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5七年級歷史《夏商西周的更替》期末復習知識點(中華書局版)。
七年級歷史《夏商西周的更替》期末復習知識點(中華書局版)
一、商朝的滅亡
建立時間: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湯
都城:亳(今河南商丘)
中興: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
滅亡:商朝最后一個國王暴君--紂(酒池肉林)
二、夏朝的興衰
1.禹死后,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zhàn)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zhàn)。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
3.作用: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課后練習
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黃帝B.禹C.啟D.伯益
答案:C
解析:夏朝(約公元前2070至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志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分封制開始實施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
答案:C
3、啟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A.通過“禪讓制”,大家選他做首領
B.通過激烈的部落戰(zhàn)爭,戰(zhàn)勝其他部落
C.憑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繼承父位
D.治水建立功業(yè),受到人民愛戴
答案:C
解析:據傳說,我國古代選擇有能力的人擔當首領,傳到禹時,禹想讓他的兒子啟繼續(xù)接他的班,所以他培養(yǎng)啟,
而在禹死后,傳位給益,但是,“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意思是說,益從政的時間還很短,沒什么根基。相反的是他的兒子已經根基茁壯,“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禹之子)”,于是,啟即天子位。
擴展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夏、商、西周的興亡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夏、商、西周的興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夏、商、西周的興亡
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知識要點]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內容
朝代
建立時間
開國之君
亡國之君
主要事件
都城
夏朝
公元前2070年
禹
桀
啟繼承父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陽城
商朝
公元前1600年
湯
紂
商湯滅夏,盤庚遷都,賢才伊尹,炮烙之刑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
周武
周幽
文王訪賢,武王伐紂,牧野之戰(zhàn),國人暴動
鎬京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候。諸候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同天子作戰(zhàn)。
3.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三.西周的等級示意圖示
天子諸候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難點解析]
1.我國從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發(fā)展到奴隸制國家,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說說你的想法。
是進步,雖然奴隸制國家存在著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但是從原始社會發(fā)展到奴隸社會,是生產發(fā)展、私有財產出現的結果。奴隸主階級擁有大量的奴隸,可以組織大規(guī)模的生產活動,能夠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文明成果,所以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社會變革,具有進步性。
2.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
夏桀,商紂的極端殘暴統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失去了民心;商湯和周武王伐無道、誅暴君、深得民心;商湯和周武王能夠重用賢人,聯合周邊小國部落,抓住時機一舉取勝。
[重點考點]
1.啟繼承父位是實行(世襲制)
2.夏商周三朝的開國君主和暴君
開國君主:夏--禹商--湯周武王。
暴君:夏—桀商—紂王周厲王。
3.武王伐紂的主要戰(zhàn)役是(牧野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前(1046)年。
4.首創(chuàng)“炮烙之刑”的暴君是(紂王).
5.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封親屬,功臣為(諸侯)。從而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6.商湯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周文王訪求(姜尚)。
七年級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學案
七年級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學案
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導學案
1.掌握“世襲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戰(zhàn)”等歷史概念。
2.掌握夏啟、夏桀、商湯、盤庚、商紂、周文王、周武王等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分封制。
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國家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第20頁“夏朝的興衰”一目的內容,回答:
模仿上面的知識結構圖示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21-23頁“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子目的內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識點,并列出其知識結構:
(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
1.你一定看過電視連續(xù)劇《封神榜》!劇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廣大的英雄,他們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你認為歷史上武王伐紂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說說你的理由.
2.思考一下西周統治者怎樣才能把被征服的廣大地區(qū)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對被分封的諸侯采用什么辦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實行的結果如何?(作用)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時間滅亡時間都城開國君主亡國之君
夏
商
西周
1.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禹傳位給伯益B.禹傳子家天下C.舜傳位給禹D.啟打敗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稱為殷朝,下列事件中,與此有關的是()
A.商湯伐夏B.牧野之戰(zhàn)C.盤庚遷都D.武王伐紂
3.常言道:“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當年姜尚等待的賢明君主是()
A.黃帝B.夏啟C.商湯D.周文王
4.“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說明這句話正確的歷史事件是()
A.國人暴動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C.實行分封制D.盤庚遷都
5.暴君亡國,明君興政。參照這一標準,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一位是()A.商湯B.商紂C.周文王D.周武王
6.禪讓制的依據是()A.財產B.武力C.德才D.門第
7.說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產生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B.國家機構初具規(guī)模,成為階級壓迫的工具
C.國王居住在寬大、宏偉的宮殿里D.國王暴虐無道,統治黑暗
8.下列事件中,距今4000年左右的是()
A.商湯滅夏B.武王伐紂C.世襲制代替禪讓制D盤庚遷殷
9.在西周時期,既賦予諸侯相關權利,又要求諸侯履行相關義務的制度是()
A郡縣制B分封制C禮樂制D中央集權制
課堂反思:(寫下你在這課中的收獲和困惑)
七年級歷史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教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七年級歷史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七年級歷史上冊《夏、商、西周的興亡》教案
第五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存亡。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制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fā)感想,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通過制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fā)現圖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書籍、雜志、網站,搜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制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搜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
4、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zhàn),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亂,發(fā)生了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3、課堂小結:多媒體顯示歷史坐標圖,對本節(jié)課內容作一個概括總結。
4、開發(fā)思維
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制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5、自我測驗
利用選擇題和材料題兩種題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一個了解。所以,選擇題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再現,材料題是一個知識拓展題。向學生提供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處境,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這部分采用搶答的方式,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主動思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板書設計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6、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zhàn),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4、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后期,
5、政局混亂
6、發(fā)生了國人暴動
7、趕走了周厲王
8、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