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01九年級物理《電學》復習提綱。
九年級物理《電學》復習提綱
同學們,初三電學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35%~45%),如果沒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把知識點歸納如下:一條主線,二個規(guī)律,三串公式…,一條主線概括為“3721”,具體數(shù)字表示如下:
“3”指3個基本電學實驗儀器——電流表(安培表)、電壓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指7個電學物理量(初中)——電量、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指2個基本電路連接方式——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指1種最為典型的電學實驗方法——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等)。
二個規(guī)律指: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內容、公式、適用范圍)。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義式)、導出式、比例式。
現(xiàn)在就各要點進行詳細說明:(一)對3個電學儀器要求掌握如下:電流表、電壓表(作用、電路符號、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規(guī)則),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路中的作用)。電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記憶,電壓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記憶,滑動變阻器可用“串聯(lián)接在電路中,接線一上加一下。AC、AD接線柱,P左R小反則大。BC、BD接線柱,P左R大反則小。AB接線阻值定,CD接線阻值無?!奔右杂洃?其中各符號如課本P88圖7—11所表示)。(二)對7個物理量要求掌握定義(意義)、物理量符號、單位(國際、常用)、公式(導出式)、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特點。
1、電量:(1)定義:物體含有電荷的多少叫電量,用符號“Q”表示。(2)單位:庫侖(庫),用符號“C”表示。(3)檢驗:驗電器(結構、原理、使用)。
2、電流:(1)定義: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電流)。用符號“I”表示。(2)公式:I=Q/t(定義式)式中I表示電流強度(電流),Q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t表示通電時間。
(3)單位:國際單位——安培(安)(A)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4)測量:電流表。(5)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I1=I2=I3=…=In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I總=I1+I2+…+In
3、電壓:(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用符號“U”表示。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了電能,而在對外供電時,卻又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3)單位:國際單位——伏特(伏)(V)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幾種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U=1.5伏、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U≤36伏)(5)測量:電壓表。(6)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Un并聯(lián)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均相等。即U=U1=U2=…=Un
4、電阻:(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符號“R”表示。(2)單位:國際單位——歐姆(歐)(Ω)常用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5)等效電阻:a.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導體電阻之和。即R總=R1+R2+…+Rn若各電阻均為r,則R=nrb.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聯(lián)導體的電阻均為r,則1/R=n/R即得:R=r/n
5、電功:(1)定義:電流通過某段電路所做的功叫電功,用符號“W”表示。examda
(2)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電能。(3)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其它單位——千瓦時(kwh),生活中也用“度”來表示。(4)公式:定義式——W=UIt=Pt導出式——W=I2RtW=(U2/R)tW=UQ(Q在這指電量)(5)測量:用電能表(電度表)測量。應掌握它的讀數(shù)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數(shù))。
電能表上銘牌上通常有以下內容:“220V”——表示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是220伏“5A”——表示這只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kwh”——表示電功的單位,即“度”“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電,電能表的轉盤就轉過3000轉。(6)電功特點:a.電功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所做的總功等于各部分用電器電流所做功之和。即W總=W1+W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電功率:(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用符號“P”表示。意義:它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單位:國際單位——瓦特(瓦)(W)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
(3)公式:定義式——P=W/t決定式—P=UI(因為W=UIt=Pt)導出式——P=U2/R=I2R(因為P=UI、I=U/R、U=IR)(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另也可以用電能表和秒表測量。(5)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用電器銘牌上標的通常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如某燈上標有“PZ220—60”、“220V60W”等,要懂得從當中求出R(因為P=U2/R所以R=U2/P),也可以從中求出該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因為P=UI所以I=P/U)。燈的亮暗決定于它的實際功率。(6)電功率特點:a.電功率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消耗的總功率都等于各用電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總=P1+P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正比。即P1/P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電熱:(1)定義: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生的熱量叫電熱。即電流的熱效應。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3)公式:定義式——Q=I2Rt(焦耳定律)導出式——Q=W=UItQ=(U2/R)t這兩個導出式成立的前提是,電路為純電阻電路,也就是這時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而沒有同時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
(4)電熱器的發(fā)熱體——電阻率大、熔點高。保險絲——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絲。
(5)電熱特點:
a.電熱特點:不論是串聯(lián)電路還是并聯(lián)電路,電路中所產生的總熱量都等于各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的總和。即Q總=Q1+Q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對2個基本電路聯(lián)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電路圖的畫法、實物電路圖的連接、電流特點、電壓特點、等效電阻、電功特點、電功率特點、電熱特點。
(四)對1個重要電學實驗——伏安法,應掌握在測電阻和測電功率的具體實驗中的常規(guī)處理方法,包括它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電路圖、操作方法等。
相關知識
初三物理《電學》復習提綱
初三物理《電學》復習提綱
同學們,初三電學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35%~45%),如果沒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把知識點歸納如下:一條主線,二個規(guī)律,三串公式…,一條主線概括為“3721”,具體數(shù)字表示如下:
“3”指3個基本電學實驗儀器——電流表(安培表)、電壓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指7個電學物理量(初中)——電量、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指2個基本電路連接方式——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指1種最為典型的電學實驗方法——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等)。
初三物理電學復習提綱
二個規(guī)律指: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內容、公式、適用范圍)。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義式)、導出式、比例式。
現(xiàn)在就各要點進行詳細說明:(一)對3個電學儀器要求掌握如下:電流表、電壓表(作用、電路符號、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規(guī)則),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路中的作用)。電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記憶,電壓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記憶,滑動變阻器可用“串聯(lián)接在電路中,接線一上加一下。AC、AD接線柱,P左R小反則大。BC、BD接線柱,P左R大反則小。AB接線阻值定,CD接線阻值無?!奔右杂洃?其中各符號如課本P88圖7—11所表示)。(二)對7個物理量要求掌握定義(意義)、物理量符號、單位(國際、常用)、公式(導出式)、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特點。
1、電量:(1)定義:物體含有電荷的多少叫電量,用符號“Q”表示。(2)單位:庫侖(庫),用符號“C”表示。(3)檢驗:驗電器(結構、原理、使用)。
2、電流:(1)定義: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電流)。用符號“I”表示。(2)公式:I=Q/t(定義式)式中I表示電流強度(電流),Q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t表示通電時間。
(3)單位:國際單位——安培(安)(A)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4)測量:電流表。(5)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I1=I2=I3=…=In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I總=I1+I2+…+In
3、電壓:(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用符號“U”表示。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了電能,而在對外供電時,卻又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3)單位:國際單位——伏特(伏)(V)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幾種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U=1.5伏、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U≤36伏)(5)測量:電壓表。(6)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Un并聯(lián)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均相等。即U=U1=U2=…=Un
4、電阻:(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符號“R”表示。(2)單位:國際單位——歐姆(歐)(Ω)常用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5)等效電阻:a.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導體電阻之和。即R總=R1+R2+…+Rn若各電阻均為r,則R=nrb.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聯(lián)導體的電阻均為r,則1/R=n/R即得:R=r/n
5、電功:(1)定義:電流通過某段電路所做的功叫電功,用符號“W”表示。examda
(2)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電能。(3)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其它單位——千瓦時(kwh),生活中也用“度”來表示。(4)公式:定義式——W=UIt=Pt導出式——W=I2RtW=(U2/R)tW=UQ(Q在這指電量)(5)測量:用電能表(電度表)測量。應掌握它的讀數(shù)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數(shù))。
電能表上銘牌上通常有以下內容:“220V”——表示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是220伏“5A”——表示這只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kwh”——表示電功的單位,即“度”“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電,電能表的轉盤就轉過3000轉。(6)電功特點:a.電功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所做的總功等于各部分用電器電流所做功之和。即W總=W1+W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電功率:(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用符號“P”表示。意義:它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單位:國際單位——瓦特(瓦)(W)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
(3)公式:定義式——P=W/t決定式—P=UI(因為W=UIt=Pt)導出式——P=U2/R=I2R(因為P=UI、I=U/R、U=IR)(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另也可以用電能表和秒表測量。(5)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用電器銘牌上標的通常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如某燈上標有“PZ220—60”、“220V60W”等,要懂得從當中求出R(因為P=U2/R所以R=U2/P),也可以從中求出該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因為P=UI所以I=P/U)。燈的亮暗決定于它的實際功率。(6)電功率特點:a.電功率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消耗的總功率都等于各用電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總=P1+P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正比。即P1/P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電熱:(1)定義: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生的熱量叫電熱。即電流的熱效應。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3)公式:定義式——Q=I2Rt(焦耳定律)導出式——Q=W=UItQ=(U2/R)t這兩個導出式成立的前提是,電路為純電阻電路,也就是這時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而沒有同時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
(4)電熱器的發(fā)熱體——電阻率大、熔點高。保險絲——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絲。
(5)電熱特點:
a.電熱特點:不論是串聯(lián)電路還是并聯(lián)電路,電路中所產生的總熱量都等于各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的總和。即Q總=Q1+Q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對2個基本電路聯(lián)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電路圖的畫法、實物電路圖的連接、電流特點、電壓特點、等效電阻、電功特點、電功率特點、電熱特點。
(四)對1個重要電學實驗——伏安法,應掌握在測電阻和測電功率的具體實驗中的常規(guī)處理方法,包括它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電路圖、操作方法等。
初三物理復習提綱(電學)
初三物理復習提綱(電學)
同學們,初三電學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35%~45%),如果沒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把知識點歸納如下:一條主線,二個規(guī)律,三串公式…,一條主線概括為“3721”,具體數(shù)字表示如下:
“3”指3個基本電學實驗儀器——電流表(安培表)、電壓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7”指7個電學物理量(初中)——電量、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指2個基本電路連接方式——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指1種最為典型的電學實驗方法——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等)。
二個規(guī)律指: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內容、公式、適用范圍)。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義式)、導出式、比例式。
現(xiàn)在就各要點進行詳細說明:(一)對3個電學儀器要求掌握如下:電流表、電壓表(作用、電路符號、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規(guī)則),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路中的作用)。電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記憶,電壓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記憶,滑動變阻器可用“串聯(lián)接在電路中,接線一上加一下。AC、AD接線柱,P左R小反則大。BC、BD接線柱,P左R大反則小。AB接線阻值定,CD接線阻值無。”加以記憶(其中各符號如課本P88圖7—11所表示)。(二)對7個物理量要求掌握定義(意義)、物理量符號、單位(國際、常用)、公式(導出式)、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特點。
1、電量:(1)定義:物體含有電荷的多少叫電量,用符號“Q”表示。(2)單位:庫侖(庫),用符號“C”表示。(3)檢驗:驗電器(結構、原理、使用)。
2、電流:(1)定義: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電流)。用符號“I”表示。(2)公式:I=Q/t(定義式)式中I表示電流強度(電流),Q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t表示通電時間。
(3)單位:國際單位——安培(安)(A)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4)測量:電流表。(5)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I1=I2=I3=…=In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I總=I1+I2+…+In
3、電壓:(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用符號“U”表示。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了電能,而在對外供電時,卻又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3)單位:國際單位——伏特(伏)(V)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幾種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U=1.5伏、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U≤36伏)(5)測量:電壓表。(6)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Un并聯(lián)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均相等。即U=U1=U2=…=Un
4、電阻:(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符號“R”表示。(2)單位:國際單位——歐姆(歐)(Ω)常用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5)等效電阻:a.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導體電阻之和。即R總=R1+R2+…+Rn若各電阻均為r,則R=nrb.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聯(lián)導體的電阻均為r,則1/R=n/R即得:R=r/n
5、電功:(1)定義:電流通過某段電路所做的功叫電功,用符號“W”表示。
(2)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電能。(3)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其它單位——千瓦時(kwh),生活中也用“度”來表示。(4)公式:定義式——W=UIt=Pt導出式——W=I2RtW=(U2/R)tW=UQ(Q在這指電量)(5)測量:用電能表(電度表)測量。應掌握它的讀數(shù)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數(shù))。
電能表上銘牌上通常有以下內容:“220V”——表示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是220伏“5A”——表示這只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kwh”——表示電功的單位,即“度”“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電,電能表的轉盤就轉過3000轉。(6)電功特點:a.電功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所做的總功等于各部分用電器電流所做功之和。即W總=W1+W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電功率:(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用符號“P”表示。意義:它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單位:國際單位——瓦特(瓦)(W)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
(3)公式:定義式——P=W/t決定式—P=UI(因為W=UIt=Pt)導出式——P=U2/R=I2R(因為P=UI、I=U/R、U=IR)(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另也可以用電能表和秒表測量。(5)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用電器銘牌上標的通常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如某燈上標有“PZ220—60”、“220V60W”等,要懂得從當中求出R(因為P=U2/R所以R=U2/P),也可以從中求出該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因為P=UI所以I=P/U)。燈的亮暗決定于它的實際功率。(6)電功率特點:a.電功率特點: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消耗的總功率都等于各用電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總=P1+P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正比。即P1/P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電熱:(1)定義: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生的熱量叫電熱。即電流的熱效應。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3)公式:定義式——Q=I2Rt(焦耳定律)導出式——Q=W=UItQ=(U2/R)t這兩個導出式成立的前提是,電路為純電阻電路,也就是這時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而沒有同時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
(4)電熱器的發(fā)熱體——電阻率大、熔點高。保險絲——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絲。
(5)電熱特點:
a.電熱特點:不論是串聯(lián)電路還是并聯(lián)電路,電路中所產生的總熱量都等于各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的總和。即Q總=Q1+Q2b.串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聯(lián)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并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對2個基本電路聯(lián)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電路圖的畫法、實物電路圖的連接、電流特點、電壓特點、等效電阻、電功特點、電功率特點、電熱特點。
(四)對1個重要電學實驗——伏安法,應掌握在測電阻和測電功率的具體實驗中的常規(guī)處理方法,包括它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電路圖、操作方法等。
九年級物理復習提綱(新版人教版)
物理復習提綱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
第十三章內能2
第一節(jié)分子熱運動2
第二節(jié)內能2
第三節(jié)比熱容3
第一節(jié)熱機4
第三節(jié)能量的轉化和守恒5
第十五章電流與電路5
第一節(jié)兩種電荷5
第二節(jié)電流和電路7
第三節(jié)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8
第四節(jié)電流的測量8
第五節(jié)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9
第十六章電壓電阻10
第一節(jié)電壓10
第二節(jié)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11
第三節(jié)電阻11
第四節(jié)變阻器12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12
第一節(jié)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12
第二節(jié)歐姆定律13
第三節(jié)電阻的測量14
第四節(jié)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5
第十八章電功率16
第一節(jié)電能電功16
第二節(jié)電功率16
第三節(jié)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18
第四節(jié)焦耳定律18
第十九章生活用電19
第一節(jié)家庭電路19
第二節(jié)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安全用電20
第二十章電與磁20
第一節(jié)磁現(xiàn)象磁場20
第二節(jié)電生磁.cn”?!癱n”表示中國,“com”表示商業(yè)網站,“edu”表示教育網。
9.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是因特網。
第二十二章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一節(jié)能源
1.生物質能:由生命物質提供的能量稱為生物質能。所有生命物質中都含有生物質能。
2.一次能源: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為一次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核能。
3.二次能源: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電能。
4.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
5.可再生能源:可以從自然界中源源不斷地得到的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如水的動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
6.按使用開發(fā)的時間長短來分類,能源還可以分成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風能等數(shù)常規(guī)能源,核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屬新能源。
第二節(jié)核能
1.核能:原子核在分裂和聚合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就是核能。
2.核裂變
裂變:用中子轟擊比較大的鈾核時,鈾核變成兩個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就是裂變。
鏈式反應:在裂變過程中,會同時產生幾個新的中子,這些中子又會轟擊其他的原子核,這一過程不斷進行下去,于是裂變能持續(xù)下去,并釋放更多的核能,這就是鏈式反應。
應用:核反應堆、原子彈。
核電站:核電站利用核能發(fā)電,它的核心設備是核反應堆。核反應堆中發(fā)生的鏈式反應,是可以控制的。
原子彈爆炸時發(fā)生的鏈式反應是不加控制的。
3.核聚變
聚變:如果將質量很小的原子核,如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溫度下結合成新的原子核,會釋放出更大的能能,這就是聚變。聚變又稱熱核反應。
應用:氫彈(不加控制的核聚變)
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更多,目前人類還無法控制核聚變。
第三節(jié)太陽能
1.在太陽的內部,氫原子核在超高溫度條件下發(fā)生聚變,釋放出巨大的核能。
2.大部分太陽能以熱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輻射除去。
3.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實際上是來自上億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陽能。
4.太陽能的利用:①利用集熱器加熱物質(太陽能轉化為內能);
5.②用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6.目前利用太陽能方面存在的困難:①分散,不便于集中使用;②功率變化較大,不穩(wěn)定;③利用時轉換效率太低。
第四節(jié)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1.人類歷史上不斷進行著能量轉化技術的進步,就是所謂的能源革命。
2.能源革命的軌跡:利用天然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鉆木取火→蒸汽機的發(fā)明→利用電能→利用核能等新能源。
3.能量的轉化和轉移具有方向性。
1.21世紀的能源趨勢: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劇增加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能源的消耗量持續(xù)增長,特別是近40年以來,能耗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而目前人類的主要能源仍是化石能源。
2.能源消耗對環(huán)境的影響:人類在能源革命的進程中給自己帶來了便利,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主要表現(xiàn)為大量燃燒化石能源,使得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加?。灰恍┣钒l(fā)達國家過分依靠柴薪能源,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3.未來的理想能源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①必須足夠豐富;②必須足夠便宜,多數(shù)人用得起;③相關技術必須成熟;④必須足夠安全,不會嚴重影響環(huán)境。
4.解決能源緊張的途徑:由于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持續(xù)增長,因此人類必須不斷地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同時增強節(jié)能意識,不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這是目前解決能源緊張的重要途徑。
5.我們對待化石能源的態(tài)度:減少使用。
重要的物理常數(shù)
真空中光速、電磁波的傳播速度:c=3×108m/s
15℃空氣中聲速為340m/s
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不要求精確計算的前提下,g可取10N/kg)
1標準大氣壓:p0=760mmHg=1.013×105Pa
水的密度:ρ水=1.0g/cm3=1.0×103kg/m3
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的熔點、水的凝固點:0℃
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
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1.5V
1節(jié)蓄電池的電壓:2V(探究題中的蓄電池一般是三節(jié)串聯(lián),也就是6V)
家庭電路電壓:220V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常見的物理數(shù)值(估算用)
紙的厚度幾十微米頭發(fā)粗細幾十微米窗玻璃厚度幾毫米
新鉛筆的長度18cm手掌寬度10cm一層樓高度3m
乒乓球直徑4cm課桌面積2400cm2課本面積480cm2
一元硬幣的厚度1.9mm一元硬幣的面積4.5cm2一元硬幣的直徑2.5cm
一元硬幣的質量6g課桌高度80cm課桌長度60cm
學生步距50cm步行的速度1.1m/s(5km/h)自行車行駛的速度5m/s(15km/h)
運動員跑百米的速度約10m/s礦泉水瓶容積500mL教室空氣的質量200kg(百)
熱水瓶容積2L純凈水桶的容積18.9L墨水瓶容積50mL
一只雞蛋的質量50g一本課本的質量350g一枚郵票的質量50mg
大象的質量2~6t雞的質量2~2.5kg蘋果的質量150g
中學生質量50kg中學生體重500N中學生體積50dm3
站立對地面的壓強104Pa(萬)一只雞蛋的重量0.5N人的密度1.0×103kg/m3
課本對桌面壓強60~80Pa室溫20℃洗澡水溫45℃
正常體溫37℃高燒38~42℃白熾燈電流0.1~0.3A
物理量及其單位
物理量(符號)主單位(符號)備注
長度、路程(L、s)米(m)10-3k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面積(S)平方米(m2)1m2=102dm2=104cm2=106mm2
體積(V)立方米(m3)1m3=103dm3=106cm3=109mm3
質量(m)千克(kg)10-3t=1kg=103g=106mg
時間(t)秒(s)1h=60min=3600s
攝氏溫度(t)攝氏度(℃)
速度(v)米每秒(m/s)定義式:
1m/s=3.6km/h
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定義式:
1g/cm3=103kg/m3
力(F)、重力(G)牛頓(N)G=mg
壓強(p)帕斯卡(Pa)定義式:
功(W)焦耳(J)定義式:W=Fs
功率(P)瓦特(W)定義式:
聲強級分貝(dB)只需了解不同分貝的聲音對人影響不同,不用掌握
熱量(Q)焦耳(J)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比熱容(c)焦耳每千克攝氏度(J/(kg℃))比熱容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熱值(q)焦每千克(J/kg)
焦每立方米(J/m3)具體情況請具體對待
電量(Q)庫侖(C)不要求掌握
電流(I)安培(A)定義式:
1A=103mA
電壓(U)伏特(V)10-3kV=1V=103mV
電阻(R)歐姆(Ω)10-6MΩ=10-3kΩ=1Ω
電功(W)焦耳(J)
千瓦時(kWh)1kWh=3.6×106J
電功率(P)瓦特(W)定義式:
1kW=103W
頻率(f)赫茲(Hz)1MHz=103kHz=106Hz
物理公式
名稱公式備注
重力G=mg
速度
單位有兩種:m/s、m、s
km/h、km、h
密度
ρ是物體本身的性質,它不與m成正比,不與V成反比
單位有兩種:g/cm3、g、cm3
kg/m3、kg、m3
壓強
“萬能公式”
液體壓強p=ρgh僅用于液體
阿基米德原理F?。紾排=ρ液gV排“萬能公式”
浮力的計算①F浮=F向上-F向下
②F?。紾-F拉
③F?。紾排=ρ液gV排
④F?。紾①定義式
②示數(shù)法,一般用彈簧測力計配合
③阿基米德原理
④僅用于漂浮和懸浮
物體浮沉條件上?。篎?。綠、ρ液>ρ物
下沉:F?。糋、ρ液<ρ物
懸?。篎?。紾、ρ液=ρ物
漂?。篎浮=G、ρ液>ρ物漂浮物體只浸入一部分,其余情況是全部浸入(浸沒)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單位要統(tǒng)一
功W=Fs
[W=Pt]千瓦時是電學單位,不能用于力學
功率
[P=Fv]第二個公式由P=W/t、W=Fs、v=s/t推導而來
機械效率
η<1
熱量計算Q吸=cm(t-t0)
Q放=cm(t0-t)
Q放=qm=qV注意是“升高到t℃”還是“升高了t℃”,后者的公式是Q=cmΔt
熱平衡方程Q吸=Q放無熱損失(或不考慮熱損失)時適用
電磁波c=λfc=3×108m/s
透鏡焦度(無需掌握)Φ=1/ff是透鏡的焦距。Φ乘以100的數(shù)值是眼睛的度數(shù)。
近視鏡(凹透鏡)的度數(shù)是負數(shù),遠視鏡(凸透鏡)的度數(shù)是正數(shù)。
電流
歐姆定律
必須是同一導體在同一時刻的物理量
該公式在電動機(轉動的線圈)、超導體中不適用
電壓[U=IR]
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U、I無關
電功[W=UIt=I2Rt=]
[W=Pt]研究時抓住不變的量
電功率P=UI
[P=I2R=]
研究時抓住不變的量
焦耳定律Q=I2Rt
[Q=W=UIt==Pt]
①“萬能公式”
②只能用于純電阻電路
串聯(lián)電路特點
研究時抓住電流相等的特點
并聯(lián)電路特點
研究時抓住電壓相等的特點
做計算題的注意事項:
必須寫“解:”,必須有公式和計算過程,必須下結論(“∴……”或“答:……”)。
讀題時注意思考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且思考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公式。
電學題要做電路分析,力學題要做受力分析。
上面沒有加括號的公式都可以直接使用,其他公式必須先推導才能使用(“由得U=IR=……”)。
絕大多數(shù)公式的單位都是已經確定的(國際主單位)。上面有三個公式可以使用兩種單位。杠桿平衡條件可以不使用主單位,但是必須使用統(tǒng)一的單位。
代入時數(shù)的順序不能顛倒。
數(shù)字后面必須帶單位,只有倍數(shù)、比例、機械效率除外。
對于有很多“0”的數(shù)字,最好用科學計數(shù)法。用kg/m3作為密度單位時,必須寫成“△×103kg/m3”(固體、液體)和“△kg/m3”。
注意g的取值。
最終的計算結果不能寫成分數(shù)。對于除不開的數(shù),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不要寫約等于“≈”)。
解答一道題的不同部分時,最好標清題號。這是對自己、對評卷老師都有好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