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05九年級化學氧氣教案38。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級化學氧氣教案38”,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課題2氧氣教學目的:
1:了解02的性質、用途,以及S、P、Al與02反應的現(xiàn)象、反應表示式。
2:研究具體物質的方法,并知道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性質、氧化劑的概念。
4:了解化學反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等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本課題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思維能力,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現(xiàn)象→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科學思維方法。
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變化
2:S、P、Al與02反應的現(xiàn)象
難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
2.氧化反應和氧化劑的概念。
教學過程:
【提問】1.空氣中有哪些氣體?這些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各是多少?
2.空氣中最重要的氣體是什么?
【引入】氧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氣體,我們對氧氣有多少了解呢?現(xiàn)在讓我們來學習氧氣的性質。
一:氧氣的性質
【演示】展示一瓶氧氣。
【講述】氧氣的物理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況下:(101千帕室溫)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1:0.03)的氣體,密度:D=1.429g/L比空氣略重(高山為什么缺氧)可液化:101千帕時:-183℃液化為淡藍色液體.,可固化:101千帕時:-:vml/二氧化碳C+O2點燃CO2(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演示】硫在氧氣燃燒的實驗(一邊實驗一邊引導學生觀察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時火焰顏色的不同)。
【講述】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時火焰顏色不同的原因以及二氧化硫的氣味。
實驗現(xiàn)象:①硫在空氣中能燃燒,發(fā)出微弱淡藍色火焰;
②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③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板書】
硫+氧氣二氧化硫S+O2點燃SO2(藍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氣體)
【演示】鋁在氧氣燃燒的實驗(一邊實驗一邊提醒學生注意做本實驗時,集氣瓶底,要鋪一層細砂或放少量水.(防止灼裂瓶底)
并引導他們觀察細鋁在氧氣中燃燒時的現(xiàn)象和生成物的顏色和狀態(tài))。實驗現(xiàn)象:鋁在空氣中加熱,不能燃燒!,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
鋁+氧氣三氧化二鋁2Al+3O2點燃Al2O3
與氧氣反應的物質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
表達式
實驗2--2木條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碳+氧氣二氧化碳C+O2點燃CO2
實驗2--3硫磺燃燒時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氣味.。硫+氧氣二氧化硫S+O2點燃SO2
實驗2-1紅磷發(fā)出明亮的黃色火焰(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黃色火焰)有大量白煙磷+氧氣五氧化二磷4P+5O2點燃2P2O5
實驗2--4鋁箔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鋁+氧氣三氧化二鋁2Al+3O2點燃Al2O3
學習和研究觀察實驗的方法。
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
1.有幾種物質參加反應;
2.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1.反應條件(加熱、點燃、催化劑等);
2.現(xiàn)象(發(fā)光、放熱、生成沉淀或氣體等)。1.有幾種物質生成;
2.生成物的色、態(tài)、味等。
常用氣體鋼瓶簡介:
除裝毒氣的鋼瓶外,鋼瓶的一般工作壓力都在150kg/c㎡左右。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涂成各種顏色以示區(qū)別。例如:氧氣鋼瓶為天藍色,黑字;氮氣鋼瓶為黑色,黃字;壓縮空氣鋼瓶為黑色,白字;氯氣為草綠色,白字;氫氣鋼瓶為深綠色,紅字;氨氣鋼瓶為黃色,黑字;石油液化氣鋼瓶為灰色,紅字;乙炔鋼瓶為白色,紅字等等。鋼瓶運輸和儲存期間不得曝曬。
二:化學變化
復習物理變化,變化時,無新物質產(chǎn)生的變化。{車來車往;藍藍的天生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化學變化:(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產(chǎn)生的變化。{鋁燃燒,食物變質}
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提問】從反應前后各有多少種物質來分析,碳、硫、、磷、鋁等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討論】引導學生討論,得出以上反應都是有兩種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結論。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和氧發(fā)生的反應叫氧化反應。氧氣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
【講解】講解氧化反應的概念,適當說明氧化性的概念。
【講解】講解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區(qū)別。說明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提示以后還會學到一些化合反應也不一定是氧化反應。
【提問】在什么情況下氧化反應也一定是化合反應呢?
【討論】引導學生討論。
【小結】有氧氣參加反應,生成物只有一種物質。在這種情況下的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的化合反應也一定是氧化反應。
“氧氣助燃”這種說法為什么是錯誤的?我們可做如下的實驗,把氧氣或氯氣用玻璃管導入氫氣中點燃,同樣可以看到氧氣或氯氣在氫氣中燃燒。而且氫氣供應充足燃燒就旺,氫氣供應不足,燃燒就不旺。如果單從表面現(xiàn)象看問題,即可得出“氫氣助燃”的結論。關于“氧氣助燃”或是“氫氣助燃”問題,都不能從表面的現(xiàn)象來看。
燃燒: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提問】生活中有許多燃燒現(xiàn)象,你能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列舉一些使物質燃燒的方法嗎?
【回答】用火柴、打火機、煙火、爐火等火源將紙、煤、酒精燈等引燃,用電子打火點煙、鉆木取火等。
緩慢氧化: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雖也有放熱過程,但很不容易察覺,這種氧化反應叫“緩慢氧化”。
【講述】在生活中,緩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動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敗、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有緩慢氧化的過程。
由于緩慢氧化的速度很慢,故不易觀察其現(xiàn)象,但借助以下實驗可以證明其發(fā)生的事實:
【演示】白磷自燃。
【提問】從燃燒的條件分析,白磷為什么可以燃燒?
【講解】白磷的著火點較低,只有40℃。白磷在緩慢氧化中產(chǎn)生熱量,而這些熱量又不能及時散失,就會積聚造成溫度升高,達到白磷著火點時,會自發(fā)燃燒
在鋁箔燃燒實驗中,最能說明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是()
A.鋁箔變小
B.放出大量的熱
C.發(fā)出耀眼的強光
D.生成白色固體
分析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變化過程中伴隨著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xiàn)象,可以幫助判斷化學變化是否發(fā)生,但不能說明化學變化一定發(fā)生。鋁箔燃燒后生成了白色新物質——氧化鋁,是判斷鋁箔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的根本依據(jù)。
相關知識
九年級化學《制取氧氣》教案分析
九年級化學《制取氧氣》教案分析
課題三制取氧氣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了解實驗室制氧氣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操作。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氧氣的制法,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催化劑的探究和閱讀有關材料,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
重點: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難點:催化劑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實驗準備:
1、藥品: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高錳酸鉀
2、儀器:大試管,酒精燈、木條、火柴,集氣瓶、水槽。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舊識回顧:
根據(jù)氧氣的性質說明氧氣有什么性質?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2、情景導入:
出示氧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圖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純凈的氧氣,那如何制得純凈的氧氣呢?
3、探究新課
[實驗2—5]:過氧化氫制氧氣
目的:通過實驗探究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和原理。
現(xiàn)象:
實驗編號
現(xiàn)象
原因
1
木條不復燃
沒有氧氣放出
2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在加熱時能分解出氧氣
3
木條復燃
常溫下過氧化氫遇二氧化錳時能分解出氧氣
4
木條不復燃
二氧化錳不能分解出氧氣
二氧化錳
結論:
過氧化氫氧氣+水
討論:1、用過的二氧化錳能否再用?
[實驗2—6]:在用過的二氧化錳中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觀察能否再次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結論:1、這種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一變二不變)
2、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現(xiàn)象:高錳酸鉀是暗紫色的固體,加熱后能產(chǎn)生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加熱
結論: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討論:用加熱過氧化氫與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制取氧氣的反應與化合反有什么不同?
明確: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一變多
AC+B
第二課時:實驗室制氧氣
1、舊識回顧:
實驗室用什么藥品制氧氣?
2、探究新課:
思考:實驗室采用什么裝置來制取氧氣?
出示:圖2-17和圖2-18
討論:1、在圖2-17和圖2-18中,使用了哪些儀器?
2、哪部分是氣體發(fā)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
3、如何檢查發(fā)生裝置的氣密性?
4、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學生陳述:略
教師演示:實驗室制氧氣的過程
強調注意事項:
1、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良好,方可進行實驗。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破裂。
4、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后對準有藥品的部分集中加熱。
5、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思考:為什么?),等有大量、均勻、連續(xù)的氣泡產(chǎn)生時再進行收集。
6、實驗結束時,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思考:如果先熄滅酒精燈會造成什么后果?)
課堂練習:課后習題
總結:略
作業(yè):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學生探究與活動
1、教師再次強調注意事項,
2、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木炭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3、要求總結實驗室制氧氣的步驟。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中的一些錯誤及時指出并糾正。
實驗完畢后,選擇學生代表陳述實驗現(xiàn)象,
作業(yè):實驗探究報告。
課后反思
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學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學案
氧氣
學習目標:
1.了解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掌握氧氣的檢驗方法,知道碳、硫、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能夠寫出這些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知道氧氣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應的特點并能利用該特點對反應的類型進行準確地判斷,掌握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等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知道氧化反應有劇烈和緩慢之分,并能舉出相應的反應實例。
情景導入:
1.憑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你能說出你對氧氣都有哪些認識嗎?(只要是與氧氣相關的內容都可以,每位同學均可參與展示)
2.在大家羅列了有關氧氣的很多內容后,我們能否將這些內容進行歸類呢?
知識回顧:
1.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還有_____和_____等。
2、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物理性質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3、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體現(xiàn)了氧氣的什么性質?
自主學習: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出示一瓶氧氣。)
討論交流:
①請觀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質。②想一想,氧氣有味嗎?③氧氣溶于水嗎?
④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如何?
【歸納填空】氧氣的物理性質
顏色氣味狀態(tài)密度溶解性三態(tài)變化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2-2】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木條是否復燃。
實驗現(xiàn)象: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
實驗思考:木條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實驗結論】:氧氣能。
討論交流:如何檢驗一瓶氣體是氧氣?
教師演示:【實驗2-3】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①硫在空氣中能燃燒,發(fā)出色火焰;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色火焰.③都生成一種____________氣味的氣體。④放出熱量。
【實驗思考】: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
【有關表達式】:硫+氧氣二氧化硫S+O2SO2
討論交流:
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
1.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集氣瓶底為什么留有少量水?
教師演示:【圖2-12】木炭在空氣和氧氣燃燒的實驗
把紅熱的木炭慢慢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燃燒后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蕩,繼續(xù)觀察。
【實驗現(xiàn)象】:紅熱的木炭慢慢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發(fā)出_____光,放出熱量。燃燒后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蕩,澄清的石灰水。
【實驗思考】:1、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chǎn)生了什么氣體?
2、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有關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C+O2CO2
【教師演示】:【實驗2-4】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
【實驗現(xiàn)象】:鐵絲在空氣中紅熱,在氧氣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2Fe3O4
討論交流:
1.鐵絲為什么繞成螺旋狀?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2.集氣瓶底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3.鐵絲在空氣中加熱不能燃燒,而在氧氣里燃燒,這說明了什么?
【實驗探究】:【補充實驗】磷在氧氣中燃燒
將紅磷在空氣中點燃伸入氧氣瓶中。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思考】:產(chǎn)生的濃厚白煙是什么?煙是由固體小顆粒還是小液滴形成的?
【實驗結論】:反應文字表達式。
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
(一)、化合反應
自主學習:
填寫下列空白:
與氧氣反應的物質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
表達式
木炭
硫磺
紅磷
鐵絲
討論交流:
上述四個反應中,變化前有幾種物質參加反應?變化后有幾種物質生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歸納總結】以上反應都是有_______種物質參加反應生成_______種物質。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
討論交流:
1.請寫出蠟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2.此反應是否為化合反應?為什么?
3.化合反應的反應物必須是兩種物質嗎?
(二)、氧化反應
【歸納總結】以上反應都是物質和_______發(fā)生的反應,這類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和氧發(fā)生的反應叫氧化反應。(不是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討論小結】:
1、在氧化反應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氣,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將概念中的氧改為氧氣,會縮小氧化反應的范圍。
2、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屬于氧化反應。
3、氧氣在氧化反應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
討論交流:
1、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下列反應哪些是化合反應,哪些是氧化反應,哪些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
(1)、碳+氧氣二氧化碳(2)、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3)、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4)氧化鈣+水→氫氧化鈣
3、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嗎?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嗎?
4、在什么情況下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也一定是氧化反應呢?
【小結】有氧氣參加反應,生成物只有一種物質。在這種情況下的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的化合反應也一定是氧化反應。
(三)、緩慢氧化
討論交流:
人呼出的氧氣比吸入的氧氣少,這說明氧氣參加了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屬于氧化反應,食物的腐敗、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料的腐熟等都有氧氣參加,也屬于氧化反應,它們與碳、硫、磷、鐵在氧氣中的反應有什么不同?
【小結】1、緩慢氧化: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雖也有_______過程,但很不容易察覺,這種氧化反應叫“緩慢氧化”。
2、燃燒與緩慢氧化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氧化反應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化學《氧氣的性質》教案分析
九年級化學《氧氣的性質》教案分析
課題二氧氣的性質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的不同,培養(yǎng)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系,氧化反應的理解。
疑點:實驗現(xiàn)象不同的原因。
課型:探究式
課時:二課時
實驗準備:
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硫、木炭、鐵絲、火柴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復習舊識:
1)空氣的組成是什么?
2)什么是空氣污染,如何防治?
3)什么是物理性質
2、情景導入
出示一幅藍天、白云、草地、人、動物圖片和氧氣應用的圖片
3、探究新課: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出示一瓶氧氣,指出它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
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yōu)榈{色液體,在-218℃時變?yōu)榈{色雪花狀的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2—2]、[實驗2-3]、[實驗2-4]
通過實驗填寫下表:
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點燃
在氧氣中點燃
表示方法
帶火星的木條
復燃
木炭
C
不燃燒
發(fā)紅光,產(chǎn)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發(fā)白光,產(chǎn)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O2
點燃
硫
S
不燃燒
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
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
S+O2SO2
點燃
鋁
Al
不燃燒
不燃燒
劇烈燃燒,產(chǎn)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
Al+O2Al2O3
點燃
鐵
Fe
不燃燒
不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生黑色固體。
Fe+O2Fe3O4
點燃
結論:
1.燃燒在純氧中進行比空氣中進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卻能燃燒。
說明:
1.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是跟其中的氧氣反應。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回顧舊識:
氧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何?
探究新課
分析討論
1:填寫下表:
實驗
反應前的物質
反應后的物質
反應表達式
炭燃燒
木炭
氧氣
二氧
化碳
C+O2CO2
點燃
硫燃燒
硫
氧氣
二氧
化硫
S+O2SO2
點燃
鋁燃燒
鋁
氧氣
三氧化二鋁
Al+O2Al2O3
點燃
分析討論2:上述三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結論:
1.在這三個反應中,都有新的物質(與原來物質不一樣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做化學反應。
3.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3:
化學變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學變化時常伴隨哪些現(xiàn)象發(fā)生?
結論:1.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2.常伴隨的現(xiàn)象是顏色的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
3.發(fā)生能量的變化,常以放熱、發(fā)光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4.這些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
5.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4:上述三個反應中還有一個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由兩種物質起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
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
特點:多變一
分析討論5:三個反應還有沒有共同的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反應——氧化反應
定義: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
氧反應物:有氧的(氧多的)是氧化劑,氧氣是常見的氧化劑。
化
反生成物:氧化物
應劇烈氧化:燃燒
分類
緩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
總結:
1、物質變化的兩種形式: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
2、物質性質的兩個方面:
物理性質:直接被感知(色、味、態(tài))被測量的性質(熔、沸點;硬、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
3、化學反應的兩種分類
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化合反應
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