膠: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櫚油):泰國的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總結南亞的物產,完成書上練習題
鍛煉學生讀圖解題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讀圖解題的習慣
四、小結與練習: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最后綜述東南亞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目標檢測和填充圖冊上的練習題練習。
五、作業(yè):目標檢測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后,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課程的設計注重知識的遷移,舊知識與新知識遷移,從亞洲遷移到非洲。有的學生可能如魚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學生畏難,在課堂上要注意啟發(fā)、引導、鼓勵。
相關推薦
§2.1東南亞(2)教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2.1東南亞(2)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1東南亞(2)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東南亞的國家,以及各國的首都。掌握東南亞聯(lián)系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能力目標:分析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洋運輸中的地位
3.教育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了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說明亞洲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亞洲地理位置的過程,掌握分析某一區(qū)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運用地圖分析歐洲的地理位置。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了解。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以謎語引入:大江之中——河內;長鼻盛會——萬象;舉頭望明月——仰光(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簡單介紹。)
三、講授新課
㈠國家、首都、居民
1、國家
利用掛圖指圖。指導學生讀圖的方法、技巧。
讀圖2-3,找出東南亞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內老撾——萬象柬埔寨——金邊
泰國——曼谷緬甸——仰光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菲律賓——馬尼拉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文萊——斯里巴加灣市東帝汶(最新獨立)
其中與陸地接壤的國家為緬甸、老撾、越南
湄公河在我國境內叫做瀾滄江,流經了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書上36頁的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如何讀圖,積極主動思考地理問題。
利用37頁閱讀材料分析“花園城市”新加坡
國際貿易、加工業(yè)、旅游業(yè)為三大經濟支柱
3.居民
利用書40頁的課文總結強調,從課文中使學生注意到新加坡的華人、華僑,引申到整個東南亞地區(qū)。從課文中找出華人和華僑的區(qū)別。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之一
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
㈢馬六甲海峽
通過指圖提問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強調其在交通運輸中的咽喉位置。東南亞地區(qū)位于亞洲與歐洲之間。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因而可說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之間
2.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3.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歐洲的重要航道
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四、小結與練習:利用目標檢測、填充圖冊的練習當堂鞏固。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讀圖較多,學生的活動較多,內容比較簡單
東南亞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東南亞”,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二章了解地區(qū)
第一節(jié)東南亞(一)
一、知識網絡
1、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形成山河相間的地形。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6—10月為雨季,11月—第二年5月為旱季。
3、馬來群島有2萬多個大小島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群島上山嶺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
4、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
5、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shù)闹匾獦屑~。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二、課前預習
1、東南亞西臨洋,東臨洋,在
和洲之間。包括
半島和的大部分。
2、中南半島地勢北南,形成了、
的地表形態(tài)。
3、中南半島以氣候為主,一年分季和雨季。
4、馬來群島為氣候,氣候特征是。
5、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這里有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之稱。
6、馬六甲海峽是溝通洋與的天然水道,是連接洲、洋沿岸與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三、合作探究
互動1:讀“圖2——1”,了解東南亞的地形特征。
互動2:完成教材P34活動題。
互動3:完成教材P35活動題。
互動4:讀“圖2——1”,了解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qū)。
互動5:完成教材P36活動題。
互動6:讀“圖2——1”,完成教材P37活動題。了解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
四、課堂檢測
1、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B、薩爾溫江C、湄南河D、湄公河
2、2004年12月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引發(fā)海嘯,該海嘯位于:
A、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C、印度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3、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終年高溫多雨,這里的氣候是:
A、亞熱帶季風B、熱帶季風C、熱帶草原D、熱帶雨林
4、被稱為“花園城市”的是:
A、曼谷B、雅加達C、新加坡D、馬尼拉
5、讀東南亞圖,填充:
河流①半島②
群島③海峽④
海洋⑤⑥
課后記
東南亞學案1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東南亞學案1》,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下冊導學案學生姓名課題
東南亞(1)
課型
新課
班級
七()班
課時
一課時
時間
2011年03月14日
學習目標
1、記住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記住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3、記住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
重難點
1、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
2、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特點
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陳毅征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寫道: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汲川上流,君和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的東南亞。
二、自主學習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自學12頁“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內容
讀圖7.17“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東南亞的地形”,
1、范圍:東南亞位于亞洲的部,包括
和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之南而得名
2、緯度位置:東南亞的緯度大部分位于~之間,地處帶。
3、海陸位置:
①“十字路口”:東南亞地處洲與洲、洋
與洋之間。
②咽喉要道:該“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位于和
半島之間的海峽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yè)生產
自學12頁“熱帶氣候與農業(yè)生產”部分內容
讀7頁圖6.9“亞洲的氣候”,看圖并思考:
1、兩種熱帶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①分布地區(qū):大部分和馬來半島的南部。
②氣候特征:。
(2)熱帶季風氣候
①分布地區(qū):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②氣候特征:,分旱、雨兩季。
2、熱帶作物基地
(1)糧食作物:。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有、越南和。
(2)經濟作物:是世界上、油棕、和蕉麻的最大產地。
①泰國: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
②馬來西亞: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
③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
④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生產國
三、合作探究
讀圖7.22、7.23、7.24和29頁的閱讀材料《橡膠和油棕》,填表:
物產
稻米的重要出口國
橡膠的最大生產國
油棕的最大生產國
椰子的最大生產國
蕉麻的最大生產國
椰子的最大出口國
主要生產或出口國
四、小節(jié)提綱
十字路口的位置:
熱帶氣候與農業(yè)生產:
五、達標檢測
(一)選擇題
1.東南亞位于()
A.太平洋與南極洲之間B.亞歐大陸與大洋洲之間
C.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D.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
2.關于馬六甲海峽,說法正確的是()
A.介于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B.介于馬來半島與爪哇島之間
C.溝通太平洋與大西洋D.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
3.馬來西亞盛產的主要經濟作物為()
A.油棕和天然橡膠B.金雞納和油棕
C.椰子和金雞納D.蕉麻和油棕
4.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B.氣候溫和,降水豐沛
C.炎熱少雨D.全年高溫多雨
5.被譽為“千島之國”的世界最大群島國家是()
A.菲律賓B.馬來西亞C.印度尼西亞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是()
A.印度尼西亞B.菲律賓C.馬來西亞D.泰國
7.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A.泰國B.緬甸C.越南D.老撾
8.熱帶季風氣候分布的地區(qū),主要農事活動的特點是()
A.農作物隨時可以播種,四季有收獲
B.農作物在春季播種,夏季收獲
C.農作物多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D.農作物秋季播種,第二年春季收獲
(二)綜合分析
讀新加坡圖,回答問題并填寫下表:
(l)新加坡地處馬來半島南端,屬________氣候。
(2)新加坡西北部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峽,它既是________亞和__________亞之間,又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之間的海上、空中交通要沖。
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