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運動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5大氣的運動。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產(chǎn)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水平運動的產(chǎn)生及受力狀況。在學習大氣運動基本原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判讀原理圖和示意圖的能力,訓練學生繪制簡單原理示意圖的基本技能。在明確大氣運動基本原理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與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活動的關系。
教學建議
關于讀圖能力培養(yǎng)和課后活動的教學分析
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區(qū))的等壓線和風向圖”是訓練學生閱讀地圖的基本技能,也是訓練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密切聯(lián)系的很好途徑,教師不能忽視這一教育功能,應該充分利用此圖達到訓練的目的,另外本課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大氣運動與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因此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不能放任學生自由閱讀,潦草而過。
關于風的形成和風的方向的教學分析
關于風的形成是本課重點的知識內(nèi)容,而風向的確定則是本課的難點知識,確定風向的關鍵是明確幾種力的關系,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這種力在氣壓場中如何繪制應該使學生明確,無論等壓線的表現(xiàn)形式如何,水平氣壓梯度力始終與等壓線垂直并由高壓指向低壓??諝庖坏┻\動起來,就會受到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轉(zhuǎn)偏向力只影響空氣運動的方向而不影響空氣運動的速度,當這兩個力達到平衡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風而立低壓在左,高壓在右,這個運動的過程,教材中用一幅圖像加以表示。這種風向只會出現(xiàn)在高空大氣中,而近地面的風,還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摩擦力既改變力的方向,又會對風速產(chǎn)生一定影響,當三力達到平衡時,風向與等壓線斜交,由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篇。三力平衡的過程比較復雜,不必讓學生了解,學生只要知道結(jié)論即可?!綟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網(wǎng)】
關于大氣的水平運動的教學建議
關于“大氣的水平運動”這部分內(nèi)容,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引導學生判讀教材提供的圖像“水平氣壓梯度力”示意圖,明確繪制水平氣壓梯度力應該注意的問題:水平氣壓梯度力總是與等壓線相垂直并由高壓指向低壓。當空氣開始運動后,就會受到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如果只受到兩個力的影響,二力平衡風向如何表示,這部分內(nèi)容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圖像資料,如能夠提供學生動畫演示有助于學生理解地轉(zhuǎn)偏向力如何逐步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最終達到二力平衡,使風向達到穩(wěn)定。在近地面的風除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外,還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三力平衡的過程比較復雜,不需要學生了解,但三力達到平衡后的風向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圖像資料加以了解,學生了解了平直等壓線中風向的繪制方法后,可以結(jié)合教材提供的“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區(qū))的等壓線和風向”示意圖,引導學生學會繪制在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等壓線呈閉合狀態(tài)時的風向,并能夠總結(jié)出風向偏轉(zhuǎn)的規(guī)律。本節(jié)課教學注意指導學生繪制示意圖的方法,訓練學生繪圖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關于熱力環(huán)流的教學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教材配置了一幅圖像,說明熱力環(huán)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圖像時應特別注意A、B、C三地受熱不同,出現(xiàn)空氣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運動,由于這種運動導致高低空空氣密度不同,因而使同一水平面出現(xiàn)氣壓高低的不同,如果不是在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不具可比性;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出現(xiàn)差異,就會產(chǎn)生空氣的水平運動,這就是風。
關于熱力環(huán)流的教學建議
本節(jié)課以講授法為主,但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注意運用啟發(fā)式進行教學。在引言部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總結(jié)學過的太陽輻射在各緯度分布的特點,由各緯度冷熱不均引導學生分析大氣的運動特點。在學生明確了冷熱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后,運用教材提供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逐步分析冷熱不均首先引起大氣的垂直運動,由于垂直運動導致不同高度大氣密度不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地區(qū)出現(xiàn)氣壓差異從而引起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了熱力環(huán)流。熱力環(huán)流在實際生活中是存在的,教材提供了一段閱讀材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段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在城市與郊區(qū)會出現(xiàn)熱力環(huán)流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切實感受到大氣運動與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示例
①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②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
多媒體資料庫
(引課)地球表面各緯度獲太陽輻射多少有何不同?總結(jié)太陽輻射隨緯度變化的規(guī)律。
(學生閱讀教材“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思考)空氣受冷熱不同,其運動有何不同?→受熱地區(qū)空氣上升運動,受冷地區(qū)空氣下沉運動。大氣垂直運動的結(jié)果是什么?→導致大氣密度發(fā)生變化,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現(xiàn)氣壓高低不同→空氣水平運動,從而形成環(huán)流。分析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說明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熱力環(huán)流現(xiàn)象。
(板書)一、熱力環(huán)流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熱不均
2.熱力環(huán)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學生閱讀教材“水平氣壓梯度力”示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此圖了解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含義以及繪制的方法。并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板書)1.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2.風的方向
(學生閱讀教材關于“二力平衡的風向”示意圖或教師展示二力平衡的動畫過程)教師講解二力達到平衡的過程中,風向如何偏轉(zhuǎn),當二力平衡時,風向的特點,并向?qū)W生說明,在實際的大氣運動中,這種風向只在高空,不考慮摩擦力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xiàn),而在近地面,必須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因此風向是在三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達到平衡后才可能穩(wěn)定。
(學生閱讀教材中“一月海平面的等壓線和風向”圖)教師指導學生繪制閉合等壓線中三力平衡時的風向,并引導學生總結(jié)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空氣運動的規(guī)律。
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于學生有一定難度,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識,因此教師的講授較為重要,雖然本課教師的講授較為突出,但學生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并借助計算機動畫演示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另外在教學中應注意運用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及相關圖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使問題,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三節(jié)大氣的運動
一、熱力環(huán)流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熱不均
2.熱力環(huán)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2.風的方向
相關閱讀
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2-1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
教學設計
深圳市石巖公學唐友能
第2-4課時
一、知識結(jié)構(gòu)和能力要求:
二、課件:《大氣運動》.ppt
三、學習活動過程:
接受老師的信息做一做,看會不會?請記錄你的問題和創(chuàng)意!
(第一課時)
大氣運動的: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根本原因——受熱不均;1、繪制城市與郊區(qū)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請標出近地面的氣溫、氣壓差異和近地面風向;
2、請將下圖中四點的氣溫和氣壓從高到低排序:氣溫:;
氣壓:;
3、在圖中添加熱力環(huán)流的箭頭。1、教師巡視完成情況;
2、抽兩份作業(yè)集體批改;
熱力環(huán)流:
(觀看動畫)
大氣的水平運動:
1、水平氣壓差、水平氣壓梯度、水平氣壓梯度力;
2、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大氣運動的直接動力;
3、在等壓線圖中,等壓線越密處,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強;
4、圖中三點風力最強的是:;
5、下列三圖所示三地風力最強的是:;
4、風向形成:
(動畫演示高空風向和近地面風向的形成)
①空氣只受氣壓梯度力的作用,將垂直于等壓線流向低壓區(qū);
②高空風向:空氣受氣壓梯度力流向低壓的同時受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風向穩(wěn)定時與等壓線平行;
③近地面風向:空氣受氣壓梯度力流向低壓的同時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風向穩(wěn)定時與等壓斜交;
5、階段總結(jié):
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熱不均;
受熱不均引起熱力環(huán)流;
水平方向上的氣壓差產(chǎn)生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推動大氣運動的直接原因;
高空風向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作用,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風向還受摩擦力作用,與等壓線斜交。6、請按要求畫出下列各圖中各點的風向:
A:高空風向、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
B:高空風向;CDE:標近地面風向;
7、請繪制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的水平風向示意圖(即繪制圖中各點的近地面風向),并簡短描述它們的水平氣流特征。
大氣環(huán)流:
(第二課時)
1、概念講授:大氣環(huán)流是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
2、高低緯度之間因熱量差異而形成環(huán)流,若只考慮高低緯度間的受熱不均,則該環(huán)流就是一個簡單的熱力環(huán)流!
(動畫演示)
3、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上述的熱力環(huán)流不會那么簡單,地轉(zhuǎn)偏向力會對高低緯度間的氣流發(fā)生影響,閉合的熱力環(huán)流被改為三圈環(huán)流,我們一起繪制三圈環(huán)流的示意圖:
(動畫演示)8、請畫出赤道和極地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并標出近地面的氣壓系統(tǒng):
9、繪制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在右邊的空格里寫對應的氣壓帶風帶名稱:
4、關于氣壓帶和風帶的:
①季節(jié)移動:
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和風帶也季節(jié)移動,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成因:
熱力原因形成的氣壓帶是赤道低壓和極地高壓;副熱帶高壓是動力原因形成;
③對氣候有重要影響:
盛行上升氣流的赤道低壓帶和副極地低壓降水較豐富,而盛行下沉氣流的副熱帶和極地是少雨帶;
④作用:通過三圈環(huán)流高低緯度之間發(fā)生水分和熱量交換。10、(動畫演示30--40大陸西岸的環(huán)流條件)
30--40大陸西岸地區(qū)冬季受影響,溫和濕潤;夏季受控制,炎熱干燥,是氣候。
11、填空:
赤道地區(qū)因終年高溫多雨;副熱帶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因
是熱帶沙漠,副熱帶大陸東岸因和作用降水豐富;中緯度地區(qū)因
降水豐富;兩極地區(qū)因
降水稀少。1、鄰近學生之間交換答案,檢查;
2、教師抽查個別學生的答案;
海洋陸地
夏季涼高壓熱低壓
冬季暖低壓冷高壓
5、季風環(huán)流:
(第三課時)
①三圈環(huán)流的氣壓帶和風帶所表現(xiàn)的全球大氣環(huán)流仍然與實際情況有距離,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zhì)差異將改變氣壓帶的分布,在北半球幾乎是面目全非!
(動畫演示海陸熱力差異)
(看圖:《7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和《1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做右面的12題。)
再用動畫演示解釋其成因;
②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請看動畫《季風的形成和分布》回答右面的13題:
在完成了13①②題后,再仔細閱讀教材45頁的《亞洲季風圖》整理該知識點;
③季風概念:
④季風成因總結(jié):
海陸熱力差異是形成季風的最主要原因;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也是季風的原因。
⑤季風氣候的種類與分布:亞洲是世界最大的季風區(qū),共有三種季風氣候分布,它們是
氣候分布區(qū)
溫帶季風氣候中國北方地區(qū)、朝鮮半島、日本北部;
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國南方地區(qū)、朝鮮半島南部、日本列島南部;
熱帶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
12、7月,氣壓帶風帶移,北半球的
被該季節(jié)形成于陸地上的
切斷,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和兩個氣壓中心。
1月,氣壓帶風帶移,北半球的
被該季節(jié)形成于陸地上的
切斷,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和兩個氣壓中心。
南半球因,海陸熱力對比不強,氣壓帶的改變不明顯。
13、①冬季,東亞盛行來自高壓前緣的風,天氣特點是
;夏季,東亞盛行來自
的風,天氣特點是
。
②南亞和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冬季處于
高壓的南側(cè),盛行風,暖熱干燥;夏季,氣壓帶風帶移,南半球的風帶越過赤道,受向的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形成風,該風越過印度洋,給南亞和東南亞帶來豐富的降水。
③季風的主要成因是
這樣形成的季風在最典型;除此之外,也是季風的重要形成原因。
④亞洲共種季風氣候,名稱是:
、
、
。
⑤下圖是一高壓系統(tǒng),圖中各點的風向不同,請對應下列情形,說明高壓系統(tǒng)的名稱和風向:
東亞冬季風:是點,風向是,高壓系統(tǒng)是高壓;
南亞冬季風:是點,風向是,高壓系統(tǒng)是高壓;
東亞夏季風:是點,風向是,高壓系統(tǒng)是高壓;
6、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動畫演示)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東岸的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14、簡要回答下列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和大氣環(huán)流方面的成因:
分布規(guī)律環(huán)流原因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課堂總結(jié):
課外作業(yè):
大氣運動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氣運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龍文教育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課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
2.理解熱力環(huán)流原理
重點、難點
熱力環(huán)流原理理解和運用
考點及考試要求
1.大氣的受熱過程的運用
2.熱力環(huán)流原理理解和運用
教學內(nèi)容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二.熱力環(huán)流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例2.(04全國)對流層中的上升氣流會使飛行中的飛機顛簸。導致對流層氣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層實際氣溫低于理論氣溫(按垂直遞減率計算的氣溫)。下圖表示四種對流層氣溫分布狀況,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圖①表示的氣溫降低速率在()
A.3000m以下低于垂直遞減率
B.3000~6000m高于垂直遞減率
C.6000m以下等于垂直遞減率
D.6000m以下均低于垂直遞減率
(2)飛機可能在5000m高度平衡飛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要正確解答此題,首先應明確對流層一般情況下的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每上升1000m氣溫下降6℃。A選項中,3000m范圍內(nèi)氣溫下降達30℃以上;平均每1000m下降10℃左右,高于氣溫垂直遞減率。C和D選項中,6000m范圍內(nèi)氣溫下降大于50℃,氣溫降低速率也高于垂直遞減率。B項中3000m到6000m,高差為3000m,氣溫下降達20℃左右,也高于垂直遞減率。
(2)①圖中近地面氣溫20℃左右,按理論垂直遞減率5000m高度應為-10℃左右,實際在-30℃左右,低于理論氣溫,接材料所示,飛機在此層不能平穩(wěn)飛行。同時②、③兩圖也不符合題意。④圖中,地面氣溫10℃左右,5000m高度理論氣溫值應為-20℃(每上升1000m氣溫下降6℃,上升5000m共下降30℃),實際氣溫值為-10℃,高于理論氣溫值,故飛機可以在5000m高度平穩(wěn)飛行。
答案:(1)B(2)D
答案:
1—5:DDABC
6—10:DDBDB
11—15:DCCBB
16—20:ADDAB
21
22.
課后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
A.太陽輻射B.大氣輻射C.地面輻射D.大氣逆輻射
2.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風向最終()
A.與等壓線垂直B.與等壓線斜交
C.平行于等壓線D.呈漩渦狀
3.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各地區(qū)之間的氣壓差異
B.各地區(qū)之間的地形差異
C.各地區(qū)之間的溫度差異
D.各地區(qū)之間的人類活動差異
4.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是()
A.大氣環(huán)流B.季風環(huán)流C.低緯環(huán)流D.熱力環(huán)流
5.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冷熱不均B.地轉(zhuǎn)偏向力
C.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D.太陽輻射差異的作用
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空氣受熱后會膨脹下沉
B.空氣是由低壓區(qū)流向高壓區(qū)
C.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只能引起空氣的上升運動
D.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
7.關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敘述,正確的是(?。?br>
A.等壓線越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
B.水平氣壓梯度力始終與等壓線垂直并指向低壓
C.水平氣壓梯度力始終與風向垂直
D.氣壓梯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8.造成新疆地區(qū)“早穿皮襖午穿紗”天氣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白天大氣的削弱作用弱B.夜間大氣的反射作用強
C.白天大氣的吸收作用強D.夜間大氣的逆輻射強
9.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時()
A.氣溫日變化幅度較小
B.夜晚氣溫較陰天稍高
C.白天反射作用加強
D.白天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
10.下圖為等壓面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br>
11.關于影響大氣運動幾個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平氣壓梯度力只影響風速,不影響風向
B.摩擦力只影響風速,不影響風向
C.地轉(zhuǎn)偏向力又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
D.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12.下圖為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其中表示北半球風向的是()
13.在下圖所示的熱力環(huán)流圖中,畫法正確的是()
二、綜合題
14.讀大氣運動狀況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表示的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稱_____環(huán)流,形成這種環(huán)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B、D兩處比較,氣壓高的是__;A、E兩處比較,氣壓高的是__;E、F兩處比較,氣壓高的是__;A、C兩處比較;氣壓高的是__。
(3)如果此處代表城市與郊區(qū)的環(huán)流,那么A、B、C三處為城市的應該是___??紤]到城市風所攜帶的污染物對郊區(qū)的影響,衛(wèi)星城應建在________之外。
(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氣溫低的地方一定是高壓,氣溫高的地方一定是低壓,全球都是如此
B.同一地點,高空氣壓高于近地面氣壓
C.一地受熱會相應形成低氣壓
D.圖中的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最基本形式
15.讀實際大氣中的風向圖,回答問題。
(1)說明圖中箭頭表示的含義:①_______,②_______。
(2)①與等壓線的關系是_____,其方向是______。
(3)若無④;只受①③影響,則②與等壓線關系是______,此時①與③的關系是______。
(4)實際大氣中②與等壓線的關系是_____,此圖表示的是__(南或北)半球,理由_____________。
(5)圖中M、N兩地相比,風力較大的是__,原因是___________。
16.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由A到B過程中總量約減少一半,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圖中B、C、D三種輻射波長由長到短的排列順序為______,按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排列為____。
(3)相對于太陽輻射來源來說,地面輻射為______輻射;相對于地面輻射方向來說,大氣輻射又稱為______輻射。
17.讀等壓線圖,回答問題。
(1)圖中各點氣壓相等的是____,氣壓最高的點是___,氣壓最低的點是___。
(2)A、B兩地受熱的是___;氣流下沉的是___。(3)標出熱力環(huán)流方向。
天空的顏色
仰望天空,你所看到的顏色就是太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分子散射后形成的顏色。在太陽輻射的可見光中,波長較短的藍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
日出或日落時分,太陽光要穿過一層比太陽高掛時更厚的大氣層,更多的藍色光線在到達你的視野之動就已經(jīng)被散射掉了,剩下主要包括紅色和橙色的太陽光。所以此時的太陽看起來呈紅邑,周圍的云朵也被映射得絢麗多彩。
思考:
為什么火山噴發(fā)出的顆粒物使日出和日落時的太陽變得更紅?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C 3.C 4.D 5.C 6.D 7.B8.A 9.D 10.B 11.C 12.B 13.B
二、綜合題
14.(1)熱力 地面受熱不均
(2)B A E C
(3)A 城市風 環(huán)流
(4)CD
15.(1)水平氣壓梯度力 風向
(2)垂直 指向低壓
(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為0
(4)斜穿等壓線 北 風向向右偏
(5)N 等壓線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
16.(1)大氣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CDB BDC
(3)長波 大氣逆
17.(1)①③⑤?、凇、?br>
(2)A B
(3)略
-2.3大氣的運動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2.3大氣的運動,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3大氣的運動(2課時)
教學目標:
1.熱力環(huán)流:a.引起大氣運動的原因b.熱力環(huán)流的產(chǎn)生及圖示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a.水平氣壓梯度力
b.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對風的不同影響及圖示
教學重點、難點:熱力環(huán)流、風的形成及影響風的各種作用力
知識結(jié)構(gòu):
來源:太陽輻射
大根本原因:太陽輻射強度的唯獨差異
氣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huán)流(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大氣水平運動)
的原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
運大氣的水平運動只改變方向的力:地轉(zhuǎn)偏向力
動阻力:摩擦力
大氣水平低氣壓中的大氣,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輻合(北半球氣旋)
運動形式高氣壓中的大氣,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輻散(北半球反氣旋)
教學過程:
引入:冬季風帶來了寒冷,夏季風帶來了雨水,熱量和水汽的輸送全靠大氣運動。
大氣運動的最簡單的形式是什么?
一、
熱力環(huán)流
1.熱力環(huán)流的成因:地面冷熱不均。
指出: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熱不均。
2.形成過程:
(1)地面冷熱不均首先產(chǎn)生大氣的垂直運動。
大氣受熱上升,冷卻使大氣下降。
(2)大氣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氣壓差異。
(3)水平氣壓差異形成大氣水平氣壓梯度力,引起
大氣水平運動——風。
水平運動梯度力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即風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
小結(jié):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同一高度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huán)流
3.熱力環(huán)流的圖上判斷:
(1)等壓面向上凸表示高氣壓,向下凹為低氣壓。等壓面上各點氣壓相等。
(2)海拔低處氣壓總是高于海拔高處。
(3)相同高處氣壓,冷處高于熱處。
練習:圖中①②③④⑤各點,①
氣壓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氣壓高于①)④②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氣壓低于③。
判斷:書P34《城市與郊區(qū)間的熱力環(huán)流》③
①城區(qū)因工業(yè)生產(chǎn)與汽車等人類活動,氣溫高于農(nóng)村,稱為“城市熱島”。
②圖中熱力環(huán)流稱為“城市風”。
③規(guī)劃時應將有污染的工廠布局在城市風的下沉氣流距離之外。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大氣水平運動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氣壓梯度力
①概念: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稱為氣壓梯度,氣壓梯度使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的力,叫水平氣壓梯度力。
②力的產(chǎn)生:水平氣壓差
判斷:右圖所示的4點中
大氣所受的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的是Babd
A.a(chǎn)點B.b點C.c點D.d點c
③特點:A.由高氣壓指向低氣壓1010100810061004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壓線
C.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郻點風力最大。
(2)地轉(zhuǎn)偏向力
①力的產(chǎn)生:地球自轉(zhuǎn)。
②特點:A.僅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問:如何改變風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zhuǎn))
B.自轉(zhuǎn)偏向力與風向垂直
練習:下列圖示中,正確表示北半球風向的是C
10061012
10081010
10101008
10121006
ABCD
(3)摩擦力
讀圖2.11《在氣壓梯度力與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風(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無摩擦力而使風向與等壓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個
交角。
∴風向與等壓線有無交角,可以判斷風在高空還是在
低空(近地面)。
2、風所受到的各種力的判斷:
①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與等壓線垂直,高氣壓指向低氣壓)。
②再確定風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與風向成90的是地轉(zhuǎn)偏向力。
④與風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結(jié):①從右圖中可分析出風所在的南北半球,氣壓高低,高空還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氣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壓中的空氣,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輻合運動。
高壓中的空氣,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輻散運動。
2.3大氣的運動
2.3大氣的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①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及大氣運動的分類。
②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熱力環(huán)流及產(chǎn)生的地理意義。
③使學生掌握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產(chǎn)生的原因及風向的由來。
能力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②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想象和判斷的能力。
③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能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
④培養(yǎng)學生實際生活中對地理事物的觀察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①熱力環(huán)流;②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教學難點:分析大氣水平運動的幾種作用力。
教學用具:多媒體電腦、板圖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啟發(fā)式教學。
課時:一課時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6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